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难民署呼吁加强保护地中海难民,地中海难民是怎么来的?

联合国难民署呼吁加强保护地中海难民,地中海难民是怎么来的?,第1张

非洲萨赫勒地区持续武装冲突

地中海难民来自于非洲萨赫勒地区持续不断的暴力活动,造成的民众流离失所和迁徙。

 

联合国难民署呼吁各相关方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停止持续不断的暴力活动。武装叛乱团体和犯罪团伙肆虐的暴力活动已使这一地区的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200多万。包括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和尼日尔在内的萨赫勒地区有着世界上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这里收容流离失所者的社区已经到了临界点。

联合国难民署表示,武装冲突、极端贫困、粮食不安全、气候变化和新冠大流行等多重危机在萨赫勒交汇,人道需求正在激增。人道主义应急工作已严重超负荷运转并处于危险的边缘,联合国难民署敦促国际社会加倍支持该地区。

 联合国难民署:今年或更多难民葬身地中海

难民署发出超1亿美元募捐呼吁 加强保护通过地中海路线移徙的难民难民署今天发布了2021年战略行动计划和相关资金呼吁,旨在敦促国际社会采取更多措施,挽救冒险穿越地中海进行移徙的难民的生命。

难民署今天发出的募捐呼吁金额超过1亿美元,用于加强对通过地中海路线移徙的非洲国家难民的保护。难民署强调,为这一充斥着虐待和死亡风险的旅程提供安全可行的替代方案是当务之急。

难民署表示,萨赫勒地区的冲突和流离失所人数激增,非洲东部和非洲之角最近也发生了流离失所事件,通过海路从加那利群岛入境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而且,仅在2020年,地中海中部和西部路线上就有1064人死亡,这些局势都让该机构深感担忧。

 难民署指出,萨赫勒地区的暴力冲突已迫使大约290万人流离失所。暗淡的和平与稳定前景极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流离失所。面对长期的流离失所、邻国严峻的收容条件、新冠大流行持续造成经济影响以及缺乏可行的替代方案,许多人会继续冒险踏上前往欧洲的旅程。难民遭遇贩运和虐待的风险很可能继续存在,例如被绑架勒索、强迫劳动、性奴役和基于性别的暴力。

 

难民署的战略力图在移徙途中加强对难民的联络、识别和援助,并增加其在庇护国接受教育和获得生计的机会。该机构还优先考虑对偏远地区的难民进行保护评估,并增加向城市中的脆弱难民提供现金援助。为了减少移民踏上危险旅程,难民署呼吁各国加强难民的安全和合法途径,并加强卢旺达和尼日尔的两个紧急过境点的使用,以协助从利比亚撤离的难民。

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资源浪费。

由于严重的资金短缺,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在进一步削减肯尼亚境内44万难民的口粮。该机构警告说,如果不能立即获得新的资源,它可能会在年底前被迫完全停止对肯尼亚的援助。

该机构表示,从10月份开始,难民将只能获得相当于全部配给量52%的口粮,而这一削减只能使粮食计划署将剩余的粮食和现金援助维持到今年年底。此后,如果不能获得新的资金,对所有难民的粮食援助将不得不完全停止。

慷慨收容国

肯尼亚北部的达达布和卡库马难民营总共收容了超过来自15个国家的约43万名难民和寻求庇护者,大部分难民来自索马里、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等国。

达达布难民营建于30年前,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在高峰期曾收容多达50多万逃离索马里暴力和干旱的人。卡库马难民营位于肯尼亚西北部,收留了19万多难民。

自2018年以来,粮食计划署一直无法向难民提供足够的口粮。2020年10月,口粮从定量的80%削减至60%。

世界难民日 为了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联合国于1951年召开了“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待遇,包括:在初级教育、公共救济、劳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给予国民待遇;在动产和不动产、自由职业、迁徙等方面给予至少不低于一般外国人并尽可能优惠的待遇;各国应尊重难民取得身份的权利,给予难民身份证件和保护他们不被驱逐出境,并尽可能便利难民的入籍。 由来 (一) 1974年6月20日,非洲通过了一项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非洲难民日”。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更广泛的关注,2000年12月,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把“非洲难民日”更名为“世界难民日”(World Refugee Day)。 (二) 多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自己的难民日及难民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多个国家在6月20日纪念的非洲难民日。 非洲拥有最多的难民并一向以慷慨相助著称。作为非洲团结的象征,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特殊的决议。在这项决议中,大会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五十周年,并且非洲统一组织同意国际难民日与6月20日非洲难民日可在同一天举行。大会由此决定从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附注:非洲统一组织于2002年7月9日更名为非洲联盟。) 主题 2001年第一个“世界难民日”将主题定为“尊重”即尊重难民作为人的存在。国际社会在救助难民时,不仅应向他们提供基本的生存手段,更应向他们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重返家园后能够建设各自的国家。 ,2002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优先解决女难民问题,2003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为“难民青年”,2004年的主题是“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2005年的主题为“勇气”"逃离危险和流亡皆需勇气",2006年的主题为“保持希望的火焰”(Keeping the Flame of Hope Aliv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911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