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文整顿职场是那个综艺

刘耀文整顿职场是那个综艺,第1张

《无限超越班》。刘耀文整顿职场是综艺《无限超越班》。《无限超越班》是由浙江卫视、优酷、TVB共同出品的演员专业艺训励志真人秀,由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制作,成龙担任召集人,尔冬升担任监制、辅导员,惠英红、吴镇宇担任监制,佘诗曼担任无限经理人。

文/一个悦己

最近好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作为一个还在学校里的学生,对于职场的生活是既好奇,又渴望学习。所以一直在追职场类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跟着8位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的小白们一起进阶。

看完第三期的《心动的offer》,学习到了很多职场经验,果断想要总结一下,给正要走向职场或者刚入职场的朋友们一些避坑指南。

第一期是个人赛,第二期是团体赛,第三期成了实操赛。 8个实习生分为四组,每组由一位带教老师指导,直接去见委托人,实际操作。组内两人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这种关系在职场中很常见,真正优秀的人,个人能力强是远远不够,还需要知进退,能够在团队协作中脱颖而出。 我想这也是这档综艺对我们学生的借鉴意义。

两人pk,各有千秋,很难得的是成绩出来后,每个处于劣势的人,不管是否对自己的表现满意,都能够去找指导老师询问不足,这一点我是大大的赞,正视自己,找到不足,才能够进步。

但很多职场的新人就不具备这个素质,他们抗拒去找老师,一次工作的失误,就会觉得自己太差劲了,进而觉得自己太笨,不适合做这一行,慢慢萌生退却的想法。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作者就提到了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区别。

固定型思维的人做事情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证明自己,渴望用自己不怎么需要付出努力获得的成就,来告诉别人自己很厉害,很聪明,但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瞬间就会承受不了,很快自信心挫败,觉得自己失败,无能,全方面的否定自己。

好在这档节目里的学生初入职场,都有很积极的心态,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度: 有任务,立马去做,不会做,立马去学习,有问题,立马沟通请教,失败了,也会积极去询问老师,弥补不足。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二期的时候,李晨因为前两期的排名比较靠后,而且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一度迷茫无措,一个人在办公室哭了,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

而是去找了带教老师沟通,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感觉自己表现很差,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李晨就像是每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们,他不自信,不专业,但是他有热情,有学习上进的想法,他想要把事情做好,这时候如果能积极主动一点,迈出请教的一步,相信未来会发展很好的。

不论怎样的人,都应该学会放低姿态,前辈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当你利用好身边的资源,能够虚心听取意见的时候,就是进步最大的时候。

经过前面的调整,李晨这一期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面对委托人的时候,主动发言,提问很有水准,而且耐心梳理了逻辑线,也想到了一些很细的点。

但是他在阐述观点的时候,有两处知识性的错误,但是他自己在发言的时候没有注意到。

事后老师给他的意见就是审慎发言,体现专业性。尤其是说在律师这个行业,用专业的术语展示自己的专业性是很重要的,不能太过直白表达,也不能记错内容,除非有百分之百的肯定,否则不要轻易呈现出来。

这是很好的一课,不论是在哪个行业,专业越来越重要。 做一件事情,如果不是穷尽精力,能够比很多人优秀,就是不够的。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写作,写作两年,当别人问我最擅长什么领域时,我竟然语塞,一时想不到。因为我就是什么都会一些,但又什么都不精的人。

上周我请教了一位职场经验很丰富的前辈,学生在校园里应该培养怎样的技能,才能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有竞争力?

他当时也同样问了我:你最擅长什么?

我嘟嘟囔囔半天,说了自己会写作,会运营,会文案创作,会执行策划……但都是会一点。

他就告诉我说:这肯定是不行的。你什么都会一点,其实就是你什么都不会。随便一个专业会文案创作的新人,拿出来直接就秒杀你。

职场需要的是专才,你不用什么都会,有一项能力能够比很多人优秀,就稳了。没有一个公司是有时间等你学习好了再上手的,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你就朝这个方向去做。

什么都懂一点点,就等于什么都不会。 不要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郭旭在和委托人谈话时出现了很不职场的表现:叫错委托人的姓,回答问题很口头化,微表情管理很差,太调皮。

虽然刚开场的时候主动提问,提问也很有逻辑性,但是在后面当委托人很情绪化的时候,她也跟着附和,表现太过调皮。

当问及收费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徐律师可能收费很贵,但是我们俩可以免费给你写。当时对面的徐律师脸色就变了,而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微表情很差,不专业体现得非常明显。

她出来就知道自己表现不好,事后也去询问了老师,老师直接点出她太过学生气的问题,生活气息是新人很珍贵的地方,但在工作状态下要全部拿掉。

职场是工作的场所,和生活是可以分离的,工作中不能过于生活化,这是大忌。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的问题: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好奇点进去一看,发现每一条都直击内心,很多都是学生入职场的问题。

对此我自己总结了深刻的三点收获:

1事情不是等你准备好了,才可以开始

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一种比较“怯”,持续性地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在遇到新的挑战时,或者说新的机会时,常常第一反应是“我不行,我做不来,等下次吧,我再看看”,于是机会过去了,自己却迟迟没有准备开始。

但实际上,在新的领域,很多人都没有经验。如果一边积极争取机会,一边持续准备,将这个过程变成并行的、动态的,效率会更高。因为不断争取机会的过程,就会推动着自己更快的跑起来。

因为有了责任,才会有目标,才会进一步的行动。

2想要的东西不能被动等着,而要自己主动去争取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习惯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习惯了在老师的安排下去完成任务,而忘了在外没有老师的督促,自己应该主动去准备些什么,要提前准备好plan A B C……等待着被安排任务,只能算是合格,而提前预想好任务,并充分准备好,才能出类拔萃。

想要什么样的效果,都要自己去主动,在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3要和优秀的人同行

在校园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很简单,学习成绩好的人不喜欢,家里条件优越的人不喜欢,有一技之长光彩夺目的人不喜欢,自己不如别人就拒绝了和这样的人接触。

但在社会中,应该尝试去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人,学习他们的长处,模仿他们的习惯,改变自己的思维。学校里有学校里的游戏规则,社会中也有社会的规则。

不在乎起跑线,彼此欣赏谈得来,就可以一起交流合作。多和优秀的人接触,会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且拉近了距离,会潜移默化改变更多,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在还够不到优秀的人的时候,要多察觉自己,想想可以从哪方面提升自己,然后问自己一句:优秀的人凭什么和我做朋友,相信这样对自己的激励更有作用。

大家很期待的“神仙打架”组合,最看好的何运晨和李浩源,最终同理心很强,知识储备丰富的李同学被表扬,而一直很活跃,很专业的小何却没有被肯定。

老师进行反馈的时候,认真的小何一直在做笔记,老师给了他一个建议“听就可以了,让对方感到你在听,最重要。”

然后他继续说:“很多的案子,我们第一次听到,你听都没听过。 但你如果假装听得懂,一直在接话,这是职场上一件很失礼的事。 ”

何老师在观察的时候也是说:我们很多时候都着急表达, 着急评价,甚至着急去给建议,其实我们连听都没听懂,等人说完再反应也不晚。

很多人着急说话,着急发声,生怕自己不参与就被忘了,急着展现出自己,其实倾听是比说更重要的事情。

听懂领导的话,工作的时候效率会提高,减少出现返工的次数。听懂同事的话,能够明白他的诉求,更好展开工作,高效配合。听懂职场的要求,分清场合,做一个拎得清的人。

这期的强强PK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比如做事要理清头绪,确认细节,校对资料,反复演练,不盲目努力,高效沟通,相互配合,良性竞争。

职场不是学校,上司不是老师,能够有时间一直等你,安慰你,懂得一些方法论,能够在过渡期很快适应。

新人不要怕错,主动表达自己,错一次,明白一次,第二次就能够避免跳坑了。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越总结越熟练,慢慢就成了过来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118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