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这篇小说围绕“辫子”的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小说最后写“伊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
同是伟大的作品,有一些长篇巨制是正面面对(或描述)时代的写作,如《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百年孤独》;也有的是用短篇来反映时代背景的。鲁迅的《风波》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反映的是清末民初张勋复辟那个阶段的事情。且看鲁迅是如何用短篇来反映时代特征的:
七斤因经常往返城里,消息灵通,因此颇受鲁镇人尊敬。他被革命党剃了光头,刚开始还觉得没什么不好,可过不久,又惶惶不安起来,因为听说皇帝又坐了龙庭。
接着便是小说中最经典的人物出场了: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30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
这一笔可谓光彩照人。赵七爷的一条辫子,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时代的变革和那个时代特有的气象;赵七爷的一条辫子,也生生道出了所有小人物的无奈:变革是上头的事情,小人物没有自主的权利,一个不小心还要人头落地,只能取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其实在现实社会,我们很多人依然是“赵七爷”,或多或少有赵七爷的因子。
小说的结尾也很有意思:七斤又从城里回来了,而且气色不错。七斤嫂问他,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咸亨酒店有人说什么没有?七斤说他没去咸亨酒店,但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因为他经过赵七爷的店前时,看到他的辫子又盘在顶上了……
《风波》中六个人物包括七斤、赵七爷、七斤嫂、九斤老太、六斤、八一嫂。其中,七斤是一个住在农村的船工,七斤是一个愚昧、麻木、落后,缺乏觉悟,胆小怕事的人。七斤是《风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因此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
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老板。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
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
《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制度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
六斤不是一个小毛丫头吗?“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 伊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见这情形,便直奔河边,藏在乌桕树后,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这老不死的!” 你是不是要分析七斤的形象?七斤是《风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因此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七斤没有头脑,不加分析的相信赵七爷的谎话,被赵七爷弄得神志恍惚。村里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灾乐祸。 七斤是一个勤劳、朴实的船夫,“没有读过书”,但由于每天帮人撑船进城,所以很知道些时事,成为村里一名“出场人物”。他曾骂赵七爷是“贱胎”,说明他对封建势力是不满的。七斤面对反革命的复辟,完全看不清自己的敌人是谁,对事件的性质和危害不认识,他们所焦虑的仅仅是没有辫子就当不成顺民的问题。而当风波过去以后,他们又如释重负,照旧生活,丝毫没有想到从复辟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这说明,麻木、软弱、不觉悟,仍是七斤的主要特征。
小说的结尾,与开头的环境描写一样。同样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六斤裹着脚,捧着那只补过十几个铜钉的破饭碗,一瘸一拐的走着,暗示出一场“风波”以后农民的贫困生活依然如故,年轻一代仍在封建习俗的压迫下,在就生活的道路上艰难痛苦的挣扎着。这些典型的环境描写启示人们,农村正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来改变保守,停滞不前的旧面貌,从而唤醒人民的觉醒,有力的突出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次革命既没能启发农民的觉悟,也没给封建统治下的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从而表明没有广大农民的觉悟,就不会有民主革命。
《风波》的开篇是一般景物环境描写,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空间顺序描绘了江南小镇乡村的风貌特点,同时奠定了小说的社会基调,即不是繁荣、先进的大城市,不是北方地区,而是江南的一个小小的乡村。这段自然场景的细节描写,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没有根除封建主义在民间的思想残留。
艺术特色
线索分明
小说以辫子事件为主线。小说中有两条辫子,一条是七斤已剪掉的辫子,另一条是赵七爷的辫子。前一条实际不存在的辫子贯穿全文,后一条则辅助性地说明了故事背景的变化。风波是由辫子引起的——在第一部分的后面,辫子预示了风波即将来临。
第二部分所写的这场风波的发生、发展、高潮,也集中在辫子上;在第三部分里,赵七爷“辫子又盘在顶上了”——这条辫子的盘起,宣告张勋复辟的失败,于是风波平息了。总之,小说的三个主要部分,故事的开端、发生、发展、结束都是以辫子为事件的中心贯穿起来的。
善于通过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七斤和七斤嫂等人的愚昧、落后,赵七爷的梦想复辟、不学无术都在对话中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这些对话都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小说矛盾冲突和情节的展开也常通过对话来实现。
如第一部分最后,七斤和七斤嫂关于“皇帝要辫子”的对话,预示了风波的来临,第三部分二人关于皇帝“不坐龙庭”的对话则表示了风波的平息。又如赵七爷“这些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大兵是就要到的”的恫吓,七斤嫂的指桑骂槐,这些都把风波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小说开头描绘了江南农村的一个生活场景:临河的土场,太阳收了光线,乌桕树叶、花脚蚊子、小桌矮凳、大芭蕉扇、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这是一个封闭、传统而又宁静的环境,以至于引得文豪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这一环境描写告诉人们,虽然辛亥革命已经完成了,可是农村却没有任何变化,一如其旧。
另外这个传统宁静的环境也为下文一场风波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反衬的背景,从而,突出了那场风波的不平静。小说的结尾,再次出现了“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的场景,这个结尾与开头呼应,说明一切恢复原样。不管是那次革命,还是这场风波,对农村都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力地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主题。
扩展资料:
《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这篇小说围绕“辫子”的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小说最后写“新近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
1917年7月1日,封建军阀张勋拥溥仪复辟,复辟时要求百姓留辫子。鲁迅在他的一篇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中说:“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幸而不几天就失败了……”“……我曾在《风波》里提到它……”这篇小说即取材于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
这篇小说写于1920年8月(据《鲁迅日记》),最初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号,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风波》充分体现了鲁迅清醒、严峻的现实主义精神。《风波》中所描绘的浙东农村生活场景,地方色彩鲜明,具有充分的民俗学价值,更重要的是给活动其闻的人物提供了地道的、真实的典型环境。《风波》中的人物描写简约精练,白描中寓有很浓的幽默讽刺色彩。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