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江西看傩舞?

如何去江西看傩舞?,第1张

傩nuó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配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

编辑本段源远流长

1、 概述

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据《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由此典故引申而来,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出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并为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中引用。

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己发展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江西的婺源、南丰、乐安等县的"傩舞",有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山神"、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戏剧片段的"孟姜女"、"白蛇传"以及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等。傩舞的表演形式与面具的制作,对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产生影响,如藏族的"羌姆",壮、瑶、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师公舞",就是吸收了傩舞的许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发展成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关于傩舞,学者解说甚多,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和江西傩戏学家钱先生合著的第一部《中国傩文化通论》中说:"傩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国界的庞杂而神秘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宠儿。"傩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周代傩纳入国家礼制。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但《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

2、江西傩舞历史溯源

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商周时聚居于赣江和鄱阳湖流域的三苗(或扬越)后裔,创造了灿烂的江西青铜文化。新干县太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双角神人面具,透露了赣傩滥觞的信息。记载最早的赣傩是南丰县《金砂余氏族谱·傩神辨记》,其中说汉初长沙王吴芮奉命征伐闽越,驻兵南丰军山。为避"刀兵之灾",告诫乡民"传傩以靖妖氛"。唐代文化鼎盛,《开元礼》对州县傩礼的统一规定,推动了江西8州37县"乡傩"的传播,如南丰、萍乡、修水都有唐代建傩庙、供傩神的传说。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注引《宣城记》提到三国吴时,庐陵郡岁末有丐傩讨钱的习俗。

两宋江西经济文化发达,赣傩盛行。南丰《金砂余氏族谱》记载,余氏为避唐末战乱,由余干迁徙南丰,宋初将祖先在四川为官时崇奉的西川灌口二郎清源真君神像迁至金砂(现紫霄镇黄沙村),"立庙奉祀,岁时香火,遗其制曰'驱傩'。"萍乡考证,太平兴国年间始建的石源仙帝庙,供奉傩神唐宏、葛雍、周武三将军。宋室南渡,隆佑孟太后驻跸南丰觉源寺,大批赵氏宗室成员流寓南丰,家乐伎艺聚集,百年"景象繁华"。南丰隐士刘镗作《观傩》古诗:"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全诗48句,详细描写了南宋时南丰傩舞剧的表演情况,为研究中国早期傩戏提供了一个标本。

明清两代是赣傩繁荣时期,江西30多个县市有乡傩记载或遗存:赣东以南丰为最,清末至今有180多个村庄组建过傩班,现仍有"跳傩"、"跳竹马"、"跳和合"、"跳八仙"等113班。乐安有"滚傩神"、"戏头鼓"和"玩喜",崇仁有"面仂公"和"跳八仙",宜黄有"跳傩",广昌有"孟戏"和"跳魁星",黎川有"跳和合"与"跳八架",抚州、南城、金溪也有傩俗记载。赣西数萍乡最多,傩舞称"仰傩神"或"耍傩案",傩庙、傩面、傩舞谓之"三宝"。万载称"跳魈"或"搬案",分"闭口傩"和"开口傩"两种流派。宜春亦有"闭口傩"、"开口傩"和"旁白傩"之分。遂川流行"斗牛舞"。赣北记载甚多,南昌和新建称"大傩",高安和上高有"逐疫",靖安和奉新名"掸傩",修水叫"行傩",武宁唱"傩歌",德安"行傩礼",瑞昌有"神傩",都昌谓"逐疫",彭泽"赶花猫"是傩俗。赣中是乡傩活跃区,清代峡江元宵"有傩",清江和丰城的傩戏流传到云贵。赣东北以婺源有名,傩舞称"跳鬼",清代有36傩班、72狮班之说。浮梁有"五举戏",先跳傩,后舞狮。在赣南,宁都有傩舞遗存,瑞金有傩俗记载。各地乡傩构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赣傩文化群。

编辑本段气势磅礴

由于傩舞流传地区不同,其表演风格也各异,既有场面变化复杂,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势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这种古老传统傩舞之花,至今仍流行于江西的德安、武宁、婺源、南丰、都昌等县的舞台、厅堂和村镇田头。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

编辑本段传承发展

傩是上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物,"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的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中国傩文化通论》)傩的生命张扬,主要体现在傩祭仪式中借助神灵的威力,驱除自然灾害(如旱、涝、火、虫等)和人体灾害(如瘟疫疾病等)。

傩神庙是众神(面具)栖息之地,也是举行傩仪的主要场所。萍乡现存17 座,南丰亦存17座,其中北宋金砂村傩神庙记载最早,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建的甘坊村傩神殿保存完好,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迁建的石邮村傩神庙民俗风味最浓,庙门石柱两边镌刻的对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概括了傩文化的特征。傩坛供奉的主神各地不一,南丰为清源真君和傩公傩婆,萍乡是唐、葛、周三将军,万载是欧阳金甲大将军,宜黄和乐安东湖村也是清源真君。为了表示对神的敬意,有的地方要定期举行"出帅"仪式,仿效权贵出行,备用銮驾仪仗,旗锣牌匾,傩轿凉伞,鼓乐吹打,前簇后拥,十分壮观。

傩仪是傩基本形态。赣傩仪式沿袭古礼,有起傩(开箱、出洞、出案)、演傩(跳傩、跳魈、跳鬼)、驱傩(搜除、扫堂、行靖)、圆傩(封箱、封洞、收案)等基本程序。时间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元宵后几天结束(少数傩班在二月间结束)。"驱傩"是整个仪式重点,傩人戴着狰狞面具,拿着武器,在火把照耀下沿门驱疫,将危害人类的邪魅赶走。这种仪式各地表现并不相同:南丰石邮村"搜傩",开山持铁链与钟馗、小神进入各家厅堂、房间搜索,保留了古傩"索室驱疫"的原生形态特征。婺源长径村"追王",村民沿着田野小径追赶"八十大王",请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几下祛邪逐疫,表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乐安流坑村驱疫,一边傩人装扮神灵入室搜索"行靖",一边村民打扫巷道,清理污垢,并洒上石灰和硫磺等物"行净",反映了乡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祈求人丁繁衍是傩祭仪式的重要目的。唐代李倬《秦中岁时记》:"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内二老儿,其名作傩公、傩母。",这两个傩神是南丰傩的生殖崇拜神,跳傩必跳《傩公傩婆》。有的结婚人家,还要在新房中加跳一次,以求生子。道具傩崽手握红蛋,下塑阳具,平时作为喜神供在神坛上。作为生殖崇拜神的还有灌口二郎。上甘村"解傩"要跳《二郎发弓》求子仪式舞。类似的节目,宜黄神冈有《高源送子》,乐安流坑有《书生董永与七仙女》。萍乡留存的婚姻神月老和助产神金花、银花面具,明显也与求嗣有关。

保护孩子是傩礼的重点。万载跳傩时大菩萨"团将",观者抱儿携女躲进其凉伞下,以求傩神保护。宁都中村九月傩舞"禳神",村民把重阳节与小孩满月、老人做寿都放在这一天过,希望孩子寿高重九。南丰跳傩不仅有祝贺生子的"喜事傩"节目,而且有还愿、拜契、打关等为小孩避邪免灾的傩俗。石邮村傩庙"搜傩"时,男孩子都可登上神坛和傩神太子挤在一起观看,乡民说:"太子保护小孩看傩,不怕神神鬼鬼。

祈祷农业丰收是傩祭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南丰傩神西川灌口二郎,原由农神兼水神的李冰父子衍化而来;而傩神庙中又都塑有土地神像,特别是上甘村傩庙的土地神比真人还要高大,衣袍腹前画有"白兔衔桃枝"图案。兔能多产,桃可避邪,这种象征符号表达了乡民对谷物丰收和人丁繁衍的祈祷。傩祈丰年还表现在立春日举行的迎春礼中。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籍礼后,"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建昌府所辖的南丰至今留存上述各类傩舞,而且首跳的"竹马"舞都是一足跳跃,有古代祈雨之舞——商羊舞"屈其一足起舞"的特征。《獭捉鲤鱼精》是根据《礼记·月令》春天物候"獭祭鱼"编创的傩舞,艺人将鲤鱼精面具画满麻点,强调它是雄性,表达了乡民春天不伤母畜的环保意识。清代萍乡也有傩舞迎春的记载。

赣傩的驱鬼逐疫、求子祈丰的仪式后来又扩展到祈福、纳吉、求财、兴旺等多种内容。如神词赞诗中的"一愿家家庆吉,二愿夫妇均安,三愿田禾大熟,四愿猪牛兴旺,五愿五谷丰登,六愿大众千秋";"求嗣者,早生贵子";"读书者,聪明智慧,求功名早登金榜;农耕者,一籽落泥,万籽收成;做技艺者,上家相请,下家相迎;做生意者,一钱为本,万钱为利",等等。

傩的仪式离不开歌舞形式和面具服饰等相关器物。为增加娱乐性,扩大群众基础,傩不断吸附其它艺术营养,丰富傩艺表现形式,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赣傩是这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现有200多个传统节目,其中南丰90多个。仪式舞是"驱傩"时跳的舞蹈,舞者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而威严。娱乐舞节目众多,内容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小说和世俗生活。由于流传年代和师承关系不同,表演风格各异,既有以写意为主,动作舒展,舞姿优雅,古傩韵味犹存的"文傩"流派,也有以写实为主,动作强烈,节奏鲜明,融合武术技巧的"武傩"流派。同一个傩班中,又因节目内容不同,表演各有特色。

赣傩各地英雄神将节目甚多,如《头阵》、《太子》、《三将军》、《二王对锏》、《十二对大刀》、《先锋》、《绿品》、《杨帅》、《上关下关比武》、《关公战颜良》、《张飞祭枪》、《孙权打子烈》、《天兵地将赌刀》、《打钺斧》、《矛吒钻》、《滚团牌》等等。赣傩也有不少傩戏节目,如婺源的舞剧《舞花》,表演秦二世胡亥为争皇位毒死兄长扶苏的历史故事,由《夜叉打旗》、《元帅操兵》、《丞相送酒》、《太子归天》等几个节目组成,场面壮观,气势磅礴。万载的开口傩《花关索与鲍三娘》,表演花鲍对阵相爱的民间故事,二人对唱内容,与明成化本《说唱词话》中的《花关索传》大体相同。广昌的孟戏演唱孟姜女的传奇故事,具有南戏印迹,原戴面具表演,又有傩戏特征。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仪中是神 的载体,在傩舞中是角色的装扮,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赣傩现存面具约400多种3000多个。萍乡傩面的古朴浑厚,婺源傩面的夸张奇异,南丰傩面的色彩亮丽,可谓赣傩面具三大特色。南丰现存傩面120多种2300多个,神鬼人兽,造型各异。以开山面具最有特色,人兽合一,狰狞凶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剑鬓和青铜镜等意象符号造型,反映了传说中以蚩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痕迹。傩面具的材料原有铜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现了新老民间艺人的精湛工艺和民族的审美情趣。有的傩班面具雕刻后,还要举行开光仪式,使其充满神灵之气。

傩乐、傩服、傩具是赣傩文化的重要内容,形制不一,各有特色,而南丰更为丰富多彩:从伴奏音乐说,傩仪音乐保留了"以乐通神"、"击鼓逐疫"、"以乐送神"的古礼乐制;傩舞音乐则吸收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有很大发展,除了锣鼓伴奏外,还有鼓吹乐、吹打乐、丝竹乐形式,有几十个曲牌可供选择,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从傩舞服饰说,一方面传承了古傩"赤帻"(红头巾)、"朱裳"(红裙子)、"绿鞲衣"(绿袖套)旧制,一方面又发展了宋傩"绣画色衣"的特色,有红花衣裳制、红袍马甲制、花衫红裤制、戌服披甲制、戏曲服饰制等多种样式。从傩事器具说,有兵器军具、法事器具、灯烛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五大类上百种,既延伸了古傩武装驱疫道具,又体现了古代文明礼制,更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此外,各地的傩俗和傩的民间传说、故事、神词、赞诗、喜歌、吉语、楹联、题匾、灵符、咒语,同样是赣傩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编辑本段文化瑰宝

傩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傩吸收了儒道释文化因子。一是吸收了它们的神灵体系,壮大了傩坛威力。赣傩神(面具)有紫微大帝、太白金星、真武大帝、八仙、刘海、张天师、马(灵官)赵(朗)关(公)温(琼)四天将、六丁六甲等道教神仙和护法神将,也有如来佛、弥勒佛、观音、金刚、阎罗、目连、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哼哈二将等佛教菩萨和护法神;还有韩擒、寇准、范仲淹、包拯、秦叔宝、尉迟恭、华佗、孙思邈等儒家人物和英雄神将。二是借用它们的礼仪制度,丰富自己的驱鬼逐疫仪式,如赣傩中的道教斋醮仪式和符 咒语,南丰傩中的儒家行为规范和礼仪乐制。三是表达它们的思想内容,扩展傩舞傩戏的娱乐功能,如赣傩中道教神 驱邪斩妖节目和道家五行观念,释家普求众生的节目和因果报应思想,儒家读书入仕的节目和"神道设教"思想等。赣傩兼收并蓄,有多元宗教文化特色。

傩融合了上古神话传说。有的神话直接与傩有关,如颛顼时傩以驱疫鬼之子神话、神荼郁垒缚鬼饲虎神话、黄帝杀蚩尤以其形厌邪魅神话、黄帝以次妃嫫母为方相护丧神话等。有的神话节目反映了上古人类与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如赣傩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神话、《后羿射日》的羿射十日神话、《傩公傩婆》的伏羲女娲创生神话、《二郎发弓》的高 求子神话、《跳白 》的白泽神兽言鬼神之事神话、《跳判》的钟馗不同来历神话、灌口二郎神部将《解傩》逐疫的李冰治水神话,以及《猴子悬梁》、《猢狲与蟾》、《捉猿精》、《孙悟空》反映的猿猴图腾神话等等。赣傩中的神话传说,折射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影像。

傩蕴含了戏剧发生和发展因素。宋代朱熹说过:"傩虽古礼而近于戏。"在南丰,南宋不仅有《观傩》诗描写的早期傩戏演出,还有迄今为止最早移植"永嘉戏曲"的记载;南丰宋代传入的清源真君傩神,是明代汤显祖记载的宜黄戏神;南丰广泛流行的傩舞与新田孟戏,与广昌明代流传的孟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赣地开新戏台仪式,吸收了赣傩祭祀仪式;地方戏演出前的《加官》、《魁星》、《灵官》,分明来自傩舞;赣傩的《目连救母》、《古城会》、《天门阵》、《水漫金山》等节目,又引自戏曲或木偶戏。这些,为傩戏艺术研究提供了鲜活材料。

傩吸附了中国民俗文化。乡傩与民俗结合形成傩俗。赣傩习俗包括物质傩俗、社会傩俗、精神傩俗等多种文化事象,如傩庙装饰、宅院驱邪、傩服求子、傩饭禳灾、傩名辟疫、傩舞祝寿、傩事禁忌、方相送丧等等。赣傩多在春节期间活动,民俗文化更浓。在南丰,上百个傩班出坊跳傩,送福迎祥,娱神娱人,联络族众,和谐邻里。元宵前后,乡民又将傩舞、傩仪与戏曲演出、灯彩游艺、民俗礼仪等结合起来,纵情欢愉,宣泄情感,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傩还创造了自己的传承体系。乡傩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参与者都是农民,仅南丰就有3000多农民艺人,按各村情况组成族傩班、村社班、私家班。弟子不限,既有5人一班,也有24人一班,大家和睦相处,平等相待。为首者或按资升迁,或众人推选,或抓阄确定,有大伯、正印、头首、坐案、老座、傩长等称呼。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有族姓世袭、轮流负责、共同参与等多种形式。资金自筹,收入平分。赣傩艺人创造的管理模式和传承方法,体现了农民的非凡智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悠久

乐安地处江西东部雩山余脉,境内环山,古代交通闭塞,盛产的粮食难以外销,农户便以余粮喂猪,因而生猪皮薄肉嫩,成为历代皇家贡品。因有余粮,养鸡业也很盛行。为保六畜兴旺,清代乐安便有以鸡嘴神和猪嘴神驱傩活动,凡有瘟疫地方,就请东湖村去"滚傩神",用鸡嘴神、猪嘴神及鹅王一起逐疫。乐安以动物神驱傩的形式,可上溯到汉代宫廷大傩。古代缺乏科学知识,把气象、草木、虫豸、六畜的异常现象皆作不祥征兆。战国后阴阳学说,更把鸡、犬、羊、豕、牛患瘟疫而大批死亡或五畜反常现象附会于人事灾祸,称为"五祸",用"五行"说加以解释。以鸡嘴神与猪嘴神来制服六畜瘟疫,正是汉代神兽驱逐的延续。

流派纷呈

乐安傩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分为三大流派:增田镇东湖村"滚傩神",由古代村民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一种祭祀仪式逐步演变而来;古村流坑的"戏傩",一般在每年正月集中表演或喜庆日子有选择性地上户献演,主要节目有《钟馗扫台》、《天官赐福》、《走板》、《和尚装香》等;鳌溪镇罗山傩舞,表演时,有八对面戴古代名将或神话人物面具的艺人,伴着锣鼓的节奏,结合人物的身份,或持刀执剑,翩然起舞,或兵戎相见,激烈对打,赛舞竞技,热闹非凡。

东湖"滚傩神"每年正月初二"起傩",十六日结束。初三开始在村中活动,初七外出跳傩,一般去7个弟子,只跳《鸡嘴》与《猪嘴》。傩班头人先领众人向四方朝拜,祈求神灵附体显威。表演开始,鸡嘴神独舞"挑马枪"与"托环刀",猪嘴神上演"打关刀"、"射弓箭"和"玩棍杵",二神各自显示武功神威。然后鸡嘴与猪嘴神合演《攀探》,似作相互攀附寻找瘟鬼状。最精彩的表演是最后《踩爆竹》,在急促喧闹的锣鼓声中,村民把点燃的一串串鞭炮丢在鸡嘴与猪嘴神脚下(有时甚至用一箩筐的散爆竹倒在二神脚下,点上引线),一时火光耀眼,响声震耳,硝烟弥漫。表演者脱掉鞋袜,赤脚踩在不断炸响的爆竹上,一边口念祷词,一边翻滚手中器械。观者惊心动魄,舞者泰然自若,瘟疫在二神的驱赶下和鞭炮惊吓声中远走他乡,村民则得到了心灵慰藉。外村若邀请傩班驱疫,12个弟子全都出动,表演全部节目:《七圣》、《收小鬼》、《牛魔王》、《夜叉》、《训状元》、《鸡嘴》、《猪嘴》、《踩爆竹》。最后由鹅王守门,鸡嘴神和猪嘴神持钺斧进屋搜索,将鬼疫驱逐出门,犹如古傩方相氏"索室逐疫"。

"滚傩神"所戴的面具与其他傩舞不同,不是整个罩住脸部,而是由上额下嘴两个断片组合而成,有猪嘴、鸡嘴、鹅王、东岳、判官、白虎精、歪嘴婆婆等18面。伴奏音乐为一鼓一锣,节奏为反3/4拍,弱拍在前,强拍在后,很有特色。

这种傩舞既有独舞,也有双人舞,表演时多持道具,舞蹈动作古朴粗犷,刚中有柔,有"踢腿蹲裆"、"反弹射箭"、"拂脸甩手"、"汇步"等动作技巧。如遇瘟疫灾害,则18个傩神全部出动,走村过户搜索驱邪,整个过程显得较为原始,很少人为加工的痕迹。

珍贵遗产

"滚傩神"中"猪嘴"、"鸡嘴"的造型动作及表演风格在我国傩舞中实属罕见,是至今惟一幸存的最古老的傩仪和傩舞,需要精心保护和传承。

三溪乡石邮村,可能是你说的那个地方。

从杭州坐火车到南昌,然后坐汽车到南丰。或者坐火车到鹰潭,然后坐汽车去南丰。后一种距离更短!

到了县城就可以找地方住了!那个村子有没有旅馆,我真不知道。我是南城的,南丰隔壁的一个县!

路线:杭州乘火车到上饶市下,车站打的20元到带湖路汽车站乘上饶-婺源的巴士,约3个小时到达婺源县城,秋口镇离县镇很近,就在李坑景区附近。。。

婺源县是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也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全县处处是风景,在领略婺源傩舞风情的同时,还可以四处转转,但彩虹桥、江湾、晓起、李坑、江口、灵岩洞、鸳鸯湖、大鄣山等景点感受下婺源的生态之美。。。

摘要: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南丰有傩,自汉开始。南丰傩舞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故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南丰傩舞有哪些主要特点以及历史起源吧!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追本溯源,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有关于“傩”的记录,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寇"字,是在室内以殳(古兵器)击鬼之形。甲骨文中有关"舞"字的记载中有"魃"字,是一人头戴假面具的形象;说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以后《论语》、《吕氏春秋》、《周礼》都有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关傩仪的记叙较详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也描写了傩仪傩舞的情形。自汉至唐,傩舞都为驱疫鬼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

一历史起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具有宗教性和艺术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南丰傩舞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据记载,汉初,长沙王吴芮传傩于南丰西乡一带。唐开元八年(720年),南丰县治迁今所,其时颁布的《大唐开元礼》,对南丰傩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是南丰傩的发展时期,宋室乐艺伎和流散艺人带来京都的文化艺术,使南丰傩戏趋于成熟;明清两代,南丰傩进一步完善,清后期,受戏曲影响,”乡傩“进一步娱乐化,编演了许多新的傩舞节目。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丰已有傩班上百个,散布于各乡镇。

1发展演变

(1)汉代

南丰有傩,自汉开始。据南丰西溪乡余氏重修族谱内《金砂余氏傩神辨记》称:"辉(此文作者)尝考宋时邑志旧本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扎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辨记》中还引用《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掌傩神,熊皮四目,执戈扬盾,皆所以除疫"。可知当时"傩"是为靖妖驱疫而"舞"的。

(2)唐代

唐承汉制,宫廷傩祭规模更大,唐玄宗颁布的《开元礼》对州县傩仪作了具体规定。在南丰,人口的迁徙促进了傩舞的发展。金砂余氏重修族谱中的《敕封清源妙道真君传》记载:唐末,余氏从饶州(今鄱阳)迁来南丰,随请清源妙道真君神迁金砂,"立庙奉祀,岁时香火,遗其制曰'驱傩'。率弟子十余人,蒙熊戎,饰朱衣朱裳,扬盾执戈,以祓除不祥,是则余氏之世习有傩。"

(3)宋代

自末以后,傩仪中出现了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等新角色,娱人成分渐增。宋末元初,南丰人刘镗写《观傩》诗曰:"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全诗见《文征文献卷》),详细描绘了当时傩舞剧在南丰演出情况。

(3)明代

明代,民间傩十分活跃。石邮吴氏重修族谱中《石邮乡傩记》载:宣德年间(1426-1435)县民吴潮宗出任广东海阳县令回归故里,在石邮建立傩庙,组织傩班,井一直活动至今。明正德十一年(1516),《建昌府志旷四时土俗大略"的"腊月"条目载:"小儿辈带面具戏舞于市,似古傩礼"。是时,傩舞已突破"索室驱疫"的傩仪范畴,形成娱人娱神的舞蹈。

(4)清以后

自清以后,南丰傩舞有的受到其他文化的渗透,将戏剧表演武术动作融合于傩舞表演之中,有的从传奇小说、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中汲取内容创作新节目。

南丰傩舞,自汉迄今,世代相傅,历经唐、宋、元、明、清,盛行不衰。

(5)建国后

建国后,南丰傩舞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通过多次派人挖掘、整理、研究、创新,古老艺术再展新姿。1953年,南丰傩舞曾获江西省及中南区民间艺术会演古典艺术奖。1954年县举办傩舞大会演,26个班队参加。1955年,中国戏曲研究员黄芝内等到南丰考察傩舞;而后,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盛婕一行4个深入南丰考察学习傩舞及收集资料,历时1月。1957年3月,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文化部特邀南丰石邮傩舞参加;同年5月江西**制片厂《江西新闻》摄制组为南丰傩舞摄制专辑。中央和省内专业文艺团体亦多次派人来南丰采风,以傩舞语汇成素材,创作了《和合同庆人间乐》、《丰收乐》、《开天辟地》等舞蹈节目。本县文艺工作者与民间世人挖掘整理的传统傩舞及合作编创的《蜜桔大王》、《赛车》、《拾禾穗》、《界碑》等新编傩舞,多次参加全国、大区、省、地的民间世术汇演,均获好评。1953年,廓背园、水南的傩舞及水北的和合舞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获古典艺术奖,并于当年参加中南大区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1957年,石邮傩舞,应国家文化部特邀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同年江西**制片厂来南丰县摄制南丰傩舞专辑。1959年,新编傩舞《蜜桔大王》,被推选参加江西省第二届农村文艺观摩汇演,其中1954年春节举办的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傩舞专场,竟有26个傩班参加。"文化大革命"时,傩面具、服装、道具被当成"四旧",全部烧毁,傩舞活动被迫停止。

(6)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丰傩舞得到迅速发展,傩仪也得到保护,为弘扬民族文化,南丰傩舞青春焕发。1985年,南丰傩班多达108个。同年,周家堡傩班世人周禾仂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当选为中国舞协江西分会第二届理事;从1986年以来,县文联和县文化馆联合开展傩舞普查,并于当年完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南丰傩舞资料册>的搜集整理工作,其中《开山》(石邮班)、《雷公》、《和合》、《纸钱》、《傩公傩婆》、《刘海戏蟾》、《小尼姑下山》7个节目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开同》、《金刚》、《财神》、《魁星点斗》等16个节目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州地区》;1989年6月桥背乡水南村成产农民傩舞艺术团;同年9月,南丰傩舞《傩风》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奖;1992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西分会、南丰县文联和南丰县三溪乡政府联合组织的三溪乡石邮村傩舞蹈演出队,为参加"广西傩戏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国内个戏曲、舞蹈研究专家举行专场演出,再次震动"傩坛"。中国傩戏研究会长,著名戏剧理论家曲六乙先生说:"石邮傩的确是我国已知现存最古老的傩品种"。南丰傩舞已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南丰县亦被誉为"傩舞之乡"。

二主要内容

(1)傩神庙

傩神庙是众神(面具)栖息之地,也是举行傩仪的主要场所。萍乡现存17座,南丰亦存17座,其中北宋金砂村傩神庙记载最早,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建的甘坊村傩神殿保存完好,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迁建的石邮村傩神庙民俗风味最浓,庙门石柱两边镌刻的对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概括了傩文化的特征。傩坛供奉的主神各地不一,南丰为清源真君和傩公傩婆,萍乡是唐、葛、周三将军,万载是欧阳金甲大将军,宜黄和乐安东湖村也是清源真君。为了表示对神的敬意,有的地方要定期举行"出帅"仪式,仿效权贵出行,备用銮驾仪仗,旗锣牌匾,傩轿凉伞,鼓乐吹打,前簇后拥,十分壮观。

(2)傩仪

傩仪是傩基本形态。赣傩仪式沿袭古礼,有起傩(开箱、出洞、出案)、演傩(跳傩、跳魈、跳鬼)、驱傩(搜除、扫堂、行靖)、圆傩(封箱、封洞、收案)等基本程序。时间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元宵后几天结束(少数傩班在二月间结束)。"驱傩"是整个仪式重点,傩人戴着狰狞面具,拿着武器,在火把照耀下沿门驱疫,将危害人类的邪魅赶走。这种仪式各地表现并不相同:南丰石邮村"搜傩",开山持铁链与钟馗、小神进入各家厅堂、房间搜索,保留了古傩"索室驱疫"的原生形态特征。婺源长径村"追王",村民沿着田野小径追赶"八十大王",请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几下祛邪逐疫,表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乐安流坑村驱疫,一边傩人装扮神灵入室搜索"行靖",一边村民打扫巷道,清理污垢,并洒上石灰和硫磺等物"行净",反映了乡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祈求人丁繁衍是傩祭仪式的重要目的。唐代李倬《秦中岁时记》:"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内二老儿,其名作傩公、傩母。",这两个傩神是南丰傩的生殖崇拜神,跳傩必跳《傩公傩婆》。有的结婚人家,还要在新房中加跳一次,以求生子。道具傩崽手握红蛋,下塑阳具,平时作为喜神供在神坛上。作为生殖崇拜神的还有灌口二郎。上甘村"解傩"要跳《二郎发弓》求子仪式舞。类似的节目,宜黄神冈有《高源送子》,乐安流坑有《书生董永与七仙女》。萍乡留存的婚姻神月老和助产神金花、银花面具,明显也与求嗣有关。

(3)傩礼的重点

保护孩子是傩礼的重点。万载跳傩时大菩萨"团将",观者抱儿携女躲进其凉伞下,以求傩神保护。宁都中村九月傩舞"禳神",村民把重阳节与小孩满月、老人做寿都放在这一天过,希望孩子寿高重九。南丰跳傩不仅有祝贺生子的"喜事傩"节目,而且有还愿、拜契、打关等为小孩避邪免灾的傩俗。石邮村傩庙"搜傩"时,男孩子都可登上神坛和傩神太子挤在一起观看,乡民说:"太子保护小孩看傩,不怕神神鬼鬼。

祈祷农业丰收是傩祭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南丰傩神西川灌口二郎,原由农神兼水神的李冰父子衍化而来;而傩神庙中又都塑有土地神像,特别是上甘村傩庙的土地神比真人还要高大,衣袍腹前画有"白兔衔桃枝"图案。兔能多产,桃可避邪,这种象征符号表达了乡民对谷物丰收和人丁繁衍的祈祷。傩祈丰年还表现在立春日举行的迎春礼中。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籍礼后,"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建昌府所辖的南丰至今留存上述各类傩舞,而且首跳的"竹马"舞都是一足跳跃,有古代祈雨之舞——商羊舞"屈其一足起舞"的特征。《獭捉鲤鱼精》是根据《礼记·月令》春天物候"獭祭鱼"编创的傩舞,艺人将鲤鱼精面具画满麻点,强调它是雄性,表达了乡民春天不伤母畜的环保意识。清代萍乡也有傩舞迎春的记载。

(4)赣傩

赣傩的驱鬼逐疫、求子祈丰的仪式后来又扩展到祈福、纳吉、求财、兴旺等多种内容。如神词赞诗中的"一愿家家庆吉,二愿夫妇均安,三愿田禾大熟,四愿猪牛兴旺,五愿五谷丰登,六愿大众千秋";"求嗣者,早生贵子";"读书者,聪明智慧,求功名早登金榜;农耕者,一籽落泥,万籽收成;做技艺者,上家相请,下家相迎;做生意者,一钱为本,万钱为利",等等。

(5)歌舞形式

傩的仪式离不开歌舞形式和面具服饰等相关器物。为增加娱乐性,扩大群众基础,傩不断吸附其它艺术营养,丰富傩艺表现形式,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赣傩是这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现有200多个传统节目,其中南丰90多个。仪式舞是"驱傩"时跳的舞蹈,舞者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而威严。娱乐舞节目众多,内容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小说和世俗生活。由于流传年代和师承关系不同,表演风格各异,既有以写意为主,动作舒展,舞姿优雅,古傩韵味犹存的"文傩"流派,也有以写实为主,动作强烈,节奏鲜明,融合武术技巧的"武傩"流派。同一个傩班中,又因节目内容不同,表演各有特色。

(6)主要剧目

赣傩各地英雄神将节目甚多,如《头阵》、《太子》、《三将军》、《二王对锏》、《十二对大刀》、《先锋》、《绿品》、《杨帅》、《上关下关比武》、《关公战颜良》、《张飞祭枪》、《孙权打子烈》、《天兵地将赌刀》、《打钺斧》、《矛吒钻》、《滚团牌》等等。赣傩也有不少傩戏节目,如婺源的舞剧《舞花》,表演秦二世胡亥为争皇位毒死兄长扶苏的历史故事,由《夜叉打旗》、《元帅操兵》、《丞相送酒》、《太子归天》等几个节目组成,场面壮观,气势磅礴。万载的开口傩《花关索与鲍三娘》,表演花鲍对阵相爱的民间故事,二人对唱内容,与明成化本《说唱词话》中的《花关索传》大体相同。广昌的孟戏演唱孟姜女的传奇故事,具有南戏印迹,原戴面具表演,又有傩戏特征。

(7)傩舞面具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仪中是神的载体,在傩舞中是角色的装扮,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赣傩现存面具约400多种3000多个。萍乡傩面的古朴浑厚,婺源傩面的夸张奇异,南丰傩面的色彩亮丽,可谓赣傩面具三大特色。南丰现存傩面120多种2300多个,神鬼人兽,造型各异。以开山面具最有特色,人兽合一,狰狞凶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剑鬓和青铜镜等意象符号造型,反映了传说中以蚩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痕迹。傩面具的材料原有铜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现了新老民间艺人的精湛工艺和民族的审美情趣。有的傩班面具雕刻后,还要举行开光仪式,使其充满神灵之气。

(8)傩文化

傩乐、傩服、傩具是赣傩文化的重要内容,形制不一,各有特色,而南丰更为丰富多彩:从伴奏音乐说,傩仪音乐保留了"以乐通神"、"击鼓逐疫"、"以乐送神"的古礼乐制;傩舞音乐则吸收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有很大发展,除了锣鼓伴奏外,还有鼓吹乐、吹打乐、丝竹乐形式,有几十个曲牌可供选择,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从傩舞服饰说,一方面传承了古傩"赤帻"(红头巾)、"朱裳"(红裙子)、"绿鞲衣"(绿袖套)旧制,一方面又发展了宋傩"绣画色衣"的特色,有红花衣裳制、红袍马甲制、花衫红裤制、戌服披甲制、戏曲服饰制等多种样式。从傩事器具说,有兵器军具、法事器具、灯烛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五大类上百种,既延伸了古傩武装驱疫道具,又体现了古代文明礼制,更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此外,各地的傩俗和傩的民间传说、故事、神词、赞诗、喜歌、吉语、楹联、题匾、灵符、咒语,同样是赣傩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主要特点

南丰傩舞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1)儒道释文化因子

南丰傩舞吸收了儒道释文化因子。一是吸收了它们的神灵体系,壮大了傩坛威力。赣傩神(面具)有紫微大帝、太白金星、真武大帝、八仙、刘海、张天师、马(灵官)赵(朗)关(公)温(琼)四天将、六丁六甲等道教神仙和护法神将,也有如来佛、弥勒佛、观音、金刚、阎罗、目连、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哼哈二将等佛教菩萨和护法神;还有韩擒、寇准、范仲淹、包拯、秦叔宝、尉迟恭、华佗、孙思邈等儒家人物和英雄神将。二是借用它们的礼仪制度,丰富自己的驱鬼逐疫仪式,如赣傩中的道教斋醮仪式和符咒语,南丰傩中的儒家行为规范和礼仪乐制。三是表达它们的思想内容,扩展傩舞傩戏的娱乐功能,如赣傩中道教神驱邪斩妖节目和道家五行观念,释家普求众生的节目和因果报应思想,儒家读书入仕的节目和"神道设教"思想等。赣傩兼收并蓄,有多元宗教文化特色。

(2)上古神话传说

南丰傩舞融合了上古神话传说。有的神话直接与傩有关,如颛顼时傩以驱疫鬼之子神话、神荼郁垒缚鬼饲虎神话、黄帝杀蚩尤以其形厌邪魅神话、黄帝以次妃嫫母为方相护丧神话等。有的神话节目反映了上古人类与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如赣傩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神话、《后羿射日》的羿射十日神话、《傩公傩婆》的伏羲女娲创生神话、《二郎发弓》的高求子神话、《跳白》的白泽神兽言鬼神之事神话、《跳判》的钟馗不同来历神话、灌口二郎神部将《解傩》逐疫的李冰治水神话,以及《猴子悬梁》、《猢狲与蟾》、《捉猿精》、《孙悟空》反映的猿猴图腾神话等等。赣傩中的神话传说,折射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影像。

(3)戏剧发生和发展因素

南丰傩舞蕴含了戏剧发生和发展因素。宋代朱熹说过:"傩虽古礼而近于戏。"在南丰,南宋不仅有《观傩》诗描写的早期傩戏演出,还有迄今为止最早移植"永嘉戏曲"的记载;南丰宋代传入的清源真君傩神,是明代汤显祖记载的宜黄戏神;南丰广泛流行的傩舞与新田孟戏,与广昌明代流传的孟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赣地开新戏台仪式,吸收了赣傩祭祀仪式;地方戏演出前的《加官》、《魁星》、《灵官》,分明来自傩舞;赣傩的《目连救母》、《古城会》、《天门阵》、《水漫金山》等节目,又引自戏曲或木偶戏。这些,为傩戏艺术研究提供了鲜活材料。

(4)中国民俗文化

南丰傩舞吸附了中国民俗文化。乡傩与民俗结合形成傩俗。赣傩习俗包括物质傩俗、社会傩俗、精神傩俗等多种文化事象,如傩庙装饰、宅院驱邪、傩服求子、傩饭禳灾、傩名辟疫、傩舞祝寿、傩事禁忌、方相送丧等等。赣傩多在春节期间活动,民俗文化更浓。在南丰,上百个傩班出坊跳傩,送福迎祥,娱神娱人,联络族众,和谐邻里。元宵前后,乡民又将傩舞、傩仪与戏曲演出、灯彩游艺、民俗礼仪等结合起来,纵情欢愉,宣泄情感,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南丰傩舞还创造了自己的传承体系。乡傩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参与者都是农民,仅南丰就有3000多农民艺人,按各村情况组成族傩班、村社班、私家班。弟子不限,既有5人一班,也有24人一班,大家和睦相处,平等相待。为首者或按资升迁,或众人推选,或抓阄确定,有大伯、正印、头首、坐案、老座、傩长等称呼。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有族姓世袭、轮流负责、共同参与等多种形式。

段正元:大同主义诠真

  题文诗:五伦诗解

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将心比心,知恩图报;

君臣有义,君仁臣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夫妇有别,男女平等,有情有分,家和事兴

长幼有叙,兄友弟恭,兄兄弟弟,四海兄弟;

朋友有信,心诚意诚,千金一诺,不言而信,

一言一行,乃知其人,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五伦之至,有情有义,情真意深,大爱无疆,

真情所致,通天达地,至精至诚,感天动地,

家庭谐和,国泰民安,四海一家,天涯比邻

正文:

大同主义诠真

1、明伦

世界愈文明,人道主义愈进化。虽古今中外,昌明人道主义之学说不同,理想不同,设施不同,而求其最文明、最切实、最美备者,莫如中国大圣人创制之五伦。 五伦之维持人类社会,圆满无缺,犹规矩之应用方圆,时措咸宜。盖任何人类社会,断不能于君臣、(君臣名义详见后解,请勿存成见)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之外,别生何种关系。任何工作亦断不能离此五伦之外。故人类虽形形色色万有不齐,可以五伦概括之。人事虽是是非非万殊不一,亦可以五伦判别之。五伦实是人道之中枢,昌明人伦,正所以昌明人道主义也。

以郅治言,本来浑浑噩噩无为而治,说到伦常似乎末事。故老子云:“ 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然,人类情欲日开,天地否塞,大道既已废矣。 若复无仁义孝慈之教,范围陶铸乎人心,则不和者愈不和,昏乱者愈昏乱。为此,圣人乃制为纲常,列为伦纪,得相安于无事,人类社会乃有进化之可言。

    何谓人伦?譬如车轮,井井有条,不相凌铄。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又如车轮,圆转自如,翕然无间。故孟子曰:“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然人伦而以五叙者,人道有五伦,所以通力而合作。犹之天道有五行,所以对待而周流。凡自然界之风调雨顺,即五行相生之休徵。人事之俗美风清,即五伦攸叙之表现。若五行不相生,所以春行秋令,冬令夏行,一切水旱、风虫、夭扎、瘟疫之天灾随之而起。五化不相叙,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一切盗窃乱贼,争夺相杀之人患缘之以兴。 固历史昭然之事实也。且天地间,无论何种事物,无不受空间、时间的天然支配。而五伦各不伦,称为天秩天叙,原非凭空捏造而来。 依以空间、时间之天然秩叙,用之于人的社会,以维持人类之生存并促成进化,此圣人所以为人伦之至,参天地赞化育也。

 五伦创制,原是上合天道下顺人情,而又旁通物理。故欲昌明人道,俾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文明境界,必自昌明人伦始。

或曰,五伦是宗法时代的产物,封建旧思想,不适用于文明进化之今日。 岂知宗法时代,封建时代,不过仅具五伦之雏形,其弊病尚多。如重男轻女,夫权独用等 。 文明进化到天下大同之时,乃见五伦之美备耳。故可谓,人伦之道无古今,无中外,凡为人类所共由。一方面言之,人类愈进化,人伦愈昌明。又一方面言之,人伦愈昌明,人类愈进化 。人类与人伦实有互为因果兼程并进之关系。故曰: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此天下之达道也。”

《易经系传》曰:“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足证夫妇为人伦之始,万化之原 。故云: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将欲昌明人伦,以昌明人道,自应先从夫妇一伦明其大 义。

      (1)  夫妇之伦在有别

“别”者,一为分别,一为特别。

 所谓分别,需明夫妇之界线,维持真正之自由,即“男有分,女有归”,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西方法律以奸*有夫之妇,为侵犯他人主权之罪。试问夫妇若与他人无分别,任意奸*,成何人类社会。故夫妇一伦,取分别之义,所以限制人之放纵,正所以保全人正当之自由耳。自伏羲正夫妇之伦,伉俪永偕,华丽文明从此大启。 夫妇一伦,“别”与“无别”,实人类社会文明野蛮所由分,亦人禽界域所由判。我数千年文明华胄,国屡亡而种族不弱,主权易而教化犹存,不至沦为蛮貊夷狄者,正惟此大端不坠所系赖。故真正夫妇有“别”,即各个人之自由,以不侵犯他人之自由为界耳。

何谓特别?即夫妇感情与其他感情不同之特别也。所谓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夫妇恒久而家道兴。普通形容夫妇和谐者,则是如胶似漆,实深明夫妇特别之义。夫妇一伦,何以如此特别,盖阴阳和而后万物生,乃天道之适然。夫妇和而后家道兴,亦人事之必然 。试看今日社会有如此夫妇,今日自由结婚,明日自由离婚。爱之欲加诸膝,恶之俗坠诸渊,如此苦境,岂有生存安乐可言。今之昌言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者,确与古人所言夫妇特别之交相合 。但需知夫妇之正,互敬齐眉,终身偕老,乃是真恋爱真平等,真特别也。

易曰: “家人利女贞。”贞者,正而固。所以维持夫妇之道于永久 ,诚如是也。 夫妇如此和偕,不但琴瑟钟鼓,群兴和乐于家庭,而旷怨咸无,且洽太和于宇宙。故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后世僧道出家,重在断绝夫妇一伦,乃宗教小乘教法,非人道正规。老子子系分明,释迦有妻有子,可以证知。)

( 2)父子之伦在有亲

    为人父止于慈,亲亲之道也。为人子止于孝,亦亲亲之道也。亲亲之道,原本于天性人情之自然。然,父母亲子,其亲顺而易,爱子之心人人共有 。子亲父母,其亲逆而难,故 孝亲之道,百不一尽 。自古圣人垂教,莫不以教孝为第一根本者。世有倡非孝无亲之邪说者,无论其理论如何,引证如何,人情毕竟无由通达。试问:人于抚我育我顾我复我之父母,尚薄亲爱之情,天下宁复有可亲可爱之人? 天下既无一可亲可爱之人,其人之刻薄寡恩,可想而知 。既对生我养我之父母,不讲亲爱之道,反而引出一些无缘无故之他人;冠以痛痒相关,同类相亲之词藻,岂非悖逆之尤。其所谓同情劳动者,不过为达个人权利之目的,假借利用耳。亦人道之大厄也。

圣人于父子之伦,重在有亲。正示以循顺天性之自然,合乎人情之本体,而后人类相似相续之源不绝,即天地生生不已之德长存。不但弑逆之祸不得而生,而仁爱之风普及民物。故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弟即为仁之本。

    父之亲子在于慈 。慈,非姑息溺爱之谓也。 将欲爱之,必固劳之,养以生之,教以成之,而后慈爱之分量尽。子亲父母在于孝。孝,非服劳奉养己也。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 。首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而后孝亲之能事终。世有以积金钱遗产业,为慈爱子女唯一之目的者,此非亲亲之正道也。亦有以卧冰得鱼,埋儿获金,为孝顺父母,此乃附会穿凿之谈,执泥顽固矫揉造作,反乎天性人情之自然,戾人道之正轨,适足予非孝无亲者以非议之口实。 故真正亲亲之道,乃社会人群发于天性之自然。出于至情而不能自己者,此其为人道之根本也。

(3) 君臣之伦在有义

君臣一伦,旧多误解。或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之传言 。为菲薄忠孝之口实。岂知此等齐东野语,不见经传,原不足以议君臣。即秦汉以后之皇帝,生杀予夺,为所欲为,秦汉以后之臣僚,奔走趋承,希荣固宠,亦非君臣本义。

  君者,主也。臣者,从也。天地间无论何事,离不了主从的关系,即离不了君臣的关系。国家、社会、个人均离不开主从关系。庄子曰:“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由此可知,君,并非皇帝之专称。臣,非奴隶之性质。乃一社会、一国家、一团体间,作事兴工建功立业相互之团结也。不过有主有从而已。 固不得以一提到君臣二字便是有皇帝思想,为帝国主义也。

  君臣关系在社会中极为重要,必须以义来衡量。何为义也?义者,宜也。即彼此团结作事,必令一人可行,推之万人有益;一方可行,推之万方有益。一时可行,推之万世无流弊。乃为义,乃为宜 。

新学家所谓以政见相结合,主义相团结,庶几近之,若分析而言 ,为人君止于仁,以爱国爱民为己任,为君之大义也 。否则,为残贼害民之独夫。 为人臣止于敬,以致君、泽民、为己任,为臣之大义 也。否则,为逢迎长恶之小人。换言之,即主持一国家一团体事业之人,必以一国家一团体之全体利益为标准,而后合乎为君之义。助理一国家一团体事业之人,必对于其所承当之事业,切实负担责任,而后合乎为臣之义。故凡事宜民宜人,实为君臣一伦之主脑。如彼此同恶相济,以升官发财为目的,固不得为义。即以个人碌碌无能,或竟尸位素餐以误事,亦大反乎实义 。故曰,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但所谓主从的关系,古人立义亦是相对的。孔子云: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并非只听一面主张,若既相合以义矣。则主事者必有指挥命令之主权,从事者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实人道当然之典则,办事不易之常经。

或有以为君主国体是忠于一人,共和国体当忠于一国。然, 忠之本义,在教人为善,忠人与忠国其致一也。盖善则忠人忠国,不善则逢迎个人危害国家,不可言忠也。

故曰:“不以尧之所以治民者治民,贼其民者也;不以舜之所以事君者事君,贼其君者也。”

(4)兄弟之伦在有序

兄弟一伦,实即长幼的关系。 言兄弟以示亲切,言长幼以示先后。

今之倡小家庭主义者,或以为兄弟一伦为大家庭之遗风,是宗法、封建时代旧思想,应摈弃排除之。需知人类先后之天然之次第,无论大小家庭,均莫能外。以社会而言, 一切事物,均需有条不紊之秩序,而此等秩序之自然标准,于家庭兄弟间最显而易见,故敬兄敬长之礼习为伦常,实本天道人情之自然。 兄弟至亲,如犹相倾相轧,何况他人。圣人以有序,明兄弟之伦,一以循天道自然之顺序,一以本人类天性之良能。同室操戈,为人伦之大变;同种相残为历史所羞称。“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为社会全秩序,亦即为兄弟树楷模。不但可以和家庭,而且可以和人群,兴礼让。所以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5)朋友之伦在有信

有人类社会即有交际往来,此即朋友之伦。无论国家交际或个人交际,将以尔诈我虞,为交际不易之原则乎?抑以信、义、和平为交际不易之原则乎?今之国际外交家,任是如何逞强凌弱,以势欺人,皆言国际信义为本。个人相交,任是如何使贪使诈,弄巧行奸,必言朋友信实为本 。可知信字,乃人人心理所同然,交际成立之要素。

中国古大圣人,于朋友一伦,以信为主,确立亘古不易之常经。世有朝订金兰,暮成仇敌者;亦有外结盟誓,内藏祸心者。然其结果,阴谋必然败露,从此失信亦失人。故曰:“ 人而无信,譬如车无 ”,必不能行。

在先天言。信者,准也。即人生本来真面目。在后天言,信者,准也,即心口言行如一。试观宇宙,如日月往来不准,则明无由生。寒暑往来不准,则岁无由成。造化如此,何况乎人。 人若言行不准,欺人终归自欺。岂仅朋友关系无好结果,必事乃皆无成就。

古人造字 ,人言为信。正以信固对人而立,相交乃成 。朋友之交若无信,则其人之心口言行一切无准,与人相交,全是相欺相负。故曰:“民无信不立。”然,信非固执不通之谓也。必合乎人格之交际,协乎义理之行为,乃有位实之可言。若彼此相约,为非作歹,奸盗邪*,此丧人格之交际,不足言朋友,亦不成其为信。故交友所以辅仁,忠信所以进德。

再者,信,不在形式而在精神。今有歃血拜盟者,而后又暗相仇杀,则信不由衷,虽盟而无益。

又,信者,原在自信。 自己心口言行不一,即是不自信,焉能取信于人。今言男女社交公开,以为格外文明,仍不过是交友之一道。若是男欺女,女欺男,浑成一拆白党之社会矣。

《大学》云:“与国人交止于信。”名词虽古虽旧,其理确真。吾人主张文化革新,即主张革除现社会一切鬼崇欺诈,非人道之黑暗交际。而提倡相友相助,讲信修睦的真人道主义之文明交际,其他可推类耳。

现已明白,昌明五伦即是昌明人道主义。 五伦亦即人伦。然,人伦与天伦、人伦与师道之关系, 又如何呢?

天伦者何?所以变通人道,权宜人道,譬如方圆,可以随宜应用。 举例明之: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人伦也。而尧舜传贤,禹则传子,唐虞揖让,汤武征诛,君臣相与之际,当传贤则传贤,当传子则传子,当揖让则揖让,当征诛则征诛,即是行乎人伦之中,合乎天道,自然变化之天伦 。然, 天伦之事,非聪明圣智达天德之圣贤君子不能体行 。即就夫妇一伦而言,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同意,人伦也。真正至情相感,始终如一之自由恋爱,自由结婚,实即合乎天伦。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之谓也。但如浪荡男女,放僻邪侈,与禽兽几希。 故天伦乃君子淑女之实德也。

无论天伦人伦,必须施以善良教育。使人人知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之意义,并实行之,则天下有幸 也。

现再讲师弟一伦。师弟一伦实为人伦之主宰。 盖师道立,则人伦天伦俱增美满,人道即增安乐境界。师道废,则人伦天伦俱失皈依,人道即入苦境。“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古者,君即是师,师即是君,君师一体。)是其明证。无如周公以后,道不在君相而在师儒。而儒自孟子、佛自六祖、道自邱祖以后即大道失传。师弟一伦,遂致若有若无。即西方耶回两宗,亦俱有名无实,国家离乱,人道黑暗,有由来也。

    今姑下一预断曰:将欲昌明人伦,以昌明人道主义。必由有道之师,由昌明师道开始耳。

2、正 纲

语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今人将此三纲訾为最专制、最黑暗、最不平等的杀人礼教。 岂知三纲正义,不但不专制,而实最自由。不但不黑暗,而实最文明。不但非不平等,而实为最大平等。真正人道主义, 必由此完成而进化。盖以纲字而言,非谓君可任意杀臣,父可任意杀子,夫可任意压制妻。乃以凡 为人君、为人父、为人夫者,必要整躬率物,以身作则,为臣、子、妻之模范,以共保人道之平安也。此等礼教,正将维持人道纲纪之责任归之于上,重视主事人之责任,非重视其权威也 。

谚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已从反面道破三纲真义。“而中养不中,才养不才,贤父兄所以足乐也。”三代以降,真正之礼教凌夷,三纲失坠。为人君父者,往往自己专横放纵,而反责臣子以忠孝;为人夫者,往往自己奸盗邪*,而反责其妻以贞节;一班伪儒曲士,又从而推波助澜。此篡弑所以相寻,*僻所以多罪,人道之沉沦,皆由三纲不正起也 。若为君者,先尽君道,足以为群僚之表率。为父者,先尽父道,足以为子女之仪型。为夫者,先尽夫道,足以为妻室之仰望。则“纲举目张”,“上行下效”,一切善良政治,美好风俗,由此而生。社会上又安有不自由,不平等,不文明之腐败现象 。

大凡不自由,不平等之腐败行径,多从专横黑暗,以上压下所酿成。故五伦所以明人道相待之关系,各尽职责。三纲所以树人道之仪型 ,正人道之本源。明于五伦,人道乃得大平等。正自三纲,人道乃得真自由。

书云:“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即此义也。

    3、大 同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此至圣孔子昌言于两千多年前,以今日之中外环通 ,物质文明发达之情况而言,只需辅以精神文明,大同世界决非空想而几近于现实矣。

然大同世界将别有神妙莫测不可思议之设施乎?抑仍是人类往来平平常常之景象乎?据孔子在礼运大同里预言: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云云。活现一幅敦厚和平贤亲乐利之大同境界。而选贤与能,即君臣一伦之究竟也。讲信修睦,即朋友一伦之极则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即父子一伦所推及。男有分,女有归,即夫妇有别之大义。至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是长幼有序所流演而发皇也。

大同世界,仍是人伦昌明之世界,并非另有神奇玄妙不近人情之异端。不过, 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伦常之演绎谨而严。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伦常之演绎大而化耳 。若夫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人俱存一大公无我,一视同仁之高尚思想,则不但伦常中不生悖逆问题,而资本劳动,既无相对立异之情形。自然贫富均安,亦无发生阶级斗争之余地。故曰:“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如此大 同世界平等之中,贤能为主。自由之行,安分之规。劳资之间,公德为尚。乃为真平等,真自由,实人道昌明之极则。

以平均思想而言,乃是出于对贫富悬殊之愤世私情,故奖励斗争,其手段则利用社会上不肖愚人,以为破坏工具,故错杂纠纷,莫可究诘。而大同思想乃出于人类天性之普通公道,故主张亲睦。其手段则利用社会上贤能分子,以为建设中坚,故固革损益,时措咸宜。

故有知道者言:平均思想不过一时的冲动现象,或反为大同礼运之先驱。而人道昌明乃人类永久的平安幸福,终必以大同为归宿。

  傩nuó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配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  传承发展  傩是上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物,"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的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中国傩文化通论》)傩的生命张扬,主要体现在傩祭仪式中借助神灵的威力,驱除自然灾害(如旱、涝、火、虫等)和人体灾害(如瘟疫疾病等)。 傩神庙是众神(面具)栖息之地,也是举行傩仪的主要场所。萍乡现存17 座,南丰亦存17座,其中北宋金砂村傩神庙记载最早,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建的甘坊村傩神殿保存完好,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迁建的石邮村傩神庙民俗风味最浓,庙门石柱两边镌刻的对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概括了傩文化的特征。傩坛供奉的主神各地不一,南丰为清源真君和傩公傩婆,萍乡是唐、葛、周三将军,万载是欧阳金甲大将军,宜黄和乐安东湖村也是清源真君。为了表示对神的敬意,有的地方要定期举行"出帅"仪式,仿效权贵出行,备用銮驾仪仗,旗锣牌匾,傩轿凉伞,鼓乐吹打,前簇后拥,十分壮观。 傩舞 傩仪是傩基本形态。赣傩仪式沿袭古礼,有起傩(开箱、出洞、出案)、演傩(跳傩、跳魈、跳鬼)、驱傩(搜除、扫堂、行靖)、圆傩(封箱、封洞、收案)等基本程序。时间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元宵后几天结束(少数傩班在二月间结束)。"驱傩"是整个仪式重点,傩人戴着狰狞面具,拿着武器,在火把照耀下沿门驱疫,将危害人类的邪魅赶走。这种仪式各地表现并不相同:南丰石邮村"搜傩",开山持铁链与钟馗、小神进入各家厅堂、房间搜索,保留了古傩"索室驱疫"的原生形态特征。婺源长径村"追王",村民沿着田野小径追赶"八十大王",请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几下祛邪逐疫,表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乐安流坑村驱疫,一边傩人装扮神灵入室搜索"行靖",一边村民打扫巷道,清理污垢,并洒上石灰和硫磺等物"行净",反映了乡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祈求人丁繁衍是傩祭仪式的重要目的。唐代李倬《秦中岁时记》:"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内二老儿,其名作傩公、傩母。",这两个傩神是南丰傩的生殖崇拜神,跳傩必跳《傩公傩婆》。有的结婚人家,还要在新房中加跳一次,以求生子。道具傩崽手握红蛋,下塑阳具,平时作为喜神供在神坛上。作为生殖崇拜神的还有灌口二郎。上甘村"解傩"要跳《二郎发弓》求子仪式舞。类似的节目,宜黄神冈有《高源送子》,乐安流坑有《书生董永与七仙女》。萍乡留存的婚姻神月老和助产神金花、银花面具,明显也与求嗣有关。 保护孩子是傩礼的重点。万载跳傩时大菩萨"团将",观者抱儿携女躲进其凉伞下,以求傩神保护。宁都中村九月傩舞"禳神",村民把重阳节与小孩满月、老人做寿都放在这一天过,希望孩子寿高重九。南丰跳傩不仅有祝贺生子的"喜事傩"节目,而且有还愿、拜契、打关等为小孩避邪免灾的傩俗。石邮村傩庙"搜傩"时,男孩子都可登上神坛和傩神太子挤在一起观看,乡民说:"太子保护小孩看傩,不怕神神鬼鬼。 祈祷农业丰收是傩祭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南丰傩神西川灌口二郎,原由农神兼水神的李冰父子衍化而来;而傩神庙中又都塑有土地神像,特别是上甘村傩庙的土地神比真人还要高大,衣袍腹前画有"白兔衔桃枝"图案。兔能多产,桃可避邪,这种象征符号表达了乡民对谷物丰收和人丁繁衍的祈祷。傩祈丰年还表现在立春日举行的迎春礼中。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籍礼后,"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建昌府所辖的南丰至今留存上述各类傩舞,而且首跳的"竹马"舞都是一足跳跃,有古代祈雨之舞——商羊舞"屈其一足起舞"的特征。《獭捉鲤鱼精》是根据《礼记·月令》春天物候"獭祭鱼"编创的傩舞,艺人将鲤鱼精面具画满麻点,强调它是雄性,表达了乡民春天不伤母畜的环保意识。清代萍乡也有傩舞迎春的记载。 赣傩的驱鬼逐疫、求子祈丰的仪式后来又扩展到祈福、纳吉、求财、兴旺等多种内容。如神词赞诗中的"一愿家家庆吉,二愿夫妇均安,三愿田禾大熟,四愿猪牛兴旺,五愿五谷丰登,六愿大众千秋";"求嗣者,早生贵子";"读书者,聪明智慧,求功名早登金榜;农耕者,一籽落泥,万籽收成;做技艺者,上家相请,下家相迎;做生意者,一钱为本,万钱为利",等等。 傩的仪式离不开歌舞形式和面具服饰等相关器物。为增加娱乐性,扩大群众基础,傩不断吸附其它艺术营养,丰富傩艺表现形式,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赣傩是这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现有200多个传统节目,其中南丰90多个。仪式舞是"驱傩"时跳的舞蹈,舞者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而威严。娱乐舞节目众多,内容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小说和世俗生活。由于流传年代和师承关系不同,表演风格各异,既有以写意为主,动作舒展,舞姿优雅,古傩韵味犹存的"文傩"流派,也有以写实为主,动作强烈,节奏鲜明,融合武术技巧的"武傩"流派。同一个傩班中,又因节目内容不同,表演各有特色。 赣傩各地英雄神将节目甚多,如《头阵》、《太子》、《三将军》、《二王对锏》、《十二对大刀》、《先锋》、《绿品》、《杨帅》、《上关下关比武》、《关公战颜良》、《张飞祭枪》、《孙权打子烈》、《天兵地将赌刀》、《打钺斧》、《矛吒钻》、《滚团牌》等等。赣傩也有不少傩戏节目,如婺源的舞剧《舞花》,表演秦二世胡亥为争皇位毒死兄长扶苏的历史故事,由《夜叉打旗》、《元帅操兵》、《丞相送酒》、《太子归天》等几个节目组成,场面壮观,气势磅礴。万载的开口傩《花关索与鲍三娘》,表演花鲍对阵相爱的民间故事,二人对唱内容,与明成化本《说唱词话》中的《花关索传》大体相同。广昌的孟戏演唱孟姜女的传奇故事,具有南戏印迹,原戴面具表演,又有傩戏特征。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仪中是神 的载体,在傩舞中是角色的装扮,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赣傩现存面具约400多种3000多个。萍乡傩面的古朴浑厚,婺源傩面的夸张奇异,南丰傩面的色彩亮丽,可谓赣傩面具三大特色。南丰现存傩面120多种2300多个,神鬼人兽,造型各异。以开山面具最有特色,人兽合一,狰狞凶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剑鬓和青铜镜等意象符号造型,反映了传说中以蚩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痕迹。傩面具的材料原有铜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现了新老民间艺人的精湛工艺和民族的审美情趣。有的傩班面具雕刻后,还要举行开光仪式,使其充满神灵之气。 傩乐、傩服、傩具是赣傩文化的重要内容,形制不一,各有特色,而南丰更为丰富多彩:从伴奏音乐说,傩仪音乐保留了"以乐通神"、"击鼓逐疫"、"以乐送神"的古礼乐制;傩舞音乐则吸收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有很大发展,除了锣鼓伴奏外,还有鼓吹乐、吹打乐、丝竹乐形式,有几十个曲牌可供选择,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从傩舞服饰说,一方面传承了古傩"赤帻"(红头巾)、"朱裳"(红裙子)、"绿鞲衣"(绿袖套)旧制,一方面又发展了宋傩"绣画色衣"的特色,有红花衣裳制、红袍马甲制、花衫红裤制、戌服披甲制、戏曲服饰制等多种样式。从傩事器具说,有兵器军具、法事器具、灯烛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五大类上百种,既延伸了古傩武装驱疫道具,又体现了古代文明礼制,更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此外,各地的傩俗和傩的民间传说、故事、神词、赞诗、喜歌、吉语、楹联、题匾、灵符、咒语,同样是赣傩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很多资料说陈剑翛是蔡元培的女婿,如,广西大学毕业生蒋钦挥先生 [1] 撰写的《广西大学史话1928-1949》云:陈剑脩是江西人,是蔡元培之婿 [2] 。广西图书馆网站载:陈剑修,其前妻为蔡元培之女 [3] ,其实不然。蔡元培有两女:一为蔡威廉,嫁给林文铮;一为蔡睟盎,终身未婚 [4] 。

  陈剑翛,江西遂川人,原名陈宝锷,字创啸、剑修、剑脩、剑翛,以字行,曾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九三学社成立时为八位监事之一。1929年10月前后,经蔡元培夫妇介绍,时任教育部司长的陈剑翛与浙江名媛徐学韩女士(革命先烈徐锡麟之侄女,毕业于杭州女校,擅长国学)订婚 [5] 。1930年1月12号在上海一品香举行婚礼 [6] 。

  蔡元培自述,蔡威廉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与林文铮君结婚 [7] 。另据未亡人说:蔡威廉,1904年6月7日生于上海,蔡孑民之长女,1928年冬11月3日(公历12月14日)与林文铮君结婚于上海,1939年5月5日逝世 [8] 。1947年4月27日,林文铮曾夜草《先室蔡威廉逝世八周年纪念二首》 [9] 。

  1927年4月初,黄日葵请许德珩在上海一品香吃西餐,陈宝锷(剑翛)作陪。许黄二人表示相约去武汉,陈也表示要去武汉。但许黄二人料到陈不会去武汉,因为陈此时正在追求蔡元培先生之长女威廉 [10] 。从《儒林小史》第四十三回看,在法国林蔡关系应该基本确定了。而据《蔡威廉传略》,蔡于12月才返上海,陈之离上海与否与蔡实无多大关系。

  蔡威廉相关资料可参考《蔡威廉先生传略》 [11] 。陈剑翛与蔡威廉的关系以及陈剑翛娶徐学韩事可参考青龙的《儒林小史》第四十三回,文中介绍了蔡元培夫妇希望陈蔡好合,在蔡威廉结婚后,将干女儿徐学韩介绍给陈剑翛。文中最后说,陈剑翛俨然是蔡元培之干女婿矣。这难道就是蔡元培之婿之由来乎!?

  蔡威廉先生原籍绍兴,1904年6月7日生于上海,为蔡孑民之长女。母黄夫人讳仲玉,工诗画。外祖黄公,亦善丹青。氏生时蔡公适在德,崇尚日耳曼精神,故赐名以威廉。甫二岁,慈母即为之启蒙,过目不忘。5岁进宝山路商务附设小学,与方于女士同级并座,天性好学,当时新出版之林译小说丛书皆能成诵。七岁随双亲往德国,在舟中偶读《红楼梦》,时吴稚晖先生在侧,试质之以内容,皆能解答,奇之。蔡公恐其早熟,取书投于海,曰:“儿尚幼,此书不可读也。”在德国居莱卡戚城,聘家庭教师授以德语,半年后娴熟与德童无异。八岁随家迁巴黎,偕弟伯龄进小学,为华童进法国小学之最早者。九岁经西伯利亚返国,转徙平沪杭等地,因生活无定,未入学,得母训,致力自修,遂博览经史子集,兼习国画,尤好人物。一日试作古装美人,黄夫人见之,叹曰:“他日尔当胜我多矣!”是时氏以学者自期,画事乃其余兴耳。1914年春又随父母远窜巴黎,重进高小。欧战起,全家避居法国南部海滨鲁阿阳城,氏续进当地学校,历二年以最优等卒业。1916年蔡公长北大,氏亦率归。时欧战方酣,地中海潜艇出没无常,所乘法游船,熄灯夜行,幸未遇险。抵北平后,李石曾先生等所创办之孔德学校甫成立,王夫人为校长,氏为头班生,时年12,每试辄冠军,国文图画尤为全校所推崇。北大图书馆及家藏之中法文书籍均为其日常精神资料。诗词以外颇好笔记小说,因此博识多闻,为文简洁,虽用语体而有古风,一如其寡言之天性。年十六,慈母黄夫人因伤寒病故,氏哀之切,几自戕,从此痛感死别之悲,愈悒郁沉默。1923年秭弟二人均随父往比利时,途蔡公偶告之曰:“威廉,你当然学图画。”盖知子莫若父也。氏初进比国鲁文美术学校习素描,半年后即由师指定习油画。又半年后,师告之曰:“吾年老,技尽于此矣,可另求名师,不宜久屈于吾陋室。”氏乃往法国进里昂美专,凡二年,重返比京,师事名画家万德斯道墨。1927年春游巴黎,遍游全城博物馆展览会,兼自修于大茅庐,是年12月返上海。翌年3月国立艺术院甫成立于西湖,聘氏为西画教授。 冬11月3日与林文铮君结婚于上海 。嘉礼之前一日尚若无事,为父亲作肖像,其静穆如此。新婚后不思度蜜月,即回校授课。从此卜居湖畔凡十年。对外则忠实指导后学,努力创作,参加校内外展览会,出品之勤勉精进,遐迩同钦;对内则鞠尽贤妻良母之天职,虽儿女众多,抚养劬劳,十指缝纫不辍,犹能寓目览书研画,每作画毕,即就商于夫婿,而后者偶有写作亦先求其评定,双方皆收斫磋之效。氏颇喜书法,宋魏碑,习张猛龙得其神韵,但不轻易示人。对于国画之认识与时俱进,因无师而欲自通,乃临芥子园山水全集凡数次,感悟甚深,因此作西画时,亦下笔如有神,已得贯通中西之意。古画如顾虎头之人物最所崇拜,北宋山水尤为仰慕。清代惟好石涛,至于花鸟微嫌狭小不足以疏胸中之浩气,故未习。西画远尊波历哲利之表情,文西之深奥,米克郎之雄浑,魏拉斯杰之色调,仑怖兰之灵感。近师德拉夸之悲愤,赛古那之坚强,尝叹曰:“时代如此悲壮,文西,未克郎不可望,吾愿为德拉夸以表现中华民族之挣扎…可矣。”七七战事起后,氏兴奋异常,每恨生为女子,受家庭之累,不能效力疆场,乃慨然作漫画及各种宣传画,“吴淞杀敌图”虽潦草完成,颇有德拉夸悲愤之风,氏坚信最后胜利,预拟“国军凯歌进沈阳图”,油画稿已竣,正待放大于二方丈之布面上。而杭垣告危,遂于11月13日怅然出奔。临行,所有宣传画稿依旧挂在画室中,毫不虑及敌兵进来搜索时作何感想也。离杭后,初随艺专迁诸暨吴墅,11月28日率全家老少七口乘舟溯富春江而上,经七里泷胥口,遇匪患,几遭不测。12月9日抵江西贵溪,作信疆风景二幅留赠当地人士。1938年1月15日迁长沙,2月17日迁沅陵,遂暂留。逃亡生涯中虽家务繁重,仍勤做素描无数及油画十余幅。9月间携亲友四人雇小舟出游桃源,沅水灵秀尽入速写中,是为氏以毛笔淡墨作山水之初试,计得卅余幅。长沙大火后,湘西震动,乃于11月25日离沅陵,12月1日抵贵阳,百忙中□与同学拟宣传画稿。29日来昆明。初寓洪化桥。今年2月间迁前北门街。因水土不服,儿女多疾,家务尤繁,颇操劳,且分娩期间不宜用脑,作画时间较少,仅作素描肖像十余幅。5月2日微感不适,三日时晨三时半生一女,当时母子均安,不料4日下午五时后突感冷热,5日下午病逝转剧,医药罔效,竟于是晚九时逝世,享年三十有六。遗女五,子一,长不满10岁,幼在襁褓中。灵柩暂寄东门外天□寺,待葬西湖。

  威廉者,绍兴人,蔡元培之女公子,一女画家也。当蔡氏长北大时,有高足弟子陈剑翛其人焉。品学兼优,蔡氏甚爱之,早有收作东床之意。不过蔡氏亦半新派中人,颇明了恋爱自由之大道理,故虽有意,亦不便断然作主,只望双方能时常接近,由友谊而发生爱情。

  剑翛毕业后,赴法学教育,适威廉**,亦赴法学画,见面之机会更多。蔡氏夫妇,于通信中,亦微露己意。总觉一对青年男女,客地同居,情感必更容易长进。回国后,即可结婚,想不成什么大问题矣。

  剑翛一好好先生,虽了解蔡氏夫妇之一片好意,虽自己对蔡**亦有爱意,总因自己忠厚温老实,非恋爱场中人。泪丝丝的情书,写不出;柔的表情,也做不出。因此陈蔡虽同客法国数年,情感并无多大进步。适有 林铮 [12] 者,亦在法学画,与威廉嗜好同,较容易接近。不久,蔡林遂发生恋爱矣。据友人云,林乃使君有妇者,但不知此消息确否。

  返国后,蔡林宣吿结婚,蔡氏夫妇亦无可如何,听之而已。但对于剑翛,似有无限同情者。时剑翛亦已返国,正任大学院普通教育处主任。

  某日,剑翛在南京接蔡元培氏自上海打去之电报一通,译出观之,则“速来沪”三字而已。陈氏以为大学院有什么事,遂乘夜快车赴沪。及至 ,蔡氏对剑翛曰:

  “要你来,无他事。我想替你做个媒。”

  “请问先生,是那一个。”

  “是我的干女,徐锡麟先生的侄女。美而贤 ,良妇也。君勿错过此好机会。”

  时老陈在南京,正进行另一位女士,也还在渺茫之中,于是他就接受了蔡老师的好意不久,就由订婚而结婚了。而今陈氏在中央大学教书,夫妇间情爱甚笃,每逢年节,必至蔡府问起居 ,俨然一干女婿矣。

上面有啊。

希望能帮到你::网址是::http://baikebaiducom/view/3091htm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UFC起源于李小龙,他是MMA之父,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李小龙对中国**业的贡献永不磨灭,他在香港的3部半**,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更是打破全亚洲票房记录,李小龙随即风靡东南亚。就连毛泽东也喜欢观看李小龙的**。本拉登最喜欢的**明星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1940 1127 - 1973 0720),一代武术宗师、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影帝、 功夫**的开创者、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截拳道的创始人。 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的发展。李小龙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多影迷的武术家的世界纪录。全球共拥有2亿以上的影迷。 他将 Kung Fu (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 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搏击技击术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功夫闻名于世。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他还开办“振藩国术馆”,自创截拳道。他用32岁和六部**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

基本信息

艺名:李小龙(1948年在《细路祥》片演出中首用。自该年起在香港参演二十二出粤语片,曾用过的艺名有“李龙”、“小李海泉”、“李鑫”、“新李海泉”、小李龙。) 绰号:李三脚、马骝,冇(móu)天装,牛王头,点解龙,猩猩王等。 祖籍:中国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乡 享年33岁。安息地: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 (其子李国豪死后作伴同此)

生肖:龙 身高:173厘米(5英尺7英寸半) 体重:140磅(63504千克) 视力:500度近视 胸围:415英寸(扩胸前)4425英寸(扩胸后) 腰围:295英寸 右前臂围:1225英寸 左前臂围:1175英寸 右上臂围:1425英寸 左上臂围:1375英寸 大腿围:225英寸 右小腿围:13英寸 左小腿围:1288英寸 爱好:练武,思考,恰恰舞,阅读,哲学 绝招:寸拳,黐手绝技,李三脚,勾漏手,木人桩法,双节棍 ,三节棍 小学:香港九龙德信学校 喇沙书院 中学:香港喇沙书院 圣芳济书院 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 父亲:李海泉(李满船)(粤剧名旦) 母亲:何爱喻(欧亚混血) 太太:琳达·埃莫瑞(Linda) 儿子:李国豪(Brandon Lee,拍摄**《乌鸦》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Shannon Lee,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两姐 弟弟:李振辉(Robert Lee) 哥哥:李忠琛(Peter Lee) 大姐:李秋源(Phoede Lee) 二姐:李秋凤(Agnes Lee)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咏春拳 师父:叶问(咏春拳宗师) 师兄:黄淳梁(Wong Shun Leung) 崇拜的人: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其子李国豪英年早逝,亦葬于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63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