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胤禩之间的矛盾纠葛,将封建帝王的父子关系展现的淋漓尽致

康熙和胤禩之间的矛盾纠葛,将封建帝王的父子关系展现的淋漓尽致,第1张

封建时代帝王之家的父子关系相对特殊,他们既是父子又是君臣,皇位继承问题均会成为父子发生矛盾乃至权力争斗的导火线。皇帝与皇子无不以王朝最高权力传承问题为主导,具有利益性、政治化的特征。康熙皇帝与皇八子胤禩之间的父子关系便是一个典型代表。 康熙帝与胤禩的父子关系,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大起大落,曲折多变。 第一阶段为培养期 胤禩出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排行第八。三十六年即胤禩17岁之前,是这对父子的第一个阶段,这是胤禩受到培养锻炼的时期。 胤禩的生母卫氏出身低微,是内务府辛者库贱籍。她生下胤禩后于三十九年被册封为嫔,后晋为妃。尽管康熙帝十分重视出身,但对于胤禩并未因此减少关爱和栽培。在胤禩四五岁时,便开始接受了启蒙教育。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康熙领着7岁的胤禩与其他几位年长的皇子,一起来到书房,诵读经书。 胤禩等人以次进前,各读数篇,童声朗朗,舒缓纯熟。康熙帝极为欣慰,众臣赞叹不已。当年八月,7岁的胤禩第一次随康熙巡视塞外,在随扈皇子中年龄最小。胤禩稍长,康熙发现他的书法不尽如人意,为了督促改进,特命他一日必写十幅呈上,由康熙亲自批改,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胤禩成人。 康熙一向重视嫡庶,皇九子胤禟仅仅相隔两岁,然而康熙却将八阿哥胤禩以上,视为年长皇子。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皇子们都显示出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康熙对诸皇子的看法也各异。 年长皇子排名最末的胤禩,尤其受到康熙的重视,被加意培养。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曲阜孔庙落成。康熙特派皇三子胤祉前往致祭,胤禛、胤禩随行。此举为康熙实施崇儒重道国策的举措之一,在朝野内外反响强烈。 对于皇子而言,这是一次在地方官员,特别是汉族士大夫面前树立威信,与其建立联系的难得机会。康熙舍去年长的皇五子胤祺和皇七子胤祐,选派胤禩随同前往自有深意。这也表明了康熙帝对胤禩的喜爱和重视。 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16岁的胤禩在6位随征皇子中年龄最小。亲征期间,他跟随康熙帝身边,并奉命管理火器营。征途中,胤禩还得到康熙的赞美诗: 戎行亲莅制机宜,栉沐风霜总不辞; 随侍晨昏依帐殿,焦劳情事尔应知。 同年九月,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并从6位皇子中挑选了3人带往。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均漏选,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和皇八子胤禩再次随征。 第二阶段为倚重 三十六年(1697年)五月,康熙帝结束了三次亲征噶尔丹。不久他与胤禩的关系进入了第二阶段。这是胤禩深受倚重的十年,即从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间。 三十七年三月,康熙根据皇子们在随驾亲征中的表现以及他对诸皇子的一贯印象,对年长皇子予以第一次册封。18岁的胤禩被封为多罗贝勒,在这次受封的皇子中,胤禩年纪最小。 被封为贝勒的当年,康熙即为他指婚,嫡福晋为安郡王岳乐的外孙女、额驸明尚之女郭络罗氏。岳乐是宗室贵胄,树大根深,胤禩与之结亲,对他广泛结交满洲贵族有很大的帮助。后来事实也证明,像景熙、吴尔占等人均成为胤禩集团的骨干成员,并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久,康熙又让胤禩管理广善库,胤禩借此机会又广结人缘,施展才干。在此期间,胤禩和裕亲王福全建立良好的关系,福全是康熙兄弟中感情最深的,后来福全在去世前还曾在康熙帝面前举荐胤禩,说他有才有德,这也给康熙产生了影响。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后,康熙帝与太子胤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与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索额图的矛盾渐生。此后,康熙离京时,都将胤礽带在身边,这显然是对胤礽有所防备。 太子储君随皇帝出巡,胤祉、胤禩便留守京师、综理政务,奉旨办理各项事宜,随时奏报京师的一切情况。当康熙携皇太子外出后,胤祉、胤禩不仅是京师中皇子的****,而且凌驾于部院大臣之上,成为京城最高权力的代表。 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康熙帝以索额图助皇太子「 ”潜谋大事”、「 ”结党妄行”而予以拘禁。数日后,康熙像往常一样出巡塞外,率皇太子及部分皇子同行,以胤祉、胤禩留守京师。 七月中旬,康熙帝尚在塞外。他得知有人为拘禁中的索额图通风报信,图谋将其救出的消息后,连夜给胤祉、胤禩传出密旨,让他们当夜前往宗人府,秘密审讯了索额图。两人审讯完毕后,将有关情况密报康熙帝。 这一时期,康熙帝已经注意到胤禩与皇太子胤礽之间的嫌隙。胤禩的乳公雅齐布向来与御史雍泰结仇,他向胤禩倾诉,胤禩借故痛责雍泰。康熙得知后,询问此事,胤禩未言实情,奏称乃因修大高殿事责之。康熙批评他说:「 ”雍泰系言官,如果有罪,即朕亦必熟思再三,始行治罪,尔岂可擅责御史?”不久,康熙将雅齐布发配边地,以示惩戒。 第三阶段为父子绝恩 四十七年九月第一次废黜皇太子事件发生后,康熙帝与胤禩的关系进入第三个阶段,历时约为八年,即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五年。在此八年间,父子关系急转直下,康熙帝一度对胤禩深恶痛绝。 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初,康熙对胤禩还是信任有加的。这一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由热河返京途中,向随扈大臣宣布,皇太子胤礽「 ”不仁不孝,肆恶虐众,拟行废黜”。当日,康熙发出密旨:胤祉率小阿哥即刻启程前来,八阿哥、四阿哥留守,共同办理政务。 在密旨中,康熙将胤禩置于皇四子胤禛之前,这就意味着两位钦定留守皇子中,胤禩负有首要责任。或许在康熙看来,较之胤禛,胤禩多次留守京师更有经验,但也表明他对胤禩的办事才能是很认可的。 然而,随扈康熙帝的皇长子胤禔在返回京城途中对康熙说了一番话,这让康熙骤然改变了对胤禩的看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胤禩在竞争储位时原本具备的优势,是被他的皇兄胤禔一手葬送的。 康熙帝曾明确告诉众臣并无立胤禔为皇太子的意思,他认为胤禔性情鲁莽、躁急而缺乏远识。胤禔自己深知获取储位无望,便对康熙帝说:「 ”相面人张明德相胤禩言后必大贵。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意识到,胤禩等皇子不择手段反对太子胤礽,势必有碍「 ”朕躬”。 胤禩此举被康熙定义为「 ”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兄弟至情之人,洵为乱臣贼子。”这无疑让他觉得胤禩较之胤禔更为可恶。九月底,康熙便借着胤禩查抄凌普家产一事大加指责,称其「 ”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所施恩泽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称道汝好,朕即斩之,此权岂肯假诸人乎。” 为了打击胤禩在朝中的名声和威望,康熙下令将他锁拿,又在十余日之后数次于诸皇子及众臣面前揭胤禩之短,责胤禩之过。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令众臣于诸皇子中保举一人为皇太子,并许诺:除去大阿哥胤禔外「 ”众议谁属,朕即从之。”出其意料的是,众臣一致推荐胤禩为皇太子。康熙帝马上反悔,理由是:「 ”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获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此外,因众臣保举胤禩,康熙大发雷霆对佟国维等人加以痛责。 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胤禩密奏康熙,询问自己当如何行事,表示情愿卧床不起。这一故弄玄虚遭到康熙痛斥:「 ”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 两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件蹊跷的事,让康熙与胤禩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康熙在塞外巡视,胤禩也是随扈皇子之一,因其生母卫氏去世三周年,他便于途中前往祭奠。他派人往康熙帝前代为请安,并送上两只猎鹰。此举本为讨好康熙,却弄巧成拙惹得康熙大怒。 因为这两只猎鹰送到康熙面前时竟是殆毙之鹰。年过六旬的康熙帝认为这是「 ”藐视朕躬”,说胤禩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不得立皇太子,故「 ”恨朕切骨,伊之为党羽亦皆如此。”在极度的愤怒之下,康熙竟说出了「 ”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话。 第四个阶段为另有所用 康熙与胤禩关系的最后阶段是五十六年至六十一年,历时六年。这一期间,康熙未再对胤禩有指责之语。 康熙晚年,废太子胤礽企图东山再起是他的心头之患。胤禩及其拥护者对胤礽视若仇敌,这在客观上成为了康熙防范废太子胤礽的一支潜在力量。所以,与胤禩、胤禟等关系较好的宗人府宗令雅尔江阿以及满都护、延信等人,皆被命以看守废太子胤礽。这是康熙与胤禩关系得以维持的原因之一。 康熙晚年实施秘密建储计划,曾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有所徘徊。五十七年(1718年),十四阿哥允禵奉命担任抚远大将军,率师西征。允禵一向和胤禩交好,九阿哥、十阿哥也都是奉胤禩如师。 因此当康熙帝有属意允禵时,在他眼中,胤禩、胤禟等人便成为允禵储君地位的有力维护者,成为秘密建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因素,所以康熙晚年对胤禩并未有过多的指责,反而是有意加以任用。 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皇四子胤禛意外获得皇位。胤禩得知这一消息后,当时的反应是「 ”并不哀戚,乃与院外倚柱,独立凝思,派办事务,全然不理。” 显然,胤禩为自己储位之争的最终结局而痛心疾首,并没有因为皇父之死而流露出多少悲伤之色,这也能说明康熙和胤禩这对父子之间的真实感情。在政治面前父子之情必须让位,或许用「 ”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更为贴切。

康熙的这段话,出自《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意思是: 李光地知我,我知李光地,朕和李光地是知己。

李光地出生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自幼聪明,有“神童”之称。李光地3岁那年,清军入关,福建成了南明和清廷对抗的主要战场,此后多年,福建的治安都非常混乱,盗贼横行。李光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13岁时,有一帮不明身份的盗贼闯入李光地家中,将他家洗劫一空,这件事对李光地影响很大,以至于他对于各种反叛、盗匪等行为非常反感。

李光地和陈梦雷回到福建后,清朝爆发了一件大事——三藩之乱。

耿精忠造反,第一步就是控制朝廷命官,李光地作为回乡探亲的朝廷官员,很快被纳入耿精忠的逮捕名单。好在李光地机灵,带着父母躲进山谷中,耿精忠多次派人去招降,都被李光地拒绝了。而和李光地一起返乡的陈梦雷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陈梦雷被耿精忠活捉,被迫成了耿精忠的幕僚。

当年李光地派人送情报时,他本人还留在福州,后来耿精忠封锁了福建,李光地根本出不去。三年后(康熙十六年),清军攻入福州,耿精忠投降,康熙特地传令给 拉哈达 赉塔 两位将领寻找李光地。

康熙十九年,李光地刚到京城。正常情况下,李光地需要先到吏部报道,然后等吏部重新安排职位。可康熙急着见李光地,直接跳过吏部,把李光地召到宫中,授他为内阁学士。要知道,六年前,李光地回乡探亲之前的官职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如今刚回到京城,就任内阁学士(从二品),这种飞升速度,令人咂舌。

在朝会上,李光地公然向康熙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施琅。

关于施琅,笔者上个星期写过他的文章,施琅是一名优秀的水军将领,只可惜,他三次易主,在清朝始终不被信任。《清史稿·李光地传》中记载,李光地以身家性命作保,对康熙说:

当时,康熙让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三人共同治兵,但三人意见不统一。李光地和纳兰明珠等人向康熙建议给施琅独立带兵的权力,康熙最终同意,让姚启圣和吴兴祚负责后勤,全力支持施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一举收复台湾,为康熙立下不世之功。而施琅之所以能有如此功劳,李光地的推荐至关重要。

原来,康熙三十七年九月,康熙巡视盛京,有一位流放盛京的囚徒向康熙献上一首诗,康熙觉得这名囚徒好文采,便下令赦免了他,让他辅佐皇三子胤祉编书。这位囚徒,就是前文提到的、李光地的老乡陈梦雷。

李光地独吞了功劳,却把陈梦雷晾到了一边。

李光地这句话非常狠,不仅否认情报有陈梦雷的功劳,还说自己曾经劝过陈梦雷逃离叛军,结果陈梦雷“一字不答”,对耿精忠死心塌地。

这俨然是把陈梦雷说成了耿精忠的“死忠”。

笔者认为:李光地和陈梦雷的 历史 公案,关键之处在于李光地递给康熙的情报中到底有没有陈梦雷的功劳。 若有,那李光地注定是小人,不管他最后为陈梦雷求情是出于愧疚,还是同乡情分,都不能掩盖这个结论。

笔者的结论是:三藩之乱爆发时,李光地尚且年轻,他可能因为贪图功劳而铸成了大错,我是支持陈梦雷的,理由有三点:

第三, 就是康熙的态度。这件事闹大后,康熙的处理方式很微妙,康熙并没有降罪于陈梦雷,而是让陈梦雷好好编书。 按理说,若康熙相信李光地,那陈梦雷就犯了“污蔑朝廷大员”之罪,康熙必当严惩,但康熙没有这么做,这说明,康熙也知道陈梦雷没有撒谎。

李光地深陷是非漩涡,唯有以劳动成果来证明自己。

看到李光地的成绩,康熙大喜,直接提拔他为吏部尚书,李光地终于松了一口气。

治河,是李光地在平三藩、收台湾之后,为康熙立下的第三大功劳。 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京畿河务都没有再出现大问题。

李光地的做法,让康熙非常赞赏。康熙四十九年,李光地因疝疾提出致仕,康熙挽留无果,让李光地回福建养老。三年后,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康熙特地派人到福建接李光地来出席宴会。不久后,李光地复职。

康熙五十六年,李光地76岁,垂垂老矣,旧病缠身,他再次请求退休,康熙却以“王掞都没有退休,你再等两年”为由,拒绝了李光地的请求,不料,第二年李光地便病逝了。

李光地28岁考中进士,77岁去世,在康熙朝为官近半个世纪,他对清朝的统一、京畿要务的治理、理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康熙朝著名的汉臣有很多,像张英、高士奇、陈廷敬、徐乾学等人都是一时翘楚,然而,康熙宠信李光地的程度,远远超出上述几人。

康熙曾评价李光地: “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 对李光地推崇不已,而清朝 历史 学家全祖望却说李光地: “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

这就是李光地,官方给出较高的评价,民间却始终骂他是卑鄙小人。

笔者认为:从政治观点来说,李光地毫无疑问是名臣,他对康熙朝的贡献不言而喻。但是,从人格的角度来说,李光地当年在处理陈梦雷一事上,留下了他一生都无法掩盖的瑕疵。

其实,当“卖友求荣”这四个字贴在“一代名臣”的后背上时,大家注定会在他背后指指点点,从而忽略了他的贡献。 历史 是统一的,也是辩证的,后人看待李光地,不能一味只盯着他的过错,要功过同览,才是对待 历史 的正确态度。

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共有16个儿子,其中8人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们是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七子阿巴泰、八子皇太极、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努尔哈赤的其余诸子如三子阿拜、四子汤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类、十一子巴布海、十三子赖慕布也都立有战功。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56岁,五子莽古尔泰46岁,六子塔拜51岁,七子阿巴泰59岁,八子皇太极52岁,九子巴布泰64岁,十子德格类40岁,十一子巴布海48岁,十二子阿济格47岁,十三子赖慕布36岁,十四子多尔衮39岁,十五子多铎36岁,十六子费扬古21岁。 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子女:11子,14女继位人:福临(世祖) 3、顺治: 儿子(共8个有记载)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女儿(6个)皇长女(1652~1653),顺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陈氏,顺治十年十月殇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母庶妃杨氏皇三女(1653~1658),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顺治十五年三月殇皇四女(1654~1661),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乌苏氏,顺治十八年三月殇皇五女(1654~1660),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皇六女(1657~1661),顺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顺治十八年二月殇养女(3个)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女。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女。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女。 4`康熙: 承瑞 康熙06年09月20日 ------ 康熙09年05月 荣妃马佳氏承祜 康熙08年12月13日 ------ 康熙11年02月 孝诚仁皇后承庆 康熙09年02月01日 ------ 康熙10年04日 惠妃纳喇氏赛音察浑 康熙10年12月25日 ------ 康熙13年正月 荣妃马佳氏 01 胤禔 康熙11年02月14日 直郡王------雍正12年 惠妃纳喇氏长华 康熙13年04月06日 ------ 出生日即殇 荣妃马佳氏 02 胤礽 康熙13年05月03日 理密亲王-----雍正02年12月 孝诚仁皇后长生 康熙14年06月21日 ------ 康熙16年03月 荣妃马佳氏万黼 康熙14年10月08日 ------ 康熙18年正月 贵人纳喇氏 03 胤祉 康熙16年02月19日 诚隐郡王----- 雍正10年 荣妃马佳氏 04 胤禛 康熙17年10月30日 清世宗----- 雍正13年08月 孝恭仁皇后胤禶 康熙18年02月20日 ------ 康熙19年02月 贵人纳喇氏 05 胤祺 康熙18年12月04日 恒温亲王----- 雍正10年05月 宜妃郭络罗氏 06 胤祚 康熙19年02月05日 ------ 康熙24年 孝恭仁皇后 07 胤佑 康熙19年07月25日 淳度亲王----- 雍正08年 成妃戴佳氏 08 胤(示异) 康熙20年02月10日 (复)廉亲王----- 雍正04年09月 良妃卫氏 09 胤(示唐) 康熙22年08月27日 (复)贝子----- 雍正04年08月 宜妃郭络罗氏 10 胤(示我) 康熙22年10月11日 (复)敦郡王----- 乾隆06年09月 温禧贵妃钮祜禄氏胤(示禹) 康熙22年11月23日 ------ 康熙23年06月 贵人郭络罗氏 11 胤(示兹) 康熙24年05月07日 ------ 康熙35年07月 宜妃郭络罗氏 12 胤祹 康熙24年12月04日 履懿亲王----- 乾隆28年07月 定嫔万流哈氏 13 胤祥 康熙25年10月01日 怡贤亲王 -----雍正08年05月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14 胤(示题) 康熙27年正月09日 恂勤郡王----- 乾隆20年正月 孝恭仁皇后胤禨 康熙30年正月26日 ------ 康熙30年03月 平妃赫舍里氏 15 胤(示禺) 康熙32年11月28日 愉恪郡王----- 雍正09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6 胤禄 康熙34年06月18日 庄恪亲王----- 乾隆32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7 胤礼 康熙36年03月02日 果毅亲王-----乾隆03年02月 纯裕勤妃陈氏 18 胤祄 康熙40年08月08日 ------ 康熙47年09月 顺懿密妃王氏 19 胤(示畟) 康熙41年09月05日 ------ 康熙43年02月 襄嫔高氏 20 胤祎 康熙45年07月25日 简靖贝勒----- 乾隆20年正月 襄嫔高氏 21 胤禧 康熙50年01月11日 慎靖郡王----- 乾隆23年05月 熙嫔陈氏 22 胤祜 康熙50年12月03日 恭勤贝勒-----乾隆08年12月 谨嫔色赫图氏胤禐 康熙52年02月 ------ 出生日即殇 贵人陈氏 23 胤祁 康熙52年11月28日 镇国公 乾隆50年07月 静嫔石氏 24 胤秘 康熙55年05月16日 (言咸)烙亲王----- 乾隆38年10月 穆嫔陈氏共35子,其中11位未排序者皆未序齿,早殇。 5、雍正 : 雍正皇帝先后得五子,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皇三子弘时自毙。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清高宗乾隆(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又以承德避暑山庄为行宫,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外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公元1796年,八十八岁的乾隆皇帝将帝位让于其子仁宗颙琰,年号嘉庆,自己为太上皇。 6、乾隆 : 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而旦有两个儿永与永瑢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所以资料如下:皇长子永璜生於雍正六年,侧福富察氏生。她於雍正十三年逝世,乾隆元年被追封为哲妃,十年追皇贵妃;而永璜侧於乾隆十五年逝世。端慧皇太子永琏生於雍正八年,嫡福{后来被封为孝贤皇后}生。可惜这位受雍正及乾帖狾Z所钟爱的儿子,不足十岁即殇。他死后皇上下旨说明:他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依雍正所订立的储君法,预订了皇太子人选是永琏。虽未行册立之礼,但己命为皇太子。所以被封为端慧皇太子。皇三子永璋生於雍正十三年,纯妃苏佳氏所生。纯妃於乾隆二十五年封为皇贵妃,可是他们母子二人都逝世於乾隆二十五年。皇四子永,乾隆四年嘉嫔金佳氏所生。其后於六年升妃、十四年贵妃、乾隆二十年追皇贵妃。永侧过继给乾隆兄弟。皇五子永琪{环珠格格里的五阿哥},乾隆六年愉媚嫔珂里叶特氏生、乾隆十年愉妃。永琪於乾隆三十一年去逝。皇六子永瑢乾隆八年,纯妃所生。永瑢亦过继给兄弟;皇三子的同母兄弟。皇七年永琮,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永琮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因患痘症便夭折。可能屡因丧子之痛,皇后於乾隆十三年,病逝於出巡的德州运河翔凤艇上。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一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乃同母兄弟。皇九子亦是嘉妃於乾隆十三年生,但早夭没有命名。皇十子乾隆十六年,舒妃叶赫哪拉氏生。但早夭没有命名。皇十一子永瑆於乾隆十七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八子乃同母兄弟。皇十二子永[基]音,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孝贤皇后死后三年,才被立为皇后。可是乾隆三十年,她在南巡途中剪发。{传言与皇帝吵架,预藏利剪剃发出家。} 皇帝说她突发疯疾,令额驸富隆安送回京师;更一度想废掉她,可是大臣反对才放弃。但把那拉后打入冷宫,把历次受封的册宝,全部缴回。皇后在冷宫病死后,亦只以贵妃名份治丧没有谥号。因此她的儿子们也丧失皇位继权。皇十三子永璟,乾隆二十年皇后乌那拉氏生。与皇十二子乃同母兄弟。皇十四子永璐於乾隆二十二年,令妃魏佳氏生。永璐活不到十岁殇。乾隆二十四年令贵妃,二十五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令皇贵妃。她逝世於乾隆四十年。因她儿子被选为皇帝,乾隆於六十年禅位给儿子时,追赠她为孝仪皇后。皇十六子於乾隆二十七年,令贵妃生。早夭没有命名。皇十七子永璘,乾隆三十一年令皇贵妃生。与嘉帝乃同母兄弟。 7、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共有5个儿子,名字不详! 8、道光: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共有2个儿子! 9、咸丰: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共有2个儿子! 10、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没有子女! 11、光绪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没有子女! 12、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没有子女!

  顺治皇帝的儿子(8人)

  皇长子,爱新觉罗·钮钮(1651~1652)。生母为庶妃巴氏,即笔什赫额捏福晋。生于顺治八年十一月初一;殇于顺治九年正月三十,只活了89天。

  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1653~1703)。生母为宁悫妃董鄂氏,时为妃。生于顺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康熙六年(1667),封裕亲王。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卒,年五十一。谥宪,即为裕宪亲王。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即圣祖、仁皇帝、康熙帝。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佟氏妃。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54)生于景仁宫。

  皇四子(1657~1628),未命名。生母为孝献皇后董鄂氏,时为皇贵妃。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生。一出生就被封为祚亲王。祚,皇位之意,即视为皇太子。明明是皇四子,顺治帝却当着昭圣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和诸宫人的面称之为“朕之第一子也”,也算开了清朝皇子一出生便为皇储的先例。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殇,仅三个多月。昭圣皇太后以国祚担命为由迫使顺治帝改其号,入陵谥为荣亲王。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1657~1703)。生母为庶妃陈氏。生于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康熙十年(1671)封恭亲王。康熙四十二年(1703)六月初七日卒,年四十七。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1659~1665)。生母为庶妃唐氏,即唐福晋。生于顺治十六年十一月;殇于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年七岁。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1660~1661)。生母为庶妃钮氏,即牛福晋。生于顺治十七年四月,康熙十三年封为纯亲王。康熙十四年分给佐领。康熙十八年七月十五卒,年二十。谥靖,即为纯靖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1660~1667)。生母为庶妃穆克图氏,即塞母肯额捏福晋。生于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于康熙六年十二月初二日,年八岁。

  康熙帝的子女,在清帝中算是最多的,共有35子、20女。有学者统计,康熙的皇孙共97人。35个儿子中,序齿的有24位,实际上成人(年满16岁)的,只有20位。这20个儿子,是由17个妻子生育的。

  这20个皇子中,年龄较长者有15人(20岁以上)。他们是:

  大阿哥允祀

  二阿哥允礽

  三阿哥允祉

  四阿哥胤禛

  五阿哥允祺

  七阿哥允佑

  八阿哥允禩

  九阿哥允禟

  十阿哥允锇

  十二阿哥允祹

  十三阿哥允祥

  十四阿哥允提

  十五阿哥允禊

  十六阿哥允禄

  十七阿哥允礼

  注:六阿哥允祓和十一阿哥允祗早殇,其实在二阿哥允礽之前康熙以有五子,只不过其中四子出生没几天就死了,就剩下了大阿哥允祀。

  其他七位阿哥依次是

  十八阿哥允祠

  十九阿哥允祢

  二十阿哥允祷

  二十一阿哥允禧

  二十二阿哥允祧

  二十三阿哥允祯

  二十四阿哥允禳。

  雍正共有十子四女(亲生的)按出生先后排列为:

  皇长女(1694—1694):康熙三十三年(1694)三月十六日丑时生于藩邸。母懋嫔宋氏,时为格格。生未出月而殇。未封。

  皇二女(1695—1717):和硕怀恪公主。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初六日未时生于藩邸。母为齐妃李氏。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为郡君,七月晋郡主。九月嫁纳喇星德。五十六年(1717)三月去世,时年23岁。雍正元年(1723)追晋和硕怀恪。额驸星德,一作性德,又作兴德。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达里刚爱操练蒙古兵。乾隆元年(1736)正月召还,四年(1739)四月去世。

  第一子(1697一1704):弘晖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子时,母为孝敬宪皇后那拉氏,时为嫡福晋,卒于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六卯时,时年8岁。

  第二子(1697一1699):弘昐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子时,母为齐妃李氏,卒于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亥刻,时年3岁。

  第三子(1700一1710):弘昀生于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酉时,母为齐妃李氏,卒于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日,时年11岁。

  第四子(1704一1727):弘时生于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子时,母为齐妃李氏,时为侧福晋,卒于雍正五年八月初五日申刻,时年24岁(《清皇室四谱》载为“八月初六”)。

  皇三女(1706):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生于藩邸。母为懋嫔宋氏,时为格格。生末出月即疡,未封。

  第五子(1711一1799):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母为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时为格格,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时年89岁。

  第六子(1711一1760):弘昼生于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时,母为纯悫皇贵妃耿氏,时为格格,卒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七月十三日申时,时年60岁。

  皇四女(1715一l717):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十二日酉时生于藩邸。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侧福晋,五十六年(1717)五月殇。时年3岁。未封。

  第七子(1720一1721):福宜生于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寅时,卒于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三日丑刻,时年2岁,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侧福晋。

  第八子(1721一1728):福惠生于康熙六十年十月初九日未时,卒于雍正六年九月初九日未时,时年8岁,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侧福晋。

  第九子(1722一1722):福沛生于雍正元年五月初十日,旋殇,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侧福晋。

  第十子(1733一1765):弘曕生于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卒于乾隆三十年三月十一日,时年33岁,母为谦嫔刘氏。

  其中序齿的阿哥有弘晖、弘昀、弘时、弘历、弘昼、弘曕六位。

  活到成年的有弘时、弘历、弘昼、弘曕。

  就下场来说弘历弘昼下场不错,弘时挺可怜的(但他绝对不是雍正赐死的),弘曕寿命也不算长(据说这人不怎么样啊……)

  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而旦有两个儿永�与永瑢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所以资料如下:

  皇长子永璜生於雍正六年,侧福�富察氏生。她於雍正十三年逝世,乾隆元年被追封为哲妃,十年追�皇贵妃;而永璜侧於乾隆十五年逝世。

  端慧皇太子永琏生於雍正八年,嫡福{后来被封为孝贤皇后}生。可惜这位受雍正及乾帖狾Z所钟爱的儿子,不足十岁即殇。他死后皇上下旨说明:他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依雍正所订立的储君法,预订了皇太子人选是永琏。虽未行册立之礼,但己命为皇太子。所以被封为端慧皇太子。

  皇三子永璋生於雍正十三年,纯妃苏佳氏所生。纯妃於乾隆二十五年�封为皇贵妃,可是他们母子二人都逝世於乾隆二十五年。

  皇四子永�,乾隆四年嘉嫔金佳氏所生。其后於六年升妃、十四年�贵妃、乾隆二十年追�皇贵妃。永�侧过继给乾隆兄弟。

  皇五子永琪{环珠格格里的五阿哥},乾隆六年

  愉媚嫔珂里叶特氏生、乾隆十年愉妃。永琪於乾隆三十一年去逝。

  皇六子永瑢乾隆八年,纯妃所生。永瑢亦过继给兄弟;皇三子的同母兄弟。

  皇七年永琮,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永琮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因患痘症便夭折。可能屡因丧子之痛,皇后於乾隆十三年,病逝於出巡的德州运河翔凤艇上。

  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一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乃同母兄弟。

  皇九子亦是嘉妃於乾隆十三年生,但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子乾隆十六年,舒妃叶赫哪拉氏生。但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一子永瑆於乾隆十七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八子乃同母兄弟。

  皇十二子永�[基]音,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孝贤皇后死后三年,才被立为皇后。可是乾隆三十年,她在南巡途中剪发。{传言与皇帝吵架,预藏利剪剃发出家。}

  皇帝说她突发疯疾,令额驸富隆安送回京师;

  更一度想废掉她,可是大臣反对才放弃。但把那拉后打入冷宫,把历次受封的册宝,全部缴回。皇后在冷宫病死后,亦只以贵妃名份治丧

  没有谥号。因此她的儿子们也丧失皇位继�权。

  皇十三子永璟,乾隆二十年皇后乌那拉氏生。与皇十二子乃同母兄弟。

  皇十四子永璐於乾隆二十二年,令妃魏佳氏生。永璐活不到十岁殇。

  乾隆二十四年�令贵妃,二十五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令皇贵妃。

  她逝世於乾隆四十年。因她儿子被选为皇帝,乾隆於六十年禅位给儿子时,追赠她为孝仪皇后。

  皇十六子於乾隆二十七年,令贵妃生。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七子永璘,乾隆三十一年令皇贵妃生。与嘉帝乃同母兄弟。

  嘉庆共生有5子9女。

  长子,未命名,穆郡王,母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爱新觉罗·旻宁,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母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爱新觉罗·绵恺,三子,敦恪亲王,母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忻,四子,瑞怀亲王,母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愉,五子,惠端亲王,母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长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一生,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一殇,母 嘉亲王府格格关佳氏;

  次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三十生,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十殇,母 嘉亲王嫡妃喜塔腊氏;

  庄敬和硕公主,三女,母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庄静固伦公主,四女,母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慧安和硕公主,五女,母 逊嫔沈佳氏;

  六女(1789~1790),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生,乾隆五十五年五月殇,母 嘉亲王侧妃侯佳氏;

  七女(1793~1795),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六生,乾隆六十年六月殇,母 嘉亲王侧妃钮祜禄氏;

  八女(1805),嘉庆十年二月初八生,当年十一月殇,母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慧愍固伦公主,九女,母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道光的儿子

  第一子奕纬, 寿命:24岁第二子奕纲, 寿命:2岁第三子奕继, 寿命:一个月第四子奕詝, 寿命:31岁(即后来的咸丰帝)第五子奕誴, 寿命:59岁第六子奕(讠斤),寿命:67岁第七子奕譞, 寿命:51岁第八子奕(訁合),寿命:25岁第九子奕譓, 寿命:33岁

  同治没儿子

  咸丰有子女3人,子2人,女1人。是清朝有子女皇帝中最少者。

  清文宗咸丰

  爱新觉罗·奕宁,生于1831年,死于1861年,清朝第七世皇帝。1850-1861年在位。年号咸丰,庙号文宗。为清宣宗道光的第四子。道光三十年正月即皇帝位,时年二十岁,第二年改元。

  咸丰帝在位11年,内忧外患,战乱频繁,几年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最后还死在出奔逃避之中。

  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8月),咸丰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内,卒年31岁,葬入清东陵的定陵。

  光绪没儿子

  宣统后就没有阿哥一说

  湖南卫视

  电视剧《步步惊心》改编自桐华的同名清穿小说。小说2006年出版、改编版权2009年转让,电视剧于2010年5月开始筹拍、2010年12月正式开机拍摄。主演刘诗诗、吴奇隆、郑嘉颖等,由上海唐人**制作有限公司拍摄制作。

  马尔泰·若曦(刘诗诗饰)

  高清剧照_单人_若曦(14张) 现代职业女性,充满时代感,独立自主,有心思,俱眼界,善观人眉眼,聪明醒目,会权衡利害,带点现代人的现实,是个白领俪人,职场打混三年,和男朋友争吵分手时遭遇意外,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初到古代表现比较莽撞大胆,但凭现代丰富知识,敏锐和细腻的观察及揣摩,加上对历史了解,屡次让她化险为夷,并借助若曦的小女孩身份,以娇俏灵动作为掩护自保,心思谨慎,凡事步步为营,在八王府及入宫后,摸透了周边环境,处事越发周详,冷静,不轻易得罪人,也不轻易被表面现象蒙骗,是个既理性又感性的女人,重友情,讲义气,在朋友遇到危难时,会不惜舍命维护。[8] 

  高清剧照_禛曦&禩曦(14张)八阿哥清风朗月八面玲珑,让若曦心生仰慕,加上闻知他对姐姐痴情,姐姐却心有所属与他貌合神离,让若曦由怜生爱。八阿哥的默默守护让若曦在彷徨孤独中有依靠,芳心终被打动。若曦全心全意接受八阿哥,更毅然求他放弃争夺皇位,奈何八阿哥最终选择江山,若曦深受打击。 四阿哥毫无戒心的坦诚让她义无反顾相信,当四阿哥下意识舍命相救,若曦决定一生追随。得知几位阿哥相继悲惨收场源于自己,若曦情绪崩溃,心灰意冷离开皇宫…经历几番爱恨嗔痴,若曦身心俱疲再也支撑不住,临终前,她彷佛听到一阵歌声,引她入梦…

  爱新觉罗·胤禛(吴奇隆饰)

  冷静内敛,深藏不露。喜欢宁静,享受孤独,不轻易相信和接受人,一旦接受就会永远放在心里守护,不管是对兄弟还是爱人。有着帝王的冷酷和现实,对国家和权力的渴望。对兄弟和爱人不算是完人,若曦和13弟是他的软肋,他们的离世,带走了他全部的脆弱,成就了一代名帝。

  爱新觉罗·胤禩(郑嘉颖饰)

  清风和月、温润如玉的皇子。因母亲身份低下,成就八面玲珑的做事风格。对于爱情有浪漫的冲动、痴情,但不敌对权力的渴望。想得到权力却功亏一篑;想得到若兰却换来终生怨恨;想得到若曦却在得到后被她放弃;明白心意谁属时却永远失去。数十载走过,一场镜花水月……

  爱新觉罗·胤祥(袁弘饰)

  十三阿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最富才气的皇子,却对皇位毫无觊觎,甚至渴望仗剑江湖的快意。对四皇子的兄弟之情,注定他无法实现理想,只能拴在庙堂之上。一生有痴情,但感情只是点缀,最重要的是对朋友对兄弟的生死与共。与若曦关系甚好,男女之谊,“非关风月,只为真心”。

  爱新觉罗·胤祯(林更新饰)

  年少时洒脱、桀骜,成年时豪气、温柔,敢爱敢恨。对兄弟有情义,在年少时甚至愿牺牲性命守护八阿哥,但随着年纪增长,逐渐有了自己想要的权力和想要守护的,他有了自己的私心。所有人当中,只有他敢一次次为了若曦犯上,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全若曦。

  爱新觉罗·胤禟(韩栋饰)

  康熙第九子,支持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祯来实现野心。在诸皇子中以家资丰厚见称。有他就有充足的活动经费。康熙晚年,胤禩处劣势,多次遭康熙责骂、削爵位,胤禟随身藏着毒药,以证明对胤禩忠心耿耿。至四阿哥继承皇位,胤禟开始连遭厄运,连安插宫中的宫女玉檀,也被蒸死。

  爱新觉罗·胤俄(叶祖新饰)

  与其它阿哥相比,十阿哥没有绝世才情,也没有文韬武略,只是率真单纯地爱护自己的爱人和朋友,守护兄弟。他的真挚感情,是众阿哥中最为纯粹的。十阿哥是唯一一个对若曦没有任何利益权衡,全心全意维护的人。

  康熙(刘松仁饰)

  威严、智慧、心思谨慎、头脑冷静,一代明君,为国为民。初遇若曦,对其聪敏、言谈印象深刻,后见若曦对奉茶职务认真钻研,欣赏有加。一生对政事运筹帷幄,却对传位之事犹豫不决,以致众阿哥对太子位明争暗斗,维持长达数十年皇位之争,造就清史上极富盛名的“九子夺嫡”

  具体的 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365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