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借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观,在歌颂牛郎织女坚贞不屈,纯粹的爱情的同时,又引发议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角表达作者对爱情理想的追寻和纯粹爱情的崇高之感,更体现出对人世间离愁别绪的豁达态度。
上片以纤云,飞星开篇,引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以七夕为话题,渐渐展开自己对爱情的态度。“银汉迢迢暗渡”表达出牛郎织女天各一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的愁苦,山水迢迢但是他们的爱情坚贞,至死不渝,更表达出作者对爱情的歌颂,和对纯粹爱情的向往。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作者将牛郎织女的爱情与人间的小情小爱,离愁别绪做对比。既说这种心心相印的爱情抵得上人世间那些貌合神离,没有爱情的夫妻,体现他们爱情的高尚;又说这种一年才得见一次的相逢比得上人间千百次的相聚来的珍贵和令人动容,两相比较之下,突出牛郎织女感情的高尚纯真。
下片写道短暂的相逢终是有离别的一刻,如梦似幻,“忍顾鹊桥归路”实际写到了分别的时候不忍心离开,但是借鹊桥路婉转表达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来也期盼鹊桥路,去也怨恨鹊桥路,更将两人的相思之情推到顶峰。最后一句发表议论,欢娱苦短的主题从古至今在文学大家笔下广为流传,但是秦观的议论颇为新颖,即使有离愁别绪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豁达和看开的乐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情情爱爱的难分难舍暂且搁置,只要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在一起,即使生生不见也依然彼此相伴。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原文: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中心思想:《鹊桥仙》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长久真诚的爱情的向往;但是落实到诗人,应该是诗人对自己的感情的一种自我安慰吧。作者和爱人分别两地,唯有安慰自己感情会长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认为,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义倡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
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主旨为赞美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的真纯爱情。汉魏以来,咏牛郎织女故事的诗词很多,要数秦观此作最见性灵、最为脍炙人口。
起首三句,由云、星、银汉等物景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迢迢暗度”,写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情节,字字传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述与议论结合,十分艺术地评价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
胜过千百万人间夫妻的终日厮守。“一相逢”与“无数”的比,造成无穷大的反差,是对牛郎织女爱情价值的高度肯定,语言既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思想亦明晰透辟、高屋建瓴。
换头三句,写牛郎织女相逢时的缠绵柔情,以及如胶似漆仿佛梦境的陶醉;“佳期”则逆回尚未相逢时二人的相依相恋及美好期待;语少情多,今昔交织,韵味无穷。
尤其“忍顾”的细节,将二人相聚而害怕立即要分别的复杂心绪刻画入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结得最有境界。这两句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
既指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同时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爱情价值标准。这首词的意义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永恒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海棠整首诗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古诗《迢迢牵牛星》和宋词《鹊桥仙》,共同点在于都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寄托书写爱情主题的作品。不同点在于《迢迢牵牛星》抒发的是织女的相思愁苦,感情基调哀怨动人,而《鹊桥仙》写牛郎织女相聚的情景及感受,歌颂其高贵、纯洁的爱情。感情基调轻柔婉转。《迢迢牵牛星》以描写为主,多用叠字、白描手法,寓情于景。《鹊桥仙》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象征、对比为主,也用了叠字、叠词,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理融为一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