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乾隆子女们的生辰!!!我给你跪下了

求乾隆子女们的生辰!!!我给你跪下了,第1张

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

序 名 出生日期 封爵 卒年、月 生母

1永璜 雍正06年05月28日 追封安亲王 乾隆15年03月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2永琏 雍正08年06月26日 追封皇太子 乾隆03年10月 孝贤纯皇后

3永璋 雍正13年05月25日 追封遁郡王 乾隆25年07月 纯惠皇贵妃苏佳氏

4永(玉成) 乾隆04年正月14日 履端亲王 乾隆42年02月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5永琪 乾隆06年02月07日 荣亲王 乾隆31年03月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6永瑢 乾隆08年12月14日 盾庄亲王 乾隆55年05月 纯慧皇贵妃苏佳氏

7永琮 乾隆11年04月01日 追封哲亲王 乾隆12年 孝贤纯皇后

8永璇 乾隆11年07月15日 仪亲王 道光12年08月 淑嘉皇贵妃金嘉氏

9---------乾隆13年07月09日-------------乾隆14年04月 淑嘉皇贵妃金嘉氏

10--------乾隆16年05月19日-------------乾隆18年06月 舒妃叶赫纳喇氏

11永瑆 乾隆17年02月07日 诚哲亲王 道光03年03月 淑嘉皇贵妃金嘉氏

12永璂 乾隆17年04月25日 追封贝勒 乾隆31年 废皇后纳喇氏

13永璟 乾隆20年12月21日-------------乾隆22年 废皇后纳喇氏

14永璐 乾隆22年07月17日-------------乾隆25年 孝仪纯皇后

15永琰 乾隆25年10月06日 清仁宗 嘉庆25年07月 孝仪纯皇后

16--------乾隆27年11月30日-------------乾隆30年 孝仪纯皇后

17永璘 乾隆31年05月11日 庆禧亲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是咸丰帝奕詝,本来是有两个儿子,但有一个生下来就死了,所以只剩了一个,为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咸丰帝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生的(慈禧)长子载淳,一个是玫贵妃生的悯郡王,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同日夭折,未命名。

扩展资料:

咸丰帝的儿子: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载淳逝于养心殿,享年19岁。两宫太后召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赐奕譞以亲王世袭罔替,并免朝会行礼。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太平湖醇亲王邸,与慈安太后居钟粹宫;慈禧太后居住在长春宫;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诏停三海工程。以第二年为光绪元年。上大行皇帝谥为“毅”,庙号穆宗,封皇后为嘉顺皇后,皇贵妃为敦宜皇贵妃。

——爱新觉罗·奕詝

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共有16个儿子,其中8人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们是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七子阿巴泰、八子皇太极、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努尔哈赤的其余诸子如三子阿拜、四子汤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类、十一子巴布海、十三子赖慕布也都立有战功。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56岁,五子莽古尔泰46岁,六子塔拜51岁,七子阿巴泰59岁,八子皇太极52岁,九子巴布泰64岁,十子德格类40岁,十一子巴布海48岁,十二子阿济格47岁,十三子赖慕布36岁,十四子多尔衮39岁,十五子多铎36岁,十六子费扬古21岁。 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子女:11子,14女继位人:福临(世祖) 3、顺治: 儿子(共8个有记载)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女儿(6个)皇长女(1652~1653),顺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陈氏,顺治十年十月殇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母庶妃杨氏皇三女(1653~1658),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顺治十五年三月殇皇四女(1654~1661),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乌苏氏,顺治十八年三月殇皇五女(1654~1660),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皇六女(1657~1661),顺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顺治十八年二月殇养女(3个)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女。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女。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女。 4`康熙: 承瑞 康熙06年09月20日 ------ 康熙09年05月 荣妃马佳氏承祜 康熙08年12月13日 ------ 康熙11年02月 孝诚仁皇后承庆 康熙09年02月01日 ------ 康熙10年04日 惠妃纳喇氏赛音察浑 康熙10年12月25日 ------ 康熙13年正月 荣妃马佳氏 01 胤禔 康熙11年02月14日 直郡王------雍正12年 惠妃纳喇氏长华 康熙13年04月06日 ------ 出生日即殇 荣妃马佳氏 02 胤礽 康熙13年05月03日 理密亲王-----雍正02年12月 孝诚仁皇后长生 康熙14年06月21日 ------ 康熙16年03月 荣妃马佳氏万黼 康熙14年10月08日 ------ 康熙18年正月 贵人纳喇氏 03 胤祉 康熙16年02月19日 诚隐郡王----- 雍正10年 荣妃马佳氏 04 胤禛 康熙17年10月30日 清世宗----- 雍正13年08月 孝恭仁皇后胤禶 康熙18年02月20日 ------ 康熙19年02月 贵人纳喇氏 05 胤祺 康熙18年12月04日 恒温亲王----- 雍正10年05月 宜妃郭络罗氏 06 胤祚 康熙19年02月05日 ------ 康熙24年 孝恭仁皇后 07 胤佑 康熙19年07月25日 淳度亲王----- 雍正08年 成妃戴佳氏 08 胤(示异) 康熙20年02月10日 (复)廉亲王----- 雍正04年09月 良妃卫氏 09 胤(示唐) 康熙22年08月27日 (复)贝子----- 雍正04年08月 宜妃郭络罗氏 10 胤(示我) 康熙22年10月11日 (复)敦郡王----- 乾隆06年09月 温禧贵妃钮祜禄氏胤(示禹) 康熙22年11月23日 ------ 康熙23年06月 贵人郭络罗氏 11 胤(示兹) 康熙24年05月07日 ------ 康熙35年07月 宜妃郭络罗氏 12 胤祹 康熙24年12月04日 履懿亲王----- 乾隆28年07月 定嫔万流哈氏 13 胤祥 康熙25年10月01日 怡贤亲王 -----雍正08年05月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14 胤(示题) 康熙27年正月09日 恂勤郡王----- 乾隆20年正月 孝恭仁皇后胤禨 康熙30年正月26日 ------ 康熙30年03月 平妃赫舍里氏 15 胤(示禺) 康熙32年11月28日 愉恪郡王----- 雍正09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6 胤禄 康熙34年06月18日 庄恪亲王----- 乾隆32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7 胤礼 康熙36年03月02日 果毅亲王-----乾隆03年02月 纯裕勤妃陈氏 18 胤祄 康熙40年08月08日 ------ 康熙47年09月 顺懿密妃王氏 19 胤(示畟) 康熙41年09月05日 ------ 康熙43年02月 襄嫔高氏 20 胤祎 康熙45年07月25日 简靖贝勒----- 乾隆20年正月 襄嫔高氏 21 胤禧 康熙50年01月11日 慎靖郡王----- 乾隆23年05月 熙嫔陈氏 22 胤祜 康熙50年12月03日 恭勤贝勒-----乾隆08年12月 谨嫔色赫图氏胤禐 康熙52年02月 ------ 出生日即殇 贵人陈氏 23 胤祁 康熙52年11月28日 镇国公 乾隆50年07月 静嫔石氏 24 胤秘 康熙55年05月16日 (言咸)烙亲王----- 乾隆38年10月 穆嫔陈氏共35子,其中11位未排序者皆未序齿,早殇。 5、雍正 : 雍正皇帝先后得五子,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皇三子弘时自毙。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清高宗乾隆(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又以承德避暑山庄为行宫,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外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公元1796年,八十八岁的乾隆皇帝将帝位让于其子仁宗颙琰,年号嘉庆,自己为太上皇。 6、乾隆 : 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而旦有两个儿永与永瑢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所以资料如下:皇长子永璜生於雍正六年,侧福富察氏生。她於雍正十三年逝世,乾隆元年被追封为哲妃,十年追皇贵妃;而永璜侧於乾隆十五年逝世。端慧皇太子永琏生於雍正八年,嫡福{后来被封为孝贤皇后}生。可惜这位受雍正及乾帖狾Z所钟爱的儿子,不足十岁即殇。他死后皇上下旨说明:他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依雍正所订立的储君法,预订了皇太子人选是永琏。虽未行册立之礼,但己命为皇太子。所以被封为端慧皇太子。皇三子永璋生於雍正十三年,纯妃苏佳氏所生。纯妃於乾隆二十五年封为皇贵妃,可是他们母子二人都逝世於乾隆二十五年。皇四子永,乾隆四年嘉嫔金佳氏所生。其后於六年升妃、十四年贵妃、乾隆二十年追皇贵妃。永侧过继给乾隆兄弟。皇五子永琪{环珠格格里的五阿哥},乾隆六年愉媚嫔珂里叶特氏生、乾隆十年愉妃。永琪於乾隆三十一年去逝。皇六子永瑢乾隆八年,纯妃所生。永瑢亦过继给兄弟;皇三子的同母兄弟。皇七年永琮,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永琮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因患痘症便夭折。可能屡因丧子之痛,皇后於乾隆十三年,病逝於出巡的德州运河翔凤艇上。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一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乃同母兄弟。皇九子亦是嘉妃於乾隆十三年生,但早夭没有命名。皇十子乾隆十六年,舒妃叶赫哪拉氏生。但早夭没有命名。皇十一子永瑆於乾隆十七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八子乃同母兄弟。皇十二子永[基]音,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孝贤皇后死后三年,才被立为皇后。可是乾隆三十年,她在南巡途中剪发。{传言与皇帝吵架,预藏利剪剃发出家。} 皇帝说她突发疯疾,令额驸富隆安送回京师;更一度想废掉她,可是大臣反对才放弃。但把那拉后打入冷宫,把历次受封的册宝,全部缴回。皇后在冷宫病死后,亦只以贵妃名份治丧没有谥号。因此她的儿子们也丧失皇位继权。皇十三子永璟,乾隆二十年皇后乌那拉氏生。与皇十二子乃同母兄弟。皇十四子永璐於乾隆二十二年,令妃魏佳氏生。永璐活不到十岁殇。乾隆二十四年令贵妃,二十五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令皇贵妃。她逝世於乾隆四十年。因她儿子被选为皇帝,乾隆於六十年禅位给儿子时,追赠她为孝仪皇后。皇十六子於乾隆二十七年,令贵妃生。早夭没有命名。皇十七子永璘,乾隆三十一年令皇贵妃生。与嘉帝乃同母兄弟。 7、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共有5个儿子,名字不详! 8、道光: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共有2个儿子! 9、咸丰: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共有2个儿子! 10、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没有子女! 11、光绪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没有子女! 12、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没有子女!

  宁波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明州小片(或甬江小片)。宁波方言既有吴语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下面择要予以说明。 <BR>(一)语音方面 宁波话向来以“石骨铁硬”著称,有一句俗语叫“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勿可与宁波人讲闲话”,意思是说,虽然同是吴语,苏州话“糯”,即使吵架也好听;宁波话“硬”,即使说话也像吵架。“石骨铁硬”正是宁波话语音方面的特点。这是因为,第一,宁波话完好地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字。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灭、雪及笠、独等字都是入声字,带喉塞音韵尾,读起来特别短促。第二,许多复韵母变成了单韵母。如ian→i;an→i。因而下面这些字就成了同音字:钱=缠=奇,剪=展=几,线=扇=细;联合=离合,尖刻=饥渴,烟厂=衣厂,面饭=米饭。第三,说话的语气、语调上也体现了“硬”的特质。宁波话语音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音变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复杂。例如:鸭,鸭蛋,音压;一只鸭,音如晏。猫,白猫黑猫,音如毛;一只猫,音慢。牌,门牌,音排;扑克牌,音办。叔,两叔伯姆,音缩;阿叔,音宋。伯,伯父,音百;阿伯,音浜。脚,脚骨,音接;拐脚,音将。了解这种音变现象,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宁波方言中一些疑难问题。如“虹”,地道的宁波话不叫虹,叫鲎(音如吼),俗语有“东鲎日头西鲎雨”、“早鲎勿过昼,夜鲎晒开头”等说法。鲎本指鲎鱼,一种壳似坚甲尾似剑的海洋动物,本义与虹无关。鲎当虹讲,其实就是虹的音变。“端午”又作“端五”,宁波话则说成“东五”,俗语“吃了东五粽,还要冻三冻”,东也是端的音变。男孩宁波话叫“小挽”,有人以为“挽”是“乌鬟”的合音,有人以为本当作“小顽”,顽取顽皮义,其实小挽即小娃的音变。宁波以“隘”为地名的很多,如邱隘、邬隘、王隘路、姚隘路,旧有“东乡十八隘”之说,此字普通话读ài,宁波话读尬,读尬有音理依据,隘从益得声,同声符的“溢”字宁波话读革,如水革出,老酒倒了革进革出,可作旁证。天一阁有个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学界有麻将起源于宁波的观点,证据之一就是麻将得名于麻雀,而麻雀宁波人正叫麻将。 <BR>(二)词汇方面 宁波话词汇跟普通话甚至跟其他吴语都有较大差别。这几年用宁波话编辑的幽默短信很流行,事实上,许多年前民间就有把普通话翻译成宁波话的游戏,如毛主席语录“你们年青人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地道的宁波话怎么讲?答案是:倷拉后生家赛过天亮头八九点钟咯日头。两者差异,主要在于词汇。下面就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各举三对来对比: <BR><STRONG>普通话 宁波话 普通话 宁波话 普通话 宁波话 </STRONG><BR>台 风 风 水 锅 巴 镬 焦 傻 瓜 呆 大 <BR>疲 倦 着 力 肮 脏 腻 腥 寂 寞 心 焦 <BR>吵 架 造 孽 玩 耍 嬲 话 上 当 背 耙 <BR>偶 然 蓝 扮 不 能 呒 告 全 部 和 总 <BR>有些复音词的语素顺序与普通话刚好相反,如人客、气力、牢监、蛳螺、欢喜、闹热等。有人曾以宁波话有关人体的名称为例,盛赞宁波方言如何形象生动,如何入情入理。比如:宁波话管耳朵叫耳朵皮,嘴唇叫嘴唇皮,眼皮叫眼泡皮,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皮”;手叫手骨,腿叫脚骨,脊柱叫背脊(音吉)骨,因为它们主要是“骨”;鼻子叫鼻(音白)头管,因为是管状的,鼻涕叫鼻(音白)头,因为它是从鼻头管流出来的;睫毛叫眼眨(音霎)毛,因为跟眨眼有关,眉毛叫眼眉(音迷)毛,因为长在眼睛上面;胡子叫牙须(音苏),因为长胡子的地方里面就是牙齿;脑门叫脑磕头,膝盖叫脚磕头,两者都是旧时臣民磕头时所用的部位;腋窝叫肋胳肢下,因为它位于肋骨与胳膊相交处底下;手肘叫手挣支头,用它可以支撑头;手指叫指末头,脚趾叫脚末头,因为它们既是四肢之末,又可视作四肢之头;腿肚子叫脚娘肚,因其像孕妇的肚子,大腿叫大(音舵)脚胖,因其又大又胖;脚叫脚泥螺,因其形酷如泥螺;脚心叫脚底心,因为脚心总朝底,手心叫手天心,因为手心可朝天;脖子叫头颈,因为它连着头;胃叫饭包,因为它像装饭食的包;腰叫腰缚(音婆),因它是系腰带、裤带的地方;肠子叫肚肠,因为它在肚子里边;肚脐叫肚脐眼,屁股叫屁眼,因为都有洞孔如眼;右手叫顺手,因其做事灵活而顺,左手叫借手,因其做事不利索,手如借来的一般;等等。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以上说法有不少值得推敲,但我们不得不惊叹宁波人对母语的解读能力和再创造能力,不得不惊叹宁波方言本身的魅力:我们祖先创造的词汇是何等的富有哲理,富有情趣,富有想象力! <BR>(三)语法方面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几条特殊词法。 <BR>1.单音节动词后面加上“记”,构成“动记动记”的格式,表示动作的重复或某种情态。如看记看记、摸记摸记、张记望记、撮记引记、立记隑记、走路腰记腰记、头侧记侧记、嘴巴瘪记瘪记要哭嘞。 <BR>2.有些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词尾“动”,表示一种生动的情态,有“……的感觉”、“……的样子”等意思。如晕晕动、旺旺动、投投动

  吴 方 言 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

  通行地域 吴方言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 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江苏省境内属吴语或以吴语为主的县市共有21个:丹阳、金坛、高淳、溧阳、宜兴、武进、常州市、江阴、沙洲、靖江、南通、海门、启东、常熟市、无锡、无锡市、苏州市、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溧水县南部孔镇、新桥、白马等乡镇也属吴

  语区。上海市以及所属的10个县: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崇明、南汇、川沙、宝山、嘉定都说吴语。浙江省除西部淳安(包括旧遂安)和建德(包括旧寿昌)两县外,基本上都在吴语区的范围之内,但浙江南部洞头、玉环、平阳、苍南、泰

  顺、庆元等县是吴语和闽语的交错分布区。建德县北部下包、乾潭及其以东的各乡镇,南部唐村、里叶、大店口等地仍在吴语区内。江西省东北玉山、广丰、上饶3 个县和上饶市也是吴语区。此外,福建省西北角的浦城县县城及其以北的乡镇,安徽南部郎溪县北部的梅渚、岗南一带和广德县的下寺、芦村等地也说吴语。

  粤 方 言 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广府话,当地人称白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 粤方言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 ,以广州话为中心。使用人口约4000万。通行地区大致如下: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

  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

  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 、梧州、玉林 、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 、浦北、灵山 、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

  母语的也很多,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

  分区 粤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和地理分布可以分为4个片:①粤海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南和部分粤北地区,是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个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它在粤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②四

  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门等县,以台山话为代表。③高阳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属各县和江门市所属的阳江县和阳春县,以阳江话为代表。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郁江、浔江沿岸的南宁市、横

  县、贵县、桂平县、平南县、藤县、梧州市,玉林地区的玉林县、北流县、容县、博白县、陆川县,钦州地区的钦州县、合浦

  县 、浦北县 、灵山县和北海市,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岑溪县 、昭平县 、蒙山县、贺县、钟山县,一般以南宁话为代表。它的语音比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内部的异同又可以分为四个方言小片:广府片、邕浔片、勾漏片和钦廉片。

  闽 方 言 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4000万。具体地点如下: 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

  浦、周宁、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

  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此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

  上。 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 120 个以上。此外,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中,闽方言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分区 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闽南方言 是闽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潮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部和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闽东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共18个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乡区)、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闽中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话为代表。

  赣 方 言 又称赣语,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赣方言并非"江西话",江西省境内除赣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吴方言和江淮官话,江西的邻省也有赣方言。由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点,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把二者合并为一个大方言区,称为客赣方言。

  通行地域 赣方言通行于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和皖西南一些县市通行的方言,其特点近似赣方言,有的学者认为也可以划入赣方言。

  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 60 多个县市。包括南昌、景德镇(城区)、萍乡和宜春、抚州、井冈山三地区的各县市:南昌、新建、安义、靖安、奉新、高安、宜丰、铜鼓(也有人认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万载、分宜、新余、 清江、丰城、 进贤、东乡、临川、金溪、资溪、南城、 黎川、崇仁、 宜黄、乐安、南丰、新干、峡江、永丰、 吉水、吉安、 泰和、永新、莲花、安福、宁冈、遂川、 万安,上饶、 九江两地区的大多数县市:波阳、余干、 万年、鹰潭、 贵溪、余江、弋阳、横峰、铅山、乐平、 永修、德安、 星子、都昌、、彭泽、武宁、修水,赣州地区的广昌、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金、会昌等县也有使用赣方言的乡镇。此外,通行赣方言的还有湖南省东界的13个县:临湘、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桂东、汝城、常宁、资兴、安仁,有人认为岳阳、永兴也属赣方言区;福建省西北部的 4个县市:邵武、光泽、建宁、泰宁;湖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连界的 8个县:通城、蒲圻、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地区的望江、东至、宿松、怀宁、太湖、潜山、岳西、桐城等县的方言,据初步了解,也和赣方言相近,目前归属未定,可能也将划归赣方言。使用人口约3000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是,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一名称职的语文老师,那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也是我最初的梦想。 老师是一把钥匙,能帮我们开启智慧之门。老师是一盏明灯,能带领我们走向成功之路。老师是一付良药,能医治各种疾病。 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喜欢在家里玩“老师”这个角色,一块小白板、一堆娃娃和一块空地,那就是我当”老师“的小天地。而我喜欢上学,并非因为可爱的同学和美丽的校园,而是因为可敬的老师。

就拿张老师来说吧,刚上一年级,那时,张老师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刚上学,我们还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张老师就一点一滴地教我们,她是我精神上的支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和一位同学吵架了,但张老师没有很严厉的批评我,心平气和的和我谈心,告诉我们说:“同学应该要友好相处的,不能吵架,吵架伤和气,有什么误会坐下来慢慢说。”她不仅指出了我身上存在的问题,还告诉我改进的方法,让我 受益匪浅 。最后,我和同学的误会终于解除了,从此还成为了好朋友。至今,张老师那温柔的眼神让我难以忘怀。现在,我们都升到五年级了,张老师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班主任了,但我们还是非常想念她。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都值得我尊敬和爱戴。

小时候我觉得当老师很轻松,很快乐,但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小学了,却发现当老师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轻松有趣。老师每天要批好几堆作业,每天都要批到夜深人静,第二天清晨又迎着晨曦去学校上课,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时候,老师一整天都要站着,不停讲课,连坐下的时间都没有,不要说是一口水了,所以好多老师都有咽喉炎,这还不算,最让老师头疼的是,碰到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这真的让老师操碎了心。这时候,我觉得当一名称职的老师实在太辛苦了。但为什么老师们无怨无悔呢?我有些不解,妈妈说:“当老师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她们的精神世界是是充实的,幸福的。特别是看到自己桃李满天下,那种自豪与满足,是别人无法感受的”。这也让我的教师梦更加坚定了。尽管我没有太多过人之处,但是我仍不会放弃努力。尽管这个梦想距我很遥远,但我仍不会停止追求。尽管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挫折和无数的磨难,但我仍不会灰心丧气。因为我相信经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最终一定能 梦想成真 的!

这就是我的梦,也是中国的梦。

历史上姓金的名人有:金圣叹、金日磾、金崇岳、金履丰、金农等。

1、金圣叹

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主要作品:《沉吟楼诗选》《唱经堂才子书汇稿》。

主要成就:点评《水浒传》《西厢记》,提出“六才子书”之说。

2、金日磾(dī)

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后兵败被霍去病俘获。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西汉时期匈奴族政治家。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

主要成就:位列辅政大臣,辅佐太子刘弗陵。

3、金崇岳

公元1062年-公元1124年,中元佑戊辰李常宁榜进士,官值阁舍人,迁大理寺卿。后出知明州,为花石冈所扰,公上书,迁礼部尚书,授右正言兼延和殿侍讲学士。既而三上书谏除党禁,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被贬谪为象州司户,宣和六年殁象州任上。

主要成就:北宋礼部尚书 ;三上书谏除党禁 ;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

4、金履丰

南宋浙江兰溪人,因战绩卓著,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他与理学大家、世称“仁山先生”的堂兄弟金履祥文武并显,双璧联辉,名著朝野。时值元兵入侵,金履丰抗御屡胜,军功赐券,并享世袭。

因于洪患,金氏族人后迁新洲。现在闽侯县上街鎭新洲村南有纪念金履丰的将军府。

5、金农

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主要作品:《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冬心诗集》《冬心随笔》等。

主要成就:创“漆书”;为扬州八怪之首。

扩展资料:

金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九位姓氏,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日磾"读作"密滴")。还有一系金氏是由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金姓至今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参考资料:

_金圣叹 _金姓 _金日磾 _金崇岳 _金履丰 _金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14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