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朱棣为什么造反-趣历史网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朱棣为什么造反-趣历史网,第1张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为什么在朱元璋死后才造反,他真的不敢对抗朱元璋吗?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棣是其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在朱元璋死后发动靖难之役,夺了自己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天下。这里先说结果,朱棣确实是不敢对抗朱元璋的。朱元璋在位之时,有多起杀功臣的大案牵连甚广,但天下都很稳定,这与朱元璋铁腕反腐等举动,得到百姓的支持有相当大的关系。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朱棣是绝对不敢对抗朱元璋或者说根本连对抗的心思都没有。

朱棣为什么在朱元璋死后才造反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其说是朱棣如何惧怕朱元璋,倒不如说是建文帝朱允炆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不敢作死。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直接原因,在于建文帝登基之后,急于削藩,并逼死藩王。当时还是燕王朱棣,甚至被逼得装疯避祸,最终朱棣为了自保才不得不起兵靖难。

朱元璋虽然对功臣狠,但是对朱家人还是很照顾的。分封藩王更是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制度,如果朱元璋不死,建文自然没法进行削藩,而无法削藩的话。后边的起兵靖难自然也就没有了。所以与其说朱棣是等到朱元璋死后才敢造反,不如说是朱允炆是等到朱元璋死后才敢作死。

朱棣靖难的根源与其说是朱棣有野心造反,不如说是迫不得已。朱棣起兵之初,还得靠装疯来拖延时间,当时的兵力更是远处于劣势,岌岌可危。所以与其说是朱棣野心在朱元璋死后才发作,还不如说是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才敢爆发其野心,想要完全掌控全国,削去藩王,才使得朱棣被迫起兵自救的。

综上所述,朱棣确实不敢对抗朱元璋,但他等到朱元璋死后才靖难的根本其实是朱允炆等到朱元璋死后才敢作死削藩的缘故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为巩固政权,铲除当初为他打江山的一批功臣。而要说朱棣比朱元璋更残暴的就是他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本来皇位是他建文帝的,但是他作为皇叔不但没有辅助朝政,还对侄子无礼,他不念亲情夺取皇位,表现得更无情,冷血。

朱棣和朱元璋这一对父子关系,在我个人看来十分要好,要不然朱棣也不会成为,最有实力的藩王。至于朱棣会在朱元璋死后造反,个人觉得也是一个必然事件。太子朱标在位时候,朱棣绝没有二心;但朱标死后,朱棣的心也开始躁动,对朱元璋的位置,充满了期待。

朱标成为了继朱元璋之后,唯一能够镇住朱棣的人物。这位太子如果不早亡,朱元璋也不会大肆屠杀功臣,可能大明朝历史,也会就此改变。

一、朱棣和朱元璋父子关系很好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个儿子,也是朱元璋除了朱标以外,最喜欢的儿子。他和太子朱标是亲兄弟,可以说朱棣才能,很大一部分源自朱标培养。

朱元璋对这个有勇有谋的儿子,内心也非常喜欢,对朱棣也充满了期待和厚望。在分封诸王时候,就将朱棣分封到了大都,其目的便是想要借助朱棣军事才能,抵御元朝残余势力攻击。

为了给朱棣选一个好的妻子,朱元璋看中了徐达的女儿,这一举动使得两人亲上加亲,也给朱棣增加了筹码。

二、朱棣造反,就是为了当皇帝

朱元璋在位时候,就选定了朱允炆作为继承人,在立朱允炆为太孙时候,内心最失落的人当属朱棣。原以为哥哥死了,自己最有胜算,不曾想半路杀出个侄儿,朱棣内心对这个侄儿,一点也不服气。

朱允炆即位后,朱棣就已经做好了谋反准备。他担心朱允炆,会对自己下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早早做好准备。对皇帝宝座觊觎,外加朱允炆削藩,给了朱棣起兵理由,最终反叛夺下大位。

明朝经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代帝王治理,走向了强盛时期,朱棣迁都大都,更是在这里建造了举世闻名紫禁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77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