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对仇虎这个悲剧人物潜意识揭示和刻画,使得形象具有人性深度。
整段舞蹈起到了对仇虎这个悲剧人物潜意识的揭示和刻画,使得形象具有人性深度。又如舞剧《半生缘》中第二幕——碎梦,当姐姐曼璐完成阴险毒计,纵使祝鸿才占有了妹妹之后,妹妹美丽的爱情梦想瞬间破碎了。按照戏剧发展的推进来看,这应是第二幕的结束段。
但编导为了更深层面的刻画姐姐的内心世界,深度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运用了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特别增加了一场内心剖析的舞段,长度约13分钟。其作用就是为了将姐姐这样一个曾经为全家的生存和妹妹的成长"勇"于牺牲自己青春和幸福的人,怎么会在之后产生如此邪恶的行径,什么样的原由使她的善性被毁灭,通过这一段被揭示出来。
剖析姐姐这个女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要强调对人性的深掘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姐姐心中唯一渴望和保留的美丽梦中形象,被塑造得那样生动可人。当她亲手残害了妹妹之后,这个梦中的完美形象就等同于被她自己亲手毁灭。最后由于唯一的生存寄托破灭了,姐姐在精神崩溃中被自己内心的丑恶群魔所无情吞噬。这段舞蹈重在表现和揭示一种人性的悲哀,包含了同情和批判的双重评价。这里采用了表现主义的手法,充分为塑造姐姐曼璐的形象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曼璐多层面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层次活灵活现。同时编导利用"镜子"的进进出出,将人心灵的美与丑获得深刻"表现"。
让观众不仅更深层地解读了姐姐曼璐成为一个邪恶女人的心路历程,也让观众对人性的普遍性问题得到感悟。再如舞剧《三毛》中,第二幕——陈平。陈平为了逃离繁复虚伪的世俗世界,去追寻自己的宁静真我的平凡世界,而相遇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荷西。舞台上编导用一轮明亮的圆月,悬挂在平台上空,这样小小的一席天地,却使陈平与荷西进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我世界,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浪漫和随性,他们可以不需要一切物质生活,只要拥有那一片纯净的精神空间,似乎就能获得全部的满足。
可是,当他们决意将这样一段理想境界好好把握,认认真真进行到底时,荷西却渐渐逝去,只剩下孤独的陈平独自奔跑在这片纯净的精神天地中。舞台上的圆月;月光照亮下的小平台;撒哈拉沙漠的族人舞蹈;白色纯净的梦幻花树;用撕碎的文纸充当"三毛"的漂亮服饰;陈平与荷西奔跑在小小的平台上,执着地朝着他们内心渴望的精神世界奔跑着,但是荷西却不知不觉悄然退去;等等。这些处理都不是写实的体现,也不是情节的客观展现,而是采用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揭示和外化陈平这段平凡生活中的精神世界,简化了情节的一般性叙述呈现,而重在"表现"人物形象精神生活的内在本质。
再谈谈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形象塑造的作用。这种手法也通常被称为写实手法。强调客观的艺术再现生活原型,在舞台上严格地按生活的逻辑组织冲突和场面。无论是人物的外表造型,还是心理刻画,包括动作细节的描绘都应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形态和逻辑。强调通过典型的环境、事件和冲突,来烘托、突出典型人物的性格。在舞剧创作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艺术重形象;注重主客观浑然一体;追求意象美,含蓄隐逸于生动的形象之中;等等,都需要在创作中采取必要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首先从外表造型上,人物的举止做派上,注重客观的生活真实感。俗话说,首先得有"像",像生活中人们共识和认同的某种人的外形特点或是性情特点;像某些文学传记中的某些人物的面貌特征和行为举止。有了这种"像",才能建立起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观众鉴赏之间的审美桥梁。
我们知道艺术除了在美感方面能带给观众享受之外,更重要的是,观众要因为"懂得",才会更加热爱艺术,才会更主动将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贴近艺术。因而"像"是一种需要,既是创作主体的需要,也是接受主体的需要。中国艺术重视形象,通过形象去感悟人生,形象塑造的基础之一就是要运用一些写实手法,将基本形态相貌展示出来。同时在创作中,还要尽量按照这个人物形象自身的发展逻辑去表述去体现,充实属于这个人物形象的"内视野"。
写实手法的运用,也可以指戏剧情节或事件在舞剧中的叙述。如果过分淡化情节,只重"表现"的情况下,容易使形象脱离自身的鲜活和生动,成为一些装满创作者观念的符号,可以表达,但不能动人。所以我们通常主张在一部舞剧创作中,写实手法与写意手法相结合,现实主义手法与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能够让人物形象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定位;能够运用一些典型性的情节事件和戏剧冲突来成就人物形象内心的塑造和开掘;能够采用典型环境的舞美设计给人物形象营造令观众信服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中国舞剧的创作,常常选择的题材及作品内涵都与中国的历史、民族、社会内容紧密相关。因此,对于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是需要的,尤其在针对历史人物、民族人物、社会人群等形象塑造时,创作者须尊重客观现实情况的必然性和真实性,否则这些形象就容易缺乏信服力。与事实有偏颇的形象,也无法起到对审美主体的精神引导,同时也会失去美育的艺术力量。
如舞剧《阿诗玛》,就采用了一定的写实手法来表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习俗,剧中几个重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动作的民族风格上,服饰总体设计上,故事情节上,人物关系背景上,都采取了一定的写实手法。舞剧《大漠敦煌》,尽管是一出编写的戏本,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也不是来自于小说中的原型人物,但它毕竟还是具有一定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背景。
因此,在编排一些民族舞蹈段落时,仍然要考虑西域风情和敦煌文化的展现。并且无论是将军的女儿"月牙",还是莫高窟画师"莫高"的形象塑造,都强调了其身份、性格、气质的刻画,力求体现出将军女儿的蛮横高傲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而对"莫高"的塑造,则刻画了一个追求艺术理想的画师,不畏艰辛,为自己心中的艺术信念百折不挠,最终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成就了敦煌艺术的杰出大作。一位将军女儿的冷酷孤傲,具体应如何体现?创作者是将西域民族女子的倔强个性与大将军名门闺秀的气质相整合在"月牙"身上,尽管不是具体的生活原型,但却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了许多形象素材。
同样对"莫高"的塑造,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搜寻了许多历史时期艺术家清贫一生、坚强不息、不畏强权和财钱,仅执着于艺术理想的形象素材。舞剧《满江红》,选材于历史人物岳飞效忠于自己的国家,却遭奸臣陷害,悲壮一生。在这部剧中,形象塑造要尊重历史的一些重要记载和事件,要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进程和功过,也要研究这个朝代的社会背景和君臣关系。最终呈现在舞台上时,才能让人信服:这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岳飞、岳母及其个个英勇的子女。
那么在这部舞剧创作中,编导在重要情节事件上采取了写实的手法,如"岳母刺字""秦桧陷害""岳飞悲愤写诗就义"等,使得岳飞形象的塑造较为客观准确。但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创作中,写实手法不可能是完完全全的写实再现。从艺术提炼加工层面上来讲,艺术再现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生活摹写和翻版;从舞蹈的特殊媒介身体语言来说,它是以虚幻的力营造出虚幻的情感,给人以意义的韵味和想象的空间。以上两个方面都决定着,创作中必须将写实手法与写意手法有机结合。当然在具体的表现过程中,或侧重于写实手法的运用,或侧重于写意手法的运用。
写实手法之功效在于使形象更加具有依据和参照性;写意手法之功效在于使形象更加具有生命内涵和艺术想象。写实手法辅助形象塑造从现实生活素材中提炼所需要的元素,写意手法辅助形象塑造扩充及发展它的艺术神韵和深远哲思。
例如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剧中老琴师、泉哥、月儿的三人关系及竹林中教琴学艺的事件与生活情景;古四爷强行要老琴师师徒为他的堂会献艺,被泉哥有骨气有尊严地拒绝了,于是他看上了月儿的美貌企图占为己有;中秋节的月下,百姓聚集桥边欢度佳节;古四爷抢走月儿欲娶亲,月儿刚烈坚贞不屈,砸伤古四爷逃出古府,四处奔走寻找自己的心上人泉哥,等等,这些情节、场面、人物关系、环境等都采用了写实的手法。为泉哥、月儿的形象塑造与刻画,营造了条件和环境,为他们内在思想情感的外化和揭示,搭建了桥梁,铺垫了通道。
而在剧中的竹林里,泉哥与月儿青梅竹马、相亲相爱的双人舞以及翠竹之舞,都是运用写意的手法体现;当月儿逃出古府,终于见到了心上人泉哥后,悲喜交加,俩人私定终身永不分离,这段激情的爱情双人舞及心泉的群舞,也是运用写意的手法体现。
由此可见,写意的手法是将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展示外化,而且让观众在一种情意悠然的意韵和美感中,去感受形象丰富的精神生活,并联想更多虚幻的"美"和深远的"意"。无论是竹林之舞还是心泉之舞,这都是编导心中的情意之舞,是创作者对泉哥与月儿的爱情评价,也是创作者"自我"对人间永恒爱情的颂赞。在中国舞剧创作中,人物形象是否能被接受,是否能牵动观众的心弦,须将写实手法与写意手法相互辅衬和交融起来,才能使形象鲜活动人。
总之,我们应把创作手法看作是将"形象塑造"炼就为表达语言的重要手段。
敦煌舞手姿语言及其与佛教文化的融合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敦煌舞手姿语言及其与佛教文化的融合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敦煌舞的审美性在于它所标志的特殊形态美,体态中体现出的S形三道弯,是敦煌舞自身表演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符号,与之相交流互通的是手姿语言的形态美,敦煌舞在受佛教文化影响和历史舞台的渲染下,展现出它的神秘色彩。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对敦煌舞所传达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中,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就使这样的意识形态语言表达更具有真实性和审美性,敦煌舞手姿语言的形式美在不断的被发现和创造。
关键词:
敦煌舞;文化;姿语言:形式美;
引言:
敦煌,如遗落在西部大漠中的一颗明珠,依揽着它弯弯的月牙泉,矗立在中国的西部,沙漠、莫高窟、壁画、戈壁,都在映射着它千年的文化沧桑。在莫高窟中,一幅幅走过了千年历史的壁画,“反弹琵琶”、“飞天”“六臂观音”“金刚力士”等画像被刻画在了天花板以及每一处可见的墙壁上。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氧化和风吹,从最初的金色到现在泛着深深的砖红色,让它更加富有神圣感,因为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正是这莫高窟中的壁画,传承发展出当今一门醇厚多彩的舞蹈文化,那就是敦煌舞。敦煌舞在舞台表演中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和舞蹈语言在莫高窟壁画佛教文化的晕染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性。在舞蹈中展现出的体态、手姿以及气息,是属于敦煌舞的语言,它带有自己的舞蹈风格和韵律呼吸,尤其是手姿的形式美,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古典舞蹈的文化语言。
一、敦煌舞手姿语言的丰富性
在敦煌舞的语言中,手姿能够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和表现,在手姿的展示下,可以发现其内蕴和外像所透露出来的佛教文化色彩。从延伸和发展来看,从最初的佛教文化和信仰祈求被一位法名乐僔的和尚开凿刻在了墙上,后经过十个朝代的民间艺人绘画,形成了一幅幅带有神灵气息的壁画。后在壁画的画像中,提炼出敦煌舞的体态和手姿,敦煌舞的体态是S型三道弯,是从壁画中提炼出来的舞姿体态特征,敦煌舞的手姿包含了“佛手”、“魔鬼持杖手”“菩萨手”“持花手”“伎乐手”等一系列不同人物形象所持有的手型,手姿受壁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出现了“佛手”、“菩萨手”一类的命名。在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些佛像的神态和体态,都是一种祥和、包容、大爱,也是其潜在的精神。敦煌舞的语言就是在壁画中被提炼和挖掘出来的,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表演,是将在画像中的人物形象再现到舞台中,在舞蹈剧目的文字介绍中,也常常会标写出自于哪一个石窟来自第几号的画像,这样更能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深入人物形象,审美性在表演中逐渐被认可和提高。
在敦煌舞手姿中的“佛手”,就是在这样的画像中被刻画出来的,手姿中“佛手”的塑造,是由拇指和中指相对捏,其他手指立起来,在两指相捏形成的手型轮廓来看。非常像凤眼,与壁画中相对应,在舞蹈手姿中,呈现出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蕴含了一定的佛教语言。在手姿语言的形式美的阐释中,在手姿不同的变化和演变中,可以看到自敦煌舞发展以来,从最初到至今呈现在世观中的原始生态的佛教文化形态。佛教文化思想的影响和敦煌壁画佛像的审美,对敦煌舞中手姿形成真实性、再现性,如“礼拜手”、“飞天手”,以及在壁画中佛像“飞天”、“菩萨伎乐”。在舞蹈创作中来讲,敦煌的手姿语言是在舞蹈表演中最大的表情符号,手姿的运用和表达,在一定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上,形成独立的美学价值,在形式美的外在来看,人物形象映射出的手姿,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动了舞蹈表演的内在情感和思想。如舞蹈《千手观音》,[1]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千手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千手观音的人物形象取自于佛教文化中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人物形象,舞蹈动作多以手臂及手姿来表达内在的形式美,在舞蹈的队形上加以创作,犹如孔雀开屏一样,将手上的舞蹈文化展现的栩栩如生,在手姿的变化中,感受着“千手”带给观众的视觉上的冲击。由于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千手观音的形式美得以审美和敬畏。在敦煌舞的不同手姿语言中,还有一种是持有乐器,如“长绸舞”“反弹琵琶”“鼓与琵琶”等,手中持有“鼓”“琵琶”“长绸”等道具。这与舞蹈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密切相关。当舞蹈人物形象手中持有道具时,舞蹈形式感在特定的塑造下会更加生动,依然在手姿语言的语境中再现出佛教文化的底蕴,它代表了祈福、信仰等内在的形式美以及唯美、古典的外在美。
二、敦煌舞审美视野下的手姿语言立于佛教文化中的人物塑造
敦煌舞的审美视野正是漫步在大漠敦煌的神秘里和内在气息中的大爱、包容及“飞天”的乐舞精神。支撑审美文化元素不可缺的部分正是“手姿”表达和展现的内蕴,在舞蹈《飞天伎乐》中,同样以手姿命名的是“飞天伎乐手”,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手姿上的舞蹈语言形象与“飞天”众多菩萨的画像相辅相成,是经过提炼和加以美化的手姿。从最初佛像化身中的合掌式礼拜手(双手合十),发展到多样化的手姿,在塑造人物形象与精神的进程中,手姿的语言是无声的但是有力的,如敦煌舞中的人物形象“金刚力士”,其舞蹈动作康健有力,质感奔放,手姿呈“魔鬼手”形态或以“拳”状展现,在手姿上体现的形态来看,这种有力和震慑,对人物形象产生了有效的塑造且具有一定审美性的推进。“金刚力士”取材于壁画的画像,也同时在佛教文化中的历史上做过详细的人物介绍:[2]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密迹,亦称金刚力士,是一些手执金刚杵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法意则誓愿成为亲近佛陀、扞卫佛法的金刚力士。后世所传的金刚力士,就是秉承这位法意的誓愿而来世间的护法神。后来,他成为五百金刚的队长,被称“密迹金刚”或“夜叉王”,再后他又一分为二,分化为两个金刚力士,专门把守山门,被称为“哼哈二将”。
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由此可见,“金刚力士”在舞蹈的塑造过程中,佛教文化彩色的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明朗立体,真实清晰。带有“魔鬼手”的手姿与金刚体态,更加提升了舞蹈人物的审美性,舞蹈中呈现的金刚力士手姿为五指张开的力量型,身为护法,在手掌上的力度能够彰显出人物的特定性和护法的震慑性。再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人物形象,在定义下为飞天或飞仙,也可以说是敦煌壁画中和敦煌舞中的专用名词代表。在飞天形象的塑造上,由于飞天形象的多样性,人物的手姿可谓多样化,常见的“莲花手”、“佛手”、“鹿指”、“散花掌”以及手持琵琶、丝绸、萧笛等一系列语言手姿。在敦煌舞蹈作品创作中,敦煌舞手姿的使用性用来塑造人物时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刚才所提到的“金刚力士”和“飞天”,两者存在明显的手姿差异。在敦煌舞中还有莲花童子形象,莲花童子,也成为“持莲童子”,在佛经中记载为佛祖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民间出现过一种儿童生活习俗,七夕节摘莲花扮成莲花童子样以来祈福。在舞蹈中多呈现的手姿为“兰花指”、“鹿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能够显现出童子的俏皮可爱,在区分度上也是非常清晰的。手姿在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中借鉴文化的滋养做出创作。敦煌舞中人物舞蹈形象的确立,在莫高窟中的壁画上几乎全部呈现,他们带着自己特定的舞蹈形象和动态手姿,从画中走出,形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舞台上的人,也可以说是舞者。在舞台表演中的造型上看,手姿在定格中说着不一样的话,带着对人物不同的阐释,在音乐和服装背景的融合中,像带着一层历史的面纱,等人们去揭开,去观赏,去探索。
三、佛教文化与敦煌舞手姿语言的相融相合
敦煌舞带着自己特殊的文化符号,讲述着一带一路下沧海遗珠的故事,从壁画中走出来,在舞台中呈现时,常常使人感动流泪。由于在敦煌舞中承载了历史的信仰和精神,对人视觉冲击的力量是强烈的。佛教文化与敦煌舞手姿的融合,正是基于在对莫高窟壁画的研究和描摹。敦煌舞手姿语言的表达与佛教手印的表达相通,在查阅敦煌舞手印的过程中,能够探究到两者相同的气息,那就是———精神文化。莫高窟壁画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之下,舞蹈与文化相结合,将这样的历史语境通过身体的语言讲述出来。在舞台之上,敦煌舞与佛教文化的相融,促成了《千手观音》、《妙音反弹》、《步步生莲》等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作品中的包含的手姿语言,又是整个舞蹈的画龙点睛之笔。佛教手印在书中对手势的描绘与敦煌舞中手姿的刻画,意象中的交融,是在另一个方面通过一种身体的语言表达内蕴和外象。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够触摸到文化之下的精神所在,我们站在了莫高窟壁画中,我们站在敦煌舞表演的舞台上,我们揭开了佛教文化晕染下敦煌舞神秘的面纱,最终,我们懂得了手姿语言讲述的话语和情感。敦煌舞与佛教文化的相融相合,仿佛是与莫高窟壁画跨时代的对话,手姿语言的延伸与传承,就是对话中积淀的元素符号,这样的元素符号能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情感认知。看到舞蹈中“礼拜手”或是“佛手”等不同的手姿表现时,已把象征性的外象内化了,形成了敦煌舞意蕴的传递。由此看来,敦煌舞手姿语言的形式美,像一首意蕴深长的诗,又像一个历久弥新不灭的神话。
敦煌舞的语境色彩,承载了千年的历史,站在滚滚的年轮中,不停的传递与构建,在莫高窟的壁画中走出来。敦煌舞在佛教文化的晕染之下,一种相同的文化气息与内蕴,被人所捕捉和创作,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敦煌舞表演形式之下,手姿语言的元素支撑了其整体的精气神,正是这样迥殊的艺术元素,使得人物形象自然而立体,是结构的本身决定了要素的产生,也是佛教文化与敦煌舞的融合,促进了手姿语言的构成。我们站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回望历史,发掘与创造着不同的美,当我们再次站在沧海遗珠敦煌莫高窟壁画前,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熟悉的气息,我们应像历经千年一代代画匠一样,怀有尊崇之心,感受着大爱所带来的大美。
;《藏羚羊的跪拜》稿件适合女生朗读。这篇作品比较悲怆,且发人深省。神圣的跪拜给人类的屠杀者敲响了警钟。女生要把握感情基调,读出悲怆的情感,声调要低沉。还要读出对猎人的谴责之情。
《藏羚羊的跪拜》原文: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来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步难以达到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用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上打开了,他吃惊得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写作思路:首先阐述一下《沙湾往事》的主题色彩以及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详细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等等。
正文:
《沙湾往事》剧名婉约,但气势如虹,坐在剧场里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大雨滂沱,时而浪过飞舟,时而花开有声。
《沙湾往事》说的是往事,但是每一个观剧的人都会置身其中,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同悲欢共离合;听雨打芭蕉心静如水,看山河涂炭心急如焚,同胞罹难我们的心在流血,沙湾在反抗,我们好像也 奔腾在那个洪流之中,这种跨越时空的民族传承,这种不分古今的家国情怀,就是《沙湾往事》的伟大现实意义。
在这一点上,《沙湾往事》在筑起了一个思想高原 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思想的高峰。看这段往事,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三元里、三家巷、虎门销烟,想起了林则徐、关天培。我们仿佛打开了一部巨大的史书,我们 读岭南历史,看那里的劳作,看那里的人们世代生息,看那里的人民血性的反抗,听那里的人们为祖国音乐宝库增添的独树一帜的岭南音乐。
《沙湾往事》的收获是全面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创作的成功。舞剧音乐的民族特色、岭南风格,音乐家杜鸣都把它发挥到了极致,让我们感到这个 音乐即是杜鸣的,又是中国的,特别是岭南的。
我明白了,《沙湾往事》是在向岭南那些同侵略者英勇抗争的人们致敬,是在向岭南的音乐人对民族音乐作出的巨大贡献致敬。也就在那一刹那,我想到了 以熊健为首的创作团队策划此剧的良苦用心,想到了今天的艺术家们对先贤的敬畏之心,由衷地向《沙湾往事》的所有参与者致敬。
《沙湾往事》的收获,也是总编导周莉亚、韩真的成功,这两个青年艺术家,我们曾在多个国家级的大型活动中合作过,那时候我们通称他们为“小编导”,现在他们已经站在了文艺队列的第一排,他们赶上了好时代,这是他们的幸事,也是我们文艺事业的幸事。
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们会在好时代里创造好时代的作品,他们将以主力军的姿态讲述曾经的沧桑岁月,讲述中国不老的故事。
1
风筝的梦
一幕幕险象环生的落坠,
一次次抗拒生命重量的挣扎
——飞翔,飞翔!
谁的信念如骨坚贞?
一声声经久不息的呐喊荡涤灵魂。
攀着风的台阶,
流畅的弧线将风的轨迹轻轻割裂。
彩翼,斑斓,放飞的梦幻豁然绽开。
一只风筝找到了自己鲜亮的位置,
拭目了望又一年草长莺飞的春天。
春的思绪,红红绿绿;
春的诱惑,柔情又妩媚。
是浏览春意,还是去追寻天边的彩云?
天空是翅膀的家园。
投一影斑驳于大地,
牵着越攀越高的眼睛,
深入天空,深入梦。
湖边的老榕树,
失落了以往令你景仰的高度;
一幢幢房屋也凝固成点点泼洒的墨痕,
消瘦再消瘦。
拥枕着低吟的清风,
你像一位崇尚自由的信徒,
虔诚聆听着云朵的呢喃,
聆听雄鹰的格言。
它们是不是来自天国的使者?
沿着它们的音脉是否便能通往自由的殿堂?
天空因为风筝的飞翔而辽远,
风筝的飞翔却不因为辽远而自由。
你以为自由是一种高度?
为寻找自由,
新的高度一次次被翅翼征服,
无奈更多的自由漫过背脊。
挣脱束缚是否意味着便能找到自由的真理?
你毅然挣脱长长的牵绊,
如一只引颈的野鹤疾冲云霄。
然而,绚烂只在瞬间,
飞翔的翅膀因失重而夭折了自由。
哦!我恍然彻悟:
束缚即是你的自由。
自由只不过一根线的距离。
风筝啊,落便落也,
为何非让我在你身上看到我的影子?
——我就是一只风筝,
一只从农村放飞到城市的风筝,
家乡的母亲是我的牵挂,
因为,
每一个游子都是母亲放飞的风筝。
2
科学散文诗:月之蚀
早在原始的呐喊与锣声开始亿万年前,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就演绎这个传说,传说没有消失,呐喊声却是一点一点在消失在文明与科学的发展声中。
也许在原始部落纯朴的心灵中,也许在作为保留的民俗文化之中,人们会把祭祀篝火一次次的点亮,在城市,人们只会透过冰冷的镜片偷窥这奇异的天文景观。月蚀永远不会消失,消失的是失落的传统与人的热情。
也许有人不相信天理循环,冥冥中却自有天数,日月星辰,看起来各不相干,事实却在严格的按照轨迹运转。没有不期而遇的幻想,只有永远彼此的循环,近一点潮涨潮生,远一点风起云涌,月亮的足迹改变地球上的生态。
遥远的太阳、美丽的月亮、熟悉的地球,在无垠的宇宙上亿万年的相守,没有寂寞的永恒,只是运动的相守,在空间与时间上追逐。
把我的光与你,把我的热给你,把我的激情燃烧给你。一亿五千万里关怀,四十亿年的承诺,太阳、地球、月亮,光与热的传递,构成了茫茫宇宙中恰到与奇妙的距离,演化了无数的生命与欢乐。
在距离中相互吸引、在吸引中自转与公转,转动产生了轨道,转动产生力量,转动产生了亿万年的相守相候。
永恒不变的模式,沿绵亿万年的周期,月亮最圆的日子,地球用它的巨大的身影把月亮掩盖,皎洁的月亮,幻化成了古铜色的圆盘,天地间涂满了神话的味道。
所有的光华全然暗淡,所有的呼吸瞬间停顿,所有的心情为之改变,所有的嘴巴为之张大,失去月亮的恐惧能让一切的一切感到绝望。
过度的锋芒毕露必然招至自然的损伤,完美的圆满里面一定隐藏着失落的危机。
十五月圆,皎洁的月光能让所有的生命成为精灵。
十六月蚀,逝尽光华只期待能够再次明亮在谁的梦乡。
月蚀月还生,心蚀了,还能生好么?
好了,你加分吧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