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胖子妈妈
我的好妈妈我的妈妈高高身材,有的胖,额头上有几丝浅浅的皱纹,脸上常常挂着微笑。妈妈为人善良,她从小就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待人要宽厚,从小就来培养我好的品德。记得有件事我总是忘不了。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着大地。我坐在房间里,不停地扇着扇子,但汗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我对妈妈说:“妈!天气太热了,热得要命!我想吃冰棍。”妈妈说:“走,我带你去买些冰棍。”说着便拿起钱包。到了买冰棍的地方,我挑选了冰棍,妈妈从钱包里拿出了一张10元的整票递给买冰棍的叔叔,叔叔找完钱,我和妈妈便匆匆回家去了。
回到家,妈妈把找回来数了数,自言自语地说:“咦不对呀,一共是7元钱,怎么找回5元”我一听,高兴地说:“太好了!买冰棍的人真糊涂了,找多了2元。妈妈,那2元给我行吗”妈妈瞪了我一眼,生气地说:“多找了2元,我们应该送回去,不能贪图那些小便宜!再说,人家卖冰棍多不容易呀!”说完,妈妈冒着火辣辣的太阳,把2元钱给人家送去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躺在床上睡不着,想起白天的事情,忽然明白了,做人要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小便宜,做出一些对不起人的事。这件事对我有了很大的教育,我爱我的妈妈,我打心里佩她。妈妈,你是我人生的偶像
一上天给了我宽阔的面貌,只是为了放大我的美貌。
二每次走在大街上都有人塞传单,我真是美的令人发纸。
三不管你们都混的什么圈子,我混的是黑眼圈。
四如果你不和我谈恋爱,你就永远到不了快乐星球。
五保持美丽的秘诀,以前是睡觉,现在是修图。
六曾经我以为,只要努力向前跑,贫穷和寂寞就追不上我。可谁曾想到,追不上我的,是发际线。
7小时候看到爸妈吵架我就时常纠结,长大后该不该结婚?直到到了年龄之后,我才发现:我真的想太多!
八我是一个脾气好的人,如果有一天有人踩了我的底线。那会怎样?那我就会把底线再降低。
九看韩剧里面女主角脑袋靠在公交车的玻璃上,真是唯美到爆,我也试过,差点没震成脑震荡。
十都说什么渣男锡纸烫,渣女大波浪,我就不一样,爹妈不让烫。
十一知道岁月会磨平我的棱角,没想到是摁在地上摩擦。
十二特别能吃苦这个字,我想了想,我只做到了前四个。
十三人最怕的就是突然膨胀,精神上会让人失去理智,肉体上失去锁骨腰窝蝴蝶骨尖下巴。
十四所有好看的照片都是我p的,还有那些不好看的是我p失败的。
15我一直是个很自律的人既然我说了要减肥,那我就一定会一直说,一直说!
十六朋友说我有双下巴了,都是经常低头刷手机导致的。从那之后,每次刷手机我都举高高地往上看。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我有了抬头纹。
十七以前车马邮件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网络科技发达,一天能绿50个人。
十八抱着滚烫的正在充电的手机,并且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我人生中少有的英勇时刻。
19“扎头发两圈太松,三圈太紧”“洗澡,往左一点烫死,往右一点冻死”
二十问:如何安慰一个胖子?答:你的人生已经很圆满了。
二十一看了网上有很多说熬夜的坏处,这些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开开心心的熬夜变成了提心吊胆的熬夜。
二十二平时最喜欢开劳斯莱斯和宾利,和朋友出去玩的话是开保时捷,如果是要飙车首选法拉利,当然最爱开的还是玩笑。
23我现在吃饭都是AAB制她们AA制,而我觍着个B脸就去了,蹭吃蹭喝!
24别再问我什么是帅的标准了好吗看我就知道了!
二十五在感情的道路上你总是走走停停,你是不是腿脚不利索啊。
二十六好朋友都脱单了,而我不一样,我脱发。
二十七若不是是你突然闯进我生活,月底我至少还剩两百多。
二十八想做个园丁,然后去你们心里种点b树。
29衣服换好了行李也装好了,站在天台上,就等台风了,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三十我今年17岁,开着玛莎拉蒂,用着iPhoneX,在北京三环,上海各有一套全款别墅,有几百万存款,我没有靠父母,没有靠朋友,这些都是靠我一个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肥瑞的疯狂日记 第一季 My Mad Fat Diary Season 1 (2013)
导演: Tim Kirkby / Benjamin Caron
编剧: Tom Bidwell
主演: 莎朗·鲁妮 / 朱迪·科默 / 尼克·迈瑞莱格伦 /丹·科恩 / 乔丹·墨菲 / 席亚拉·巴克森德尔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16岁的Rae Earl(莎朗·鲁妮 Sharon Rooney 饰)为人风趣,喜欢音乐。基本和普通这个年纪的女孩并没有什么不同。当然,除了,有那么一点胖。因为这一点,她常常给同学叫做“胖妹”,也因为这点,她有时很害怕和外界接触,总是独自呆在家里。有时还会因为 这个原因和独自抚养她长大的妈妈吵架。但这个胖姑娘还是和普通女孩一样,看到帅哥会犯花痴,遇到陌生人会有那么些尴尬。
最重要的问题是,Sharon刚从一个特殊的地方回家——精神病院。但她答应了自己和妈妈一切都会好起来,她要勇敢的对面生活的爱情。究竟这个胖妹会带来一段如何经常的生活日记呢?
男,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到现在就很胖,大学曾经瘦了二十多斤,但是工作两年又全都长回去了。172的身高,体重差不多两百,大学那会减到160,或许是这辈子最瘦的时候吧。 我真的好辛苦,想减肥,但是真的毫无效果,上班两年胖了差不多三十斤,真的毫无希望。
我从小跳舞,但是家长明确不让艺考,在高中三年里我胖了20斤,那个时候还能看,大一前的暑假我瘦了十斤,开学的时候还不错。一个学期里在食堂多油多盐的喂养下我又胖了20斤,这个时候我130斤。我开始减肥了,因为舍友说你看你和学姐一起跳舞(虽然没有艺考,但是因为热爱我在学校加入了街舞社。)的时候,人家多好看你看你跳的多丑,太胖了。我拚命的节食、运动减肥,瘦了吗?瘦了啊,5斤而已,我很开心了。开学以后,我不吃晚饭,练舞运动,月末一称没瘦还胖了,又是10斤,多魔幻啊,一个月不吃晚饭折磨自己没瘦还胖了,我几乎要崩溃了!这个时候我135斤,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都在减肥可是每次体重秤都让我失望,去看了中医,说我的脾胃都不好,不吃东西脂肪会囤积的更快。于是我恢复了一日三餐,但是因为脾胃的问题我每次只吃一点就饱了,又一个学期过去,我以为我会瘦,并没有,体重达到了史上最高140斤。
因为胖,我早饭只喝一杯酸奶,中午说饿了,别人会说「胖人就容易饿。」我午饭只吃水煮菜不加盐,晚上饿了还要忍着,肚子一叫别人就会说「你看,胖子一闻著味道就饿了。」
谁知道我3个月都没碰过主食,早饭酸奶,午饭水煮菜,晚饭半个火龙果的痛苦。谁知道我每天吃著水煮菜看着舍友的水煮肉片有多馋,谁知道我全宿舍最胖但饭量最小。他们只会说「你真胖,该减肥了!」
身体都熬坏了,还是胖啊,我165,130,我匀称啊,可是他们还是说我胖。胖,是我的原罪吗?
每天说我胖的舍友一边笑一边说「我这是在激励你减肥。」她多瘦啊,一天6顿饭顿顿吃到撑还是不会胖,多好啊,我多羡慕她呀。
我不知道,反正当你胖了,你会感受到这世上各方面的恶意,深深的恶意,甚至来自家人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你胖就什么都不是。
连家人叫你减肥也并非考虑你的健康,只是为了自己面子好看。
对了,我高159,最瘦的时候也有140斤,现在是个200斤的大胖妞。凭实力单身吧,这实力与生俱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我的认知里,感觉我胖我就该死,胖是导致我所有不好事情的原因,这个是世界强加给我的,也是我身边的人强加给我的,更是我自己强加给我自己的。在亲人的眼里,你胖就是懒就是不自律,不运动,如果我是你,我一定怎么怎么样,对,是你,你真的会怎么样嘛,你胖过嘛,你能感受到好不容易坚持努力减肥还是瘦不到大众审美那种心酸嘛,你能感受到肚子那永远都有一层的游泳圈的无奈嘛,你能感受到瘦了几十斤一吃不运动就复胖的苛责嘛,没经历过的人永远都不会懂,只会说你在找借口你在找理由,如果我是你,就不会让自己这样。所以瘦的人永远不明白那些胖的人为什么让自己这么胖,也永远不会理解胖的人也不想这么胖的无可奈何,贪吃也好,懒惰也罢,胖就是原罪。
女,21岁,从小到大一直都胖,在家的时候家人也都要我减肥,一直都很自卑,对自己的身材毫无自信,特别不喜欢身边的朋友拿我的体重开玩笑,但是碍于情面从来没表达过,直到今天,又有人开我的玩笑,我特别想问我胖你身上了吗,为什么总是别人的缺点当笑话,我真的很不开心,但是脸上还要笑着。
从今天开始,一天20个深蹲开始,逐渐增加到100个,两百个。
俯卧撑也来点?
等你力量起来之后,就不一样了。
高矮是没办法的,但胖就是原罪。
减肥很辛苦我知道,我明白,我深刻的了解。
但我更了解胡吃海喝放纵时的痛快,痛快到极致会发疯,简称痛风。
「我真的好辛苦,想减肥,但是真的毫无效果」。
无能之辈的low逼之语,懦弱至极的自卑表现。
类似的话,我在2015年之前,对自己说过无数遍。
2015年我36岁,身高177体重140(kg)。
我对着不满5岁的宝宝发誓,我不会成为她的负担,我要成为她的守护神。
2016年12月,体重76KG。一年的低碳+跑步,弄得我走路都飘。
后来因为人民币的事情,不幸酗酒。一酗酒就是一年半。到2018年10月,体重回到了98KG。
2018年11月份,我正式开始戒酒+减肥。到春节后,体重86kg。
春节后进健身房,参加减脂培训。1个月去掉脂肪接近10KG。拿到了3000元奖金。
4月开始增肌。目前以一个月1kg的速度在增涨肌肉。
题主你猜猜戒酒、增肌、减肥,哪个是最简单的?
你可以自怨自艾过一生,别人厌恶你,你自己也厌恶你自己。
也可以乘年轻改变自己命运。一切都在你。
我不觉得胖是原罪。
但是这个社会以及我的父母都在告诉我胖是原罪。
对于我来说,它是!
23岁的我,身高160,体重130。
从小我就是个胖丫头,童年时期,长辈们经常说,这孩子胖的真可爱,肉嘟嘟的,真喜庆!那时的我认为「胖」是无敌的可爱。可是,当我渐渐长大之后发现,"胖"这个字充满了恶意!小学时期,男生们经常会起绰号,「死胖子」就是我的代名词,直到高中从未改变过,正因为我是「死胖子」,所以我受欺负是理所应当,理由很简单,其他的女生很瘦小,怕打坏了,你的肉那么多,打两下又没事,我至今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被同班两个男生抓住打,打的肚子超级痛,那并不是第一次,最后我忍着痛苦跑回家回在地上,哭着祈求我的妈妈「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妈妈我想转学」后来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我没有再被欺负,但是我没有名字,只有「死胖子」!还有很多的事情,记忆犹深,比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冬天被同学抢走手套和帽子,因为他们知道胖子追不上他们,渐渐的我漠视了这种行为,但是他们只会变本加厉,用石子追打,那种感受很痛!有一次一个石子直接打到我的眉骨上,再往下一点就是眼睛,整只眼睛又青又紫肿了好久,当时的自己没有哭,只是捂着眼睛跑到小卖部买了五毛钱的冰球来给自己减少疼痛,回家后躲在被子里哭。六年级的时候拼了命的学习,可是因为家里的情况还是没有离开老家,所以初中的班级里还是那些人!「死胖子」依旧是我,无论学习多么好,你依然被人欺负,让人瞧不起,在这个青春期的年纪,男女生开始发育,我因为胖,所以胸部发育的比较快,很清楚的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一个男生摸上了我的胸,然后很大声的说「你的胸真大呀!」然后全班同学都在笑,甚至这件事成为了班级里的谈资!我的感觉是耻辱,从那开始体育课我总是请假,一年四季穿衣服总是宽大的运动服,炎热的夏季,宁可长满痱子,都不会脱掉外套,甚至走路都是驼著背,因为这样就看不出来有胸!终于,我上了高中,因为父亲的坚持我学了理科,一个班里三分之二的男生,我很难受,甚至是难以适应,虽然也有难听的绰号,但是,比起我曾经的遭遇,这只是无关紧要的,可是后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由于我的不自量力!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我的同桌,他从没有嘲笑过我,给了我照顾和关心,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火柴,是我唯一的光,可是自卑的我只是做一个旁观者,他和其他女生谈恋爱,我就是他们的幌子,无论心里多痛,只能跟随在他们身后,高三的时候,他甚至和我说,要是你再瘦一点,肯定特别好看,因为这一句话,我一整个学期一天只吃一顿午饭,一顿饭只吃一个小小的馒头和一根火腿,甚至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只花了55块钱,其中还有20块钱是交的班费。可是这样的我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睡觉睡不着,甚至出现了头晕,只能请假回家!当时我一个130多斤的人医生竟然说是低血糖,营养不良!最后的结果是我高考后上了一个二本学校!或许有过后悔,有过痛恨,可是四年后的现在有的只有「就这样吧!」大学生活的我还是那样的胖,想瘦就是喝水都会胖!可是就在疫情在家的这段时间里,和妈妈的吵架越来越多,围绕的都是「你这么胖,就不能少吃点,减减那一身肉,以后怎么找男朋友!」可是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努力,我连续半个多月没有吃过主食和早、晚餐,一顿饭只有一个鸡蛋,一碗汤,甚至连米粥里面的米都不敢吃一粒,零食再也没有碰过!甚至一开始肚子饿得很疼,肚子咕咕的叫,好像打结了一般,我只能不停的喝水,睡觉时不敢平躺(平躺,胃特别的疼)可是这样的我,妈妈仍然不满意,几乎每天都会说「怎么没看出来你瘦了,是不是又偷吃了,邻居都说,你家大闺女怎么这么胖……」我真的好无力!我有反驳,可是得到的是「难道说的不是实话吗?你这是被说到痛处了吧!」甚至10岁的弟弟也会时常说「看你胖的,和猪一样,吃这么多干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对我爱的表现,我只知道这种爱很重也很痛!
在我的人生中,胖就是一种原罪!胖子吃东西就是不可饶恕的罪!
作为易泪体制的自己,一边写一边眼泪不停的流!可能是想起了很多人和事,发现自己人生很悲哀!有的人会说,就这点事儿,值得吗!或者是自己矫情吧!因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汝非吾,焉知吾之悲。」
我的故事到此结束!愿所有的「胖」孩子能够走出噩梦!
今天自己一整天没有吃东西没有喝水,很想知道人多少天不吃不喝才会死!现在的自己看到事物甚至没有吃的欲望,不知道饥饿的感觉,只会感到活着真的很无趣!可能真的要变成「死」「胖子」了!
胖真的是原罪吗?在这个追求美的时代,瘦成电线杆已经成了大家追随的目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脂肪长在该长的地方,可总是不听话的长在了不该长的地方。 胖胖的人总是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受到外界讽刺的眼光。如果一个胖胖的人吃了很多,人们只会说你那么胖了还吃;但是如…0 赞同 · 0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胖不是原罪,有的人是体质原因,而有的人只是单纯贪吃
一、 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例如:本学期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说说心里话”,我让孩子不谈学习,而是谈个人烦恼。一个孩子说:“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另一个同学说:“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xxx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王君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儿子: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奥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精神但重要因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科学的方法应当是这样的: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允许孩子对着沙袋发泄情绪;允许孩子养小动物,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孩子对着小动物倾诉;鼓励孩子跑步、做运动发泄情绪……)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办法,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悲伤和软弱。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也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说不会与父母沟通,而这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父母最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案例:在一个家庭中,有一个这样的约定:任何一个人情绪激动时都不允许说话,而当他自己感觉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时,他要大声地喊“暂停”,然后用最合适的方法去发泄情绪,如做做深呼吸、到另一个间里去安静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打打篮球等。当然,当有人大喊“暂停”之后,家庭的其他成员决不会去问他原因,或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评判,而是等他情绪稳定了,由他自己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自从有了这个约定之后,他们爱发脾气的儿子从来没有情绪失控过。这个方法妙就妙在它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二、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的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时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父母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采取措施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自己而学习,并引导他找到学习的乐趣,那孩子就会动力十足地学习。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让孩子明白“学习时自己的事情,孩子才会真正地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做父母的,不管你的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段,你要想教育好他们,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心理。做父母的就应该提前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这样,对于思维正在高速发展的四、五年级孩子来说,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而不是厌学。父母要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孩子在四年级之前,或者在读四、五年级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提前知道哪些知识呢?或者说,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案例: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晓宇拿着课本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勃然大怒,逼着孩子回到自己的间里去看书,而是跟孩子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忙自己的家务。一会儿,晓宇沉不住气了,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考语文。”妈妈“嗯”了一声,就没再理他。他还在继续试探妈妈,说:“可是,妈妈,我还没有复习完呢!”妈妈还是“嗯”了一声,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晓宇有点失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理我呀?你是不是不关心我了呀?”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认真对他说:“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书。妈妈当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了,可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去看书,在哪看书,是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事情。”从此以后,晓宇对妈妈的态度深信不疑了。当孩子试探父母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说不参与就不参与。如果面对晓宇的试探,妈妈用责备的口气对晓宇说“再不好好看书,就会考试不及格”“考不好会被老师惩罚的”……那么,晓宇会继续与妈妈玩这种“你越管我,我越不好好学”的游戏。。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这样劝孩子好好学习:“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娶不到媳妇(找不到好老公)!”“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要过很艰苦的生活!”……也许父母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父母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例如强迫孩子把某个不喜欢的职业当做自己的理想。而是要根据还子的特长和爱好,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如果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什么。”“考了这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丢人,你还好意思要这要那!”……这种教育只能是害了他们,或者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蛮横不讲理,或者使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郁郁寡欢,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好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她,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个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其次要鼓励他们,帮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成绩是次要的。”家长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如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不要动不动就问孩子成绩、放学后就催促孩子去做作业,这样只能让孩子有种错觉:他是为成绩而活。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此时,父母的严厉可以起到作用。但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自我意识,当父母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再规定他们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的名次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学,或者刚刚读小学的孩子来说,父母们不要急于教会他们多少知识,也不要要求他们考多么好的名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对10岁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的很好:多问快乐,少问学习;多问“这次考试中,你细心了吗”,少问“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名啊”;多问“你喜欢学……”,少说“今天我教你学……”三、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如果孩子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能够经常品尝到好成绩带来的乐趣,那么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就能建立起来,就会喜欢上学习。对于那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不爱思考、粗心等,也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和老师去改掉这些坏习惯,进而培养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好习惯。但是,如果孩子在成绩很差,或成绩平平,他们就不会体会到成绩所带来的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也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由此可见,孩子只有在四、五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才能爱上学习,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孩子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呢?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地暗示”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于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消极的暗示:“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我家这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是记忆力不好”;……即使是家长对别人谦虚客套的说法,孩子听到耳朵里,也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变笨、变差了。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记忆力不好,在学习方面真的有缺点,家长也千万不可轻易批评孩子。积极的暗示:“你很聪明”;“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父母逼孩子去学习,虽然有时可以达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法不能产生长效,而且孩子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尤其是到了四年级,如果父母再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就要产生逆反心理了。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父母的言传身教、创造一些学习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办法。方法三:父母要谨慎对待“陪读”很多家长每天晚上都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这种陪读现象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案例:一个作业次次都得“优”的孩子,在一次考试中,竟然考了个不及格,看着满是红叉的,老师找来男孩对话。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说出了心里话:“每天晚上做作业时我都想快点做完,因为只有做完了作业才可以上网。”“那你不怕作业出错吗?”老师问。“不怕,因为妈妈每天都要检查我的作业,有一点点的错误,妈妈都会发现。”男孩自豪地说。“那你遇到很难做的题怎么办?”“我想都不用想,就告诉妈妈我不会做,妈妈就给我讲。”“妈妈给你讲了,你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会做吗?”“我当时很明白,但是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在妈妈的提醒下我会做,要是没人告诉我用哪种方法,我就不会做了。这次考试就是这样,看着这些题目都很熟悉,就是想不起用什么方法来。”10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很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想快点把作业做完,以便去玩,于是很多坏毛病便从他们的作业中体现出来,如:粗心马虎、不认真思考问题、考虑问题不全面……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孩子就会为此而承担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挨老师的批评。但是家长却剥夺了他们承受自然后果的权力,家长在为孩子检查作业时,把他们的错误都指出来了。这时,孩子就懒得去思考了,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就照着父母所说的答案写上了,更不用说去改正坏毛病了。并且,当孩子有了依靠时,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都会明显地降低。四、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关键:首先,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五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其次,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这时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到自律过度。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改正一些坏习惯。因此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正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第三,孩子在10岁左右,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孩子行动的动机开始由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转化。孩子会努力地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性评价。家长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说,必须具备哪些教育观念呢?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方法二: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10岁左右,孩子的大脑进入一个迅猛发展期,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再遇到问题,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理智思考、换角度思考了。例如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即是妈妈主动暗示孩子“洗衣服是很辛苦的事”,他们往往不能真正体谅妈妈的辛苦,当孩子年龄已大,他们懒惰、不体谅他人的习惯早已定型,不管父母怎样暗示,相比都是无效的。而在理性思维刚刚出现的四、五年级左右,父母的这种暗示则是非常必须且必要的。多方教育专家通过细心地观察和研究发现,孩子在四、五年级左右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往往更具有持久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在四年级左右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比孩子在其他年龄段养成的好习惯更持久、更易深入孩子的心灵。生活习惯: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学习习惯: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性格:坚强、勇敢、乐观、积极。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坏习惯也是一点点改正过来的,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方法四: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父母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统一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出一些“纪律”和“规则”。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是要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21天要更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等,父母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毅力,不要向孩子妥协。五、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与小时候相比,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道德情感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的差异:1、在道德认识方面,由具体、肤浅的认识,向本质的认识过渡。2、在道德评价方面,由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向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过渡。方法一:克服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偏差1、预防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家长对孩子产生了某种固定的看法,对孩子的评价总受这种固定看法的影响。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行为。2、克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就是以偏概全的意思。也就是说,由于孩子出现了某些缺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优点,认为孩子“一无是处”;由于孩子有了某项优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缺点,认为孩子“一切都好”。如果家长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总是误解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十分叛逆。方法二:杜绝打骂,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们偶尔打一打孩子,可能会震住孩子,起到快速教育孩子的效果。过后,父母再找个机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也许很快就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爱。但是,当孩子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崛起,父母再打骂孩子,孩子就要记仇了,并且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促使不良道德行为越来越多。从道德情感方面来讲,父母的粗暴会使他们越来越叛逆,道德水平越来越糟糕;而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则会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从而使孩子的道德水平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方法三:在孩子的行动问题上下工夫一般来讲,四、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孩子还是孩子,他们在思想上懂得这些大道理,但他们的行动却往往会跟不上。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做到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尤其要注重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言行不一致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而不是责怪和批评。方法四:利用潜移默化的暗示法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喜欢处于受教育、受管制的地位。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崛起,他们的自尊心也在一点点增强,这个时侯,暗示教育法最容易让孩子接受。暗示教育法,能够满足四年级的孩子日益强烈的自尊心;能够满足四、五年级孩子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能够使孩子感觉到平等、感觉到尊重,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克服自己的缺点,以快乐的心情去与父母父母合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