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没有文字狱?

明朝有没有文字狱?,第1张

明朝是有文字狱的。

可能是因为明太祖的出身门第使他与士大夫之间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勋贵对于士大夫的排斥和嫌忌,也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

明朝建立初期,洪武帝征儒士,兴科举,办学校,锐意文治,以军功发迹的勋贵就看不惯了,好像自己出生入死打下的江山都便宜了读书人似的。勋贵武臣多系淮北人,在朝士大夫多系江浙人,一北一南,乡籍意识越发促成了宗派集团,淮北勋贵集团的排文情绪不能对太祖没有影响。 有人在他跟前挑拨说:“文人善于讥讪,往往让人受了讥讪还浑然不知。张九四(张士诚原名)让身边的文人给他起个雅名,于是取名士诚。他哪里知道这个名号是从《孟子》中‘士诚小人也’这句话截取来的,可笑他被人骂了一辈子还蒙在鼓里。”太祖检视《孟子》,果然不假(语见《孟子·滕文公下》,断句为“士,诚小人也”)。 他从此多了一副心眼,留意推敲臣下各类文字,从中寻找“讥讪”字句,猜疑兴狱。

下面列举几例,记载见于《廿二史札记》

浙江台州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官吏增俸表》,内有“作则垂宪”之句,"则”被附会为与之音近的“贼”字,作者被洙。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贺表》,内有“垂子孙而作则”之句,“则”附会为“贼”,被诛。

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内有“睿性生知”之句,“生”附会为“僧",被诛。

陈州州学训导周冕为本州作《万寿贺表》,内有“寿域千秋”之句,“寿”附会为“兽”,“域”疑被误读为“或”,与“祸”音近(或云“寿域”附会为“受祸”),被诛。

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钦赐马匹表》,内有“遥瞻帝扉”之句,“帝扉”附,会为“帝非”,被诛。

祥符县学教谕贾翥为本县作《正旦贺表》,内有“取法象魏”之句,“取法”附会为二“去发”(和尚剃发),“象魏”又有比况曹魏之嫌,被诛。

亳州州学训导林云为本州作《谢东宫赐宴笺》,内有“式君父以班爵禄”之句,“式”附会为“弑”(明太祖当年曾令部下将故主韩林儿沉杀于瓜步江中,弑主心虚),被诛。

当然有啊,而且比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如。

所以以上两个朝代都不够开明,文人穿越到这两个朝代,想活下来很难。

明代的文字狱以朱元璋和嘉靖帝时期为多,而且五花八门,动不动就是砍头。

比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本身不怎么识字,但是对字又特别敏感,总是喜欢用自己的片面思想来思考文字含义,很多上奏折的大臣一不小心就中招,死都不知道为什么。

比如翰林编修高启作诗:

这句话有问题吗?显然并没有问题啊,但是这个高启被腰斩了。

僧人来复作诗:

这句话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朱元璋会拆字啊,他把殊字拆成了歹朱,啥意思?竟然说朱是歹人?

斩!

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智”,这也惹恼了朱元璋,他认为“生”跟“僧”同音,这是讽刺朱元璋曾经做过皇帝啊,斩!

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作《贺立太孙表》中有“天下有道”,这也惹恼了朱元璋,要知道朱元璋当年还当过红巾军的小兵,那时候红巾军被骂“红贼”,“贼”又跟“强盗”有关,所以跟“盗”字同音的“道”也成了忌讳词。斩!

所以,这个朱元璋那是相当的荒唐啊,不光“贼”音忌讳,连“则”都不能写,写了就砍头,比如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作《贺冬表》中有“仪则天下”,斩!

甚至朱元璋读不懂大臣的奏折,他也发飙,认为这是歹意,斩!

朱棣上台之后,也是残忍无比,记得著名的方孝孺案不?

那可是朱棣发明的灭十族,所谓的灭十族,就是在九族的基础上,加上同学、门生、朋友。方孝孺就是因为不肯给朱棣写即位诏书,最后被灭了十族,也是中国 历史 上唯一被灭十族的人。

而凡是跟方孝孺文字有关书都要烧毁,如果谁留着,轻则打一通板子,书籍烧毁,重则丧命。

还有比较有名的嘉靖帝,也是文字狱爱好者,就举一个例子吧:

吏部尚书李默因部试出题有用汉唐讥讽当朝,嘉靖帝大怒,下锦衣卫镇抚司拷问,死于狱中。

所以,不要以为明朝没有文字狱,他一点都不比清朝少。

所以,最开明的朝代还是汉唐宋,除此之外,文人都不怎么好活。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明朝基本没有文字狱这种东西。

相反,当时的文官以骂皇帝为荣,以博取清名。

而皇帝因为害怕担上杀“忠言逆耳”之官的名声,对胡乱骂皇帝的官员也往往无能为

力,最多责骂几句。

而受到责骂的大臣往往以此为荣,以“忠臣”自许,并且大力将自己受责骂的事迹得意

洋洋向别人夸耀,证明自己“犯颜直谏”。

有某几任皇帝干脆不上朝来逃避,因为一上朝就要与大臣吵架。对大臣的过度纵容其实

是明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明朝的八股取仕,所以录取出来的文官往往只是一些读死书的人,真本事没有多

少,博取清名的欲望却大的要命。

面对实际问题时他们往往没有什么可行的应对之策,但是搞搞党派斗争搞内讧却都是一

把好手。所以,我认为八股最终要了明朝的命。

清朝比较有名的文字狱有不少,我说说其中的一件。明史案是较大的文字狱案。

它发生在康熙时期,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鑨的富户,想搞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

通晓史事,而同乡朱国祯曾著《明史》,有《列朝诸臣传》等手稿没有刻印。

就以千两银子的高价把《列朝诸臣传》等未刻印的手稿买下,然后庄廷珑在朱国祯的手

稿署上自己的姓名,又补写了崇祯朝的事迹,就刻印发行了。

这部《明史辑略》刊刻后,起初并无事,只因几年后几个无耻小人,想去敲诈庄家,才

惹出事来。

原来这本书在叙及南明史事时,仍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书中还有许多指斥清朝的语言。被罢官的原归安知县吴之荣,认为这是一块再入官场的绝妙敲门砖,便向将军松魁告发。

松魁移命巡抚朱昌祚处理,朱昌祚又转交督学胡尚衡。庄氏向胡尚衡行了重贿,将书中

指斥清人的文字修改重刻,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吴之荣分文未得,一气之下便拿着初版告到北京,由刑部立案追究,掀起大狱。庄廷鑨已死,开棺戮尸,其弟庄廷钺受牵连被诛。

松魁被免官,幕僚程维藩被处死。朱昌祚、胡尚衡向主审官行贿,把罪责推给初审此案

的学官,自己免难,学官被诛。

湖州太守谭希闵才上任半月,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以隐匿罪糊里糊涂地被绞死了。甚至连校书、刻书、卖书及书中牵连人名者一律丧命。冤死者达到七十余人,死者妻子大都发配边疆。

明朝有没有文字狱?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说法。事实上,如果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那么 “文字狱”其实是专指“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朝自然是没有“文字狱”的。

但是,如果从广义上来讲,明朝同样曾经因为统治者的猜忌而爆发过严重的文字之祸。这便是明朝初年的表笺之祸。

一、何为表笺之祸

首先来说, 所谓的表笺,其实是一种从汉代起就开始使用的专用文书。 其内容被限定在用于庆贺和陈谢上,而明代的表笺,在使用范围上也并未有太多改变。每逢圣节(即朱元璋生日)、冬至、元旦及太皇太后、皇太后寿旦等重要日子,内外大臣均需要上表笺以示祝贺。

但是,与后世的列位皇帝不同,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表笺辞藻的华丽程度并不十分看重,甚至可以说, 由于出身贫寒,少时未能习读太多经典,朱元璋对于那些“骈俪之辞”充满了厌恶和排斥 。

于此相反,这位明朝开国之主却极为重视这些表笺上是否有不恭之词的存在。不过, 作为制度的制定者,朱元璋对所谓的“不恭之词”从未有详尽的说明 ,明朝洪武年间,虽然曾经对表笺的制式有着一定的规定,比如对御名庙讳,的回避要求和对表笺样式的描述。但是对所谓的“ 应合回避凶恶字样 ”,始终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

而这也导致,许多臣子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朱元璋心中的禁忌和忌讳,而对于这些臣子,朱元璋也并未留有情面,而是以近乎残酷的手段进行惩戒。清朝学者赵翼曾在《廿二史札记》中的《明初文字之祸》里面,对这一时期因表笺之祸被诛杀的官员进行了总结,原文如下:

这数十名官员皆是因为字音的问题被朱元璋所诛杀,其中“则”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朱元璋从“则”联想到“贼”,认为这些人有讽刺其早年间出身红巾军一事的嫌疑。

当然,由于记载表笺之祸的文献大多出自清人之手,这些文献是否有抹黑明太祖的故意在内,我们也很难确定,而且,所谓“则”字通“贼”,由于缺乏相应的典籍制度作为背书,是否为赵翼本人的猜想也很难说。但是,从当时表笺之祸发生的频率来看,朱元璋的确有着利用表笺之说震慑朝臣的想法在内。那么,这位洪武帝又是为何如此行事呢?

二、表笺之祸爆发的原因

如果我们认同了清代学者赵翼对于表笺之祸的记载,那么朱元璋对于表笺近乎于敏感的反应到底应作何解释呢?事实上,这与另外一位元末起义军首领的遭遇有关。

如今我们都知道,在元朝末年,除了朱元璋外,陈友谅、张士诚同样是曾经与朱元璋一同逐鹿天下的豪雄。大多数人可能知道,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这种以数字命名的方式也是元朝统治者压迫汉族的一种体现。

而事实上,于江浙一地建立大周政权的张士诚,同样也是草莽出身,因此 其原名也并非“张士诚”而是“张九四” 。与朱元璋一样,张九四也是在逐步建立政权后,才改名张士诚。而这个名字是一位与他素来和睦的文士所起。

从表面上来看,“士诚”二字并无不妥,然而事实上,这个名字的意思却怀揣着文人对于武人的深深恶意。 史书中记载:“ 文人善讥讪, 如张九四厚礼文儒, 及请撰名, 则曰:“士诚”…… “《孟子》有“士, 诚小人也” 之句。”

原来,这位素来与张九四亲厚的文儒,在取名时用了“士诚小人也”这样一个很难被普通人发现的说法来暗讽张九四,而张九四在得到撰名后丝毫没有察觉,就以此名登基称帝。

在另外一些史书中,对于这一故事则进行了更深的加工,在这些记载中, 张士诚名字的来由,是大明建国后由勋贵们暗告朱元璋,其目的是为了反对朱元璋重用文人治国的策略。 其逻辑是:文人对待之甚厚的张士诚尚敢如此欺骗,那么对于您这位曾经大肆杀戮文士的武夫,又会有几分尊重呢?

从这点来说,这样的离间说法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效果,书中称 “上由此览天下章奏, 动生疑忌, 而文字之祸起云” 。可以说,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对于文臣的不信任感,因为张士诚名字的来由而再次加深了。 为了检查自己是否收到了同样的侮辱和欺骗,朱元璋不得不更加慎重的查看自己所批览的奏章。 这才爆发了震惊朝野上下的表笺之祸。

三、表笺之祸的影响

表笺之祸的爆发,只是明太祖朱元璋多变性格的一个体现。事实上,在明朝洪武年间,由于朱元璋本身的性格特点, 在其处理与朝臣的关系时,强势有之、魄力有之,但却始终缺乏对于朝臣的体恤之情。 “小有过犯, 轻则充军, 重则刑戮。善终者十二三耳”。这样的状态下,官员的从政热情和执政基础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就像明朝中叶文人所评价的那般,明朝初年的官员们,“ 如履薄冰, 胆颤心寒, 明哲保身, 不思进取 ”,对此,我们也很难再求全责备,毕竟性命朝夕难保下,又有几人能够心无旁骛的处理政务呢?

可以说,明初“ 文人多不仕,饮醇酒足矣 ”的颓唐心境形成,与朱元璋动辄人头滚滚的杀伐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菽园杂记》

2、《廿二史札记》

3、《明实录》

明朝的文字狱跟后面满清的文字狱完全不是一回事。明太祖洪武皇帝所谓的文字狱,大多是屠戮功臣权重,是政治上的夺权与强势,而对于普通的文人士子,终明一朝都是十分宽容的。

满清文字狱,才是彻彻底底抹杀精神,摧残思想的民族毒药!

终清一朝,文人惨死,百姓禁声。一句“清风不留我”这样的打油诗,也被满清当权者大书特书,大搞屠杀。在清朝,读书人和臣子成了唯皇权是从的奴才,跪在地上三百年,麻木僵硬,沦为工具。

虽说清承明制,但明清两代,在文人的风骨上,在思想的开放程度上,其落后性与先进性不言而喻。

从两朝的言官进谏就能看出,明朝究竟有没有所谓的文字狱。

明朝的言官敢说敢写,敢当着皇帝的面硬怼指责,皇帝做的不对(或者说不符合文官集团利益的事),他们不仅敢劝谏,更敢骂。

明武宗朱厚照想搞个南巡北狩,都要绞尽脑汁摆脱言官的“纠缠”与劝谏,最后还落了个“荒唐皇帝”的坏名声。嘉靖帝在位时,疏于国政,一心炼丹修仙,却被骂成“嘉靖嘉靖,家家干净。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帝,也被骂成是“酒色财气”。

总之就是,有明一朝,没有言官文人们不敢黑的皇帝,尽管有些是属于打趣有些是属于真黑。

但这种事放在满清,你能想象那画面吗?你敢想,有人说一句“康麻子”,写一句“康熙康熙,喝糠拉稀”吗?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劳民伤财,沿途百姓苦不堪言,可有人敢去劝谏吗?敢去阻止吗?除非你真想坟头蹦迪了。

总的来说,明朝是个守成的封建王朝,但整个官场和民间的思想是开放积极的,与后来大兴文字狱的满清政权大不相同!

坏事都是清朝干的

好事全是明朝做的

本人不接受辩驳,我就是真理,请叫我:三无明粉

明代有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封建统治者因为文人在言行举止或者文学著作中存在僭越,忤逆,犯上等威胁君主专制,和皇帝权威的时间被皇帝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揪住,因而遭到迫害,一般提及文字狱,首先想到的是清代的文字狱,但实际上中国历代都有文字狱,就连一向重文轻武的宋代也出现过文字狱,比如苏轼的乌台诗案就是其中的代表,明代的文字狱同之前的朝代相比,次数和强度都是强于过去的。主要是发生在明初洪武和永乐年间,中期的嘉靖年间次数也较多,中后期的英宗,代宗,宪宗,神宗,熹宗也时有发生。

出身低微的朱元璋是中国 历史 上一位底层出身建立皇朝的君主,贼寇,乞丐,流民,和尚都做过,基本并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甚至连名字都是参加起义后起的,原本也是重八这样的数字,甚至其父兄,祖父,曾祖等都是这样,所以在心理上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经常凭借自身对文字的片面理解,但凡文字中触及忌讳和不合心意的人就会用手中的权力滥杀文人,许多知识分子惨遭屠戮或者发配。不仅是朝廷大臣,甚至是附属国朝鲜也曾因为文字上的不妥遭到朱元璋的不满,引起朝鲜上下的恐慌。

明成祖时,因为原先的方孝孺因为誓死书写燕贼篡立被明成祖诛杀十族,并且规定国内不得藏有方孝孺的诗文,因为这一规定,出现过数次因为知识分子藏有方孝孺诗文被发现而被诛杀。

明世宗时,也发生过多次因为有过朝廷大臣的文章被皇帝认为讥讽皇帝本人而被杖打,贬谪甚至诛杀。

古人的家天下,一般都是以帝王的统治思想为中心,家天下当中帝王最不放心的就是文武双臣,这些人都是要么手握兵权,要么手握政权,都非常有实力跟能力颠覆这个王朝的统治,为了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很多帝王一边用权术打压武将,一边用思想控制文臣,其中文字狱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文字思想最早的时候应该是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针对一些非常有话语权的大儒,宋朝苏轼的乌台诗案,清朝的钟廷鑨明史案都是文人们一次又一次的遭受文字狱的迫害,制造了很多的冤案,朱元璋是在建立明朝的初期,也把文字狱作为打压文人的一种政治手段,为何明朝朱元璋兴起的文字狱很少被人提起,清朝的文字狱一直被人诟病呢?

朱元璋时期的文字狱一个非常有名的大诗人叫高启,就因为写了一首关于宫女侍候皇帝喝酒,宫女醉酒而归的诗被朱元璋惦记,后因为苏州府衙案被杀,这件事情让很多文人都知道了朱元璋的手段,不敢轻易的写诗作赋,但是朱元璋还把文字狱的错误怪罪到了亚圣孟子的头上,孟子说: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朱元璋认为孟子的这一句话是支持文人造反,于是他就想要“矫枉过正”,最后修订了孟子的语录,把里面的八十多条 都删除,只保留一部分,但是朱元璋死后,精简版的孟子语录就被废除,又重新启用了完整版的孟子。

那么我们反观乾隆时期呢,乾隆修订四库全书,目的是为了一项非常浩大的文化工程,但是其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限制文人的思想,以及老百姓的思想,乾隆的目的不单单是打压文人,连老百姓的思想乾隆都要牢牢的控制住,生怕他们起了造反之心,乾隆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大肆征集百姓手中的古书,然后从里面精简一些他们认为可以保留的内容,随后再把一些清朝统治者认为不合理的古人思想删除,永绝于后世。

对比一下朱元璋跟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朱元璋实行的文字狱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文官系统,他就是为了不让这些文官随意的去赋会思想,让他们知道,随便说话是有风险的,只有按着中央朝廷的规章制度,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但是乾隆就不同了,乾隆不单单打压文官系统,连百姓的思想他也想紧紧抓住,文官跟百姓都不胡思乱想了,那么天下不就安定了吗,所以错不在文字狱,错就在统治者将所要针对的对象是谁,谁就会倒霉。

狭义上的文字狱特指清朝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统一思想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无辜的事儿,当然也有统治集团内部以文字狱作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广义上的文字狱则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比如宋朝著名的乌台诗案就是之一。当然明朝也不例外,从朱元璋到崇祯几乎绵延不绝。尤其是明朝后期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争斗,拿文字狱作为斗争工具,使文字狱愈演愈烈。

现在没有文字狱吗?有一段时间恐怕更厉害,超过明清!

北宋重文轻武是有历史缘由的,主要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削弱藩镇军事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才有杯酒释兵权。这在北宋初期对社会和国家的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北宋并不是大一统的政权,伴随着辽、西夏和金的崛起,重文轻武的弊端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边备不修,军队战斗力下降,民风孱弱,以至于面对西夏这样一个小国,也要交纳岁币以求安宁,最终也由于边备废弛而导致二帝北狩。所以历史的看待重文轻武,在北宋前期是利大于弊的,在后期是弊大于利的。

本文评论依据的的史料是陈寿的《三国志》。

关于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按照易中天教授的看法是:诸葛亮已经发现北伐成为无法实现的梦想,只好用以攻代守的办法,走一步算一步,宁可每一次出祁山无功而返也不愿意冒险,关羽因为冒险丢了荆州和性命;刘备因为在夷陵冒险损失了大半国力,自己羞愧而死。蜀汉再也冒不起那个险了,但是面对魏延旺盛的北伐斗志和子午谷冒险计划,诸葛亮只能一边欣赏一边苦笑,易中天教授说北伐成为梦想这个事情诸葛无法向魏延说透,只能指望魏延自己领悟。偏偏魏延是头勇往直前并且脾气不好的犟驴,而诸葛亮也早已密报刘禅,确定了自己死后的接班人蒋琬和费,所以在自己陨落五丈原的时候,下了让古今无数史学家抓狂的命令,导致魏延离奇叛乱,杨仪自取灭亡。易中天老师的定论是这两人品性不好,纯属于咎由自取。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条分缕析一下,首先把有关魏延、杨仪互相之间以及和其他人不和的有关记载按照时间顺序找出来:

1、杨仪,赤壁之战后,本为曹魏荆州刺史傅群的主薄,背叛曹魏投向蜀汉,襄阳太守关羽(应为虚职,人在江陵)非常欣赏他,推荐给成都的刘备,刘备更欣赏提拔为尚书,但是和尚书令刘巴不和,降职为虚职弘农太守,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被诸葛亮带往汉中参加北伐。(《杨仪传》)

2、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杨仪开始和魏延相互憎恨,每当坐在一块就争吵不休,魏延有时还举刀对着杨仪比划,杨仪则涕泪横流,费经常过去劝解。(《费传》)

3、建兴十年,公元232年,刘琰与魏延不和,言语荒诞不稽,受到诸葛亮的责备,刘琰写信认错,诸葛亮让他回成都,官位照旧。(《刘琰传》)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从建兴五年开始,有关诸葛和魏延的军事行动有哪些:

1、建兴六年春,诸葛首次北伐,失街亭,斩马谡,得姜维;

2、建兴六年冬,攻陈仓,粮尽退兵,斩王双;

3、建兴七年,陈式攻打武都、阴平,诸葛支援,击退郭淮,平定二郡;

4、建兴八年,曹魏三路伐蜀汉,诸葛遣魏延入羌,大败郭淮;

5、建兴九年,四伐,粮尽退兵,于木门谷(甘肃天水)射杀张颌;

6、建兴十二年,五伐,诸葛陨落五丈原,魏延杨仪闹剧登场。

第三,我们把相关人等的官职升迁变化和主要担负的工作找出来: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街亭后,自贬三级为右将军,略低于李严的前将军,建兴七年,击退郭淮后恢复丞相职位(本传),杨仪:建兴八年,升为长史,加官绥军将军(本传),魏延:督汉中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刘备称帝时升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为都亭侯,建兴五年,任丞相司马,凉州刺史,统率北伐先锋部队,建兴八年,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符节,进封南郑侯(本传)。刘琰:刘禅即位,进封为都乡侯,朝中排位紧随李严之后,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后任车骑将军。(本传)那么这几个人一直都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诸葛不用说了,杨仪一直就是文官,从来不曾带兵打过仗,具体工作就是帮助丞相规划部署,筹措粮草,军中调度;魏延就是标准的武将了,而且是独当一面,能够统兵冲锋陷阵的名将;刘琰这个人在豫州的时候就跟随刘备,因与刘备同姓,又风雅潇洒,善于嘴皮子上的功夫,所以刘备对他很厚待,经常带着他出门应酬,从刘备时代到诸葛时代,官位和爵位一路上升,到诸葛北伐前,这家伙已经官至车骑将军,驻守汉中,但这个车骑将军不参与国家政事,只是领着一千多士兵,跟着丞相提提意见而已。其衣食住行非常奢侈,有数十名贴身婢女,这些婢女都懂吹拉弹唱,刘琰又教她们每个人都读《鲁灵光殿赋》(本传)。我之所以要详细介绍刘琰,就是让大家明白文官和武将不是一类人。

详细解读这三部分内容的发生时间,答案出来了:一切问题出在:

建兴八年!!!!

建兴八年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么重要!!因为建兴八年,魏延和杨仪吵架了,建兴八年,魏延被诸葛派到羌中地区并大败曹魏后将军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建兴八年,魏延和杨仪同时升官,杨仪升为绥军将军,而魏延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符节,这还不算,爵位竟然两升两级,从亭侯到县侯,不要说蜀汉,就是曹魏和东吴也从来没有这个先例。建兴八年,曹魏三路大军伐蜀,发生什么事情了,曹魏要发誓要三路伐蜀而这次大规模伐蜀为什么又草草收场了这一年真够乱的,为什么发生这么多事情这些事情哪个先发生哪个后发生相互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没有

查找《诸葛亮传》,讲到建兴七年,第三次北伐,诸葛派陈式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郭淮出击,诸葛亲自领兵到建威,击退郭淮;平定二郡。恢复丞相职位。下面紧接着就讲“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交战,射杀。”建兴八年在诸葛亮传中消失了,只字未提派魏延进羌中,魏延的大胜就更没有了。我们再来看《郭淮传》,“太和二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详屯列柳城。张击谡,淮攻详营,皆破之。又破陇西名羌唐於罕,加建威将军。五年,蜀出卤城……”建兴八年在曹魏是太和四年,和诸葛亮传一样,建兴八年消失了,被魏延打得大败的当事人的传记居然只字未提蹊跷啊。而作为曹魏的后将军费曜,陈寿却根本没有给他立传,我们再把线索扩大一点,在整个《三国志》中寻找后将军费曜的蛛丝马迹,《明帝纪》提到建兴六年十二月,诸葛围陈仓,曹真派后将军费曜等抗击,再查《曹真传》只记载了曹丕即位那年,曹真都督雍凉军事,派费曜平定酒泉叛乱,之后就到诸葛围攻陈仓,曹真派郝昭、王生守卫陈仓,然后就到建兴八年,曹真向明帝建议三路大军出兵汉中。只字不提曹真的爱将后将军费曜的生死了。《张既传》记载费曜参与了曹丕即位那年的平定酒泉叛乱。

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费曜平定酒泉叛乱,《曹真传》和《张既传》都记载了,而诸葛亮派魏延西进羌中地区大败郭淮和费曜,并因此连升两级晋升县侯,而且这是诸葛亮和姜维所有的北伐中唯一的一次分兵并取得大胜的战例,竟然所有的当事人传记里全部找不到一个字,这完全的不正常,我们知道陈寿的《三国志》的记述习惯,重大事件的全貌都能从相关参与人的点滴记载中清晰化,这个事情却只有魏延本传一个孤证,还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啊!陈寿为什么要这么写他要掩盖什么

回顾建兴六年冬,《诸葛亮传》的原文:“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是王双率领骑兵追杀蜀汉撤退的部队,谁能和王双的骑兵对战破之并斩之既然魏延是先锋,退兵的时候先锋变断后将很正常,又使用“斩双”这样的措辞,说明是当阵斩杀,谁杀的如果是魏延杀的,为什么在《魏延传》里不提如果是别人杀的,说明魏延被冷落了,断后不需要魏延。

诸葛最后一次北伐为什么兵出斜谷为什么敢在五丈原屯田五丈原已经离长安很近了。

好吧,这所有的蹊跷都集中在建兴八年,我试着来推理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

魏延参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被委以重任,统率先锋部队,兼任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可见诸葛对魏延相当的重视,而且这也是魏延首次在诸葛亮的直接指挥下参与重大战事,看得出来,魏延也是相当的给力,不幸的是,给力过头了,魏延作为先锋大将,替统帅操心,提出了千古绝唱:子午谷奇袭作战计划,弄的诸葛当场目瞪口呆,缓过神后该计划直接被否定,先锋大将当即就有点大脑短路,脸呈痴呆状,为嘛啊热脸贴到冷 上。诸葛肯定要给先锋大将做通思想工作,大意就是易中天老师的那些话,就是蜀汉冒不起那么大的险,你那个计划万一失败了,损兵不说,万一丢了你的命,那怎么了得啊,我们的北伐大业不能没有魏延你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满怀豪情的魏延吃了一憋悻悻而退,对诸葛剩下的军事部署就没有什么积极性了,诸葛看魏延闹情绪,出于自尊和刻意培养马谡的想法,使用马谡为先锋督前部去守街亭,木想到马谡烂泥扶不上墙,诸葛被迫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级,好在第一次北伐关中震动,引来魏明帝亲自西行坐镇长安。魏延想来也有点后怕,马谡死后,先锋自然还是魏延。

同年冬天,诸葛第二次北伐,围攻陈仓,粮尽退兵,王双率骑兵追杀,魏延断后,斩王双(斩王双的是魏延存疑)。说明虽然魏延还有情绪,但是还是认真的履行了自己先锋的职责,但是随后建兴七年的这次北伐,诸葛还是决定不用魏延做先锋,而起用可能也是荆州集团的武将陈式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郭淮出击,诸葛亲自领兵到建威接应陈式,击退郭淮;平定武都、阴平二郡。这一年魏延过的很不爽,因为诸葛没拿他当回事。

建兴八年,年初,诸葛屯大军在汉中北部的城固休整,召集众将开军事会议,魏延再也不能忍受自己被冷落的际遇,提出分兵出陇西,诸葛沉默不语,杨仪为保护文官统帅的面子就说:你不要干扰丞相的战略部署。魏延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你TMD的算那颗葱啊,杨仪说:我是军中总调度啊,怎么不能说话!魏延说:你TMD再不闭嘴,老子捅了你!说着就拔刀出来恐吓杨仪,杨仪涕泪横流,与会众武将都不吭声,看杨仪笑话,那意思就是我们都在前线舍命拼杀,魏将军提个计划,丞相不说话,也轮不着你个狐假虎威的玩意说话;众文官被魏延的彪悍唬住了,都不吭声,只有费站出来一边说:凉州刺史魏将军,请息怒啊,一边挡在魏延和杨仪之间。费在大家都尴尬的时候这么有眼色,肯定很得诸葛欣赏。这样的吵架劝架发生了几次以后,诸葛决定给魏延近一万左右的人马,骑兵多给,让他带领部队去陇西牵制魏军,并一再叮嘱魏延,形势不好及早撤军,谁也没有想到,魏延父子率军在羌中地区的阳溪大败曹魏后将军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当阵斩杀费曜,郭淮只身逃脱(因为一年后只有郭淮回到此地,费曜从此消失了)。此战战场大致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卓尼一带,已经是天水以西近200公里的地方了。此时身在长安的曹真闻报爱将被斩,雍凉军大败后大怒,立即请求魏明帝发三路大军大规模伐蜀,明帝准奏。于是大司马曹真兵发长安,拟从子午谷进军汉中,司马懿逆汉水而上,另一路大军走斜谷道,这三路大军竟然相约一举拿下汉中,断了魏延撤军的归路,在南郑汇合(我们发现这一幕在姜维的最后一战中重现了,而随后魏延又正好被封为南郑侯)。诸葛得知曹魏大军调动,下令让魏延回军汉中,曹魏的这次少见的三路大军伐蜀竟然因为子午谷等地大雨连绵三十多天,虎头蛇尾的班师了。天助魏延啊,魏延率军安全回到汉中,全军欢呼,诸葛立刻上表升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符节,进封南郑侯,爵位从亭侯连升两级到县侯。当时蜀汉爵位为县侯的在汉中前线只有诸葛和刘琰两个人,什么样的战功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啊,文官们羡慕嫉妒恨的表情,诸葛看在眼里,为平衡文武的关系,诸葛同时加封杨仪为丞相长史,绥军将军,但这仍然是个杂号将军,所负责的事务不变。

看着魏延有点张牙舞爪的张狂,杨仪恨在心里,但是另外一个级别更高的文官站出来了,一年后,建兴十年,时任车骑将军的文官刘琰对魏延发难了:“你以为打了一个胜仗就了不起了!你眼中就可以没有丞相了你一个武夫,你懂什么神机妙算如果没有当年丞相的隆中对,你还在长沙那个鬼地方当个小卒,你牛什么牛有本事拿刀对着我比划!!”我相信刘琰作为汉中前线诸葛之下,魏延之上的级别第二的高官,只有说这样的话才能被诸葛认为是“言语荒诞不稽”。魏延当即憋的满脸通红,对着这个比自己级别高的车骑将军和主持会议的丞相,这刀是没敢 ,但是充满杀气的眼神,让诸葛看见了,让与会的文武官员看见了。诸葛也给足了刘琰二把手的面子,责令他回成都。此时,诸葛已经明白,魏延自信心已经爆棚,已经对自己的战术失去了耐心。这时距离诸葛去世,内讧爆发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

诸葛发现,因魏延在羌中的神勇,魏军竟然不敢在天水方向驻军,全部龟缩在长安附近。建兴十二年春,诸葛终于采取了类似魏延的子午谷计划的线路,大军出斜谷,屯兵五丈原,司马懿坚守,吓得拒不出战,此时魏延军中威望达到顶峰,谁料天不与人,诸葛竟然陨落五丈原,死前召开了没有魏延参加的军事会议,更下达了鞠躬尽瘁的最后军令:“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魏延作为前锋,驻军位置靠前,如果距离近就没有杨仪派费去探听魏延对最后军令想法的事情了。

诸葛本意是主力部队退回汉中,如果魏延还想自己干,那么还是照建兴八年那样,魏延自己干吧,诸葛已经完全相信了魏延的能力,而且自刘琰被赶回成都后,杨仪再也没有发生和魏延争吵的事情,诸葛给刘禅的密报也确定了身后蒋琬搭魏延,费配姜维这样的两代文武配遗嘱。但是天算不如人算,诸葛怎么也没有想到魏延会闹这么大的笑话想抗命违反自己的军令,劫持全军。

诸葛以为魏延会和关羽理解隆中对一样深刻理解自己最后的命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人原创,独家首发铁血军事,严禁冒名转载。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在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内人才井喷的现象,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史上最为典型。因此人们往往将同时期风格相近、成就突出的代表人物拿出来冠之名号、加以并称,比如我们熟悉的 建安七子 、 竹林七贤 、 初唐四杰 、 元曲四大家 以及 扬州八怪 等等。

不过类似的文化群体大都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往往还有所交集,唯独“ 唐宋八大家 ”是个例外。这个群体包含了唐(北)宋两朝的8位散文大师,按诞辰时间算,韩愈与苏辙间竟然差了272年,为啥还非得把他们扯到一块去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古文运动。话说自南北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其特点就是热衷于对偶、声律、典故等华而不实的形式,最喜欢堆砌华丽且艰涩的辞藻,如果写出来的文字除了自己谁都看不懂就更理想了。至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反映的问题、达到的目的,谁在乎?

这种现象早就有人看不惯。到了中唐时期更是有位文坛的大神级人物忍无可忍,拉上自己的一大堆小弟揭竿而起,直接向这股文坛的歪风邪气开战,倡导古文运动。

这位大神,就是在后世被誉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的 韩愈 。

至于说古文运动,其宗旨用一句话即可概而括之——少扯废话,直接说事!

不过从中晚唐到五代十国,又是政治黑暗又是藩镇割据的,搞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这就导致古文运动的成果难以持续,到宋初时浮靡华丽这种不正经的文风再度泛滥。这时文坛又涌现出第二尊大神来拨乱反正,彻底干翻了骈文这股妖风,使得古文传统从此成为文坛正宗,影响持续了近千年。

这第二尊大神,就是 欧阳修

话说在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尚且不说,剩下的“三苏”、王安石、曾巩哪个不是打个喷嚏、北宋文坛就得感冒的角色?即便是相对而言名声最小的曾巩,在一代文学大家王安石眼中也是“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的神仙般人物。那么欧阳修何德何能,堪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军旗手?

答案很简单——如果说韩愈曾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那么在北宋配得上这一称号的唯有一代文宗欧阳修。

而老欧阳的一生,在仕途上虽有坎坷但也算得上顺畅,在文坛上则成绩非凡。至于私生活上就毁誉参半了,人际关系更是一塌糊涂,真真正正是堪称传奇人生。

尤其是因为率真直爽、宛如老顽童般的性格,更是导致他不仅得罪人无数,还动不动就当“猪队友”往自己人身上插刀,制造了无数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不愧是老顽童啊),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早年丧父后不得不投奔了时任随州推官(今湖北随州)的叔父欧阳晔,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逐渐展现出超人一等的才华。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年仅17岁的欧阳修首次参加科举未中,3年后卷土重来又再度名落孙山。直到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欧阳修在国子监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考中第一名(时称“监元”和“解元”),于次年在礼部省试中又拿了个第一(时称“省元”)——这要放在明清时期会被叫作“连中三元”,绝对是件能光宗耀祖的千古美谈。

不过宋仁宗赵祯可能是没想那么多,或是不想让这个毛头小子过于得意,所以在殿试中仅将欧阳修点为第14名,位列二甲及第。此后,欧阳修被授官西京(今河南洛阳)推官,而他的顶头上司、西京留守叫钱惟演。

为啥要提小钱?因为这位吴越的末代国主钱俶之子在大宋朝的政治地位非常尴尬。他爹老钱一生对赵宋恭顺无比,结果还是逃不过死于非命的下场,小钱虽然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也不乏富贵,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当成个吉祥物养着。要说起权势、前程那就是扯淡了,能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所以年纪已经一大把的小钱,对于像欧阳修这样前程似锦的“天子门生”压根就不敢管也不想管。至于公务,那更是爱干不干,而且还公然支持他们一天到晚不干正经事,不是喝酒就是泡妞。

欧阳修刚入官场就碰上这么个不靠谱的上司,很快就近墨者黑的跟着不靠谱起来,并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就是欧阳修一辈子几乎就没怎么正经的当过官,即便上班也经常打着“宽简而不扰”的旗号不管事,还经常是醉醺醺的,要不咋自号“醉翁”呢:

这要是放在今天,一地主官成天不是喝酒泡妞就是游山玩水,从来不干正经事,就算他的上级、下属不疯,治下百姓也得疯。偏偏在古时比起清官能吏来,老百姓更需要的恰恰是欧阳修这样不扰民、不折腾的混日子官,就算贪点捞点都可以容忍。于是乎,老欧阳还稀里糊涂的混得政绩颇佳,而且官声挺好。

其次,就是欧阳修对上司和高官缺乏尊重,顶撞吵架是常有的事,动不动就跟上司、同僚闹得水火不容。比如钱惟演被调走后,新来的西京留守王曙看不惯欧阳修不务正业,就想敲打敲打这家伙,结果却被怼了个鼻青脸肿:

欧阳修说得对不对?当然对,而且明显比王曙有道理。但问题在于人家王曙不但是上官,还是寇凖女婿,你欧阳修这么怼人家真的好吗?

最后,也许是被酒精烧坏了脑子(幸亏没烧到满脑子的才华),欧阳修的情商极其感人。一旦他怼人怼开心了,往往是不分敌友统统都能给突突喽。

庆历年间,赵祯一度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实施新政,但遭到了保守派的疯狂反击,遂起朝争。在此期间,两派人马互相攻讦,甚至不惜凭空诬以罪名,只求将对方打倒,比如保守派就攻击范仲淹搞小团体,是朋党。

同为新政派的欧阳修一听这话就怒了,大笔一挥写就一千古名篇《朋党论》(反正老欧阳只要动动笔就是千古名篇),当面锣对面鼓的告诉赵祯——没错,俺们是结党了。不过俺们是君子党,对面则是小人党,然后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君子党与小人党的不同之处。

话说在官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潜规则,就是有些事情只能说不能做,有些却只能做不能说,比如朋党就是一例。但凡有利益冲突、权力争夺的地方,朋党这种玩意就没绝迹过,赵祯对此心知肚明,而且乐见其成,这样他才能居中得利嘛。不过这种事情只能默认,却不能宣扬,像朝争时新旧两派吵急眼了,别说朋党了,指控对方造反都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认账,赵祯也不会当回事,就全当没听着糊弄过去就完事了。

可现在有个傻货站出来扛着炸药包自爆,大呼小叫着“我就是朋党,我们全家都是朋党”,搞得赵祯和范仲淹们目瞪口呆不说,就连夏竦、王拱辰、宋痒等保守派都没见识过这种剧本,完全不知道该咋样继续玩下去了。

于是一时间朋党之论泛滥于朝野,赵祯开始犹疑,范仲淹等新政派开始恐惧,纷纷自请贬黜地方,庆历新政终于无疾而终——其实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要说都是因为欧阳修扮演了“插刀教主”,把新政派插成了马蜂窝,也算说得过去……

当然,欧阳修的下场也不咋地,同样被撵到地方去喝酒泡妞(结果又喝出了个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此后,这家伙又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或是笔,得罪人无数,又数次遭到贬黜。而且这个庆历年间最坚定的新政派,到王安石变法时却摇身一变成了个顽固的保守派,还因此差一点又被“远窜”。不过因为才华过于出众,所以欧阳修的仕途混得还算不错,历任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参知政事等。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欧阳修逝世,享年66岁,获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这个身后待遇已经算是超高的了。像欧阳修的老对头、履历大致差不多的包拯,一生任劳任怨而且还从不喝酒泡妞,死后就追赠个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同样都擅长得罪人,同样都是怼人狂魔,为啥老欧阳混得就比老包好?

话说在唐宋八大家的北宋六人中,单论诗词无论古今能与苏轼并列的寥寥无几,起码在两宋无人敢居其右。即便是王安石,其诗词功底也不见得弱于欧阳修,那么为啥偏偏是后者成了北宋的文坛领袖、古文运动的旗手?

因为比起写文章来,无论古今还真没几个人能赶得上欧阳修的水平。因此苏轼可为词宗,欧阳修却是文宗,其地位和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毕竟大儒杨雄说过“诗赋小道,壮夫不为”,那么何为大道?在儒家看来自然就是修齐治平,也就是所谓的“三不朽”:

立德那是圣贤才能干的事情,可遇而不可求;立功本是武将的禁脔,可惜在北宋自真宗朝后遭到皇帝和文官联手打压,连领兵打仗的资格都快没了。不过对于大多数文官而言,武事依然是粗鄙的,即便当上了“文帅”,也仅算是锦上添花之举;所以对于士大夫来说,取得成功最直接的途径、最大的标志就是“立言”,即写文章、做学问。

“三苏”与王安石、曾巩在学术上成就非凡,但跟欧阳修还是没法比。

在经学方面,欧阳修是《春秋》大家,在金石学上有开辟之功,其著述《集古录跋尾》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更不用说——二十四史中他参与修订了《新唐书》、自撰了《新五代史》;农学方面欧阳修独钟牡丹,著有《洛阳牡丹记》,是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谱学方面,他又开创了民间家谱学之先河,著有《欧阳氏谱图序》;更不用说欧阳修作为当之无愧的领袖,领导北宋古文运动取得了结束了彻底的胜利,将花里胡哨的骈文撵出了历史舞台,为此后近千年间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实用之风。

故此,即便自傲如苏轼,也对老欧阳心服口服:

更重要的是,欧阳修不但水平高,资格更老。“八大家”中北宋的其余5人中,王安石是欧阳修的晚辈、曾数次受其举荐,剩下的4人干脆都能算是他的学生。

比如苏洵。这位苏轼、苏辙兄弟的父亲大器晚成,但苦于无晋身之道,便求助于时任益州知州的张方平。不过张方平却告诉苏洵,这事他老张能办,但效果却不一定好,于是就写了封荐书,让苏洵去找欧阳修。

话说张方平跟欧阳修可是政敌,俩人一见面就往死里掐。不过张方平却深知自己这个老冤家的性情,那就是傲上而悯下——当他的上司或同僚可能会每天被花式狂怼,可对于确有才华的后晋晚辈,欧阳修却是最好的伯乐,不但爱才、惜才,而且尤喜提携后辈。

果不其然,听说是张方平所荐之人而把脸拉得老长的欧阳修,在读过苏洵所作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立刻跑进皇宫向赵祯举荐苏洵,使其一时间声名大噪。

再比如曾巩。欧阳修曾在读过曾巩的文章后感慨不已,认为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被埋没于民间,是像自己这样“肉食者”的过错。于是他大笔一挥又搞出个千古名篇《送曾巩秀才序》,大肆吹捧这个方及弱冠的布衣少年,并收其为弟子。这样一来,就算曾巩不想出名都不可能了。

甚至连苏轼的才名,最早也是欧阳修捧起来的:

就连王安石最初能顺利步入仕途,也离不开欧阳修的屡次举荐——“八大家”中的北宋其余五人几乎都欠着他的人情,欧阳修不当领袖谁好意思当?

更何况欧阳修还有一记神来之笔,那就是在担任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礼部贡举的主考官时,搞出来了个震铄古今的“千年龙虎榜”。为啥这么说?因为老欧阳慧眼如炬,几乎将北宋从仁宗(后期)、英宗、神宗、哲宗到徽宗(早期)这50年间的大部分军、政、学等领域的精英一网打尽!

有多精英?在嘉佑二年的进士科中,欧阳修取中了唐宋八大家中三大家(苏轼、苏辙和曾巩),号称儒学北宋五子中的两位(张载、程颢),王安石变法最为倚重的四大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邓绾),著名学术世家“南丰七曾”中的四曾(曾巩、曾布、曾牟、曾阜)以及北宋诸多自号“文帅”中唯一靠谱、堪称名将的王韶等,其中官至枢密副使以上者就超过了10人。

嘉佑二年的进士科实在太牛,让我忍不住打算专门开一篇文章讲讲(做下预告哈),在此就不再赘述。话说虽然进士号称“天子门生”,但其实与该科主考官间也存在着事实上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明清时的进士就得尊称主考官为“座师”——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学生又纷纷成长为一代宗师,那么作为“祖师爷”的欧阳修想不成神都不行。

再加上老欧阳虽然做官不靠谱,但在学术上的成就也确实让人没话说,于是遂成一代文宗。 

欧阳修一生中最让人诟病、也最令人众说纷纭的就是私德不检,比如跟儿媳妇扒灰啦,跟外甥女有染啦等等。这些在市井间流传了千年的狗血八卦,其实基本可以认定是子虚乌有,皆为诬陷之辞。那么作为受害者的欧阳修,是否也可以被认定是无辜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欧阳修受此不白之冤,是活该,纯属自作自受。

为啥这样说?这里可以引用欧阳修的老师、前宰相晏殊对其的评价为证:

晏殊在后世以清新婉约的小令著称于世,但其实他为人雍容大度,情商极高,故也被称为“富贵闲人,太平宰相”。这样一个对待后辈、学生异常宽容的老好人,却唯独对欧阳修口出恶言,不是没有原因的。

欧阳修被人批评私德不检,倒不在于他干了些什么,而是性格有缺陷。

首先,欧阳修的性格非常偏激,一旦受人攻讦就立马炸毛。而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他来说是不可能的,欧阳文忠报仇,必须从早到晚。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承认,比如在《与姚编礼辟书》就自陈“某性自少容……只是劣性刚褊,平生吃人一句言语不得”。

其次,欧阳修虽然从未像范仲淹、包拯、王安石那样认真负责的做过官,但是他的功利心极强,一门心思的想往上爬。在这一点上,欧阳修跟他的学生邓绾倒是很有共同语言——小邓这个不要脸的曾说过一句千古名言,“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宋史·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倒是可以作为欧阳修功利思想的真实写照。

最后,也是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欧阳修怼人无底线。北宋崇尚文官政治,而文官最擅长内斗,狗咬狗是常事。不过在仁宗朝之前,北宋的文官内斗虽然也没消停过,但还是相互留有余地的,起码很少有人身攻击,更极少祸及家人。可是欧阳修却从来不管这一套,从不忌惮以最大的恶意打击对手,从不知底线、禁忌为何物。

比如在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之所以会被贬滁州,完全就是他自作自受。

欧阳修有个妹妹死了老公,就带着继女张氏前来投靠。不过欧阳修的这个外甥女生活作风不检点,因与家仆私通被开封府拿获。恰好时任开封府尹的杨日严被欧阳修弹劾过,便揪住这个小辫子不放,不知道是严刑拷打还是连哄带骗,居然让张氏自陈曾与舅舅有染!

这下子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欧阳修的无数对头跟打了鸡血一般纷纷上书弹劾,连宰相贾昌朝也暗示杨日严务必将此案断成铁案,将欧阳修彻底搞垮搞臭。

从史书和宋人笔记中找不到任何欧阳修跟外甥女乱搞的证据,此案基本可以断定为冤案、诬陷。但欧阳修其实一点也不无辜,杨日严等人所为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杜曾是个包拯似的能吏、廉吏,只不过跟欧阳修政见不合而已,就被后者以“风闻奏事”为名,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控其通奸,还把他活活逼死了。杨日严有样学样的诬陷欧阳修,算不算他自作自受?只不过欧阳修没有杜曾的血性,自然不肯自杀明志,于是被贬滁州,还在那里写出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只要是跟欧阳修不对付的,都逃不过他的毒手,连人品清白如包拯也不能例外:

这是咋回事?说起来也挺八卦——此前,作为谏官的包拯曾弹劾过时任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的张方平利用职权逼迫他人低价售卖宅邸,结果导致老张去职。此后继任的宋祁又因为奢侈无度、喜欢喝酒泡妞再度被老包给怼下台了,这下赵祯又得为谁来当三司使头疼。结果他遍数朝臣,发现无论从资历、才干还是人品上,就包拯最合适。

这下子欧阳修可不干了。原因有三,首先就是从来不好好当官的欧阳修跟“性峭直,恶吏苛刻”(《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的包拯早就互相看不顺眼;其次就是宋祁跟欧阳修是臭味相投的好友,都喜欢喝酒泡妞、奢侈无度;最后就是功利心极强的欧阳修早就视包拯为官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为啥?因为二者的年龄、资历、履历相似,又都以在谏官任上怼人无数而受到赵祯的重视。而在包拯担任三司使之前,欧阳修在馆职上担任龙图阁学士,理论上还是老包(龙图阁直学士)的顶头上司,眼瞅着昔日下属嗖的一下爬到了自己头顶上,身为老官迷一枚的欧阳修哪里受得了?

于是他不管张方平和宋祁是否罪有应得,便再次操起“莫须有”的法宝直指包拯居心叵测——老包你想当三司使就直说呗,何必装模作样的弹劾人家张方平和宋祁呢?这么做岂不是像邻家的牛啃了你家的秧苗,你就抢走了人家的牛一样无耻吗(蹊田夺牛,形容罪轻罚重且从中谋利)?

而且欧阳修的妒忌心一起来,往往不顾一切的把人往死里整,比如在北宋唯一堪称名将的狄青,在事实上就死在了欧阳修手里。

狄青不比包拯。欧阳修再怎么看老包不顺眼,二人也都是“东华门外唱名”的文官,一时的官场成败可视为寻常事。可狄青一介出身草莽的“贼配军”,属于士大夫最看不起的粗鲁武夫,居然官居枢密副使、爬到了自负国之干才的欧阳修上头,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当然看不惯狄青的可不止一个欧阳修。比如狄青刚当上枢密副使,就有人传言“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暗喻狄青有不臣之心。不过对这种文官打击异己的常规套路,赵祯心知肚明,根本不予理会。

于是身为一代文宗的欧阳修接连出手,连抛三个千古名篇《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和《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非把狄青整下台不可。

那么弹劾狄青的罪名是啥?说起来十分搞笑,比如狄青曾因犯罪被刺面,这就成了欧阳修指责他是个小人的确切证据;比如狄青南征北战,保北宋西疆无恙,又平侬智高之乱,在欧阳修眼中却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功劳,是“薄立劳效”;比如说狄青没参加过科举、没中过进士,在欧阳修眼里就是没文化,不足为承担重任的铁证;甚至狄青家里晚上冒出了火光、大宋朝遭了水灾,都统统是赵祯任命狄青当枢密副使的错。总之一句话,赵祯要是不赶紧罢免了狄青,大宋朝就国将不国,万劫不复。

更搞笑的是,连欧阳修自己也知道他罗织的罪名大多是捕风捉影,也承认狄青“未有显过”,但仍然理直气壮的认为——虽然现在抓不住把柄、找不到证据,但直觉告诉我狄青是一定会造反的。我欧阳修弹劾狄青,是为了防止他将来犯罪,是为了他好,所以我现在必须把他整下台!

请问,谁能理解欧阳修的这个逻辑?

众口铄金,狄青终被罢免,出判陈州。偏偏狄青又是个暴脾气,哪忍得下这口恶气?于是他在第二年就因生毒疮而死。可以说杀死狄青的,欧阳修是最主要的凶手。

当然,欧阳修也不是谁都敢怼,也有欺软怕硬之嫌。在庆历新政开始之前,范仲淹就曾被贬过,新政派中如尹洙等人纷纷表示跟老范共进退,官都不惜的当了。唯独欧阳修舍不得辞官,就别出心裁的不走寻常路——他那时资历尚浅,不敢招惹风头正劲的吕夷简等保守派大佬,就咬住吃瓜群众、老实人高若讷往死里打:

由于手段太过拙劣,也太欺负人,最后连赵祯都看不下去了,就把欧阳修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后来欧阳修终于混出头了、腰杆硬了,才什么人都敢怼,连他的老师晏殊都不放过——在后者去世后,他给恩师写的挽诗中就有一句“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晏元献公挽辞三首其一》),暗讽晏殊顾小利而忘公义。

当然,欧阳修这样肆无忌惮的胡乱开炮,其结果就是仇家满天下。而他连对自己的老师都不能保持尊敬,最后又被自己的学生诬陷扳倒,还得算是自作自受。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因欧阳修与妻弟薛宗孺有私怨,后者为报复就揭发欧阳修跟儿媳吴春燕有染,搞得朝野上下再次为之懵逼。紧接着,他的学生、御史蒋之奇带头弹劾,随之仇家满天下的老欧阳便被无数弹章弹得满身窟窿,声势之大让刚即位的宋神宗赵顼都不知所措。赵顼翻遍了摞得比人都高的弹章,也没找到任何欧阳修扒灰的真凭实据,就满脸疑惑的问道:诸卿,你们不会是冤枉了欧阳老卿家了吧?

诸卿:绝没有!欧阳修这老货当年弹劾杜曾、包拯、陈执中、狄青时就是这干的,我们都是跟他学的。

这就叫咎由自取啊!

话说欧阳修此时已经60多了,却传出了这样轰动天下的丑事,不管真假脸都没地方搁了,于是数次请辞官职。虽然赵顼最终没有同意,但这桩丑闻也彻底断绝了他得以拜相的可能性,数年后便郁郁而终了。

1 有什么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小故事吗

案由:侵犯署名权

杜某为农贸市场承建牌坊,请詹某按其提供的蓝本在牌坊上绘制包括以八仙过海、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为主题的彩绘图以及一幅风景画作为牌坊的主体图。主体图绘制完成后,杜某擅自在“八仙过海”图上署名,标明杜某为彩绘制作人,并经当地电视台作了报道造成一定影响。詹某因此以杜某侵犯其著作权为由诉至法院。

处理]

一审法院判决责令杜某将牌坊“八仙过海”主题图上标明杜某为彩绘制作人的字样除去,并赔偿詹某损失1000元。杜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判决,詹某虽然对受杜某之托临摹他人的“八仙过海”图没有著作权,但杜某擅自在他人制作的的绘画上署名构成侵权,应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故维持原判。

法理分析

本案的关键就在于对临摹行为的态度。依照现行《著作权法》第52条,临摹属于复制行为的一种。但现实中有学者认为临摹中包含着创作行为。有人将临摹划分为两种,即“复制”型临摹和“制作”型临摹。对于复制型临摹品,临摹人不享有著作权;而对于“具有创作意义的‘制作’,体现临摹人的艺术表现九远非简单的复制,是临摹人依其创作技能和技巧制成的新作品,临摹人应当享有相对独立的著作权”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财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采纳我,谢谢!

2 有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事例

《酸酸甜甜就是我》遭侵权 《酸酸甜甜就是我》是超级女声张含韵的代表歌曲,日前,这首歌曲被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华语金典全集收录,引发了一场诉讼。

张含韵的经纪公司——北京天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北京精彩无限音像有限公司、河北纪元光电有限公司、吉林音像出版社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 原告诉称,超级女声张含韵是其旗下签约艺人,原告提供版权出版了超级女声首张大碟《我很张含韵》,其中包括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因此原告对该歌曲享有录音制作者权。

2007年原告发现第一被告北京精彩无限公司销售了由第二被告河北纪元光电公司复制、第三被告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彩封标为“最新流行全主打”光盘。该光盘中包含了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被告的行为未经原告许可,未取得原告授权,给原告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共同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万元。

庭审中,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原告向法庭出示了该公司与超级女声张含韵签订的《经纪人和约》,该合同约定了凡是张含韵演唱的歌曲均由原告享有著作财产权。由于合同签订时,张含韵未满18岁,该合同上另有其母亲的签字。

鉴于此,三被告对原告的权利不持异议。同时被告北京精彩无限音像有限公司对销售涉案侵权光盘一事完全承认,但提出该光盘被告有合法的进货渠道,并且在2007年9月20日后就已经完全停止了销售。

另两位被告亦对出版发行复制侵权光盘一事予以认可,但认为原告要求赔偿的数额过高。此外,被告河北纪元光电公司则认为该光盘是被告吉林音像出版社委托其复制的,根据委托书的约定侵权责任应由吉林方承担。

鉴于第一被告精彩无限公司已经停止了销售,原告当庭撤回了对该公司的起诉,但仍主张另二被告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3 保护知识产权作文

尊重知识产权 世界上,只要有了知识产权的存在,世界将得以公平公正;不少人,为了贪图利益,不惜地用一些不择手段的方法骗取金钱。毒辣的方法恒如沙数,数也数不清了,最令我感到愤愤不平的会是这件事了。

今天,美术老师说要造一个用到白乳胶的模型,我不禁放学后,跑进嘉业售货市场内,以时速几秒之内,选购了一种大家都“认同”的白乳胶。过后,我便开始蹑手蹑脚地造起模型来,一手拿着白乳胶和主要材料—牙签,刚要把白乳教涂在牙签上,白乳教却偏偏要和我作对,怎么也不肯“出来”,我也奈何不了它,尽管出尽平生最大的力量,白乳胶也是同样的无动于衷。我想:我以前买过一瓶白乳教,它也不像得这瓶那样的顽固,难道,难道…难道这瓶白乳教是“冒牌货”真没可能吧!于是,我决定要探究到底,把以前的那瓶也拿了出来对比一下,比较之下,果然大有破绽,到处也充满着漏洞,我大吃一惊地喊:“怎么可能!”仔细看一看,发现刚买的那瓶白乳胶表面上贴着的商标纸大有差别,它虽然刹眼看下去,几乎和以前那瓶大小如一,但是旧的那瓶中间总会有一个不为显眼的小“R”商标,新的那瓶就连商标的影子有看不见,我想它早以“逃之夭夭”了。这一点证据证实了我的想法是对的——新买的白乳胶是“冒牌货”。于是,我又用轻力按了按旧的白乳胶,胶浆毫不犹豫地流出来了,根本不用我大费周章,用尽全身的力量。对比起刚才新买的白乳胶,简直不堪一击。我再打开盖子,倒了一些旧瓶的胶浆出来,发现胶浆是滑滑的,白乎乎的,没有一点瑕疵。但相反,倒出刚买的那瓶白乳胶的胶浆,发现是一团团的胶浆,一点儿也光滑;很明显的对比之下,新的白乳胶真不如旧的呀!我心痛的并不是我买了“冒牌货”的白乳胶,因而浪费了我的金钱,而是,而是我憎恨那些为了金钱而发狂的人,他们简直目无法纪,目中无人,欺骗我们对商业的态度,利用我们顾客对他们的信任,因此而做出这样不择手段的事情来,太可恶了,这样的人实在要严惩。

如果世界上没有了世界本应有的公平公正,那么世界会变得乌烟瘴气,盗版和出售“冒牌货”,这些人都要接受法律的严惩,因为他们眼中已经不识得“尊重知识产权”的用意了。更甚,那些人应该好好反省,不再受金钱的“利诱”,更不能再做一些触犯知识产权的事情,那么,世界会更加有公平公正的存在了。

4 尊重知识保护产权作文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当今社会,不像以往那样战火纷飞,世界基本和平,“文官”比“武官”多的太多了。这么多的“文官”智慧是惊人的。

有人举过一个例子:制造一部手机,生产者只能得到二成利润,而发明者能得到八成利润。由此可见智慧的价值是巨大的。

无数的人、无数的智慧、想法创意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过去,不懂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人或事举不胜举:小小的品牌渐渐有些名气,准备注册商标时却早已被他人抢注;个人的作品被他人发表,却又无法证明是自己的;个人的发明被他人模仿却又无从下手;我国的端午节被韩国抢注,更令人愤恨的是,国际上竟然承认了。

但对此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可没有违反法律,是“合法”的,要过也只能怪我国对文化的保护太不重视了!那么多因没有对知识产权保护而导致的严重供后果使人们震惊了!大家纷纷开始了相应的保护。然而,“利益至上”早已深入人心!他们千方百计偷取他人的智力成果。

小心点的还走法律空白,但更有甚者明目张胆的直接抄袭。渐渐地,各种各样的“山寨”、“盗版”层出不穷。

随意一处车水马龙之地,道路两旁都必然有小摊出售着各种各样的盗版光盘。还有的小摊中出售盗版书,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在一个贫困山区,孩子们学习时要用字典,可因为贫困,全村只有两本,但还是盗版的。

哪里的支教知道后, 城发动他人为孩子们捐书,终于让孩子们用上了正版字典。想到这,我心中不禁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盗版软件、盗版书籍、盗版光盘、盗版影片……这些事物的出现,都是人们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啊!为了省钱,我们千方百计的寻找“破解软件”;为了省钱,我们不断在路边小摊前徘徊为了省钱,我们……如此多的事例,实在事举不胜举!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进步了,可人们的思想呢?因为盗版,真正的发行商赚不到钱;发行商赚不到钱,就面临着倒闭;倒闭之后就无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产品了……万物一环扣一环,我们这“第一环”没有扣好,到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自己啊!晚上,打开某网站想继续“免费”看国外大片,却发现少了许多影片。

回想起最近的报纸,先是明白,然后困惑,接着不满,再恍然大悟,最后心中平静下来了,也理解了这一切——国家终于开始严查盗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了。

5 求法律小故事10则

[分享]三个法律小故事,让您体会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故事一 昨天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我们院里一片嘈杂:原来是他们院子一个老爷子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压了别人的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子赔偿。

其实也没有大问题,就是稍稍碰了那条畜生一下!张女士看到这种情况就穿衣下了楼,问清了压狗的时间后;对那人说:“第一;我们需要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辽宁省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7点之前!第三;您应该庆幸的是您的狗没有把老爷子晃摔了,否则后果您自己合计吧!”听了张女士的话,牵狗人也自觉理亏,搭讪了几句就走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多掌握点儿法律常识;确实可以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 故事二 王先生在外地工作,离家较远,平时回家较少,大多是通过电话与家里联系。 有一天,他正在单位上班,父亲打来电话说:“昨天我和你二叔因为自留山的划分问题吵了一架,吵得很凶,你二叔说准备找人揍我。”

过了几天,父亲又来电话:“自留山的事没有摆平,新问题又来了。”王先生一听心里直打鼓,连问咋回事,父亲说:“我和你二叔因堂屋问题又吵架了,我准备揍你二叔,到时候万一把他弄得哪儿不合适,就算坐班房我也豁出去了。

”他还问王先生把人打伤要判几年刑。 王先生赶紧说:“你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听我的,不能急。”

父亲说:“你快讲,废话少说。”王先生告诉他,打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打伤了还得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兄弟之间的事还是和解为好。

自留山和堂屋都属《民法通则》调整的范畴,但里面还涉及到《继承法》的有关法条,一时半会儿在电话里很难说清楚,于是,王先生就把有关《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的法律知识及解决中需要的相关证据给父亲寄了回去,希望他和二叔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两个月后,父亲来信说:“我与你二叔的纠纷是用法律手段解决的,大家都没啥异议。

近些日子,我们的关系在逐渐好转。”据说从那以后,父亲有空儿就给亲戚朋友讲他学到的一点法律知识。

后来父亲对法律知识越来越有兴趣,村子里发生什么事,他总会打电话向王先生咨询。 这个故事说明:法律看似遥远,其实非常贴近生活,解决的都是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故事三 自?男〖娇忌匣导菡蘸螅捅涑闪艘桓鲆猿荡降娜?平?r出门, 无论是五分钟的路或是五十分钟的距离,只要?]下雨,他都习惯以车代步。 这天天空下著大雨,小冀心想今天不能汽车去上学了,只好认命地拿著雨伞, 搭车上学去。

到了中午休息?r间,小冀突然发现下午要交的报告竟然放在家里忘??Я? 于是他?Q定回家一趟。 小冀习惯地走到自己常停车的地方, 找了半天才?起今天?K?]有骑???W校。

这?r小冀发现有一台机车的钥匙还插在车上,?]有被拔下?怼P〖胶眯牡匕言砍装蜗??本想把钥匙交给学校的警卫室,但他想起自己要回家一趟,今天??好又?]有骑车,不如就借用一下吧!他估?了一下往返的?r间,大概半小?r?染涂梢曰氐?W校了,到时再替?子的主人?⒃砍捉坏骄朗?说不定?子的主人还不知道自己的?子曾被人借骑过呢! 在骑?回家的路上,??好碰上警察巡检,警察先生要求小冀拿出驾照?砣盟觳??]有驾照的小冀,向警察先生解释,他只是借用一下这部机车而已,并?]有要偷窃的意思。 如果小冀能向承办的法官证明他并?]有不法的意图,而且法官相信他的说词,那么他的行为就不?Ψ感谭ㄉ系钠胀ǖ燎宰铩5Ò?橛形薏环ǖ囊馔际鞘粲诟鋈说闹鞴垡馐叮ؾ僦ふf明自己?]有不法的意图是很困难的。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的?|西,最好都不要借用或替人看护, 以免惹?上身却不自知。 几个小故事里的法律保护 故事一 在校劳动受伤谁负责? 孙小明是某中学初一学生,不久前,他在学校参加劳动时受了伤,心情很郁闷。

小明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其中几间教室年久失修,学校决定利用寒假将这些教室拆除重建。为了省钱,学校让初一两个班的全体男生来学校参加“义务劳动”,劳动的内容是搬废墟的碎砖。

劳动中,由于没有老师在现场指挥,小明在休息时与同学追逐打闹,同学将一面尚未拆完的墙推倒,将小明砸伤。后来小明家长找学校提出赔偿,学校却认为小明不是在劳动时受的伤,而是因为没有遵守劳动纪律,与同学打闹受的伤,应由那个同学的家长赔偿。

故事二 为老师打开水被烫怎么办 那天早自习前,初一学生小孟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让他帮忙打两暖瓶开水。 哪知道因为地刚擦过特别滑,小孟不慎滑倒,暖瓶摔碎,小孟被开水烫伤。

小孟的伤势虽然不重,但医生为了防止伤口感染让小孟休息了半个多月,小孟家长为孩子治伤花费了不少钱。 事后,班主任老师承担了赔偿责任,可小孟家长认为学校也应该承担责任。

故事三 被老师锁在屋子里的学生 那天下午放学后,初二年级举办篮球比赛,小冬看完球赛准备回家时,突然想起水杯还在教室里,就 室取。 说来也巧,小冬刚进教室不久,老师就来锁门,因为小冬的座位在靠门一排的最后一个,粗心的老师没有发现。

6 急求一篇关于知识产权的文章

论国际贸易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加入世贸组织,重视和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对于我国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战略 知识产权主要指个人及其组织在脑力劳动方面创造并完成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双重性、确认性和独占性的特点。

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激励发明,创新知识,而且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配置技术创新资源,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

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对国际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反映,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产生剩余价值,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非物质经济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只有参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分割才能产生价值。

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压低物质部门的产品价格,而提高与知识相关的非物质经济部门的价格,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上把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1994年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第十回合谈判过程中,形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协议;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TRIPS》协议同时生效,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TRIPS》协议也当然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准则。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商品占有较大的比重,且这个比重还在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大量成功地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建立并实行了知识产权制度,为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奠定了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只有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国际贸易和投资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2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在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工业都将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造新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第二阶段,国内市场饱和,向国外市场出口;第三阶段,对外投资,向外国市场提 品;第四阶段,外国生产,向母国市场出口。从发达国家角度说,当处于产品周期的二、三阶段时,它会极力支持自由贸易;而当到了第四阶段时,国内市场的产品为进口产品所替代时,该国产品的市场地位开始衰落,其市场占有率受到挑战。

此时,它会转向知识产权保护,在贸易政策中会极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通过强制性措施来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以设法减慢产品周期的步伐。这对在技术上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有失公平的。

这样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贫富差距愈加严重。 二、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世界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建立和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取得了世界各国公认的成绩。

但从我国社会还正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我国企业每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几万个项目,而申请的专利数却不到10%,企业较为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却忽视了其作为无形资产的保护,从而导致我国每年有很多知识产权被“抢注” 。

所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分水岭”。目前,我国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如山西老陈醋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的发生;景泰蓝、宣纸等民族绝技的泄密,国内大量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因此,在大力保护国外的驰名商标时,应加强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

2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

7 求一篇以“知识产权在我身边”为主题的作文,题目自拟

知识产权——从陌生到了解

知识产权。我原以为它是一个十分高深莫测的东西,只属于个别极有名望的地位的人,至少它和我这个普通学生似乎毫无关系。至于它涵盖的内容,顾名思义,知识和产权嘛!大概是哪个有成就的学者哪天发现了什么新知识,这个知识的使用权就归他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知识产权的进一步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知识产权所涵盖的东西,多着呢!

知识产权是人们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发明权等等。有了一个清晰明了的定义,就不难明白什么是知识产权了。那人们为何要保护知识产权呢?科学家若发现了什么,应该把其成果无偿供于社会啊!但是,知识产权不仅仅包含了发现权,还有商标权著作权呢!若一位作家呕心沥血几十年完成了一部巨作,没有著作权的保护,他(她)的作品就可被人随便刊载,甚至被人扭曲本质意义,改编成另一个样子。若没有商标权的保护,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商标就会被人滥用,这个企业形象最终会被败坏掉。若从此以往,社会文化便会停滞不前,人们不愿再创造新的事物。由此看来,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呢!

不要觉得知识产权离我们远得很,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如:当我完成一篇文章后,我便拥有了著作权。这篇文章他人不可未经我同意就刊载出去,更不可署上别人的名字发表。当李聪明发明了一项新的产品,他便可向国家申请专利。一旦申请下来,别人就不随便使用四项发明,用前必须同李聪明达成协议,方可使用此项专利。现在,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独立设计的商标,并以此作为本公司的标志。商标权同专利权必须向国家申请专权,审批下来后,这个商标就属于这个公司了。其它团队或个人不得私自使用这个商标,否则就是违法!

违法?对!违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对于知识产权有关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是由于知识产权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才得以重视,在此之前不少人因此触犯了法律!前些年,著名“80后”作家因其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作家庄羽的《圈里圈外》而被庄羽告上法庭。最后法院认定了郭敬明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权而且承担民事责任,连其出版社也因此而连带赔偿责任。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侵权案例却引起了很大关注,其因有两点:一是郭敬明为少年作家,代表着中国新生代的青年人,这代青年人对法律意识如此淡泊让人痛心。二是许多郭敬明的读者均为青少年,他们甚至发出了“抄又何妨?好看就成”的声音,这也暴露出了我国法律教育不够完善的一面。还有就是盗版是严重侵害著作权的表现。但因价格低廉而被许多人认可,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微软控诉中国的许多集团侵权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脑,而电脑操作系统中龙头老大就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一个windows系统的价格就得上千,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许多公司选择使用盗版软件来节省开支。有的公司甚至从上到下都是齐刷刷的盗版windows系统。根据相关法规,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认定为侵权行为且须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许多公司因使用盗版软件而被起诉,赔偿数额高得惊人。这些都是因为对于知识产权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国内,类似的事件有很多,如花儿乐队的抄袭事件,盗版音乐唱片,盗版软件等等。这些盗版产品不仅仅是对于创作者的著作权的侵害,更是露出中国法制教育的不完善。

就我个人而言,说句实在话,我没使用过盗版软件。因为朋友告诉我盗版软件毁机器。通过对知识产权学习后,现在看来盗版不仅是毁机器,更是毁灭良心!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许多东西在我们生活中未必会引起我们的关注,那么,从最简单的事做起,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等我们长大了,开始工作了,小到公司的商标,大到使用物品的专利。我们都应去遵守相关法规。不可以因为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损失更大的利益。我觉得,每个了解知识产权的人都应向周围的人多多宣传知识产权有关指示。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他,明白他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这么说吧,所有关于土木堡之变幕后黑手是于谦的说法,大抵上都来自于网名“不要二分法”的家伙发在天涯和微博的文官阴谋坑害勋贵武将夺权的阴谋论文章。

先贴一下这篇神文再来说说问题吧。

土木堡之变的重大疑点

   1明朝永乐时期,置天津及通州左卫仓,且设北京三十七卫仓。益令天下府县多设仓储,预备仓之在四乡者移置城内。而且从北京到宣府一路,就有七个大型粮仓,分别是,新开口堡仓、张家口堡仓、西阳河堡仓、万全右卫仓、万全左卫仓、渡口堡仓、李信屯堡仓,储备着明朝的“作战军粮”,这七个大型粮仓皆是由兵部直接调度,但是在北伐期间,七个粮仓居然没有一颗粮食增援“缺粮”的北征军,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木堡惨案后,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寻味

  2明军六师从大同往怀来走的一路上,蒙古人尾随追击,为什么这一路驻扎的明军,比如大同的郭登、宣府的杨洪,都没有出来阻挡,而是眼睁睁看着蒙古军队追着皇帝打,不救皇帝,是什么罪,他们不清楚?最奇怪的是,郭登、杨洪等人事后不但没事,反而加官进爵了?这是怎么回事?

个人的一些推测

  土木堡之变明显没那么简单,因为土木堡的点已经在长城以内很远了,而且距离军事重镇宣府很近,但是明军既没有得到瓦剌骑兵主力靠近的信息,也没有得到宣府方面的援助,明军受困土木堡的关键时刻,正镇兵于宣府的总兵杨洪却下令封城闭门,拖延了十五日后才出兵收拾残局。明宣府重兵未损,时间、距离均充裕,为何不出动夹击瓦剌军呢?

  宣府兵力在明代前期为各边之冠,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战马一万余匹,火器充裕(神枪479,神铳2161,神枪4223等等),若再编集镇城附近驻军和东路溃兵,足以组成一支包括骑兵和火枪兵的强大部队。而杨洪手握重兵,却眼看敌军追击自己的皇帝而不救,这是什么行为?杨洪出兵救驾,成,就是千古功臣,皇帝和文武百官都会感激他,回报丰厚;败,他也尽了自己的职责,也会成为千古忠臣,朝廷会照顾他的家眷;而他却选择不救,杨洪难道不知道不进行救援,得罪的不仅仅是明英宗和王振,还有随军出征的武将勋贵和部分高级文官?他们合起来是大明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一旦他们平安逃回京城,追究杨洪的责任,杨洪将死无葬身之地!即使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死了,按理,新皇帝和京城的官员们同样会追究杨洪的不救之罪,杨洪同样会身败名裂!救驾,杨洪无论成败都会得利巨大,不救驾,无论皇帝是否逃回,他都将身败名裂,甚至会株连九族,但杨洪却选择不救驾,如此违背常理的行为,是为什么?而2-3万瓦剌军敢置明宣府精锐重兵于背后不顾,这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2-3万瓦剌军敢置以敢战、善战至大将,声震南北的杨洪精锐重兵于背后不顾?且包围皇帝亲军数天后,才发动总攻?个人推测,很显然,杨洪的宣府军和也先的瓦剌军达成了某种默契,所以也先的2-3万瓦剌军才敢置明宣府精锐重兵于背后不顾,对明军先包围数天,之后才发动总攻(这并非不可能,杨洪和瓦剌首领常有书信往来,《明史》卷一七三《杨洪传》载:“(杨)洪独以敢战至上将,诸部亦惮之,称为‘杨王’。瓦剌可汗脱脱不花、太师也先皆尝致书于洪,并遗之马。洪闻于朝,敕令受之而报以礼。嗣后数有赠遗,帝方依任洪而不责也。”)。杨洪不惧怕得罪大明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不进行救援,他倚仗的是什么?有恃才能无恐,杨洪之所以敢不救驾,必有强大的倚仗!最符合逻辑的推测是:杨洪早就算到皇帝、王振及文武官员们根本回不了京城!所以杨洪等人才敢于不救驾。而如果新皇帝要追究他的不救之罪,不仅有朝廷重要官员出面保他,而且还会加官进爵。后来果然是这样,新皇帝想要追究杨洪的不救之罪,果然有朝廷重要官员出面保他,并给杨洪加官进爵。我查到我最不愿意查到的一个人,这个人竟然是:于谦!

  起初我对二十万余明军败于2-3万瓦剌军感到非常奇怪,明朝堪称精锐的三大营和蒙古雇佣军战斗力为什么会那么弱?挡不住几万瓦剌军的进攻?这个问题,其实史料早已给出答案,那就是军队长期“缺粮”,试想人长期饿着肚子,明军不少士兵甚至冻饿而死,史载“僵尸满路”,这样的军队还怎么打仗?战斗力锐减是当然的事情,胜负其实早已注定!

  而明军为什么会缺粮?前面说过,明朝从北京到宣府一路,有七个大型粮仓,储备着明朝的“作战军粮”,这七个大型粮仓皆是由兵部直接调度,但是在北伐期间,七个粮仓居然没有一颗粮食增援“缺粮”的北征军。明英宗和王振难道不知道有这七座粮仓?好,退一步讲,即使他们不知道,文武百官总该有人知道吧,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议把粮仓的粮食运给“缺粮”的北征军?军队“缺粮”要吃饭,把身边的粮食运过来吃,这么简单的常识居然被皇帝和文武百官集体“忘记”?很显然,不是皇帝和文武百官集体“忘记”,而是编写史书的人故意“忘记”,以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真相!

  明朝大军出征,不可能不重视粮草,当时可能多次敦促兵部将粮草运来,但兵部却迟迟没有动静,近在咫尺的粮草一粒也没有运过来。大军由于粮草不足,战争已经无法打下去了,被迫回师,之所以不走紫荆关,而要走居庸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离粮仓近,出征多日,已经饥肠辘辘的大军必须尽快解决粮草问题。明军六师去而复回,战斗力锐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草供给不足。而当时兵部尚书邝埜随军出战,后方负责后勤的是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又是于谦!这个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关键的地方。于谦为什么没有把救命的粮草送到前线大军?他在干吗?难道于谦指挥不动手下官员?如果是那样,这些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兵部败类为什么没有被后来手握大权的于谦问罪?真相显然不是这样,事后兵部没有一个人因拖延运粮被问罪!而于谦完全可以指挥粮草搬运,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仅仅用了六天就把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于谦可以指挥粮草的搬运,却没有把粮草运给前线的大军,甚至连提议和讨论都没有,于谦到底在干吗?

总结

  通过土木堡之变,留守文官们一举做掉了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强势皇帝、强势太监、武将勋贵集团),迅速抢占了他们留下的政治真空地带。皇帝直辖的中央军队(三大营)被文官们“改革”,景泰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从土木堡逃回来的三大营十几万人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十团营由总兵官一人统领﹐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监军一人。各营分设都督﹐号头官﹑都指挥﹑把总﹑领队﹑营队等官。京营规制至此一变。从此,皇帝的军权被剥夺,武将勋贵被边缘化,军权彻底落到了文官集团的手中,皇帝再也不能直辖军队了。十团营首任提督就是兵部尚书于谦兼任(首任监军是谁我没有查到,知道的朋友请告诉下)。之后文官集团再在制度上做手脚,创立巡抚领兵制度,巡抚领兵制度从根本上断绝了武将靠自身军功发展成起足够势力的可能,以坚决防止武将集团东山再起!而巡抚领兵制度就是景泰年间由于谦确立的。

   明英宗的时代实际上时明代政治结构的一个分水岭。明代前期,永乐时代,明朝的政治结构是勋贵武将,文人士大夫以及皇权三足鼎立。土木堡之变和文官们创立的巡抚领兵制度则彻底打垮了勋贵武将的势力,导致明朝文官集团彻底做大,几乎架空了皇权。文官集团在土木堡之变前就掌握了舆论和行政大权,在土木堡之变后,又掌握了军事大权,可谓一手握着笔杆子,一手握着枪杆子,皇帝都可以随便欺负,平民百姓就更别说了,天下还有谁可以与之抗衡?

  其后文官集团的行为就越来越嚣张了,疯狂抢占国家的资源(明末他们以将1亿亩左右的军屯官田瓜分干净,直接导致国家无钱发放军费);沿海则大肆走私,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全部流入他们私人的腰包(文官们主导的海禁使得国家一文钱关税都没有收到);民间(豪强劣绅)偷税漏税(必如弘治朝一个县一年七百文的商税,发展到崇祯朝江南个位数的茶税),甚至私钱泛滥都得到他们的纵容,而国家打击偷税漏税、私钱,整顿秩序的行为则遭到了文官集团强力抵制。

   结果,国家和老百姓越来越穷,朝廷官员和他们幕后的利益集团却越来越富,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百姓穷,丧失了自救的能力,朝廷穷,丧失了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一切的起因,在土木堡之变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好了神文贴完,说说问题吧。

其一,先看文中所说————从北京到宣府一路,就有七个大型粮仓,分别是,新开口堡仓、张家口堡仓、西阳河堡仓、万全右卫仓、万全左卫仓、渡口堡仓、李信屯堡仓,储备着明朝的“作战军粮”,这七个大型粮仓皆是由兵部直接调度,但是在北伐期间,七个粮仓居然没有一颗粮食增援“缺粮”的北征军,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木堡惨案后,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寻味————

首先得说,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逗,自己把7大仓名都列出来了,别人一查不就漏了么。

列的7堡就万全右卫、万全左卫还算大点,右卫城墙周长能有六里,左卫达到九里。

而剩下的堡中,西洋河堡是1441年筑城的夯土军堡,经成化十年扩建后周长也不过四里,包砖完工得快100年后的万历年间了,所以土木之变时只是个夯土围子的小堡如何能有可以供给大军庞大的粮食需求的大型粮仓呢?

张家口堡嘉靖年间扩建后周长才堪堪四里,万历年才包砖,土木之变时哪里塞得下你这大型粮仓?

而新开口堡,日后隆庆年间包砖扩建完工后也才是城墙周长不过二里,驻军不过数百的小堡,你大型粮仓修哪儿呢?

渡口堡仓,渡口堡建于1496年,土木之变后过了快50年才建,土木之变时有个鬼的渡口堡仓,

最后李信屯堡是明嘉靖十六年1527年筑,所以土木之变时的1449年也有个鬼的李信屯堡仓。

所以很搞笑的,作者列出7个仓作论据却至少一半的仓都不存在。支撑起一个论点的基本证据都是假的,这论点还有讨论的必要么?

那么接着文中所说——_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木堡惨案后,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寻味——很明显这就纯粹是污蔑了,如上头我所说的,7大粮仓的说法本就子虚乌有,那么又哪来的“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呢?并且熟悉史料的人都知道所有史料基本一致的说的是土木之变后于谦运的是通州仓粮。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7大粮仓

———— 丙寅,令新选余丁官舍并旧操舍人及报效者,人赐银一两,布二匹,守城匠人、守门军火夫并皇城四门内外官军人,赐布二匹。顺天府起车五百辆,运通州粮。文武京官自九月至明年五月粮预于通州,取给军人给半年。召有车之家能于通州运粮二十石纳京仓者,官给脚钱银一两。在京从五城兵马,通州从都指挥陈信挨报。令各司官管运,仍令户部差官二员,御史二员,给事中二员,沿途提督巡察,以都御史陈镒、指挥同知马顺、都督同知武兴,都指挥汤节等总其事。———— 《英宗实录》卷181

而所谓6天运7大粮仓的说法我没找到史料依据,应该纯属“不要二分法”同志首创了,所以英宗自然不可能从不存在的粮仓里获得不存在的军粮,而于谦自然也不可能扣下不存在的粮仓里那些不存在的军粮,更不可能6天把这些不存在的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所以“不要二分法”同志是在拿不存在的论据来论证不存在的阴谋。

所以,文中暗搓搓的指责于谦是故意不发粮的幕后黑手本身就很可笑,且不说7大仓子虚乌有,就算我真算你有这7大仓,那么逻辑上远在几百里外京城的于大人又是如何能做到让英宗拿不到这些粮仓里的粮食的呢? 难不成于大人下令这些粮仓不发粮,那么收不到粮的英宗就不会自己上门取?就得冒着断粮的风险继续前进?还是说管理这些粮仓的官员脖子这么硬,因为几百里外于大人的命令就能面对皇帝本人还有20万京营都能堵着仓库门不给粮食,硬要等远在京城的于大人同意才肯放粮,并且皇帝和20万饿肚子的士兵还能老老实实心平气和的搁粮仓门口等于大人的回复,而不是乱刀砍死这堵门的家伙。几百里外远在京城的于谦,对于前方军需粮仓的控制力比就在前线的皇帝本人还大,仔细想想这说法本身就很可笑好么。更何况连7大仓本身都是子虚乌有。

其二,再说说文中这个说法————起初我对二十万余明军败于2-3万瓦剌军感到非常奇怪,明朝堪称精锐的三大营和蒙古雇佣军战斗力为什么会那么弱?挡不住几万瓦剌军的进攻?这个问题,其实史料早已给出答案,那就是军队长期“缺粮”,试想人长期饿着肚子,明军不少士兵甚至冻饿而死,史载“僵尸满路”,这样的军队还怎么打仗?战斗力锐减是当然的事情,胜负其实早已注定!——

关于英宗亲征缺粮的记载,只有亲征亲历者李贤的《天顺日录》里有记载,说的是大军离京不到十日便乏粮,也就是说不到十天军中开始缺粮——未十日,兵士已乏粮矣。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

所以自英宗七月十六日率军离京,——未十日,那么缺粮就是发生在差不多七月二十六日前。而土木之变英宗被俘虏是发生在八月十五日,那么问题来了,若一路上真的没有军粮供应,不到十天就缺粮的明军是如何扛过剩下的快20天时间而没有半路哗变或溃散的?难道明军人均奥特曼意志坚定如磐石,饿20天都饿不死也不崩溃,并且英宗还是个傻瓜,缺粮了都还无视,继续又强行前进了几百里?

所以综上所述,大致上应该是明军途中出现了供给困难出现过缺粮的情况,但这肯定不是长时间贯穿全程的事件, 毕竟八月初一英宗就抵达大同 ,可以补充粮食。而其后也的确再没有相关的缺粮记载。

而接着拿所谓“僵尸满路”来说明明军缺粮导致悲惨的饿死很多人就更可笑了,

通常这说法是引用《明史纪事本末》中,——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来说明军因为缺粮导致大量士兵饿死僵尸满路。

然而事实上这段应该指的并不是士兵缺粮因为冻饿而遗尸满路。

所有关于“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的记载大抵上都是引用明代李贤的《天顺日录》,而《天顺日录》里的原文是——未十日,兵士已乏粮矣。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将至大同,僵尸满野,寇亦开避待我深入。——所以《明史纪事本末》的说法本身就直接引用自《天顺日录》并且不知道是有意还无意的,将其中——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将至大同——给删掉了,因而直接造成了缺粮所以才僵尸满路的假象。

——将至大同,僵尸满野——明军抵达大同是在八月初一,而上头我说过缺粮应该发生在差不多七月二十六日前,所以由记载的缺粮到大军抵达大同不过才5天左右的时间,而原文记载是乏粮而非断粮,并且——禾稼遍野,所过一空。——沿途还掠夺田地里的粮食充饥。——将至大同,僵尸满野——所以连大同都还没到,也就是说由缺粮到僵尸满野连5天都不到。那么逻辑上只是缺粮而非断粮,前后不过几天,如何能做到的饿死得僵尸满路呢?

有趣的是《明实录》里有记载——丙午 车驾次阳和城南时伏尸满野众益寒心——

明军在二十八日到达阳和,而之前阳和之战大同明军正是在此覆灭,所以遗尸体遍野。

那么结合——将至大同,僵尸满野——其实正好符合了《明实录》里大军即将抵达大同前——车驾次阳和城南时伏尸满野——的记载

很明显了这一段说的压根不是断粮饿死的士兵,指的是缺粮两三天后大军在七月二十八日抵达大同城附近的阳和卫,见到了之前在阳和之战战死的大同明军遗留的遍野尸体。所以这段指的并不是士兵缺粮因为冻饿而遗尸满路。所谓因缺粮而导致僵尸满路当为误读。

所以“不要二分法同志”这是直接拿自己的误读来生造出了明军断粮的惨状。

其三,————明军六师从大同往怀来走的一路上,蒙古人尾随追击,为什么这一路驻扎的明军,比如大同的郭登、宣府的杨洪,都没有出来阻挡,而是眼睁睁看着蒙古军队追着皇帝打。

众所周知,大同在土木之变前的阳和之战里战败主力尽墨,所以英宗离开大同后留守大同的郭登手头剩下那点人也就守守城,还想出城阻挡?没睡醒吧。郭登不是神仙不会撒豆成兵。

而宣府————宣府兵力在明代前期为各边之冠,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战马一万余匹,火器充裕(神枪479,神铳2161,神枪4223等等),若再编集镇城附近驻军和东路溃兵,足以组成一支包括骑兵和火枪兵的强大部队。而杨洪手握重兵,却眼看敌军追击自己的皇帝而不救,这是什么行为?————这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这说法我不知来源于何史料,然而《明英宗实录》却有明确记载,

——正统十二年九月丁巳-,宣府总兵官左都督杨洪言边备五事:“一,宣府操备哨守等项马步官军止一万三千五百余人,城堡关隘一十四处,内西阳河、洗马林、张家口、新开口堡、野狐岭关,最为要害,其余白羊口等六堡,实非要地,乞归并以便戍守————《英宗实录》 卷158

土木之变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八月,杨洪上奏是在正统十二年九月,相距不过两年,这应该就是最接近于土木之变时宣府驻军人数的记载了。所以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这说法 本身就不成立。宣府总兵官杨洪说了他手头就一万三千五百。“不要二分法”同志说的三万,就请他自费给杨洪补齐少的这一万多人吧。

当然《明实录》里还有记载:戊寅 上御左顺门,谓太保成国公朱勇等曰,宣府、大同国家防守切要重镇,尔等选精锐马步官军四万五千人,令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寿率三万往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一万五千往宣府,俱令在彼训练餋威蓄锐,以备不虞————也就说亲征前,英宗还由京营选了精锐四万五千人,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寿率三万往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一万五千往宣府。宣府本身一万三加王贵、吴克勤的一万五,不就差不多凑够3万了么?

然而吴克勤与其兄吴克忠战死于土木之变前雷家站的第一次出兵,而都督王贵死于土木,所以除非英宗是把军队都留在宣府独独把他们的指挥官带走了,不然只能解释为英宗离开宣府后将这些将领以及他们所属部队一块带走了,同理,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也是死在土木。所以应该是英宗由大同带走了他们以及所属的部队,但留下了广宁伯刘安和郭登在大同顶缸。

所以本就属于兵力不足,堪堪守城自保的宣府大同两地,京营的援军还给英宗顺道打包一块顺走了,这样还要指望他们出来阻挡?皇帝20万都败了,就他么手头这万八千人的,真当他们都是奥特曼么。

正儿八经的讨论这种纯污蔑的网文我真觉得很可笑,但凡稍微有心查一查史料,都会觉得阴谋论是多么无稽之谈,论据都是假的那么论点又怎么可能是真的。

明朝开始走向衰亡的皇帝,就是在位48年却有38年未上朝的明神宗朱翊钧,史称万历皇帝。因其38年未主持朝政,所以使当时国家几乎停止运转,朝政日益腐败,明朝因此逐渐走向衰退。

据众多学者推论,朱翊钧“怠政”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因为朱翊钧宠幸郑贵妃,整日奢靡玩乐,而不理朝政。二是朱翊钧在位晚期身体日渐抱恙,虽年纪仍小,但不幸患上了一种当时御医治不好的慢性病,这种病一直折磨到他去世。所以说他不是不愿意上朝,而是不能上朝。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却推翻了所有人的猜测,如果换作你遇到了朱翊钧的那些破事,想必你也不想上朝,甚至还有不想当皇帝的冲动。朱翊钧即位时年仅十岁,因年纪尚小,便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一心为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朱翊钧在位前十年,在张居正的教育下,日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帝王,爱民如子,体恤民情,而且学习刻苦。

但是,朱翊钧逐渐发现,自己这个皇帝并没有任何实权,朝中所有大事都交给张居正,张居正比他这个皇帝说的话还管用。有时候,朱翊钧自己想做点事情,还得跟一群文官商量,如果有的决定不被采纳,还会被这些文官各种指责,这让朱翊钧渐渐失去了治理朝政的欲望,自己的江山,自己却没有决定权,那每天坚持上朝的意义在哪儿呢?

而压倒万历皇帝心里最后一根稻草的事,就是立太子的事情,当时的朱翊钧想要立三儿子为太子,但文官们坚决不同意,称一定要立长子为太子。就这样,朱翊钧跟文官们因为这个事情屡次吵架,最后朱翊钧直接崩溃了,索性拒绝上朝。反正自己说的话官员们都不听,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没有任何乐趣,不如就在后官享受好了。

至此,朱翊钧彻底失去了处理朝政的兴趣,每日在后宫里歌舞升平,从此过上了不上朝的快活日子,直至朱翊钧去世,也没有再上朝过一次,被称为史上“最懒惰的皇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601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