老普宁和揭阳的渊源?

老普宁和揭阳的渊源?,第1张

普宁与老揭阳的关系当然密切啦!

清乾隆二十四年,潮州八邑会馆(海阳、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惠来、丰顺、普宁)在上海阳朔路成立,到道光元年时,从其中分派出潮山、潮海两大帮。

清道光元年(1882年),广东揭阳、普宁、丰顺三县商人从潮州会馆中分门立派,成立了揭普丰会馆,并建造了会所,以显示三县富商的实力。会馆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用料十分考究。

清道光十九年,潮阳、惠来船商在上海外马路另建了两县的潮惠会馆,于是原来的潮州会馆,正式分立为“揭普丰”、“海平”、“潮惠”三个商帮。 其中,海平帮为由海阳、澄海、饶平三县船商组成的商会。

揭普丰帮,最早曾称“潮山帮”(道光元年至道光十九年期间),因为潮州府,除了揭普丰之外的其它县,几乎都沿海,所以称揭普丰帮为潮山帮。现在潮汕地区,在外面的同乡会有时也称潮山帮,可见,潮山帮历史上曾经很团结、很有名。

现在在外面的潮汕同乡会,还常常称为潮山帮,另外一个原因是,“潮山”与“潮汕”谐音,所以潮汕人在说这个词时,根本不注意到读音,容易误将“汕”字念成“山”字音。但溯其源,“潮汕”历史上不存在“帮”的说法,“潮山”却存在过“帮”的说法,所以如果现在潮汕要称“帮”,也可以笼统地说是继承了潮山帮。

不过,事实上,国外的潮汕同乡会一般都不以“潮汕”为名,而是称潮州同乡会,这样一来,就等于回溯到道光元年以前含揭普丰、海平、潮惠的大“潮州帮”的说法了。

你看一下,老普宁县城洪阳,与揭阳榕城地理距离多么相近,所以才会与揭阳走到一块,一起组成“揭普丰”同乡会。但,也要告诉你的就是,与普宁关系密切的除了揭阳,还有潮阳,不过普宁与惠来过去的关系就比不上与潮阳和揭阳。

现在有些普宁人看不上揭阳,是因为自从揭阳升格为地级市以来,普宁经济被揭阳压制,发展不起来。再加上普宁行政中心又迁到流沙,所以与揭阳越走越远。

不过,未来两地重新整合是有希望的。揭阳地级市的行政中心,可以迁到普宁老县城洪阳,因为揭阳地级市的腹地在西面,洪阳一带位置更为居中心。揭阳地级市已经筹划在洪阳建设新行政中心,洪阳与揭西棉湖会合并为洪棉区,洪棉区行政中心在洪阳镇,同时揭阳地级市的行政中心也迁到洪阳镇。

洪棉区包含:洪阳、棉湖、东园、凤江、赤岗、南溪、广太、大坝等八个镇。

普宁中部建设一个流沙区,含流沙、池尾、燎原、大南山、梅塘;含麒麟、南径、占陇、军埠、下架山;

普宁西部建设一个梅林区,含梅林、云落、里湖、石牌侨区、高埔、鲘溪、大坪农场、大坪、船埔、马鞍山农场、大池农场

惠来县是广东省揭阳市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东连潮阳,西接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惠来县有66个相对贫困村,锦海镇、葵潭镇、隆江镇的贫困村最多。

因此,惠来县并不算很穷,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贫困问题。

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

秦属南海郡地。

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

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

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

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

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

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

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

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

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

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

元代属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

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

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

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

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

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

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

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

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

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

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

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

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1949年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 ,设于一区(附城)。

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

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埠村归潮阳县。

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

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

是年9月,潮阳县雷岭乡的蔗尾等14村划归惠来县。

12月,因惠来县与普宁县合并,原属惠来的东红人民公社(辖田心、仙庵、周田、靖海等)划归潮阳县。

1961年3月,惠来复县,田心、靖海、周田、仙庵4个人民公社划归惠来县;惠来县的雷岭人民公社,汕头市的达濠、河浦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

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再度划归汕头市,惠来县的田心人民公社复归潮阳县。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12月22日批准),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人民 。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

以原潮阳市文光、城南、金浦、棉北4个街道,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灶浦、金玉、谷饶、贵屿、铜盂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阳区的行政区域。

区人民 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 驻地)。

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

区人民 驻峡山镇。

编辑本段区划沿革 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潮阳县旧辖4乡,即新兴、兴仁、奉恩、丰欢,统14团。

明洪武十四年(1381),知县杨智稽核赋役,将14团改为16都,时新兴乡辖县廓、峡山、黄陇、洋乌4都;兴仁乡辖举练、贵山、氵戎水、黄坑4都;奉恩乡辖直浦、竹山、招收、砂浦4都;丰欢乡辖隆井、大坭、酉头、惠来4都 嘉靖四年(1525)和四十二年析都入新置的惠来县和普宁县后,全县仅存10都,后增设附廓都。

万历九年(1581),复辖洋乌、氵戎水2都,时4乡已名存实亡。

清雍正十年(1732),原水都所剩5图改设附都,全县共13都118图,即县廓都(9图)、峡山都(19图)、黄陇都(11图)、举练都(7图)、贵山都(16图)、直浦都(13图)、竹山都(5图)、招收都(5图)、砂浦都(1图)、隆井都(9图)、附廓都(7图)、洋乌都(11图)、附都(5图)。

光绪十年(1884),全县13都,辖759个自然村。

清末民初,沿袭旧制。

民国10年(1921)2月,广东省民政厅始划定潮阳县自治区域,分9区8镇143乡。

民国35年至38年10月,全县乡、镇几经合并,成为9区5镇66乡。

建国初,潮阳县辖区、乡(镇)依旧。

1950年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后,两英一带乡村成为潮阳县第十区。

1952年8月,潮阳县区划重新调整为1镇17区,即棉城镇,一区至十七区依次是金浦区、海门区、达濠区、和平区、峡山区、谷饶区、铜盂区、贵屿区、司马浦区、陈店区、河浦区、两英区、石船区、沙陇区、井都区、灶浦区、西胪区。

1956年12月,撤销区的建制,改设3镇44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金浦、平西、凤岗、广澳、潮光、和平、溪头、港头、峡山、东浦、泗联、谷饶、深石、和练、中练、贵屿、南阳、上练、司马浦、大布、仙桃、金溪、陈店、石桥头、大长陇、河浦、珠圆、钱塘、两英、古厝、金瓯、雷岭、石船、沙陇、成田、井都、关埠、下林、金玉、灶浦、西胪、华阳、桑田、波美乡。

1957年11月,全县重新调整为3镇27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平西、金浦、凤岗、河浦、珠园、和平、港头、沙陇、井都、峡山、司马浦、两英、石船、雷岭、陈店、金溪、大长陇、上练、贵屿、南阳、铜盂、谷饶、灶浦、西胪、桑田、华阳、关埠乡。

1958年5月,划出达濠镇及大长陇等乡村后,县政区存2镇24乡。

同年6月,政区再度合并为2镇17大乡,即:棉城、海门镇,金浦、和平、峡山、谷饶、铜盂、贵屿、司马浦、陈店、两英、石船、雷岭、沙陇、井都、关埠、金玉、西胪、桑田乡。

1958年9月,撤销乡镇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即红潮、前锋、和平、金星、灯塔、东风、群英、红场、上游、红锋、先锋、红星、幸福人民公社。

同年12月,惠来县撤销,其东红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59年初,撤销东红人民公社,增设靖海、田心、周田、仙庵、金浦、铜盂、井都人民公社及和平柑桔农场、河溪农场。

同时,红潮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公社)改名棉城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前锋改名海门公社,金星改名沙陇公社,灯塔改名峡山公社,东风改名陈店公社,群英改名两英公社,红场改名石船公社,上游改名贵屿公社,红锋改名谷饶公社,先锋改名金玉公社,红星改名关埠公社,幸福改名西胪公社。

1961年6月,增设司马浦公社。

同时10~11月,又增设仙城、灶浦、成田3个公社。

1962年4月,和平柑桔农场改为和柑公社、河溪农场改为河溪公社。

1964年增设城郊公社,棉城公社复称棉城镇。

1970年,和柑公社改名胪岗公社。

1975年,海门公社改名海门镇。

全县行政区划为2镇24公社。

1983年10月,社队建制改为区乡建制。

至年底,全县行政区划为2个区级镇和24个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办事处12渔业队。

1984年9月,沙陇、和平、峡山、陈店、两英、谷饶、关埠7个区改设为区级镇。

1985年,全县政区分为2镇24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12渔业队。

1986年11月,广东省人民 批准潮阳县撤区置镇建制,将原来的区、镇合并为25个镇(棉城与城郊合并)。

设置121个居民委员会和428个村委会。

1992年,各镇增设管理区办事处,并调整部分村(居)民委员会。

1994年11月,经省人民 批准,撤销潮阳市棉城镇、海门镇、金浦镇改设为文光、棉北、城南、海门、金浦5个街道(后海门镇仍保留镇建制)。

2000年,潮阳市辖4个街道、22个镇。

总人口2470812人,各镇人口: 文光街道 134720 、棉北街道 53669 、城南街道 96276、 金浦街道 67281 、海门镇 105224、 井都镇 78612 、和平镇 150894 、胪岗镇 119545、 成田镇 80051、 沙陇镇 84470、 田心镇 31754、 司马浦镇 109836、 陈店镇 90286、 仙城镇 82372、 两英镇 164993、 红场镇 24111、 雷岭镇 29801、 峡山镇 182478、 铜盂镇 104158 、谷饶镇 125444、 贵屿镇 120357 、金玉镇 70156 、灶浦镇 46378 、关埠镇 112536、 西胪镇 138541 、河溪镇 6686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 、藏族、 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2000年人口普查) 2002年,潮阳市辖4个街道(文光、棉北、城南、金浦)、22个镇(田心、井都、沙陇、雷岭、成田、红场、胪岗、关埠、两英、仙城、和平、峡山、河溪、西胪、陈店、铜孟、贵屿、谷饶、金玉、海门、灶浦、司马浦),380个会委会、158个居委会。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潮阳市撤市设区并入汕头市,原潮阳市分设为潮阳区和潮南区。

潮阳区辖文光、城南、棉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铜盂、谷饶、贵屿、金玉、灶浦、关埠、西胪、河溪10个镇,区域面积6676平方千米;潮南区辖峡山、司马浦、陈店、仙城、两英、红场、雷岭、胪岗、成田、沙陇、田心、井都12个镇,区域面积59642平方千米。

采纳哦

  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1949年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设于一区(附城)。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埠村归潮阳县。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是年9月,潮阳县雷岭乡的蔗尾等14村划归惠来县。12月,因惠来县与普宁县合并,原属惠来的东红人民公社(辖田心、仙庵、周田、靖海等)划归潮阳县。

  1961年3月,惠来复县,田心、靖海、周田、仙庵4个人民公社划归惠来县;惠来县的雷岭人民公社,汕头市的达濠、河浦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再度划归汕头市,惠来县的田心人民公社复归潮阳县。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12月22日批准),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人民政府。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文光、城南、金浦、棉北4个街道,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灶浦、金玉、谷饶、贵屿、铜盂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政府驻地)。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

  惠来,广东省揭阳市辖县,古称葵阳,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东连潮阳,西接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是一个风景名胜的地方,依山傍海,名胜古迹众多。

 “惠来八景”闻名遐迩,有峻峭挺拔的“百花领袖”,取之不竭的“海角甘泉”等,神泉的“海市蜃楼”与山东蓬莱齐名。

 人文景观丰富,有22处文化古迹列为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教活动历史悠久,有唐代高僧大颠潜修的虎头岩寺、清初宋禅祖师坐禅的永福寺以及西天佛寺等。

 沿海景点有海蚀崖、海蚀柱、海滩等,其中靖海湾东部的“客鸟尾石笋区”更以突兀新奇著称。滨海旅游业初具规模。有占地面积380公顷,集植物观赏、高尔夫球场、海滨度假村、潮汕民俗文化村于一体的粤东金海湾植物园。

 此外,还有道教胜地赤松观龙藏洞。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8公里处, 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庙,世称“龙藏洞”。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静,自然风光绮丽。

截至2015年,惠来县有13个镇,1个国营农林场,1个市直工业区,1个华侨管理区,239个行政村,33个社区。政府驻惠城南门大街(1)号。

惠来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位于东经22°53′30″~23°11′10″,北纬115°54′55″~116°34′10″之间,东连潮阳,西接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县境东西相距67公里,南北相距335公里,全县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惠来县历史沿革

1949年5月20日,惠来全境解放,同年8月,成立惠来县人民政府。惠来县先后隶属潮梅人民行政公署、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10日,撤销惠来县建制,与普宁县合并。

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隶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惠来县属汕头市。

1991年,揭阳县撤县建市(地级),惠来县从汕头市析出,划分给揭阳市管辖。

——惠来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894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