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临江镇到武夷山市多少公里

浦城县临江镇到武夷山市多少公里,第1张

驾车路线:全程约1027公里

起点:临江

1浦城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山深线行驶390米,朝武夷山/邵武/南平/杭州方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96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

3沿京台高速行驶592公里,朝武夷山/邵武/南昌/上饶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兴田枢纽

4沿兴田枢纽行驶9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宁上高速

5沿宁上高速行驶302公里,在武夷山/市区/机场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武夷山市区互通

6沿武夷山市区互通行驶15公里,直行

7南平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930米,朝市区/上饶方向,稍向右转

2) 行驶1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金盘亭路

3) 沿金盘亭路行驶17公里,左转进入S303

4) 沿S303行驶12公里,右转进入武夷大道

5) 沿武夷大道行驶43公里,直行进入武夷大道

6) 沿武夷大道行驶130米,在第3个出口,朝五九中路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五九路

7) 沿五九路行驶770米,右转进入中山路

8) 沿中山路行驶200米,右前方转弯

9) 行驶20米,到达终点

终点:武夷山市

浦城县地处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18°11′~118°49′、北纬27°32′~28°22′之间。全境总面积338302平方公里。北与浙江省江山市、遂昌县、龙泉市毗连,西北与江西省广丰县接壤,东南与福建省松溪县为邻,西南与建阳市、武夷山市相连。

主要城镇——南浦:县人民政府驻地,闽北重镇,东越拒汉六城之一。水北街:观前街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富岭:县主要产油区之一,花桥为边界贸易点。石陂:县粮、猪、禽生产基地。仙阳:县猪、茶、商品鱼生产基地,练村为五代闽练氏夫人和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故里,本越拒汉六城之一。临江:锦城为东越拒汉六城之一。盘亭:闽浙赣边界集镇。九牧:地当闽浙交通孔道。

城区东隅仙楼山(越王山),闽越王余善曾筑烽火台于山巅,设行宫于山麓,清代设南浦书院,有炼丹井、卓观亭等景,今辟为仙楼公园,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东郊有石排下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文化遗址。西北郊梦笔山传为南朝文学家江淹“梦笔生花”处。水北街黄碧有宋瓷大口窑址。城关龙潭门有元代为纪念真德秀而改建的西山真夫子祠。仙阳有西汉汉阳城遗址。西山(西山源)有真德秀所建西山精舍及睦亭(衍义亭)遗址。渔梁山曾列入“天下十大名山”。浮盖山高寒仙雅、奇秀清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仙坛、龙洞、大池之胜。小武当山有仰狮峰、玉带泉诸景。古楼坑口为1932年浦西区苏维埃政府驻地,尚存红军标语墙。游览地还有南浦溪大桥、西门公园等

文献中记载浦城种植丹桂历史已有2500多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1历史文献对浦城丹桂的记载—春秋战国

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在旧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距今2487年。

春秋战国时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在《九歌》中诗句:“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公元前334-前223年,浦城隶属于楚国,岁有进贡,楚人屈原正处这个时期。

2历史文献对浦城丹桂的记载—汉朝

又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后在上林苑中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百株。大多枯死,桂花

幸活”。

据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卷114)记载:武帝破南越时,东越王馀善驻浦城,建有行宫和浦城、临江城、汉阳城3个军

城堡,趁机反汉。元鼎六年,武帝派四路兵马讨伐。次年,馀善兵败被灭。于是天子“诏军吏皆将其民徙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武帝此时正大建扶荔宫,有可能令越人移植去北方缺少的桂花树。以上这些关于桂花的产地、种植、利用等方面最早的文字记载,涉及地域都与浦城有关。 历史文献对浦城丹桂的记载—南北朝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江淹被贬为吴兴(浦城旧名)令,在任3年酷爱县内山水,留下诗赋10余篇。其中多首吟及桂花。

江淹在骚《杂词·悦曲池》中韵道:“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桂之枝兮刺天”赞赏桂枝向上,与上句对应,可想像

到浦城桂树之盛。桂花树冠直径在3米以内时,桂枝都笔直向上,这是大叶丹桂的特点。 历史文献对浦城丹桂的记载—宋朝 宋朝嘉祐二年(1057年),浦城人章衡状元及第,官直集贤院。他回乡捐修祖祠资福寺,作《题资福寺》诗云:“文昌耿耿星常现,桂籍巍巍世不空”。

章衡中状元时,宋仁宗皇帝(赵祯)作《赐状元章衡诗二首》,其中诗句:“灵鳌振处千山动,丹桂开时万里香”。“丹桂开时万里香”中的“丹桂”就可能也是实指,是皇帝已闻章衡家乡是丹桂之乡所作的感慨。 历史文献对浦城丹桂的记载—清朝 明清时期的浦城,丹桂的种植已相当普遍几乎达到遍山漫野的地步。清浦城人孙振豪(字汝西)为官归里,筑庐郊外,亲家郑天

锦诗庆贺。诗中云:“小筑精庐附郭宜,阶下桂兰森竞秀”,可见房前种桂之多。

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称:“上有丹桂甚巨,数百年物也。”遮天蔽日,中秋花开,满城香飘,邑人视之为桂神。

2007年1月11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浦城县为“中国丹桂之乡”。浦城丹桂栽培历史悠久,文字记载约有2000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的园林城市,纷纷前来该县订购丹桂树(苗),上海世博园和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都移栽了浦城丹桂树。

·在浦城临江镇水东村杨柳尖自然村一村民家的房前大空坪上,生长一棵古丹桂,当地人称九头丹桂王。树高156米,冠幅18米,覆盖面积230平方米。此树基部05米处分生主干9枝,9枝主干在15米处又各分别生长出2个分枝,形成庞大树冠。九头丹桂王的树龄已被专家测定为1100年以上,以“唐桂”被列入《中国桂花集成》(2005年9月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754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