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如果投靠楚云飞,结局会怎么样?

《亮剑》中李云龙如果投靠楚云飞,结局会怎么样?,第1张

都梁的长篇小说《亮剑》改编成电视剧以后,由李幼斌、张光北等饰演的《亮剑》大放异彩,曾经一时间万人空巷。

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都无论如何不可能投靠楚云飞。退一万步说,假如李云龙投靠了楚云飞,可能的结局如下:

一,李云龙会得到楚云飞的重用。

儒将楚云飞,是国军(包括晋绥军和中央军)不可多得的人才。

楚云飞眼光远大,军事指挥能力超卓,政治敏锐性极强。

李云龙在军事上与楚云飞比较,可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楚云飞跟随国军参观团前往八路军总部,他独自一人去了李云龙的团部,此后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云龙在对日作战中战功赫赫,先后击溃了日军精锐的坂田联队,击毙了坂田联队长;全歼了山崎大队和日军观摩团;与楚云飞联手,将平田一郎及其准备下乡清剿的日伪军官一网打尽;强攻平安县城,捣毁了整个日军山本特种部队……

楚云飞与李云龙在对日作战中是友军,双方惺惺相惜。

在抗战争即将结束时,楚云飞提出让李云龙投靠他的部队。理由是,中国只允许一个政府,一支军队。

楚云飞对李云龙团击溃坂田联队从正面突围,大吃一惊;对李云龙全歼山崎大队大为钦佩;对李云龙没有任何情报的情况下,全歼日军观摩团,击毙一个少将,多个大佐深感不解;对敢于以一个团的兵力拿下日军重兵防守的平安县城,不惜不顾上司的意愿,全力注意配合。

“民族矛盾大于意识形态!” 这是楚云飞的所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假如小说或者电视剧到了抗战结束为止,没有了后文。我们可以说,楚云飞和李云龙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电视剧《亮剑》塑造了两个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

楚云飞邀请李云龙投靠他,是发自内心的。假如李云龙投靠了楚云飞,楚云飞肯定会重用李云龙。

二,一山不藏二虎,二人的矛盾在所难免。

《亮剑》里,李云龙虽然几上几下,在红军时期就是团长,似乎他对自己的职务高低不是太看重。

但那都是有具体原因的。

红军时期,李云龙的部队里没有了粮食,他放兵抢粮,被徐总指挥一撸到底,由团长降成了伙夫。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才发布,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是人民军队的铁律!放兵抢粮就让人民军队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了。李云龙心里是明白的。错在自己,不在徐总。但李云龙不是为自己,他是为了自己的战士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宁可自己受处分。

同坂田联队的战斗中撤退,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没有听从上级的命令。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李云龙被罚到被服厂当厂长,他嘴头上不服气,心里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他的这次胜利对上级来说,完全是超出意料之外的。

替“和尚”魏大勇报仇,李云龙拘留了孔捷,杀了谢宝庆。从团长降成了营长。

李云龙使本来已经答应让孔捷收编的谢宝庆部做鸟兽散。公报私仇,李云龙是明知故犯,即使不当团长,也要替死难的弟兄报仇。

当赵刚质问李云龙的时候,李云龙说:

“你不要把屎盆子往我一个人头上扣!你负伤的几个月,我老婆被敌人抓了,生生死死的兄弟被土匪杀了,还有你这个昏迷不醒的战友。我也是人,我也有心,也有肝!”

反映了李云龙是有血有肉的铮铮铁汉!并非肆意妄为。

不要以为李云龙对自己的职务高低是无所谓的,李云龙并非不求上进。授军衔的时候,李云龙与丁伟、孔捷嫌少将军衔低了,公然对抗,连少将的制式军服也不穿,遭到刘伯承的严厉批评。

职务上几上几下的李云龙,假如投靠了楚云飞,楚云飞说自己还缺了一个副师长。一个槽子里栓着两个叫驴,李云龙会久居人下,甘当楚云飞的副职?

一山不藏二虎,楚云飞与李云龙的矛盾是必然的。

那么请看李云龙的最后结局。

三,李云龙投靠楚云飞的结局,或者是战死,或者是被冷冻。

假如李云龙投靠了楚云飞,接下去面临的是三年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不会因为一个李云龙而改变走向,也不会因为一个李云龙而推迟进程。

三年时间国民党总兵力430万,号称800万,被127万人民解放军如摧枯拉朽般扫荡干净。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兵团司令战死的都不在少数。假如李云龙真的做了国军的少将副师长,那李云龙战死并不奇怪

假如李云龙没有战死也没有被俘,他的下场也不会好。

第十七集。和尚在送信途中遇到谢宝庆一伙劫财,和尚出手自救,杀死了几个匪徒,被后来赶到的二当家山猫身后偷袭,惨死黑云寨。李云龙得知,不由孔捷劝说,带领一个营围剿黑云寨,寨主谢宝庆逃跑。李挥刀让二当家偿命。养伤归来的赵刚,没能来得及阻止李云龙。

扩展资料

①李幼斌(1958年-),生于吉林长春,中国男演员。1974年考入长春话剧团,2002年调入北京八一**制片厂。在他迄今长达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扮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

②亮剑故事内容是讲述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为止。“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句话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

在影视剧当中,一个人物的生死,似乎也是随着主人公的地位不同时刻牵动着所有的观众。就如同已经火爆了十五年的《亮剑》这部剧,时至今日,都是有着不少观众继续支持这部经典作品。尤其是其中的各个经典桥段,多年来都是被不断地拿出来进行揣摩推理,足以看出,这部剧的经典,是多么的优秀。

而在众多的桥段中,相信和尚的牺牲也是最具争议的地方,甚至有很多观众皆是表示这样的一位英雄豪杰,最后的结局未免过于悲惨了,这是否有些不合常理?有些过于悲观了呢?

对于《亮剑》这部剧,要说谁死得最冤,恐怕众人都是会将魏和尚推到榜首。的确,在这部剧中,不管是个人实力还是抗日杀敌,魏和尚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对于李玉龙,那是百分百的忠心耿耿。可以说李云龙多次危难之际,如果没有和尚,那么最后的结果,断然不会如此。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众多的观众对于这样的一位抗战英雄人物,都是有着绝对的敬意和固有的“英雄主义”思想。认为这样的人物就是需要轰轰烈烈的结局。甚至是最后能够更加完美且理想一点,哪怕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也是远比倒在“山匪”的刀下更容易接受。

但或许,这也只是众多观众在理想和完美之间的一众美好展现罢了!但是如果真的严格来说,似乎魏和尚的离去,可以说并没有丝毫的异议!或许此言会令很多人不满,但是稍安勿躁,接下来的分析,我们来详知其中事!

对于和尚的牺牲,相信很多人都是会认为这一切都是李云龙让其送信导致的,毕竟如果换成了其他人,或许就会是不一样的结果,但是我们细想之下,这一切,难道真的只是李云龙让其送信导致吗?

我们回顾剧情,当初因为前沿战事吃紧,独立团和楚云飞的358团也是正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处境,而因为楚云飞又是一个战略眼光极其长远的指挥官,所以在抗战末期还没有完全结束,就已经是将一个炮营和一个步兵营安插在了大孤镇,让李云龙的独立团首尾不能相见。

而在之后,从不吃亏的李云龙怎么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也是派了三个营直接将其围在其中动弹不得。与此同时,黑云寨的谢宝庆,也是将楚云飞的一批军用物资给拦截,如果不是有着孔捷出现,相信这一次的物资,断然不会再度转回楚云飞的手中。

正常来说,颇有大将风范的楚云飞,断然是咽不下被黑云寨摆了一道的亏,于是楚云飞也是准备集结部队开始攻打黑云寨,但是此时的一营和炮营,早就在李云龙的围困之下,丝毫动弹不得了。又怎么会让其有着机会攻打谢宝庆呢?

所以从某些层面上来讲,如果不是李云龙与楚云飞的“驻地斗兵”,恐怕楚云飞早就对黑云寨动了手,哪里还能等到孔捷前来充当“说客”!而如果当时的楚云飞攻打了黑云寨,装备武器精良的358团,早就能够消灭这等“悍匪”。哪里还有这样的插曲发生。

再加上李云龙委派和尚送信,更是奠定了这样的结局发生,可以说,不管是从哪里看,从头到尾都是李云龙一手造成的和尚牺牲。

对于冤屈一事来说,恐怕和尚还真的谈不上有何冤屈而言!就像是上面我们所言一样,和尚虽然深受不凡,又多次拯救与团长于危难之中,但是在剧中来看,和尚并不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性格。就像是欺负新来的段鹏,战友向其要子弹惨遭一顿打的事情可谓是常有发生。

可以说和尚是有着真实力存在,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实力,让和尚的性格十分的高傲且特立独行。如此性格,在面对这些“无恶不作”的山匪之际,那绝对是“火上浇油”的存在。

而且针对冤屈一事,和尚的牺牲也的确是称不上有什么过多的争议。就拿队内的虎子来说,为了部队能够突破日军的机枪阵地,直接献身与敌人同归于尽,还有柱子一炮打掉坂田联队指挥所之后被机枪打中,这些战士,难道就不冤吗?还有哪些冲锋的时候冲在最前排的战士,难道他们就不冤吗?换言之,这些战士哪一个不是一等一的好手?哪一个不是为国捐躯的英雄?

所以针对和尚牺牲的事情,个人感觉相比起其他牺牲的战士,可以说是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真要归结来说的话,恐怕就是生逢乱世,时运不济了!毕竟在那样的处境下,意外和明天,谁也说不好哪个会先到!

或许是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亦或者是生活的重担不够理想,所以也是让众人在心中的最深处,始终都是有着一个最理想且最美好的“圣地”。而和尚的牺牲,虽然在剧中有些过于“草率”且令人难以接受,但是严格来说,这一切似乎也是早就注定。

甚至就算是李云龙不用和尚去送信,那么换成别人,就不会与这些山匪相遇了吗?是否当其他人牺牲之后,就因为不是“主角光环”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呢?尤其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身为军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区别对待,我们也是要报以最崇高的敬意。但是结局,恐怕众多人之间,也是各自有命啊!

《亮剑》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军旅题材的电视剧,这部剧播出之后反响异常,在剧中饰演李云龙的李幼斌也因此名声大噪。李云龙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他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却是个打仗的天才,他的领导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都特别强。李云龙除了有赵刚这个好搭档之外,魏和尚也是对他非常重要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和尚别杀他宁愿放弃团长的职务也要为之报仇的原因。

1,魏和尚是李云龙的下属,更是李云龙的兄弟。

魏和尚原本是国军的一个班长,他从鬼子俘虏营逃出来之后被前来独立团伤人的赵刚救了。原本和尚并不想留在八路的不对,但是他听到了李云龙的大名之后兴高采烈地加入了八路军。和尚武功高强深得李云龙的喜欢,李云龙就让他当了自己的警卫员。

在长期的战斗中李云龙和和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明面上和尚是李云龙的警卫员,实际上李云龙把他当成了兄弟。在鬼子大扫荡的时候,八路军遭到了强烈打击,部队损失很大,独立团也被打散了。当时李云龙身患重病,是和尚背着他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按照时间计算和尚跟在李云龙身边得有五六年的时间,这么多年的感情肯定特别深。和尚被土匪杀死之后,最为难过的肯定是李云龙,他多年的兄弟死了,他肯定会不顾一切地为对方报仇。别说是团长不让干了,就是要他李云龙的项上人头,他照样会为和尚报仇。

2,武功高强的和尚被几个小土匪杀了,李云龙觉得憋屈

我们常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小阴沟里翻船了”,和尚就是在小阴沟里翻船了。和尚可是少林寺出身,他可以徒手杀死三个训练有素的日军特种部队,独立团上下武力值第一。和尚在遇到那几个土匪的时候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就是因为他太过轻敌了才着了对方的道。

当李云龙听到和尚被土匪杀害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痛苦的,肯定会不顾一起地为对方报仇。同时他也觉得特别气愤和憋屈,小小的土匪居然杀了自己的一员大将,这口气绝对不能咽下。李云龙的脾气本来就十分火爆,遇到这样的事情火气肯定噌一下就上来了。他面对孔捷的劝住不为所动,他必须要为和尚报仇雪恨。

在《亮剑》中和尚的牺牲不仅对李云龙的打击很大,作为观众的我为此也非常难过。当时我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剧情,“和尚这么厉害怎么就让几个小土匪杀了呢?是在太可惜了。”相信很多观众都有和我一样的想法。李云龙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为了战友、为了兄弟,他肯定会不顾一起地为他报仇。

在《亮剑》里,一开始的时候,李云龙只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人,但是就从苍云岭之战结束后,李云龙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一连串打出了很多个经典的战役。晋西北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团长,忽然摇身一变成了战神,这让出身名门的楚云飞自然是难以接受的。毕竟他出自黄埔系,而且在晋西北也搞出了一番名堂。为了要灭一灭李云龙的威风,楚云飞趁着双方搞观摩学习的时机,带着自己的副官,一溜烟就来到了独立团。楚云飞表面上是来认识李云龙的,但背地里却是借机找茬的。

话还没说两句,楚云飞就对自己的副官使了个眼色,这孙副官也是个聪明人,老大都发话了,自己自然是不能干杵着了。孙副官在操场上找来两个训练时所用的沙袋,只见他双手一发力,就用手指戳穿了沙袋。看到楚云飞这小子动了真格的,李云龙也不会认怂,于是他便支会了一声和尚。和尚的能耐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来自于少林寺,而且长得是虎背熊腰,再加上勤学苦练,所以这武艺自然是非常了得。

就在看了一圈四周以后,和尚挑中了一堵土坯墙作为示范目标,在稍微一运气以后,只见那和尚腾空一跃,接着右腿一脚踹出,接着土墙应声而倒。就在和尚收工以后,在场所有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显然,这二人之间的较量,应该是和尚更加的厉害一些。不过楚云飞自然是不服气的,因为此次前来就是要灭灭李云龙的士气的,就这样认输,面子都的丢到姥姥家了。那么好事的网友就要发问了,李云龙跟楚云飞这次的扳手腕,到底是哪一方胜出了呢?楚云飞要发话了!

首先,这次比试没有得到第三方的公证。孙副官和魏大勇之间的比试,只是临时的主意,事先并没有商量好。如果要想分出个胜负的话,一定要保证比赛的公正性,那也就是说必须有第三方的裁判进行给出结论。不过非常的可惜,当时在场的并没有第三方的裁判,这也就是说,孙副官跟魏和尚这次的比试,到底孰高孰低,不能一家说了算,所以李云龙不能说是自己胜了,而楚云飞自然也不会说是自己输了,所以这次比试不能说出个胜负。

其次,不是主场作战。这比试的地方不是在358团,而是在八路军的根据地里,这在场的所有人可都是独立团的人,楚云飞这边就两个人,独立团一看就是“人多势众”。率先出场的孙副官,一定是有些实力的,假如他和魏和尚来上一场真正的较量,不一定就会输,所以说非常的可惜,因为不是主场作战的原因,所以就没有加油助威的拉拉队,就算是孙副官表现的再为出色,也不会有鲜花和掌声。所以在楚云飞的心里认为,不能说和尚赢得了掌声,就证明他赢了。假如双方互换一下场地,那么孙副官的呼声一定要大过魏和尚。所以说,这次的比试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平手,孰高孰低,不能是一个人说了就能算的。

  参考:

  毫无疑问,电视剧《亮剑》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正如有的人所评论的,“这是一部气势恢宏、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等等;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每次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只要碰到电视台播放《亮剑》,我都会看下去,无论内容是否看过。也正是如此,每次都看不全,所以我干脆买了一套光碟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过瘾地看完。《亮剑》中有好几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比如李云龙、楚云飞、和尚、李云龙的顶头上司旅长等,毫无疑问的是,李云龙这个英雄是电视剧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不过,我们仔细研究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会发现这个英雄形象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这种消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并没有给英雄的形象定下什么确切的标准,但是一般来讲,英雄的形象至少应该是这样的:个头高大,身材魁梧,五官端正,气宇轩昂,英气凛然,服饰得体(即便不奢华也应该是干净整洁),尽管偶尔也有《水浒》塑造出个别类似于矮脚虎王英的英雄代表,但是这样的英雄实在是屈指可数。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却以这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个头一般,身材说不上魁梧,面目近乎龌龊,再加上衣服很少有干净的时候,尤其是领口招牌式地肮脏,走路的时候甚至也是歪歪扭扭的,整个就是一幅邋遢的样子,至于气质什么的则更谈不上。从这个方面来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

  二、人物语言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也没有限定英雄的语言方式,但是一般来说,英雄的语言习惯应该是“冠冕堂皇”的,充满高尚和正义,起码说是不应该说粗话的,即便是气得快要发疯,也顶多一掌劈翻桌子或者一刀砍断大树什么的,语言上向来都是收敛的,必须与英雄的形象相符。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语言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满嘴的粗话,动不动就是“他娘的”。除了少数时间的“克制”之外,李云龙大多时候都是骂骂咧咧的,可是也许是生性就是这么一幅臭脾气,所以即便克制,时间久了李云龙在女人面前还是会露出骂骂咧咧的本性来。从这个方面来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语言习惯的消解。

  三、人物思想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英雄的思想往往是非常高尚的,心中装的是救死扶伤和民族大义,追求的是匡扶正义和拯救他人危难等等,很少有个人恩怨以及儿女情长的一面。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思想看上去则有点“危险”:

  首先,李云龙有点儿女情长。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李云龙突然被丘比特神箭射中了,而且他在“秀芹”真情的感染下并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但将秀芹紧紧地抱住,还要脱秀芹的衣服,如果不是针扎了他的脚,李云龙还真要做出出格的事情。在解放后,已经结了婚的李云龙还差一点出轨。在我们传统观念的英雄形象中,一个英雄人物是不会犯下这样的严重“错误”的。

  其次,李云龙有点江湖习气。在老婆秀芹被抓后,他擅自集结部队去攻打鬼子重兵防守的县城;在自己心爱的部下“和尚”被土匪杀掉之后,他暴跳如雷地带着部队去为“和尚”报仇。这样的举动在传统观念中是会大大削弱英雄的高大形象的。

  如果按照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形象来对照李云龙,那么《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很可能和英雄形象是挂不上钩的,但是为什么这个人物形象在电视剧播出后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甚至追捧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这与目前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自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来,我们不但继续保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加明确地承认并鼓励了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在这样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无疑也会呈现宽松的状态,从而为接受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根本性的条件。

  其二,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贴近于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个基本的道理告诉我们来源于生活的文学总要对生活作出一些修正或者虚化,也就是说,恰当的修正或者虚化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不过,在特定的年代,文学创作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者虚化或有些过度,所以文学作品和人们生活的距离也比较遥远。在如今这个年代,再过度地修正或者虚化生活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将自己与人们的联系割裂开来。《亮剑》中李云龙的人物形象则尽量减少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虚化,尽量还原人物的本来面目,因此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其三,这样的作品更尊重观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自然会随之提高,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人们不会再满足于程式化、样板化的文学作品,而需要多样化、富于生命力的鲜活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者适时地推出这样的作品,应该说迎合了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但毋庸置疑这是尊重观众的态度。

  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看上去缺陷很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以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一个现实、鲜活、饱满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可以说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一种巧妙的消解,虽然在一些细节的描摹上这个人物形象依然还有些符号化,但瑕不掩瑜,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人物形象是近年来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值得人们拍手叫好。我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说,电视剧《亮剑》对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电视剧人物塑造方面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类似电视剧创作者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启迪和影响。

亮剑给魏和尚报仇的是第17、18集。魏和尚被黑云寨的匪徒残害了。李云龙与和尚的关系很要好,两人虽是上下级的关系,李云龙把和尚当亲弟弟,李云龙杀土匪给魏和尚报仇。

亮剑由陈健、张前执导,都梁、江奇涛编剧,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联袂主演的战争题材剧。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

李云龙是八路军一个独立团的团长,在他的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部消灭。李云龙又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把守的县城,守备部队全军覆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成为好友。抗战胜利,李楚二人又相逢在淮海战场,这一次交手二人差点同归于尽。解放军女护士田雨献出自己的血液挽救了李云龙的生命。田雨崇拜李云龙,在李云龙出院时田雨答应了李云龙男人气十足的求婚。金门战役失败,李云龙部开进山区,在苏联教官的执教下,为解放台湾,开始训练丛林作战的部队。朝鲜战争爆发,李云龙屡屡向上级请战,没被批准,反而接到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通知,他由带着抵触情绪到虚心学习,他的野战经验得到了理论的升华。 李云龙毕业回到老部队,组建我军第一支特种部队,在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中屡建奇功。

众多战争片中,《亮剑》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那部,有关亮剑精神的讨论经久不衰。因为太过经典,所以被两次重拍,但被受赞誉的依然是由李幼斌主演的那部。这部剧的每个演员都与角色十分契合,与所扮演的角色浑然天成,让我们将演员与人物傻傻分不开。我们来对比下《亮剑》与《新亮剑》中魏和尚吃鸡的这场戏,演员的演技如何高下立判。

李云龙受楚云飞之邀,带着魏和尚侨装来到河源县城,与楚云飞及其副官在茶馆秘密汇合后,四人一拍即合决定大闹当天晚上平田一郎的生日宴。李云龙、魏和尚与楚云飞和副官分两批进入生日宴的现场,并分开就座。

许久未见荤腥的魏和尚和李云龙,见到满桌的美味便有些按捺不住。魏和尚不顾平田一朗正在满怀深情地发表生日感言,不管其他人毕恭毕敬地听他讲话而不敢动筷,自顾自地吃起来,只见他一手拿着大鸡腿,一手抓着花生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就这还嫌不过瘾,端起花生米的盘子直接往嘴里倒,完全一副饿虎扑食相。

魏和尚的急切让我们忍俊不禁,但也非常理解,八路军的生活十分清苦,好不容易能吃上肉,肯定是要大快朵颐,再想到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不抓紧时间吃,一会打起来就没得吃了。李云龙比较克制自己,拿着筷子有条不紊地吃着,但看到魏和尚风卷残云般的,禁不住开口劝他慢点吃,给自己留点。同时,他惦记着村里的赵刚,让魏和尚别忘记捎一只烧鸡给他。两人的动静有点大,吸引了平田一郎的注意,索性就拿出手枪表明身份,楚云飞及副官随后响应。不一会功夫,就让在场的小鬼子全部一命呜呼了。

这么精彩的情节到了新亮剑,完全变了味道,只见魏和尚坐在酒桌旁,拿着筷子慢条斯理地吃着花生米,看到油滋滋的烧鸡也没有一点急切劲,完全一副食不甘味的样子。这是平时美味佳肴吃多了,这桌吃食入不了他们的法眼。还是真觉得在赴宴,要举止斯文,不能太粗鲁?这完全感觉不到魏和尚的无所畏惧和威猛,这样的魏和尚死在土匪手里,都不会让人觉得惋惜

同样的剧本,有不同的演员演绎,就会有不同的味道因为每个演员对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角色都有演员的个人印记融入在里面,每个演员都是用心的演绎角色,但好的演技需要时间的积累,没有时间的磨练就达不到炉火纯青的演技。

以上,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80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