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丝的人物传说

莉莉丝的人物传说,第1张


除了美国电视剧《真爱如血》(True Blood)设定为“与神同是吸血鬼”之外,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可以证明莉莉丝是吸血鬼,包括该隐是由她所教导的说法。
关于该隐作为吸血鬼的说法来源,并非来自《圣经》,而是美国白狼公司的桌面游戏《吸血鬼》。
阿卡德的莉莉丝是一名女性神灵,从苏美语字根“夜晚”而来,字面上的翻译为夜间活动的夜魔。
扎伊尔斯(希伯来传说),以及佛西斯(拉梅吉.安西拉尼),其他学者则驳斥词类变化是根据苏美字根中的“LYL”而来,并建议将“Lilit”的字源归于风暴恶魔,此观点颇受学者引用来支持锲形文字墓铭考古之用。
其它的学者则发现阿卡德文字中的“莉莉杜”(微风女神),被引用来考证苏美神祇中的“妮妮尔”(同样也是微风女神),她是英尼尔的妻子,并来自于南方的风,这个来自阿达帕民族的故事,说明了阿达帕打破了南风的翅膀,阿达帕还害怕会被处死刑。
莉莉丝是一位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夜魔,或是伴随着风暴出现的邪神,并且会伤害儿童。莉莉丝最早出现在西元前三世纪,巴贝隆纳独一无二的风暴恶魔,或像莉莉图(Lilitu)的神灵,大约在西元前700年,许多学者将其名发音改为“莉莉丝”(Lilith)。 10世纪成书的佚名文献《本司拉的知识》(原名是《便西拉的字母》(The Alphabet of Ben-Sira)是中世纪时期的一份佚名小说作品)中记载。莉莉丝的称谓和身分来自苏美巴比伦和亚述的女神贝里蒂莉或女恶魔Lilu、Lilitu,在苏美语中,Lil指暴风或恶魔,而Lulu指“情欲”。伽南人将莉莉丝称为巴拉特,而在公元前2000年的泥板上,莉莉丝被称为莉拉可。
有一天,亚当和莉莉丝因为性爱位置问题吵架了(原文是:莉莉丝说“我不可在下”,而亚当说“我当在上,不可在你之下;你当在下,我在你之上”。)莉莉丝认为自己和亚当同出一脉,并没有尊卑之分,而亚当并不同意莉莉丝的说法,于是整件事终于谈崩了。莉莉丝说了上帝隐秘的名字,借用了上帝的力量逃跑了。自己女人赌气跑了亚当当然不干了,于是去向上帝告状。上帝派了三个天使去追莉莉丝(Snvi、Snsvi以及Smnglof),并说:“如果她愿意回来最好,否则,以后每天就会有她的100个子孙死掉”。
天使在红海中央找到了莉莉丝。他们将上帝的话传给了莉莉丝,但是她还是不愿回来。天使说“我们要将你溺死在大海之中”。
“躲开!”她说,“我以致初生小儿于病而受造,若为男孩,我当主他生后8天,若为女孩,则20天”。
天使听到了莉莉丝的话,他们坚持要她回去。但是莉莉丝以永恒之神的名向他们启誓:“无论何时我在护身符上看到你们的名字、形象,我会失去了给小儿致病的力量”。并且,她同意日后每天有100个她的子孙死去。
附录:
这是在《本司拉的知识》里的记载,也是最早关于莉莉丝的文献记载。不过《本司拉的知识》是一本伪典,什么叫伪典?伪典就是假借他人名字而写成的书。《本司拉的知识》就是假借了《便西拉智训》的作者、希伯来先知便西拉的名字而写成的书。也就是说,不是先知的人为了提高自己书的可信度,冒充先知的名字来写书。至于里伪经的解释你们就别信了,伪经和秘经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我在这里要说一下伪经呢?因为我曾在《本司拉的知识》的介绍里发现,有人叫它伪经(或次经)。这到也罢了,关键是很多朋友不知道伪经是什么,于是就去查。由于百科里伪经的解释,使很多人将它误解为比圣经地位还高的典籍,这显然是错误的,伪经和秘经完全是两回事。
(上文提到的”红海“只是一种比喻,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红海。而在《死海文书》中,“红海”其实是和印度教的破坏女神卡利玛的“血之海”同源。“血之海”即意味着所有生命孕育都来自女性的经血,而作为从血之海中诞生万物的代价,就是要向血之海补充鲜血,例如人祭。)
在喀巴拉的经典《光辉之书》中,为了供养血之海,莉莉丝也称为诱惑人类和扼杀婴儿的恶魔。为此,犹太人在婴儿的摇篮外围用白色涂料画上几圈以作保护,也为婴儿挂上护身符-上面写有上帝派遣追回莉莉丝的三位天使名字,但这不总有效,因为传说莉莉丝的能力强于天使。
注:莉莉丝的情人/丈夫是萨麦尔或撒旦仍有争议
萨麦尔出自伪典《希腊语巴录启示录》,和撒旦不是同一位,基督教圣经没记载。此伪典抄袭了摩西五经中撒旦引诱人类祖先的堕落,引诱者被替换成了萨麦尔,因此不少人被误导以为萨麦尔就是撒旦。(实际上伪典的诞生年代晚了创世纪上千年,充其量只是一个同人作品,根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萨麦尔与新约中的撒旦形象也有重叠。 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关于莉莉丝的形象说法不一。
还有记载说她是巨人时代侍奉席琳的神使。但是她开始在艾尔摩亚丁时代活动,有许多纪录证明,她的外表是褐色皮肤的精灵。在史奈曼时代,她被席琳的子女们奉为死神的第九个女儿,被描述为当时掌控席琳崇拜者们的宗教与军事的核心人物。在凯沙的默示录里,关于莉莉丝,有以下的描述:“在愤怒众神的武力之前,天上的战场上,席琳所生的魔物一个接一个倒了下来。席琳眼见就要失败,于是在深渊的地底建立死亡的世界,并在此地躲避。此时,席琳将莉莉丝留在地面上,命令莉莉丝准备好,总有一天她会再度回来。席琳把莉莉丝的名字从死亡名册删去,因此,莉莉丝成了永远不死的可怜生命体。”
古巴比伦时代,莉莉丝是寺庙女神伊什塔尔的侍女。她也被古代希伯来视为大地和农耕部族的太母,而亚当在这些传说中代表的是侵略者——游牧民族。在古希腊神话中,她是人首蛇身的女妖拉米亚(Lamia)
传统基督教与诺斯替教派教父之间的争斗使得莉莉丝在西方世界恶名远播。后来基督教徒们又致力于对犹太教的研究,提高了莉莉丝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在中世纪晚期,西方掀起一股消除迷信和反对巫术的运动,莉莉丝也首当其冲成了千夫所指的批评对象。同时,她在魔鬼世界的地位也显著提升,进入排名靠前的女魔头。1604年,英国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维最先描述了莉莉丝与魔王夜晚在山顶聚会的情景。
在史学界,人们对莉莉丝的形象争论不休。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莉莉丝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妇女摆脱男人控制争取独立的精神实质,是对于以亚当为代表的男性统治地位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28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