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都有那些有名的女人?

三国时期都有那些有名的女人?,第1张

1、貂蝉:所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女中貂蝉”,将她列为三国十大美女之首,实在是毫无意外,也毫无新意。貂蝉能杀入中华美眉top4,恐怕很大程度上是虚名所致。有几分姿色且和政治人物有一腿的女人,成名总是特别快,那位白宫实习生莱**想来是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她是绝色佳人的。

2、小乔:她与周郎实为三国里第一佳配。根据猪哥的说法,曹操对乔公的二女也颇有想法。曹子建赋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电视剧里那个小乔端庄贤惠,看似远胜貂蝉。唉,此生若能得妻如小乔,复何求哉。猪哥三气周郎,为小乔乎?

3、大乔:孙策之妻。英姿勃发的孙伯符自不会娶龙为妻。大乔在三国里虽没怎么被提起,不过以小乔论,姐姐的素质也不会差。

4、邹氏:张济之妻,张绣之婶。此女正是应了“红颜祸水”一说。曹操好色,得了张绣的宛城后,便问左右有无(现在当领导的,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不敢这么张狂),皮条客曹安民居然把邹氏给拉来了。而曹操也真敢消受,于是就出事了,宛城失了,典韦死了。真是色字头上一把刀,各位看客,前车之鉴啊。

5、甄氏:袁绍儿媳,袁熙之妻。上梁不正下梁歪,曹操这一家人好像都不太重视德行。曹军破冀州城后,世子曹丕闯入袁绍府中抄家,发现一女蓬头垢面,拖近擦干净脸一看,哟,是个美女。这甄氏就这样做为战利品被曹丕占有了。后来因后宫嫔妃争宠,而被曹丕赐死。不过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却是甄氏所生。据说曹子建《洛神赋》中的洛水之神,就是这位嫂嫂甄氏。

6、樊氏:又是一位寡妇。此乃桂阳太守赵范之嫂也。刘备攻打荆南四郡时,赵子龙取了桂阳,赵范投降,并与赵云结拜为兄弟。赵范想着子龙乃是当世英雄,又是本家兼老乡,便想把这择偶要求甚高的貌美寡嫂配与赵云。哪知赵云一听异常生气,认为是**。于是两赵翻脸,重新再打。这段美事也就落空,我们的白马英雄子龙依旧孑然一人,转战四方,直至益州。

7、甘夫人:刘备的偏房太太。皮肤甚好,据说刘备喜欢在夜晚把她与一座羊脂玉做的人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生跟随刘备东奔西走,四处逃亡,未享寸福。刘备这人对弟兄虽极讲义气,老婆却是乱丢乱扔,打仗输掉只顾自己逃命,以至于甘夫人数次被曹操、吕布抢走。至于曹、吕有没有也把她做羊脂美人看,就不得而知了。甘夫人真是红颜薄命,赤壁之战后不久,刘备刚刚安顿下来,她就香消玉殒。却由此引出了下面这段“甘露寺”的故事。

8、孙尚香:孙坚之女,孙策、孙权的同父异母妹妹,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里的女主角。本来小孙MM是被他哥哥孙权作为香饵(典型的亲情诚可贵,江山价更高),以诱中年丧妻的刘备到东吴为质,换回荆州。不想,吴国太却是丈母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加上乔国老受了刘备的好处,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这假戏最后真做了。49岁的刘备征战半生,忽得此美娇娘,自是心花怒放,乐不思荆(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子不教,父之过”的遗传因素)。幸亏诸葛半仙料事如神,事先留下三个锦囊妙计给赵云,才使刘备顺利返回荆州。否则刘备说不准就成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情圣了。

9、步夫人:孙权众多夫人之中最漂亮的一个,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不爱吃醋。她不但不与众粉黛争宠,反而经常介绍女孩子给孙权认识。孙权也因此最宠幸她,后追封其为皇后。其实男人真的是很好骗的,你把他看得死死的,他也不待正眼瞧你;你若偶尔让她吃吃野食,哄骗哄骗,他反而觉得野花不如家花香了。

10、吴氏:这最后一位也是寡妇。她是吴懿的妹妹,原先吴懿事刘璋的时候,她给刘璋做了儿媳。后来刘备打入成都,便把她拿来做了自己的老婆,这一抬颇得曹丕的功夫。刘备称帝后,吴氏被册封为皇后。吴懿在蜀汉的官阶挺高,恐怕有国舅爷的这层关系罢

灵帝刘宏死后,儿子刘辩继位,刘辩是何皇后所生,此后,朝廷大权归于何皇后的哥哥何进。

何进兄妹出身门第不高,“家本屠者”,在讲究门第的时代,男人出身于屠户之家,一辈子也没有做官的指望了。而对于皇帝来说,屠户家的美女也是美女,何况何皇后身材很好,“长七尺一寸”,应该是高佻的美女。灵帝喜欢何进的妹妹,再加上她生了儿子,后来被封了皇后。

何进沾妹妹的光,不用再卖猪肉了,进朝做了郎中。家里有姐妹被皇上看中了,哥哥弟弟都会被封为郎中,这是一个外戚入门级的官职。

可能是何进因为做过屠户,看上去武孔有力(《三国演义》小人书是这么画的),所以后来升官做了虎贲中郎将,接着又外放为颖川太守。何贵人成为何皇后之后,何进回到政治中心洛阳,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何进在数年间,平地一声雷,成为朝廷权力最大的大将军,完美演绎了外戚掌权的全过程,真正是“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何进兄妹

我前面说过,灵帝刘宏在临死前,有意于让刘协继位,但是又不能果断地削掉何家的权势,只是安排了蹇硕这么一个太监,领导几个不掌实权的校尉,组成一个集团,妄图以非正常手段改变既成的政治格局。结果蹇硕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何进在太监郭胜的帮助下,很轻松地灭了蹇硕。

在何进的对立面,除了太监蹇硕和所谓的“西园八校尉”(里面的核心人物袁绍居然是何党),就是汉灵帝的亲娘董太后以及她的弟弟骠骑将军董重。

董太后是皇帝的娘,但不是皇帝的老婆,因为灵帝是以宗室子弟入继大统的,所以董太后的“太后”身份在当时看来多多少少有些水份。何皇后虽然是正宗的皇后,但是出身门第太低,所以这婆媳俩心理上都有些不自信,董太后的不自信表现在对何皇后的极端蔑视上:“这个杀猪家的妮子这么嚣张,老娘让骠骑将军砍何进头,易如反掌,晓得不?”

如果是一般的婆媳不和,最多也就是一地鸡毛,但是,这里面一旦夹杂了权力之争,一地鸡毛就会变成一地血污。灵帝的小儿子刘协是王美人生的,王美人死在何皇后手上,刘协自小由奶奶董太后带着。何皇后、董太后一人带着一个皇子,这两个皇子都有入继大统的资格,刘辩的舅舅是大将军,刘协的老舅是骠骑将军,都是带着兵的,这个级别的婆媳不和就不是吵架打闹那么简单了。

大将军何进

也许是出身的关系,何氏兄妹待人比较谦和甚至有些谦卑,何进竭力结交士大夫,起用党人,(这从蹇硕口中道出:“蹇硕与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扫灭我曹。”像袁隗袁绍叔侄,包括曹操,当时都乐为何进所用。

当然,这里面隐含着这样的情势,就是士大夫集团也需要和外戚集团结合来对付当时气焰嚣张的宦官集团,相比骄亢的董太后,大家觉得何进还能听得进去话,还好合作,甚至感觉何进能被控制,所以,不论当权还是在野的士大夫,都左袒选择了何家。当年周勃、陈平等在诛诸吕之后,所以选择代王放弃齐王,就是因为齐王的舅爷太霸道,一个谦和的国舅是符合大汉帝国各方面利益的。

董太后说:“吾敕骠骑断何进头,如反手耳!”结果是,何进兵围票骑将军府邸如反手耳。

何进在太监郭胜的帮助下诛杀了蹇硕,又堂堂正正地和朝廷三公会商,让董太后“迁宫本国”,就是让这位太后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不能在以灵帝母亲的身份呆在京师,而是恢复她解渎亭侯刘苌妻子的身份返回封国。

宦官集团

骠骑将军董重在自己府中自杀,董太后在返回封国途中,因“忧怖”而“暴崩”。董太后“暴崩”,何皇后、何大将军恐怕脱不了干系。史书称“民间由是不附何氏”,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判定,政治斗争,你死我活,谁杀到最后谁就得民心。何氏不杀董氏未必就得“民间”所附,杀了“民间”也未必就不附。逆取可以顺守,在动荡的时局下,关键是怎么拿到权力,握住刀把子,至于“民间”附不附,那是以后怎么掌权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98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