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重要性有哪些?

情感的重要性有哪些?,第1张

人们都需要归属感。而归属感,正是情感的满足。当一个人情感破裂的时候,会带来非常大的痛苦,而这个痛苦正是归属感的丧失导致的。

除此之外,情感是支撑人性的最基本因素。我们在描述一个极其残酷的人时,后面会加上无情两个字。可见丧失了情感,人就和野兽没有区别了。

情感也给我们带来了方向和希望。我们养育子女,照顾家人,和伴侣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都是基于情感这个纽带。

最后,情感也给我们带来了自我价值。情感演化成了喜怒哀乐,让我们能感受外界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并且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爱人,这时候爱情便是我们后半生的幸福。往后余生,辛酸苦乐都是情感的交织。风霜雪雨,都有ta的陪伴。

19.通读选文,请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标题。(不超过10字)(2分)

擦不掉的鼓励

20.结合文意解释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暴风雨:喻指老师眼里的批评

21.选文第④段写道:“(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请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

老师这样做的用意:(1)消除“我”的恐惧;

(2)原谅“我”的不礼貌;

(3)肯定“我”的诚实(写出两点即可)

22.阅读选文第⑧段,结合全文,说说“我”眼睛为什么会“湿润”。(3分)

“我”眼睛“湿润”是因为:

(1) “我“冒犯了老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责骂”我“,而是正确引导、热情鼓励”我“去实现当画家的梦想,“我”很感动。

(2)“我“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对老师很不礼貌,感到非常内疚。感动和内疚两种情感交织,让“我”的眼睛湿润了。(能扣住上述两点回答,意对即可)

“情感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种情绪”。只有对自我心理活动的控制,才是情感的本质。人的精神活动与情绪密切相关,而人的精神活动又是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因而,精神活动与情绪的相互作用,往往是复杂而动态的。情绪和情感相互交织,又相互影响,因此,要通过精神心理科医生来分析和处理。情感障碍患者一般会有多种类型:焦虑抑郁障碍、躁狂症、偏执型精神障碍、强迫症等障碍性者;具有双向情感特点之人;有严重企图和行为者;有反复发作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

1焦虑抑郁障碍

焦虑症是常见的焦虑障碍,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较男性多见。主要症状有担心未来无法生活、情绪低落,严重者会出现抑郁症状;常常感觉悲观厌世,情绪低落,甚至悲观绝望,这类患者一般可以自己的情绪变化,所以说焦虑障碍是一种精神类疾病。但焦虑抑郁障碍也有其特殊性,常见患者有患有强迫症或者癔症等情绪上比较紧张,焦虑感比较强烈以及对未来没有信心,从而可能影响到了正常工作生活中,这些都可能是焦虑抑郁障碍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当然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能够比较好自我控制自己情绪了,所以说这种疾病不是那么难治疗。但如果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时能发现躯体不适症状的话,医生还是会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

2躁狂症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通常是一种双向障碍,患者多表现为冲动、做事易失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可伴有抑郁发作,或至少在发作前一周内伴有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时可能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可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但躁狂症发作较快,主要有三个高峰阶段:发作前1~2周内;发作时持续3~4周;发作后2~3周内。典型躁狂患者往往自感心境高涨、意志活动增强、精力旺盛、自信心增强、自控力提高、思维敏捷、活动增多、对未来过分乐观。但严重者会出现思维迟钝、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等症状或出现幻觉。有些病人虽然也出现情绪高涨、自信心增强、注意力无法集中、有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或出现意念等情况时可能需要寻求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3偏执型精神障碍

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多表现为偏执、猜疑、固执、多疑五种性格特征。患者认为自己或他人有不实或不合常理的思想或行为。他们常从怀疑对方不实或有违常理的言行中推断对方有精神病。由于这些偏执型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不够明确。因此,常常引起患者的极大焦虑,在发病初期还表现得比较正常,随着病情恶化则呈现出较严重的焦虑发作,甚至完全丧失了对日常生活乃至工作的信心。由于患者主观认为自己有精神疾病而拒绝就医,因此极易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症状:轻者自责内疚、行为失控、冲动伤人、毁物等;重者则表现为疯狂反叛、疯狂报复等破坏性行为;有的还会出现攻击、报复心理等攻击行为。

4严重企图

主要表现为长期持续存在的心境低落,或有强烈的企图。此类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常幻想和夸大有了重大决定时可能出现的后果。严重者可出现幻想,即认为自己即将,并出现相应症状。如幻听、幻视等症状,或常伴有明显的幻听和幻觉,可伴有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头晕与恶心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幻视和幻听,即患者会在看到死亡之前看到很多无法理解而又危险的东西。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往往会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表现态度的过程,就是情绪、情感过程。

 心理学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这一概念包括三层含义:①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来源。任何情绪、情感都不是自发的,而是由某种事物引起的。引起情绪、情感的客观事物包括发生在主体周围的人及事,也包括主体自身的生理状态等。②情绪、情感的产生是经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为中介。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但客观事物本身不直接决定情绪、情感,它对情绪、情感的决定作用以需要为中介。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时,就会引起快乐、满意等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会引起生气、苦闷、不满、憎恨等否定消极的情绪、情感;当客观事物只能部分满足需要时,就会产生喜忧参半、百感交集、啼笑皆非等多种情绪、情感交织的情况。③情绪、情感不是态度本身,而是一种主观的态度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692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