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礼仪?学礼仪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礼仪?学礼仪的意义是什么?,第1张

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与礼仪教育的缺乏是分不开的[1]。通过礼仪教育,直接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与人沟通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

  一、礼仪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礼仪教育(Etiquette Education)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教育,礼仪是大学生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在公共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的约束。大学生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心理愿望,但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礼仪让人懂得如何称呼、介绍和问候;懂得如何着装、怎样待客、得体地对待赞美与批评;还懂得如何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在不断变化的场所游刃有余,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让他们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并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能力。

  (二)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礼仪具有道德功能,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修正,从而将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符合礼仪道德要求的范围内。礼仪本身体现着一种价值导向,引导着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方向和目标,去做符合礼仪规范的事情;礼仪还能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评价以及评价信息的反馈,来指导、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使之符合礼仪的规范。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能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言行一致”,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大学生[2]。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逐渐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与周围的人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无法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导致人际交往受挫,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和礼仪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体的风度、高雅的气质,从而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在实践中锻炼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非常注重修养的方法。孔子及其弟子曾参就有所谓“内省”、“自讼”、“吾日二省吾身”的方法。儒家提倡“穷理居敬”、“读书”、“静坐”等修养方法。明代的陆王学派,认为品质的修养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清初著名思想家顾习斋认为,修养必须“躬行实践”,重视“实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礼仪的要求,在礼仪修养方面必须充分强调实践的作用,明确与实践相联系是礼仪修养的根本方法。一切礼仪修养如果脱离了实践,就必然成为空洞的礼仪说教。在实践中锻炼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同样,要克服自己的失礼行为与习惯,培养自己的礼仪品质,也必须依赖于交往实践[3]。

  (二)提高认识,多自我解剖

  一个人的礼仪行为往往与他对礼仪的认识有关。很多失礼者,往往认为礼仪是“小节”,是“形式”,无关大局,有的不知礼仪为何物,甚至有人认为不受礼仪的“约束”,是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因而无礼却自以为荣,高校中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化”就是有力的佐证。所以,要提高礼仪水平和礼仪修养,首先应当提高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礼仪修养的过程,也是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社交行为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弄清在礼仪规范方面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既要善于发现、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善于正视、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知己者明”,多进行自我解剖才能减少用礼、行礼的失误,摒弃轻视礼仪的观念和失礼的言行,培养良好的礼仪品质和礼仪意识[4]。

  (三)培养守礼的好习惯

  礼仪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明显的可操作性。因此,学校进行礼仪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上,而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具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并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马路上,他是行人;在公园,他是游客;在阅览室,他是读者;在商场、饭店,他又是顾客。但不论扮演何种角色,他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礼仪的要求和规范。只有长期养成的礼仪意识和守礼的好习惯,养成时时处处用礼规范,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并带动社会风气好转,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美好[5]。

  三、结束语

  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渗透在历史文化、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中,而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礼仪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把内在的道德精神与外在的道德形象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总是通过礼仪来显现礼德修养,表现一个人内在的涵养素质。正因为礼仪可以显现人们的内在品德素质,所以它才能够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并相应地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质。

学习礼仪就是学习该如何去待人接物。如何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1学习礼仪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阔达,因为做人待物一定要懂得礼貌,要尊重他人,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别人的话才更容易地去接受自己。

2可以更好地去处理人际关系。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商,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的随和。可以让家庭更加的美满幸福。不管是和家人朋友同事都可以友好的去相处。

3可以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毕竟我们是活在一个群体当中,所以提升自己素质的同时可以感染他人,彼此进步。

4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礼仪,那么社会就会变得非常的文明和谐,健康发展。

社交礼仪有以下功能:

1、增进感情

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如我们与亲戚朋友在一起休闲娱乐。

2、建立关系

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

3、充实自我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性情感。

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扩展资料

基本原则

一、互惠原则:社交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堂课,学习好的社交方式是自己在交往生活中互相取利的直接方式。

二、平等原则:社交是在双方互相尊重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发展的。

三、信用原则:信用是人和人之间敞开心扉的基础,一个拥有高信用度的人会在社交中得到更多收获。

四、相容原则 :与人交往中难免会遇到矛盾与不和谐的地方,这就需要互相包容。

五、发展原则:与人社交就是一个与人发展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了解进而加深关系。

-社交礼仪

学礼仪的三个基本理念是尊重为本、善于表达、形成规范。礼仪即礼节和仪式,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在仪容、仪表、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

礼仪是礼节、礼貌、仪态、仪式的统称,是一种用来确定人与人、人与事物关系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以及交往的艺术。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人类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等方式固定下来。

我国古代的礼仪有跪拜礼、揖让礼、袒臂礼、虚左礼、九宾之礼等,其中九宾之礼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是古代最隆重的礼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684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