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和载沣关系怎么样?哥俩玩的好吗?
玩?没啥好玩的。光绪执政时载沣还小,载沣成年后光绪已经被幽禁,君臣共事的时间很少。俩人是同父异母关系,光绪的母亲才是慈禧胞妹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载沣母亲为侧福晋刘佳氏。从这个角度说,光绪是正出,地位高一点。戊戌变法袁世凯告密害得光绪差点被废,作为同一个府出来的异母兄弟,载沣还是颇为厌恶袁世凯。光绪末年,成年的亲人只有载沣,慈禧怕俩兄弟勾结,不给多少机会让他们见面。也怕自己死后,载沣为光绪 ,所以把荣禄的女儿嫁给载沣,生下的溥仪接位。这样载沣虽是光绪弟弟,也是荣禄女婿,顶多两不相帮,保住荣禄就是保住慈禧自己,荣禄是慈禧的忠狗,光绪的对头之一。所以说慈禧对光绪的掌控,从生前到死后都给封死了。
光绪帝王死后,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光绪和载沣有什么关系?光绪和载沣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载沣作为溥仪的生父,光绪帝死后溥仪在慈禧的推荐下登上了皇位,由于溥仪继位的时候不过三岁,所以暂且由其父载沣摄政监国。
载恬和载沣是什么关系载恬和载沣是亲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醇贤亲王,宣统帝的儿子,载湉是其中的第二子,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即光绪帝。载沣是其中的第五子,侧福晋刘佳氏所生。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扩展资料:
一、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们:
1、第一子:载瀚,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初三日卒,年两岁。
2、第二子:载湉,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即光绪帝。
3、第三子:未命名,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初九日卒。
4、第四子:载洸,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二十四日卒,年五岁。
5、第五子:载沣,侧福晋刘佳氏所生。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袭醇亲王。
6、第六子:载洵,侧福晋刘佳氏所生,清末海军大臣。
7、第七子:载涛,侧福晋刘佳氏所生,一开始过继给贝子奕谟为嗣,清末军咨府大臣。
二、爱新觉罗·载湉家族成员:
1、父母: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被誉为“太上军机”,爵封“醇亲王”。
生母:叶赫那拉·婉贞(1841—1896年),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胞妹。为醇亲王诞有四子一女,后来因载湉的入宫、其余三子一女的夭折而大受打击,一度不振。
2、养母:
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世称东太后。光绪初期清王朝的最高掌权者,也是载湉入宫初期最为敬爱和关系最亲密的人。在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至今是谜。
孝钦显皇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世称西太后。载湉的姨母兼伯母,在光绪全朝掌握着实权,是载湉一生悲惨命运的制造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驾崩后,次日崩逝。
三、爱新觉罗·载沣家族成员:
1、父亲: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2、嫡母:醇贤亲王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
3、生母:醇贤亲王二侧福晋刘佳氏。
4、庶母:醇贤亲王大侧福晋颜扎氏。
5、庶母:醇贤亲王三侧福晋李佳氏。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载湉
-爱新觉罗·奕譞
-爱新觉罗·载沣
光绪死后,载沣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溥仪入继大统,等于名义上把溥仪过继给了光绪帝当儿子。这既是慈禧太后临终前的安排,也是当时清廷比较正常的选择,因为这是宗室中和光绪血缘最近的。
当然,之前也出现过哥哥死了,弟弟继位的情况。比如同治死的时候无子,由堂弟光绪继位。光绪还没有儿子,就只能让光绪的亲弟弟载沣的儿子继位。
但是,这种情况下,以外藩入继大统,很容易发生大礼议这种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抬高自己本生父亲的地位。汉朝出现过定陶王的儿子入继的情况,宋朝出现了宋英宗入继大统的问题,都在如何尊崇自己的本生父亲的问题上,发生过比较严重的争论。
而最为典型的则是明朝嘉靖帝。正德死时无子,嘉靖帝入继大统。朝臣都认为,为人后者为人子,嘉靖帝应当以孝宗的儿子的身份登基,他的本生父亲兴献王只要在礼制上抬高就可以了。但嘉靖帝就是不肯,认为遗诏说自己是“伦序当立”,是因为他的血缘关系更近,所以才入继,而没有说让他以孝宗儿子的身份入继。从而引发了明朝中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大礼议。
最后的结果是,武宗正德就是这样 裸的被绝了后。而且,嘉靖帝也不称孝宗为皇考,还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追尊为皇帝,是为睿宗,虽然没有进太庙,但另外立庙。也就是说,不光武宗被绝了后,实际上连孝宗也被绝了后。
处理这种问题,处理得最好的,其实是宋高宗。高宗无子,孝宗选自民间,高宗养育宫中,又早早禅位给孝宗。孝宗本生父亲去世,高宗二话不说,让孝宗出宫回家,在家服丧,三年期满,才又回到宫中。这之后,又出现过类似情况,也都照此办理,并没有发生严重的政治危机。
不过,因为慈禧太后强势,光绪无权,所以光绪从未提出过这个问题,也就没有发生类似大礼议这样的问题。既然没有先例可循,载沣即使自己的亲生儿子入继大统,也不存在问题。
而且,慈禧临终前的安排是,内有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外有张之洞袁世凯作为辅政大臣。如果载沣想改变遗命,自己当皇帝,别人不说,隆裕太后必然是第一个跳出来要反对的。溥仪当皇帝,她还可以当太后,地位尊崇,而且可以垂帘听政,如果是载沣当皇帝,她不可能垂帘听政,只能在后宫混吃等死一条路。
张之洞袁世凯当然也不会同意载沣自己当皇帝。皇帝是三岁小孩,他们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可以掌控朝廷局势,载沣虽然是摄政王,但毕竟和自己一样是臣子,而不是君臣。如果载沣当皇帝,他们就不会有辅政大臣的身份了,而且是确定的君臣关系。
从载沣自己的角度来说,他也没这个必要。儿子当皇帝,隆裕太后名义上垂帘听政,实际上并不干预政治运转,载沣自己当摄政王,朝廷大小事务都由他决策,又何必去当皇帝,成为众矢之的呢。
此外,清朝对藩王防范很严,提笼架鸟玩玩可以,但是不能干预日常政治运转,也就是没有什么实权。所以,藩王在朝廷上没有什么势力。所以,在光绪死后,也没人提过要让载沣继位,就算他当了皇帝,朝廷也没什么自己的人,皇帝是不好当的。
溥仪跟光绪是什么关系?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所以,光绪是溥仪的大伯。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氏。 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扩展资料溥仪的亲属关系
曾祖父母: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道光帝。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出生于道光二年(1822年)十月十六日,卒于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七日。
祖父母: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醇贤亲王。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1822年—1866年)所生,咸丰帝异母弟。
叶赫那拉·婉贞(奕譞嫡福晋):嫡祖母,慈禧太后之妹,光绪皇帝生母
刘佳氏(奕譞侧福晋):五品典卫德庆之女。
嗣祖: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清文宗咸丰帝。
生父:
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1951年),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五子,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同父异母弟。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同治帝。
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日)奕譞次子,即清德宗光绪帝,也是溥仪的伯父。
1、《人生若如初见》醇亲王载沣是一个坏人,他的思想并没有跟上当时的潮流,尤其是他以袁世凯为改革中心,他面临已经灭亡了的清朝,忧愁焦虑。
2、醇亲王载沣虽然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可他依附在袁世凯身旁,最后被抛弃,自己一生的理想也没被实现。
3、只能说醇亲王载沣不是纯粹的大坏蛋,也不是那种为了百姓而全心全意付出的人。
张之洞之所以会被气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年老体衰,加上一直在和别人争执,于是身体便受不了,最终便撒手人寰了。读过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张之洞是在晚年的时候才得以进入军机处,成功的从一个封疆大使变成了一个具有决策权的枢臣,身份的转变使得他有机会能够和摄政王载沣一同商讨国事,但是此时的张之洞早已是年老体衰,再加上和载沣之间的冲突不断,于是民间便有传言,说张之洞是被活活气死的。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在晚清的时候,张之洞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方面他是洋务运动的参与人之一,一方面又是守旧派的代表。不过张之洞之所以能够在70岁的高龄入驻军机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朝廷认为张之洞势力太过庞大,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将他调入军机处,一方面既可以让他巩固朝纲,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削弱他的势力。
不过当张之洞进入权力中枢后,却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麻烦,而且每一件事情都让他心力憔悴。我们都知道,当年在溥仪继位之后,摄政王载沣便想要将袁世凯给处死掉,但是张之洞却十分的维护袁世凯,于是两人之间便爆发了不小的冲突,除此之外,当年的载沣可以说是用人唯亲,张之洞知道之后便一直反对,可惜一再被驳斥,最终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没过多久张之洞便病倒了。
在宣统元年六月的时候,此时的张之洞早已是将死之身,但是却还在坚持处理政务,不过此时的载沣早已将他看作是眼中钉,于是联合载涛、载洵等人夺得政权、军权。张之洞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十分的生气,甚至在临终的时候还劝载沣改变主意,但是仍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张之洞便在唉叹声中去世。
爱新觉罗·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也是末代的皇父。在清政府倒台后,载沣也是一直过着跌宕的生活,先是在紫禁城度过了十年被冯玉祥驱赶出宫,溥仪在做伪满洲国皇帝时也曾去东北居住过一段时间,最后以清朝遗老的身份在1951年去世。
载沣在慈禧太后死后,开始担任摄政王。当时留给载沣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朝,载沣纵使有诸葛亮那般经天纬地之才,也扭转不了当时的困顿的局面。当清朝覆灭的时候,民国政府曾颁布过《关于清朝皇室的优待条件》,载沣作为爱新觉罗的皇室成员,他保留了原先该有的侍卫,丫环,并且民国政府还每个月给皇室成员四百万两银元。有了这些优待的条件,载沣在清朝之后依旧过着不错的生活。
1924年时冯玉祥掌握政权,冯玉祥一上台后立即取消了曾经对于清朝皇室的优待,并且所有皇室成员全部搬离紫禁城。载沣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回到了自己曾经的醇亲王府。而原先的400万两银元,也改为了50万两,载沣原先比较优越的生活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随着后来抗日战争的爆发后,载沣一直居住在北京,在此期间他也没有从事过任何政治活动,也没有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在1951年的时候,载沣以清朝遗老的身份去世。回顾载沣的一生,本身是个逍遥自在的王爷,可是他却生不逢时的处在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