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一、概述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躁狂型先兆
病情性格多呈循环特点,即兴奋性病前性格与抑制性病前性格相交替。
1.早期先兆 本病以失眠、头痛、烦躁、易兴奋激动、话多,以及无原因的、持续性的、高涨的兴奋激动为先兆。
阻截治则 以平肝解郁、养心涤痰为原则,方宜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木通、泽泻、茯苓、法半夏、枳实、竹茹、胆南星、生姜、菖蒲。
2.典型征兆 以无原因的、持续的兴奋躁动、活跃乐观为典型征兆。即“情感高张、思维奔逸、意志增强”为三主征,无幻觉、妄想,本能亢进(食欲、性欲)。
3.处理 以平肝泻心、豁痰开窍为原则,凡邪壅上焦的以瓜蒂散或莱菔子涌吐痰涎。服法: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研细为末和匀,每服0.6~3克,不吐者,以翎毛探喉,但只能用于实证。湖北省沙市精神病院,用莱菔子30~50克,为末温水调服,比瓜蒂散平稳。邪阻下焦皆可酌情选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控涎丹、龙胆泻心汤、防风通圣散、涤痰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白金丸、朱砂白金丸。发作后、休止期又须以养心阴、益心气、舒肝解郁为辅。
(二)抑郁型先兆
1.早期先兆 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忧抑、悲伤、孤癖、消极迟顿,为该病早期先兆症状。
阻截治则 宜舒郁豁痰、化瘀开窍,方予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或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酌加化瘀开窍涤痰之品,如桃仁、丹皮、菖蒲、郁金、竹沥、牙皂(一次量,半克)。女性患者伴有经闭者,可用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化瘀通经开郁。属阳虚者,可酌用壮阳刺激法,方用起抑饮羊藿、仙茅、仙灵脾、甘草。
2.典型征兆 从忧郁、悲伤,发展至悲观失望,消极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杀或木僵,即所谓“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
3.处理 以涤痰疏郁、化瘀开窍、壮阳兴奋的原则,方宜涤痰汤加味:茯苓、法半夏、橘红、枳实、竹茹、胆南星、菖蒲、郁金、远志、牙皂、细辛、苏合香丸、三圣散:瓜蒂、防风、藜芦、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阳气虚的用壮阳刺激法,予起抑饮化裁: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仙灵脾、鹿角霜、壮阳汤:巴戟天、*羊藿、陈皮、黄芪、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熟地、仙茅、龟板、砂仁、甘草。有瘀象的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三棱、莪术等。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神经官能症为大脑非器质性疾患,主要病理为兴奋与抑制失调。由于患者的自知力较强,愿意积极就医,因此客观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治有利。体质预报,所谓神经质,具有超早期先兆意义,本病主要特点为躯体症状大于精神症状,故先兆信号首先来自躯体方面的不适……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大脑功能暂时失调的疾病,虽仍属于精神方面的疾患,但无精神错乱,尤其是对疾病的自知力较强,而不像真正的精神病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该病共分为八型: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癔病,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恐怖性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神经官能症、疑病性神经官能症、人格解体性神经官能症,本文仅择其发病率较高的三种类型进行叙述:
(一)神经衰弱症先兆
神经衰弱症是一种长期大脑超负荷(包括工作过度紧张和心理矛盾)之后,出现的大脑衰弱。主要为兴奋与抑制的失调,易于兴奋亦易于抑制,并且躯体症状较为明显,如乏力、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
神经衰弱症发病率很高,且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常互为恶性循环,对生产力影响很大,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阻截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早期先兆 患神经衰弱症的人常早期即有神经质的素质,弱型、强而不均衡型皆易得此症。易罹素质约为两类,一类为纤弱质倾向,怯弱、敏感、多疑、自卑;一类为不均衡质倾向,即易于激惹,自制力弱,易发脾气,主观,任性,易“冷热病”,一段时间热情,一段时间消极。
先兆症的类型在上述两种易罹质的基础上表现为兴奋型先兆及衰弱型先兆,前者以焦虑、敏感、易激动为特征,后者则以沮丧、萎靡、暗疑为征兆,二者都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如出汗,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性功能减弱以及头部的神经衰弱三主症:头昏、头重、头痛。发病前早期信号集中表现在睡眠障碍方面,以失眠,尤其入睡困难为特征(包括早醒、醒后不能入睡),其次为不易抑制,情绪不稳定,焦虑急躁为信号。
2.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先兆鉴别 由于精神病也有类神经衰弱症,因此二者必须进行鉴别,神经衰弱多有心理矛盾史,情绪焦虑,忧心忡忡,但生活兴趣浓厚,对疾病有自知力,积极治病。精神分裂症则精神创伤不明显,情感冷漠,对生活无兴趣,不承认自己有病。此外,某些患有慢性躯体疾患的人也可能出现症候性神经衰弱,其他,脑力劳动过度同样也可出现一时性神经衰弱。
3.阻截治则
(1)兴奋型
先兆阻截治疗 宜柔肝益心舒郁,方用一贯煎加减:柴胡、白芍、杞子、川楝子、沙参、生地、茯神、远志、炒枣仁、寸冬、龙齿、辰砂。
典型征兆 发病为易虚性兴奋、激动,紧张焦虑,旋即倦怠萎靡,神经过敏,多疑,注意力不集中,顽固性失眠,头昏头痛头重,食欲不振,即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处理 必须打破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以突破失眠大关为第一要义。主要立法为交通心肾,佐以化瘀通窍,方宜百合饮子肉、丹皮、菖蒲、远志、黄连、肉桂。
(2)衰弱型
先兆阻截治疗 宜益气养心、安神解郁,方予天王补心丹加味: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菖蒲、郁金,另服朱砂安神丸。
典型征兆 忧郁寡欢,乏力自汗,失眠食欲不振,在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的相互作用下,逐渐由神经衰弱导致躯体衰弱。
处理 关键在于阻止向躯体衰弱的发展,立法为补肾扶阳,其中,属肾阳虚者,用壮阳兴奋法,方予起抑饮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鹿角霜。久郁多挟瘀,则当服鸡血藤饮:鸡血藤、丹参、党参、麦冬、五味子。
(二)癔病先兆
癔病即歇斯底里,多发生于青年女子,包括精神,神经、躯体三方面的病症,中医称为脏躁、梅核气、奔豚、暴瘫、暴瘖、暴盲、暴聋等,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篇》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其病机认为系心血虚肝郁,神魂无所依所致。临床特点为情感性强烈(包括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高度自我中心,症状千恣百态,变幻万端等。
癔病病机的最大特点为心理性,心理因素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心理治疗及暗示治疗作用,比药物治疗有效。
1.早期先兆 癔病大多出现于弱型神经类型兼有艺术型的人。早期多感情丰富、脆弱、敏感、多疑、自尊心强,且躯体症状较明显。其中,尤以植物神经失调为明显,如恶心、食欲不振等。
阻截治疗 以滋润五脏之阴为主,用甘麦大枣汤合地黄汤:甘草、小麦、大枣、百合、生地。
2.典型症状 癔病症状的特点为突然性、暂时性和可恢复性。如突然丧失某种感觉,包括失嗅、失听、失明;突然丧失某种运动能力,如单瘫、偏瘫、截瘫;突然出现震颤、惊厥;突然精神出现障碍,如意识丧失,痴呆,精神错乱等,以及突然出现躯体内脏功能紊乱,如忽然出现气喘、厌食、咽堵、抽搐、仆倒、吐白沫等,但都可经心理暗示或药物暗示而得以缓解。
3.处理 除加强心理治疗之外,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立法。
(1)症状表现为抑制性的:如突然失听、失明、失语的以豁痰开窍为治则,而突然丧失运动能力的以解郁通络为治则,突然意识丧失的以疏肝开心窍为原则。
(2)症状表现为兴奋性的:如突然痉挛抽搐或哭笑奔走,怒恚叫骂或腹如豚奔,又当以平肝泻火、养心敛神为治。在发作间歇阶段则须侧重养阴解郁、豁痰逐瘀的原则,防止复发。临床可酌情选用甘麦大枣汤、温胆汤、涤痰汤、天王补心丹、龙胆泻肝汤和礞石滚痰丸、朱砂安神丸等。
(三)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先兆
主要症状是存在强迫观念、强迫动作,和精神病的区别在于,对病有自知力,但无法摆脱,在疲劳、静止、疾病后加重。此类疾病,其病机主要为肝胆虚,肝主藏魂,胆主决断,肝胆虚则逐渐胆怯多疑,不能决断而成病。
1.早期先兆 患者多为内向型,但过于谨细认真,发病前忧柔寡断没有主见,多疑善虑,伴犹豫不决进行性加重。
阻截治则 此型多呈肝胆虚先兆,治疗当补益肝胆,方宜滋肝益胆汤龙眼肉、菖蒲、远志、郁金、大枣、小麦、甘草。
2.典型征兆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是强迫观念,即被迫思维、强迫心理,主要为惊恐综合征以及强迫行为,如做一些无聊的动作。和精神分裂症的区别为,前者为对疾病的不知性,本病为可知性,但不能自制,前者淡漠,不愿治病,本病则疑病,愿意治病。
处理 宜滋肝益胆、养心宁神,方予滋肝益胆汤3.生脉饮加味:当归、白芍、柴胡、枣仁、百合、合欢皮、龙眼肉、菖蒲、远志、郁金、党参、麦冬、五味子、龙齿、辰砂。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
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 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三、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 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四、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 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 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 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 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另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比如: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五、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 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那就究竟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 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 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 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选择何时试 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 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国外有文献提倡应尽量无限期地持续维持,那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4大危险因素搞死你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虽然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重性精神类疾病,但在我国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3月30日这一日子更是鲜为人知,今年仅仅是在中国开展的第二年。为了让更多医生、市民了解这一疾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借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来临之际,我向大家普及这一疾病的知识。
双相情感障碍之抑郁发作症状
“所谓双相情感障碍,即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特征的心境障碍。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极端情绪,却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黄俏庭博士表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其症状表现与单纯抑郁症患者并无太大差别。患者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三大核心症状:①情绪显著低落,愉悦感缺乏,整天都觉得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可能感到消极悲观;意志活动明显减退,即使是对于自己原有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兴趣,更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思维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有时会感觉脑袋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不灵光,甚至是一团浆糊。
“其次,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大降低,容易出现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少数患者会睡眠过多;饮食方面,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经常没胃口,进食量少,进而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严重者由于对自我评价过低甚至自责自罪,或者感觉生活非常痛苦而出现自杀观念甚至自杀成功。”
双相情感障碍之躁狂发作症状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时,其表现与抑郁完全相反。“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躁狂发作和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患者,心境(情绪)高涨:总是无缘由地感觉非常高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甚至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常可见到夸大的表现;其次,意志活动增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动力,甚至以前不感兴趣的事情都能充满干劲。”但黄俏庭博士表示,虽然他们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久,或许今天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但第二天可能就干别的事了。
“思维以及反应能力也会比常人快,有时由于思维过快,语言表达无法跟上其思维速度,甚至出现思维混乱。常人听起来,会觉得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逻辑性。此外,由于他们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通常患者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较少,可能每天只需睡3、4个小时,第二天照样显得精力充沛。”
黄俏庭博士表示,与严重躁狂相比,轻躁狂发作时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旁人很难发现异常,患者本人也比较难区分是个人状态好抑或是病态。因此,医生需要将患者目前的状况与过去的常态作比较,仔细甄别,才能准确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难诊断医生问诊+量表是重点
“但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是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而大部分患者主要因抑郁发作而来医院就医,这样一来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因此,医生在诊断时需留意八大线索——起病年龄早(发病高峰年龄在15~19岁);出现发作性心境不稳定,如心境波动很大,抑郁、焦虑、欣快、烦躁不安等情绪呈短暂发作;当抑郁发作时,伴有不典型特征,如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等;1年内发作次数超过4次;既往抗抑郁药物疗效差,或服用抗抑郁药后转而出现躁狂症状;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心境恶劣气质、易激惹气质与环性情感气质等特征;具有双相障碍阳性家族史;季节性情绪变化;以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贾艳滨主任医师表示,除了通过医生的问诊外,临床还可借助量表的评估作为诊断参考。例如可以让患者填写心境障碍问卷和轻躁狂症状清单问卷,若两项问卷的结果均为阳性,患者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警惕双相情感障碍的4大危险因素
据统计,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64%。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高的`患病率呢“该疾病的四大危险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格气质和季节因素。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家系调查中发现,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其一级亲属出现双相障碍的几率比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出8~18倍。”
贾艳滨主任医师表示,其次,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等,是发病、病情恶化及复发的促发因素;而在众多人格气质中,情感旺盛气质及环性情感气质者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
“此外,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秋冬季节容易出现抑郁发作,而春夏季节容易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黄俏庭博士表示,这个现象跟生物节律和光照有关。人体的代谢随着季节的变化会有节律性变化,例如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相应减慢,目前自然界一些动物甚至存在冬眠。此外,光照对五羟色胺等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在秋冬季人体代谢减慢、光照减少的情况下,双相障碍患者容易出现抑郁发作。反之,当春夏来临,部分有躁狂特质的患者,也有可能较多在这个季节出现躁狂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根据发作周期和特点可分亚型
若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后,医生还会根据患者发作的循环周期,分为不同类型。“有些患者在一次发作中可以同时出现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例如有抑郁心境的同时可有言语和动作的增多、脾气大等表现,称为混合发作。”
黄俏庭博士表示,若在一年中,患者至少经历4次或更多的躁狂、抑郁发作,称为快速循环发作。抑郁发作和轻躁狂发作交替的循环期超过两年,且严重程度均达不到躁狂发作或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称为环性心境障碍。”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周期不同,症状复杂,因此相比起单相抑郁和单相躁狂而言,治疗更复杂、更有难度。因此,该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无法将这一疾病完全治好。
;对于不了解双相障碍的围观群众来说,躁狂发作双十一剁手20万的新闻可能只是茶余饭后抖机灵的一个谈资。
扫一眼大家的反应——“得不起”“我不配”“期待被送心理科的那天”“还有这个病?”“感觉我也有点儿”——调侃的、羡慕的、不明真相的,都有。但双相障碍的躁狂发作只是买买买而已吗?任何一个真正经历过躁郁循环发作的人可能都会告诉你:“20万,不值得”。
这个新闻换个角度来看,即使有20万,你也未必能免于双相障碍的摧折。生活中,跟人谈起躁郁症的时候,对方最常见的反应是“每个人都有情绪化的时候吧,那是不是大家都有一点点躁郁呢?”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双相障碍是没有“一点点”这一说法的。
作为被DSM收录在册的精神障碍,个体只有“不是双相”和“是双相”两种诊断结果,如果是后者,又会被进一步划分为I型、II型,或者是伴随I、II型出现的快速循环的双相障碍等。
在之前的《 双相情感障碍:“凝望生者,爱他们,拥抱他们” 》一文中,我们已经对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作过一次详细的介绍。本期鹿鸣心理将聚焦有关躁郁发作最常见的几个迷思,并通过一位有15年II型双相病史的患者的亲身经历还原真相。
迷思1: 双相障碍就是极端的情绪变化
确实,双相障碍患者会在抑郁和(轻)躁狂之间来回转换,但是这种转换周期一般较长,从数周到数月不等。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没有任何明显的肇因,且患者的精力、体力和睡眠状态会因此大受影响。
然而,对于只是有些情绪化的人来说,心境的变化一般是源于某些特定的事件。正如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费德曼博士所说:“我们都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认为自己比较‘情绪化’的人可能只是觉得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总是多过开心的时候。但是如果你真的患有双相障碍,那么你就不会只是‘不开心’,而是每次发作时会经历至少两周以上的重性抑郁”。
此外,在躁狂发作时,即使只是轻躁狂,你也会经历至少持续4天以上的情绪高涨、精力旺盛。除非你的症状符合前述标准,而且在情绪起伏时表现出了精力旺盛、睡眠减少、思维奔逸、语速过快、行为冲动、欣快/易怒,否则你的情绪化就不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征兆,而可能是其他比如 边缘型人格障碍 的症状表现。
迷思2: 双相障碍只有躁狂和抑郁两种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确实包括抑郁和躁狂这两种心境,但与此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比如混合型躁狂(疲惫抑郁但又兴奋急躁)与焦虑常常相伴相生,即使是在抑郁发作期可能出现焦虑症状。此外,大多数双相I型患者还会出现伴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
心境的转变可能会导致注意力涣散、易怒、暴力行为等问题。在躁狂的时候有的患者会表现出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但进入抑郁期就可能出现记忆力大幅下滑甚至迅速衰退的现象。雪上加霜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在躁狂发作后出现“断篇儿”,完全不记得躁狂期间发生的事情。
双相障碍不同于其他精神障碍的一点是: 它总是周期性地发作。当患者没有躁狂或抑郁发作的时候,各方面精神状态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焦虑、思觉失调(psychosis)、易怒等症状消失,进入缓解期或称稳定期(euthymia)。
迷思3: 抑郁发作意味着悲伤绝望、泪流不止
抑郁期的确可能出现悲伤绝望,控制不住哭泣的情况。但是对于很多双相患者来说,抑郁发作是凶猛而激荡的,常见的症状包括焦躁不安、苛求完美、睡不着或醒得早、灰暗绝望、自我孤立、脾气暴烈等。伴随这些症状一起出现的还有弥漫性的自我厌弃和生命无意义感。
双相患者进入郁期时,比起郁郁寡欢、暗自垂泪,更常见的情况是狂怒难当、言辞激越——毫无意外地,即使正常状态下没有愤怒或品性问题,患者的人际关系也往往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表现并不意味着混合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睡眠需求没有减少、精力水平也没有提升,而是想睡而不能、欲静而不得。
迷思4: 躁狂发作时欣快而喜悦
躁狂发作分为轻躁狂发作和完全躁狂发作(full-blown mania)。处于躁狂期时,患者的精力和行动力都会明显提高,睡眠需求减少,自尊暴涨,还可能出现冒险行为(例如无节制购物、轻率投资等)。轻躁狂发作也会出现类似的表现,但程度较轻。
躁狂发作可以依据程度被分为轻躁狂发作与完整躁狂发作,也可以依据类型被分为欣快型躁狂发作(euphoric mania)与心境恶劣型躁狂发作(dysphoric mania)。虽然欣快型躁狂发作确实会让人感到快乐甚至上头,但现实生活中这种过分夸大的欣快可能演变为自恋与侵略倾向,而且所有的感觉良好完全是因为神经递质失调所致。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矫造的快乐。
与前者相反,心境恶劣型躁狂发作则是一种交织了抑郁、焦虑的兴奋状态,患者会会感到格外悲观、绝望、疲惫、不能全神贯注,但同时也仍感到兴奋、焦急、急躁、有紧迫感、缺乏睡眠,而且思维飞速转动。有的患者视其为最危殆的一种心境状态,因为处于这种状态中,个体更容易发生暴力或自杀行为,意外致伤、致死率也远高于其他情况。
迷思5: 不管怎么样,吃药就行了吧
“药物治疗是双相障碍的唯一出路”似乎已经是教科书一般的共识了。说它是一种迷思并不是说吃药没用,相反,药物的确是治疗双相障碍的基石。但仅仅依靠药物是难以完全平复心境变化的。要真正驯服双相障碍,大多数人还必须规律睡眠、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避免某些触发行为,比如说走就走、毫无计划的旅行,工作三班倒,选修太多的课程等。
如果仅仅是服药而不改变可能加剧病情的生活方式,那么药物的作用也仅仅是扬汤止沸而已。更重要的是,药物的副作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对病情起到缓冲作用,这样一来患者对药物的需求会相应有所减少,而因此被动承受的药物副作用也便随之减轻了。
总的说来,药物的确很重要,但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
补充阅读:
1米克罗兹 (2018)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陈幼堂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Fast, J, M(2019, Jul15)10 Top Myths About Bipolar Disorder HealthCentra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centralcom/slideshow/bipolar-myths-exposedic=obnetwork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