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3种解读。
1 对女友(歌词中的宝贝也可能是理想或者别的对作者有特殊意义的事物)爱的走火入魔,有点病态的沉醉。
2 女友永远的睡去,作者悲伤至于崩溃后的迷茫。最后的雨声渲染了迷茫的气氛,结尾前那段急躁的琴声,也可能是痛苦挣扎的流露。
3失恋。作者以女友睡去表示离去,自己痛苦崩溃。
总之,基调悲凄,安静,痛苦,又透露一点焦躁和迷茫。
主人公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仿,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少年的迷惘与愤怒。找不到出路,不知何去何从。对社会现实不满,又不懂该怎样恰如其分地表达。霍尔顿是孤独的,但同时又不愿看着新的一代也走上一样的道路。他痛恨虚伪的面具,痛恨一切形式,对生活既厌恶又热爱。矛盾充斥内心。
麦地
作者/海子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时
我要歌颂月亮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浪——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月亮知道我
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而羞涩的情人
眼前晃动着
麦秸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收麦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我们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
我们各自领着
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
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
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
准备吃饭
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
让我这样说
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一共有两个人
穷人和富人
纽约和耶路撒冷
还有我
我们三个人
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这首<麦地>算不上是海子的代表作,但是它和<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等一组"麦地"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诗坛独树一帜,海子一度被大家称为"麦地诗人"
这首<麦地>是我最喜欢的诗歌之一。
在海子很多的诗歌中,大家都会发现很多的意象,如“麦地”“太阳”“月亮”“大碗”“镰刀”“黑夜”等等,但“麦地”是诗人这首诗歌的中心意象。
<麦地>的开头几句就是直接进入主题"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让读者一下进入到诗人的记忆与经历中,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这小节里的"亮"与"碗" 给我们再现了诗人的经历,这里的"大碗"实指生活,如"碗内的月亮一直没有声响"可见生活的艰辛,而这的月亮却恰恰暗示了诗人的希望,他在歌颂麦子的同时也歌颂月亮,月亮在本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意象,它衬托这首诗美的关键
下面几节"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看麦子时 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睡在我的双肩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诗人用主要的篇幅描写了种麦,收麦的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恰好也是在月亮下进行的,也正是月亮的美丽,让这组场面更加富有诗意,更朴实
"月亮知道我 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而羞涩的情人 眼前晃动着 麦秸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这节与上节的父亲的劳作,艰辛与我的疲惫和期待很好的糅合进丰收的喜悦中,让鲜活的场面再现给大家,整首诗歌,作者基本放弃了修辞手法,给人自然天成之感,诗透过人称代词的变化"吃麦子长大的""父亲""月亮""十二只鸟""妻子""敌人与我"等待将麦地演绎的淋漓尽致,把诗人对麦地的爱巧妙的融入其中
这首诗有2个地方用了比喻"麦浪—— 天堂的桌子"再有就是"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都比喻的非常别致
这首诗歌从现在的意义上来看,全诗的场景都是在城市外的麦地进行的,它没有被城市的现代文明所污染,所以它是健康的,是养育朴实与坚韧的麦地,是诗人在世俗社会的精神圣地,是华夏文明的脉搏所在,那种简单而丰富,辛苦与健康的麦子也正是是孕育生命根本的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