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异性朋友吵架后想要报复,是我太偏执了吗?

与异性朋友吵架后想要报复,是我太偏执了吗?,第1张

    我觉得你应该冷静一下,你现在的状态很冲动,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总是过于冲动,否则你可以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你把他当成朋友,那么朋友之间怎么会不吵架呢,要知道世界上很少有和自己三观完全一致的人,所以即使是朋友,也有观念不一样的地方,你要学会接纳你们之间的差异,友谊才会长久。

    没有哪两个人之间相处不会吵架的,你要学会与人相处,接受那些不一致的观点,朋友之间更要相互体谅。

    你不能吵架过后想要报复别人,以暴制暴是不可以的,不道德也不合理,不是最理智的解决问题方式,何况只是单纯的吵架而已。

    你应该仔细分析一下你们是为什么吵架,如果问题严重可以绝交不再往来,没必要报复他。你应该学会放下,有时候问题尖锐的话,就往前退几步再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报复是不可取的,这世界上多一个仇人就会让自己死的更快一点,能宽容忍让才是表现自己有气度的方式,宽容才能迎来更多的朋友。也许他正想着怎么和你道歉呢,而你不分青红皂白的报复打击他,显得你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两个人矛盾的解除,重在交流,你约他出来好好谈一谈,你先为自己的冲动和过失道歉,那么他也会为自己的过失道歉,如果你不先让步,那么他不会放下敌对心理。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你才能赢得尊重。

不会。当偏执的人曲解别人的意思而大动肝火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理这个人一哄而散是,让这个人在那里对着空气吼几声也就风平浪静了,不会被气死。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属于精神心理科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早期缺少关爱、后天受挫、自我苛求、处境异常等因素有关。

1、带他们多去参加活动。偏执型人格的人缺少“空杯心态”,自负的无法自拔,可以带他们多见一些人,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外面的世界还可以存在那么多快乐和谐的氛围,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足,而这个自身的不足在一定范围内是被允许的。

2、顺从他们的意思。他们高度要求无非就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如果不想吵架就顺应他们的意思,彼此都会很开心,至少避免了一次吵架,偏执型人格的人其实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外表表现的才那么的坚硬,所以多给他们关爱。

3、通过聊天尽量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内容是激发事件A看似是导致结果C的直接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对待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事件B。其实偏执型人格对象就是在B环节出错的例子。

要与他们相处,就得从二人世界到大众视野,营造良好温馨氛围。

比如说:

①带着对方多多参与亲友的聚会,鼓励他多结交朋友,感受交往的快乐。

②两人相处时保持自在状态,可适当暴露自身缺点以此来引导他降低一些对其自身的苛刻要求。

③扩展新的兴趣点,两人或者带上朋友一起进行。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逐渐治愈对方。

2以柔克刚,顺势而为

如果你想和偏执型对象吵架,那么一天可以进行无数次,可是这样子的争吵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的心中其实还住着一个较为“幼稚”的孩童,有着诚挚热烈却无法表达的爱。

面对偏执型对象,我们第一步就是顺势而为,先给足其安全感:

①他不喜欢我们衣着暴露,那我们就换个保守点的风格

②他需要爱,那我们可以每天真诚地对他们说一遍“我爱你”

要记住,柔情似水是对付对方最有力的武去引导他们自愈:

①充分鼓励和积极评价,为其增强信心铺垫勇气

②帮助他屏蔽外界不良信息,劝慰他理性看待建议,慢慢促使他降低过剩的自我意识

③强调船到桥头自然直,事件A 发生再多,告诉他只要我们把认知B 做好,那么结果C 就不会太坏。

最后,如果你的伴侣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过于严重,那么我还是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

偏执的人有哪些表现如下:

1好斗很容易与他人对抗和争论,顽固的利己主义。

2怀疑没有理由怀疑配偶的忠诚,配偶与异性接触都会导致不愉快。

3敏感高估自己,不理解别人的缺点,也不容忍别人的缺点。对别人对自己的忽视和排斥过度敏感,感到被侮辱和怨恨。

4歪曲事实:无端怀疑别人,以为别人对自己有“阴谋”,怀疑别人要伤害利用自己,对他人良好举止的扭曲理解。

5记仇不愿意原谅别人的伤害、贬低自己的行为,当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时,会感到怨恨,并有强烈的报复和敌意。

6猜疑把别人的善意或无意行为理解为敌意,扭曲别人的意图,怀疑别人的真诚,总是认为别人不怀好意。

如果你的伴侣易怒,暴躁,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受到阻碍:有一个目标想达成,但受到某事、某人的阻碍而无法达成。

2受到不舒服的刺激:某个痛点被踩到、某句话或行为促发了负面的感受。

3 过度忍耐:这个事件本身只是一个导火线。可能在事发之前,已经忍耐很久了,这次连同过往的新仇旧恨,一起业力引爆。

如果有一个人长期习惯用“暴怒”来沟通,从心理学上讲,这是“表里不一”的现象:

情感:这里我说了算、我完全没有错、错的是你;

行为:批评、掌控、咄咄逼人;

身体姿势: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对方,肌肉僵硬;

心里的真正感受:我很孤单、很害怕失败、怕失去地位、他对别人瞧不起、怕如果他们知道我真正的模样,会不尊敬我、不喜欢我;

发现了吗,那些表面的生气,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保护内心那一块脆弱、害怕受伤的玻璃。

生气其实只是一个假面的“表层情绪”,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冰山,底下可能潜藏着的是“自卑、被误会、不被接纳、恐惧、害怕、脆弱”等等复杂的情绪。

当一个人因为种种的原因,不习惯或者不被允许表达冰山底下那些情绪,那么他所有的感受,都会用“生气”表现出来。

一天到晚总是爱生气的人,内心其实真正的感受是脆弱的,但正因为害怕脆弱被看见,所以用生气来武装自己。

生气是一种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不过“总是”爱生气的人,很可能拥有一个害怕受伤的灵魂,因为怕受伤,所以先声夺人,看起来像是在对别人生气,实际上,有可能是在气自己。

1、这类人对于挫折或者别人的拒绝常常过于敏感,认为一切与他有关或者无关的事件都是阴谋。他们自卑又虚荣,爱钻牛角尖,常常武断的判断这些事件的性质都是负面、消极的。他们常常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觉得自身受到别人的冒犯和打击,并且长久的记仇和不肯原谅别人。

2、他们经常猜忌别人,哪怕对方是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伴侣。他们会将你无意的话语或者行为认定成你对他存在轻视或者敌意,并且以此来质疑你。和你争论也不是为了寻求问题的解决,而是想要获得成就感,他们表现出与环境不相符合的暴躁、好斗。仿佛吵架吵赢了就可以突出他们的与众不同和优越感。

3、他们有把自己看得过分重要的倾向,顽固的维护自身利益,不愿意做出一点让步。和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相处是十分不易的,我们需要花费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来与对方磨合,这是一场打持久战。不过如果我们处理关系得当的话,那我们在往后生活中处理事情会更加游刃有余,也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46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