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那次争执之后就是周末,我整整难受了一个周末,好不容易才调整过来,也由此回想起自己一直以来太过于依赖于父母,很多决定都会想要先和父母沟通,想要获得他们的“批准”,而潜意识里跟随的父母自小灌输的行为指导,和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强烈。
在难受了一天之后,我突然开始想要寻找相关的答案。于是,在这本书之外,我还看了另外一本书《不成熟的父母》,里面的案例更多一些,也提到了自恋型父母的一些案例和解决方案,但是可以对照下来,我发现和那本书相比,这本书会更体系化一些,在心理学分类描述和建议方面也更具体一些(当然,案例方面,似乎没有《不成熟父母》那边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两边参照着来看一下)。也因为他里面提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自恋型父母导致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场景下,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
看完之后,我确认了父母虽然大体来说是疼爱我的,但有些时候却也是属于自恋型父母的(而我基本上不太可能改变他们,只能改变我自己,而这,也需要很大的努力)。
在知道只能改变自己,而且知道了自己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时候,我突然就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和心安,心情也平复了下来。
也许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最大的恐惧是未知,当你知道以后,你将不再恐惧。
我知道了自己将要面对一个漫长的改变自我的过程。“漫长过程”这一点是真的是要认识到,因为如果是不认识到,我们可能会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产生的心理满足和幻想当成现实,当成完结,而不再继续面对现实,或是在努力过几次之后,就开始灰心,不再尝试。
此外,我觉得这本书和《不成熟的父母》当中,还要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我们要放弃改变他人,从改变他人,变成接纳他人,改变自己。
总体来说,这本书很适合对于内心对自己或社会关系存在不满或困扰,想要找到这些困扰的原因,又或者有一些基础学习,想要从自己的亲子关系、儿时父母教育开始发觉自己心理模式的朋友。
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相信大家也可以。
PS:这本书还有一个不错的点,在于它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练习。
练习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写作,一部分是绘画拼贴,最后则是视觉化呈现(也就是心理意象疗愈)。
这三部分的练习,没有采用生硬的心理学术语来说明他们的作用,但是在我看了众多的心理学书籍之后,我发现它采用的这三种疗愈方法是一般人很容易操作又行之有效的疗愈方法。
推荐大家参考和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时时尝试一下,通过这些心理学方面的工具、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自己做心理治疗、调适。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听过家长对他们说:“我们这样做不都是为了你好吗”,这就是中国式父母,用着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情感全部寄托在孩子身边,当孩子达不到他们心中的样子,就会用道德绑架的方式,给他们很大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能够更加优秀。
隔壁中学有一位成绩优异的高二学生,平常的他都是乖巧懂事,但突然有一天,他在深夜选择了离家出走,并留了一张小纸条给父母:“我恨你们,我走了。”他的父母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感觉非常慌张,马上报了警,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下,男孩终于被父母找到。
男孩见到父母后,变得十分冷漠,他的父母终于见到他,忍不住对他怒吼了起来,等到父母冷静下来,男孩只对父母说了一句:我不回去,我没有家。男孩的父母一下子就没有了刚才的怒气,非常害怕的祈求男孩回家,男孩的父母永远都不知道,男孩离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原因都是因为父母,父母却还在一味责怪男孩突然的性情大变。
男孩最后在警察和老师的劝解下,还是回了家,不知道他回家后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够解决,但父母对于他的情感绑架是不会变得。男孩的父母在最后带着男孩回家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良心,我们父母能做错什么。
这个男孩的情况在很多中国式家庭中都有所出现,只是这个男孩选择的方式比较极端,让大家能够知道。这类父母总是用自我感动自我牺牲的方式去成就孩子,然后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
一、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式父母?
1 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很多梦想都没有办法实现,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于是当有了孩子之后,就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他们心中所期望的样子。但对于孩子的这个期望是对孩子的束缚,他们控制孩子的一生,希望孩子一定要成为优秀的人,必须按照他们安排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孩子出现反抗的想法,那么他们就是不孝顺,白眼狼。这样的父母只用自己的思想控制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没有可以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
2 为孩子倾尽所有
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好的一切,很多父母会选择牺牲自己去成求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能够在最好的条件下成为优秀的人。很多家长甚至都超出了自己家庭收入的情况下,给孩子最好的培训,甚至花费自己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家长把自己的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孩子身上,倾尽所有,这样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孩子很难去轻松的进行生活。当孩子的某次的成绩不好时,就会对父母产生愧疚,并且父母也会对孩子表示失望。在长期这样的家庭下成长的孩子,性格只会变得越来越内心自卑,十分压抑。
3 过分溺爱
很多家庭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溺爱,因为很不容易才获得的一个孩子,在很多方面对会对他们进行保护,不让孩子进行做家务,不让孩子独自出门,孩子想要的都给他,孩子做错了也可以原谅他。在长期的溺爱下,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自私。当孩子长大后,家长希望能够从孩子身上获得些回报,但孩子已经养成自私不懂得回报的性格,自然不会对父母进行回报,家长也会对孩子表示失望。
是的,父母的情感模式在子女身上重演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家庭模式都会被循环下去。主动意识到自己成长环境有问题的人,主动去打破这些模式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将负反馈变成正反馈,亦是需要经过一个学习、反思、甚至反复的过程。
比如,成人独立后,渐渐理解了父母,甚或原谅了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可以比较心平气和的对待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从中重新学习体会到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这样的人将会比较容易处理好自己的亲密关系,并处理好与自己子女的关系。
更多的人,则是通过自己的亲密关系/婚姻关系疗伤。可以说,小时候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伤害,一生中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就是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得到治疗和复原。
最常见的例子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和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在交往磨合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去爱一个人,爱的边界,给爱人相对的空间,如何去原谅一个人等等,慢慢地会建立起对爱的信心,对对方的信任,并且渐渐懂得爱的方式,获得爱的能力。
在逐渐的反思理解中,慢慢解决童少年遗留的伤害。这些人是很勇敢的,敢于刨析自己,正面父母,甚至原谅父母的(因为父母的作为也有形成的原因,多数是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也不幸福)。他们的后代将会幸福许多。
还有,相比较家庭的形式,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更大。那些坚持不离婚,以孩子为借口的,没有意识到,不健康的不幸福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很多单亲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反而因为父亲或者母亲比较能注意到另一半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而有意识的去弥补或做些事情改善,并且从小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教她/他学会独立生活,这样的孩子成人以后,反而更懂得如何爱人理解人,如何处理问题。
最后有一句俗话,一个女孩爱上什么样的人,往往与父亲的形象有关。但是恋爱的成功率,则和恋爱的经验有关。出自完美家庭的,父母自打有了孩子就知道如何教育的,并不在多数。
但是我们都有能力去学习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有爱人的能力,也有爱人的智慧,并帮助自己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我父母也经常吵架,我什么办法都用上了,都没用,哭 过,红过脸。
但现在我学会一点,在父母面前,不说谁的好,就说你两个都不好,谁都不帮。但在爸爸面前我就说我妈关心他这个那个的。在妈妈面前我就说我爸爸很关心他这个那个的。有时候来句,你俩真奇怪,吵架吵得半死。但后面却互相关心的话!好像现在比较少吵了。也许是眼不见为净吧。现在呆在家里的时间没以前读书的时候多,那时候两星期回一次家,那段日子也是父母吵得最凶的时候。也许是因为经济方面的。
其实这种事实关键还得看他们自己啦。我们做儿女的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了。该听话就听话,该孝顺就孝顺。其他的我们是管不了的。再说人家都夫妻几十年了。什么事没遇到过
如果能改变他们当然是好事,如若不能,只有随他们了
设身处地的以他们的处境和他们对话。
父母年老体弱,一方面是身体,一方面是情感,家里面人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就说明他们年龄大了之后才情感接触和处理方面的能力要比以前要下降很多,
碰到自己觉得理所当然,而他们难以接受的事情,可以耐心的跟他们讲解,毕竟他们是不同于小孩的,你能给他们说通,他们一般也是可以接受的。
母爱,向来是人们所讴歌和传颂的一个不朽的话题。
无私,奉献,宽广,伟大……然而,“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即便心怀好意的母亲也有可能做错事情,不经意间伤害一个无辜的孩子。”当把母爱崇高的外衣一层层剥去,因为母亲的自恋特质而对儿女,尤其是女儿所造成的伤害便突兀地呈现了出来。
真相总是让人失望,而也唯有面对真相,才能获得成长的力量。
(1)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看不到我真实的存在。
母亲,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初最全然的连接。
对于6个月以前的婴儿来说,母亲就意味着整个世界,在婴儿的眼中,他和妈妈是一体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一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共生期”,也是婴儿的“全能自恋期”。
这个时期,婴儿感觉世界是围绕他的需求来展开的。饿了,困了,害怕了,婴儿只要一哭,就会有妈妈的乳房或者轻声的抚慰送上来,满足他的一切需要。这个时期的婴儿如果能够得到养育着无微不至的照料,便能顺利地度过“全能自恋期”,建立期最基本的安全感,从而顺利进入下一个成长的阶段。
而如果处在这个时期的婴儿没有得到养育着的充分满足和回应,它的“自恋”特质便会一直伴随以后的成长阶段,来弥补当初不曾得到的爱。这应该是自恋特质的最初的来源。
具有自恋特质的母亲,在面对子女的成长需求时,更多的是在满足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自己的需求。
不论是事必躬亲型的母亲,还是心不在焉型的母亲,她们都在不自觉地用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儿女—— 情感遗传就像基因遗传一样,不知不觉代代相传 。
她们要么是认同母亲的养育方式,要么是对抗母亲的养育方式,但结果都是一样,她们将自己心中那个未长大的小女孩,投射给了孩子,她们眼中所看到的,是她们心中想要看到的样子,而非子女的真实存在。
想起曾经在某篇文章中看到过的一个场景:女儿想吃冰激凌,妈妈让女儿自己去选,女儿选了巧克力口味的冰激凌。
从儿时的穿衣吃饭,到成年后的择业与择偶,或许,子女们都曾被母亲这样一厢情愿地漠视过、强加过,当这种事情一再地发生,便会内化到子女的自我模式当中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我站在你面前,却从未被看见。
(2) 成年后所有激烈的痛苦都是对爱的呼唤
子女对父母有着天然的忠诚。
当子女发展出自己的意识但还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时,出于本能的情感和需要,他们的一切行为会围绕着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感受来转。
当母亲大发雷霆的时候,孩子会乖巧顺从;
当母亲悲伤垂泪的时候,孩子会上前轻声安慰。
在照顾生活上,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而在照顾情绪上,很可能父母是孩子,而孩子却成了父母。
照顾母亲的情绪、满足母亲的期待和需要,同样会内化成子女的人生模式,使她(他)在成年后不停地去照顾别人的情绪、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获取认同和价值感,否则就会产生自己不值得被爱、甚至被抛弃的焦虑。
被母亲抱有高期待的女儿成年后会成为高成就动机型的女儿,通过不断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来向母亲和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被身心疾病型母亲所养育的女儿成年后同样会在身心方面问题频出,一方面是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忠诚与认同,另一方面,也是她获得母亲关注的有效的途径,就像母亲当初用这样的方式获得子女和家人的关注一样。
即便是在择偶中,女儿也会一次次重复和母亲的关系模式,在关系中承担起依赖或被依赖的角色,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心理学领域称为“强迫性重复”,武志红老师将其称为“命运的轮回”。
当成年后的子女在生活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挣扎,其实,让人痛苦的并非是事情的本身,而是这件事情唤起了她(他)幼年时的记忆和感受,而那时的记忆和感受,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与对母亲的爱的渴望有关——渴望被珍视,渴望被看见。
(3)爱,而不是指责,才是康复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母亲同样如是。
完美的母亲并不存在,就像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其他完美的事物一样。
当子女们回望中明了自己从母亲那里有意或无意中所受到的伤害之后,委屈、痛苦甚至愤怒都是最本能的表现。
释放这些情绪,而不是压抑,才会让你从中获得解脱。
当父母开明到可以承受你的委屈和抱怨,你可以选择和父母当面交谈。
倘若父母达不到你的期待,不妨用其他的方式将情绪表达出来,比方写一封永远也不会寄出去的信,或者去运动,去找信任的朋友倾诉,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记得武志红老师的一篇文章中曾说:只有悲伤才是完结悲伤的力量。
其实任何情绪都是如此。只有如实地面对,允许情绪自然地流动,被情绪覆盖之下的爱意才会慢慢显露。
当子女的委屈、愤懑被允许释放和表达之后,掩盖在母亲并不完美这一概念之下的真相——但她已尽了她的所能来给予爱——才会渐渐呈现。
唯有此,才是与母亲,也是与自己真正和解的开始。
母爱可以浩瀚如大海,也可以羁绊如掌控风筝上的那根线,不完美才是真相。
于子女,最可贵的事莫过于在发现无情的真相后,依然愿意深情地成长。
唯此。
答案必然是肯定的,父母之间的情感模式不仅会重演在子女身上,而且还是大概率会重演。
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孩子,父母和睦,成长没有什么阻碍,长大之后的他们自然也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像妈妈或者像爸爸一样的人,这样的人和自己三观相投,不会出现太大的麻烦,未来的日子也会过得相对幸福。相对的,从小就没有接受过完整父母爱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的择偶标准自然先是将类似父母这类性格的人排除掉,以免自己的婚姻也不幸福,再拖累自己的孩子。
就比如父母双方由于感情不和各自出轨有了全新的家庭,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对于别人给他的好意则更容易去过分解读,生怕其他人对他好是有所图谋,而且在一段感情之中也更不容易相信对方,因为他总觉得人逃不过本性,总会有出轨的一天,倒不如早早放弃才不会让自己再受到伤害。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孩子也是这样,从小的生长环境就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是十分多余的,没有人喜欢自己,自己的出现是个拖累,于是乎对于自己的看法也会非常极端,尽管长大之后对于择偶的期望值会增高,但最终也会降低,因为他害怕孤独。
尽管大部分孩子都无法逃脱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无论这个影响是好还是不好。不过自己命运永远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改变,那么未来的你就一定可以逃脱原本的束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