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你谈恋爱回避型人格的表现特征

大学教你谈恋爱回避型人格的表现特征,第1张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表现特征以及应对方法!

回避型依恋的表现特征

第1,这种人格的人,对待感情她们经常会感到矛盾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

他们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爱和回应,而且一旦陷入爱情之中,也会对他的另一半深深的沉迷,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一旦自己追求的对象积极回应,向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排斥和不安,当关系过于紧密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是关系一旦确定,他们就想要逃离,想要淡化这个紧密的连接,比如会跟身边其他朋友或关系对象说:[我们的关系其实还没有那么认真][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喜欢 ta ]。

他们内在的声音会说:[你不需要任何人。] [不要投入太多感情,不然你只会感到失望。]女人会告诫自己说:[你们男人都一样靠不住][你们男人都是自私的而男人也会暗暗的提醒自己:[女人总是试图诱惑你,你不要轻易相信她,被她控制住。]

即使亲密关系的对象有完全正当的情感需求,回避型依恋人格也会感到对方要求太多,总是无理取闹,并且会说[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呢,怎么能让感情的事情消耗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即使自己认为关系发展顺利的时候,内心依然会常常产生的一个对白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护自己,别在关系中受伤。

第2种表现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在面对分离或丧失的时候,比如吵架即将要分手的时候,他们更善于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问题上。他们的痛苦和难过往往无法被当时的自己觉知,因为他们x惯性否认自己的脆弱性,即使他们觉得需要寻求伴侣的支持时,也会更多的使用间接策略,比如暗示,抱怨和生闷气这样的方式来表。

第3种表现是,这种人格的人,他们常常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现实生活中,也往往是一个更加努力,更成功,更有社会价值的人。他们不会去坦露自己的脆弱和挫折,对自己的孤独和被边缘化的体验也常常感受不到而是保持专注的去获取更多的成功,可以让自己不需要别人,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体会痛苦。

人类婴儿依赖他们天生的敏锐觉察力才得以存活下来,当婴儿不能感到an全的时候,他们会调整和压抑自己的需求,来适应这个不an全的养育关系或者生存环境这个可以理解为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你对于一个你感觉总是靠不住的人,你会让自己不再去依靠他,因为对你来说不断依靠一个并不能真正被依靠的人,轻则会耽误事儿,重则会带来愤怒,痛苦,失望,悔恨,羞耻这些负面情绪,甚至伤害到你的存在感,越是你不得不保持亲近状态的人,就越是能在他们靠不住的时候伤害到你的根本an全感,你只有停止去依靠这个人,你才会感到更an全,更稳定

之所以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是因为婴儿和你还不一样婴儿太弱了,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养育关系多么不an全,他们依然需要依靠那个养育人才可以存活。这种依附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婴儿和养育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而且不可改变,养育人的否认和忽视都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比如养育人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生活时,指责和怨恨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回避型依恋人格会更容易体会到羞耻,仿佛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自己的需求都是给别人添麻烦,大多数时候这些孩子会更早学会懂事,学会乖巧,以至于成年后他们更容易看起来非常独立,甚至很能干,但在感情中却总是承受痛苦

再比如养育人X惯否认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我关爱,因此对孩子的需求,尤其孩子表达的情绪信号反应迟钝,当孩子脆弱需要关怀的时候,他们很难注意到并作出回应:在临床工作中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这一类养育人常常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或受到其他毒性压力的伤害等

再比如即使有的孩子天生就会非常明显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信号,通过闹觉,挑食,大哭,怕生人,难以融入新环境等等来表达自己的an全感匮乏,这些信号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养育人无法无视,这会让他们更容易陷入抱怨的痛苦之中,觉得怎么自己这么倒霉养了[不省心]的孩子,将自己的痛苦归罪于孩子的需求。

当一个孩子的需求被准确的理解,被及时的回应,在遇到挫折时他们的痛苦/恐惧情绪可以被父母感知,他们自己想要做出的尝试可以被真诚的鼓励,平静的引导,ta 就拥有了an全的依恋模式。这让他们在人生初期体会到强大稳定的an全感,也因此可以全然真实的存在于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中,对于他们来说,亲密的就是an全的。

反过来说,当an全依恋不能建立的时候,情绪表达和心理需求就被压抑和扭曲,这时亲密的就是不an全的,只有在心理上情感上保持一些距离,比如不能耍赖,不能撒娇不能不乖,要吞下委屈,忍住渴望,才能一直表现为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而那些不能被父母接受的情绪和需求就不可以表达,必须回避。反复多次这样的经历之后,自己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也保持了疏远和回避。

回避型依恋的小孩因此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爸妈不亲近不会撒娇,事事努力,即使有什么需求也都不会去麻烦爸妈,但成年后,尤其是进入亲密关系和他人共建家庭后经常感到痛苦和困惑,对于他们来说,朋友或伴侣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不理解,甚至喘不过气来。当自己被生活挑战实实在在需要去体会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时,又往往是极其陌生和可怕的。这便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原因

如果你的关系对象是回避型依恋人格,我有这5点建议给到你:

第1点,去留意到他的情绪,当他让自己情绪封闭起来忽视你的感受和表达时,这意味着 ta 体会到了焦虑并在试图压制自己的情绪体验。我知道虽然很难做到但是你需要去了解,他的情绪感受,说到底这是他自己的人格状态的显现,并非是你的需要/情绪/想法值得不被看到,不被好好对待,要清楚的知道,他的行为和反应不是针对你的。

第2点,请记住,虽然他会否认,但是回避型依恋人格者会害怕强烈而痛苦的负面情绪。如果这个人在谈话中关上了心门,或者你发现对方变得过于聪明,用强大的逻辑和理论来说服你,拒绝回应你的感受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他现在内心深处是有很强大的对害怕和痛苦情绪的,那就不要再尝试对他表达了,时机不对,你可以换个时间再试试。

第3点,如果他需要离开你,请一定不要去抓取他。这会让他跑得更快,你需要给这个人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他可以在自己的an全空间中,重新感知到他对你的思念,和因为见不到你而有的焦虑感受。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必须能够调节自己的痛苦情绪,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求助于生活圈中让你信任的支持者,可以是朋友。

第4点,了解自己的需求,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在关系中需要很多很多的亲密感受的话,对方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你想要的那个伴侣,即使他有很多其他吸引你的优点你也需要做出取舍,在必要的时候懂得放弃。

zui后一点也是zui有难度的一点,就是让自己去学会与这必须是一种平静的,温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交流方式和的,并且只看到对方的交流方式,你尽量少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尤其是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对对方的愤怒和失望等,而是只表达你认为他的感受,并说明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然后再真诚的寻求对方的回应。他如果否认的话,也不要让自己的痛苦情绪爆炸,不去指责和抓取。这种沟通方式帮助他在an全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个人意识,从根本上帮助他更多的体会和表达自我的情绪。

如果你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特质,你很可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但是,你可能曾在工作中得到反馈,失去关系而这些在生活中得到的反馈让你间接感到,或许你很容易回避强烈情绪,和他人保持距离。如果你有兴趣改变和调整的话,可以尝试这5种方法:

第1,先开始练X阅读其他人的情绪,然后与他们(或信任的知己)核实,看看你对别人情绪的解读有多准确。

第2,当其他人对你表达负面情绪时,请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坚持倾听。你可能感觉浑身不舒服,想要反击,想要完全否认对方,或者想要逃跑。我鼓励你不要这样做,通过回馈对方对你所说的内容,来向ta 展示你可以理解他们,表达完你的理解之后,一定忍住了不要通过说[但是来反击对方,然后再强行植入你的理解。

第3,开始练X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回避型人格,你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认为[我做得很好],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这么做等等:这些都是想法,而不是感受,你需要练X表达感受,比如[我感觉自己受到威胁,这次谈话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开始表达情绪往往能让你的关系和在生活中你遇到的人际挑战,立即产生一种好的变化。

第4,意识到你的平静外表和对关系问题的那种[理性的态度],可能会使焦虑的人感到更加失败,感到自己缺少存在感,因此更加焦虑。你的情感疏远状态,会让自己的伴侣更加焦虑,如果ta 本身就是焦虑型人格的话,还会因为被你这样对待而变得更加苛刻,让你在关系中更痛苦,个人空间更少。

zui后一点,不要把你的工作和事业放在你的人际关系之前。你要知道,不断提醒自己成功才是wei一重要的这个声音,其实是小时候形成,来保护你体会an全感的,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你要清楚的看明白,迟早所有人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的。当这一天到来,你却没有人真心爱你的话,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可能的话我鼓励你去意识到你可以得到尊重和喜爱,即使你没有成为一个特别特别成功的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而回避的人往往具有超凡魅力和成就导向。她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并且在团队中特别具有价值。通过不断的专注和对成功的追求,回避依恋的人格常常具有许多有吸引力的品质,并且在更紧密的关系开始形成之前,他们性格里更具挑战的那些方面并不明显。如果你是这个人或与这样的人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请耐心等待和对方共同成长,你尤其需要意识这种通过回避的方式来应对情绪是花费数年时间X得而来的要改变也常常需要很多时间,耐心和希望就是我们改变自己和提升关系的基石。

总结

di一,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典型特征是会随时关上自己的情感闸门,在关系中既渴望亲密又回避亲密,第二,这种人格的形成与小时候父母的否认和忽视有关:第三如果你的关系对象是与回避型依恋人格,你需要去留意他的情绪,知道他的焦虑情绪并不是针对你,不要在不正确的时机尝试和他表达,给他足够的an全空间,同时也要懂得自己的需求,必要时候选择放弃,zui后要用只看到对方的交流方式和他沟通。第四,如果你自己是回避型人格,你需要练X阅读别人的情绪和学会倾听也要去学X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看法,意识到自己的回避状态会让伴侣更加焦虑,zui后不要只忙着追求成功,也要更加重视亲密关系对于你的意义。

虽然他们对自身情感缺乏表达,但事实上他们却对他人的感受超乎寻常的敏锐。比如突然消失、失联了一段时间,或者是吵架、冷漠,无意当中做出一些把恋人从自己身边推开的举动,要不就是玩起我逃你追的游戏,总之是一些破坏亲密关系质量的事情。你会发现,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越是“无为”的那一方,才是真正掌控这关系的人。

内心汹涌澎湃,外表看起来波澜不惊。跟ta相处很长时间,还不知道ta内心真正的需求。因为ta不善于表达,大多时间保持沉默,给人感觉话不多,内向、拘谨、谨慎……。回避性人格主要是怕被抛弃所以一直在逃,再亲密关系中会常常出现忽冷忽热或者逃离的现象。所以想和回避性人格的爱人在一起一定不要粘着他,给他足够的空间,这样他才不会压抑他才觉得舒服。

情绪稳定,有事业心有能力,聪明,温柔。同时外表是个小孩子,可爱,天真无邪,没有攻击性,时刻崇拜他,让他有自己很强大,自己在保护着我、照顾着我的成就感。但是心里却渴望得到对方的关怀和疼爱,当对方表现出过度的关心后却又下意识甚至不择手段地推开对方,总之,ta们需要的就是当我回避你时,你还能持续对我的爱,而且爱的程度不减反增。

回避型人格,指的是时常嘴巴上说的我要谈恋爱,但是真正的遇到了,却又情不自禁的对此产生抗拒。当对方失望离去了,又会产生无限的忧愁。这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不是不在乎,是不自信害怕失去,害怕对方生气,害怕对方讨厌自己,不自信的人真是寸步难行,一个人无论外表学历能力如何,都要提高自信,培养强大的内心,做事才会游刃有余。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性格,其中最典型的应该就是焦虑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都说谈恋爱需要双方性格合得来才能持久,那么当回避型性格的人和焦虑型性格的人一起谈恋爱,面对性格上的差异,在吵架时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互相理解

回避型性格的人大都都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对于恋爱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焦虑人格的人也会因为对方的这种性格,而经常性产生负面情绪。在双方吵架的过程中,回避很可能会无视对方的感受,从而加剧对方的焦虑和难过。面对这种情况,二人就应该彼此理解对方性格上的缺点,站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二进退有度

回避型性格的人在争吵的过程中,往往以逃避问题为主,虽然表面上以逃避为退步,但是事实上却让矛盾越扎越深。而焦虑型性格的人,则过于强势,往往受不住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懂如何冷静。这样不同性格的两个人,在吵架时应该要掌握好进退的程度,在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的基础之下,还要注意不伤害对方。

三冷静的交谈

性格再好的人,在吵架时也必然会暴露出本性,更何况对于那些焦虑或者回避型性格的人。在遇到矛盾问题或者发生争吵时,彼此之间务必要首先冷静好自己的情绪,要知道没有什么问题是无法沟通的。通过冷静的交谈可以缓和彼此的情绪,让彼此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心相爱的两个人是可以为对方做出改变的,自身性格的缺陷往往会在无意之中伤害到他人。尤其对于恋爱来说更是如此,性格虽然阻挡不了爱,但是可以伤害爱,消磨爱,适当的解决才是合适的相处之道。

9个表达爱意

攻陷回避型依恋内心的沟通话术!

单向输出,精准表达:

回避型依恋,其实不难攻陷。很多人和回避型依恋相处,根本的问题还是不会沟通、不会表达。

跟回避说话就需要学会“单向沟通",他们喜欢这种方式:你只管说你的,他回不回是他的事,不用去理会。此外,还要学会“精准表达",就是不要口是心非,要精确果断的向人家说明,你想要什么?越是想回避,你就越得直接,兜圈子是永远解决不了核心问题的。

总结9个沟通话术,攻陷回避型内心,让TA从此被你占领,不是问题!

1、回避型因为 EMO 回避时,你可以找一个寂寞空虚冷的时间,说:“想倾诉的时候记得和我说,我一直都在,不要一个人憋着( 加个抱抱的表情 )"

2、跟回避型吵架了,冲突很大、发泄了情绪,有一句话可以立马缓解你们的关系的:"我今天所说的话也许很冲动。但都只是我情绪化的表现,都没有针对你这个人,你别多想。”

3、回避型断联已久,破冰的第一句话:“亲爱的,你想我了没,这么久没联系了,我想你了 ”。

4、和回避型共情,TA 主动向你坦露心扉,鼓励 TA 经常这么做:“亲爱的,你今天跟我说了那么多你的心里话,我感觉到了你的信任,我很开心,希望能有下一次。"

5、暧昧期撩拨回避型专用话语:“你不理我的样子,最美/最帅”。

6、挽回回避型时,复联阶段应当用的语气:"告诉你一件事情( 然后等他回应 )”、“ 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方便帮我个忙么”、“你这会不忙的话我想找你有事"……用这样的方式先打开聊天,看看对方的态度。如果回应热情,就接着往下说,你只是想找 TA 聊天;如果回应冷淡,就真的找件事告诉TA,不要在意他的回应。

7、鼓励回避型时,一定要具体化,令人信服,控制好情感不要太多:“你今天的样子很精神 "、"你今天状态很好,看上去很酷 ”、“你今天特别照顾我,很体贴"。

8、如果回避型彻底不理你了,闹得很僵,又或者TA拒绝沟通,此时我们只有通过单向输出的小作文的方式,这时候要多套用一个模板:“理解 TA 不想沟通的心情+表达你对他需求的理解 + 用但是表达你自己的需求 +用论据证实你的需求是合理的让 TA 信服",小作文不要带有情绪,有理有据,TA 自然会有反应的。回避不是铁面无情,只是拒绝不合理、耗能的沟通。

9、表达爱意篇:

(1)对修复后的回避型表达爱意,应当直接了当的说出最真实的感情:“亲爱的,现在的你变得让我非常安心,我感到无时无刻都很需要你。”

(2)对轻度的回避型表达爱意,应当共情 TA 的原生情绪:“亲爱的,我知道你是生气了,但是可能你生气的背后也是害怕失去我。你放心,我不会离开你的。"

(3)对中度的回避型表达爱意,应当关注到他纠结矛盾的心情:“亲爱的,也许你现在又犹豫不决了,进退两难对吗?没关系,我愿意等你的,相信你会想明白。”

(4)对重度的回避型,不要表达爱意。如果可以的话,静静地陪伴;如果条件不允许陪伴,那就用发动态的形式,展现你的个人魅力,但降低你们的接触,让他对你的戒备降低、且被你吸引,自然会重新靠近你。

1、牢牢抓住非回避时期的每一个机会,营造舒适体验

只有在非回避的时期尽量制造安全的沟通环境,才能减少回避的发生。安全沟通的环境,是帮助你不断拉近和回避型依恋者的距离,这个过程中,是ta不断了解你,评估你,接纳你的过程,依据每个人的回避倾向、人格类型以及认知的不同,接纳你的时间不尽相同。你可能无法判定ta什么时候会突然把你推开,所以在关系稳定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并且让对方给你打上“信赖”的标签。

请不要在这个阶段谈论过多ta不喜欢的话题,不要参与过多争论性的话题,前者很容易发生在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身上,以为给ta的就是ta喜欢的,后者通过争论虽然可以彼此加深了解,但是可能降低好感。

2、遇到矛盾时,给彼此独立空间

遇到回避型依恋开始发作的时候,不要感到惊慌,更不要焦虑。有些人本来是可以很好地处理和对象之间的问题的,但就是因为没有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一顿情绪输出,让本来可以很好的关系变得无法收拾。特别对于回避型依恋,当发生矛盾,回避型选择回避,你不要去追逐,不要去指责,不要去狂轰滥炸,不要发小作文,这些都不会降低对方的回避状态。对方在回避期,也是负情绪最高涨的时期,ta要冷静一个人待着,那么你也是。

高敏人群会非常焦虑,进而去追击回避型,通常这样的焦虑型曾经可能有过情感的创伤体验,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当发生矛盾后,先不是去思考别人的问题,而是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这是你最先可以做的事情。

3、再次建立联系后,坦然沟通和反思

回避型依恋和你之间的对峙好不容易情况稍有好转,在重新建立联系之后,你们不是好像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而是应该推心置腹地好好谈一谈。这里要分一下情况,如果对方和你建立联系后,仍然会有回避倾向,比如态度冷漠、兴趣不高、有时回复,此时的沟通仍是以建立舒适感为主,换句话说,还是要以“哄”ta为主要手段,不要去指责ta说ta也有错。

如果对方和你建立关系后,闭口不谈之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而且还表现出对你的亲密,你应该主动隔离你们的关系,向ta表明自己的感受。坦然沟通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底线,不是全然不顾自己的感受去与回避型交流,这只会让你显得很没有价值。

所以,想要和回避型依恋者好好谈恋爱,在和回避型依恋亲密-吵架-建联的循环中,要始终把控好自己的节奏,牢记各个时期你的任务是什么,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应对不同阶段的回避型,也不会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过于疲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28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