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场隔岸观火的孤勇

爱是一场隔岸观火的孤勇,第1张

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于是,女学霸顾小西凭着万死不辞的等和气吞山河的勇,在暗恋的荆棘路上跌跌撞撞地越过了十个春秋。

顾小西是个乖乖牌,从小到大品学兼优,她努力读书,争取一等奖学金,参加英语辩论赛……全校的人都知道,她是新闻系的才女,是标准的优等生。可是没有人知道,她这所做的这一切最单纯的动机,便是引起他的注意。

他是陆耀,顾小西的学长,也是全校女生公选出的“建校以来最好看的男生”,有着本世纪末最后一个美少年柏原崇媲美的一张脸。他是人人都爱的天之骄子——篮球场上,他挥汗如雨,是流川枫一般的存在,弹钢琴时,他又是半江直树一般的存在,况且还说得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花泽类。

顾小西说,她喜欢他样样优秀的样子,更喜欢他做事时漫不经心的神情。

陆耀的身边总有或清纯,或性感,或可爱,或艳丽的女孩环绕。相貌平凡,加上出身农村的自卑,使得顾小西不敢前去表白。她就像一颗对着太阳隔岸观火的寒星,既向往绚丽暖人的阳光,却又恐被炽烈的火焰灼伤。

于是,她只好拼命学习,希望以同样耀眼的光芒吸引到他的注意。她的努力,坚定而孤独。

寂寞是精神领域最为素雅的一笔。当追求学业的坚贞自心灵深处溢于奋发图强之中,与之回报的便是直线飚升的成绩。

作为学霸界的一匹黑马,顾小西从班级前十名一路杀进了年级前二十,再从年级前二十跃入年级前十,到大三的时候,已经稳居前三甲的宝座。与此同时,她积极地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和比赛,学习舞蹈、书法和绘画。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颁奖典礼上,顾小西终于可以和陆耀并肩站立。闪耀的灯光映在他们的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台下掌声齐鸣。不知是那日的灯光太过刺目,还是陆耀手中那份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太过刺目,捧着奖杯的顾小西突然就红了眼眶。

经过无数次无心睡眠的漫漫长夜,顾小西手捧一杯热茶,专心致志地翻着《雅思集训》,昏黄的灯光投射出消瘦而倔强的背影。两年后,顾小西带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踏上赴美的征程,去做陆耀的校友。然而,迎接她的留学生中,却并没有见到那个日思夜想的熟悉身影。

“陆耀呢?”顾小西问。

“陆耀去年已提前完成学业,回国创业了。”同学A如是回答。

历经千山万水,排除艰难险阻终于来到异国他乡,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我想,换作任何一个姑娘都会是难以接受吧。

但顾小西没有,她是那样一个充满毅力的女孩,总是在最难坚持的地方咬牙坚持,在最懦弱的地方克服懦弱。她像一个无畏的女斗士,总能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中,跌跌撞撞地杀出一条血路。

女斗士顾小西一边忍受独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刻苦读书,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经济管理。她期待着与陆耀下次相逢时,能有与之相匹配的水准。

2014年4月,顾小西回国。留学生的聚会上,她再次得到陆耀的消息——他赚了不少的钱,把公司的许多事物甩给伙伴,自己则去潇洒地旅行,拍照,写稿,还原最初当艺术家的梦想。顾小西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前行的速度是那样的快,快得永远都超出了她的想象,也超出了她追赶他的脚步。

从同学的手上拿到了他的地址,顾小西按捺住焦躁的心情,订好了飞往曼谷的机票。无论如何,这次她一定要找到陆耀,告诉他,自己是多么地喜欢他。他们不能再这么错过了,此刻距离最初的相识,已过去了整整七年。

当顾小西拖着行李箱到达曼谷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她看到陆耀正站在河边上,神色专注地写生。金色的余晖漫过光滑滑的五花石,有水鸟河面上盘旋嘶鸣,他的身姿依旧俊美,一如年少时。

顾小西的心砰砰地跳着,脑海中迅速地酝酿着各种开场白。正当她欲上前时,一个娇小的身影飞快地进入视线。那是个漂亮的年轻女孩,俏皮的短发,大大的眼睛,白净的脸上带着沉溺爱情时独有的自信与娇憨。他飞奔过去,与她紧紧相拥。一群游人涌上去,向他们献花,鼓掌,拍照。显然,这是一对沉浸在幸福漩涡里的新婚夫妻。

混在人群中的顾小西来不及躲避,只是一脸的茫然。而陆耀似乎没有察觉到,甚至还朝她微微一笑。

他已经完全不记得她了。顾小西涩然地扯了扯嘴角,心中升起一股十年向往,十年苍茫的悲凉。

我不知道那天的顾小西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收拾行李,默默删去手机里陆耀号码的。但我知道,她没有再流泪。而是心存感激,至少,因为他,她才懂得了爱情——我没有万贯家财,也没有倾城美貌,我唯有的只有这一腔孤勇。我若爱你,必将在有限的年华里,用这一腔孤勇在你身上倾尽所有的情感,然后化为灰烬,开成玫瑰送给你。

你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隔岸观火。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你不在意的事情,不代表别人不在意;你能轻松接受的变故,不代表别人可以接受;你觉得不值一提的小事,可能是压死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别人的悲惨遭遇,出于礼貌也好抑或真的惋惜,末了我们总会满含深情地加上一句,你真的好惨啊,这种感觉,我感同身受。

可是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隔岸观火罢了。

不割你自己的肉,你永远无法体会那种切肤之痛;若非你亲身经历的惨痛,你亦永远体会不到我说出来时的云淡风轻里又夹杂着多少的痛楚。

01

昨天跟表妹去逛街,看中了一件杂色的毛衣,打一进店开始我就一直盯着那件毛衣,因为我在网上看见一件同款开衫毛衣,但是一直在纠结颜色会不会显得老,也就踌躇着没有下手。

表妹看着我的表情,了然于心地说,姐,你去试试吧,我感觉应该能挺洋气。

于是,我就走进试衣间,换上了那件毛衣,出来一看,我俩都不由自主的乐了,菜市场大妈款。

走出店门,表妹挽着我的手说,姐,光靠感觉还是不行哈,还是得亲自试试才知道到底合不合适,别人说的话也只能听听。

我笑道,那当然啦,邓爷爷说的话还是很正确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她点点头,感慨道,真的没那么多的感同身受,只不过浅了说是逢场作戏,深了说也许是幸灾乐祸罢了。

02

还是得说起暑假郁闷的那段日子,无数的好友跟我聊天,说这种情况很正常,他们感同身受,当时我真的特别感动,觉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起码成群结队的。

可是,后来跟一个比较耿直的男孩儿在吃饭的时候聊起这事才知道,当时的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劝慰我,深了怕雪上加霜,浅了怕无关痛痒,于是索性来了一句,这事啊,我感同身受。

当时,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但是转瞬一想,起码人家当时还会想到用感同身受来安慰你,也不能说是漠不关心,应该归结为善意的谎言吧。

我清楚记得,甚至当时还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你不会得了抑郁症吧?

我笑笑,说,有可能,我这小心灵这么脆弱,你可别惹我呀。

玩笑归玩笑,其实我现在可以云淡风轻的说出来,是因为我明白了那段灰暗的日子不再是我最深的牵绊,俨然成为了我最宝贵的财富。

可是却没人知道我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也没人知道我究竟承受了多少,当时的我就犹如深陷一方泥泽,越挣扎越坠落,幸运的是我还是被救起来了,但也没人能真正感同身受我的伤。

打那以后,别人再跟我说起自己的悲惨境遇,我就只是说几句安慰的话,或者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安静地聆听,我再也不会在不合时宜的场合,生硬挤出那句台词:我特别能理解你,因为我感同身受。

忘了哪位大师说过的话了,他说,能救赎自己的就只有自己。

我现在也越来越懂得这句话的真谛了,有些时候遭遇的惨痛难言的经历,在经历的时候就已经够痛苦了,又何必再说出来撕裂自己或者恶心别人呢。

记得姚跟我说过,现在我越来越不敢跟别人讲真心话了,只有在和你说话的时候我才会肆无忌惮,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我总会把话在脑子里过三遍,感觉没什么不妥,我才会说出来。

我问她,你累吗?

她答道,怎么能不累呢?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因为一旦你把自己撕开给别人看,你就冒着巨大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你的,嘴里说着感同身受,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握着手机的我狂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03

说起大学的遗憾,除了后悔没有好好磨砺自己外,我更惋惜没有一次精心动魄的分手仪式。

对,是分手仪式。

兴许是偶像剧看得太多,脑袋里装不下就溢了出来。我很早之前就和室友们说,我最想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分手仪式,被自己深爱的人抛弃,然后疯狂跑步发泄,这时候天公作美,下起瓢泼大雨,似在宣泄他的不满抑或渲染我的悲凉。被淋成落汤鸡的我当晚便发高烧,躺在寝室三天三夜,最后感冒和情伤全都养好,从此跨步走向人生巅峰。

我至今记得,当时室友脸上那嫌弃的表情。

一个冷冷地说,你真是有病,重度的。

另外一个感叹,那一天快来吧,我看你到时候还笑不笑的出来。

04

前几天,我有一个学长失恋了,从分手开始他48个小时没有合眼,他跟我说话的时候都已经深夜了。

我劝他,学长,你快休息休息吧,身体是自己的啊,你总会遇到更好的。

那边他答,应该会吧,谁知道呢?

我说完就想抽自己两嘴巴,我自己都深感我那句话的苍白无力,试问一个感情受挫的人又如何释怀呢。

其实,学长跟我说他48个小时没睡的时候,我是半信半疑的,因为我是属于前晚熬夜一天全废的状态,我不能体会人会因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两天两夜不眠不休。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从来没有体会过,所以也就不懂得失去挚爱之人的那种情怀,我更加不能体会痴情的学长怀揣着仅存的记忆,游遍曾经刻录这他们足迹的偌大校园时的那份情绪是痛苦还是甜蜜。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而我,因为不懂,所以无法感同身受;即使我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我又不是他,更加无法揣测他的情感足迹,所思所想,也就无法对深陷悲伤的他说上一句,你的伤,我感同身受。

其实,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这码事,如若真有,也不过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罢了,真正的感同身受向来只有自己感受得到。

此为第二套“敌战计”中第三计,总第九计。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简单地说:就是当别人发生内乱时不加帮助,而采取观望的态度,最后自己等待有利的时机参与其中获得利益。

这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坐山观虎斗”等有相似之处。

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蚌夹紧鹬嘴,两者相争不下。渔翁看到后,白白捡到了它们,既得到了鹬,也得到了蚌。这给人们的启示就是在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时,就会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这个典故出在秦国,先有“韩魏相争,秦王得利”,后有“苏代保赵,点火秦国”。

韩魏相争,打了一年多的仗也没有决出胜负。秦国大臣们有主张参战的,有不主张参战的。秦惠王左右为难之际,楚国谋士陈轸给他讲了“坐山观虎斗”的故事。秦惠王豁然开朗,依计而行,没有参战,结果当大国受损,小国灭亡时,秦国起兵攻打,大获全胜。

战国后期,秦将白起在长平一战中,全歼赵军40万人。大有一举拿下赵国之势。就在赵国举国危难之时,平原君的门客苏代申请去秦国游说应侯范雎。

结果在苏代的游说下,范雎嫉妒之心大起,他不想白起立大功,而劝秦王接受赵国割地,并退兵。秦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让白起班师回朝,白起虽有不甘,但王命难违,从而错失灭掉赵国的良机。也导致白起与范雎之间产生了隔阂。赵国则隔岸观火,幸灾乐祸地保存了下来。

从时间的角度看“隔岸观火”的策略核心是要等到竞争者两败俱伤,抓住这个最佳的切入点入场,坐收渔翁之利。企业之间的竞争、股市的最佳买点,都是运用此计。

当然,隔岸观火,也不能单纯地靠等待,也要有锐利的眼光、果断的行动力。要像翱翔天际的秃鹰,看似逍遥自在,实则严阵以待,它锐利的双眼,紧紧盯着地面的动静。它似乎等待地面发生一场血腥的猎杀,以便捡拾战国。

距离带来威胁,也会产生机会。挑战与机遇并存。最好的对策就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

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41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