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诊接待
初诊接待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第一次会面,在心理咨询中有着重要作用。
初诊接待工作程序
(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
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3)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
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2、摄入性会谈工作程序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心理咨询师根据会谈目的和想搜集的资料内容来确定提问方
式。
3)倾听
如何控制谈话方向
1)释义
2)中断:在谈话中暂时休止一下
3)情感的反射作用、有意识的激一下患者,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
4)引导
谈话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2)鉴别性会谈(3)治疗性会谈(4)咨询性会谈
(5)危机性会谈:当事人发生意外时;遭到强 奸、想自 杀、突然遭受精神创伤3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工作程序
第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第二,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第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然后再进行测评。
4、会谈对资料的收集
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等);
2)现实生活状况;
3)婚姻状况;
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
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7)其他。
5、初步诊断
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2)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5)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⑴生物原因:
⑵社会原因:①存在负性 生 活事件②家教严格③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缺陷
⑶心理原因:①错误的认知观念;明显的感知觉障碍。②存在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如…。③存在负性情绪,如低落、焦虑等。④追求完美。如性格内向。
在“关系的发展”里,陈老师曾讲过,关系是幸福感和意义感的来源,关系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也因此,关系的转变会带来巨大的感情冲击。
关系的转变中,最痛快的就是关系的结束。那怎么应对关系的结束呢?
结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
失恋、离婚,或者亲爱的人、重要的朋友离我们而去,总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
自我是关系的载体,所以,但我们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我们不仅失去了关系中的他,这个关系中的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
假如你是一个男生,你曾对爱恋的人温柔体贴、百般呵护,那在这段爱恋结束之时,那个温柔体贴、百般呵护的你也就随之这段关系消失了。
结束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他伴随不可逆的失去,这种失去会伴随着巨大的情绪冲击,甚至让人看不到新关系出现的可能。
失去了一段关系,意味着失去了一个自我。而这种失去不像是从一个完整的饼上掰下一块那么简单,它同时会改变剩余的部分。因为,当这段关系存续的时候,你会给它赋予很多意义。
你也许会想,是缘分的眷顾,才有两个人的相遇。你很有才华或魅力,才会吸引她,这些都变成了你自我感知的一部分。可是,随着关系的结束,你这部分跟这段关系有关的自我概念,也随之重写修改了。
原来神奇的缘分变成了命运的恶作剧。
在关系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会变得非常混乱。
也许前一秒你还在想:无论是不是离开了,我都会爱她一辈子,永远忘不了她。后一秒,你会想:你怎么这么冷酷无情,想你这种人渣,我这辈子都不想见到你了。
当这些混乱的想法来临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不是你疯了,而是大脑在艰难地处理这段失去,试图整理出关于关系和自我的新认知。
抗拒结束的三种方法。
和其他转变一样,关系的转变也会经历结束、迷茫、重生三个阶段。在结束阶段,我们的头脑会以各种方式抗拒结束。
1 是对挽回的幻想。
经常有失恋者来找陈老师。他们会诉说自己的各种痛苦,还会翻出对方的微博、微信的聊天记录。陈老师知道,这是他想从过去经历的事实中找些之前的感觉,还有就是希望陈老师来判断一下他们是不是很有可能在一起。
这个时候,陈老师会说:对不起,我并不擅长通过这些来判断一个人,我不会比你更了解他。
他们会说:你不是在搞心理学吗?怎么会不知道?
有些人还会之间了当的问: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做什么能挽回这段关系?
陈老师只好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关系只能你们两个人做决定,可是离开,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了。那你做什么,只是你的事,另一个人的觉得是另一个人的事。如果你是被离开的一方,那这段关系是不是结束,并不是你能决定的。如果对方去意已决,你再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挽回,只能增加对方的负担。
当然,并不是说一分手,就没有复合的可能了。只是说:复合不复合,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而现在,你只能忍受这种不确定性了。
2 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关系走向结束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两个人不合适,那结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处于对失去的恐惧,这段失去的关系在你头脑里又变得重要,甚至是光芒四射了,对方也变得异常理想。于是,你会哀叹:没有把握好这段关系,我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这么好的人了。
这其实是大脑的一个机能。通过把关系和对方理想化,让你不会在处理关系的时候过于冒进,避免你没有新关系寄托,又没有旧关系的依靠,让自我处于孤独、绝望的状态。于是,大脑让你就通过这种“把戏”,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提醒你在处理重要关系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不要莽撞草率。但是,这也产生了另一个情况,就是你无法客观地看待这段关系,给这段关系罩上了理想化的涂层,从而增加了结束的痛苦。
陈老师有一位来访者,老公接二连三的出轨,还经常不回家,两人陷入了长时间的争吵,后来,她实在忍无可忍,选择了离婚。可是分手后,她却不停的谴责自己,觉得自己存在很多不足,没把事情弄好,才导致了婚姻的破裂。哪怕陈老师一再跟她说:不是你的错,也无济于事。
后来陈老师发现,她像是一个记忆的剪辑师,把关系中好的片段都剪辑保留了下来,而把关系中伤害的的、背叛的都剪掉了。她好像停留在理想化的关系中,不能自拔,这大大增加了她走出旧关系阴影的困难。
所以,如果你想结束一段关系,你也可以提醒自己:你所失去的,并不是一段完美的关系。另一方提出的了结,是对方感觉你不合适,你也不必勉强;你提出的了结,你更清楚你需要什么样的关系对象,而不留恋。如果双方都感觉不合适,那分手更是有利于双方的选择。
第三种拒绝结束的形式,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情绪时有对象的,悲伤虽然不好受,但它也是一种联系的方式。
陈老师有位来访者,和前男友分手快三年了,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前男友的微博,看看他在做什么,就像一个固定的仪式。微博里会有前男友老婆孩子的照片,会有他现在的生活,但已经没有她的痕迹了。每当看到这些,她都会黯然神伤。
陈老师一直不明白,她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悲伤。直到有一天她跟陈老师说:我在前男友那里已经找不到感情的痕迹了。如果我还悲伤着,说明这段关系还在。如果我也好了,那这段感情就这的结束了。
她宁可让自己悲伤,也不愿去承担结束的痛苦。因为后一种痛苦,要疼得多。
失恋了,却不想结束,也没有新的关系替代,她无法面对自己的情感真空,因为真空里的她太孤独、寂寞,她的心会陷入死寂,因此,她一厢情愿的留在已经消失的关系的幻想中,不愿离开,甚至觉得,结束就是一种背叛,哪怕痛苦也要留在过去,因为这样做至少还有关系的幻想在。
如何接受结束?
那最终,我们是怎么接受这种失去的呢?
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kubler ross model)曾经研究过一些重症疾病患者的心理。她发现,这些重症患者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要经历5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也适用于接受像分手这类关系的结束。
第一阶段:否定
我们不相信关系真的会结束,还以为只是跟过去一样吵架而已。
第二阶段:愤怒
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被抛弃了,哀叹为什么是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自己会不停地指责对方,就好像对方不仅没有永久的离开,还会回来接受指责一样。
第三阶段:讨价还价
想着也许对方会改变,也许我们可以等待,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在一起。
第四个阶段:抑郁
就是迷茫期。
第五个阶段:内心慢慢归于平静
陈老师喜欢的一部日本**《情书》,讲的正是关于怎么接受结束的故事。
**的女主角博子一直走不出未婚夫登山遇险去世的阴影。故事的结尾,博子的新男友带着她,去了未婚夫遇难的雪山。哪怕在山脚下,博子还拉着新男友的手不安地说:这太过分了,我们会惊扰他的,我要回去。可是那天早上,当博子看着远处的圣洁又安宁的雪山,压抑已久的悲伤终于痛快的释放了出来。她跑向雪山,对着雪山一遍遍地大喊“我很好,你好吗?”泪流满面。
那一刻,她终于愿意去直面逝去的悲伤。而她的新男友,就在雪山的这边,微笑着看着她。雪山那边结束,雪山这边开始,生活在让人心碎、又带着安宁的悲伤中,滚滚向前。
那怎么接受结束呢?
去承认损失,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擦干泪水,继续往前,因为你知道,会有新的未来在你坚实的脚本中慢慢生长,哪怕你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最后,陈老师又讲了他对结束的看法:人们很容易对结束有这样的误解,以为结束了,就是没有了,是这个关系对象就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确实,一段关系的结束,意味着你再也看不见它了,但在结束并不意味着消失。关系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你是存在与这段关系中,现在,这段关系存在于你心中。当你从失去的关系中重生以后,你就重新获得了这段关系,在你对往事的回忆中,它变成了你内心柔弱的角落。
在这一次的讲座当中,李玫瑾老师主要讲书两个问题:
第一: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的问题。
第二:未成年的问题往往是滞后的。
为什么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的问题呢?
一个人的成长是和他的家庭以及家人密切相关的,1~12岁是孩子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而这个时候对孩子的影响最主要和最深远的人就是他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
这种说法比较符合我们中国的一个俗语,三岁看大,7岁看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和观念,在12岁之前绝大部分已经定型。要想改变的话,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努力。
12岁之前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并且每一个关键期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大概会经历这么几个环节。
第一,情感的发展。
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反应很少,当他们感到无能或无助的时候,他们的本能就是哭,而他们的痛苦情绪的解除就在于抚养人,而这个最关键的抚养人就是孩子的母亲,而对母亲因而表现出来的情感是依恋的。所以在孩子一岁半之前最好是由母亲亲自抚养,否则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第二,言语的发展。
一个小孩学习语言是先从听开始的,因此在有爱的一个氛围当中,我们要用爱的抚养,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这既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很稳定,也可以发展小孩的语言能力。
很多3、4岁才开始说话的孩子,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因为,在他婴儿初期,没有人跟他说话,所以语言发展也比较慢。
第三、社会性发展
我们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单纯的来看,有的孩子是内向的,有的孩子是外向的。
内向的孩子往往他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成绩大多都是比较优秀的。而外向的孩子大多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东看西看,乐意个人打交道,都有各自的优点。
相对来说内向的人他的心理问题要多一些。在这里列举的刘海洋泼熊事件。
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呢?李玫瑾教授后来追寻刘海洋的生活经历,原来他出生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是一名司机,需要长时间在外工作,刘海洋就经常被锁在家里面。没人和他交流。4岁之后,他的姥姥才来带他。因此他的亲密关系人就是他的母亲和姥姥。刘海洋上学时期的成绩非常的好。他个人没有需求,对母亲言听计从,在考大学的时候本来对生物很感兴趣,但是母亲要求他报机电,所以他报了清华的机电系。在聊天室,发现其实刘海洋的内心是一个很单纯,他去泼熊由于他对动物感兴趣,他听说熊的嗅觉很好,用洁厕剂喷熊是想验证一下熊是不是真的嗅觉很好。从这些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很多问题在童年已经埋下了伏笔。孤独的童年,对母亲的依恋,言听计从,没有正确的观念……导致这样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第四,性格问题。
一个人的性格大度平和,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抚养到位。
一个人很好,但是脾气急、暴躁,很大可能性是因为儿时的抚养是有所亏欠的。
第五,观念和性格的发展。
12岁之前是一个人的观念和性格发展最重要的时间段。
观念观念就是在观的同时形成念。也就是孩子是,在一边看一边才形成自己的理念。观念的影响来自于父母的影响。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了孩子的是非观念的形成。
这些观念当中,有一个人和别人相处时候的行为,也有心里面,是否有家人,因此性格也是后天形成的行为。。想要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就需要对爱加以限制。
第六:爱的限制
控制任性
防止压抑
学会控制
学会忍耐
防止自私
经历挫折。
例如:
在孩子3~5岁的时候,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首先我们要让小孩学会克制任性,这个时候,最好是不打不骂,不说叫,你不要走开。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去安慰,但是对不合理的要求绝不让步,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任性。。
没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孩子肯定会不高兴,有一些压抑。慢慢需要学会让孩子克服诱惑,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克服诱惑的能力。
孩子爱某一样吃的东西,但不是每一次都满足他的要求,三次满足一次。如果他不吃保留一天,那么下次可以奖励给他三个,让他理解,等待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满足。
还要教会孩子学会忍受。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当家人没有到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让孩子,等到家人到齐了再开始吃饭。或者是,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人留饭,留菜或者是留食物。这样也是防止自私。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的是孩子如何和他人相处,心中随时都会想着他人。
还要让孩子学会经历挫折。那经历挫折是需要忍耐力的。现在的孩子,很少经历挫折,那么在体力上,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游泳或者是跑步。
青春期是早期教育趋势的补救期。
青春期的孩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孩子的危险期,这个时候他的个性还没有定型,所以这个之后,通过良好的家人的关系,还可以改变他的认识和看法。
青春期的孩子主要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生理的发展主要是身高和性的发展。心理方面的发展包括独立性、自尊、逆反、结伴、幻想、性意识的觉醒。
怎么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进入到青春期了呢?
第一,孩子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常会回避学习的问题,或者是学习的分数。
第二,对以往权威的否定。
第三,强烈的自尊心。
第四,抽象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第五,同伴的影响力。
第六,学校教育的学习压力。
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和孩子相处呢?
第一,遇到事情要和孩子商量。
第二,要把孩子视为朋友平等的对待。
第三,要让孩子参与到家中的大事。
第四,要从孩子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第五,关注孩子的朋友以及家庭背景。
第六,关注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