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是西汉的哲学家。他是西汉治《公羊春秋》的今文学著名大儒。景帝时做过博士,武帝时他以贤良对策,主张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大一统论,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统一和意识形态的统一。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于公元前104年病故。他的著作现在流传的只有《春秋繁露》,且董书原佚,今传本当为后人重新搜集编定的。
扩展资料
董仲舒的思想:
董仲舒通过归纳总结春秋战国时候的政治经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一系列很重要的哲学理念,董仲舒强调要以德治国,以天人感应为由头,引申出他以德治国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很深刻的促进作用。董仲舒说这些理念,都是圣人由天道总结出来的,所有的人必须都要遵守,很集中地体现了群权神授的概念,深受当时的统治者的重视,对后世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董学”是在对先秦“六艺之科”与“孔子之术”进行揉合,对包括阴阳、五行、儒、道、墨、法、名、杂,乃至术数和方技等家在内的诸家学说,加以杂交、嫁接、揆度、敷衍、改造的基础上。
-董仲舒
现在姓董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董姓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据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贵州黄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福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
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涿州)。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属河南)的董氏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出自董姓的名人很多,西汉有哲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广川人,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还有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董贤,因貌美,为哀帝宠幸,22岁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岳父等均官至公卿,拥有家产万贯,贵倾朝廷。东汉初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因拒不向邪恶低头,被光武帝呼为“强项令”;东汉末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董卓,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三国时南郡枝江(今属湖北)人董和,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无檐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还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董奉,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还有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辽代有农民qiyi首领董庞儿。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明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秦淮名妓董小宛。清代有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晚清将领董福祥。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宁都qiyi***之一董振堂,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董姓可谓名人辈出。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在公元1330年12月曲阜孔庙东庑供上有董仲舒的牌位。明代宪宗朝追爵董仲舒为:广川伯,名位一显再显,名声显赫。董仲舒一族如何到广川?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和富豪到咸阳及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汉高祖仿效秦始皇,迁徙六国后人于关中。赵国旧贵族董氏一族被秦汉两代朝廷誉为“族富贵显,忠贞贤良,堪为绅士官吏”。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董孤次子的十世孙董昭,与其子董欣奉遣王剪灭赵遣耕于阳城。后又履职宦游至广川。广川定居后,董孤十二世孙董士通生董顺,董顺生董仲舒。斯时广川聚集了董氏一族。作为圣人也有出生地,人称“汉代孔子”董仲舒的出生地,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当时广川在中国比较繁荣而且有名,故司马迁直称董仲舒为广川人,而未加县或国。在司马迁出生的时候,广川是“国”,汉景帝的皇子刘彭祖管辖。《史记》的广川是大概念西汉的广川国,而现在的广川是小概念广川为景县的一个镇。大概念包括小概念,小概念不一定是大概念。以广川来命名,就是《史记》的“广川”?今景县城西三里有周亚夫墓,就在西汉的广川脩市县的温城边。据史载,汉文帝时封周亚夫为条侯,景县在当时为条国地。条国系商朝后期“殷民六族”条氏的封地。春秋时,景县为晋之条地。战国时属赵,秦时属巨鹿郡。西汉时分置脩县与脩市县,当时脩县位于今景县中部,属信都国或广川国,西南境与广川县为邻。广川为县时,辖今景县西南部与枣强东北部;为国时,辖今景县、武邑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和山东德州市一部。枣强于汉朝置县时,属清河郡。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广川县划入枣强,广川镇也划归枣强县治。元朝初年,广川镇改属景州脩县,明朝洪武时脩县省入州治,民国初景州改为景县。以上推断现景县广川镇不是《史记》、《汉书》所记载的广川,但可以说在景县境内。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其县中有长河为流,故曰广川。”广川,古地名,位于河北省景县西南,战国时是赵国领地。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所以叫做广川。它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西邻清凉江古河道,由古黄河、漳河冲积而成。林木苍莽,水草丰盛。尧舜之时就有先民在此聚居生息。西汉初,于此置广川县,属信都郡。汉景帝前元二年以繁荣兴旺,物阜民丰,建城设关,封为广川国,景帝封皇子刘彭祖广川王。广川国管辖十七县,包括广川县。辖区为南宫、故城以北,武邑、景县以南,滏阳河西岸以东,山东德州市。有六万五千五百五十六户,人口三十万四千三百八十四。汉景帝五年(己丑,公元前152年)景帝改封广川王刘彭祖为赵王,汉景帝中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景帝封立皇子刘越为广川王。“广川”命名:东晋十六国,后燕在此设广川郡。北魏太和时,为广川县。北齐时,为广川镇,属枣强县。元时划归景州脩(读“条”)县。西汉时,景县也不叫景县,叫景州脩县,后改为景州。元代以后,广川划到脩(音‘条’)县,即今天的景县,经历了国、县、镇的变迁之后,如今的广川成了景县的一个镇--广川镇。人们总是把“广川”的小概念说成大概念对吗?《汉书·地理志》载:信都国,景帝二年为广川国,宣帝甘露三年复故。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到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过去的信都国改广川国,广川国辖十七县,包括广川县。《史记》记载为“广川”,没有写清是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德州俗称广川,“学宫有董子读书台,城西有广川桥。”明代,故城马伟说:“曰‘读书台’曰‘广川桥’,皆后人慕其名而好为之地。”(《景州志》)景县有广川镇,故城县有董学村,并有现在即将倒塌的董子祠,枣强有董仲舒石像,都与董仲舒有点瓜葛。历史上对董仲舒的出生地有3种说法,一是景县广川镇人;二是枣强县广川镇人;三是德州广川县人。从史书记载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故居旧址、村边祠堂、碑刻内容时空错位了,错误得出这样的结论:董仲舒是今景县广川镇董故庄人。当今,出版社对董仲舒故里说法犯下同样的错误:1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简编》曰,广川镇为“枣强县广川镇”;2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二册(第73页)第一节写道: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卒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广川人(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3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简编》,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亦说枣强县”;4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名人小传》,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董故庄”;5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等等。西汉景帝时的广川叫广川国,广川国后来经历了郡、县、镇的一系列变迁。但无论如何变迁,董仲舒的出生地只有一个,我们不用去争,因为这是不争的是事实。西汉景帝时,广川国管辖着许多县,地域辽阔。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它的广川在哪里?1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 丑重修”字样。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即表示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世说新语>>记载:董仲舒有一位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奔于距旧县村四五里路的董仲舒好友王善有。董符起将王善有老人送终后,继续生活在此村。明《枣强县志》载,却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因“善有”音同“寿”,侯此村改名王寿。后来演变为前王寿,后王寿二村。现两村95%为董姓。古时,前后王寿及周边的苏谷,朴庄等同宗董氏,聚于旧县村的“董氏宗祠”前祭祖。近代依然。王寿村至今存藏清代重修族谱,序称董仲舒为太始祖。2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名寺”,当地俗称“西大寺”。前身为董子当年讲学之所。河间国献王刘德为其所建。该寺毁于清代末,遗址尚存,凸出地面。遍地瓦砾。村民在此挖出陶制灯台,上写秉烛课徒,诲人不倦。为董仲舒当年讲学所用之物。河间国献王刘德与董仲舒有共同研究儒学,<<春秋繁露·五行对>>有记载,在这里讲学实属正常之事。史书上说,董仲舒讲学,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3董仲舒举家徒长安。其故居是否有董氏宗祠后毁,后人是否于原址建董子祠。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修,并雕董仲舒坐姿势石像,(高约2米)一尊奉与内,后伺宇毁,石像仍存。1982年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修董子祠于原址,以保护石像。关于董仲舒石像置于后旧县村还有一段传说。称当年在西山雕刻石像完毕后,要运往董故庄村安放,但运至旧县村“忽重不可举,遂置之而去。”对此,故人异议。如董仲舒出生于董故庄村怎能将先祖石弃之他村。董故庄村距旧县二三里,千里迢迢运抵。民国二十年(1931年)《枣强县志·舆地略》记载的这样一段资料:自西山制石像,至村西,忽重,不可举,置之而去。村人遂于此地建祠。 对于说“董故庄小学所占的三亩地就是董仲舒老家”之说,早有异议。这一带唐宋时期的村落,尽淤埋于地下。西汉时代董故庄也难以存于地面。西汉脩市县的温城,现在河北省景县温城乡驻西1。5公里的大温城村。当时的温城是个古城,位于大温城村中心,它属“广川”。地面凸出多多,瓦砾遍地。 4<<春秋繁露·五行对>>: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则仲舒为广川温城人也。河间献王与董仲舒的对话,总不会说假话,因为一方面他们对儒学有共同研究,算是“知音”了;另一方面他们是君臣关系,以董仲舒提倡的“君为臣纲”。 西汉的温城,就是脩市县的温城,现在河北省景县温城乡驻西1。5公里的大温城村。当时的温城是个古城,位于大温城村中心,它属“广川”。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曰:董仲舒,广川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曰: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伙》,孝景时为博士。
《资治通鉴·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曰: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土,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
以上均直呼广川人 通过“广川”的大概念与小概念、时空关系以及历史资料,可以得出董仲舒出生地在现今河北省景县温城乡大温城村。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 (1) 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下帷”、“次”、“或”) (2) 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所以”、“错行”) (3) 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集”、“义”、“用”) 小题5: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3分,多断少断酌情扣分) |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在句子中是谓语动词,其宾语为“谀”。“谀”意为谄媚、奉承,即阿谀奉承。所以,从:逢迎。 小题2:根据题干的筛选对象要求,本题可采用排除的办法。①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表现“专心治学”;④表现“正直”;⑤表现“清廉”;②是说董仲舒讲礼仪;③是说董仲舒的治国策略;⑥是讲董仲舒对《春秋》最为精通,名望甚高。 小题3:“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言”的不是“主父偃”,是“诸生”。 小题4:这三个要翻译的句子中,双音节词较多,且为得分点,它们和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要用心翻译好。“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所以”,……的原因;“错行”,交替运行。其次就是几个关键词的翻译也要把握好:次,按次序,先后;或,有的人;集,收集;义,名词,经义;用,动词,采用。 小题5:文言断句,知依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首先明确所给句子或语段的大意,这样断句就得心应手了。当然还可结合其它的一些方法来帮助断句,比如抓住名词,如本句段中的“当此”“今”“天下”;抓对称,如本句段中的“谓之不义”与“谓之义”,就可相互参照来断句。 附译文: 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当今皇上即位后,他出任江都国相。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关闭种种阳气,放出种种阴气,止雨时则方法与之相反。这种做法在江都国实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他被贬为中大夫,居家写作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发生火灾,主父偃嫉妒他,就窃取了他的书上奏天子。天子召集众儒生把书拿给他们看,儒生们认为其中含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这是自己老师的著作,认为它愚蠢至极,于是把董仲舒交法官论罪,判处死刑,但是皇上降诏赦免了他。于是董仲舒始终不敢再讲论灾异之说。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成就不及董仲舒,但是他行事善于迎合世俗,因此能身居高位做了公卿大臣。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憎恨他,就对皇上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当胶西王的国相。”胶西王为人狠毒暴戾,但是一向听说董仲舒有美德,也很好地礼遇他。董仲舒害怕居官日久会惹祸上身,就称病辞官回家。直至逝世,他始终不曾营治私产,而一心以研究学问写作论著为本职。所以自汉朝开国以来历经五朝,期间只有董仲舒对《春秋》最为精通,名望甚高,他师承传授的是《春秋》公羊学。 瑕丘人江生研究《春秋》谷粱学。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 董仲舒的弟子中有成就的人是:兰陵人褚大,广川人殷忠,温人吕步舒。褚大官至粱王国相。吕步舒官至长史,手持符节出使去决断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罪案,对诸侯王敢于自行裁决,而不加请示。他根据《春秋》经义公正断案,天子都认为很对。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 |
中国古今第一盗墓贼是谁
广川王刘去(又称“刘去疾”)是汉景帝的曾孙,汉宣帝的堂侄。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西京杂记》、《太平广记》等文献记载,刘去“师受《易》、《论语》、《孝经》皆通,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应该属于读书人,有点博学多才。正是这个广川王刘去,堪称中国古往今来最大的盗墓贼。
史籍对刘去的记载不多,但对他的两大恶行却记载得非常清楚:第一是猜忌多疑、暴虐成性。他轻信王后昭信谗言,“燔烧烹煮,生割剥人”,虐杀后宫姬婢十余人,手段令人发指;第二就是挖坟掘墓,胡作非为。据称广川国内的古墓,无一例外地全都被他挖掘过。
广川王国治所大致在今河北、山西、山东交界处附近,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期属魏国。无所事事的刘去经常纠集一些地痞无赖,大肆发掘古墓,搜罗奇珍异宝。他挖掘的古墓多得无法统计。根据史籍记载的情况看,同现在的盗墓贼相比,刘去盗墓有几个特点:一是光天化日,毫不避讳。在自己的封国内,当然是我的地盘我作主,我想挖谁就挖谁。周幽王、晋灵公、魏哀王、魏襄王这些风光一时的王公均被他请出地宫,随葬财宝被一扫而尽;二是不选对象,不问出处(估计当时考证墓主人的难度要大一些)。王宫贵族的墓要挖,普通士大夫的墓也要挖,估计那些有钱的土财主家的大墓也难以幸免。爰盎是汉景帝时期的大臣,生前清贫,死后薄葬。然而不到100年,他的墓竟然就也被刘去挖掘了(可惜只出土了一枚铜镜),足智多谋的爰盎地下有灵不知作何感想;三是行为乖戾,贪婪成癖。广川王国属于比较富庶的的封国,刘去盗墓很大程度上是闲极无聊,带有猎奇、好玩的心理。所以凡是他认为好玩的东西,都要放在身边享受一番。根据记载,魏襄王墓似乎被盗墓贼光顾过(可见盗墓一行,源远流长),出土的只有两把铜剑和少量金玉杂物,刘去便将铜剑作为自己的佩剑使用。晋灵公墓也曾经被盗,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个玉蟾蜍,拳头大小,腹内中空,可盛少量水,光润如新,刘去就把这个玉蟾蜍用作磨墨的水盂使用。
广川王究竟盗掘了多少古墓根本无法考证,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却是真的。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刘去与王后昭信因滥杀无辜东窗事发,被朝廷削去封爵,流放偏僻的上庸(今湖北竹山县附近)。刘去于路上自杀,王后昭信被绞杀弃市。正应了那句话:恶有恶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