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第1张

诗歌鉴赏技巧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

(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答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答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2、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 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 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以小见大是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特点:一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二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

诗中有画 ――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

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写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峻。又如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诗人的眼中茫茫中国大地上的九州成了微不足道的尘烟九点,浩淼无边的东海成了杯中之物,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抒写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抑扬关系――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首句标目――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谨以此文致谢我的师父

我叫白露,工科女博士,在北京某科研院所工作。去年七月,我被外派到唐山一家外协单位,出差三个月,在那个盛夏,那座城,遇到了我的小徒弟——宋子落。

我读博时,同门有一位小我三年的师弟,我俩都热爱国际象棋,也经常切磋几把。平心而论,他技艺不差,天资悟性都极高,但每次都是我完胜,毕竟十余年棋坛征战,大小赛事的奖我还是拿下不少。师弟由此心生崇拜,拜我为师,我也乐得将技巧与经验传授,带他练习,参赛,为校队争荣誉。

我俩同门四年之久,他一直是我聊得最投机的朋友,除了科研、围棋,他还博览群书,常给我讲述各种新奇的见闻与故事。有喜悦、挫败、纠结的事,他总会第一个跑来找我,分享、倾诉或听取意见,我俩常常一谈就是一夜。他的硕士论文致谢,还特地提到了师父——我,但我深知不过是分享了一些过来人经验,担不起“师”之名。

所以,我刚刚在唐山安顿下来,师弟就带着他的亲妹妹来看我。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宋子落,瘦瘦弱弱的一小只,皮肤清冷苍白,额前刘海稍稍遮住了怯生生的眼睛。她穿着深灰条纹衬衫,宽松黑色长裤,帆布鞋,背一只格子双肩包,像极了邻家初中的妹妹。

宋子落,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真是一个诗意的名字。

师弟说她读书早,今年大学毕业才刚满18岁,考研失败,工作也没找到,暂时在唐山一家寄宿考研学校,准备考研或考公。

我注意到了师弟语调中的恨铁不成钢,也敏锐地捕捉到小松子望向她哥哥时,眼眸里盛满的害怕。在我的再三逼问下,师弟终于承认,妹妹临毕业这段时间状态很消沉,昨晚刚挨了自己一顿责罚。

我毫不留情的把师弟训了一顿,怎么能对女孩子动手呢,师弟却不认错,只说妹妹这半年坚决不在家学习,孤身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家里多少有些担心。所以请求我照应一下,关注一下她的状态,也多监督她的学习。

小松子的学校,恰好离我单位不远,她又乖又怂的神情,分外惹人怜惜。于是我爽快的答应了。

师弟满脸感激,“我妹妹如果不听话,师父直接收拾她就行,狠狠揍几次,她就老实了。”

我“砰”地敲了一下师弟的脑袋,嗔怪道,“为师最失败之处,莫过于没教会你怜香惜玉。”

事实上,师弟是对的。在我答应照顾小松子的第二个星期,就没忍住请了她一顿竹笋炒肉。

师弟离开后,我带小松子回到住处,一路上她走的一瘸一拐,我在心底把师弟批斗了千百遍。回去我让她脱掉裤子趴在床上,待我从厨房取了药过来,竟见她趴在那哭的全身发抖,边哭边求饶,“师父我错了,求您别打。”

这孩子,我是准备给她上药,她却误以为我要再打她一顿。

我撩起她的衣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眼前小屁股的伤情,还是给我不小的惊吓。大面积的红肿,有几处甚至紫黑淤青。

我用酒精棉片蘸了药,轻轻涂在她的伤处,她疼的一抽一抽的,手指紧紧拽着被单,强忍着不叫出声。

我尽量将手上动作放轻柔,心疼之余,严肃的问她为什么挨打,她也不支吾,老老实实交代,考研没考上,毕业不知想做什么,整天怨艾消沉,没有付出改变现状的努力。

“啪”,手下的轻抚换作重重一巴掌,“啊”,她疼的发抖,声音带了哭腔。我赶忙轻拍她的后背,柔声抚慰,许久她才平静下来。

我怕控制不住情绪打她,没再问下去。小松子现在,宛若一只受伤受惊的小猫,缩在被子里啜泣。我想等她伤好些了,再找她严肃的谈谈。

第二天清早,我要上班,就顺路送她回学校了。我跟她约定,这几天抓紧调整状态,想清楚轻重缓急,该做什么,怎么做,下周五来我家,我要和她好好谈谈。

又是忙翻天的一个星期,我以为她经过师弟这一顿揍,应该会有所清醒与改正。哦不,如果小松子也称我师父的话,那该是她师兄了。有这样一位严厉师兄唱红脸,我作为师父,在她挨收拾之后,和风细雨地批评几句,再安慰一番,唱白脸就好啦。

可是她周五的表现,真是令我无比失望,焦急与愤怒。我顾不上她身上伤还未痊愈,又重重地揍了她一顿。

这是我第一次打人,还是对一个小妹妹动真格。动手时心情嘛,像极了老师收拾学生,家长教训孩子,满满的怒其不争。

或许这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那天上午十点,我打了三遍电话小松子才接听,这我倒是不生气,专注地忙于学习,值得鼓励。但电话那端她声音迷迷糊糊的,问她刚才在做什么,为什么不接电话,也支支吾吾讲不出。

我尽量心平气和地,问她是不是逃课玩去了,“师父我没有。”她先是拼命否认,许久才小声认错道,“我不该在学习时,又睡着了。”

一个“又”字令我一阵火大,冲她呵斥道,“不想学给我滚回家去,不要浪费名额和学费。”

“师父,我…”小松子声音颤抖起来。

“中午来找我,我给你治好学习睡觉这毛病。”我没给她求饶和解释的机会,直接挂了电话。

十一点多我回到家,小松子还没下课,“该怎样纠正她这些不良学习习惯呢?”我在屋子里一圈圈踱步,思量着师弟“揍一顿就乖”的评价,目光忽然落到墙角裁衣服的竹尺上。我试着打了下手心,还挺疼的。可是,真的只能打了吗,会有效果吗?

咚咚,怯怯的敲门声,“师父”,小松子一进门,就低着头不敢看我。

“到书房来,墙角站好。”

她乖乖照做,面壁思过,我拎着竹尺站在她身后。

“我先不问你是哪些原因导致考研失败,也先不管你为什么有那些消极想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点,为什么你一学习就想睡觉,而且放纵自己睡了。”

“师父,我…”

“你今天少不了挨一顿狠揍,”从门口走到书房这段路,我注意到她不再一瘸一拐了,看来伤好了不少,才下决心给她好好“立规矩”。

“到墙边站好,把你学习睡觉的原因全列出来。”我递给她一张纸和笔。

不一会儿,小松子便将纸交给我,字迹清秀地写了六七条。我大致看了下,她总结的清晰、简洁而全面,想必文字功底不错。

“转过去,趴好。”

小松子迟疑了一下,转过头求助似的望向我,眼神怯怯的,足以使我心软到融化。

她摆好受罚姿势,小屁股瑟缩地撅起,只待我恨铁不成钢的戒尺重重落下。

“一共六条,我一条条来罚。”

“第一,背书时没有写写画画,只盯着书看。你上学十多年了,这种方式效率不高且会走神,不会不知道吧。”

“知道。”她小声答。

“那为什么不照做?是懒的拿笔,还是根本没想动脑背书?”

“我…”,她不敢辩驳,低头贴紧冰冷的墙,逆来顺受的模样。

“第二,学习心不静,不专注,常胡思乱想,眉毛胡子一把抓。你现在有哪些备考计划?”

“考研,考公。”

“你是怎么规划的?”

“我…先考公,不成就考研,十一月还可以报国考,应该…总有一条退路走得通。”

“退路”一词,再次惹怒了我,“想法这么多,你能兼顾吗?”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你不是奉这句话为座右铭吗,不是经常讲追求风险溢价,趁年轻拼一次最好吗?怎么表里不一呀。”

小松子怔住了,她一定想不到,决定照顾好她那天,我把她的朋友圈、空间、微博都看了一遍。小姑娘动态不少,但大多悲观,能感觉到她对现状不满,对自己较为苛责,但始终未采取有效的行动去改变。

我懂她心中的焦虑、怀疑与负罪感,听师弟讲,她从小性格争强好胜,上学一路顺风顺水,一时承受不住考研失败与初恋分手的打击,自怨自艾,也在情理之中。但因过度不自信,不敢放手追求自己值得的美好;或以假装坚强的外壳封闭自己,始终解不开心结,以致影响了全力以赴的学习,理应受一次最严厉的惩罚。

“可是师父…我准备了那么久,还考的很差,二战还是没有把握,也缺乏勇气呀。”

“你到底想考研还是考公,想清楚了吗?”

“都行。”

“那你讲一下准备考公和考研的进度。”

“考公,月初就报名了,还没开始看书做题。考研,三月份开始听课,考试分析看过三四轮了,但毕业论文忙了一阵,进度也落下挺多。”

“省考报名了,为什么没开始备考?非要拖到最后一星期?你来寄宿学校有大半个月了,每天都在干什么?”

“师父,我”小松子声音里满是委屈,“先是生病,回家待了近十天,然后都在看考研。”

“你这学习状态,持续多久了?这段时间,有哪些学习成果?”

“嗯,师父我错了学习时睡着和开小差这个错,去年考研也出现好多次了,成果考试分析又看了一轮,专业课整理了几十页笔记。”

“啪,啪,啪”,竹尺无情地鞭笞着小松子,我的心也被揪疼了。

“这一条,我揍你的理由有三,一是知错不改,二是备考拖延,三是用心不专。你认不认罚?”

“师父,我认。”

又是几十下打完,“第三条,缺少计划,缺乏时间观念、紧迫感。”

我用竹尺轻点小松子的屁股,“你知道紧迫感的来源是什么吗?”

“没有余地。”

“啪”,我手中戒尺重重落下,她的回答一语中的到令我惊叹,有如此清醒深刻的认识,却明知故犯,该打。

“那你自己检讨,为什么缺乏紧迫感?”

小松子想必平时没少被师弟罚写检讨,很快就组织好了语言。

“一方面考试时间未临近,总以为时间充足,就纵容拖延;另一方面,可选退路太多,做着这个想着那个,都没有逼自己全力以赴。”

“对,你留给自己这么多余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自信,害怕最想要的没有成功,就以向生活妥协的方式,安慰自己还有很多选择,向外界证明你并不是能力不够,并非输得一败涂地。”

这也是我翻看小松子的动态,最深的印象之一。

“我问你,如果考研、考公都上岸了,你会怎么选?”

我记得小松子动态里提过,想考人民大学,尽管她的理由令我气不打一处来,为向前男友证明,他考不上的学校她能考上。但若真考上了人大法学,于她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会有更好的人生选择。

“我会读研。”她的回答果然意料之中。

“可是,师父,考研竞争真的激烈,我又不甘心报差一些的院校,所以我必须考虑好失败的下场。”

“下场一词有些夸张了,虽然我不能云淡风轻地劝你,考不上再来一年就好,但不至于一次考试失利就走投无路,一蹶不振。”

“师父,如果我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会感到更大的焦虑与压力。不如多一些选择,能给我安全感。”

我不自主地放下戒尺,唤她转身来站到我面前。

“小松子,我不能左右你的选择,但我希望你想清楚,为什么渴望读研,却还计划参加公考。若是仅仅作为退路,不但不会使你安心,反倒会扰乱军心,就好比你现在的学习状态。”

“以你的能力,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拼一年,上岸是没问题的。你写的考研检讨我看了,你最大的问题出在心态上,但不是你所讲的,因前期复习不充分,导致后期情绪不稳定,没有做好临阵磨枪环节。”

“而是从三月你决定考研起,就一直没有排除杂念,想法不专一,又过度在意别人看法。至于那些偷懒与不良学习习惯,只是心态问题的表面投射。”

小松子低着头,老老实实挨训。或许是没了戒尺落在屁股上的恐惧,她神情放松了许多。

“当然,如果你不想承担二战考研的风险,选择你认为稳妥的考公路,我也支持你。那你要回答我,为什么还有不到一个月省考就考试了,你还在气定神闲地学习考研?”

“是拖延,还是逃避?”她答不出。

“第四条,没有认清学习基础与能力,盲目自大。这就是原因,你写下来了,但不愿亲口承认。”

小松子脸红了。

“缺乏自信又盲目自大,人果然是一个矛盾体。在你看来,考公比考研简单无数倍,你以为像当年考教师资格证一样,考前一星期背几道题,就能蒙混过关。”

“你以为申论和行测,这些文科或常识的东西,跟你学不会的理工科相比,难度不值一提。你甚至想通过边学边玩、裸考过关,来作为一种炫耀。”

“师父,我没有。”她摇头。

“无知才会自大,每年有那么多人,在职甚至脱产备考八九个月,笔记题目做了厚厚一摞,才能考上公务员。现在我问你,考研靠突击能上岸吗,你一定回答不能,因为你经历过。但考公你没经历过,你的所谓真理,没有实践检验,所以不要过于轻敌。”

“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分析的第三四条,想明白了,承认错了,就去墙边趴好。”

我走出书房,留给她一段独处的时间。

五分钟过去,我看到她已经静静趴在墙边了。

“五十下,会比较重,好好受着。”

“啪,啪…”我使出十二分力度,朝着这疼的发抖却坚定撅好的小屁股,狠狠地敲。

小松子没有哭也没有求饶,瑟瑟发抖的样子,太惹人心疼了。

我本意是试探一下她承受疼痛的极限,毕竟这样教训才深刻。但凡她挡了、躲了、求饶了,我都会轻下手。但她竟假装坚强地咬牙默默承受,一时让我忘了控制力度。

打完,她趴在墙边许久,才平复全身的发抖,我轻声唤她,也埋着头不应答。

我追悔莫及,从背后轻轻将她揽入怀。

“师父,我知错了,我不敢了。”

小松子显然被我打怕了,但惩罚还未结束。

“第五条,晚上习惯熬夜,影响次日状态。对此你怎么解释?熬夜玩手机,还是学习?”

“有时候11点下晚自习,回去收拾一下,看看手机,就半夜了。”

“你一般看多久手机,都看什么?”

“不到一小时,刷几道数独,看看群,回一下私聊消息,然后微博上打个卡。有时周末,会看**或电子书,可能就凌晨三四点了。”

这并不过分,她毕业后几乎自我封闭了,把高中、大学同学的群和朋友圈都屏蔽了。我倒希望她多敞开心扉和同龄人聊聊,有助于改善心态,尽快渡过低谷。

“你是因为焦虑、陷入负面情绪或胡思乱想而失眠?”

“嗯嗯”,她点头如啄米。

我稍稍放下心来,还是个不熬夜玩手机的乖宝宝。归根结底,她还是心态问题没有解决,这着急不得,我前面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还是得她领会与认同,继而行动上做出改变。我原想带她制定一下学习计划,然后定期检查督促,但她需要一段时间考虑考研还是考公,只好过一阵再谈了。

“过来趴床上,我给你揉揉屁股。”

惩罚结束,我多想立即从“严厉师父”变身“温柔姐姐”,给小松子擦药揉伤。她却有些抗拒在我面前脱掉裤子。我轻声问她恨不恨我,她摇头,眼眸里盛满无助与畏惧。我还是给她揉了好久,百般叮咛她回去用冰块和热毛巾敷伤处,然后把她送回了学校。

小松子还是争气的。三天后她主动来找我,说要全心全意准备省考笔试,应该不会选择考研这条路了。我有些惋惜,但尊重她的选择。

她还汇报了学习计划,三周时间,每天学习十小时以上。她已经备齐了公共课、专业课的两大本教材,三本真题、模拟题,两大本公共课题库。

“你准备如何开展呢?”

“师父,我大致看了两门课的考试内容,公共课考党史、政治、法律、百科常识和行政能力测试;专业课主要是高数、线代和大学物理。”

“政治我去年考研学过,法律今年跨考也学过,百科和行测,参照公务员考试经验,是要大量做题,积累知识与技巧,然后提速。我感觉公共课,不需要看教材了,直接分专题刷题,然后做真题和模拟题各五套。专业课数学占分值少,我可以靠考研的底子,物理就要重点复习,看两三遍教材,再刷完五套模拟题。”

“那你这时间紧任务重,多少分上岸会比较稳妥呀?”

小松子切实可行的计划,令我很是欣慰。

“我目标是150分。”

“有哪些需要我帮忙的吗?”

“嗯”,她沉默了一会儿,“师父,我自制力不好,学习时怕管不住自己,不能按时完成计划。”

她怯怯地望着我,又深深地低下头。

想到上次我罚她那么重,她还坚定地求助于我的监督,我忽然感到责任重大。或许这就是作为“师父”,带徒弟学习进步的责任吧,既然她有此等决心,我相信她必能自己管好学习,但又想“立下马威”敲打她一下。

“把墙角戒尺拿过来。”

小松子双手捧着戒尺,毕恭毕敬地站在我面前。

“我来监督,那你若完不成计划,可逃不过挨打。你想好了?”

“嗯,若我不好好备考,请师父责罚。”

我接过戒尺,“手伸出来,先给你点教训。”

望着她委屈顺从的眼神,与毅然决然伸平的手,我一时不忍心打下去。

我收回戒尺,“好了放下吧,你没有错,我是不会罚你的。先吓一吓你,以后敢完不成学习任务,我就不客气了。”

“嗯嗯”,她竟有些受宠若惊。

八月因为本单位任务需要,我被召回了北京。临走前我没有打扰小松子,只是在列车发动时,微信发给她一段话。

“我不能陪你到上考场了,我不在的日子里,你要好好学习。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我知道你很优秀,有想法有上进心,只是一时没走出失败的阴霾。这一个月,先放下顾虑全力拼一把,学习烦了累了,允许偶尔偷懒,但不要忘记使命。心情不好或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师父一直陪着你。”

不知小松子对我的辞别有何反应,直到23号她考完笔试,我都没有抽出哪怕一小时时间,和她好好聊一次。期间她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是一个黄昏时刻。

“师父,我最近压力好大。”

“怎么了,小松子?说来听听。”当时我刚结束一个24小时值班,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但一听到她心情不好,还是瞬间打起了精神。

“师父,我之前高估了自己的数理基础,也可能是畏难吧,专业课放到后面准备,只留了不到十天。现在我公共课稳定在75分,但专业课一做题,感觉什么都不会,考试要求专业课不过60一票否决的,我该怎么办呀。”

“你前段时间,都做了哪些准备?”

“大部分时间刷公共课题库,一本练习,一本测试,正确率都挺高,错题也都回顾了。专业课教材零零散散看完了一遍,物理知识点真的好多呀,看一遍都似懂非懂,更记不住,也不会做题运用了。”

“你都是怎么做题的?”

“专业课题少,我只买到五份模拟题,还没开始做呢。我想再系统、连贯地看一轮教材。”

还有不到一周考试,小松子的进度,果然令人担忧。

“你现在除了压力大,还有没有其他情绪?身体和学习状态怎么样?”

“呜呜…师父我原以为,我真的能淡定地把公考看作退路,但当我投入时间精力去学了,就不想失败,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这回再考不上,我想我一定会沉浸在没有尽早准备的悔恨之中,难以释怀,对后面的考试,就更没信心了。”

这也正是我担心且最不愿看见的。

“师父,我这几天每次进教室,都感到忧愁,缺乏斗志,就经常想起去年考研,男朋友带我学习的日子。虽然他也不在身边,但疲惫时和他聊聊天,讨论一下进度或请教几个问题,他的每一句小小鼓励,都能使我重获动力。可惜,我俩分开了,我现在累了就只好听听歌,可听着听着就会想到他。”

“我歌单里只有两首歌,《紫禁》和《人间忽晚》。《紫禁》是描写我心之所向的北京,能燃起我一点斗志,但这也是他推荐的歌,他所在的城。《人间忽晚》是我刚分手那阵,代入感特别强的一首歌,打开音乐软件时,我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播放它,然后就…影响学习的心情。”

“感觉自己情绪特别脆弱,这段时间着急上火,经常牙龈出血,满嘴苦涩,就开始自怨自艾。晚上吃完饭回教室,都忍不住沉思往事立斜阳,苍茫暮色与洁白灯光相映照,都会让我感慨好久。”

“我甚至想,趁考完试的七夕,挽回我们的感情。我要好好准备考试,自信地向他证明,我不菜,我在努力变强,有资格追求,也配得上世间一切美好。”

唉,我在电话那端轻声叹气。这小松子才几天没督促,心态又回去了。

“小松子,你不要胡思乱想。考试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并不想训斥她,但或许是过于生气,我的声音有些冰冷严厉。上一次她深陷胡思乱想中走不出,我是用戒尺教育的她,这一次她快考试了,我不忍心以语言暴力打击她,就琢磨着说些什么,以点醒梦中人。

“师父,你不要生气。”敏感的小松子,显然捕捉到了我声音里传达的讯息。“师父请放心,每次有这些想法时,我都会逼自己压下去,然后赶紧回归学习状态。每天的学习时间与计划,我都能保证的。只是有时候深夜入睡前,我会忍不住想到这些。”

小松子的声音低了下去,我的心揪了起来。

异乡清宵,寒夜梦回的小松子,对悲伤过往念念于心,还能安然睡去吗?

想想也可以理解,初恋最是印象深刻。许多人失恋,会哭上三四个月,甚至三四年都无法释怀,有那么多伤感的情歌,唱着他们的心事。而我家小松子,分手正值论文答辩期,来不及宣泄,来不及整理心情,还要在外人前掩饰悲伤。

尔后毕业、离校、辞别,来到这座陌生的城,这段时期于她,要断舍离,要卧薪尝胆,要磨砺强大的内心,积聚盛放的力量。

“小松子你记住,余下一周赶紧把专业课题弄懂学会,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师父,我错了。我不应该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影响备考心情,更不应该放松了专业课学习。我…请师父责罚。”

“小松子,你能把内心真实想法告诉我,一是出于对我的信任,二是出于情绪宣泄的需要。”

“所以我不罚你,我相信你能自己调整好。但是,若你任由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并最终导致没考上,错过了这个很好的就业机会,那等考试成绩下来,我一定不轻饶你。”

“到那地步,即使我不罚你,估计你也不会原谅自己。”我义正严词地教育她。

“嗯嗯,师父放心。”

直到笔试结束、出分、面试等流程走完,我都没再过问那最后一星期,她是怎么撑过来的。10月底公布成绩,她考得很好,领先第二名近40分,公共课正常发挥,79分;所担忧的专业课,也拿到了74分。

面试她听从我的建议,报了机构的线下课,除充分练习了结构化问答外,她还细致地总结、模拟了专业知识的问答。12月录用名单公示,她毫无悬念地上岸,虽早在意料之中,她还是兴奋的一夜未眠。

“笔试出分前夜,我也紧张的一夜没睡。我看完了一部小说,《摆渡人》。师父,我感觉你就像我的崔斯坦,一路指点与保护我,为我摆渡过低谷与河流。”

当然我知道,这一切收获,都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后来我在她的2020年终总结中,看到了她对这个夏天的描述。从毕业离校之初的多愁善感,日日吟诗,抒发与古人的“共情”;到七月生日祝词,“四面楚歌,歧路安在”与“九死不悔,百折不回”的挣扎;再到九月,她告诉我,寒夜梦回里,不再是对过往的怨艾,而化作了对未来的憧憬。

我也了解到,那最后一星期,她凌晨五点就去教室做题,五套试卷,近400道数学、物理选择题,全部不看答案,只允许自己翻教材,然后独立思考每一道题,总结运用解法、公式、知识点。一套题可能做上四五小时之久,做完对答案判卷,再一道道复盘错题。一天十几小时,啃完两套专业课题,晚上再拿出2小时,做一套公共课保持状态。

她还结合教材和模拟题,总结了几十页笔记,并在考试当天,提前3小时赶到考场,安安静静地坐在马路边梧桐树下,看书背题,甚至中午都没休息。

那一天骄阳似火,蝉声满夏,她的心却是满足与沉静的。

笔试考完第二日是七夕,我问小松子是否还记得,那个她曾经对我哭诉的想法,“趁七夕挽回这段草草结局的感情”。她有些难为情地告诉我,她没等到七夕这天,就已尝试表露心迹,对方婉拒之。她望着自己字斟句酌发出的消息,与对方简短直白的回应,心中忽然一片澄澈,与其纠结、执念、藕断丝连,未若放手、释然、相忘江湖。

于是七夕,她心静如水,为每一位秀恩爱的朋友送上祝愿,然后转了那首给予她精神力量的《紫禁》,表白了北京城。

我万分欣慰于小松子的改变与成功,也惊喜地获悉,她的新单位正巧在我单位附近,恰也是同行。

如果她愿意,我也非常愿意继续做她亦师亦友的同行者,携手走过风吟初春、蝉声满夏、花月中秋、落雪寒江,陪她长大,遇见更好的彼此。

体味词语含义与作用:

1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的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概括的内容。

3体味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语的情味和色彩等附加意义。

4替换法:

用同义词替换某个词语,将形成的新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对照,通过比较,体会适当与否,分析原因,从而理解词语的意思

品析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1从在内容上的作用来理解

2从在结构上的作用来理解

3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来理解

4三不要:a不要拔高理解 b不要单一地理解 c不要孤立地理解

析读:

1明确语段的表达方式

2抓住语段的关键语句

3分析语段的结构方式

鉴赏:

1鉴赏语段的表达作用

2鉴赏语段的内容组合

3鉴赏语段的描写笔法

4鉴赏语段的行文布局

5鉴赏语段的佳句,警句

6鉴赏语段中的人物形象

7鉴赏语段或平实或生动的语言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阅读的题目套用这些,比较快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初一语文阅读题题型讲解,

第十讲 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1.讲述文章分析的方法

知识点精析:

现代文阅读材料现在均取自课外,选材标准是文质兼美,意蕴深刻,体现人文内涵和素质教育导向。按课标精神,现代文阅读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察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近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已越来越重视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摒弃了那种相互割裂的、琐碎的命题形式。重在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重在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理、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我们在复习中,必须充分注意在课标精神指导下这一命题思路的改变。

现代文阅读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题。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有缺漏,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方案。一般的复习思路是:先根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各种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先将这些基础知识复习透,在这基础上,着重突破五个考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可以运用课内外典型材料对这几点进行分项训练。从应试的角度讲,这几点训练到位了,考生才有一定的能力应对考试阅读题的考查。最后再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综合阅读训练。

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实践。阅读的基础是语感,阅读的本质是理解,阅读的核心是领悟,阅读的价值是创造。现在阅读题更注重对考题;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关注考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开放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将阅读吸收和阅读表达紧密结合。写读书笔记、佳作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考点透析

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包括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对作品思想的情感体验,对文学内容的深入领悟,对作品语言的品析评点,对写作手法的鉴别欣赏等。主要考点有:

1. 体味作品的意境; 2. 感受文章的主旨;

3. 体验作者的情感; 4. 分析人物的形象;

5. 把握文章的结构; 6. 品味语言的特色;

7. 评论作品的内容; 8. 表达自己的见解;

9. 赏析文章的美点。

知识概括 1. 从语言的角度:

(1)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

(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3)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可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2. 从结构层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递进结构(论述步步深入)、总分结构(观点明确、内容具体)。

3.从文体知识的角度:

记叙文------记叙的要素、记叙的材料、记叙的方法……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方法……

小 说------小说的要素、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

散 文------散文的线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韵……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这样使文章极富表现力)

特别是描写:(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

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

还有 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

一、 整体阅读,把握中心

整体阅读一篇现代文,先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了解一些非文本的相关信息,如文章的作者,写作的时间,及作品后面的注释等。因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往往是解读文章的关键。其次是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识,它包括:(一)理清文章脉络,即了解文理。做到知晓文章每一部分内容是什么,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彼此照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二)在理清文脉的前提下,跳出文章之外,博观而约取,归旨摄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对于大阅读而言,看不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二、提取信息,综合加工

(一)理解型试题

其主要考查的要点是:一是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 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题

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对指代作用的词语内容的理解,如“其”“这”等。对于此类试题从技术层面上讲先应找到指代对象的位置、范围,再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内容;最后将答案代入原文分析是否恰当。二是对运用修辞手法词语的理解。对于此类试题先要弄清修辞手法的自身特点,然后借助原文界定其具体含义。三是对术语(概念)的理解。先要从文章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群,之后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转化为通俗的文字。

2 对文句含意的理解题

对文句含意的理解题往往是针对那些内涵比较丰富,主旨比较晦涩的句子,这些句子常常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复杂;二是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如文眼句、总括句、过渡句等。三是使用修辞手法;四是信息量比较大;五是主旨含蓄或内涵丰富,如具有潜在意、引申意、双关意、多重意的句子。对于这些语句的理解都应紧密地结合语境,首先要分析文句与相邻语句之间的关系,如复指、比较、呼应、总分、分总、说明、阐述、解说等,之后结合文章的中心主旨挖掘其深层含意。

(二)分析综合型试题

现代文阅读中最常见的试题类型是根据试题要求对一些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整合的分析综合型试题。从近年来的全国试题来看,其主要考查的要点为:第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种题的实质是以信息加工为主要任务,其主要解题方法有三类:

1蚌中取珠。即答案是原文中的原句,你只要细心搜寻,将这个"原生态"的句子从文章中摘出来即可。

2沙里淘金。 有的答案散落在文章里,需要我们在锁定阅读区间之后,从中筛选择取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简单的紧缩、摘引、加工组合。

3百花酿蜜。 在文章中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进行加工时,或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或内容比较晦涩的语句,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后,再对其进行合理的转化、整合。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作答时应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故而答题以前应先分清类型,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筛选引用,或摘引紧缩,或添加补充,或转化整理,要因题而异,根据字数要求及文本信息量而定。

(三)鉴赏评价型试题

所谓鉴赏评价型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对于此类试题首先应先了解这些手法的内涵及特点,答题时应本着"概念┼作用┼具体"的方法解题。"概念"即先说明文中所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手法,"作用"即说明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具体"是指这种手法在文章中使用的意义及好处,即为什么用的问题。

三、 抓住重点,限字表述

得到答案后不可以急于动笔,要再次注意题干要求(尤其是字数方面的要求),拟好草稿,做到文通字顺,对没有字数要求的要适当多写一些相关信息,且将重要的内容前置。另外,誊写时还要力求做到字迹美观,书写工整。

1、答题思路要切题

首先要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找准 切入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挖掘文中的美点、亮点、感点、妙点来思考,再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2、答题格式要规范

作品的赏析要讲究一定的格式,一般为:“本文(角度)很美,美在(简要阐释作用),如(举例说明)。”即先答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再通过文章的内容来支撑。先总说,再分说;先概括说,再具体说。

2 拟人(亲切、有灵性、有人情味) 象征《蜡烛》

修 排比(节奏鲜明,情感强烈,增强气势,加深情感) 对比《我的叔叔于勒》

辞 反复(强调、突出某种意思或情感) 衬托(烘托、反衬)《俗世奇人》

手 夸张(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法 对比(鲜明地突出、表现) 3表现手法 以小见大《走一步,再走一步》

对偶(韵律美) 借景抒情《春》

反问(加强语气、情感强烈) 托物言志《陋室铭》

设问(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欲扬先抑《阿长与〈山经〉》

引用(语言生动有力) 想象联想《天上的街市》

设置悬念

卒章显志《故乡》

前后照应《口技》

画龙点睛《行道树》

动静结合

简洁凝练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

准确严密 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像瑰

朴实清淡 艺 丽神奇(李白、岑参)

4 亲切活泼 术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

语 生动华丽 风 细腻地描写现实。(杜甫、白居易)

言 节奏明快 格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特 清新优美 ( 辛弃疾、苏轼)

色 凝重沉郁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含蓄委婉 (李清照、李煜、温庭筠、晏殊)

通俗易懂

意味深长

幽默风趣

古香古色

豪放激昂

⒈表现手法(描写、修辞等)

5关键词的含义 ⒉感情色彩:

(步骤)和作用 ⒊联系语境

⒋ 结合中心

三、句子的赏析

1:句子主要用了什么修辞

2:修辞的作用(一般来说就是什么生动形象之类的套话)

3:描写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4: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这个有的不需要)这句话的作用,比如渲染,做铺垫,买伏笔之类的。

四、句子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总括全文),引出下文(开启下文),开篇设疑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为后文埋伏笔、作铺垫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结尾照题,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其实不然,理科生的浪漫细胞不比文科生的少,感觉不到他们的浪漫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不够爱你,所以不愿意用心准备浪漫,二是他们的浪漫太含蓄了,你没有感受到背后的深意。

理科生的浪漫

人们总说文科生懂浪漫,写情诗,说情话,时不时在唱首情歌,简直让妹子们心花怒放,纷纷坠入这温柔的陷阱,转眼再看看理科生,觉得远没有文科生会献殷勤。

但是在《生活大爆炸》中有这样几幕,物理学家霍华德送给女朋友一条卫星项链,对女朋友说以后要把它带到太空站上再回来,这样你就能拥有一颗去过太空的星星;莱纳德送给女朋友一片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保存起来的来自北极的独一无二的雪花;谢尔顿送给女朋友的生日礼物是自己的正在思念艾米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理科生并非不懂浪漫,他们浪漫起来也是让人感到感动的,没有浪漫,只能说明不够上心,不想对你浪漫。

理科生隐晦的小心思

理科生因为学习理科养成了理科思维,他们往往是冷静的,直白的,专注的,和文科生不同,他们很多时候对于文字上的美领略的不那么精通,所以很少用情书来表达爱意,他们喜欢用一些理科学习到的浪漫表达爱意。比如著名的笛卡尔曲线,可能别人收到的情书是情意绵绵的衷肠,你收到的却是莫名其妙的函数r = a(1-sinθ),你对此感到不满,可实际上画出这个曲线就会发现它是心形的。

比如石墨和钻石都是碳,都喜欢用钻戒来表达爱情的永恒,但实际石墨远比钻石稳定,熔点比钻石还高,哪怕钻石融化了,石墨也可能还是原来的样子,有傻傻的高二理科男可能突然送你一根铅笔,这根铅笔里的石墨可能就是他想表达的东西······(请谨慎决断,也有可能对方真的只是看你没铅笔给你一根)

理科生是懂得浪漫的,只要你用心发现,只要他愿意表达爱意。

答语文阅读题的时候适当的运用答题套路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⑴设疑法(悬念法)好处(思维方向):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⑵写景法好处(思维方向):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3)其它还有: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63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