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怎么区分

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怎么区分,第1张

  根据表现形式区分。道德情感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

 道德情感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具有3种作用:评价作用、调节作用、信号作用。

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1、直觉的道德情感

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其产生非常迅速,因而当事人往往不能明显意识到这个过程,未经过现场的充分准备与酝酿。比如由于它产生得非常迅速,而往往对这个过程的道德准则的意识则不太明显。

2、想象的道德情感

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是因为它是以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的,又具有极大的鲜明性,因而能使人更容易理解道德规范的要求及其社会意义,也更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

3、伦理的道德情感

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内容: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道德准则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恶、信任、同情等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密切相关。它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反映着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品德的形成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激发、引导道德认识

首先,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激发作用。它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并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甚至是构成道德信念必不可少的因素。其次,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引导作用。个体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总带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而拒绝另一些道德概念或准则,或者乐于接受某人的教育,而不愿接受另一人的教育。这就是道德情感的引导作用。

2调节、控制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是通过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实现的。情感通过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一个人可以通过他人的情绪、情感表现,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并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行动。[1]

3评价作用

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4。信号作用

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道德情感 - 培养

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1以理育情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则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道德认识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只有对某一道德规范认识深刻,对某一类道德概念掌握牢固,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心向往之的道德情感,这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许多论理性道德情感的产生往往是以一定的道德理论为基础的。反之,如果缺乏对某些道德现象、道德原理的深刻认识,缺乏对某一类道德概念的深刻领会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厚丰富的情感。比如一个对祖国的过去,现状了解甚微、缺乏常识的人,就不可能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是促使道行情感不断升华的一条重要途径。

2以情育情

情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其他人,使其具有同样的情感,并与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学生取得进步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前苏联教育家马长连柯曾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必须自己具有这种情感,要学生激动,首先就要教师感动。真情才能换取真情。

3以境育情

情感不仅具有感染性,而且具有情境性,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道德情感也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是诱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

4以行育情

道德行为及行为效果对道德情感具有检验,调节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应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培养和巩固道德情感。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行为上尊敬父母、师长,待人有礼貌,关心和帮助他人,从事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这些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有助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之间,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校学习)

(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学习和认知活动超越直接经验向掌握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四)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会学习涉及多种要素:有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等。

(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二,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长时记忆效果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的策略。

1复诵策略:指有意识的重复、诵读、诵习所要记住的信息。10%的5岁儿童,60%的7岁儿童85%的10岁儿童表现出主动复诵。说明大部分童年期儿童都能自发运用复诵策略进行记忆。

2组织策略:是指把所有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

言语命名策略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效果:四五岁小年龄儿童记忆策略的提示并无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中介缺失。10岁以后已经是策略者,无需提示。6~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儿童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最好。

3系统化策略:是指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指要识记的刺激信息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需要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

(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之间,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转为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①直观形象水平(事物外表)②形象抽象水平(事物特征或属性)③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2词语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①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三段论法)②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③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

(三)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1掌握守恒。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6--8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7--9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89--10岁),容积守恒(11-12岁)。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恒等性,可逆推理,两维互补推理。

(四)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8岁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两部分。

1自我评价能力。①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②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③自我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④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2自我控制能力。

①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学者(罗腾博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6~8岁中1/3儿童选择等待,9~11岁1/2选择等待,12~15岁几乎都愿意等待。这也说明自控能力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②影响儿童自控能力的因素: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

(二)道德发展

1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

2道德认知的发展

童年期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皮亚杰)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儿童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①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不能改变,必须遵守。②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能根据行为者的动机。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①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②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侧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3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行为(侵犯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1意义:①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②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③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④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成人,尤其是父母亲,一定要尊重儿童的伙伴关系,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必要时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积极的予以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2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对不受欢迎儿童改善人气特点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对其直接干预。办法就是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创造条件来发挥他的优势,引导集体接纳,指导社会交往策略和人际交往技能,榜样示范,行为训练。第2个方面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第3个方面是发挥班集体的帮助作用。

(四)友谊的发展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1阶段(3~6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2阶段(6~9岁)单向帮助关系,第3阶段(9~12岁)双向帮助关系,第4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由游戏,生活自理能力,情绪和兴趣,转变为学习,同伴关系、情绪兴趣,;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

2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给要比儿童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又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的溺爱和保护,应该懂得在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3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8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