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总是喜欢,拿自己过来人的身份说话,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便想站在制高点上高谈阔论、指挥一切,却没有注意到,自己也渐渐变成了,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大人模样。为人父母,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差别是,很多人没有考试及格,有的人却偷偷地拿了优秀。
孩子的青春期,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大考验,处理得当,母慈子孝,处理不当,鸡飞狗跳。尽量不要硬碰硬、很多孩子都会觉得“家长的思想已经落伍了,是无法理解我的,因此你们说得就是不对”,往往在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家长越说不要去做,孩子就偏要去做。
那么为了避免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发生,建议家长采取比较柔和的态度,实在谈不拢的情况下,可以搁置一晚去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打骂、突然严格限制零用钱、把孩子关起来这些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反而可能会刺激到孩子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尽量少唠叨。少表现出“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这样的念头。“唠叨”基本是中国家长,尤其是中国妈妈都会有的一个表现,而其实往往这些唠叨并不管用,还会造成反感或逆反心理。更有些家长会常年把诸如:“别人家的小孩”“你知道我和你爸爸每天有多辛苦吗?”
“我们都是为了你”等等这类的话挂在嘴边,孩子听了这些除了有点烦有点小歉疚以外其实真的不会改变什么,反而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变得不喜欢和家长交流。很多孩子在这个年纪往往会比较能听得进去同龄人的话,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
因此不妨找年纪稍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他们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也可以适当地让哥哥姐姐从他们的角度为孩子讲解一些家长们所希望传达的事情,从而去为孩子提供帮助和引导。
总是和青春期孩子争吵或难沟通,根源出在认同感上。在你想知道为什么是“认同感”之前,你得先知道一下青春期。
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就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个时期孩子渴望得到对于自我的认知、社会和世界的认知。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就变成了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
青春期表现背后的“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这个时期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外界对于他们的认同感,是一种追求身份平等的认同感。如果在这个时期身边总有人对你说类似“你不行”,“你错了”,“你不该这样做”, “你做的事情没有用”、“你要这样做”等负面、批评或否定,那么在这个形成自我角色认知的阶段,孩子是不是会发疯或者愤怒?这都是叛逆、亲子关系紧张甚至抗争等青春期问题的伏笔。来自于自身的认知及完善自我认知的需求不但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得到的是否定。
如果你们之间有出现争吵或孩子不怎么跟你说话的情况,你可以回想一下,在生活过程中,孩子是不是透露过寻求支持和认同的事情,但家长没有给与支持?我相信一定不少。
其实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长做对,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特别敏感,身体和心理变化实际在告诉孩子他已经不是孩子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甚至恐慌。这种压力其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需求,孩子可能需要的是生理需求,对周围环境的安全需求,对伙伴关系的社会归属需求,对自己未来规划的自我实现需求,而这些需求会同时在这个时期出现!所以可想而知,他们承受蜕变带来的压力是多么的焦虑。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支持孩子,帮助和引导孩子来认识自己,社会和世界,因为说不准哪个小变化可能都对孩子未来产生不小的影响。
还能跟孩子提要求吗?
“那我就光认同,就不能给孩子提要求了吗,难道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不是有的家长心里会有这样的问题?当然不是,当然可以提要求,而且必须得提,不然孩子的成长方向谁负责呀!不过有两个前提:第一,要在认同的基础上去提,认同是为了维护你们的关系,是为了孩子的心门能持续敞开,只有在孩子心门打开的前提下提要求才可能被允许;第二,要求要适度,不是一个接一个的提,而要有一定的节奏感,这个需要父母自身根据孩子情况去把控。其实做到这两点,不是随随便便,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智慧。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学会认同,尤其是想对孩子提要求,一定要先认同!
家长们要不横竖看你不顺眼,要不全程冷漠无交流。家里的气氛眼看着从刚回家时的其乐融融逐渐冷却,只能和网友们分享一些“爹不疼娘不爱”的人间真实。
相信有不少人因此苦恼——与家人闹不愉快,彼此生气又伤心,还被这疫情困在家里,不得不朝夕相对相看两厌……
这是为什么啊
吵架和冲突往往就是熟悉、亲密的人之间的一种人际沟通模式。亲人间没有生疏感,也自然而然的少有克制。
父母与孩子是一种 不对等的长期亲密关系,尤其在孩子长大后,父母与子女的经历、学识和生活环境差异逐渐增大, 代沟、定位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便成为了冲突的核心。
例如父母总嫌弃你成天抱着手机不务正业,倘若你这时回嘴,冲突就会发生。但这其实是信息不对称的表现——父母并不知晓你用手机学习甚或工作。
不妨如此这般仔细思考一下,父母与你发生冲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你的父母是否较为 讲理,但是你们之间 缺乏沟通与理解?倘若是,这种沟通方法或许可以帮你。
非 暴 力 沟 通
1
观察式叙述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非暴力沟通模式中,要求我们 仔细观察生活中 真正影响我们行为和情绪的事物或事件,并且 具体客观地表达他们。
举个例子——当想要表达父母影响自己的时候,观察式叙述会这样说: “我在学习,您走来走去有些影响我,能等一会儿再来吗?” 而不是发泄式的 “你这样好烦!”
2
表达感受而非想法
形容词的运用十分重要,它可能需要你具有一定的词汇量,不过我相信这对你并不算难事。 精准地使用形容词来表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草率的好或者不好这类判断句,这样更易于他人理解你当下的体会。
与父母沟通时尽量避免用“我觉得”来表达感受。“我觉得”往往用来表达主观想法,却并不会使人理解、共情你的情感。
举个例子—— “我觉得我和你们无法沟通。” 可以这样说: “我和你们这样沟通很难过。”在这句之后还可以 加上一些解决问题的诉求: “我们能尝试换一种沟通方式吗?”或者 “让我们好好谈谈可以吗?”
3
表 达愿望 而非抱怨
情绪是相互的,倘若一味批评与抱怨,往往也会得到父母的负面回馈。不再指责他人,承认我们的感受来源于自身, 从对方角度体会事情相关的感觉和需求,并 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与期待。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疫情期间关心父母时,这样说: “您还是戴着口罩吧,我真的不放心您出现什么意外。” 而不是这样:“你这么大个人了不知道出门戴口罩别添乱了!”
4
请求而非命令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命令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更加不会以积极的方式应答。因此就需要我们 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而非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抽象语言。
举个例子—— “还有半个小时视频就结束了,能给我点时间看完它吗?”而不是 “我现在没空!”
沟通方式贵在应用,不妨试着与父母多交流,总会有相互理解的那一天!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难免有无法讲理的父母令人苦恼。他们将孩子看做自己的附庸品,依仗养育之恩不尊重孩子的精神和人格。面对这种父母, 调整心态,不听信他们的恶言恶语,不主动交流沟通,争取精神独立和经济独立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调整情绪,看这里
转移注意力——看书、学习……把注意力从给 予压力的点移开,去关注给心情积极回馈的事情。
认知重评——排除对一些事物先入为主的偏见。例如“父母根本不可理喻”这一观点,换个视角或许是“父母与我存在代沟”。这样想,多了一分理解,少一分愤怒。
反应调整——找对发泄情绪的途径。或许是与朋友连麦唱一唱歌、或许是看一部刺激的影片或者玩一部刺激的游戏。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在需要时发泄愤怒或压力,而不是与父母爆发冲突。
与家人和谐相处需要爱,也需要耐心和技巧,不知道以上的内容有没有帮到疫情期间与家人沟通困难的你呢?
最后祝愿每一个家庭都温馨和睦。春天到了,万物生长,不如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偶尔与家人一同晒晒太阳,享受春光。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想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会遇到许多问题。总是必不可免的出现许多争吵或者误会方面的事情。那么与孩子发生矛盾后,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修复亲子关系呢?
首先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不管事情是谁的原因,家长都应该给孩子道歉。请求他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知道你的情绪已经平复。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生气的原因,只要我们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谅我们并跟我们交流。
告诉孩子这件事或者行为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或者他自己,我们是因为太爱他才会生气,鼓励孩子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在心里留下阴影。
其次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是有的。他们也喜欢被人尊重的感觉。询问孩子如果在发生类似的情况希望父母怎么做,或者来提醒父母。这样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伤害事件;又能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会生气,自己是不是也做错事了。
再者当孩子乐意跟我交流的时候,就事论事回到事情起点。告诉孩子这件事情产生的后果、以及危害。讨论这件事可以怎么解决,提醒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错了。孩子也就懂得下次该怎样做得更好了。
跟孩子和好的最后一步,不忘谢谢孩子的原谅,可以和孩子勾勾指头,约定彼此不随便发脾气。生气时的表达方式不能伤害自己和别人,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身体力行,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就会在父母的良好言谈举止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辅导和心灵营养。
仅个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