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依恋敏感期究竟是什么?

亲子依恋敏感期究竟是什么?,第1张

依恋是逐渐发展的,生后6—7个月时开始明显,3岁后能逐渐耐受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并习惯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运用标准的“陌生情境”实验,可以测查并区分出三种不同的亲子依恋类型运用标准的"陌生情境"实验,可以测查并区分出三种不同的亲子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并没有建立起特殊的情感联结,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反抗型和回避型依恋则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婴儿所依恋的人出现会使他有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婴儿就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从而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并尝试与陌生人接近,这样就可以使婴儿扩大视野,其认知能力、智力都可得到快速发展。

                                             

敏感的解释

[sensitive;susceptible]

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皮肤上比较敏感的部分 详细解释 谓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 反映 很快。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 :“文学与 社会 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 影响 社会,使有变革。” 柳青 《创业史》 第一部第八章:“再没比恋爱的 青年 人敏感了,对方一丝一毫的变化,都能感受出来。”

词语分解

敏的解释 敏 ǐ 迅速, 灵活 :敏捷。敏感。敏锐。敏达(敏捷而 通达 事理)。 灵敏 。聪敏。神 经过 敏。 奋勉:敏求(勉力以求)。 部首 :攵; 感的解释 感 ǎ 觉出: 感触 。感觉。感性。感知( 客观 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 直接 反映)。感官。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 刺激 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 感动 。感想。反感。好感。 情感 。敏感。感染。感召。感慨。 感喟

敏感期指一种特殊的敏感性,生物是在其早期仍处于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这种敏感性。它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旦这种特质被获得之后,这种特殊的敏感性就消失了。婴儿时期是孩子比较敏感的时候,因为孩子还小,对所有事情都是非常敏感的。同时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语言表达上的早慧。

孩子在长大的时候,会经历多很多认知丰富的事情,之后他们就会慢慢会自我开解的。现在状态不好时也很容易对别人的负面情绪极其敏感。小朋友的话,对于父母时如何对待自己的敏感时非常明显的。其实孩子的敏感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看待这种特质。所以需要家长多鼓励孩子,同时还要多多表达自己给对待孩子当时内心的感受,把孩子引导到往积极乐观的方向,比如“或许也可能是对方因为别的事心情不好不开心呀”,让孩子理解“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不为别人的情绪负责”等等。

孩子的敏感体现在很多方面:对环境变化很敏感,比如温度高低、疼痛的感知;睡眠不容易进入深睡眠,更容易入睡困难、做梦等;对自己某些方面要求比较高,不达目标会产生比较强的挫败感。

儿童成长敏感期以及感官精致化敏感期 是0——5岁。孩子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认知方式要通过多维度识别,会利用视、听、嗅、味、触。只要孩子碰到的东西,没有危险性,不侵犯他人他物时,适当满足,让孩子了解透彻。同时随着小孩会说话、会走路开始,慢慢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小孩会开始渴望认识更多东西,这个敏感期是教育小孩、培养小孩最佳时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让人捉摸不透的行为,其实孩子很多阶段奇怪的行为都是处在一个敏感期才发生的,我们来看看孩子的敏感期都有哪些奇怪的行为。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幼儿敏感期有哪些表现,供大家阅览!

  孩子敏感期有哪些表现?

 “敏感期”是“关键期”

 所谓“敏感期”,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

 这个时期,也被教育家称为“关键期”,是获得某种能力的最佳阶段。抓住敏感期进行教育,孩子在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他们的心智水平便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反之,过了敏感期,儿童对特定事物的学习热情便不再出现。如果他们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家长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儿童的心里就会紊乱,容易乱发脾气,甚至变得乖戾。

 巧对各类“敏感期”行为

 许多家长在一起交流、大倒“苦水”的时候,最后常常会形成一个让他们一致头疼的结论:孩子特任性!

 这时,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话,一场“战争”就在所难免了。实际上,这是孩子处在敏感期的各种行为表现。这时的孩子是在使用他的自我意识。这个时候的孩子,自然会表现出非常的自我,什么事情都要按着他的意愿来做,借以来证明自己使用自我的力量。

 1 小宝宝爱吃手指、乱摔东西——孩子是在用手感知世界。

 许多小宝宝在两个多月大的时候爱把手指往自己嘴里送,这时候爸爸妈妈们都会把宝宝的小手拿出来,告诉他不能吃,不卫生。其实这个时候宝宝是在认识世界,他在用嘴巴进行尝试和感知,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软硬,孩子都是用嘴巴来认识的。

 等到宝宝9个月大,他们就会用手到处乱抓、拿到东西就砸。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从嘴巴转移到了手上,通过手的触感来认知世界。这个时间段父母就不要过分地阻止宝宝的这些探知行为,并适时多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度。

 2 刚学会走路,不听指挥到处乱走——自我认知开始萌发。

 许多妈妈也会发现,宝宝刚刚学会走路,就急着挣脱父母的双手,一个人不听指挥摇摇晃晃瞎走,跌跌撞撞。其实这个时候是宝宝的行走敏感期到了,他们的独立欲望开始变强,自我认知也开始萌发。

 这个时候,父母可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安危就阻挠孩子的行为。例如,1岁多的孩子他们第一次看到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会有冲动拿手去触摸。一味的阻扰是不可能为孩子杜绝危险的,趁你不注意,孩子还是会因为好奇心再一次接近火焰。因此,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危险,安全地满足他的好奇心,建立孩子的是非观,孩子才能利用自我认知来杜绝危险,把事情做好。

 3 孩子打人、说脏话——用自我认知表达情感。

 王老师解释道,孩子这样的表现是孩子的自我感觉在萌发。对孩子来说,说脏话、打人的举动意味着排除,这里的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而是孩子意志独立的一个标志。这时,大人们说一句“不要骂人,不要打人”,孩子看到大人反应强烈,就领悟到这就是打人是一件不好的事了。

 另外还有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喜欢打其他的宝宝。此时,家长们可以对宝宝说:“你喜欢其他宝宝,要轻轻地拥抱、也可以抚摸,但不能用打打的方式,不然其他宝宝会疼。”那么,下次宝宝想要表达喜欢的时候就会选择拥抱啦。

 4 模仿电视和他人说话——正值语言敏感期。

 孩子大约在3岁半左右,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表现在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这时,他们总是会对电视机里的广告语重复一遍又一遍,或是把大人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在恰当的语境中。

 一次,一个孩子说:“是不是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出来玩了”老师回答说是,然后问他:“那你知道什么叫春暖花开吗”孩子说:“知道啊,就是天气暖和的时候,因为妈妈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就可以吃冰淇淋了。”

 其实,这就是孩子语言的发展。所以当孩子处于语言的敏感期时,家长们应该多和孩子们多交流,给他们唱唱歌,认图识字,讲讲故事,增加孩子对语言的认知和沟通能力。

 

1 儿童人际关系敏感期

2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3 孩子0-9岁的31个右脑能力敏感期

4 幼儿园3到6岁育儿知识

5 大班幼儿新育儿知识

6 孩子多大练习口才

7 幼儿园育儿知识

8 幼儿园大班礼仪总结

敏感期是指0--6岁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内在生命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现的过程,儿童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心质水平并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也就是说0--6岁的儿童是靠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

儿童有九大敏感期,现在说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敏感期——秩序敏感期(2--4岁)

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

1内部秩序感;

2外部秩序感。

特点:呈现螺旋式上升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

第二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第三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重要性:

1人生初期出现的秩序敏感期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是生命的一种需要。

2 秩序感是个体生命中对道德发展有奠基作用的早发性情感,是艺术、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源泉,是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

3 人的智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幼儿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的。

时间:2岁--3岁

表现:幼儿由内向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幼儿在这一时期的难以变通甚至不可理喻,也是称为执拗敏感期。

时间:3岁--4岁

表现:执拗敏感期过后,在3岁到4岁,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关键期,称为完美敏感期,接着,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并且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变为能把一些生活常规化。到3、5岁之后,会对时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价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别关注。因此,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审美的敏感期。

做法:1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人生;

2 不要让孩子秩序错乱;

3 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4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三岁儿童有如下心里特征:

(一)强烈的好奇心,同伴关系的发展

 3岁儿童对新鲜的物体、情景和新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试着做的愿望。这些能力的发展是3岁儿童接受教育的最好条件。3岁儿童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他们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愿意管别人的事了。

(二)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

大量观察研究发现,3岁以后的儿童总是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而不能做到想好后再做,3岁儿童听故事时,喜欢伴有动作表演,边看边演,边看边听,这些特征都是思维活动与动作不能分离的表现。

(三)行为受情绪支配

3岁儿童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为。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积极的情绪,有了情绪就有活动的积极性。3岁儿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他们知道要上幼儿园了,但情感上却舍不得离开他依恋的亲人。表现是大哭、拉着手不放、不许亲人离去等等。这是儿童情感发展在3岁阶段的一种正常表现,可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慢慢地帮助儿童消除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

(四)喜爱模仿

3岁以后儿童的模仿性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外部的活动或动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了,所以成人做的事,别人做的事情都会引起他的新鲜感,他都想去尝试一下模仿来学习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树立好的模仿榜样,尤其要注意家长和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

秘密就在于敏感性。

因为蝴蝶幼虫对于光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孵化后就会毫不犹豫地朝着最明亮的地方爬去。而那个地方就是树梢,有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

等幼虫长大一些,除了嫩叶,普通的树叶也能吃的时候,它对于光的敏感性就会大大降低。

而孩子,就像蝴蝶幼虫一样,在某个特定时期,对于某些事物有着极强的敏感性,促使他们进行探索、学习,这就是孩子的敏感期。这种现象是孩子成长期的内在需求。一旦需求被满足,或者敏感期结束,那么孩子对于这些事物的高感知度就不见了。

很多人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人们在森林里发现两个狼孩,分别是2岁左右和7岁左右。她们一直和野生狼生活在一起,不会说话,只会嘶吼。尽管她们的智力没有问题,但回归人类社会数年后,仍然没能学会讲话。

尽管狼孩身上那些关于开口说话的器官发育良好,但由于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没有能在人生前几年大量接触人类语言,所以回到人类社会后,她们也很难再学会人类语言了。

奇幻森林剧照

再举个例子,演员刘烨娶了一位法国美女。他的儿子诺一4、5岁上节目时,中文、法文都说得很好。但刘烨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不会说法语,因此平时那娘仨儿交流时主要用法语,但和自己交流时就会用中文,非常照顾他。

很显然刘烨和老婆认识的时间更久一些,却依然没能学会法语,而诺一和妹妹却完全没有语言障碍,就是因为他们在语言敏感期期间接触到足够量的法语,才能够很快学会用法语交流。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再学习一门语言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由此可见,敏感期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重视敏感期,有意识地在相应的敏感期内给予一定的刺激,增加孩子成长的动力。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一书中,李芷怡列举了近30种敏感期。

视觉敏感期: 0~2岁半

听觉敏感期 :0~2岁半

口腔敏感期: 0~2岁半

手的敏感期: 0~2岁半

行走敏感期:0~2岁半

语言敏感期: 0~2岁半

渴望爱的敏感期: 0~2岁半

自我意识敏感期:2岁半~3岁

空间敏感期:2岁半~3岁

秩序敏感期:2岁半~3岁

模仿敏感期:2岁半~3岁

关注细小敏感期:2岁半~3岁

执拗敏感期:3岁~4岁

审美和完美敏感期:3岁~4岁

色彩敏感期:3岁~4岁

人际交往敏感期:3岁~4岁

婚姻敏感期:4岁~5岁

性别和出生敏感期:4岁~5岁

身份确认敏感期:4岁~5岁

绘画和音乐敏感期:4岁~5岁

情感敏感期:4岁~5岁

书写与阅读敏感期:4岁~5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06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