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康熙、雍正当政时期的事件

谁能告诉我康熙、雍正当政时期的事件,第1张

康熙

说起文字狱, 今天的人往往觉得古代帝王心理很阴暗,很不正常。其实,惯于制造文字狱的多是神经健全的有为之主,他们心里十分清楚不能以文字罪人。如果说要给康熙颁发中国封建王朝的最佳领导奖,那么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好学敏求、崇尚节约雍正大帝,当之无愧最佳团队奖。比起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及其父康熙的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雍正则更善于团队建设,选贤用能,处理危机。诸君不信,且听在下道来。

为了更好的描述他们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权且给这个团体成立一个国有股份制企业——康熙集团。在康熙集团里,康熙自己董事长兼和总经理一肩挑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他任命二阿哥胤礽为总经理助理(太子),协助自己的全面工作,其意一是对自己深爱的皇后的感情的转移和寄托,在皇后临终的允诺;二是培养未来的储君,锻炼其能力。但是当了近四十年总经理助理的二阿哥胤礽,在其他阿哥的排挤下,实际上只是帮助做了一些打杂的工作而已,没有树立自己应有的领导威信。在自己亲信的诱导和兄弟纵容下,这个性格胆小怕事,生性懦弱的他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卖官胄爵,挪用公款达几十万两白银,同时和自己的父亲的小老婆私通,最后栽在兄弟的陷阱下,被扣上造反的罪名,圈禁终生。

贤名远扬的老八胤禩被康熙授予相当于人事部长(主管吏部)一职,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这也是雍正团队最具有竞争力的对手之一。这个温文尔雅又阴险狡诈的人,还有两个跟班九阿哥与十阿哥,推波助澜,在省市的重要官员几乎都被他们把持着,或者倾向他们。在这个集团里,除了康熙,最精明的人恐怕就算他,太子的倒台和大阿哥的圈禁就是他们的杰作,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严重失算。太子倒台后,实际上九阿哥与十阿哥等运作下,朝野上下推选新太子九成都是选他,这对于高度集权的康熙来说,让他警觉,看到了其中的水分。从黄河发大水,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挪用、借用资金导致国库空虚一事,实际上晚年的康熙对整个集团的高层领导及管理体制运行的迟钝已经非常痛心,却又无可奈何,对胤祀的作秀更让他看不到希望,加上两个混帐和不学无术的跟班,这位人事部长实际上不被晚年的康熙看好,失去了年轻的灵性而多了几分奸诈,在推选太子事情之后已经明确的被列为接班人之外。

而投资开发部部长,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的国防部长,也就是深受康熙钟爱的大将军十四阿哥,早期一直在八阿哥胤祀的领导下工作,表现欠佳,但是其在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得到了朝野上下包括阿哥们乃至康熙本人的认可。在大殿侮辱十三阿哥胤祥并与其打架,与康熙也发生争执,但是胸怀宽广的父亲康熙还是原谅了他,并授予重任“大将军王”去平定北方,打击对手。由于参与八阿哥党的历史前科再加上远在塞外,没有最终得到康熙的再次青睐。最后没有得到总经理职位的他被罚去守皇陵之外,女朋友兴娣也被雍正抢了。一些野史中的雍正把遗诏“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传位于四阿哥”,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根据清朝历史宗族规定,传位诏书是必须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的,而且古代的“传位于”中的“于”字也是近代简化的字前“淤”字;再则,年迈的康熙虽然坚持自己处理政务军务,但是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比较清楚的,加上朝廷的太子之争已经白热化,矛盾重重,不至于糊涂到在这个时候把继位人远派千里之外的塞外边疆,一旦发生意外的情况那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至于精通经史的三阿哥虽然受康熙的赞赏,但是他们安于享受部长级的待遇,不搞小动作,没有想再往前走一步的意思,一直以来只是参与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等无关紧要的事情,对雍正团队没有什么竞争力。急躁正直与嫉恶如仇的十三阿哥一直是雍正团队里的核心成员,从小没有额娘照顾的他却得到了同父异母的哥哥雍正的爱护,在当时讲究背景出身的宫廷里面这种爱护显得比较珍贵,也造就了今后为雍正死心塌地的情感基础。因此,在康熙皇帝驾崩之时,他在雍正集团的策划下迅速掌管了丰台大营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报答了哥哥的恩情与爱护,为雍正的顺利继位奠定了“枪杆子”基础

雍正王朝康熙怒斥官员还债是第4集

第4集康熙叫胤禛为朝廷社稷着想,放手追款。胤禛请父重褒奖十三阿哥胤祥,和希望与胤祥一同办此差事。康熙不允,并说:“朕要你去做真正的孤臣。”胤禛亲自追讨皇子王公的欠款,叫一路跟随他回京的田文镜负责追缴众官员的欠款。

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1] ,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条约确保清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2] 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3-5] ,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当时康熙传位给雍正,其他皇子气得吐血,责怪媳妇不争气的原因是:雍正的儿子弘历非常让康熙喜爱。这种让人觉得有点荒唐得原因,自然让其他皇子觉得自己的媳妇生不出让皇上喜欢的孩子了,肯定会愤愤不平。

时雍正即位,其实一直议论纷纷,但是康熙的传位肯定有一定的原因是为了弘历。弘历一直深得康熙的喜欢,康熙甚至将他带在身边,教授他学习书法和治国安邦的道理。甚至带在身边,让弘历可以耳濡目染,尽早接触到处理朝政的事。可以说完全把他看作接班人来培养的,因此有可能康熙传位给雍正只是为了未来能够让自己这个优秀的孙子当上皇帝。

弘历和康熙的缘分简直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孙子,弘历和康熙第一次相遇,康熙就非常喜欢这个小家伙了,甚至超越了对自己儿子的喜爱。其他皇子都只能嫉妒自己的媳妇生不出这样的儿子,讨得皇上的欢心。

虽然康熙的传位有一部分是因为孙子的原因,但是其实康熙的传位还是因为雍正是一个真的厉害的人。雍正的才能在登上帝位之后就逐渐显现,处理国事都非常干净利落。可以说做事冷静。这就足以看出康熙的眼光非常的准。因为孙子就选择了继承人,这个方式实在是太过草率了,也不太现实,就算孙子再好,也不可能把江山社稷这样随意处置。

弘历不仅讨皇上喜欢,而且他也确实非常有才华。弘历就是著名的乾隆,比自己的父亲雍正都要有名。是清朝时期非常优秀的皇上之一,让许多人都称赞。

如此看来,当时其他皇子都生气的原因是有道理的,自己的媳妇怎么就生不出这样优秀的孩子呢?弘历如此优秀和聪明,真的让不少皇子嫉妒。

曹雪芹是我们国家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而曹雪芹的形式也是非常的跌宕起伏的。而曹雪芹的家族也是和《红楼梦》当中贾家一样,经历了繁盛到衰败的全过程。其实曹雪芹的家族在一开始并没有那么繁盛,自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成为皇家侍卫之后,曹家才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曹雪芹的曾祖父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帝的重用,是因为他的妻子是康熙帝的乳娘。

还是康熙帝的生母本身就去世的非常早,所以他和乳娘的关系很好。有了曾祖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在很小的时候就侍奉在了皇子的周围。曹寅和康熙帝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曹寅在去世的时候,康熙帝也非常的伤感,还让他的儿子继承了曹寅的位置。虽然在康熙帝时期,曹家慢慢的发展的越来越壮大,根基也越来越深厚,但是在一切在雍正称帝之后,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康熙和雍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虽然吵架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但是雍正却并不看好曹家,反而将其边缘化。在雍正继位没多久之后,曹家就被抄家了,曹雪芹自然也流落民间,开始了艰苦的生活。在康熙帝时期,曹家是主管盐的,而在雍正上位之后,他是想要好好的改革一下盐政的,所以就拿曹家开刀了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也是被严格管控的,雍正也是想要改革,加上那个时候盐商基本上都非常的奢侈,所以雍正就觉得是曹家管控不力。

其实说白了,曹家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曹雪芹那个时候年纪还非常的小,所以自然是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的。《红楼梦》也是在曹雪芹颠沛流离的生活当中所写出来的,和曹雪芹本人的生活也是有着很大的关联性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da38bbfb51afa40f4afb050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134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关于雍正和乾隆父子的审美问题,随着央视国家宝藏的开播又讨论起来。因为父子俩在瓷器上的审美差异一眼就能看得出来,雍正是走淡雅隽永风,乾隆是走繁缛堆砌风,父亲留白,洁白不染一物。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c426df24ec1190ef77c66cc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儿子是个盖章狂魔,被网友戏称农家乐审美,浓妆艳抹不说,只要自己喜欢,就盖上章,根本不管别人感受,最多一幅画盖了1千多印章。在人家原画上题跋已经不足以表达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连画中的山上也被他题了字。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33d59d16c51b9d16fcfa60c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不仅如此,笔者发现很多地方这对父子都是对着干。顺治和康熙都葬在京师以东的今河北遵化的清东陵,而雍正,打破了清朝延续的子随父葬的传统,另建陵寝,改葬在京师以西的今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到了乾隆,不知该葬在西陵还是东陵,最后他没有走父亲雍正的路线,而是葬在爷爷康熙所在的清东陵。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b4e995a8f8deb48f8d5464c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这对父子的脾气秉性也明显不同,雍正刚毅,乾隆疏阔,雍正勤,乾隆缓,雍正狠辣,乾隆宽和。当然在这也好理解,雍正的即位历经磨难,九王夺嫡,党派纷争,康熙晚年国家已是千苍百孔,雍正45岁才即位,整顿吏治,锐意改革才使得国库充盈,官员廉正。给乾隆打下了盛世的基础。即便乾隆懒惰些也没有什么大纰漏。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2a98226cffc1e17374a80f84190f603728de90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用人上,父子想法不一。雍正对八爷党痛恨至极,将几个亲兄弟贬的贬,杀的杀,不留情面,乾隆一上位却赦免了他们;雍正一生整顿吏治,痛恨腐败,乾隆自己大把花钱毫不吝惜,还培养出硕鼠和。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920073ad0223dd54574e74c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最明显与雍正对着干的是秀才曾静案。曾静不过是想出人头地想着魔的秀才,听说川陕总督岳钟琪是岳飞后代,就臆想让其反清复明,于是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岳钟琪将信转给雍正。雍正对曾静进行一番思想改造,要求曾静写检讨,自己亲自审阅,还给这份检讨书起了一个名字《大义觉迷录》。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09b3de9c82d158afac56788b0a19d8bd3e42c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派遣他到全国各地去宣讲。雍正向曾静保证:我发誓绝不杀曾静,而且我的子孙也能杀你。这等于给乾隆下了命令。但是乾隆一上台,就把曾静拉到菜市口砍了。这让雍正情何以堪。

所以,有人认为,乾隆不是雍正亲生的。因为清朝野史一直有乾隆来自海宁陈家之说。大家怎么看呢?

和佛赏花去/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423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