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与梦

灵魂与梦,第1张

是真做梦,还是觉得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分类:文化与文学

科学家用纯心理学的方法制造出“似曾相识”(déjà vu),为理解这种令人困扰的神秘感觉提供了新的佐证,并可能影响有关人类记忆的基础研究。

小时候的某天,我拿到一期最新的杂志,翻开之后忽然有种奇特的熟悉感:那版式、封面、文章都像是看过的,虽然不知道是在哪里,我甚至能够“记得”其中一张植物的具体细节和说明文字。是梦里见过,还是预感?我的理性立刻否决了超自然的可能(有意思的是,那是一本科学杂志),倾向于认为是一种错觉。——如果你觉得我这篇文章看上去也怪眼熟的,心想“作者又在炒冷饭糊弄人”,请相信,你的感觉跟我要讲的似曾相识不是一回事。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作为本文主题的“似曾相识”(déjà vu)专指那种确实从未经历的事物给人的熟悉感。

一见如故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世间男人看见美女时大都会无师自通地说“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不过前者是木石前盟所系,后者无非搭讪的借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曾经在面对某些(可能毫不重要的)事物或场景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感,觉得面前场景极为熟悉,每个细节都曾有印象,甚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想不起来上次是什么时候经历过了。这种令人茫然的感觉通常只持续几秒,当事人很快就会明白过来,实际上自己从未经历过。

根据不同调查,大约50%到90%的人一生至少有过一次类似体验。它在各种年龄段的人身上都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相对更多一些。人在紧张或劳累的时候更容易陷入这种状态。这种面对全新事物的熟悉感,在学术上称为déjà vu,源自法语的“曾经见过”。这个词于1876年由法国生理学家mile Boirac首次使用,一百多年来,相对于其它研究课题,人类对此现象的理解并没有太大长进。

与似曾相识相对的,还有一种“旧事如新”(jamais vu)感。明明是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当事人却觉得从未见过,异常生疏。旧事如新看上去并没什么可奇怪的,脑子不好使、忘性大也是有的嘛。似曾相识看上去就神秘多了。许多有过似曾相识体验的人都认为,这种感觉可能源自某种预知力,或者是前世的记忆残留到了今生。

科学家当然不会满意于神秘解释,一直试图寻找其中的生理基础。然而,这种感觉虽然普遍,但究竟在普通人身上很少发生,当事人在发生之前也全无预感。对于需要大量证据支持的科学研究来说,这确实让人为难。科学家只能靠收集人们对此类体验的复述,其鲜活、准确程度虽不理想,但聊胜于无。

似曾相识感并不是幻觉,也不是精神分裂等疾病导致的错误记忆。患有颞叶癫痫的人会经常有类似体验,例如日本的一名年轻患者总觉得自己是在重复经历生活与婚姻中的某几年,绝望得几次试图自杀。这种体验与普通人的似曾相识感并不相同:患者坚定地相信眼前的场景曾经出现过,而普通人在短暂的迷惑后会马上明白这是不合理的。不过这种现象显示,似曾相识可能与颞叶部位偶尔运作不正常有关。

虚假的熟悉

以前人们也曾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似曾相识感,不过手段有点“厉害”。199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用电极刺激颞叶可以使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2001年又有人报告说,三环癸胺(一种抗病毒药)和苯丙醇胺(去甲麻黄碱,一种血管收缩剂和兴奋剂)联合使用时,会导致人反复产生强烈的似曾相识感。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06年7月20日报告说,英国利兹大学心理学系的Akira O’Connor等人用另一种方法制造出了似曾相识。研究人员给18名受试者展示24个普通单词,然后对受试者进行催眠,告诉他们:如果接下来看到带绿框的词,他们会清楚地知道这是刚才见过的一个词,并且记得上次看到时它的视觉形象;如果看到带红框的词,他们会觉得熟悉,虽然说不清楚上次看到它是什么时候。

在解除催眠状态后,研究人员让受试者看一系列单词,每个词都带有红、绿或蓝色框框(蓝框是用作对照的,催眠时没说蓝框有什么含义)。这些词有的是受试者前面看过的,有的是新词。受试者被要求判断哪些词是前面看过的,用0到100的分数表达确信程度。结果,18名受试者中有10人报告说,某些带红框的词(实际上是新词)给自己一种特别的熟悉感,虽然不能确定前面是不是看到过;其中5人说,这种感觉非常像是似曾相识。

人对某一场景产生熟悉感,实际上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步,大脑在记忆库中搜索,看看以前是不是见过这个场景。如果搜索结果是“见过”,就进入第二步,大脑的另一部分将面前的场景识别为“熟悉”。O’Connor这个有趣的实验显示,这两个过程是可以分离的。研究人员通过催眠来直接触发第二步,使受试者对实际上并未见过的事物产生熟悉感。如果这种感觉确实是似曾相识,它将帮助查明其根源——对于似曾相识的成因,目前有多种假说,尚无确定的答案。

记忆错误

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记忆不可靠,但它真的并不完全可靠。人们为了往事的真相而吵架,各执一词骂对方说谎,其实有时可能并没有人在有意说谎,只是各自记得的东西不同,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记忆与真实情形有所出入。

我们的大脑不幸地无法区分真实记忆与虚构内容,在没有确切旁证的时候,这简直是糟糕透了。许多实验显示,恰当的诱导手段可以给人“植入”虚假的记忆,使人认为那是真切发生过的事,甚至能使人真心忏悔自己其实并不曾犯下的罪行。与此相比,制造出一点没根据的熟悉感,实在是小事一桩。

一种以弗洛依德理论为基础的学说认为,似曾相识感是人在回想被压抑的记忆时产生的。人经历过某种不愉快的事件,有关的记忆被压抑了。此后再遇到类似情形时,人无法清楚回想起原来的经历,但能感到曾经有这么一件事,因此产生古怪的熟悉感。在20世纪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此后又有人提出,似曾相识并不一定源自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事,人所熟悉的就是当前场景,只是有关信息从不同神经通路在大脑中汇总时偶发的时间差。1963年的研究曾发现,大脑左半球颞叶部位负责在时间上对来自各条线路的数据进行精确汇总,视觉信号会分两次到达左脑颞叶,一次直接传送,一次是经过右脑绕过来,两者相差仅几毫秒。通过右脑绕路的信号有时会延迟,产生时间差,颞叶就会把视觉信号判定为以前曾经看到过的。

这种观点相当流行,曾经出现在著名小说《第22条军规》里。但O’Connor新近在一位盲人身上发现似曾相识现象,如果得到进一步确认,这将意味着似曾相识不一定与视觉信号有关。

不过,颞叶在似曾相识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点是确定的。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等许多与记忆有关的重要部件位于颞叶区域。199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海马使人能够回忆往事,而海马旁回负责区分熟悉与陌生。后者在作出判断时并不需要读取记忆对某一事件的完整记录,这或许就是O’Connor等人成功地制造出似曾相识的基础。——没有神秘,没有预知,没有前世今生,只是大脑复杂精妙的运作偶尔出了一点小岔子

  似曾相识分类:文化与文学

  科学家用纯心理学的方法制造出“似曾相识”(déjà vu),为理解这种令人困扰的神秘感觉提供了新的佐证,并可能影响有关人类记忆的基础研究。

  小时候的某天,我拿到一期最新的杂志,翻开之后忽然有种奇特的熟悉感:那版式、封面、文章都像是看过的,虽然不知道是在哪里,我甚至能够“记得”其中一张植物的具体细节和说明文字。是梦里见过,还是预感?我的理性立刻否决了超自然的可能(有意思的是,那是一本科学杂志),倾向于认为是一种错觉。——如果你觉得我这篇文章看上去也怪眼熟的,心想“作者又在炒冷饭糊弄人”,请相信,你的感觉跟我要讲的似曾相识不是一回事。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作为本文主题的“似曾相识”(déjà vu)专指那种确实从未经历的事物给人的熟悉感。

  一见如故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世间男人看见美女时大都会无师自通地说“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不过前者是木石前盟所系,后者无非搭讪的借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曾经在面对某些(可能毫不重要的)事物或场景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感,觉得面前场景极为熟悉,每个细节都曾有印象,甚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想不起来上次是什么时候经历过了。这种令人茫然的感觉通常只持续几秒,当事人很快就会明白过来,实际上自己从未经历过。

  根据不同调查,大约50%到90%的人一生至少有过一次类似体验。它在各种年龄段的人身上都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相对更多一些。人在紧张或劳累的时候更容易陷入这种状态。这种面对全新事物的熟悉感,在学术上称为déjà vu,源自法语的“曾经见过”。这个词于1876年由法国生理学家mile Boirac首次使用,一百多年来,相对于其它研究课题,人类对此现象的理解并没有太大长进。

  与似曾相识相对的,还有一种“旧事如新”(jamais vu)感。明明是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当事人却觉得从未见过,异常生疏。旧事如新看上去并没什么可奇怪的,脑子不好使、忘性大也是有的嘛。似曾相识看上去就神秘多了。许多有过似曾相识体验的人都认为,这种感觉可能源自某种预知力,或者是前世的记忆残留到了今生。

  科学家当然不会满意于神秘解释,一直试图寻找其中的生理基础。然而,这种感觉虽然普遍,但究竟在普通人身上很少发生,当事人在发生之前也全无预感。对于需要大量证据支持的科学研究来说,这确实让人为难。科学家只能靠收集人们对此类体验的复述,其鲜活、准确程度虽不理想,但聊胜于无。

  似曾相识感并不是幻觉,也不是精神分裂等疾病导致的错误记忆。患有颞叶癫痫的人会经常有类似体验,例如日本的一名年轻患者总觉得自己是在重复经历生活与婚姻中的某几年,绝望得几次试图自杀。这种体验与普通人的似曾相识感并不相同:患者坚定地相信眼前的场景曾经出现过,而普通人在短暂的迷惑后会马上明白这是不合理的。不过这种现象显示,似曾相识可能与颞叶部位偶尔运作不正常有关。

  虚假的熟悉

  以前人们也曾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似曾相识感,不过手段有点“厉害”。199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用电极刺激颞叶可以使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2001年又有人报告说,三环癸胺(一种抗病毒药)和苯丙醇胺(去甲麻黄碱,一种血管收缩剂和兴奋剂)联合使用时,会导致人反复产生强烈的似曾相识感。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06年7月20日报告说,英国利兹大学心理学系的Akira O’Connor等人用另一种方法制造出了似曾相识。研究人员给18名受试者展示24个普通单词,然后对受试者进行催眠,告诉他们:如果接下来看到带绿框的词,他们会清楚地知道这是刚才见过的一个词,并且记得上次看到时它的视觉形象;如果看到带红框的词,他们会觉得熟悉,虽然说不清楚上次看到它是什么时候。

  在解除催眠状态后,研究人员让受试者看一系列单词,每个词都带有红、绿或蓝色框框(蓝框是用作对照的,催眠时没说蓝框有什么含义)。这些词有的是受试者前面看过的,有的是新词。受试者被要求判断哪些词是前面看过的,用0到100的分数表达确信程度。结果,18名受试者中有10人报告说,某些带红框的词(实际上是新词)给自己一种特别的熟悉感,虽然不能确定前面是不是看到过;其中5人说,这种感觉非常像是似曾相识。

  人对某一场景产生熟悉感,实际上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步,大脑在记忆库中搜索,看看以前是不是见过这个场景。如果搜索结果是“见过”,就进入第二步,大脑的另一部分将面前的场景识别为“熟悉”。O’Connor这个有趣的实验显示,这两个过程是可以分离的。研究人员通过催眠来直接触发第二步,使受试者对实际上并未见过的事物产生熟悉感。如果这种感觉确实是似曾相识,它将帮助查明其根源——对于似曾相识的成因,目前有多种假说,尚无确定的答案。

  记忆错误

  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记忆不可靠,但它真的并不完全可靠。人们为了往事的真相而吵架,各执一词骂对方说谎,其实有时可能并没有人在有意说谎,只是各自记得的东西不同,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记忆与真实情形有所出入。

  我们的大脑不幸地无法区分真实记忆与虚构内容,在没有确切旁证的时候,这简直是糟糕透了。许多实验显示,恰当的诱导手段可以给人“植入”虚假的记忆,使人认为那是真切发生过的事,甚至能使人真心忏悔自己其实并不曾犯下的罪行。与此相比,制造出一点没根据的熟悉感,实在是小事一桩。

  一种以弗洛依德理论为基础的学说认为,似曾相识感是人在回想被压抑的记忆时产生的。人经历过某种不愉快的事件,有关的记忆被压抑了。此后再遇到类似情形时,人无法清楚回想起原来的经历,但能感到曾经有这么一件事,因此产生古怪的熟悉感。在20世纪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此后又有人提出,似曾相识并不一定源自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事,人所熟悉的就是当前场景,只是有关信息从不同神经通路在大脑中汇总时偶发的时间差。1963年的研究曾发现,大脑左半球颞叶部位负责在时间上对来自各条线路的数据进行精确汇总,视觉信号会分两次到达左脑颞叶,一次直接传送,一次是经过右脑绕过来,两者相差仅几毫秒。通过右脑绕路的信号有时会延迟,产生时间差,颞叶就会把视觉信号判定为以前曾经看到过的。

  这种观点相当流行,曾经出现在著名小说《第22条军规》里。但O’Connor新近在一位盲人身上发现似曾相识现象,如果得到进一步确认,这将意味着似曾相识不一定与视觉信号有关。

  不过,颞叶在似曾相识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点是确定的。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等许多与记忆有关的重要部件位于颞叶区域。199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海马使人能够回忆往事,而海马旁回负责区分熟悉与陌生。后者在作出判断时并不需要读取记忆对某一事件的完整记录,这或许就是O’Connor等人成功地制造出似曾相识的基础。——没有神秘,没有预知,没有前世今生,只是大脑复杂精妙的运作偶尔出了一点小岔子。

  似曾相识分类:文化与文学

  科学家用纯心理学的方法制造出“似曾相识”(déjà vu),为理解这种令人困扰的神秘感觉提供了新的佐证,并可能影响有关人类记忆的基础研究。

  小时候的某天,我拿到一期最新的杂志,翻开之后忽然有种奇特的熟悉感:那版式、封面、文章都像是看过的,虽然不知道是在哪里,我甚至能够“记得”其中一张植物的具体细节和说明文字。是梦里见过,还是预感?我的理性立刻否决了超自然的可能(有意思的是,那是一本科学杂志),倾向于认为是一种错觉。——如果你觉得我这篇文章看上去也怪眼熟的,心想“作者又在炒冷饭糊弄人”,请相信,你的感觉跟我要讲的似曾相识不是一回事。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作为本文主题的“似曾相识”(déjà vu)专指那种确实从未经历的事物给人的熟悉感。

  一见如故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世间男人看见美女时大都会无师自通地说“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不过前者是木石前盟所系,后者无非搭讪的借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曾经在面对某些(可能毫不重要的)事物或场景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感,觉得面前场景极为熟悉,每个细节都曾有印象,甚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想不起来上次是什么时候经历过了。这种令人茫然的感觉通常只持续几秒,当事人很快就会明白过来,实际上自己从未经历过。

  根据不同调查,大约50%到90%的人一生至少有过一次类似体验。它在各种年龄段的人身上都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相对更多一些。人在紧张或劳累的时候更容易陷入这种状态。这种面对全新事物的熟悉感,在学术上称为déjà vu,源自法语的“曾经见过”。这个词于1876年由法国生理学家mile Boirac首次使用,一百多年来,相对于其它研究课题,人类对此现象的理解并没有太大长进。

  与似曾相识相对的,还有一种“旧事如新”(jamais vu)感。明明是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当事人却觉得从未见过,异常生疏。旧事如新看上去并没什么可奇怪的,脑子不好使、忘性大也是有的嘛。似曾相识看上去就神秘多了。许多有过似曾相识体验的人都认为,这种感觉可能源自某种预知力,或者是前世的记忆残留到了今生。

  科学家当然不会满意于神秘解释,一直试图寻找其中的生理基础。然而,这种感觉虽然普遍,但究竟在普通人身上很少发生,当事人在发生之前也全无预感。对于需要大量证据支持的科学研究来说,这确实让人为难。科学家只能靠收集人们对此类体验的复述,其鲜活、准确程度虽不理想,但聊胜于无。

  似曾相识感并不是幻觉,也不是精神分裂等疾病导致的错误记忆。患有颞叶癫痫的人会经常有类似体验,例如日本的一名年轻患者总觉得自己是在重复经历生活与婚姻中的某几年,绝望得几次试图自杀。这种体验与普通人的似曾相识感并不相同:患者坚定地相信眼前的场景曾经出现过,而普通人在短暂的迷惑后会马上明白这是不合理的。不过这种现象显示,似曾相识可能与颞叶部位偶尔运作不正常有关。

  虚假的熟悉

  以前人们也曾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似曾相识感,不过手段有点“厉害”。199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用电极刺激颞叶可以使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2001年又有人报告说,三环癸胺(一种抗病毒药)和苯丙醇胺(去甲麻黄碱,一种血管收缩剂和兴奋剂)联合使用时,会导致人反复产生强烈的似曾相识感。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06年7月20日报告说,英国利兹大学心理学系的Akira O’Connor等人用另一种方法制造出了似曾相识。研究人员给18名受试者展示24个普通单词,然后对受试者进行催眠,告诉他们:如果接下来看到带绿框的词,他们会清楚地知道这是刚才见过的一个词,并且记得上次看到时它的视觉形象;如果看到带红框的词,他们会觉得熟悉,虽然说不清楚上次看到它是什么时候。

  在解除催眠状态后,研究人员让受试者看一系列单词,每个词都带有红、绿或蓝色框框(蓝框是用作对照的,催眠时没说蓝框有什么含义)。这些词有的是受试者前面看过的,有的是新词。受试者被要求判断哪些词是前面看过的,用0到100的分数表达确信程度。结果,18名受试者中有10人报告说,某些带红框的词(实际上是新词)给自己一种特别的熟悉感,虽然不能确定前面是不是看到过;其中5人说,这种感觉非常像是似曾相识。

  人对某一场景产生熟悉感,实际上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步,大脑在记忆库中搜索,看看以前是不是见过这个场景。如果搜索结果是“见过”,就进入第二步,大脑的另一部分将面前的场景识别为“熟悉”。O’Connor这个有趣的实验显示,这两个过程是可以分离的。研究人员通过催眠来直接触发第二步,使受试者对实际上并未见过的事物产生熟悉感。如果这种感觉确实是似曾相识,它将帮助查明其根源——对于似曾相识的成因,目前有多种假说,尚无确定的答案。

  记忆错误

  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记忆不可靠,但它真的并不完全可靠。人们为了往事的真相而吵架,各执一词骂对方说谎,其实有时可能并没有人在有意说谎,只是各自记得的东西不同,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记忆与真实情形有所出入。

  我们的大脑不幸地无法区分真实记忆与虚构内容,在没有确切旁证的时候,这简直是糟糕透了。许多实验显示,恰当的诱导手段可以给人“植入”虚假的记忆,使人认为那是真切发生过的事,甚至能使人真心忏悔自己其实并不曾犯下的罪行。与此相比,制造出一点没根据的熟悉感,实在是小事一桩。

  一种以弗洛依德理论为基础的学说认为,似曾相识感是人在回想被压抑的记忆时产生的。人经历过某种不愉快的事件,有关的记忆被压抑了。此后再遇到类似情形时,人无法清楚回想起原来的经历,但能感到曾经有这么一件事,因此产生古怪的熟悉感。在20世纪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此后又有人提出,似曾相识并不一定源自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事,人所熟悉的就是当前场景,只是有关信息从不同神经通路在大脑中汇总时偶发的时间差。1963年的研究曾发现,大脑左半球颞叶部位负责在时间上对来自各条线路的数据进行精确汇总,视觉信号会分两次到达左脑颞叶,一次直接传送,一次是经过右脑绕过来,两者相差仅几毫秒。通过右脑绕路的信号有时会延迟,产生时间差,颞叶就会把视觉信号判定为以前曾经看到过的。

  这种观点相当流行,曾经出现在著名小说《第22条军规》里。但O’Connor新近在一位盲人身上发现似曾相识现象,如果得到进一步确认,这将意味着似曾相识不一定与视觉信号有关。

  不过,颞叶在似曾相识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点是确定的。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等许多与记忆有关的重要部件位于颞叶区域。199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海马使人能够回忆往事,而海马旁回负责区分熟悉与陌生。后者在作出判断时并不需要读取记忆对某一事件的完整记录,这或许就是O’Connor等人成功地制造出似曾相识的基础。——没有神秘,没有预知,没有前世今生,只是大脑复杂精妙的运作偶尔出了一点小岔子

哥哥”的出处话说有两出处:

其一,《倩女幽魂》中聂小倩唤宁采臣为“哥哥”。

其二,拍摄《白发魔女传》时,张国荣看到上好妆的林青霞说:姐姐,你好美啊!”

林青霞立马回道:“哥哥,你好帅哦!”

于是便有了我们口中的“哥哥”。

不过我更倾向于后者。

拥有成千上万粉丝及追捧者的哥哥,一个永远温暖如太阳活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哥哥,哥哥就是永恒。

可是在拿掉万千灿烂光环,回归平凡常人的哥哥,他也是一个极其渴望被爱的邻家哥哥,一个极其渴望母爱的小男孩。

哥哥从小出生于富裕家庭,父亲张活海,有着“裁缝之王”之称的裁缝,连世界著名的明星大咖都找他定做衣服,如扮演了《教父》中教父的马龙白兰度,号称好莱坞“无冕之王”的加利格兰特等。不过,张活海也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娶了正房太太潘玉瑶外还纳有两房小妾,且风流韵事从不间断。

哥哥的母亲潘玉瑶生了十个孩子,其中有三个不幸夭折,哥哥是第十个孩子,大家唤作“十仔”,从小由外婆抚养。母亲和父亲经常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子女,再加上父亲总是风流事颇多,夫妻感情不和。整个家庭的关系都是极其微淡。母亲潘玉瑶下嫁到张家后婚姻生活的不愉快,心里长期抑郁,对子女们也很冷漠,因此哥哥与母亲关系也很疏离。

而哥哥最渴望的是得到母亲的爱护与关爱。

哥哥13岁就被送去英国读书,后来在英国利兹大学读纺织专业。期间一个人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在餐馆刷过碗,给人教过中文,过着自我拼搏又坚持的日子。

哥哥在回忆中说道,他当时离开的时候没有一丝伤感,也没有留恋,他倒是很希望离开这里,离开这个有家的地方。

童年,爱的匮乏,在一个人的心里是会烙下深深的印记的。

后来父亲因为饮酒过度,中风病危,哥哥才回到香港阔别已久的家。

再后来,哥哥从家里搬出来,自己一个人生活,打拼。他曾卖过鞋,卖过牛仔裤。但是,他都忍下来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什么事都是靠自己。但是内心对爱的渴望从未间断过。

从第一次登台参加唱歌比赛,到面对众人唏嘘的演出,甚至曾亲眼看着自己的唱片一块钱一张都没人要。但是哥哥依然坚持着。因为他有着对梦想和成功的执着。

哥哥成名后才买了一套高级海滨公寓,而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但是母子俩一起生活相处的并不舒适,毕竟二十多年的亲情隔阂,无形之中的疏离哪能顷刻间就化为乌有呢?人是有感情的生物,而这感情也是日积月累才有的呀。

母亲曾到哥哥家来,问哥哥:“我可不可以用下你的洗手间?”

看似短短的一句平常话,却无疑饱含了母子间的生疏,母亲对儿子的客气,这让哥哥很受伤。他的朋友们来他家用洗手间就直接用,都不会问的。她可是母亲啊?本该和儿子最最亲密的母亲。

因为从小母爱的缺失,让他对爱极其的渴望,也让他对爱更加的看重与珍惜,也更加的容易满足。

哥哥在访谈中曾说过,有一次和爱人吵架闹分手,驾车回家,一直哭,回到家就直接进了房间。那天母亲也刚好在他家,她站在门外对哥哥说:“儿子你别这样,你这样我会伤心的。”

那一刻,哥哥不但没有停止哭,而且哭得更厉害了,他知道,母亲还是在乎我的!母亲还是在乎我的!

那一次,哥哥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哥哥将《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给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他的“挚爱”—唐先生。

哥哥口中的唐先生就是大家熟知的唐鹤德了,曾是渣打银行的高管,也是一位外型高大英俊,性格沉默稳重,绅士有礼,冷静睿智,人缘极好的金融界精英。唐鹤德曾得过“最纯品”的赞叹,被公认的“硬净”。一个男人,或者说任何一个人,能够同时配得上这两个词,足已笑傲。

对于哥哥与唐先生的感情,我们不谈什么应不应该,合不合适,对与不对。

爱情本身就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美妙存在,它不容得任何人去评头论足,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和权力去质疑它的存在。

唐先生是哥哥眼中很好很好的人,不论是对他还是对别人。

在哥哥处境最糟糕,经济最差的时候,唐先生将他几个月的薪水借给哥哥渡过难关。哥哥与唐先生的感情,向来都是,大大方方,黄明磊落。他们出双入对,毫无避讳。唐先生为了哥哥三次放弃了他的大好前途。

唐先生对哥哥的好,对哥哥的体贴入微的照顾,对哥哥无尽的爱,是哥哥从小到大二十多年来从未体验过的,一直渴望却从未触及到的,他的生活从来都是一个人,他的生活似乎不曾有过被爱,但是唐先生带给他的种种,是惊喜,是上天的恩赐,是挚爱。

一个缺少爱的人,内心是最为柔弱敏感的,也是容易被感动的,也是最容易全心全意奋不顾身爱上一个人的。

哥哥每年的十一月,都会去香港上环济公庙上香,在塔香上写上他和和唐先生的名字,希望他们的感情长长久久,永远如这般好。

哥哥是个极其细腻,敏感的人,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高,追求完美的人。

2000年7月至2001年4月,哥哥忙碌于他的世界巡演“热情演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演唱会的策划准备等工作中,身体力行。追求完美的哥哥,还请来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让保罗高缇耶担任整场演唱会的服装设计,让保罗高缇耶为他量身打造了从恶魔到天使的着装,还选择了长发造型,长裙登上了香港红磡体育馆的舞台。

演出第二天,哥哥就因他女性化的造型被众多媒体攻击。让保罗高缇耶的初衷是长发飘飘是古罗马青年特有的造型,长裙短裙等展现着一位翩翩美少年矫健体魄与热情。然而却成为媒体捏造的嚼头,让保罗高缇耶还坦言,再也不为香港的明星设计服装了。

这件事对哥哥无疑是伤害巨大的,尽管他以他惯有的儒雅方式回应表示他还好。就像某电视台采访者后来说的,他很不开心,因为传媒不接受,炒作,他调教自己很久了,但还是适应不来,他追求完美的性格不允许他这样。

大半年后,媒体态度发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变。一致为哥哥叫好。

然而,经过这场风波后,哥哥的内心却是非常失望难过的,他觉得一直喜爱追捧他的大家真正爱的不是自己,他们认可的不是张国荣,而是别人的看法,众人的评论。

他对于别人对他的爱向来是渴望的,向来是挑剔的。因为渴望被爱,所以更加看重爱,看重爱的纯粹性,不参杂任何杂质。

他的细腻,敏感使他无法忽视这些让他隐隐作痛的想法,他追求完美的性格更不允许他全心全意去做的事留下任何瑕疵污点。

我们都知道,哥哥是得了抑郁症离我们而去的,他饱受心理与身体上的痛苦,最后跳楼逝去。

母亲和唐先生是哥哥最爱的两个人,一个是求而不得,一个是得而不被认可。

少儿时代亲情的缺失,二十多年的坎坷星途,感情不被认可,媒体舆论的压力,与追求完美的性格,无疑不是他抑郁消沉的源头。

哥哥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霸王别姬》里出神入化的陈蝶衣,《东邪西毒》里复杂又细腻的欧阳锋,《倩女幽魂》里无人能超越的宁采臣,《英雄本色》里倔强又单纯的阿杰,《胭脂扣》里多情颓废的十二少,《春光乍泄》里执着天真矛盾的何宝荣等等等等。

但是却频频与金像奖,金马奖擦肩而过,13次被提名,仅《阿飞正传》博得金奖。

哥哥的一生就如同《阿飞正传》里旭仔的一生,追寻与失落。尤其是对于母爱的渴求。

哥哥就是那只无脚鸟。

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时候。

                                                  ——《阿飞正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95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