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仁人志士故事430字

爱国仁人志士故事430字,第1张

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母亲徐五缘。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著名维新派人物。北京半截胡同41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代表著作《仁学》,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其候刑时,据说曾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还据说这首诗被谭嗣同“篡改”过,原诗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待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 留将公罪后人论。”

  [编辑本段]生平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清政府户部郎中、甘肃道台、湖北巡抚等职。生母徐氏出身贫寒,作风勤朴,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10岁时,嗣同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他对传统的时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与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1877年,在浏阳,他又师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

  1884年,他离家出走,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濡染,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争性。1888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1897年夏秋间,写成重要著作《仁学》,它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他认为物质性的“以太”是世界万物存在的基础,世界万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而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的“好恶攻取”、“异同生克”。他把“以太”的精神表现规定为“仁”,而“仁”的内容是“通”,“通之象为平等”,“仁――通――平等”是万物的发展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他在这部著作中,愤怒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惨祸烈毒”和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摧残压抑。指出,封建纲常礼义完全是那些独夫民贼用作统治的工具,特别是君臣一伦,更是“黑暗否塞、无复人理”。因此,对于那些昏暴的专制君主,不仅可以不为其尽忠死节,而且可以“人人得而戮之”。1898年初,接受了倾向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邀请,回到湖南协助举办新政。他首先加强了时务学堂中维新派力量。自己担任了分教习,又安排唐才常任中文教习,协助任总教习的梁启超,在教学中大力宣传变法革新理论,“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败”。孔子改制、平等、民权等学说由此而乘风扬波,日益恢张。他还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革命意识,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

  1898年3月,他又与唐才常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南学会以联合南方各省维新力量,讲求爱国之理和救亡之法为宗旨,“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为了加强变法理论的宣传,他还创办了《湘报》,作为南学会的机关报,由他任主笔。由于对湖南新政的尽力,使他以“新政人才”而闻名。光绪《明定国是诏》后不久,就有人向光绪帝推荐谭嗣同,光绪帝同意召见。8月21日,他抵北京。9月5日,光绪下诏授给他和林旭、刘光弟、杨锐四品卿衔,参预新政。次日,光绪又召见他,表示自己是愿意变法的,只是太后和守旧大臣阻挠而无可奈何,并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使谭嗣同非常感动,觉得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已经在握。他参政时,维新派与顽固派的斗争已是剑拔弩张。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谋,要在10月底光绪帝去天津阅兵时发动兵变,废黜光绪帝,一举扑灭新政。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袁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袁世凯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荣禄,然后率兵入京。袁世凯于20日晚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密报西太后。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他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1899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上对联写道:“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林则徐

  [编辑本段]生平介绍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青少年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父亲的谆谆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入官场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期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往返陕南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诸葛亮墓、武侯祠凭吊。他在《定军山谒武侯墓》诗中写道:“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

  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道光十年(1830)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道光十二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浦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修建海塘,这些在我国水利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林则徐对清王朝的财经政策、贸易政策提出异议,反对一概禁用洋钱,并第一次婉转地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这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林则徐整饬吏治,严惩贪赃枉法。“要正人,先正已”。“身教重于言教”,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在出任湖北布政时,入湖北发出《传牌》,禁止沿途阿谀奉迎,借端勒索。在总督任内,仍保持“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宫。

  禁鸦片及之后经历

  当时鸦片问题逐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到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虎门销烟场景展示(福州林则徐祠堂内)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17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市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

  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

  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在广州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彼。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 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

  林到任后下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他却因劳累成疾,只好奏请朝廷准假三个月,开缺医治。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 (11月27日) 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1

5月12日,一片沉重的黑色。但就是在广袤的暗夜里,也有星星点点的烛灯,微弱但清澈,让人仰望。黑夜中的人,才如此行色匆匆,一路向前。

袁文婷,26岁,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地震当时,教室里的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清丽,而瘦弱的袁文婷,一次次地把学生从三楼抱下了一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时,楼房完全垮塌。事后,曾经的暗恋者发帖诉说了对这个"冰冷的美人"的追思:我只恨当初没有勇气和你说上一句话……

苟晓超,毕业于西南大学,以全县第一名的公考成绩,到偏僻的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任教,今年24岁,本命年。5月12日,在他第三次冲到顶楼去救班上的孩子,教学楼的一根横梁砸了下来。事后,许多人才知道,当天,也是他刚举行完婚礼后上班的第一天。

瞿万容,21岁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老师,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让孩子获救。孩子的母亲跪在废墟前哭喊"瞿老师":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王周明,27岁,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二年级老师,汤鸿,26岁,红白镇中心小学一年级老师,各自都是在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汶川县映秀小学四年级老师严蓉,救出13个孩子后,教学楼全部塌了下来。而她只有1岁半的女儿雯欣,成了孤儿……

本来,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他们的牺牲。"如果不去救孩子,就绝对不会牺牲。"幸存者一遍又一遍地哭诉。但是这个"如果",在袁文婷、苟晓超他们的心里,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的牺牲却隐含了一种必然性——越是有责任感的老师,在不可抗的大灾当时,他们本能守望的位置,离死神也是越近的。

长歌当哭。在大雨滂沱的初夏,他们的尸身,成了一个漫长的冰冷。他们的QQ头像,再也不会亮起。他们的唯一收成,是几行还不懂得节制的泪水。笔者意外地发现,在汶川大地震中牺牲的,年轻老师很多,而且大多是舆论中经常批判的没心没肺的"80后"——就在初夏的时节,以初夏的年龄。

师德的丢失,看来是一个伪命题。它不过是在浸*着"教育买卖论"的功利现世,暂时蛰伏了起来。它的魂魄,一直都萦绕在上空,象古老的工匠,站在了阳光和阴影的截面上,成为一道光线的栅栏。在牧神的午后,欢快的麦田是孩子们的,而阴霾无法觊觎。最艰难的时候,它燃烧得最壮烈。

尘世中,最宝贵的是生命。谁把生命让渡给了别人,而自己化成一捧黄土被救了的孩子,幼嫩的心里将永远记住,在尘世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天堂——在那里,令人泪流满面的高贵生命,不再如烟花一样短暂。被救了的孩子,小手牵得更紧,在无数慈航中,不会忘了有袁文婷、苟晓超老师的那一个

2

亲爱的,请不要为我哭泣,天空的阴云已经逐渐散去,满目疮痍的大地在 13 亿爱的河流中也渐渐痊愈。我的灵魂在天堂为我们美丽的山川大地祈祷,亲爱的,请不要再为我哭泣,不要为我的逝去过度悲伤,明天的阳光依旧会灿烂,美好的家园还等着你们去重建。

“脚步轻飘的失去平衡,你在哪里我喊着你的名,可声音来不及扩散便消失的没了踪影……”

即使是在被瓦砾和灰烬掩埋的黑暗中,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我知道那一身身绿军装会来拯救无数废墟下的生灵,华夏大地上的热血儿女会让灾难烟消云散。在救援的队伍里,你一定会是其中最勇敢的一个。我的嫁衣已经做好,只等着秋天的时候,做你最美丽的新娘。可是夏天才刚刚开始,我却在一阵天摇地晃中被埋在废墟之下,在这一片满目疮痍的青山绿水中悄然离你而去。亲爱的,请不要悲伤,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还有无数像我一样的人在苦苦挣扎,在抱着一线希望等待你们的援救,而我作为你的爱人,应该更加勇敢和坚强。

“我不能忘记你我的甜蜜,我不能忘记你我的点点滴滴,我要带着今生的记忆,在轮回中找到你,永生相守抱着你不再分离……”,如果真有孟婆汤,我想我死也不会接过孟婆的碗,因为我不愿忘记我们今生点点滴滴的恩爱缠绵,我不愿从此在另一个世界里将你完全遗忘。

亲爱的,当我的灵魂注视着脚下这片深爱着的故土,当我的脚步轻飘着来到奈何桥畔,你知道我心底是怎样的深悲剧痛!我爱你,我的爱人,我无法忘记我们曾经相恋时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 ! 忘不了你坚毅的目光看我时温柔的神情,忘不了你有力的双臂将我拥入怀中时的温暖,忘不了你我第一次牵手时“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诺言,忘不了你带着豪情承诺会爱我一生一世!亲爱的,往事不会如烟,即使大地已成一片废墟,我们的山盟海誓也将永远刻在彼此灵魂的深处!

当我化为魂魄在遥远的天堂注视着你的时候,你依旧带着伤痕在废墟下苦苦搜寻幸存者。我不怪你在我最危难的时候没有陪我,作为男人,你此生注定了要付出更多,在危难面前要奋不顾身,要将自己的爱播撒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我爱你,就会理解你,支持你!黄泉路上,奈何桥畔,还有很多的人陪着我,只是我会打翻孟婆的碗,让我们爱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我看到这一片大地正在被爱的暖流包围,无数双热情支援的手让地震的创伤愈合,无数颗饱含深情的爱心让人们不再流泪;苦难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我会为我们的祖国祈祷,为美丽的大地祈祷,为活着的所有生灵祈祷!亲爱的,我看到你擦干了悲伤的泪水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投入到了更加紧张的救援行动中。看到这一切,我在天堂可以安息了 !

“怎么能忘记与你缠绵,怎么能丢弃对你牵绊,只为能换回那根红线,再续一段情缘。”恋恋不舍中离开了你,离开了我深爱的这片土地,我的魂魄将会化为这绵绵青山上的一棵棵坚毅的竹子,守护着我们的大熊猫,守护着我们的都江堰,守护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历史文明之城!

3

地震的那一刻,发生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地震那一刻,许多生命都绽发出最后的耀眼的光彩;地震的那一刻,很多老师却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就师魂,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不可否认,保护学生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是无法推卸的职责,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一瞬间,逃生是人的本能反应,教师也概莫能外。让人感动的是,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在众多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些许的闪念,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什邡龙居小学的废墟中,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48岁的代课教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

连日来,这样惨烈而感人的“镜头”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潸然泪下: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曾风何时,老师这个很光彩的职业,被蒙上了厚重的尘垢。面对物欲横流,学校也不再是一方净土,少数教师为了金钱下了海,还有老师埋怨工资低、生活清苦,把学生当作摇钱树,乱补课,乱收费,更有甚者师德败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然而,更多的老师却固守着那份清贫,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坛。他们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显出英雄本色,既是一种本能,更是平时优良品质的一种必然体现。

向倩、张米亚、杜正香、瞿万容、谭千秋……这些可亲可敬的师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在生死关头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学生的壮举,有如最后一堂无声之课,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体现了教师的良知和勇敢,以及生命的尊严与伟大,点亮了学生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他们是新时代的黄继光、董存瑞,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目前,抗震救灾已进入攻坚阶段。地震摧毁了我们的校园,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君不见,在地震的废墟上,已悄然立起了无数丰碑,这些丰碑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也留下了这些普通教师们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姿势”,都将永远定格,隽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隽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老师,你的名字叫“伟大”!

武将

第一武将,毫无疑问是吕布,想必这一点不会有什么争议。能够和刘、关、张三兄弟战百余合以上并全身而退者,唯吕布也。此外,吕布斩杀名将方悦、穆顺,击伤武安国,击败公孙瓒,都是几回合的事,十八路诸侯望布一人而胆寒。可见这三国第一勇武非吕布莫属,无需多言。

第二武将,可能会让大家有些意外,我认为是张飞。别急,听我慢慢说来。仔细分析,张飞是三国演义中与名将单挑最多之人,而且凡其出阵,无一败绩,其勇武之处,可见一斑。虎牢关下,老张率先向吕布发难,战五六十合未分胜负。徐州城下,两人再战,又一百合不见输赢。两次与吕布交手,战至百回合以上却未有失手,足见老张之武不输吕布。老张十余合击杀纪灵,而关二爷则和纪灵战三十合不分胜负。葭萌关下战马超,从天亮到天黑,足足五六百合,未见分晓。有人以此赞叹马超之武,可是谁想过张飞此时已年逾四旬,而马超不过三十小伙。倘若老张和马超同龄而战,锦马超还能占到什么便宜吗?后来老张入蜀,依旧战功赫赫:巴郡之战,几回合生擒严颜;宕荡大战,二十合杀败张郃;汉中之战,击伤许褚(属偷袭)——排名第二,实不为过。

第三武将,许褚。许褚是天生的猛男,勇武过人,在三国中的单挑战绩中,唯有他能跟关、张一较高下。出道时曾和典韦战无数合未分胜负,其战之经典,不亚于马超张飞挑灯夜战,至今仍为人所称道。后又与吕布战二十合未分胜负,与赵云战二十合未分胜负,而许褚与马超的大战更是三国中绝对经典的单挑,两人也是无数合不分胜负。此时的许褚同样要比马超年长不少,倘若双方同龄,是不是结果也不好说呢?

第四武将,典韦。猛将!猛将!可惜命短。出场时就以“逐虎过涧”令人印象深刻,连野兽都怕他,何况人乎!曹操称之“恶来”,曾和许褚战无数合不分胜负。曹操能跟活那么长时间,典韦功不可没,多次保曹操化险为夷。最后的谢幕之役宛城之战中,典韦身无寸甲,没有双戟,却依旧斩杀绣军二百余人,直至身死,仍无人敢近其身!可见其乱军之中,英武异常,有不输给子龙的长坂坡之勇。不要忘了子龙是跃马挺枪突入曹军,而典韦不仅没有自己心爱的双铁戟,也没有战马,而且绣军又是夜战,又是偷袭,取得如此战果,实在不易,非绝对猛将不能为之!美中不足在于与大多数猛将都没有交过手。

第五武将,赵云。自赵云起,“白马银枪”就成为了民间艺术打造传奇英雄的标准行头。且不说子龙出场时的一鸣惊人,单是与刘备分别时的惺惺相惜,就引得无数人为之感而落泪。曾与文丑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与许褚战二十合不分胜负,三十合击败张郃,数合斩杀高览。演义之中最精彩的描写,莫过于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救出幼主,夺得青釭,斩杀曹将五十多员!古往今来单骑救主者,唯子龙耳!此外,子龙在汉水大战中也尽显神勇,连杀慕容烈、焦炳两将;七十余岁出祁山,瞬间将韩家五虎挑落马下;最后撤兵时独自断后,击杀苏顒,击退万政,老当益壮,不输廉颇。子龙不畏艰险,胆识过人,连刘备都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更难得的是子龙颇有谋略,智勇双全,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且待人有礼,不近女色。这样一个大英雄,算是三国中刻画得比较完美的一员大将了。

第六武将,马超。锦马超之武,无须过多叙述。曹操曾赞其“勇不减吕布”,刘备也对其喜爱有加,生恐张飞伤了他。马超十七岁便崭露头角,阵前击杀王方,生擒李蒙。后来潼关恶战,八九合杀败于禁,二十合杀败张郃,斩杀李通。而与许褚、张飞的两场恶斗更为三国中武将单挑经典中的经典——马超武艺高强,不必赘述。可惜自从归了蜀汉,锦马超的光芒就淡了下来,再也未见辉煌之处,惜哉!惜哉!

第七武将,关羽。关羽是罗贯中在演义中竭力打造的“超级巨星”,其每战不论输赢,皆为经典,历来被后人所称道。关羽在演艺中的单挑战绩着实显赫,唯有老张能跟他比上一比。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被百姓尊为“武圣”,是人们心目中的战神。可是细细品来,这里面水分很大:擒于禁、斩庞德是水攻所致,与关羽武力无关;过五关所斩之将都是宵小之辈,根本不值一提。想来,华雄是西凉大将,汜水关下令诸侯丧胆;颜良、文丑是河北名将,张辽、徐晃等曹军名将尚且奈何不得——可是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就被关二爷干掉了呢?其中原因,值得深思。看来,罗贯中为了塑造关羽的“武圣”形象,自然要将其战绩大书特书一笔,因此也就可怜了华雄他们,无辜的做了成就关二爷威名的牺牲品。如果抛开作者的情感因素不谈,关二爷真能顺利地斩杀华、颜、文三将吗?我看未必。此外,关二爷和其余猛将单挑,往往也不能取胜。和夏侯敦战数十合不分胜负,和黄忠战二百合不分胜负,和庞德两次战共一百五十合不分胜负,和徐晃战八十合不分胜负。最令人不解的是战纪灵居然三十合不分胜负,要知道纪灵在张飞马下只走了十几合。但即便有种种不实之处,关二爷的勇武也当在三国超一流武将行列,三英战吕布的勇气,攻拔襄阳郡的豪气,单刀赴会的胆气,水淹七军的睿气——由此看来,关二爷排在第七,不高也不低。

第八武将,黄忠。黄忠是三国中标准的廉颇式武将,其青年时期没有什么叙述,直到老年才隆重登场。曾和关羽在长沙城下大战无数合不分胜负,要知道黄忠此时年过六旬,长关羽多矣,倘若二人同龄,我想黄忠必胜。黄忠弓马娴熟,有百步穿杨之神技。后来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成就大功;官拜五虎大将,荣誉显赫;最后战死沙场,不辱一世威名。虽然有人说黄忠斩夏侯是罗贯中为突出黄忠之勇而故意安排的,但是凭借七旬身躯依然活跃沙场,黄忠算是演义中的一员传奇武将了。

第九武将,太史慈。虽然太史慈在演义中的戏份并不多,但他绝对是一员巨星级的大将。出道之时于黄巾大军中杀得几进几出,帮助孔融搬来救兵,解了北海之围。于敌军阵营中往来突驰,如入无人之境者,太史慈是三国武将第一人,其勇绝对不输于子龙。更兼与孙策神亭岭大战,从马上打到马下,无数合不分胜负,合肥之战时又与张辽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作为东吴难得的一员虎将,太史慈排名第九绝不过分。

第十武将,庞德——可能大家觉得有些吃惊,但我觉得庞德排在第十是绝对的实至名归。庞德作为西凉大将,早先跟随马超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潼关城下大战曹仁、曹洪,渭河大战又单身杀入重围,救出韩遂。汉中之战,连战张郃、夏侯渊、徐晃等曹军名将,与许褚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两次与关羽共战一百五十合不分胜负,还用弓箭射伤关羽右臂,可见庞德不仅武艺超群,箭法也相当精准,并不逊于黄忠。

以上TOP 10是绝对的巨星级武将,都属于传奇式的人物。但是,作为将才辈出的三国时代,还有很多超一流的不世名将,他们接下来将角逐第十以后的排名。

第十一武将,小霸王孙策。有人说孙坚是东吴的奠基者,其实这说的应该是孙策。孙策年方十七便投身行伍,十年时间打下江南,筑就孙吴基业。与太史慈神亭岭大战,无数合不分胜负。数合之内,便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威震江东,人称“小霸王”。倘若孙策活得时间足够长,东吴的势力可能会更大更强,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第十二武将,甘宁。甘宁是东吴大将,出身海盗。曾经二十合杀败曹洪,又与凌统争执,战数合不分胜负。甘宁箭法好生了得,乱军中先后射杀凌操、黄祖,也算得上百步穿杨了。最为表现其勇武的战役,当属合肥之战时甘宁百骑劫魏营,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竟然一人一骑也未有损伤,颇为传神。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可见对于东吴来说,甘宁是何等重要的虎将!

第十三武将,张辽。早年关羽曾对张飞说“此人勇武不在你我之下”,可见张辽成名很早,而且名声很大。曾经与夏侯敦战数合不分胜负,与张郃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与太史慈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与凌统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演义里张辽最为得意的两场大仗——一场是濮阳火烧曹军,令曹操险些丧命;另一场是逍遥津大显神威,几乎活捉孙权。可见张辽不仅勇武,而且善用计,智勇双全,是一员足以令任何对手闻风丧胆的大将。

第十四武将,颜良。一瞬间就斩杀曹军战将宋宪、魏续,总共只用了三个回合,二十合战败徐晃,令曹军全军震惊!要知道宋、魏二将早年跟随吕布南征北战,屡败曹操,有几次还险些要了老贼的命,可见颜良之武确实相当了得。可惜这么一员猛将,竟成了罗贯中突出关二爷神勇的牺牲品,可悲,可叹!

第十五武将,文丑。文丑与颜良同属河北名将,是袁绍最得意的两员大将,曾经与赵云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白马之役,文丑两箭,一箭射中张辽头盔,一箭射中张辽坐下马——可见其箭法精准。徐晃未及交战,料敌不过,拔马便回。然而最后关羽凭借赤兔马快,飞速赶上暗算了文丑。和颜良一样,文丑也不情愿地被罗贯中拿来当了牺牲品,同样可悲!

第十六武将,夏侯敦。曾和吕布战二十合后败北,和关羽战数十合不分胜负,荥阳之战击杀徐荣,与高顺战四五十合将其击败。后遭曹性暗算,痛失右眼,但依然忍痛再战,斩杀曹性——足见其战斗力之强。要知道那个时候除了关张二人,还没有人能在吕布戟下走上二十回合,能在二十合后虽战败却全身而退,夏侯敦也算是一员绝对的虎将了。

第十七武将,周泰。早年在宣城为救孙权,周泰赤体提刀,杀出重围,连斩山贼百余人,身体负伤十二处。濡须口单骑救主,三番冲杀,救出孙权、徐盛,身中数枪,箭透重甲。夷陵之战,二十合斩杀沙摩柯。周泰之名不在甘宁之下,其勇并不输于子龙,是东吴难得的大将。

第十八武将,张郃。张郃在三国前半段算是个“长腿将军”,败仗远比胜仗多。曾经合张辽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赵云战三十合败走,和马超战二十合失利,和张飞几次共战七八十合,接连战败,和黄忠战二十余合,又败。但是能与这些超级武将打上个几十回合并最终全身而退,足见张郃也必定武艺非凡。到了后来,张郃成了魏国赖以抵御蜀军的大将,多次击败蜀军,诸葛亮视之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最后张郃虽惨死剑阁,却也得到了不错的归宿。

第十九武将,徐晃。曾和许褚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颜良战二十合失利,和关羽战八十余合不分胜负。三国中凡厉害之武将皆使枪或刀,唯徐晃例外,使用大斧,而大斧也就成了徐晃的象征,为其它兵器争得一席之地。

第二十武将,夏侯渊。与马超战十余合不分胜负,与庞德战数合不分胜负,与黄忠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渊是曹军大将,曹操屡次派其镇守重要之地,对其可谓信任有加。可是罗贯中似乎是为了证明管袼预言的神准,亦或是为了证明黄忠老当益壮的神勇,让夏侯渊惨死定军山,也算可惜。

第二十一武将,魏延。曾和文聘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冷苞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又战数合,生擒冷苞,和庞德战十余合,败走,又多次与张郃交手,败多胜少。诸葛亮曾说“惜其勇而用之“,可是演义中并未见其有多神勇。但是,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令其率军屯兵街亭之后,把守阳平关要道,进驻汉中咽喉,并将抵挡张郃的重任交给了魏延,可见魏延在蜀军中的重要地位。魏延最得意的战绩当属斩杀魏军大将王双,不过这属于偷袭,与其武力无关。

第二十二武将,文鸯。又一个万军之中犹入无人之境的猛将,数百魏将,对其奈何不得,曾和邓艾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文鸯是非常大无畏的一员勇将,赵云、太史慈、典韦、周泰等都是为了逃命,或是为了救人,不得以才在敌军大阵中几番冲杀,而唯有甘宁和文鸯是明知敌众我寡,也毅然杀入敌阵,足见其胆略非常人可比。

第二十三武将,姜维。姜维文武双全,年少有为。曾合赵云战十余合不分胜负,和邓忠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负,与邓艾战十余合不分胜负,只三合,大败司马师。三国后期,姜维成为了蜀国的顶梁柱。可惜在内外掣肘的形势下,姜维最终没能挽回蜀国的颓势,含恨而死。

第二十四武将,华雄。华雄是西凉大将,官拜骁骑校尉,虎体猿臂,威风凛凛,看上去就着实令常人害怕。汜水关下,连斩鲍忠、俞涉、祖茂、潘凤,令各路诸侯丧胆。但最后死于关羽之手——又是罗氏一贯手笔,实不足信。

第二十五武将,曹彰。演义上说曹彰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年轻时奉父命讨伐乌桓,连战连捷。曾只三合,大败刘封,不数合,一戟刺吴兰于马下。吴兰是蜀中名将,却数合就被曹彰所杀,足见曹彰武力过人。后来曹丕听说曹彰率军而来,也惊出一身冷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曹彰的勇武。

第二十六武将,凌统。凌统是往往被人忽视的一员大将,实际上凌统武艺超群,堪称绝对猛将。曾合甘宁战数合不分胜负,和张辽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乐进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凌统与甘宁由仇人变为兄弟,算是三国中一段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了。

第二十七武将,孙坚。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十八路诸侯中的先锋,锐不可当,连董卓都欲和他结亲讨好孙坚。曾和华雄大战数合不分胜负。可惜一代英豪,仅为小事而负气出征,结果身死异乡,可悲可叹。

第二十八武将,王双。王双不到三合斩死谢雄,又不到三合,斩死龚起,又不数合,以流星锤击伤张嶷。后被魏延暗算,身首异处。

第二十九武将,董卓。演义中虽没有写到董卓马上武艺如何如何,但是有一个细节足以体现出董卓武艺也绝非常人可比。那就是。伍孚欲刺杀董卓,但不料董卓力大,反将伍孚摁到在地。伍孚是越骑校尉,朝中大将,以偷袭暗杀的手段尚且无法对付董卓,说明董卓的功夫也是好生了得的。

第三十武将,曹仁。曹仁之所以可以上榜,在于南郡一战,曹仁身陷重围,四面被吴将韩当、蒋钦、周泰、潘璋、徐盛、丁奉、陈武、吕蒙等人围得水泄不通,但却依然杀出重围,足见其武艺当属一流

文臣

1、诸葛亮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并不是三国第一谋士,他纯属是被小罗神化了的人物,其实不然,撇开演义,孔明的确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首先他提出了“隆中对”又帮助先主和吴结好,在庞统意外死亡的情况下帮助先主夺取益州,在先主与五虎上将接连去世的情况下,他六次北伐,虽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起到了积极的防御作用,延缓了蜀汉灭亡的时间。在政治上他应用法家的手段,治理蜀国,申明律法,赏罚分明。是三国首屈一指的谋臣!

2、郭嘉

论才能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说不定和诸葛亮有得一争。他为人豁达,20岁便隐形匿迹,不与世俗之士交往,暗中结交英雄好杰,谈论天下大势。他初在袁绍帐下效力,后发现袁绍“好谋无断”难成大事,于是便转投曹操;后来他又劝说曹操:“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宜早为之所。”可见他能识人,北征乌丸,他力排众议,建议以轻兵进攻,最后大获全胜,使曹操同意辽东,操在赤壁大败后,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3、贾诩

贾诩能够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最后助操成就大业,就连曹丕能够继承魏公称帝也有他很大的功劳。曹操率大军讨伐张绣,后闻袁绍出兵袭击后方就立即撤退,张绣想要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所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张绣遂听从贾诩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说袁绍不能容人难成大器不如归降曹操。后袁绍果然被曹操大破以至败亡!

4、陆逊

陆逊富有远见和洞察力,善于用兵,更善于使计,年纪轻轻便受到吴国上下的重视,最后官拜丞相、大将军。在军事上他运用智谋,偷袭公安,断绝关羽退路,夺取荆州,又火烧连营大破刘备,他运用反间计,不需一兵一卒赶走了魏国驻江夏太守。政治上他识大体,顾全大局,在太子问题上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之所以能够排到第四力压周郎,是因为他对吴蜀问题上的高瞻远瞩远远高于周瑜。

5、周瑜

孙家得以割据江东,建立吴国,周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曹操南下,他力排众议,主张抗曹,保住了东吴版图,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面对强敌沉着冷静分析敌我形势,火烧赤壁打得曹操焦头烂额。赤壁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战争中周郎所表现出的卓越才能令古往今来的众多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但他在政治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忽略了联合抗曹的大局,这点与关羽极为相似。

5、鲁肃

鲁肃对局势有清醒的认识,初袁术想要拉拢他,他看袁术法纪不严,不足立事,后来投靠孙权,他的文韬武略得到充分发挥,他建议孙权鼎足江东观天下之衅,进伐刘表,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吴中对策”。他对三分天下的遇见以及他对东吴前途的分析,显示了他的深远识见。后又提出“联刘抗曹”的政治主张,他明白魏国实力强大,只有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才能保土安民。这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中提出的结好孙权完全一致。他在孙刘联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孙刘产生利益冲突时他总是竭力调息。鲁肃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并不亚于诸葛,后代史论家说:“欲合孙于昭烈共图中原者,鲁肃也;欲合昭烈于孙公抗曹操这,诸葛也。二子守之终身而不易。……鲁、葛定交合力以与操争存亡,一时之大计无有出于此者。……瑜与羽交起而乱之,不亦悲乎!”

7、荀氏叔侄

他们两个是曹操前期得以成就霸业的主要谋士,追随曹操来屡献奇谋,在曹操平灭对手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深得曹操尊重,他们有识人之明,知道袁绍能聚合众人,却不会使用。使曹操看清了形势和前途,坚定了战胜袁绍的信心。在曹操征服天下之际,他们一个牢牢巩固大后方,使曹操无后顾之忧,另一个则是在前线为曹操出谋化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9、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一生为曹操祖孙三代效力,在演义中为了夸张司马懿,所以把他完全贬低了,其实他在军事上十分有作为,在跟丛曹操创业的老臣日益凋零下,他勇猛雄武,勇于进取。他能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军中赏赐不够,他往往拿出自己的家才分赐部属,所以士卒都愿意为他所用。他屡次成功地阻挡诸葛亮北伐,他知道诸葛亮失败后下次肯定会从陈仓进兵,便早早安排郝昭预先把守陈仓,由于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因此无法攻下。他是一个保持尊贵、谨守高位、勤劳恭谨的有德贤臣。

10、姜维

姜维原为魏国人,后来归附诸葛亮,亮对维十分器重。亮死后,军权转到姜维手中,他深知蜀国地小力弱,便继承诸葛亮遗志,以积极进攻作为最好的防御,九次北伐,三胜两败四无功而返。虽然很多人认为他不如邓艾,其实不然,当时蜀国接连死掉好几位重臣,朝中权利让宦官掌握,陷害姜维,他为避祸只好屯田。后又反间钟、邓二人,险些再次匡复蜀汉。是当时一流的军事家。

  10大古代名人

  1.乐毅(生卒年月不详),灵寿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曾受赵武灵王赏识,赵武灵王死后,到魏国,不受重用。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乐毅奔燕,拜为亚卿,率军伐齐,攻占齐国70余城,直下齐都临淄,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东南)。燕惠王时受人离间,乐毅回到赵国,卒于赵。

  2.赵佗(?-前137),真定(治所在今长安区东古城)人,西汉南越王。秦汉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岭南建立政权的秦朝主将之一,是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亲和政策的政治家,是最早把中原先进的科学文化传播到岭南的文化先驱。

  3.赵云(?-229),东汉时期常山郡真定(治所在今东古城)人,西蜀名将。东汉末年起兵投奔公孙瓒,后跟随刘备,在曹操围攻刘备战役中,赵云长坂坡救阿斗,成为刘备创建西蜀的重要将领。随着《三国演义》小说的流传,赵云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胜将军。

  4.刘琨(271—318),无极人,西晋将领。晋惠帝时,封广武侯。后任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他忠于晋王朝,长期坚守并州。他经常枕戈待旦,与好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收复失地。同时他还是一个文学家,在西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5.魏收(505—572),晋州人,北齐著名史学家。北魏时为太学博士。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诏册皆出自魏收之手,奉诏专撰《魏书》。卒于开封中书监任上,谥文贞,有文集《魏特进集》。

  6.魏征(580-643),晋州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隋末投奔农民起义军。唐初主动归唐,为唐太子李建成的僚属。玄武门事变后,受到李世民重用。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提出许多诤言。主持编纂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被李世民奉为为人的一面镜子。

  7.李峤(644-713),赞皇人,大唐名相。出身赵郡李氏名门士族,唐高宗时任监察御史,平息岭南叛乱有功。武则天时任凤阁舍人,专门负责起草诏命,后拜相兼修国史,以敢于直言闻名。后几经贬谪,几次复职。一生诗文众多,有文集五十卷流传于世。

  8.李绛(762—829),字深之,赞皇人,唐代政治家。为官刚直清正,多次向皇帝奏谏宦官横肆及削藩等事,拜相,封高邑男。历数国内忧患,进言直谏。累封赵郡公。宝历四年(829年)被乱兵杀害。有《李相国论事集》传。

  9.刘禹锡(772—842),祖籍无极,唐代著名诗人。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贞元进士,多次因作诗讥讽权贵被贬谪。出任苏州刺史,政绩显著。晚年与白居易交往密切,多有唱合诗作,人称“刘白”。诗存800余首,被称为“诗豪”,著作有《天论》三篇,以《陋室铭》最著名,有《刘梦得文集》40卷。

  10.李德裕(787—850),赞皇人,唐大臣。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等,两次入相。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力主削藩,打击寺院地主势力,支持唐武宗在全国拆除寺院。著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10大现代名人

  1、 郭可明(1902-1968),正定人,我国著名的中医、瘟病学家。

  2、 赵望云(1906-1977),辛集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长安画派”的创始人。

  3、 奚啸伯(1910-1977),北京人,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创立了京剧奚派艺术。

  4、 陈挹芬(1912-1983),辛集人,辛集中学创始人。

  5、 王德恒(1956-1984),鹿泉人。 1984年2月15日,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

  6、 刘礼欣(1922-1985),深泽人,经济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副行长。

  7、 张晓楼(1914-1990),正定人,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

  8、 王华棠(1903-1991),赵县人,我国著名水利专家。

  9、 贾大山(1942-1997),正定人,著名作家。

  10、 方纪(1919-1998),辛集人,著名作家,解放后发表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和诗歌集。

  物产

  1 藁城宫面

  藁城宫面历史悠久,明清两代作为贡品进奉宫廷,故而得名“宫面”。

  2 保定府三宗宝

  保定府三宗宝:"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

  3 赵 州 雪 花 梨

  赵州雪花梨主产石家庄市赵县及晋州、辛集、藁城市一带,面积约20万亩,年产量5亿斤左右。

  4 光华肉鸽

  光华肉鸽肉鲜味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珍菜佳肴。

  5 雪花梨

  肉质洁白无瑕,似霜如雪,它不仅为国内群众所喜爱,而且畅销国际市场

  6 金丝小枣

  薄肉厚、汁多核小,味道甘美

  7 狗肉全席

  狗肉全席以一年左右的嫩狗肉为主料

  8 双鸽火腿

  是石家庄双鸽食品厂的拳头产品,创国家专利产品,以其高营养,大块肉的产品结构,兼高温产品贷架期半年,党温贮藏的优势,在全国各地的批发,零售市场体现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受消费者“青睐”,拥有东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各地等强劲市场基础,销售形势很好。

  9 天华鸭梨

  肉质细腻,脆甜可口,营养丰富。1997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河北省首届农业博览会名优产品称号。

  10 行唐烤烟

  行唐被定为国家级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所产烟叶具有色泽鲜艳、香气纯正、尼古丁含量适中、油分均匀等优良性状。1996年引进东方香料烟试种尤其成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领导视察指导

  名胜古迹

  赵县赵州桥

  柏林禅寺

  正定隆兴寺

  毗卢寺

  中山国遗址

  井陉苍岩山

  秦皇古道

  驼梁山

  知名品牌

  ·华北制药集团公司

  ·石家庄制药集团

  ·石家庄卷烟厂

  ·华能石家庄分公司(上安电厂)

  ·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东方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

  ·河北威远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双联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南车集团石家庄车辆厂

  ·河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博深工具有限公司

  石家庄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蚕蛹模型--1977年在正定县南杨庄出土的5400一5500年前的陶质蚕蛹,是仿照家蚕蛹烧制的陶器。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饲养家蚕的最古老的文物证据。

  ★世界上最早的瓷器--1981年在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釉陶片,经鉴定为原始瓷器。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瓷器,从而把中国烧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世界上最早的铁器--1972年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上的铁刃铜钺,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铁器,距今约3400多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器。

  ★世界上最早的铁矿渣--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现的铁矿石和经冶炼的铁矿渣,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冶铁实物,它证明早在3400多年前石家庄一带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石质贬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医用手术器械--3100多年前的手术刀。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

  ★世界上最早的平纹绉丝纺织品--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丝织品中,平纹绉丝织物一斛,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同类织物标本。它证明早在公元前14世纪我国人民己掌握了将蚕丝纺纱加捻、织成后使之缓劲产生绉纹的纺织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脱胶麻织品--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上的麻布残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脱胶麻织品。经专家鉴定,麻纱中胶质韧皮含量很少。说明3400多年前我国人民己掌握了韧皮纤维脱胶技术。这些麻布的纺织水平己相当于千余年后的西汉马王堆汉墓中的麻织品。

  ★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酒曲实物--藁城台西F14商代遗址完整酿酒作坊出土的8.5 公斤酵母残骸。经鉴定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3400多年)的酒曲实物。从而为《尚书·说命》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英"的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

  ★最早的碑碣实物--1935年在平山县三汲战国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发现的中山守丘石刻,约刻立于公元前378年前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碑碣石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68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