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各地风俗和饮食习惯都不同,在这一天,大家相同的愿望都是寓意健康和吉利等美好的寓意,在南方有祭祖、吃汤圆等习俗,而在北方有吃饺子、吃冬至面等习惯。下面分享冬至节日6种风俗食物给大家~~
第一道--饺子
北方有句俗话说得好“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气温相对较低,而北方人包饺子的肉馅更是有几十种搭配,到了冬至这天,有些地方的人会特意买上几斤羊肉,搭配大葱香菇,调成羊肉馅饺子,因为羊肉温补暖身,冬至这天吃羊肉饺子,暖和又滋补身体。
除了羊肉馅,还有韭菜鸡蛋、西红柿鸡蛋、茄子鸡蛋、大葱牛肉、茴香等等,根绝不同地区家人喜好口味不一,家家户户都会包上一些饺子,饺子汤也不能浪费,营养又暖胃。我虽然是南方人,但我也很喜欢吃饺子,最喜欢的是韭菜猪肉馅儿的。
第二道--冬至面
冬至面,在北方部分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不吃饺子吃面条,根据不同地区,煮汤面的头有讲究,有些是用老母鸡汤熬成的汤底,老鸭汤、羊肉汤、牛肉汤甚至驴肉汤都有。
面条在老传统说法里,也有长寿、长长久久的寓意。不管是手工挂面、手擀面、空心面还是实心面,煮面条的时候要注意,要想面条煮的弹牙劲道不易粘连,煮面条的时间要控制好,煮好的面条迅速过一下凉水,面条不易粘连的同时还更爽弹。
第三道--年糕
冬至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但同时也意味着,从今天起太阳会重新靠近我们。乾坤交替,轮回重启。生命力悄悄萌生,一切都值得期待。冬至吃年糕是杭州人的老传统,尤其是小孩,它意味着“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高,也意味着祝福,意味着一年又一年不灭的希望。家有孩子的寓意一年比一年长高长个,做生意的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此外年糕是用糯米制成,江浙安徽一带都有自家制作方法,形状非常好看。
把年糕做成条状、块状、圆形的、长方形的都有,而且年糕的吃法有甜有咸,咸味年糕一般在江浙一带,配着青菜香菇肉等煮成咸味的,有喜欢蘸白糖,把年糕煎至微微金黄着食用的,咸甜随口,软糯香甜。
第四道--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汤圆也是用糯米粉制作,和年糕一样,有甜口咸口之分,苏州一带的汤圆大多以肉馅咸口的为主,广东一带的汤圆大多以甜口的为主,搭配黑芝麻、奶黄、红糖、红豆沙等等,超市里现成的汤圆口味也多达十几种。
第五道--酒酿(醪糟)
在冬至夜的时候,冬酿酒,这是必不可少的,苏州的人们认为冬至不喝冬酿酒是会冻一个冬天的。而冬酿酒,一年是只酿一次的。冬酿酒属于是一种米酒,是搭配上桂花所酿制而成的。味道比较清甜,香味比较浓重。打开之后,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酒香,而且冬酿酒的酒精度并不高,适合饮用的人群广泛。
除了普通糯米以外,坊间还有以红米、紫米制作的酒酿,再搭配红枣、红糖、生姜、鸡蛋等煮制。酒酿是甜食,也寓意着大家对生活甜甜美美的向往。
第六道--糯米饭
糯米饭是客家人冬至必吃的传统美食之一,秋天的时候南方人把五花肉制作成腊肉和腊肠,风干存放后,到了冬至这天,会把腊肉腊肠切丁,搭配糯米煮成喷香的糯米饭。
糯米饭软糯可口,暖胃养胃,也有寓意家人坐在一起团圆美满的寓意。糯米饭也是小编自打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冬至都会吃到的美食,每年都是母亲亲自下厨煮一锅,暖暖的。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过冬至的习俗都不一样,美食在前,家人能团圆自然是最好的,如若不能一起过冬至,那至少挑一道你最熟悉的冬至传统美食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幸福美满,顺利过冬吧!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庆祝。在中国和一些其他亚洲国家,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冬至的到来。
冬至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冬至也是农历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标志着农历的一年进入了最寒冷的时期。
在中国,冬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吃汤圆。汤圆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物,象征着团圆和完整。在冬至这一天,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品尝汤圆,表达对家庭团聚的美好祝愿。
此外,冬至也是一些地区的传统节日。比如,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会举行龙船比赛来庆祝冬至。龙船比赛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活动,人们会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船在江河湖海上竞赛,这是一种祈求丰收和平安的仪式。
以下是一张与冬至相关的:
这张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冬日景色,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冬至的氛围。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欣赏到冬日的风景,感受到寒冷的气息,同时也可以思考冬至所代表的意义。
总之,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是家庭团聚和祈福的时刻。人们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冬至的到来,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冬日的美丽景色。让我们在冬至这一天,与家人朋友一起品尝汤圆,感受冬季的温暖和祝福。
回族不过冬至,所以没有什么习俗。
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
“古尔邦”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节前家家打扫卫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节日当天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他的诞辰与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一般合称“圣纪”,俗称“圣会”。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天穆斯林还要做讨白(忏悔)。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
扩展资料
回族的食物禁忌: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由于分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北方回族地区有罐罐茶;云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回族中有擂茶。盖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种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宝盖碗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
冬至吃饺子是汉族风俗。
流行于北方大部地区,指冬至节吃饺子或馄饨的习俗。潘荣陛(清)《帝京岁时纪胜》:“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祖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这天都要吃水饺或者馄饨。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那如何在冬至日吃饺子既达到御寒又保健的功效呢?这要从饺子的不同配馅来说。
冬至,俗称“冬节”,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在古代,国人就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的说法,在《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足以见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而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来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胡萝卜羊肉馅
胡萝卜性温,历来就有“小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记载可调补中焦、和肠胃、安五脏,现代研究又发现它能提供抵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帮助肝脏代谢酒精。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这款水饺适合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尿频的老年人;对于脾胃虚冷的人,以及女孩子经寒痛经的更适合。另外,因为胡萝卜还可以软化皮肤,增强皮肤抵抗力,有美容作用,因此也是名副其实的美容抗衰老美食。
洋葱牛肉馅
“冬日抑郁”这个说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另外,在冬季还有不少女性常常感觉手脚冰凉,脸上也多了些不红不肿的小痘痘。如果您有出现这些情况,可以快来试试洋葱牛肉馅水饺。因为洋葱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润肠、利尿、发汗。牛肉性温,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
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
白萝卜顺气健脾、消食化痰。猪肉性平,补虚增气力,《本草纲目》言其可补肾气衰竭。黑木耳性平,可补气血、益肾、通便,现代研究发现能降低胆固醇和血黏度。这款水饺,对于平素有肾虚的人非常适合;而对于健康人来说,则符合冬季养藏补肾的养生法。另外,对有高胆固醇、高血压的患者,或是怕长胖不敢吃猪肉的人,可以吃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的水饺解馋。如果家里有学生或高强度脑力劳动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些黑芝麻,这样既可补肾健脑,又可防油腻。
“冬至大过年”
历史上确有其事
▼
“年”是历法的产物,只有制定了历法,才能推算出年。推算一年的历法,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历元。
传说黄帝命人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十一朔甲子日冬至为历元,从而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历法——《黄帝历》,并以甲子年甲子月朔甲子日冬至为元日。
从这个角度讲,是先有冬至后有年,所以“冬至大过年”。黄帝时是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冬至等于过年。
文章3
“冬大过年”,具有传统仪式感的家庭聚餐,寄托了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景。
其次,冬至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阳历部分,最初通过“立杆测影”的方法得出来的,其依据是太阳。而“年”是从农历中的阴历部分得出,每年正月初一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定出的。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可以理解为“冬至大过年”。
冬至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会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新的开始,这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重要日子。所以《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文章4
文章5
文章6
文章7
文章8
冬至有哪些习俗?
▼
冬至这天
对于老广而言
汤圆、腊味糯米饭
是必不可少的
文章9
圆滚滚的汤圆
象征着团圆、圆满
也寄托了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愿景
文章10
而腊味糯米饭的配料十分丰富
冬菇、虾米、瑶柱、腊肠等多种食材
每当吃到糯米饭时
便常常会想起一家人
和乐融融地坐在一起
谈天说地的时光
文章11
冬至养生注意什么?
▼
随着“数九寒天”的到来
冬日会越来越冷
要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
特别是冬日手脚易冰冷的人
可在睡前泡脚
帮助更好入眠
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
减少和抑制病菌的繁殖
文章12
在饮食方面
可多食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
如莲子、薏仁、银耳等
文章13
古人说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
在这样一个适合养护身心的时节
不妨放慢前行的匆匆步伐
将焦躁卸去,调节心情
静思少忧虑
跨过漫漫冬日长夜
我们终将迎来春回大地。
冬至是什么节日?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标志着北半球的冬季正式开始。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阳光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地区开始进入寒冷的冬季。
冬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冬至被视为重要的节气,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冬季的到来。其中最有名的传统习俗之一是吃汤圆。汤圆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物,象征着团圆和完整。人们相信吃汤圆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此外,冬至还是一些地方的祭祀日,人们会祭拜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以下是一张与冬至相关的,展示了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的场景: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不仅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有着类似的庆祝活动。这一天,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冬季的到来,并祈愿来年的幸福和团圆。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你了解冬至这个节日。祝你度过一个温暖而愉快的冬至!
冬至,是山西民间在农历十一月的重要节日,俗称“冬”节。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现在的冬至节,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有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有的是横十画、坚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有画几个中空的格子,选好几个字,每字必须是几划。每日写一笔,最后成为一句话,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语,称为九九消寒句。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
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集币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冬至节,晋北地区的男孩子习惯玩打岗游戏。各持一块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规定的成套动作,依次序掷击瞄打。打倒对方所立的岗时,继续往下进行。失败后即与对方交换掷打。先完成全部程序者为赢。女孩子们则习惯踢毽子,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人人们往往也要凑热闹参加玩耍。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
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