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关于订婚结婚都有什么讲究?

榆林关于订婚结婚都有什么讲究?,第1张

  榆林地区男婚女嫁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青年选择对象,讲究门当户对。一查清门色,即对方家族或本人有无狐臭史;二查清人气,即对方及其家庭的人品如何;三查清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即年、月、日、时四个干支,看看是否相合。

  在订婚前男女双方必须会面,当地叫相亲。相亲多在赶集上会之时,或相看对方,或攀谈情况。相亲之后,女方还要看家,即到男方家看家里的光景如何。男方家招待女方,女方吃了饣合饣各,婚事则八九不离十,如不吃饣合饣各则大有告吹之可能。

  男女双方经过互相了解,相亲看家后,愿意缔结婚姻的,就订婚,叫定亲,定亲仪式各地风俗不一。定边县要择期喝酒(俗称换盅或拔酒瓶),绥德、米脂、清涧、子洲、横山、靖边等地男方准备四色水礼(米、酒、肉、果馅)和一些首饰礼物,择吉日,由介绍人、房头、娘舅到女方家设宴招待女方及其亲戚。子洲老君殿一带,仪式在男方家举行。定亲时,男女双方可以互赠礼物,俗称递把柄,作为信物。现在城乡流行新仪式,用烟、酒、糖果之类招待来宾,介绍恋爱经过,即算定亲。

  定亲一个月后,男方给女方簪环首饰及酒肉等食品,名叫戴耳坠。女方回赠一双由姑娘亲手做的鞋,叫稳根鞋。鞋垫上绣有“并蒂莲花”,并勾连“万”字等吉祥图案,意为婚姻大树参天,根深叶茂,稳稳当当,永不动摇。

  婚期决定后,必须举行迎亲婚礼。当地人把迎亲叫引人。由引人婆姨两人和三五个男子组成引人队伍(引人的男子必须是单数),带着10个大催妆馍馍(包括“儿女馍馍”和“离母糕”),以及新娘用的新衣服等用品,起程时,要喝一碗红豆小米粥,鸣炮3声,唢呐做前导,响吹细打,向女方家进发。女方家盛宴招待引人。双方交待礼物:女方嫁妆中有4条用面蒸的鱼,其中有两条大鱼和两条小鱼,象征着吉庆有余,还意味着大富裕里有小富裕。面鱼还用红线双双相对栓在一起,叫“栓面鱼”,祝贺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送人婆姨也是两个,送人男子数是引人男子数的加倍。然后鸣炮3响,新娘启程。

  迎亲队伍返回时,先是唢呐班子,吹吹打打,接着是引人婆姨和引人男子,中间是新娘,最后是送人婆姨和送人男子。迎亲队伍回到男方村子时,行走速度放慢,吹鼓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大摆队,十分欢乐。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迎亲队伍那红红绿绿的服装十分引人,远远望去,就如天边的彩霞一样艳丽。要是你能遇上迎亲的队伍,那才叫不虚此行呢!

古交方言

古交土话同普通话相比较主要特别有:一是词义相同,词形不同;另一点是词形相同,词义不同。

词义相同,词素不同的现象在古交土话中又有四种形式,一是词义相同,词素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如普通话“衣服”,古交话称“衣裳”;普通话“里面”,古交土话称“核里”。二是词义相同,词素的音节不同,如普通话“碾子”,古交话称“碾儿”;普通话“上面”,古交话称“上头”。三是词义相同,词形完全不同。如普通话“娶媳妇”,古交土话为“吃婆姨”;普通话“昨天”,古交土话为“夜里”。四是词义相同,词素颠倒,如普通话“墨黑”,古交土话称“黑墨”;“每天”古话称“天每”。

词形相同,词义有异,就是说同一词语的词义在古交土话与普通话中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同词异义的现象。一是词义扩大,即一些词语在普通话里含义较窄,而在古交土话中用来兼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其含义得到扩大。例如:“能”在普通话中指能力、能够,而在古交话中还有一层精明的意思,如:你真能。二是词义缩小,一些词语在普通话中含义较广,而在古交土话中则缩小了。例如“食”,在普通话中除吃、食之外,还指日食、月食等现象,而在古交土话中仅指食物。“穷”在普通话中除反映缺乏外,还指极端讲,而在古交方言中仅指缺乏。

古交土话有以下几信方面:

(1) 身体类:

髑髅、的老——指头

绷头、眉棱骨——指额头

下巴骨儿——指下额

拐狐——指踝

脊背锅——指脊背

圪地块——指膝盖

奶头——指乳房

独踏骨、独蛋——指屁股

尿——指小便

屙——指大便

老溘——指老人去世

怕见动、难过、落活——指患病

劈着——指感冒

马鬃鬃——指刘海儿

天毛辫——指朝天小辫

舅舅毛——仅留脖子后一撮毛的小儿发式

巴拐——姑娘的一种发形

毛圪嘟——指已婚妇女脑后的发髻

不脐——指肚脐

哦儿头——妇女剪头发

指头儿——指头

燎泡——水或火烫成的小泡

(2) 方位类:

外头——指外面

核里——指里面

上头——指上面

下头——指下面

正半切——指正面

左半切——指左面

右半切——指右面

边边起——指旁边

这里——指这儿

(3) 日常生活类:

家舍、锅舍——指家、房子

火旮旯——指锅台

门眼子——指门槛

砚瓦——指砚台

灶马爷——指灶王爷

火半子——指火台

坑棱——指坑边

好面——指白面

谷面——指小米面

撩羹羹——指勺勺、调羹

软米——指黍米

角子、扁食——指饺子

黄儿——指米面摊饼

油面儿、油核桃——油炸食品

圪斗——炉坑

手幅幅——手帕

烙铁——熨斗

拨吊——捻毛线的工具

吃婆姨——指娶媳妇

烟洞儿——指烟筒

茅只——指厕所

熬饭——指煮稀饭

溜饭——红枣红豆软米饭

山药丸子——山药丝拌面蒸熟的食物

拨烂子——指不用菜,用开水拌莜面或玉米面做成蛋状的饭

冷布——指纱窗

孩——指鞋

瓦盔——指陶制瓮罐

灯树——指旧式灯具(油灯架)

狗牙牙——指衣服的装饰花边

塔塔火——指用炭块垒成塔状,节日点燃欢庆的旺火

旺火——同上

圪唠——指点豆腐用的卤

哭连儿——指面蒸的食品圆圈状

祭壳——祭奠用的空心蒸馍

扎片子——用杂粮做的片状食品

压肉——用猪头肉压制的肉

红饭——红豆小米稀饭

寒鸡鸡——清明节蒸的面鸡

熬年——过年守岁

妆戏——送嫁妆

缠媳妇——指女嫁相(伴娘动作)

混媳妇——指闹媳妇

见大小——新婚夫妻结婚第二天早上认亲

出坡——上山放羊

山旮旯——指山沟

杀坊——指牢房

鞋衬衬——鞋垫

搭边子——盖简易小房

床床——小橙、矮橙

做事务(做四五)——指办婚丧事

盘缠——路费

(4) 代词、形容词、动词等

娥、俺、自家——我

2 古交方言

荷——拿、带

炸——跑

甚勒——什么

甚时勒——指什么时候

怎地勒——指怎么回事

俺行——我家

使唤——使用、支使

嚷架、叫唤、圪吵——吵架

折摞——收拾整理

不格钱——不值钱

甲磕子——指口吃

扬了——扔了

圪转——溜达、转游

穿——凿、钻孔

寄——藏

歇凉凉——休息

拨拉——扒

圪就——蹲

捣歇——聊天

约摸——估量

该账——欠账

晓得——知道

猴——小

大扬——大方

日脏——不干净

认捏——指听话、乖顺

拴者——漂亮、好看

害——玩

不敢保——也许

概及拉——指从来没有

兀来大——指那么大

兀来小——指那么小

日怪——指古怪、奇怪

克细——指好、巧、精细

不支明——不清楚、不明事理

圪装——指假装

迷儿蛋——指糊涂

吃信——指自信

一不抓——嘟噜

挂——指辆

圪达——块

酿——指躺、卧、睡一睡

圪边——小睡

支应——招待

旧胆——多管闲事

忽毒——糊涂

兔头——蛮横、厉害

牛眼暴急——形容激怒的样子

拖零四拉——穿衣服、办事不精干

花麻麻吊嘴嘴——不切实际的巧辩

(5) 亲属、称呼类

大、爹——指父亲、爸爸

娘娘——祖母、奶奶

伯伯——叔父

大爷——伯父

婆婆——外祖母

老爷——曾祖父

姥姥——曾祖母

老老爷——高祖父

老娘娘——高祖母

老丈——指公公

大大——指姐姐

港港——指哥哥

婆姨——指妻子、妇女

锅舍的——指妻子、妇女

丈人——指岳父

丈母——岳母

响工——民间乐队

当家的——指妻子、爱人

贼娃子——小偷

受苦人——农民

买卖人——商贩

讨吃的——乞丐

光棍——单身汉

盘头闺女——指未出嫁的闺女

闺女——女儿

小子——指男孩

火头——指厨子

切人——指客人

汉——指丈夫

(6)动、植物类

犍牛——指公牛

牦牛——指母牛

牛犊子——指小牛

花牛牛——指瓢虫

蚧犊——指癞蛤蟆、蟾蜍

草鸡——指母鸡

鸡娃儿——指小鸡

夜蝙蝠——指蝙蝠

凶鹘——指猫头鹰

曲蟾——指蚯蚓

儿马——公马

骡子——母马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骚胡——公山羊

圪爹——公绵羊

山羊——在外放牧的羊

站羊——在家里饲养的羊

红嘴鸦儿——指乌鸦的一种

呃鹊鹊——指喜鹊

饿老车——指老鹰

旮旯里家、姑儿——指老鼠

瞎老儿——鼹鼠

占——指属相中的蛇

海牵花——指水仙花

山丹花——指野百合

甜草蜜——指甘草

西番柿——指蕃茄

玉茭子——玉米

大豆——蚕豆

王八——指鳖

圪狯——指松鼠的一种

抱角儿牛牛——指蜗牛

虼蝌蚪——指蝌蚪

蛤蟆——指青蛙

种谷虫——布谷鸟

醋粟儿——沙棘

地菜——指豆芽

山药蛋——马铃薯

(6) 天文、地理类

日头、阳坡——指太阳

月明——月亮

踩阳坡——日食

踩月明——月食

时携——星星

响雷——打雷

前晌——上午

后晌——下午

红练响儿——炎热的中午

晚西——傍晚

递明——明天

天每——每天

夜里——昨天

前儿——前天

年时——去年

过年——明年

早起——早晨、大早

春起——春天

年终儿下——除夕

冬凉——冰

冷弹子——冰雹

风风亮——天刚亮

(7) 成语类

山眉愣眼——指土里土气、愚昧无知的样子

一知半明——指头脑愚蠢、反应迟钝

白眉翻眼——指不认账、不服从的样子

刁眉忽眨眼——指使眼色、作秀

灰眉处眼——指矮小肥胖的人

圪淌——指弯曲得像弓一样

老压圪叉——指老态龙钟

贼眉鼠眼——似小偷

齐梭展畔——指整整齐齐、有棱有角

圪支扇摇——指摇摇欲坠

光眉俊眼——指相貌白净

扬眉吊眼——傲气十足

扯皮料谎——撒谎

乱麻铺毡——东西乱七八糟

冻天圪烂——天气很凉

利皮寡骨——指亲人之间关系疏远

花里忽哨——指华而不实

走京出外——出门在外

直僵压棍——固执、不听劝告

狗吃圪渣——不忠义、赖皮

呃气八达——气不顺

挖墙里壁——指淘气的孩子

枯干叫渴——指渴得很

板头仄楞——指不服从

冒里失坎——冒失

急忙连赶——急急忙忙

吹三吊四——态度不好、认真不负责

呲前努肚——指大腹便便

捣大——吹牛

捣鬼弄忽闪——耍鬼点子

圆满二山——小孩生得健壮可爱

拉瓜出链——指选东西多、相互牵扯

清滩利口——指干干净净

混充八达——指蒙哄过关

朝眉霸眼——指长相凶狠或注意力不集中

稳排四坐——指坐姿端正、泰然自若的样子

戳东拐西——东一头西一头

不识事眼——不识时务

仄愣板皮——比喻做事不认真的人

悄眉圪毒——悄悄地在私下鼓捣

斜麻圪撩——脱离了原有的规则

(9) 其它

日糊洋脑——假装不明白

披风不来——做事不认真

鬼装六神——不诚实

偶人——指小混混

起开——挪开

扒腊——碍事

屁头——打耳光

圪毛——悄悄地看

布鸡娃——孵小鸡

涝窝——母鸡发情

叫明——公鸡报晓

土冒烟色——尘土飞扬

不知半明——不太聪明

邋遢——不干净、不整洁

火冒喧天——说话生硬

扯皮旋骨——拥挤

白眉翻眼——死不认账

穷家卜宴——家贫

实拉弄扯——互相帮助

软鸡扒愣——没力气

得理八份——得理不让人

截山探海——距离太远

盘缠绞计——外出花销

窝囊圪节——没出息

碰头失坎——办事急躁

圪出打旦——身材不魁梧

气闷心——呆、傻

小二人——不宽宏大量的人

肉尾巴——寸步不离大人的小孩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这句赞美陕北人杰地灵的民谣,开口赞颂的就是“米脂婆姨”。

  在被沉重的山体挤压的陕北沟岔里,出奇的是这个地方,偏僻而不荒落,贫困而不低俗。《米脂县志》云:“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米脂的小米金灿灿、喷喷香,吃了使人健美、漂亮。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三国时有着羞花闭月之貌的貂蝉,就是米脂人。

  沿着七转八弯的沟岔和山路,有貂蝉出生地艾好湾“貂蝉洞。

  由于米脂婆姨远近有名,历来外嫁的多,因而米脂素有“丈人县”(岳丈县)之称。

  来到米脂和榆林,听听男人和后生也们夸米脂婆姨的酒歌,那可是一种享受:“陕北的山来愉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毛格闪闪的眼睛粉格丹丹的脸,米脂婆姨赛天仙”……均为白编自唱、“现蒸现卖”。

  米脂婆姨,不仅外貌美,品德心灵更美。

  米脂是陕北有名的“文化县”,早在1920年,从北师大毕业的米脂女学生高佩兰就在米脂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饺,培养了一代有觉悟、有知识的优秀妇女。不少米脂女学生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一样。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学生中也流传“脚不缠,发不盘,剪个短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据统计,后来当上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的米脂婆姨,少说也有近百人,而县团级以上的如今也有580多人。

  在米脂李自成行宫,举办了一个《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展览中看到,1944年入党的米脂婆姨汪润生,一生中收养了不同姓氏的18个孤儿,把他们抚养人,帮他们成家产业,而自己的亲儿子却在家务农,被人们称为“伟大的母亲”;米脂婆姨杨钝,白手起家,创办起榆林地区唯一的聋哑学校,把爱和智慧洒向50多名聋哑儿童;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白玉生和全国教育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杜如谨,献身教育事业,用自已的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在米脂的教育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独白:

榆林房子有很多,佳县人和子洲人在榆林也是撑起半边天,我们租房又不是不给钱,谁给你的勇气说出这样的话![歌词

租房婆姨你听好

歌词整理:张 祥

对白:繁华的榆林城,昂来了,一哈么操心看见东沙电线杆子上贴张纸纸,

脑超起 好好看了哈,咋扯日你进子的读子接,个老爷老呀米咋了,老爷们家里好少的个房子,把这首歌送给广大的佳县人民

自古佳县抗日英雄多,为了那生活来到了榆林混

高消费店铺开了很多,把我逼成了那个租房客

佳县抗日烈士八百多,为了那中国捐躯血流河,

毛泽东曾在佳县住过,东方红家乡从此心中过,

啊榆林呀 这样的日子还能说什么

繁华的榆林城空房有很多,把昂米佳县人欺负的没处躲,

朋友们 转起

佳县人在榆林有很多,买的起房子的也有很多,

谁在那小看昂米佳县人弱,我就带人去你家的祖坟坐,

发此单人你仔细听我说,佳县人同情你是个女人弱,

如果我听不到那道歉的说,白云山神神会去你家坐,

啊神灵呀 为什么这样欺负这我

如过让神神呀真的显灵,保你断子绝孙后悔着,

还有人家子州的,任劳任怨甚也么说

革命先烈呀李子洲,为国捐躯热血流。

白云圣境古佳州,人才辈出书记优。

就是东山破房子留,路也不能这样走。

啊老命呀 这样的纸条条再不敢留

榆林本是快干沙戈梁,没有昂米你住个求

啊朋友呀 现在道歉还可以收

再不要把那地域来分,团结一致共圆中国梦

再不要把那地域来分,团结一致共圆中国梦

总的来说应该是:“米脂的姑姑,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木炭。古代中国人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一定是在偏僻封闭的农村。那里农民的成语是从他们的祖先那里继承来的。例如,在陕西北部,交通被封锁和封锁了数千年,几乎没有外国文化的入侵,而且很难学习每一个朝代的官方语言。因此,许多生产和生活的日常词汇和语义学,在一个或二千年前,甚至更长,这仍然是在农民的口头语言中使用。

北陕西人的第一句话是:水貂蝉是米脂,吕布是绥德的。绥德的汉族,米脂的姑姑,怎么长得好?它把一个人描述成,意思是鼻梁高,皮肤双,眼睛大,从头到脚都找不到毛病。

清涧石板窑堡的木炭,“奇怪!只有青剑溪滨江青石板块可以逐层开放,只是为了新窑檐。在陕西北部,“木炭”指的是煤。

这是陕北的民谣。完整的应该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想吃糠果走横山。”“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面。”“米脂婆姨绥德汉,不用打问不用看。小伙子跑马一溜风,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石狮子守门钻不进猫,绥德汉一个比一个好。”因人文物产出名的四县,除了子长,统统属陕北最北的榆林地区眼下叫榆林市,当年因为贴近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太过穷困,现在不同了,黄土梁峁下有了煤,又有了石油,那里的人很快富裕起来。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瓦窑堡的石板清涧的炭。“是陕西民谣对陕西四大宝的前说人,后说物一种顺口溜式的简介。米脂,古称“银州”,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这里说的米是小米,米脂的小米金光灿灿,煮成小米粥,上面会漂着一层淡淡的油脂,吃这种小米长大的婆姨们也就如花似玉,肤如凝脂。米脂婆姨究竟美在何处,众说不一,信天游中有这样几句歌词:光格堂堂的眉脸,墩格实实的身,黑油油的发辫,忽闪闪的眼。

  米脂的婆姨不像江南美女那样纤细妖娆,但她们俊俏雅致,能歌善舞,聪慧干练,仪态端方,成为了陕北妇女中的杰出代表。米脂县也因为多有美女嫁给各地的达官贵人,所以在陕北地区被戏称为“丈人县”。指的是米脂的女人天生丽质,富涵美人情愫,而绥德的男人则剽悍英俊,充满阳刚之美。三国演义中大美女貂禅(这是真正在历史上不曾存在的人物,貂禅只不过是一个冠而已)和第一猛士吕布,就分别是米脂和绥德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25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