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杨炯)各联是如何表达杀敌报国这一思想感情的?

从军行(杨炯)各联是如何表达杀敌报国这一思想感情的?,第1张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了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从军行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

注释:

1 青海:指青海湖

2 穿:磨破

3 金甲:铠甲的美称

4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参考译文 :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作品赏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相关材料: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从军行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处:

《从军行》选自《全唐诗》

写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乐府简介:

乐府始于秦,绝于汉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哀江头》等

乐府诗的体名

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暗淡,模糊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动地风声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赏析: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写得雄浑刚健,有《盈川集》唐汝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发愤于从军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宠武臣,使穷深入,虽未免风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长胜吾辈矣”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④新声:新的乐曲⑤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其表达主旨为:

王昌龄的诗歌(其四)的主旨历来有"豪情"说和"怨情"说二种观点本文首先从王诗惯用的语言着手,从字和句方面对本诗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豪情"说的缺陷和不准确性,同时确立了"怨情"说的合理性;然后进一步挖掘了本诗的"文外主旨",从朝廷用人不当、安边无策等方面对"怨情"说作了证明;最后概括出了本诗的主旨,并说明本诗的情感基调与王诗的主体情调一致

满意的请采纳哦!

杨炯 从军行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作者:杨炯朝代:唐体裁,表示一门艺术内部分类的概念。文学作品的分类,可用多种标准来划分。 更多体裁:乐府

--------------------------------------------------------------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2 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

3 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4 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5 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6 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

简析: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和歌的不同之处是:诗以诵为主,歌以唱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 更多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和歌的不同之处是:诗以诵为主,歌以唱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 更多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和歌的不同之处是:诗以诵为主,歌以唱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 更多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三四两句写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唐代杨炯《从军行》,原文为: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写作特点: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

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作者简介:

杨炯(约650年-约693年),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唐诗,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从军行

-杨炯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①,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里,必须补充一下,在汉代以前,所谓“诗”,就是指能唱的曲词。一部《诗经》,三百零五首诗,都是可以唱的。到了秦汉时期,古诗已失去了曲谱,这个“诗”字渐渐成为文学形式的名词。在东汉时期,谱曲歌唱的称为“乐府歌辞”,《诗经》式的四言诗,称为“诗”。当时新流行韵五、七言诗,称为“五言”或“七言”。可以想见,“诗”是四言诗的传统名词,五、七言诗还不算是诗。刚才我说,能唱的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不能唱的称为“诗”,这是魏晋以后的文学概念。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因为每一个古代乐府曲调,都有一个规定的内容。例如《孤儿行》是描写孤儿生活的,《从军行》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诗人用乐府古题作为诗题,大多已失去了古义。这一种体式的诗,很难分类,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也可以列入“五言律诗”一类。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周武王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杂着鼓声呼啸着。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3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