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和朋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孩子的情绪问题有时会使父母无助,这是父母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一些有情绪问题的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行为问题,例如生闷气,发脾气,大吼大叫,砸烂和摔倒。
一些孩子表现出一些看不见的情绪问题,例如咬指甲,捡手和经常舔嘴等等。这些实际上是儿童承受压力的一种表现,但通常被认为是儿童发展出来的一种不良疾病。就像抽动症的孩子一样,他们使用抽动症来掩饰自己压抑的负面情绪。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通常非常活跃。实际上,可能是他们内在的焦虑在起作用。儿童情绪障碍的类型:童年期焦虑症。患有儿童焦虑症的儿童经常会感到恐惧和躁动,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例如,孩子们总是觉得好像有事情要发生。儿童可能会表明他们不敢一个人呆着,不敢独自去洗手间或特别害怕黑暗等。情绪不稳定或性格内向的孩子容易患上儿童焦虑症。特别可怕的经历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焦虑症状,例如受惊。这种恐惧可能是与父母的突然分离,或者是所爱的人或某件事的死亡。
如果父母之一是焦虑症患者,则孩子患焦虑症的机会可能会增加。此外,患有儿童焦虑症的儿童可能还会出现睡眠问题,尿床等。学龄儿童的课堂注意力集中度较低,学习成绩较低,并且经常与同龄人发生冲突。可能还会出现身体症状,例如头痛和恶心。
2童年恐惧症。童年恐惧症通常表现为对上学的恐惧或对某事的恐惧。怕上学是一个问题,父母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它并且发现它非常困难。当孩子们到达学校大门时,他们坚决拒绝进入学校。但是回到家,我可以正常学习和做家庭作业。但是当谈到上学时,他非常害怕,回避和退缩,有些父母甚至无法殴打和责骂他们。孩子越害怕并被迫上学,孩子就越害怕。这种情况常常使父母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恐吓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被同学欺负等。事实上,这可能是孩子害怕上学的一个方面。儿童害怕上学的原因有很多。它们也可能是压力或学校适应不良。
3童年抑郁症。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年轻,他们应该每天开心,不要遭受抑郁症的折磨。实际上,幼儿园已经出现了一些儿童期的抑郁症。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焦虑的孩子,如果压力很大,他们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幼儿园的儿童可能对游戏缺乏兴趣,饮食和食欲不佳,睡眠质量较差,经常哭闹,并且活动较少。学龄儿童通常表现为无法集中精力上课,自我评价低,记忆力下降,对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容易发脾气,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强迫症。儿童强迫症通常表现为反复洗手,反复召回和反复检查。儿童时期强迫症的发生率不是很高,但是一旦遭受痛苦,就会非常痛苦。儿童强迫症与亲子关系差有关。
如果孩子有情绪障碍,父母该怎么办? 1保持冷静。当孩子的情绪开始激动时,父母不应该试图与孩子争吵,也不要生气地谴责孩子。此时您需要做的是耐心等待,与您的孩子吵架会很容易使您的孩子更加情绪化,这不利于镇定孩子的情绪。这要求父母知道如何使用情绪管理方法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2保持家庭和睦。父母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情绪有重要影响。在夫妻关系不佳的家庭中,孩子往往变得越来越烦躁,事情可能会掉下来。父母的争吵可能转向对孩子的指责,尤其是当孩子发脾气时。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及时有效地指导儿童的情绪。
3寻求专业帮助。许多父母,特别是父亲,可能对专业帮助不太了解。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受阻的是父亲。父亲常常觉得孩子的问题并不那么严重,他们只是在等待孩子长大。实际上,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情商培训,治疗或干预不仅是在孩子达到非常严重的水平时进行的。当时,这已经更加困难了。尽早做一些情绪上的准备,帮助孩子做一些心理上的建设,使孩子尽可能避免遇到各种情绪障碍。一旦孩子患有情绪障碍,他本人也将非常痛苦。
儿童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是一组以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可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如无指向性的恐惧、胆怯、心悸、口干、头痛、腹痛等。婴幼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生。
Anderson 等1987年报道11岁新西兰儿童分离性焦虑症(SAD)年患病率为35%,过度焦虑性障碍(OAD)年患病率为29%。Bow en等1990年报道12~16岁儿童的SAD和OAD患病率是36% 和24%。Whitaker 报道14~17岁少年OAD的终生患病率是37%。国内目前仍无关于儿童焦虑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1、临床特点
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是焦虑情绪、不安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同年龄的患儿表现各异。幼儿表现为哭闹、烦躁;学龄前儿童可表现为惶恐不安、不愿离开父母、哭泣、辗转不宁, 可伴食欲不振、呕吐、睡眠障碍及尿床等;学龄儿童则上课思想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不愿与同学及老师交往,或由于焦虑、烦躁情绪与同学发生冲突,继而拒绝上学、离家出走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兴奋症状为主,如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出汗、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口干、四肢发冷、尿频、失眠、多梦等。
2、临床分型
根据起病形式、临床特点和病程临床上可分为惊恐发作与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为急性焦虑发作,发作时间短,表现为突然出现强烈的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广泛性焦虑症为广泛持久性焦虑, 焦虑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长,患儿上课紧张、怕被老师提问、怕成绩不好等, 也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
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特征分为分离性焦虑、过度焦虑反应和社交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担心亲人离开后会发生不幸,亲人不在时拒不就寝,拒绝上幼儿园或上学,勉强送去时哭闹并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过度焦虑反应表现为对未来过分担心、忧虑和不切实际的烦恼。多见于学龄期儿童,担心学习成绩差、怕黑、怕孤独,常为一些小事烦恼不安、焦虑。患儿往往缺乏自信,对事物反应敏感,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社交性焦虑患儿表现为与人接触或处在新环境时出现持久而过度的紧张不安、害怕,并试图回避,恐惧上幼儿园或上学, 有明显的社交和适应困难。 焦虑症可根据临床特点、起病形式、病程和患儿的情绪体验作出诊断。
1、惊恐发作的DSM-Ⅳ诊断标准:一段时间的极度害怕或不舒服,有以下4种以上症状突然发生,并在10min内达到顶峰。(1)心悸、心慌或心率加快;(2)出汗; (3)颤抖;(4)觉得气短或胸闷;(5)窒息感;(6)胸痛或不舒服;(7)恶心或腹部不适;(8)感到头晕、站不稳、头重脚轻或晕到;(9)环境解体(非现实感)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10)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11)害怕即将死亡;(12)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13)寒颤或潮热。
2、广泛性焦虑症的DSM-Ⅳ诊断标准:(1)至少在6个月以上的多数日子里,对不少事件和活动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心;(2)发现难以控制住自己不去担心;(3)这种焦虑和担心都伴有以下6种症状之1项以上:坐立不安或感到紧张、容易疲倦、思想难以集中或头脑一下子变得空白、激惹、肌肉紧张、睡眠障碍;(4)这种焦虑和担心不仅限于某种轴Ⅰ精神障碍上;(5)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物质(如药物)或一般躯体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也排除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可能。 恐怖症(phobia)是对某些物体或特殊环境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伴有焦虑情绪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而患儿遇到的事物与情境并无危险或有一定的危险,但其表现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并由此产生回避、退缩行为而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生活和社交等。这种恐惧具有显著的发育阶段特定性。
该障碍的患病率目前尚无确切报道。
该障碍的产生与儿童气质、意外事件的惊吓等有关。间接的创伤经验和信息传达,对该障碍的产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患儿对某物(人)或处境感到害怕,并出现异常强烈的焦虑反应或回避行为,并严重干扰其生活、学习或人际交往,患儿为此苦恼,并排除了其他精神障碍,可予以诊断。
1、特殊恐怖症的DSM-Ⅳ诊断标准:(1)由于存在或预期某种特殊物体或情景而出现的过度或不合理的显著而持续的害怕;(2)一接触所恐惧的刺激,几乎毫无例外地立即发生焦虑反应,采取一种仅限于此情景或由此情景所诱发的惊恐发作形式。这种焦虑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紧紧拖住他人;(3)患儿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情景,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烦恼忍耐着;(4)这种对所恐怖的情景的避免、焦虑或痛苦烦恼,会显著地干扰个人的正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或关系,或者对这种恐怖感到显著的痛苦烦恼;(5)应有至少6个月病期;(6)这种伴于特殊物体或情景的焦虑、惊恐发作或恐怖性避免,都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症(如对污染有强迫思维的患儿在接触脏物时的害怕)、社交恐怖症(因害怕、窘迫、难堪而避免社交场合)等。
社交恐怖症的DSM-Ⅳ诊断标准:(1)在与熟悉的人们作与年龄相称的社交关系时发生问题,或在同伴中出现焦虑;(2)处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几乎必然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因而可能采取限止这个场合或为此场合所诱发的形式。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从有不熟悉人们的场合退缩出来等;(3)患儿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场合,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烦恼而忍耐着;(4)这种对所恐怖情景的设法避免、焦虑或痛苦烦恼,显著地干扰个人的正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或关系,或者对这种恐怖感到显著的痛苦烦恼;(5)应有至少6个月病期;(6)这种害怕或逃避都不是某种物质(如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反应,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如分离性焦虑障碍、某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或分裂样人格障碍)。(7)如存在某种一般躯体情况或其他精神障碍,那么“在与熟悉的人们作与年龄相称的社交关系时发生问题,或在同伴中出现焦虑”也与之无关。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率中所占的重要性已为多数学者所共认。
2、心理社会因素:关于心理社会因素对儿童抑郁症的影响,有以下三种观点:(1)亲代对子代的影响,亲代的抑郁症可以影响到子代的生活环境、使子代出现抑郁症状、疏远亲子关系、家庭气氛不和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儿童出现抑郁症。(2)早年急性生活事件如丧失父母、生活困难、逆境、易患素质是儿童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中逆境对儿童的影响不仅是困难、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困难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懦弱的态度和信心不足会促使儿童出现抑郁心情。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如父母离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战争、身处集中营、躯体虐待、性虐待和心理虐待,都意味着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重要致病作用。(3)从心理学机制上讲,习得的无助感是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机制。无助感往往给人带来对期望的等待,无望的等待就会导致情绪抑郁,产生消极认知活动,对自己和自己的前途、周围的世界产生消极观。
3、精神生化异常:目前基本一致的假设认为抑郁症患儿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低下,形成这种观点的理由有:所有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神经细胞之间)单胺递质在耗竭的药物都可以引起抑郁症状。有效的抗抑郁剂都是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再回收,使该部位的神经递质水平增加,从而达到消除症状之目的。 婴儿期抑郁主要是因为婴儿与父母分离所致,先表现为不停的啼哭、易激动、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当与母亲重新团聚后,这种症状可以消失。Spitz称为婴儿依恋性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易激惹、睡眠障碍也比较突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严重者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疼、腹痛、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
青春前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除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自杀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这种既有抑郁情绪,又存在品行问题的类型称为“抑郁性品行障碍”。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的成年人精神病学诊断和分类系统如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来帮助评估和诊断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在诊断和评估前常遵循以下诊断步骤:
1、全面了解病史:包括围产期情况、生长发育过程、家庭及社会环境背景、家族精神病史、亲子关系、适应能力、学业情况、躯体情况、性格特点及有无重大精神刺激等。询问对象除患儿父母及患儿本身外还应包括保姆、教师及其他亲属。
2、详细的精神和躯体检查:由于儿童用言语描述自己情感体验能力差,医师主要通过观察其面部表情、姿势、动作、词语量、语言语调和活动情况来综合判断,要结合病史反复验证,排除干扰因素,最后确定症状。
3、必要的辅助检查:重点是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脑CT、脑电图检查、DST(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作为诊断参考。 一些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却在数周内自愈,有明显抑郁症症状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持续6周以上时需要干预和治疗,常用治疗方法有抗抑郁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心理治疗。
1、抗郁郁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研究发现对儿童期抑郁症,TCAs和安慰剂相比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对青少年期抑郁症TCAs疗效略高于安慰剂,还发现TCAs对儿童、青少年有潜在的心脏毒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弊大于利,多数专家建议不再用于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治疗的一线用药。
(2)新型抗抑郁剂 近来新型抗抑郁剂渐渐取代了TCAs对成人抑郁症的治疗,调查还发现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广泛用于儿童、青少年的治疗,且处方量逐年增加。虽然在2004年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部(FDA),发出警告SSRIs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增加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要求制药公司对此在说明书上采用黑色标记以示警告。但2007年最新研究发现采用新型抗抑郁剂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利大于弊。在SSRIs中,氟西汀(Fluoxetine) 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疗效确实,帕罗西汀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证据不足,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证据也不十分充分,但研究建议在氟西汀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舍曲林。
2、电痉挛治疗
主要用于有自杀倾向或木僵、拒食的患儿。电痉挛治疗目前仍是防范自杀的应急手段。12岁以下儿童不宜选用。
3、心理治疗
研究证实许多设计严谨、结构完善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关系治疗(IPT) 、家庭治疗、心理剧和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可以有效治疗成人抑郁症。其中认知行为治疗(CBT)有大量证据表明可以有效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其他方法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影响。
1、学习能力:情绪障碍可能会影响学习能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考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2、情绪稳定性:情绪障碍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定,从而影响考公期间的情绪控制和应对能力。
心理障碍有轻有重。一般人,都或多或少存在,只是不影响自身生活和触及社会而已。严重时,形成深度的心理和生理疾病,就必须对症医治。解决办法当然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了。好比孩子生病看医生,肯定要医生对孩子做治疗,家长积极配合就是了,而不是家长做专业医生能做的事,心理问题更是如此。
你是如何确定孩子有心理障碍的?在没有明确答案之前,最好以正常的想法与孩子交往,别让孩子看出怀疑的眼神。不愿离开亲人,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亲人一去不复返;在亲人离开时出现焦虑,在亲人离开后出现抑郁、悲伤、退缩等症状,有时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父母离婚,母亲回了娘家。男生父亲离婚后又重新结合了家庭,从此不再管男生。奶奶来了以后,张罗着要去看大仙,我们不以为意,但也不好特别阻拦。孩子厌学不想去学校,往往和缺乏安全感,没有价值感有关,普遍可能亲子关系不和睦,家庭环境紧张,夫妻关系紧张,不知道你的情况是怎样的。
儿童情绪障碍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如某些精神刺激,或因家庭教育不当等所造成的情绪异常的表现,使患儿自身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的适应。几次后,家长在场好,清除障碍,必下功夫,方有成就。若不见孩子的遥控教育,必是孩子所求,家长所求的没有孩子所求的好。这方面我是根据命理,了解孩子所思。不管什么方法,和孩子要心通能简单粗暴,非打即骂。那会更严重。还可请教心理医生,对症治疗。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是祖国的未来,要爱孩子,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有了心理障碍,要及时诊治。不能掉以轻心。
过去的文献多将童年情绪障碍称为儿童期神经症。儿童情绪障碍不同于成人的神经症,其主要区别在于:①临床表现较成人简单,往往是躯体症状或某一症状突出,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明显;②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以划分,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与成人接近;③儿童阶段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少年期以后女性患病率逐渐增多;④病程多是暂时性的,很少持续到成年期;⑤儿童期情绪障碍与成人期神经症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它似乎只是情绪正常发育趋向的突出化,而不是本质的异常。
症状体征
1儿童离别焦虑症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焦虑情绪是儿童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核心。新生儿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反应,而且都是与生理需要如饥饿、疼痛等密切相关。半岁前后就会出现对母体的依恋和对陌生人的怯生现象,当跟所依恋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微笑、咿咿呀呀的说话声并且有安全感,遇到陌生人或和母亲分开时则会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反应,即焦虑。也可以这样理解,依恋和焦虑是儿童早期情绪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安全的依恋有利于儿童正常发展,减轻焦虑反应是促使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儿或学龄前期儿童与他们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照顾者)离别时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情绪都应视为正常现象。
只有当焦虑发生在儿童早期,对与依恋对象离别的恐惧,构成焦虑情绪的中心内容时,才成为儿童期离别焦虑障碍。在严重程度上、持续时间上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儿童焦虑症中一种类型称分离性焦虑障碍,当父母或抚养人离开时便会产生问题,如不能独自入寝,不能离开他们在外玩耍,拒绝上学而要和父母或抚养人待在一起,当硬要将他们分离时出现焦虑,此外,还可伴躯体生理反应,如头痛、胃痛、睡眠障碍。这种分离焦虑的原因不仅是现存的也可能是既往发生过的,也可能是对今后父母疾病、死亡、意外事件发生的担忧。年幼儿童的焦虑内容常常涉及走失、怕坏人撞入室内而不让父母离开,拒绝单独入睡,要父母陪着或开着灯睡。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6岁以前。当与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产生过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过分的忧虑主要依恋者可能会遭到伤害,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回;担心会与主要依恋者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绝上幼儿园、学校(不是由于幼儿园或学校的原因);没有主要依恋者在,患儿往往不愿或拒不就寝;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没有依恋者的陪伴就害怕待在家里;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当预料即将与依恋者分离时,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可以为哭叫、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退缩;部分患儿分离后会反复出现躯体症状:恶心、呕吐、头疼、胃疼、浑身不适等。
2学校恐惧症 恐惧情绪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
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惧症。根据恐怖内容不同,Miller将恐惧症分为3类:①对身体损伤的恐怖:死亡恐怖、流血恐怖、疾病恐怖等;②对自然事件的恐怖:黑暗恐怖、幽静恐怖、洪水恐怖、高空恐怖等;③社交性恐怖:害怕发言、怕到人多的地方。
儿童期恐惧症不像成人那样常见,临床表现也不十分典型。儿童期常见的恐惧症为学校恐惧症(school phobia),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症,虽然目前的诊断标准中没有专门列出该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
学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是少年儿童恐惧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估计在儿童人群中占1%,并且其中大多数是学校恐惧症,它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任何年龄,但以学龄期比较突出。发病可能较突然,也可缓慢。患儿开始表现对上学的厌倦和推诿,如早晨不愿起床,或诉头晕,肚子痛,或要求休息看病,父母若不同意便大吵大闹,甚至扬言要自杀;或要父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才去上学。但往往是达到了他们的要求第2天仍然不去上学。有的是在患了某些躯体病休息之后,便再也不去上学。父母,老师,同学来劝说或陪送上学,或同意他们的“条件”,给各种好处也无济于事。有的父母强制将他们送去学校,但还没进教室的门或学校门,便要逃跑,表现非常坚决,而不得不让其离开学校,回到家里。大多患儿在家表现正常,可学习,同学们放学后同他们玩耍,部分患儿不愿出门,怕见到熟悉的人,生活无规律,不学习,心绪日渐不佳,甚至变得脾气暴躁,怨天尤人,蛮不讲理,冲动毁物,或打骂父母。临床上可将本病分为两种类型,即神经症型和人格型。神经症型的患儿一般表现为胆怯,害羞,缺乏自信,躯体主诉较多,并可以此主诉反复在医院看病,合并疾病多为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人格型则表现对父母严重的对抗不服从,挑剔闹事,变得自私,对亲人缺乏感情,轻则恶语伤人,重则动辄操戈。患学校恐惧症的儿童大多与在校遇到学习的失败、挫折或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或亲眼看到老师对同学的处罚为诱因,少数并无明显诱因,而家族中很可能有情绪障碍病史者,在成人神经症的回顾性研究还发现7%学校恐惧症的患者既往有分离性焦虑的症状,并且20年后发展成惊恐障碍(王成典,1983)。
3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较成人强迫症少得多,有文献记录显示最小的强迫症患儿年龄为2岁。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对70例连续就诊的患儿观察后发现,强迫症患儿平均年龄为101岁,其中8例患儿发病于7岁以前。发病越早的患儿,其症状越类似于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提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强迫症的特殊形式,与少年或青年发病的患儿在症状上明显不一样。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强迫症状或仪式样动作,如走路数格子、反复折叠自己的手绢、睡觉前一定把鞋子放在某个地方等,这种带有一定规则或者被患儿赋予特殊含义的动作,往往呈阶段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不会给患儿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不会影响儿童的生活。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
强迫观念包括:①强迫怀疑:怀疑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做好,怀疑被传染上了某种疾病,怀疑说了粗话,怀疑因为自己说坏话而被人误会等。②强迫回忆: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听过的音乐、说过的话、看过的场面等,在回忆时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断,就必须从头开始回忆,因怕人打扰自己的回忆而情绪烦躁。③强迫性穷思竭虑:思维反复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不能摆脱,如沉溺于“为什么把人称人,而不把狗称人”的问题中。④强迫对立观念:反复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如“好”与“坏”、“美”与“丑”。
强迫观念可以分为两类:①针对刚刚过去的事:如强迫回忆;刚刚关好的门总想着没有关好。②期待将要发生的事:如家人要外出,总是担心在外面出事,遇到意外等。
强迫行为包括:①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洗脸、洗袜子、刷牙等。②强迫计数:反复数路边的树、楼房上的窗口、路过的车辆和行人。③强迫性仪式动作:做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与“好”、“坏”或“某些特殊意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系列动作做完之前被打断则要重新来做,直到认为满意了才停止。④强迫检查:反复检查书包是否带好要学的书、口袋中钱是否还在、门窗是否上销、自行车是否锁上等。
强迫行为也可以分为两类:①一定要实现、要表达的某种冲动:见到电器一定要摸一下,明知有危险而不能自制。②为控制某种冲动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所做动作是为了防止某种冲动。
强迫症状的出现往往伴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严重时会影响到患儿睡眠、社会交往、学习效率、饮食等多个方面。
4儿童抑郁症 对儿童抑郁症的研究不像对成人抑郁症那样多,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根本就没有“儿童抑郁症”这一名称。自70年代以后,随着对儿童抑郁症的重视和研究的增多,对儿童抑郁症也有了明显的认识。
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masked)症状、恐怖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症患者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婴儿期抑郁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婴儿与父母分离所致,先表现为不停的啼哭,易激动,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当与母亲重新团聚后,这种症状可以消失。Spitz称之为婴儿依恋性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易激惹,可以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睡眠障碍也比较突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痛、腹痛、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
青春前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除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自杀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这种既有抑郁情绪,又存在品行问题的类型称为“抑郁性品行障碍”。
用药治疗
多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 诸如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及游戏治疗等。在支持性心理治疗中,首先耐心听取患儿诉说自己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痛苦适当地表示同情,指导他们去适应环境,增强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注意尽量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避免太多的环境变迁。家庭治疗以改变家庭成员的不良教育方式为主,尽量给予患者更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支持。行为疗法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来消除或纠正儿童异常或不良行为。在认知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行为疗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也可选用暴露治疗、系统脱敏治疗以及游戏治疗。
2药物治疗 配合使用小剂量抗焦虑、抗抑郁、抗强迫药。以抗焦虑药较为常用,如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劳拉西泮1~2mg/d,分2次服用,阿普唑仑04~08mg/d,分2次服用。也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多塞平、氯米帕明等,药物剂量均为125~50mg/d,分2~3次服用。三环类抗抑郁剂的副作用有镇静、口干、多汗、视物模糊、震颤等,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当病情缓解后逐渐减少剂量,及时停药,无需长期用药。对于年长一些的儿童也可采用新一代抗抑郁剂,如氟西汀、氟伏沙明(氟伏草胺)、舍曲林、文法拉辛(万拉法新),采取成人半量,均有较好疗效。
3儿童离别焦虑症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离别焦虑障碍的儿童,医师、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认真、耐心听他们诉说,对他们在焦虑时表现出的担心和痛苦要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他们内心的顾虑,解释关于产生焦虑状态的原因,以他们可以理解的言语进行解释。教会他们遇到困难时如何去解决、克服它。如果存在显而易见的导致离别焦虑的原因时,尽量与家长一起去除原因。如一个小朋友在幼儿园中不喜欢午睡,而老师非要她睡觉。当该儿童在教室不睡觉而走动时,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后而不愿意再到幼儿园去。解决患儿不去幼儿园的关键问题是改变老师不当的教育方法,将儿童的兴趣吸引到幼儿园去。
(2)分散患儿注意力:离别焦虑患儿往往会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要依恋的人身上,各种社会功能要受到影响,如与人交往效果下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这些患儿要用活泼、生动的户外活动或游戏,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以新的注意对象取代对依恋者的过分注意。在活动安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儿童可能存在的适应困难问题,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去适应环境,避免过快的环境或者活动内容的变化。
(3)行为强化治疗:当患儿出现期望的行为时,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已经出现的行为得以保持下来。在此之前,往往需要患儿减轻焦虑程度,学会放松和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50%的离别焦虑症患儿经阳性行为强化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4)药物治疗:对有严重焦虑症状、影响饮食和睡眠、躯体症状明显的患儿,可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以苯二氮卓药物的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较轻,易为患儿和家长所接受。地西泮(安定)25mg,3次/d;硝西泮5mg,3次/d。也可以考虑使用丁螺环酮、多塞平(多虑平),最好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对有呼吸功能不全或者心脏疾患儿童要慎用。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应该孤立地采取一种办法去解决儿童的离别焦虑障碍,往往几种干预手段综合使用。药物治疗可以解决躯体症状,为心理干预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心理治疗则会改变患儿的认知状态和行为模式,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
4学校恐惧症治疗 学校恐惧症如果干预及时,多数患儿尤其是低年龄患儿都能获得治愈,重返学校。
(1)支持性心理干预:往往需要医师、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首先,医师要详细了解患儿发病经过、发病诱因、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和不利于患儿再次返校的各种因素。第二,医师、家长和老师都要表示出对患儿的关心,认真倾听患儿的诉说,与患儿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其中,老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的方式与患儿合作;家长不可一味地同情、保护或者武断地批评、责备。第三,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使患儿返回学校的可能性,通过减轻学习压力、改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换班、转学等方法使患儿重新返校。第四,在干预过程中,不应该使患儿脱离学校生活,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安排患儿返校的时间和方式。可采取间断上学方法,星期一、三、五上学,星期二、四在家;先下午去上学,然后过渡到全天上学;也可以由家长陪送到学校或由同学陪同上学等。经过支持性心理干预后,多数患儿可顺利返校。
(2)家庭治疗:学校恐惧症患儿家庭成员之间多存在“不良的相互关系”(deficient relationship),常见的形式为亲子之间界限不清,情感分化不完善,一方缺乏关注,而另一方则过度关注的异常互补(abnormal complementarity)等。家庭治疗就是在训练有素的治疗师的指导下,使已存在的家庭不良关系发生变化。有时还可以请老师加入
饮食保健
玫瑰花制成糖叫玫瑰糖。可以温经补血,安神养气,不仅适合儿童和老年人,更与年轻女性的体质相合,是健康天然的滋补品。
1调经:缓解痛经,或是经期腰痛。
2安神除烦: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
3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预防护理
(1)爱是前提:在凝聚力很强的家庭内,爱是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
(2)心平气和:大人一激动,便可以讲出一些随后自己也追悔的话,如果有怒气,先压一压,待情绪稳定后再说,我们对成年人并不轻易发火,这个态度同样适宜对待自己的孩子。
(3)话不宜多:唠叨不休往往导致子女充耳不闻,这种说教经常用“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作开场白,继之以“将来你就会明白的”之类的词句,由于孩子生长在现实环境中,家长教育最好用流行的语言因势利导,就事论事。
(4)尊重孩子:要给予子女在讨论日常家务时的发言权,有事跟孩子商量商量,事情总好办些,同时也好借此让他意识到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身份。
(5)耐心倾听:孩子有话让他说完,别随意打断话头,等他讲完后,不妨把他的主要意思复述一遍,弄清究竟,然后提出建议,如果孩子丢掉了心爱之物,即使那东西对大人微不足道,家长也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满足孩子稚朴的童心。
(6)掌握时机:谈家常最佳时刻是就寝前,开头可问问孩子当天诸事是否顺利等,你一言我一语,交换看法,增进了解,另一谈心的黄金时间是趁小孩子随大人干家务活之际。
病理病因
童年情绪障碍产生原因较多,多数学者认为与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质有关。
1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的生活较成人单纯,但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也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因素,如父母的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态度粗暴等家庭及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惊吓、身处矛盾无法解决等均能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引起过分而持久的情绪反应。
2遗传因素 父母将遗传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不仅继承了父母的体形外貌,也包括个性和情绪反应特征。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患儿具备遗传性易感素质与人格类型(如情绪不稳定和内向型性格的人),加上外环境作用于易感素质的结果。据报道,双生子同病一致率占47%,患儿家族中有相同病者占169%。
3儿童时期患严重的躯体疾病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儿童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疾病诊断
1儿童分离性焦虑症CCMD-3的相关讨论 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实际遭遇或有可能与其依恋的人离别时,出现某种焦虑是正常的。只有当这种分离的恐惧成为焦虑中心,并发生于童年早期时,才诊断为分离性焦虑症。本障碍与正常分离性焦虑的鉴别关键点在于:针对与其依恋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并非单纯是在许多场合的广泛性焦虑的一部分,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社会功能都异乎寻常(有诊断意义)。分离性焦虑如发生在发育过程中不恰当的年龄段(如少年期),不应在此诊断和编码,除非其是恰当年龄段的分离性障碍的异常延续。本症的发生可能常常与拒绝上学有关,但拒绝上学是分离性焦虑的表现之一。需要指出,首发于少年的拒绝上学不应在此诊断和编码,除非其本质就是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并在学龄前就出现并达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应注意与下列焦虑状态或焦虑症鉴别,有时可以成为其伴发病症:
(1)焦虑:是指人对于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恋爱、考试、升学、就业、劳动所得、物质分配等诸多生物、心理、社会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如担心、害怕、忧虑等,这可认为是正常人在应激时的保护性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警觉,激发斗志。但青少年和儿童处于走向身心成熟的阶段,如果来自客观环境的压力和主观成长中的困惑得不到恰当的心理疏导,就会遭受严重负性情绪的影响。这直接影响青少年和儿童的整个精神状态,阻碍个性的发育和健全。在情绪障碍的同时,还可以伴有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甚至可发生事故,危及生命。需要注意,儿童对自己的心境、情绪不能准确地描述及表达,常常会到情绪问题发展到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就诊。
(2)境遇性焦虑:境遇性焦虑是指平日情绪正常的青少年儿童,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由于生活中严重的导致短暂的紧张、担忧、神经过敏等症状,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亦称为状态性焦虑。例如平时情绪较稳定的学生,每逢考试期间即产生焦虑,考后即恢复如常,即属此类。
(3)素质性焦虑:素质性焦虑是指青少年儿童的个性特征从儿童早期就表现出与其同年龄儿童不同的敏感,以及对事物的过度反应、担心、紧张等焦虑倾向。若在生活中再遇到一些应激因素可使症状明朗化,称为素质性焦虑。这类孩子通常个性表现十分温顺、自尊心强、守纪律、克制力强,智力水平较高,对待事物十分认真而又过度紧张,常见于中、小学生的优秀生中,其父母往往也有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心等表现。有焦虑个性特征的父母对患儿的焦虑症状也作出焦虑的反应,则会使其症状更重。如果受父母的长期影响,患儿的焦虑就会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焦虑,对少年儿童的人格形成十分不利。
(4)儿童和少年期广泛焦虑症:这种焦虑是指发生于少年儿童的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障碍。这种恐惧无具体的指向性,焦虑仅仅是为未来的和不明确的危险或是客观并不存在足以引起焦虑的刺激。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刺激极不相称。患儿出现过分及不切实际的担心,总感到有不祥的事要发生。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为焦虑症。以焦虑为主的情绪障碍常常与抑郁、恐惧、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这一点在青少年儿童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有时甚至可以影响临床区分诊断类别。
2儿童恐惧症CCMD-3的相关讨论 儿童与成人一样,也可产生对各式各样客体或情境的恐惧。这类恐惧中有些(如广场恐惧症)在个人的正常心理社会发育过程不会见到,然而某些恐惧具有显著的发育阶段特征,诊断的关键是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特定的异乎寻常的过分恐惧情绪,并且不是更广泛的情绪障碍的组成部分。
3儿童社交恐惧症CCMD-3的相关讨论 在童年早期,当遇到陌生的或具有社会性威胁的情景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害怕或焦虑。但是,儿童如果表现对陌生人(针对成人或小伙伴,或两者兼有)的持久或反复的害怕或回避,这种害怕的程度超出了儿童的年龄所应有的正常界限(但能正常和有选择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熟人),发生时年龄不满6岁,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而且不是某种更广泛的情绪障碍的组成部分,即可诊断儿童社交恐惧症。
学生具有情绪行为障碍,是家长、教师和辅导人员们最感费心的事情。许多学生早期呈现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若未获得适时的辅导与协助,一旦进入学生阶段,这些问题将会变得更为严重。有的学生由於长期的情绪困扰,导致学业低落、缺乏学习动机,渐渐地逃避学习,自暴自弃;有的学生因为行为问题,人际关系差,不受同侪、教师欢迎,形成孤独个性,或造成暴力倾向或成为中辍生。他们可能到社会的角落游荡,加上本身情绪不稳定和行为偏差,很容易被社会不良份子所利用而走向犯罪,造成社会问题。在过去,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常被认为是单纯的家庭或学校管教失当所致,事实上,情绪行为障碍和其他身心障碍者的情况是相同的,他们的障碍需要特殊教育的特别辅助与个别化教育训练。目前,这些学生虽普遍地存在於一般学校内,实际上,却很少获得特殊教育真正的支援或协助。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许多人对情绪行为障碍的了解有限,加上学校在辅导这些学生时往往只注重矫正学生外在的行为而忽略了其内在心理的障碍。因此,教育人员需要釐清「不肯」与「不能」的区别。「不肯」的学生是没有障碍的,也是後天习惯养成的,可以在要求或条件下达成期望行为;而「不能」(disability)是指个体本身具有障碍,是天生的,即便是透过辅导,也难以达到预期的行为效果,而改善学生的障碍,就需要特殊教育专业提供的训练了。
贰 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定义
一、美国
美国94-142公法(PL94-142,又称身心障碍者教育法,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为IDEA)的定义:
严重的情绪困扰是指具有下列特徵一项以上且持续一段长的时间和显著程度,并影响其教育上的表现者:
1 无法学习又不能以智力、知觉、或健康因素加以说明者。
2 无法与同侪和教师建立或保持满意的人际关系。
3 在正常的情况下,有不恰当的行为或情感。
4 常表现不愉快的情绪或沮丧。
5 常因个人或学校的问题而感觉身体不适、疼痛或害怕。
除了以上特徵外,再加上精神病学生(非自闭症),惟不包括社会不适应学生,除非该学生在情绪上具有严重的困扰。
二、 我国
根据民国九十五年我国教育部修订的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定标准第九条「…所称严重情绪障碍,指长期情绪或行为反应显著异常,严重影响生活适应者;其障碍并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结果。情绪障碍之症状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惧性疾患、焦虑性疾患、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或有其他持续性之情绪或行为问题者」 (教育部,2006)。在我国对情绪障碍的界定不但包括精神方面的障碍,也包含行为问题,惟不包括自闭症。
参、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学生的身心特质
学生具有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因障碍类别的差异性在学业和行为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问题。然而,其普遍之特徵为注意力缺陷过动、社会技能贫乏、学业失败、侵略性、冲动、违规行为、焦虑、退缩和沮丧。
一、注意力缺陷过动
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学生常被教师们认为不专注、过动或冲动。许多专家学者们也相信这些学生有显著的注意力缺陷问题(Ray, 1985; Shaywitz & Shaywitz, 1988)。注意力缺陷可能来自於冲动和过动现象,也可能由於教学方式不适当或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太长。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会衍生不注意听讲,不注意活动的细节,脑筋变成无组织,易患错误,不小心或常显出做白日梦的情形。因此,缺乏做功课的动机,亦无法完成作业。
二、社会技能贫乏
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明显的特徵就是无法与同侪和成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许多学生具有外在不当的行为,如打人,嘲讽、取笑或诽谤他人,不顺从,发脾气,打架等。有的学生表现出内在退缩或不成熟的行为如孤独,没有朋友或缺乏社会技能寻找朋友或与人做朋友的能力。无论是内在或外在的问题行为,他们共同的情形是受到同侪的排斥、拒绝,常感受到孤单。当一个男孩很爱哭泣,或是常提一些幼稚的想法时,就很容易被同侪视为不成熟。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学生可能在团体裏无法意会同侪间的默契,无法了解同侪面部表情和声量代表的行为意义,无法体会出他人的观点。因此,常受到同侪的拒绝与排斥。
三、学业失败
根据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指出,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学生的学业成就仅有少数是优秀的,大多数均是学业失败。其学业成就平均低於同年龄学生至少一年以上。当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学生的学业成就低下和行为表现不受欢迎,他们会渐渐的产生自我概念低落和自尊心缺乏的现象。
四、侵略攻击性
侵略和攻击性是多数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学生的特徵之一。男孩出现此种行为的比率比女孩高出三倍。男孩年幼时在家裏或学校出现的侵略和攻击的外显行为如顶嘴、欺凌弱小、打架、残酷、和违抗等问题,到长大成人後,问题将更为严重。有些兼带有内隐的反社会性行为如说谎、偷窃、诈欺、纵火的学生,大部分可能中途辍学,到处游荡成为犯罪的一群。
五、焦虑与退缩
情绪困扰与行为障碍学生有一部分在心理上呈现焦虑与退缩的现象。例如有的人常感受到莫名的恐惧和害怕,这些现象是其他一般同侪所没有的;有的人会经常抱怨疼痛、生病或需要他人注意;有的人会非常害羞退缩,避开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还有的人有特殊的恐惧症状像是学校恐惧症。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每当要上学时就会有焦虑和不适的生理现象。
六、情感性障碍
指患有忧郁或躁郁症的学生。学业成就低落的男生,大部分容易转变成反社会性行为;而学业成就低落的女生,往往容易变成内隐的沮丧情绪。沮丧的学生往往与自尊心低落、学业表现不佳、家庭变故、孤寂和不参与社会活动有关。长期的情绪沮丧会导致成人後的生活不适应甚至於自杀的情形。
肆、情绪障碍学生早期确认和预防的目的
一、预防障碍的发生。
二、减少障碍的严重及加深。
三、减少家庭的负担。
四、减少社会对情绪障碍学生付出的成本。
伍、情绪行为障碍之鉴定标准
我国对情绪行为障碍的鉴定标准如下:
1 行为或情绪显著异於其同年龄或社会文化之常态者,得参考精神科医
师之诊断认定之。
2 除学校外,至少在其他一个情境中显现适应困难者。
3 在学业、社会、人际、生活等适应有显著困难,且经评估後确定一般
教育所提供之辅导无显著成效者。
陆、鉴定程序
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鉴定程序分四个阶段进行,如图1,实施过程说明如下:
一、转介:来源包括
1 全校学生筛检,学校例行性的社交量表、人格测验、适应问题或困
扰等的评量。
2 教师或家长因学生出现适应问题而提出转介。
二、转介前的介入
1 辅导教师、心理师、医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所设计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包括谘商、药物、心理治疗。
2 当问题严重不易处理,需要更多教育服务而转介到特殊教育范围。
三、利用访问或资料审查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排除
1 问题是否显著异於同年龄、同性别、同文化的学生。
2 问题是否跨情境。
3 问题是否持续性。
4 是否有学校适应困难,如学业、社会、人际、或工作方面的适
应问题。
5 是否有智力、感官或生理疾病等异常问题。
6 学校或家庭是否曾针对此问题尝试专业的协助(包括辅导谘商、精
神医疗)。
四、 医学的鉴定
1 可能疾患所需之评量。
2 学校适应功能与特殊需求之评量。
3 医师诊断或治疗证明(可替代1、2项的评量) 。
五、综合研判与鉴定
(一) 智力和成就标准测验评量
1 魏氏智力测验(WISC-III或IV)
2 简易智力测验
3 学业成就测验
(二) 评量行为或情绪异常之程度
1评量表或检核表
(1)情绪障碍量表 (Scale for Assessing Emotional Disturbance, 2001)
(2)行为与情绪评量表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Rating Scale, 2001)
(3)注意力缺陷过动障碍测验(ADHDT)
2 直接观察
(1)问题行为发生的地点
(2)问题行为发生的次数、长短
(3)问题行为发生後可应用的优势和弱点
(4)不恰当的反应行为
(5)可教导那些行为
(6)学生行为与他人的相互关系
3 访谈
(1)行为偏差问题
(2)行为连续性
(3)不适当环境
(4)自我意识及自我期望
(5)动机问题的探讨
4同侪关系的评量
(1)社会关系评量
(2)直接观察
(3)个体对同伴的反应
5 自我报告
(1)检核表
(2)面谈
图1情绪行为障碍学生鉴定工作流程
学校依规定进行转衔工作
申覆(附公文)
符合情绪行为障碍特质
注意力缺陷过动障碍学生之评量与辅导策略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郑丽月
壹、前言
注意力缺陷与过动症学生 ( Stud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根据研究估计的结果大约占全部学生的3% 至5% (Hynd, Hern, Voeller, & Marshall, 1991)。 ADHD 常被误诊,所以真正的出现率一直有所争论。通常这些注意力缺陷与过动学生在学校、社会和情绪的功能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困难。ADHD 的类型很多,所表现的行为特徵也各异。根据目前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的诊断标准,ADHD必须持续有注意力缺陷和/或过动与冲动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由智能障碍、发展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等因素所引起。这些问题必须在七岁以前发生。美国精神医学会把ADHD的症状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第二种是过动症,第三种是注意力缺陷兼过动症。
在育儿的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们不得不经历很多苦恼。其中,孩子的感情问题有时会让父母束手无策,让父母非常头疼。孩子有情感障碍,父母该怎么办?有些儿童遇到感情问题时会表现出郁郁寡欢、生气、大喊大叫、打碎东西、掉东西等明显的行为问题。
一些孩子暴露出看不见的感情问题,例如咬指甲、抠手或经常舔。这些其实是孩子受到压力的一种表现,但经常被认为是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像抽动症儿童一样,掩盖了因抽动而压抑的负面情绪。ADHD孩子总是很活跃,但实际上内心焦虑的情绪似乎在起作用。儿童情绪障碍类型
儿童焦虑障碍,有儿童焦虑障碍的孩子经常感到恐惧不安,经常有莫名的担心。例如,孩子们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孩子不能一个人呆着,不能一个人去厕所,尤其是害怕黑暗。情绪不稳定或性格特别内向的孩子容易发生儿童焦虑症。特别是害怕的经历也会引起孩子焦虑的症状。
例如,惊喜,突然与父母分离,亲人死亡或出事。如果父母之一是焦虑症患者,孩子患上焦虑症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另外,患有儿童不安障碍的孩子也可能出现睡眠问题、尿床现象等。学龄儿童表现出上课思想更加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经常与同事发生冲突等样子。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身体症状。
儿童期恐惧症,儿童期恐惧症经常表现为害怕恐怖学校或什么的。恐怖学校是家长容易发现和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坚决拒绝孩子到学校门口进入学校。但是回家后可以正常学习和写作业。但是一谈到上学,他就非常害怕,不退缩,有些甚至父母骂也不行,越强迫孩子上学,孩子就越害怕。
请保持冷静,孩子情绪开始激动时,父母不要去和孩子耍赖,也不要生气地责骂孩子。这时你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与孩子争吵反而会使孩子的感情更加兴奋,有助于平息孩子的情绪。为此,父母应该了解感情管理方法,学习自我感情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