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起源于国外,本名“谋杀之谜”一般是5-8个玩家进行,通过分饰剧本中的角色,展开推理找到凶手。
剧本杀的火爆跟一档综艺密不可分,就是芒果tv的《明星大侦探》,不过是播放量还是豆瓣评分,都排在综艺前列。
不过时至今日,剧本杀的形式早就发生了剧变,从2019年的《舍离》开始,盘凶就不再是主要任务,而主打情感浸入和体验。
所以在我看来,剧本杀的大热,本质上是满足了两个需求
1情感体验
传统的约会方式是:吃饭逛街看**
剧本杀可以理解为沉浸式**体验,如果说**是跟着主角的视角在90-150分钟内体验一次别人的故事和人生,剧本杀就是3-5小时通过阅读演绎别人的故事,如果有好的剧本加持,浸入感更甚于一场**。
最近一年市场上出现的让人沉浸大哭的本不少,有家国情怀的《鸢飞戾天》有主打亲情的《舍离2》,有青春校园的《古木吟》,有基于失恋博物馆主题的《春昼短》等等。
2社交体验
在剧本杀之前,狼人杀模式在2017年也曾经爆火过一段时间。
因为狼人杀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渠道,8到12人的模式需要拼局,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认识很多陌生人,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诉求。
但狼人杀的问题在于对新手不够友好,不懂狼人杀的萌新跟老玩家在一起会降低彼此的体验,最后会形成一个个闭塞的小圈子。
剧本杀的门槛就明显低很多,尤其是现在很多剧本都不主打逻辑,还会根据玩家的性格进行角色分配进行游戏体验,再加上弱逻辑重情感的剧情,更容易让陌生人拉近距离。
雾散凶手是在剧本杀中设定的一个谜题,以谜题的形式出现于剧本杀中。雾散凶手在谜题中被描述为以下形容:“凶手无情,心如铁石,相信他绝不会改变主意,把任务完成到底”。此外,凶手也被描述为一个“隐秘的黑影”,有着阴森的气氛。解答此谜题的答案是:雾散凶手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也就是游戏中的反派,他是一个邪恶而具有杀人欲望的人物,他的任务就是破坏游戏,给玩家们带来极大的挑战。
沉迷于剧本杀可能带来以下危害:
1 浪费时间:长时间沉迷于剧本杀会使人忽略其他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事情,浪费大量时间。
2 影响学习和工作:过于沉迷于游戏,会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因工作中的疏忽而导致事故。
3 社交隔离:剧本杀游戏大多需要长时间关注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因此可能影响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并使人逐渐与现实世界隔离。
4 心理健康问题:沉迷于剧本杀可能会导致人们失去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引发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如疲劳、焦虑和抑郁等。
5 产生不良情感:在剧本杀中,人们往往需要刻意编造谎言和欺骗伙伴,这会导致良心负担和自我形象失衡,并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不良情感。
6 金钱花费:剧本杀游戏往往需要购买游戏资料、活动门票和服饰等,如果人们沉迷于其中,可能会造成金钱上的负担。
综上所述,虽然剧本杀有一定的娱乐价值,但如果沉迷其中,会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社交、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带来很多危害。正确的游戏观念是要适度娱乐,以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不同本有不同的快乐。不同的故事、互动风格,不同的人物设定,不同的机制、游戏环节也不一样,其实现今的剧本杀和以前最初的剧本杀是大所不同,玩法也不一样,现在的剧本杀,情感本,也非常之多,情侣CP本,剧本杀CP盲盒游戏环节,剧本杀同城交友,很多桌游游戏方式,现在的人群就是90后,00后的喜爱的多,剧本杀也能三五成群自己组局玩,剧本杀为玩家提供的,不仅仅是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还有社交以及心理上的快感。这对于压力大,以及社交圈子窄的人来说,剧本杀就是一个很好的放松选择。
剧本杀为什么这么火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许多“剧本杀”的玩家,因为在游戏中共度了几个小时的美妙时光而互生好感,从游戏回归现实后,仍然会保持联系,以剧中角色互相称呼,并且会相约组队一起玩下一个剧本。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剧本杀”为很多玩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所以在年轻人群体里十分火热。
一个经常玩“剧本杀”的网友表示,在“剧本杀”游戏中,可以体验到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剧本杀是一个像“解忧杂货铺”一样的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在他人的故事里,短暂地忘却自己,度过另外一种人生。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剧本中体验别人的人生,也能给自己带来快感。在“剧本杀”的世界里,玩家需要将自己代入剧中角色,以第一视角进入游戏情境,理解自己扮演角色的每个抉择背后的动机。
《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超过70%的“剧本杀”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超过40%的人每周会玩一次以上。
成年人的“过家家”
“剧本杀”起源于欧美资产阶级家庭聚会中一个非常流行的派对游戏“谋杀之谜”,玩家通过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根据搜索案发现场的证据和与其他人的讨论交流,推理破案,找出真凶。
传到国内的“剧本杀”游戏最初是以推理破案为主,玩家追求的是寻求真相过程中的“烧脑”刺激。随着市场的扩大,“剧本杀”的剧本类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以演绎故事情节为主要目的的情感类剧本,在这类“剧本杀”游戏中,玩家追求的是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剧情吸引人、“好哭”的剧本会吸引更多玩家。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分析,所有吸引人的东西,都可以调动大脑多巴胺分泌,比如好吃的食物、美丽的风景、好看的书或**。推理类的“剧本杀”,需要玩家运用缜密的逻辑进行分析推理,拨开层层迷雾,解开谜团,这个过程能够刺激中脑腹侧被盖区的奖赏系统,导致多巴胺升高,从而让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
在情感类的“剧本杀”中,玩家通过对剧本的演绎,可以主导自己扮演角色的人生,这种掌控感会让人产生成就感。同时,玩家通过在角色中体验别样的人生,感受不同的生命历程,会产生一种“实现自我”的感受,而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类高等级的心理需求。
成年人玩“剧本杀”其实和小孩子玩“过家家”如出一辙,只是“剧本杀”需要更高级的智力储备,是与成年人智力相匹配的社交游戏。
剧本杀与心理剧疗法
如果玩家选择的剧本与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某些事件比较贴近,玩家在角色扮演中能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与周边人的人际关系等有所反思,得到启发,能把内心的情绪或者在过去事件中堆积的情感通过扮演的角色表达出来,达到情感宣泄的效果,那么玩家在“剧本杀”游戏中获得的不仅是快感,还有心理成长,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心理剧疗法”的效果。
“心理剧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莫雷诺在1921年创立的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剧没有固定的剧本,如何演绎,完全取决于来访者的自身有什么困扰,想要展示怎样的事件,内心有什么感受。
心理剧疗法激发的是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来访者可以演绎一个具体事件,例如之前经历过的某个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演绎自己在经历某个事件时的态度和感受。
心理剧为来访者创造了一个觉察和体验自己内心世界的环境和机会,可以帮助来访者领悟自己的内心状态,了解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觉察自己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并且冲破固有思维,用更多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接受心理剧治疗的人,可能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也可能只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重大问题,例如夫妻关系问题或者亲子关系问题等。在心理剧治疗的帮助下,来访者有可能实现自我心理成长,化解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虽然“剧本杀”好玩,但在选择剧本方面也要留心。应该选择健康温和的剧本,尽量避开那些剧情恐怖的,或是会带来高强度刺激的剧本,因为太过紧张刺激的剧情,会产生后遗效应,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刺激中,也会影响身心健康。
在内容方面,“剧本杀”基本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硬核推理本,主要是通过线索卡来推理真凶,比较考验玩家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是情感沉浸本,在剧情的引导之下让玩家获得感动或是恐怖的体验,有的玩家会被感动到哭得稀里哗啦,也会被吓到尖叫连连。
三是欢乐机智本,会涉及经营生意、阵营结盟等策略,如果有擅长活跃气氛的玩家会让游戏体验特别棒。
同样是推理游戏,“剧本杀”要比“狼人杀”更加具有代入感。相比于“狼人杀”之中狼人、村民、猎人、女巫等简单的角色分类,“剧本杀”的角色和剧情更加丰富多变。
玩家可以是校园恐怖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被豪门公子追逐的女神,可以是古代飞檐走壁的剑客,也可以是玄幻故事中的仙人……“杀人”动机可能是情杀,可能是仇杀,可能是误杀,作案手法也是千奇百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