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留守儿童 真的不好吗?

让孩子做留守儿童 真的不好吗?,第1张

孩子做留守儿童真的不好。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全面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的生存发展现状及社会保护现状,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委托郑州大学和兰州大学成立联合研究小组,自2014年9月至同年12月,对四川、云南、河南、甘肃、陕西、湖北六个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女童的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完成了《中国中西部农村留守女童生存发展报告》(2015)。共有6112名农村女童被纳入实际分析,其中留守女童的比例为49346%。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有如下:

1、监护不力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2、缺乏抚慰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3、疏于照顾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4、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应有的沉思状态!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2)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3)孤独无靠心理

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4)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5、学习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6、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法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有时因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挣到的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

另外,众所周知,中国的农业被称为“老弱病残”农业。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7、关爱不足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已经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个人数达2300多万的群体的问题了,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无疑对中国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都是农村的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要想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先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要尽量寻找其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耽误一代人的成长。

8、教育问题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9、现实情况

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不曾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面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其实,不仅是爸爸妈妈的教育会对宝宝的未来产生影响,家庭环境也对宝宝的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氛围和谐,孩子就会感受到身边的温暖,同时,孩子也会将他感受到的那份温暖传递给周围的人。如果家庭氛围很糟糕,孩子从爸爸妈妈那里得不到充分的安全感和关爱,孩子的内心就会受伤,缺乏安全感,对他人也会充满敌意。

爸爸妈妈当然是希望自己营造的家庭氛围是适合宝宝成长,可是很多时候,爸妈们在结婚后、宝宝出生后,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的感情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果爸爸妈妈因为感情问题给宝宝营造这样三种家庭氛围,那宝宝的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就都会受到影响。

◆爸爸妈妈各自忙,不彼此关心,只是因为孩子而维持着感情

小孩子的认知是很直接的,同时他们的心思也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很直接地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存在些许端倪。

上学那会儿,有个家在海南的同学。当时,很奇怪她怎么能不远万里来到这么远的地方上学,知道她讲了她的爸爸妈妈的故事后,我才了然。

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各有各的工作要忙,并且因为爸妈双方家庭的原因,导致爸爸妈妈之间也变得有些淡漠,同学也经常无意间听到爸爸妈妈互相吐槽彼此。

也正是那句“要不因为孩子,我早就离开了”的话,让同学决定,大学无论如何都要远离家,远离爸爸妈妈的生活。在同学看来,是因为她的原因,爸爸妈妈才会很纠结,很伤心的。

这样的家庭环境很容易让孩子的内心得不到足够的安全需求,孩子甚至还会产生自卑感。感情世界受挫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不管是生活或是工作,都会受到比常人多的坎坷和挫折。

◇应对方法:爸爸妈妈多一些沟通交流,解除误会,多回归家庭生活

为了孩子而维系家庭的爸爸妈妈,多少还是对家庭负有责任心。

如果爸爸妈妈能静下心来好好沟通交流,把彼此间的误会解除,慢慢的试着对彼此表达关心,让孩子能感受到家庭中还存有一份“爱”,那孩子也是喜闻乐见的。

爸爸妈妈即便是奋斗在工作上,也要在空闲周末时间多带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活动,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在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增加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为进一步改善感情提供机会。

◆爸妈聚少离多,甚至是一种两地分离的夫妻生活

虽说“距离产生美”,可有时候,距离太远反而让家庭成员产生了隔阂。

由单方妈妈或爸爸带大的孩子,在成长中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比如不真的言论、恶意的嘲讽,这些都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和打击, 很容易让孩子对不常在家的爸爸或妈妈心生怨恨,影响健康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时也让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出现危机,长此以往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应对方法: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孩子就该多陪陪孩子

其实,很多爸爸妈妈出现聚少离多,甚至两地生活的局面,更多的都是因为在为家庭未来奋斗,迫不得已而为之的。

其实,爸爸妈妈只要转换角度,就会明白,孩子的成长远比此刻无尽的奋斗要重要得多,我们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去奋斗生活,而不是本末倒置。

所以,不管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工作奋斗着,都要经常回家与家人团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里的温馨,那样孩子也能健康成长。

◆爸妈之间很难沟通,争吵不断

充满争吵声的家庭,是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对家庭的希望的。

如果爸爸妈妈之间得不到很好的沟通,那爸爸妈妈极易把自身的情感发泄到孩子身上,甚至出现打孩子、虐孩子等以博取对方同情心的恶劣行为,这类事件新闻上更是时有报道,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都是,莫大的心理阴影。、

◇应对方法:矛盾冲突下能静心,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生活本就是鸡毛蒜皮的事,个人思想不同,自然就会有矛盾的产生。

矛盾产生后,爸爸妈妈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急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面对时有可能爆发的争吵,爸爸妈妈都要在心里默念三个数,以此来平息心中的怒火,用正常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和谐的家庭环境,也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到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爸爸妈妈这样沟通,既能有效解决问题,也没有在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更重要的是还让孩子学到了沟通方式,简直就是一箭三雕的好方法。

别小看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在孩子小时候不容易被发现,可一旦等孩子长大后,再发现孩子的心理有障碍,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那再如何弥补也是于事无补了。

作为朋友,你能做的,大概只有开导她了。多了解她到底为何烦恼,只有知道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我们知道她的太少太少了,能给的建议也只有这个了吧。当然谈心不解决问题,问题还在她就会变回去,你也不能天天开导吧,你也仅仅是她朋友而已。但至少在你那里,让她感觉到你的真心,也别尽说好话,该激将法时还得用。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当他们出现心理困惑、遭遇学习困境、面临生活困难时,能否得到远在几百里甚至几千里之外父母的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那些主要困难,这些都非常值得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安徽省含山县的云云(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她才5岁,可父母出去打工已经有三年了,留下她和爷爷奶奶。老人没有文化,村子周边也没有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的事根本谈不到。平时,云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爷爷奶奶在生活上对她照顾得很周到,她也似乎挺高兴的,但是,如果谁问起她的爸爸妈妈,云云就会转过身去抽泣个不停……

孩子渴望父母之爱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农家女书社项目官员高月琴来自安徽,云云是她亲戚的孩子。高月琴对记者说:“在我们老家,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其中在城市里收入比较高、生活相对稳定的并不多,所以只有很少的孩子能和父母一起进城。云云的爸爸妈妈一直想把孩子带在身边,但苦于生活压力太大、孩子到城里没人照顾,所以最终还是被留在了家里。”据她介绍,有一些孩子也曾随父母到过城里,可由于父母或无立锥之地、自身难保,或忙于打工、没时间照顾,很快又都被送了回去。

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高月琴说:“每次父母和孩子团聚后,留守儿童都特别怕父母、尤其是妈妈再出去打工。每次妈妈临走的前几天,云云都搂着妈妈的脖子睡觉,夜里还常常哭醒,求妈妈别走。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六到十六,在村口,天天都能看到孩子哭、大人哭、难舍难分的情景,孩子抓着大人不放,好容易被拉开了,大人又一步一回头,这种撕心裂肺的场面让人看了特别心酸。”

上下学有家长接送、学校有老师谆谆教诲、家中有父母关心爱护,受了委屈可以对爸爸妈妈诉说,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向往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些对留守儿童来说简直是种太奢侈的愿望了。一年只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上几天、通几个电话,甚至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对于父母无尽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

“话匣子”变成“闷葫芦”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从年幼起就和父母长期分离,由于常年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胆小、自卑、不愿与人交流。高月琴的儿子张越(化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2003年,高月琴出来打工,还在上小学的张越留在家里和爷爷一起生活。再相聚时,她发现儿子以前的爱干净、勤快、自己洗衣服、做饭等好习惯没了,这些事全由爷爷代劳了。儿子变懒了、变脏了。以前是个嘴甜、见人很爱说话,人称“小话匣子”的儿子,竟成了“闷葫芦”。高月琴发现儿子和自己越来越生疏了,平时往家里打电话,儿子的话不多,如同一个“听众”,问什么、儿子回答得都非常简单,有时尽量回避;嘱咐什么,也只是说“我知道”,或者干脆“嗯”一声,一对曾经亲密的母子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从那时起,高月琴就坚持每个月给儿子写信,也请孩子的爷爷、大伯、大妈帮着了解孩子心里,以便找到和儿子沟通的契机。尽管她做了一些努力,但收效并不明显。

高月琴深有感触:“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精神上很孤独,在心理上很容易和父母产生距离感,感情上也变得生疏了,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应该说,高月琴还是一个比较关注孩子心理变化的家长,她在尽力地了解儿子、希望走近孩子的内心,无奈空间的距离,使她对儿子的教育鞭长莫及。据了解,在我们身边,像她这样的农民工家长为数不多,更多的是终日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内心和情感的关怀。

玲玲(化名)曾经是个爱说爱笑、活泼好动的小姑娘,父母出去打工一段时间之后,她有了明显的变化:遇到亲戚、熟人和她说话,总是低着头回答;要是家里来了生人,索性躲到另一间屋里不出来。高月琴多次让玲玲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们一则觉得带孩子出来有很多麻烦,二则也没有意识到长期的分别对孩子内心的伤害。在玲玲的父母看来,孩子能吃饱穿暖、生活上有人照顾,自然会长大的。

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家里的亲戚监护,他们在家庭教养上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溺爱、各方面包办代替;二是对孩子不闻不问、或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致使他们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这导致留守儿童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逆反心理强。

对于这些现象,很多农民工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去疏导孩子的心理,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往往以棍棒代替沟通和引导,久而久之,致使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放松,成绩落后,失去自信。

物质补偿代替精神补偿

很多农民工家长总觉得自己长期在外,亏欠孩子很多,他们想到的往往是以物质来补偿孩子。在高月琴的老家,农民工家长和孩子团聚的那几天,购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有些学龄前孩子跟父母去超市,家长就让他们随便挑,有的孩子见什么都往购物筐里扔,能买上几百块钱的东西;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则要买名牌鞋和衣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也是尽量满足,甚至对孩子的无理要求都会答应。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在外面打工,挣了钱,就应该让孩子吃好、穿好。

这种现象在农民工家长中相当普遍,他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往往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状况,尤其是那些成为雇主、包工头的农民工,家庭收入比较高,很容易养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却很少从心理上、情感上关注孩子、教育孩子。不仅如此,部分家长在“暴富”之后所显露出的重玩乐享受的心态,妨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点是对孩子的致命伤。

农民工家长忽视对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和心理沟通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家长没有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意识。高月琴介绍,在她安徽的老家,学校老师很少能够与家长联系得上,家长也几乎不会主动给学校老师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不少父母认为:把子女送进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能否成才全靠老师和孩子自己。孩子的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心理上有什么困惑,父母统统不知道,当然更谈不到有效地疏导了,这无疑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封闭。

看重成绩忽视素质教育

一项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工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多数家长进城打工,是为了挣钱供孩子上学,他们很看重学习成绩,希望孩子能够读到大学或以上程度,期望日后能改变孩子的命运。然而,由于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上往往有失理性和科学。“多数农民工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缺乏耐心和方法,年龄小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打骂的比较多;对初、高中的孩子,父母打骂情况相对少了,代之以唠叨,家长打电话回去也总是督促学习。家长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关孩子的事情往往大人做主,很少和孩子商量,教养行为以专制型为主。高月琴说。

高月琴发现,家长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一般来说,家长明理、孩子就明理。但一些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性格品德、心理素养、劳动能力、生活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得并不多。高月琴介绍说,儿子7岁上学时她就告诉儿子:“从现在起你就是大孩子了,自己的书包、鞋子要自己洗,还要学习做饭。”在家乡的小河边,经常能看到他们母子的身影,高月琴洗衣服、儿子刷鞋。村里人见了,有的说这女人心真狠、像个后妈,让这么小的孩子干活;有的则劝她别这么苦着孩子。

然而,由于多数留守儿童是被隔代监护人或亲戚收留和照顾,包办代替的居多,父母也觉得这样孩子不至于受委屈。而且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有一个观念:那就是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能走出农村,比什么都强。

孩子上高中 妈妈陪读

“陪读”,目前已经不再是城里妈妈的专利,在很多县城,同样聚集着一批批来自农村的陪读妈妈。高月琴曾是其中之一,儿子读高二的时,她曾经从北京回到了安徽含山县城,租房和儿子一起生活。

当时,促使她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儿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包括长时间上网,厌学等。她刚回去的那段时间,想尽办法纠正孩子,严格限制他上网,并提出了很多要求,儿子不能接受,母子俩几乎天天吵架,彼此很是隔膜。

一段时间过去了,儿子的学习没有多大的起色。高月琴意识到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不能这么直奔主题,自己必须改变方法,巧妙地和孩子沟通。于是,她找机会和儿子聊天,尝试和他开玩笑,开始儿子对她不理不睬,甚至还躲着她。高月琴依然设法把自己当成儿子的朋友,和他拉家常,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和他商量,尊重他的意见,并暗示他:妈妈并比逼他非要考上大学,但他是男孩子,要懂得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慢慢地,儿子的态度有了好转,自觉控制了上网时间,学习的态度也比以前积极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高考时,全班70多位同学,只有两名同学被高等院校录取,其中之一就是张越。

高月琴介绍,在她的家乡,陪读不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工家长无论在哪个大城市打工,一旦孩子念高中,一位家长、更多的是妈妈们就会选择回到县城租房陪读,有的靠孩子父亲的打工收入维持生活,有的则一边陪读、一边在县城打零工。高月琴说,含山县城虽是个小地方,但近几年房价也涨了不少,租房子也比前些年贵多了,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陪读,经济条件不允许的“砸锅卖铁”也陪读,家长的想法是:牺牲三年,也要供孩子上学、看着孩子念书,做好后勤,千万不能让孩子荒废了学业。父母这样做,是希望孩子日后能考上一所大学、大专,将来能有个比较好的出路,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

“打工是为了下一代,回来也是为了下一代,挣钱顾不上孩子,顾孩子挣不上钱。”高月琴的话,代表了所有陪读妈妈的心声。然而,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一些孩子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觉得陪读和高考如同一场赌博,如果高考失利,一家人三年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很对不起父母。同时,很多孩子从幼年起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感情上疏远父母已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父母除了逼他们读书还是读书,产生逆反心理,很少或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心与心难以拉近,孩子内心依然很孤独。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本文就胜利村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其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探讨。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胜利村是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一个传统的农业村,现有人口1927人,外嫁未迁户口56人,常住人口1437人,未满14岁的留守儿童74人,占全村人口的384%,有52人和奶奶、爷爷在一起生活,22人在家独立生活。在调查中发现,65%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情况比较突出。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性格比较内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他们表示一般他们放学回家后一般就在家里,很少出去,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主要的活动就是在家看电视,这主要是10岁左右的孩子,更大点喜欢到网吧去打发时间。和爷爷奶奶这些大人,他们认为没有多少话讲,或者根本就不想和他们讲。这些孩子在群体活动中通常比较静,调查显示,他们很羡慕那些能唱能跳能讲笑话的小孩,而他们只是人群中的一个观众。长期的这种生活形成了他们性格上的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二)精神抑郁,很难找到快乐

 这些孩子大多都是14岁以下,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比较快的一个时期,而稳定的心理特征还未形成,特别是进入到青春期后,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就更加的突出,在学习上困难、交友的迷茫、青春期的困惑,这些问题使得他们无法找到心理排解的窗口。这让这些人群无法获得快乐,内心的痛苦、郁闷纠结使得这些孩子没有自信,不敢大胆的表现自己,缺乏生气。

 (三)情绪暴躁,容易失控

 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几名留守的孩子,“对你在学校和家里和老师及大人吵过架吗”的回答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吵过,有些甚至经常和大人及老师吵架、甚至有两个孩子因为经常在学校和同学打架换了三个学校。有2个孩子表示很厌倦现在的生活,不想读书,也想早点出去打工。

 (四)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内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在调查中发现,现在13-16的儿童有16名,其中没有读书6人。这些孩子的心理感觉有一种被抛弃的伤害。父母沟通的不足。

 (五)家庭问题导致精神的奔溃

 许多在外打工的家庭父母双方由于没有在一个地方打工,夫妻关系逐渐冷淡,最后导致离婚,一些留守儿童哦,主要是女生,心理很脆弱,容易产生厌世的心理。我所在的学校班级就有一个同学,父母离婚,在那段时间里几乎天天哭泣,后来还出现了离家出走,很多天没有回学校和家庭的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回答你认为你爸爸妈妈关系好吗的问题时,70%的孩子表示不知道,20%的孩子表示不好。

  二、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亲情的缺失

 由于常年不在父母的身边,隔代教育的缺点让这些人感受到了亲情的冷漠,大人希望用物质的东西来弥补,而这些物质的东西无法代替亲情。12岁的杨鹏一位在家"留守"了7年的儿童。在小杨鹏还刚刚懂事起,父母便离异,分别到广东和北京打工。小钟已7年没有看到妈妈,爸爸去年再婚后也没有回来过年。爸爸给他一个存折让他自己取钱应付学习和生活的开支。和爷爷、大伯、大娘住在一起的他,每当想起爸妈,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感受着孤独、空虚。因此,杨鹏不愿意上学,下了课也不肯写作业,性格十分孤僻内向。他在日记里这么倾诉:“爸爸妈妈各奔东西,他们再也不管我了,我和孤儿差不多了。

 (二)学习的压力

 现在我们天天高喊着素质教育,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学校的教学教育依然和学业成绩挂钩。这一点在初中升高中显得有为凸显。老师的期盼,父母的期待让孩子在学业的道路上倍感艰辛和疲惫。一些学校虽然实行了等级成绩制度,但分数依然让这些孩子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对留守儿童的打击更大,他们得不到老师、父母正常的心理疏导,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对学习的不用心、对前途更加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三)青春期的困惑

 在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但是,由于表现的别样,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一经同学的夸大处理便成为有色新闻,令当事人非常尴尬,就这样,由一起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引发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为数不少。这就是青春期的苦恼┉┉留守儿童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心理波动,出现心理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反映。而心理问题却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援助,日积月累,问题就显得比较的突出了。

 (四)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正常人格发展障碍。

 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五)社会环境复杂造成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三、对策探讨

 (一)构筑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1、完善家庭教育

 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外出打工,务须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即便分身乏术,也要经常给孩子打打电话、写写家信,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避免其出现成长危机和道德失范等问题。对于孩子的父母,如果不能在家照顾孩子,应当选择合格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关注。父母也应当及时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对于父母,根本是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不是给孩子一个温饱富足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2、加强学校的教育

 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使之解开心灵的疙瘩。班主任老师应该多一点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首先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清楚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日、父母的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喜好和他的`朋友、监护人情况等。同时在平时多加强与这些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住校的留守儿童,更希望班主任老师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这些“特殊的学生”。

 3、社会教育不可缺失

 作为政府,应该把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作为基层政府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倡导关爱生命,关爱留守儿童。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如由学校和政府的共青团机关、少工委联合开展的心理救助、春游、亲子活动等有意义的专项活动。二是加强对教育的扶持,特别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要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待遇,加大对班主任就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培训工作。三是政府还可以就现实的教育环境加大治理的力度。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黑网吧加强查处的力度,对危害学校学生安全的事件要加强管理。对学校周边不良少年要加强监管,以免给这些心理脆弱的留守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恐慌。

 (二)、关爱孩子,创新关爱教育机制

 对于留守儿童,可以创办“留守儿童学校”或者“留守儿童班”,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配备高素质的教师,对这些孩子的成长我们想是大有裨益的。开展“父母就在身边”活动,开放专列,在一个特定的节假日,安排这些留守儿童和父母见面和生活一天或者几天的时间,为他们的出行、沟通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完善社区、农村关爱服务网络,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的主要干部牵头,热心关注、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份关爱。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同时这些留守儿童就是将来社会的劳动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如何教育培养好这些留守儿童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给他们一缕心灵的阳光,让这些孩子也能茁壮的成长。

;

1、情景治疗。将患儿带入一个假象的空间中,反复模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重复练习发生的情节,医生需要不断地鼓励患儿面对这些场面,通过医生的鼓励患儿会慢慢适应焦虑、紧张的环境,从而达到治疗儿童社交障碍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去和别的儿童交流、玩耍。

2、催眠治疗。儿童社交障碍症多见于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或者父母经常吵架导致家庭不和睦的儿童,这些儿童的内心深处充满自卑、恐惧等,导致他们拒绝与外界交流。因此,可以通过催眠疗法进入孩子的内心深处,让儿童主动说出无法释怀的事情,再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可以改善社交障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39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