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知识超市—38邵一鸣---管理你的情绪(完结) 可以作为参考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个人知识提升的学习资源,包括这两年很火的短视频直播带货运营,各大渠道引流,视频剪辑和有声书等资源,每个分表格都是不同的类目,需要什么切换即可。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樊登读书会个人学习提升课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itPPM6Pep9yyhDKZohlVw
pwd=2D72提取码:2D72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得见的情绪》,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得见的情绪》1设计意图: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对孩子在情绪情感方面关注得不够。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发现孩子在活动中有时候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够作及时的自我调节。幼儿园的生活相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很轻松和愉快的,压力不是很大,而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从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上幼儿可能不能一时适应。因此,我设计了情感教育活动“看得见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初步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辨认几种基本情绪。
2、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六个情绪脸谱(兴奋、高兴、悲伤、愤怒、害怕、烦恼)。
2、做有六个情绪脸谱的大色子。
3、每个幼儿一个情绪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两段音乐(高兴和悲伤的)。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感觉怎么样?
听曲子“赶花会”。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高兴、快乐)
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告诉老师听的感觉怎样?
听曲子“北风吹,扎红头绳”。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伤心、难过)。
教师小结:“伤心、高兴都是人的情绪,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表情脸谱。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绪,并学一学。”
幼儿学完后,个别提问:说出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高兴?……
二、游戏:玩色子。
1、请小朋友上来扔色子,色子扔到一处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也这种表情,并说说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据指到的情绪,做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三、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你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情绪你不喜欢?
2、如果你生气、害怕、难过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
3、教师小结。
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人的身体健康的。当我们生气难过的时候,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或找别人谈谈自己的心情、感受,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们小朋友快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小朋友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老师希望我们大(2)班的小朋友能够天天高高兴、快快乐乐。
四、游戏:玩情绪温度计。
师:小朋友发热的时候你怎样才能知道你发烧多少度?(体温计)
我们又怎样知道今天天气多少度呢,用什么来测量?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情绪温度计,请小朋友自己玩一玩。在10度以下是悲伤的情绪,在10-30度之间是高兴的情绪,在30-50度之间是兴奋的情绪。你玩到什么情绪,你就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是这种情绪。
小朋友自己玩,教师个别询问。
玩后提问:你最喜欢什么情绪?
五、舞蹈:娃哈哈。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有趣的表情》。
启发幼儿画出自己常有的几种表情,或者画自己喜欢的表情,鼓励幼儿边画边与同伴交流自己当时的心情。
活动反思: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为了让幼儿感受情绪的抽象,在"情绪大变脸"环节中,教师运用了操作性强的"表情面具"和"脸谱转盘",通过辨别表情来判断情绪,让幼儿认识"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搭起一个体验情绪的平台。然后通过观看幼儿生活中典型的生活片段,真正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很容易感受到他们都需要的是一张"笑脸",成为他们不屑的追求,真真切切感受"情绪"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初步会想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环节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活动中的游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后的活动延伸我认为不错,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可谓独具匠心。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得见的情绪》2一、设计意图
我班都是独生子女,多数幼儿由于在家备受家长溺爱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依赖性强、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稍有不顺心或遇到困难就不开心、生气、哭泣等消极的情绪。而大班的幼儿又即将进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无形之中表明幼儿具备积极情绪的,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因而有必要引导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做情绪的奴隶,为他们的成长及以后适应小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但是虽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判断、思考能力,但考虑到情绪是抽象的,不易理解,我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出发,以"辨别面部表情来判断情绪,从而来控制情绪为线索,设计了"健康有氧操--情绪大变脸--玩脸谱转盘--联系生活实际--放飞好心情--一起来舞蹈"这六个环节,在音乐中开始,在音乐中结束,同时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初步学会感知判断情绪,从而了解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并初步教给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有意识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尝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辨别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去感知、判断人的良好与不好情绪。
2知道良好的情绪使人健康、初步学会去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3在观察、感知、辨认、判断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情绪识别力。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辨别面部表情来判断良好的与不好情绪。
2、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来初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活动准备
1、六个表情面具(大笑、微笑、生气、哭泣、愤怒、害怕)
2、准备《健康歌》、《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3、课前排练好《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的小品。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趣导现在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人人身上一大宝,既会哭来又会笑。生起气来眉上翘,高兴起来哈哈笑。"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脸)
二、情绪大变脸
(一)辨别面部表情
1你们见过哪些表情的脸?(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表情面具)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表情的脸?
3教师小结:"脸"真是一位大魔术师,时时刻刻都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又生气,一会儿又愤怒……真的变化无穷,我们可以通过脸上的表情他人的情绪。
(二)"变脸"游戏现在我们来玩玩变脸游戏好吗?
1集体游戏。教师出示表情面具,幼儿做相应的表情。
2同伴之间互相游戏:你说我来做。
(三)引导幼儿将表情面具按情绪进行分类1刚才我们在玩变脸的游戏中,你觉得哪些脸让你心情高兴?哪些脸让你心情不好呢?
2引导幼儿将几个表情面具从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进行归类。
3教师小结:当我们微笑、大笑时我们的心情好,高兴、快乐属于良好的情绪;而当我们生气、哭泣、愤怒、害怕时,我们的心情不好,属于不好的情绪。情绪有"喜"、"怒"、"哀"、"乐"四种类型,原来,我们可以从我们脸上的表情知道他的情绪怎样。
(四)玩"脸谱转盘",巩固对情绪的理解
1规则:每次请1位小朋友来玩转盘,转动指针,指针指到哪一处脸谱,这位幼儿就试着做出这种脸谱的表情,判断出情绪大类(好的还是不好的情绪),并说说自己对这种情绪的感受。
2讨论:你喜欢哪种情绪?不喜欢哪种情绪?为什么?(知道不良的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联系生活实际
1请幼儿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幼儿园的生活片断。
问:录像中哪些小朋友表现出好的情绪?哪些小朋友的情绪是不好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面部表情进行判断)
2这些小朋友为什们会有不好的情绪?你能想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有良好的情绪?(引导幼儿说说调节情绪的方法)
3教师归纳小结:是呀,我们长大了,当我们不开心或害怕、想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很多办法,如把不高兴的原因讲给别人听,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跑步、做游戏等,慢慢就会把不开心的事给忘了,同时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变得坚强、勇敢,不要随便掉眼泪。如果我们经常保持快乐的情绪,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四、一起来跳舞最后,让我们随着《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欢快的旋律唱起来、跳起来。让我们时刻能像现在一样高兴、快乐,保持一份好心情。
活动延伸:
1布置"心情墙",引导幼儿学习用脸谱娃娃的表情进行自己心情的记录。
2开展"小小心理咨询师"的活动
课后反思: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为了让幼儿感受情绪的抽象,在"情绪大变脸"环节中,教师运用了操作性强的"表情面具"和"脸谱转盘",通过辨别表情来判断情绪,让幼儿认识"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搭起一个体验情绪的平台。然后通过观看幼儿生活中典型的生活片段,真正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很容易感受到他们都需要的是一张"笑脸",成为他们不屑的追求,真真切切感受"情绪"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初步会想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环节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活动中的游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后的活动延伸我认为不错,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可谓独具匠心。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得见的情绪》3课程分析:
《纲要》提出: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列在首位,可见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力。每个孩子都会有各种情绪体验,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但负性情绪过多,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有责任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孩子极端不快的情绪体验,保持积极愉快的情感,情调。
课程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辨认几种基本情绪。
2能对自己的情绪做出确切的表达。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
课程准备: 地垫若干、课件、纸盒及各种表情。
课程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快乐情绪。
1游戏形式引入主题:让幼儿围着报纸听声音转圈,声音一停,幼儿站到报纸上,逐一减少报纸。
2让幼儿说一说刚才玩游戏后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
师:在刚才玩游戏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其实,老师也发现了你们刚才在玩游戏的时候很高兴、很兴奋还有一点紧张,你们猜我是怎么知道的?对的,原来从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是可以猜测出这个人的心情怎样的。
二、欣赏表情,感知基本情绪。
1在大屏幕中依次呈现让幼儿观察,理解中人物的情绪。(高兴,兴奋,不高兴,生气)
师: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各种表情的照片,想请你们来看看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们也来来猜一下?
(1)出示高兴的情绪。
师:这几个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猜猜他们遇到了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开心甚至有点兴奋呢?
师小结:你们说得非常好,这些事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开心、高兴的感受。
(2)出示生气的情绪。
师:这些小朋友他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那这些小朋友又是遇到了什么事让他们生气、不高兴呢?
师小结:是的,这些事确实会让人有点不高兴,有点生气,有点愤怒。
(3)出示悲伤的情绪。
师:继续往下看,这是什么样的心情?这几个小朋友可能遇到了什么样的事让他们感到伤心了呢?
师小结:这些事也确实会让人伤心呢,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2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认识情绪“嫉妒”。
(1)师:有这样的一只小熊它也遇到了让它感到烦心的事情,它遇到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师:我想请我们小朋友想一想,小熊看到妈妈喜欢弟弟而没有关注到自己,看到小兔子有了他自己特别想要的一只小狗而自己没有的时候,他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3)师:你们说的都很好,小熊的心里确实都有大家说的那种感觉,我们送它一个有趣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感觉叫做嫉妒!嫉妒是什么呢?嫉妒就是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没有,这时候心里就会非常的生气、难过、伤心,这种感觉就叫做嫉妒。
(4)师小结:其实嫉妒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不仅小朋友们会嫉妒,连老师、爸爸妈妈、大人有时候也会遇到嫉妒的事呢!当我们遇到嫉妒的事的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自己拥有哪些东西是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一些特殊的、特别的地方,当你这样想后自己的心里也就舒服多了。
三、出示“心情日记”表。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是一张心情日记表,我们可以在表格里填上你的姓名,日期,还有你们的心情指数,在下面的大格子里可以将你开心的和不开心的心情故事画下来,这样也会让你的心情变好些。今天我们回去后就可以将今天的心情画下来制作成心情日记,好吗?
课程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精心准备了四种情绪的相关课件及四种情绪的表情,如“高兴、生气、伤心、妒忌”等。大班的孩子感觉对四种情绪很容易把握。孩子们也难以接受太复杂的表情,只有“高兴”与“难受”比较接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同时,我想引导孩子正面的心理健康发展,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我想教育孩子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在游戏中设计了一个情绪表现,让孩子们猜一猜、画一画,演一演,相互传递。也是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当《表情歌》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动起来。我感受到孩子们此刻是快乐的,我想我此次引导他们有一个快乐心情的目的达到了。
情侣感情的恋爱周期表
第1个月:《甜蜜期》
第2个月:《幸福期》
第3个月:《冷淡期》
第4个月:《平淡期》
第5个月:《吵架高峰期》
第6个月:《分手高峰期》
第7个月:《成熟期》
第8个月:《习惯期》
第9个月:《恩爱期》
第10个月:《值得纪念期》
一周年:《胜利》
1~2年:《互相依赖期》
3~4年:《各自努力打拼》
4~7年:《心里都装着彼此》
7年以后:《七年之痒》
很多年以后:《埋在一起》
给男生的小Tips:
1、不要试图阻止她的情绪“下滑”,只有顺利的让她的情绪“触底”才能反弹。
2、下滑时,不要讲道理!不要讲道理!不要讲道理!当她想聊感受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倾听。只有她渴望被倾听的需求被满足后,她也会相应的给予你偶尔抽身逃离的自由。
给女生的小Tips:
1、不要在男生逃离时紧追不舍,不要因为逃离而惩罚他。
2、如果他想逃离或独处时,这是他的“冷静时刻”给足他空间和时间。
3、如果他处于亲密周期的反弹阶段。可以尝试谈论原本男生逃离的话题,反而会更吸引男生靠的更近,选好谈话时机很关键。
1单枪匹马你别怕,1腔孤勇又如何,这1路你可以哭,但不能怂,总得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迎来成功和鲜花。
2我想变成一棵树,长在你的必经之路,我不是偷窥你,我只是暗恋你。
3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4幸福就像一个沙漏,你觉得它是在一点一滴地流逝着;还是在一点一滴的累积?
5女人要记住,爱你的男人绝不嫌你丑,赞美你漂亮的男人却未必爱你!虽然我们都是视觉动物,但只用眼睛看你的男人,只想得到你的身体,只有用心体会你的男人,才想和你共度一生!
6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懂你,有人宠你,有人等你,而原因是因为,爱你。
情绪具有较大的冲动性、表浅性。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暂时性、冲动性和表现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情绪和情感都是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应,是属于同一类别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情绪侧重于生理性,而情感则具有更大的社会性。
两极性。根据查询心理学相关资料得知,乐极生悲,破涕为笑,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具有两极性。情绪具有情境性,会随着情景转变出现、减弱或者消退,所以情绪比较难以持久;而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经常作为个性和品德的评价因素。
一、情绪与大脑
1 情绪的控制
2 嗅觉对情绪的影响
3 童年经历与情绪
4 巨大灾难后的大脑变化
5 情绪的关键期
6 童年受虐对大脑的影响
7 情绪是认知对情景的解释
8 具身情绪
9 脸部反馈假说
10 具身认知
二、情绪与决策
1 躯体标记假说
2 大脑的解释者
3 行为先于意识
4 大脑先知道
三、小结:理性与情感
一. 情绪与大脑
1 情绪的控制
情绪由大脑中特定的脑区控制。上图中大脑的四个地方dorsolateral, orbitofrontal, ventromendial以及 amygdala是我们管控情绪最重要的地方,这几个地方只要有任何一个地方坏掉了,我们的情绪就完了。
当刺激进入大脑后,可以通过两条回路产生情绪的反应。刺激首先进入视丘,它是我们的中途站,接着它有两条路,一条是短的路,直接到杏仁核,这个地方马上就会做情绪的反应; 另外一条比较长的路是到前脑,前脑是仔细的,即我们的系统2,它会来衡量这个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因此,长的路会比短的路花费掉更长的时间。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
我们在生活里有这种经验,去爬山的时候突然看到草丛里好像有一条蛇,第一个反应是往后跳,因为怕蛇咬。这就是由于刺激进入视丘后直接到达杏仁核,进入情绪中心作出的反应。但向后跳的过程中,讯息又会被送到前脑去,前脑告诉你不要怕,那可能是一个水管,于是我们就回来,继续往前走。因此刺激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先做出 一个反应,但万一这个反应是错的,大脑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进行矫正。
2 嗅觉对情绪的影响
我们的五官里,除了嗅觉外,都要经过视丘这个中途站,它对我们的情绪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以前纽约的地铁常常有人打架。于是有人就在地铁上房可以散发出巧克力曲奇味道、香草冰淇淋味道的东西。由于这种味道会让人联想到小时候的感觉,有利于平复情绪,因此后来发现车厢里打架的次数变少了。这也是为什么女生要花很多的钱去买香水,因为香水会引起你愉悦的感觉,如果你固定用某个香水,那么你的男朋友只要闻到这个香水就会想起你,
理智对情绪的控制比较弱,情绪对理智的控制比较强,这里最大的原因在于杏仁核。杏仁核从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有了,所以婴儿是有情绪的。
3 童年经历与情绪
我们对待婴儿的方式会改变他的基因和功能。实验上发现,童年受虐的孩子,长大以后容易去自杀。一开始的时候是加拿大一个研究者,他发现老鼠生下来小鼠后,母鼠去舔小鼠,大脑就会产生了催产素,这个催产素会形成亲子之间的信任。如果说孩子小时候没有这样被照顾,没有人摸他,这个孩子长大会成一个冷漠的妈妈,
以前的时候,至少在80年代,孩子生下来放在育婴室,他避免马上抱给妈妈,现在不是了。
第一,先生可以去陪产。
第二,孩子生下来,马上放在母亲的胸前。
亲子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改变很多观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对待你。
在加拿大有一个银行,是自杀的人死了以后把大脑捐出来,让人家看他为什么会去自杀。从他人的切片里就可以看到,小时候被虐待,大脑发育就不正常,尤其是前脑。他们在组织上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两岁的孩子叫“Terrible Two”,讲话不讲理,动不动就大吵大闹。这其实是因为大脑中掌管语义理解的韦尼克区比较早熟,掌管说话的布洛卡区相对比较晚熟,因此,孩子6个月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听的懂你在讲什么,可至少在一岁半以后才会讲话。处于Terrible Two的小孩子,因此会面临着有口难言的挫折感。例如,小孩明明明不喜欢吃菠菜,可妈妈偏给他吃,他不爱吃,可他无法告诉妈妈,于是只好把它吐出来,他无法描述,只好发脾气。
4 巨大灾难后的大脑变化
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最厉害的工具。汶川地震后的25天,将受灾户送到核磁共振里面去扫描他的大脑,结果发现杏仁核、海马回、基底核等与情绪回路有关的地方通通发生改变了。所以,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厉害的东西。
5 情绪的关键期
情绪是有关键期的,这个关键期很短,基本上是5岁。孩子必须要有适当情绪的刺激,长大以后他才会表达这些情绪,因为情绪的回路是越刺激越大条,如果没有刺激的时候它的功能就会被别的地方拿去。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罗马尼亚的孤儿院,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在巴尔干半岛打仗,战争结束后死掉很多人。罗马尼亚的独裁者就说:妇女每个人给生5个小孩,生下来养不活没关系,交给国家,国家的教养院替你养。可教养院的孩子很多护士很少,所以孩子就在没有人照顾的环境里长大。后来罗马尼亚的经济崩盘,国家养不起这么多人,就让欧美国家的人来收养。结果就发现这些孩子回到了正常的环境以后,没有办法改变他过去不好的习惯,他不知道什么是爱,与养父母的关系和与陌生人的关系一模一样。
后来发现,皮质的成熟是可以通过反复地练习来加速。一个被鼓励进行自我控制的孩子,他在情绪上比没有人管教的孩子来的成熟。因为我们不断地刺激情绪控制回路的活化,就可以抑制杏仁核儿发作,从而避免发脾气。
另外,在情绪的关键期是,情绪控制的回路需要受到适当的照顾和营养。所以说孩子一定要吃全脂的奶粉,不可以吃无脂的,因为细胞膜是脂肪,神经外面包的也是脂肪,脂肪是个载体,大脑最主要是蛋白质,核桃补脑就是因为它是植物性蛋白。
6 童年受虐对大脑的影响
童年的受虐会影响大脑的发展与功能。童年受虐的小孩,他的小脑会血流量不够,从而造成情绪的不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受虐儿容易自杀。另外,因为受虐孩子的海马回比较小,而海马回是管记忆的地方,因此受虐儿常常功课不好记忆力不好。
下面来看两个实验:
将小老鼠的手脚都绑住,不能动,一组小老鼠每天绑两个小时,分别绑10天和21天。另一组每天绑六个小时,分别绑10天和21天。结果发现,绑的时间越短,天数越少,老鼠的神经分杈就越多。
同样对猴子做实验。猴子是一个很阶层性的社会,猴王可以没有任何理由打小猴子,把小猴子生下来跟猴王关在一起,只关六个月,结果这个小猴子的神经分杈就比控制组的差很多。
以上实验说明,童年受虐对大脑是有直接的影响。
另外,童年受虐也包括了语言。一个小女孩,就因为老师不断的语言上的刺激而神经受损,最后精神崩溃,只能送到波士顿去念书。
因此,每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我们今天的情绪其实是跟小时候的情绪有关系的,过去的经验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忧郁症:忧郁症大脑的活化程度只有正常人的1/4,这里面的原因是杏仁核。杏仁核一活化,负面的情绪就会出来。
你一定有这种经验:早上起床无缘无故心情不好,没什么理由心情就不好了。于是你去看门窗有没有关好、屋顶有没有漏、动物有没有拴好,这样巡一遍,巡的时候心情就会好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惯性的动作可以压抑杏仁核的活化。我们心情不好,开始上班、上学,心情就好起来了,女生心情不好,就会去逛街、清房子、整理抽屉,男生心情不好会去打篮球,就是因为这些惯性的动作可以压抑杏仁核的活化。
7 情绪是认知对情境的解释
情绪是控制在自己的手上的,原因是情绪是认知对情境的解释。因此任何事情都是取决于心态,如果能够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生命。
下面是几个例子,说明为何情绪是认知对情境的解释:
1960年代,在克伦威尔大学里征求受试者到心理系来做实验,给20块钱,打一针维他命A,来测试维他命A对于他的帮助。但打针的时候,针管上贴的是维他命A,但实际里面是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可能引起的生理反应包括:瞳孔放大,手心出冷汗,心跳加快,膀胱失禁等。
打完针以后,测试者到休息室休息20分钟。其中一间休息室里的受试者,心情很好,说在校园里走的时候,一抬头看到这张海报了,现在虽然挨了一针,但是等一下有20块钱,要带女孩子吃牛排大餐,还可以请她看一场**,最后还会有点儿钱剩下来,给她买个小礼物,所以很开心。另外一个房间的受试者暴跳如雷,说怎么搞的?等了这么久都不让去,他以为我的时间这么不值钱?以为20块钱可以买我这么多的时间?在那边破口大骂。等时间到了,测试者假装测试了一下受试者的视力,然后给了20块钱放他们走。走到门边的时候,测试者突然说对不起,请你回来一下,忘了问你,刚才在休息室的时候,你的心理是怎么样的?这边有一个情绪的量表,请你填一下,而这个才是做这个实验真正的目的。第一个受试者很高兴,把情绪解释成兴奋到手心出冷汗,兴奋到心跳加快。第二个受试者因为在生气,因此把同样的生理反应解释成愤怒到手心出冷汗,愤怒到心跳加快。
因此可以看到,情绪是认知对情境的解释。所以,罗马帝国的皇帝Marcus Aurelius说,形塑我们的不是经验,是回应经验的方式。有一句话,下雨了把伞打开,你不要说为什么下雨?明知道我没带伞,来不及了,雨已经下下来了,把伞打开,去处理它,就好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忙着去羡慕别人,而忽略了去感恩,这里面也是心态的问题。
讲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同学会的时候,大家都在交流近况。有一个小学的同学,小学的时候不怎么样,可是后来她先生的事业很成功。另一个同学就好羡慕。这个女生就对他说,你羡慕我什么?你只看到我现在光现亮丽,你知不知道我的婆婆得的是暴力型的阿兹海默症,菲佣都被她打跑了,我只好自己照顾。有一次白天小孩子去上班,婆婆在家里睡饱了以后,晚上拿个小刀上街去杀人。所以,我得睡她婆婆的床前面,婆婆下床我要知道,我先生睡在客厅的门前面,开门出去我的先生要知道,我的家里装了九道锁。你现在看到我,你怎么知道我背后是怎样?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去感恩。人若感恩绝对不会有忧郁症的,我们怎么治疗忧郁症?就是晚上睡觉之前让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这样就会慢慢改变患者对于事情的看法。
8 具身情绪
情绪会因为身体肌肉的紧张而不同,甚至连坐姿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比如说你坐得很直,就会感觉有精神,弯腰驼背的时候,精神就没有了。老师上课也是一样的,在台上一定要有精神,要抓住下面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老师今天有气无力,那么他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学生。
9 脸部反馈假说
如果我们去刻意地阻止负面情绪在外面的表现,就会阻止内心的情绪。所以,身体的肌肉会改变你的情绪,不要咬牙切齿,愤怒的情绪可以因为咬牙切齿这个外在肌肉的变化而被强化,也可以因为愤怒被压抑下去而软化。例如,肉度杆菌可以压抑忧郁症的症状,就是因为它可以减少皱纹和愁苦的表情。再比如,麦当劳训练他的员工,就是让咬一只铅笔,逼着他微笑。因为当员工咬了铅笔,嘴巴往上扬,心情就会变好。过去我们说生气的时候去打不倒翁,去发泄怒气,其实是完全错误的,越打心情越不好,只有把它疏解掉才可以,而疏解的方式不是用暴力。
因此你的身体状态影响你心理的状态,影响你的情绪。
10 具身认知
大脑并不是唯一一个决定人类认知的器官,身体也参与到了认知活动中。下面来看几个实验。
实验一:
将学生找来做问卷答题,评估六种外国货币的价值。答题板有轻有重。实验发现,捧着更重的答题版的学生,对货币给出了更高的估值。
这个实验说明,物体的重量,会间接影响我们对眼前事物重要性的判断:身体认为重的,就是重要的。
实验二:
把学生找来,坐电梯到楼上去做实验,实验者手上有时候是端着一杯热咖啡,或者是拿着一杯冰水,并且手上捧着书和做实验的东西。于是坐电梯的时候,实验者就拜托学生帮他拿冰水或热咖啡。电梯到达后,就让学生评估实验者是好人还是坏人,以及他在人际关系上是怎么样的。结果就发现拿着热咖啡的人,就会把这个人评估得比较好,端着冰水的人就把这个人评估得比较差。
另外,我们还发现,手持“热”东西的受试者比较愿意将小礼物转赠给朋友。
上述实验说明,东西的冷热,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实验三:
把学生分成三组。在实验前,先请他们喝下口味不同的三种饮料。第一组喝的是鲜榨橙汁,第二组喝的是纯净水,第三组喝的是中国苦茶。喝完后让他们看一个视频,视频中的男生要和太太办理离婚,并讲明了原因。学生需要对视频中的男生进行评价。结果第一组的评价略高于第二组,而第三组的评价出奇的低,用了下流、混蛋等不好的字眼,
实验四:
以色列犯人要假释,假释的时候,每个犯人大概只有7分钟的时间,由假释者出来报告。最后发现,如果评审的委员肚子是饱的,犯人就会被批准通过假释。如果评审开始肚子饿了,血糖降低了,就不会让犯人通过。把犯人的通过率弄一个表格出来的时候,早上八点钟通过率很高,慢慢到十点钟就开始低下来了,到十点十五分就是最低了,为什么?早上吃了早饭被消化掉了,肚子开始饿了。中间休息十五分钟吃点东西,十点半通过率又高起来,到十一点半又低下去,直到十二点钟吃饭。所以,吃得好的时候心情会好。
实验五:
同样的情况在学生毕业口试中也有体现。过去口试的时候,老师自己端杯茶来。现在口试不一样,学生会带提拉米苏,会买很好的点心放在前面给老师吃。原来,学生发现了让老师吃甜的心情会变好,会高抬贵手让他们过。
以上实验说明,味觉也可以影响我们的判断。
实验六:
甚至捏一个软的球,跟捏一个硬的球,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给测试者看一个中性的脸,捏到软的球的时候,测试者会判断他是女生。捏到硬的球的时候,则判断他是男生。
所以,咖啡馆尤其是给情人谈话的咖啡馆,椅子都很软,用沙发椅,而上课则用木板凳。为什么呢?因为软的会减缓我们对于社会压力,例如被人家拒绝,或者是妈妈不在家的那种不安全感。因此很多小孩子要抱洋娃娃来减轻父母亲不在身边时候的不安全感。
这个例子说明,很多东西都跟我们的情绪有直接的关系,例如事物的软硬。
二. 情绪与决策
情绪决定我们的决策,而不是决定我们的理智。如果没有情绪,就没有办法做决策。
下面来看一个实验:
上面是四堆扑克牌,翻到不同的牌,赔钱的概率和金额都是不同的。测试者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只知道自己要赢尽可能多的钱,于是开始随机摸牌。大概两、三次以后,他们心中就开始有一个感觉了, AB这两种牌不太好,得摸C和D。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A和B不好,只是知道在皮肤电测试中,摸A和B的时候,冷汗就会出来,从而改变导电的能力,使指针跳起来。
这个实验说明,身体率先“知道“不利情况,这就是我们说的直觉,直觉帮助我们做出决策。但我们发现,当病人前脑受损时,他就无法通过这个实验。这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情绪,就无法做出判断和决策。
1 躯体标记假说
因此我们看到,大脑会把过去的经验组合起来,当下一次碰到要做决策的情境时,大脑的情绪就会帮我们找出对应的认知决策来用,尽管意识中并不知道原因。而前脑受伤的人,就无法利用潜意识给我们的提示,因为大脑损伤中断了神经通路,情绪的讯息就无法送到大脑中去处理,从而无法做出决策。
2 大脑的“解释者”
大脑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内外平衡。所以,大脑左脑前区有一个解释者,外面讯息来了,就赶快给他做个最合理的解释,解释不了,找一些东西来补充,将自己的行为和感情合理化,以求达到内在的认知和外在刺激的平衡。
下面看一个例子,说明大脑中的“解释者”是如何替我们的行为做解释的。
在美国Vermont有一个很有名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这辈子都没有说过谎话,她中风以后住在医院里,她就认为她在自己的家里,于是要求司机过来,护士没有办法满足她的要求,最后就把医生找来了。这个医生就给这个老太太讲,说你现在在我的医院里,你现在的司机不在你家,你的司机不在这里、厨师也不在这里,你不可能要求我的护士替你做这些事情,这个老太太怎么都不相信,她就认为她在她的家里。这个医生后来没有办法,把这个病房门一打开跟这个老太太讲,他说你看,因为只有病房才会有这么大的电梯要运送病床,难道你家有这么大的电梯吗?我们一般人认为这就是很好的例子了,你们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电梯。想不到这个从来没有说过谎的老太太马上说:医生,你知道我花了多少的力气才把这个电梯装起来吗。一个从没有说过谎的人,可当她今天碰到挑战的时候,嘴巴里马上说出了谎话。所以,这就是左脑前区的问题,大脑受伤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子,但我会替自己的行为做解释。
我们再来看几个实验,看大脑是如何为行为做解释的:
实验一:
我们的大脑不是左眼到右脑,是左视野到右脑,右视野到左脑。我们的视神经在视差这边相交,中间的这条线就是胼胝体,连接两个脑半球百万以上的纤维束。
一个病人中间的胼胝体被剪开了,所以右脑只能看到左边的讯息,左脑只能看到右边的讯息。给她看两张卡片,鸡爪和雪景,让她选择分别跟它们配对的东西, 左脑看到的是鸡爪,所以,她的左脑就指挥她的右手拿到了鸡身来配对。右脑看到的是雪景,于是右脑就指挥左手挑选了铲子。医生问她说你为什么这么配对。因为大脑的解释者在左边,右边不会讲话,所以她并不知道她的右脑看到了雪景,但右脑又是有感觉的,因此选了铲子,所以她只知道自己选了鸡,和一个铲子,她就马上说我今天是拿铲子去铲鸡粪,马上替自己的行为做解释。
实验二:
一个病人的胼胝体是剪断的,给他看一个裸体女生的。病人一看这个裸体,我们说中间那个,就脸红笑起来。医生就问他你笑什么,他也不晓得自己在笑,哎呀一摸嘴巴原来真的在笑啊,于是左脑马上替自己的行为做解释:医生我笑你的领带,你这个领带很好笑。可是领带有什么好笑的呢?这是左脑解释者一个好的例子,就是他会替自己的行为做解释。
给同样一个胼胝体被剪断的女病人看这张。女生一看脸就臭起来了,因为女生不喜欢看裸体女生,医生就问她说你不高兴什么,她不知道自己不高兴,就说你墙上那个画我看了很讨厌。可是墙上的画有什么好讨厌的呢?这也是她的大脑在替自己的行为做解释了。
所以,左脑解释者就推动逻辑性、推理性把故事里没有的东西补起来,所以它会出错,可因为右脑没有解释者,右脑不会出错。我们给病人看1000张,看完以后,再给他看另外1000张,看完后需要判断这张刚刚有没有出现过。你会发现投射到左脑去的,因为左脑有解释者,就会误判,只要很相似的,他就会说刚刚有出现过,可右脑绝对不会,右脑几乎是100%的正确。
因此切断大脑后,我们发现两边的脑各有各的长处。
3 行为先于意识
大脑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去处理所有的信息,因此我们有60%的行为是自动化的行为,是依靠系统1的自动化处理,它在处理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停止它去处理,它走的非常快,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大脑才会进入系统2。因此,我们发现98%的事情是在进入大脑之前(意识界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大脑已经做完了它的处理(自动化的讯息处理)。
因此,自由意志很可能是个错觉,它可能只是我们大脑中的一个“解释者”在讲故事,我们以为是我们的心智在做主宰,其实不是的。下面我们看一个实验,说明为什么行动和身体是先于我们的意识的:
刺激试验者的皮肤,一刺激下去之后,就会产生激发大脑皮层的电脉冲,在20ms时,电脉冲就向大脑送去了,直到到达意识界,整个过程需要500ms。但同时在20ms的时候,这个电脉冲会刺激到周围的神经,于是开始组织身体的反应。因此,在20ms时,我们的身体就已经有反应了,但在500ms时才会意识到。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大脑皮层那边给它很长的刺激,过了400毫秒以后才在皮肤这边给一个同样的刺激,依然会是皮肤上先感觉到,因为刺激传到大脑需要500ms的时间。
运动员赛跑时,从预备到鸣枪中间也是500ms的间隔时间,也是这个原因-从讯息进来,到准备开始跑,需要500ms的时间。间隔时间太短,讯息还未传入大脑,就不可能起跑,间隔时间太长,就可能会有人偷跑。
所以,如果直接刺激皮肤,在10-20ms之内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一个诱导反应,使得周围的神经元也活化起来。但如果直接刺激大脑,则周边的神经元并不会活化。
因为行动先于意识,因此我们所谓的的自由意识是一个误解。我们大脑有一个解释者,把这个过程解释成你自己的自由意识。
4 大脑先知道
大脑并不是靠神经细胞的信号来测量。它不是靠神经细胞的讯息来解释外面真实世界的时间。我们不需要一个持续告诉我们所有一举一动的神经系统,大脑自己有自己的组合和解释的方式,大脑比你先知道。
所以,真正有关系的是大脑中的真实世界的讯息(各种计算组合方式),不是大脑与外界相关的讯息,
我们用几个实验来说明大脑拥有自己的各式各样组合计算方法来解释讯息:
实验一:
我们在凝视点的左边打he,右边打art,测试者的大脑会自动把它合起来,并报告看到了heart。
实验二:
盲试:你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大脑)还是可以看。
一个打球的国手眼睛受伤看不见了,于是就跟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可保险公司做了测验发现他看得见,说他诈保。原来虽然他的眼睛意识看不见,可当讯息来到他的手指头,刚好说你往哪边接球,他的潜意识是依然可以做出反应的。潜意识会帮助他做决定,会把他的手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去。
三. 小结:理性与情感
刚刚的很多实验都说明,其实感性是架理性的上头,因为有了感情,理性才能够做判断,如果没有感情,理性就没有办法做出判断来。而且感情并不是意识界的感情,是意识之前大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理智和感情不是对立的,感情是理智演化的结果,今天理智和感情不是一个二分法。
因此我们说说大事情是Listen to your heart (听从你的内心)、小事情是Listento your head (听从你的大脑)。不重要的事情大脑和理性告诉你怎么去做,日常生活里我们都是靠它。而那些会影响你一生罪恶感,会影响你一生情绪的重要的事情,你的心,你的感性会告诉你该怎么做。人有个东西叫良心,良心不安的时候是折磨你,因此要相信你的感觉和潜意识,做到人生没有遗憾。
当然理性和感性一定要平衡,你不能只是靠感情输出。但你要知道最后做选择的时候,这件事如果做了,会不会以后良心不安,会,那绝对不能做;这件事如果不做,会不会以后良心不安,会,那你一定要去做,因为最后面对你自己的是你的良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