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唐代,咏橘诗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吟咏橘树的形态、果实之美,更多的是借咏橘抒怀,表达情感。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感遇十二首》(其七)中,借赞美丹橘的“岁寒心”,表明自己的品德操守: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是唐朝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后被奸臣李林甫所谮罢相,贬为荆州长史。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所作,这一组诗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七首。这首诗借用屈原《橘颂》的诗意,以丹橘自喻,表现了诗人自己的优美情操、高尚品德及对理想的追求。
开头两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诗人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橘树是果树中的上品,又能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因此诗人以丹橘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这是诗人借用橘树来比喻自己“受命不迁”、“横而不流”的人格。这里,诗人不仅写了橘树的外形,而在着意表现它坚强不屈的精神,达到了形神的有机结合。同时呈献在读者面前的,并非一棵橘树,而是一片橘林。诗人是在描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群像”。这就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深远开阔,形象更为高大生动。
三、四两句“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写橘树的特点。诗人告诉读者橘树的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问得自然出奇,答得分外有味,把橘树本身的特性简明地概括出来。诗人通过“岁寒心”的双关语,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比喻诗人的高尚美德。这是借橘树的本性写诗人的心灵之美,既是诗中主人公的自我画像,也是当时千万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写照。从而使诗的主旨又深化了一层。
以下六句,是叙事,也是抒情。五、六两句“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这些甜美的丹橘本可以送到远方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言下之意,他本可以将贤者推荐给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这两句妙喻天成,不露痕迹。诗人借用眼前的景物,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封建社会一个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遭贬的情况下,仍然不甘沉沦,依旧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可贵品质。
七、八两句“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是诗人从感慨中得出的判断:命运的好坏,只是因为遭遇的不同;而这又如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捉摸。这是诗人根据自身经历所发出的感叹。
最后两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是紧承“运命”两句而来。诗人大声疾呼:不要只说种桃李,橘树难道不能供人乘凉吗?很清楚,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贤者鸣不平。也就是说,贤者能人,不会不如李林甫之流。这两句是对朝廷听信谗言、邪正不辨的严厉斥责,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由于诗人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因此这两句议论写得十分亲切自然,深刻有力,大大增加了诗的内涵。这里运用暗喻来抨击时弊,能发人深思,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短短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抒情写意,回环起伏。开头以橘起,最后以橘结,前呼后应,且深化主题。尤其是最后出人意料的设问,震人心弦,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张九龄诗歌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毫无矫揉造作、雕琢晦涩之病。刘熙载在《艺概》中,称张九龄的诗歌“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这一评价是非常恰当的。刘禹锡说张九龄“自内职牧始安(今桂林),有瘴疠之叹;自退相守荆户,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就是指这类《感遇》诗。
中唐诗人柳宗元的《南中荣橘柚》,歌颂橘柚“怀贞质”,表明自己保持坚贞不屈的节操的精神: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南中荣橘柚”:“南中”,泛指我国南方。“荣”,茂盛。“橘柚”,古人橘柚连用时,往往仅指橘。南朝诗人谢朓《酬王晋安德元诗》中有“南中荣橘抽,宁知鸿雁飞”的诗句,此诗用其中的句子为题。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先后贬永州司马、柳州刺史,长达15年,最后逝世在贬地柳州任上。
柳宗元对屈原的思想和品格十分敬仰,在长期的贬黜生活中,他以屈原为楷模,决心追随前烈。由于相同的经历,屈原作品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共鸣。“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他的作品常常提到屈原,并善于化用屈赋的词语、典故。这首诗就借用了《橘颂》里的典故,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慨。
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开头两句化用屈原《橘颂》里的诗句:“后皇嘉树,桔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柚生长在南方,就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不能迁移,像是接受上天的使命;它们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三、四句从上面两句对橘柚内质的赞美转到对外形的描绘。果实成熟的季节,金黄的橘子在密密的树叶里显露出来,红绿相映,色彩斑斓,特别耀眼。橘柚四季长青,郁郁葱葱,不怕严寒,经冬不衰,到一年将尽的时候还散发出香味。“晚岁有馀芳”句与张九龄《感遇》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意思相同。
橘柚受命江南,不可北移,可诗人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诗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迁”引发自己被迫南来的感慨。“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清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就变成了枳。由于地理的原因,长江南北气候不同,风俗有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现象只有北方的故乡才有。诗人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长安,那里本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实现济世抱负的用武之地。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可自己却不能像橘柚那样生活在原来的出生之地,而被贬谪至风俗绝不相同的南蛮之地。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熊与湘”:熊,熊耳山,在河南卢氏县南;湘,湘山,一名艑山,即现在的君山,在洞庭湖中。诗人在思归不能、万般无奈之中,只能手攀橘柚枝条凝望中原的熊耳山和长江边的湘山发出声声叹息。故乡只可望而不可及,让我们看到了诗人一种长久积郁心中的不平和怨愤。
诗人赞美橘树坚贞不屈的品质,慨叹自己贬谪南方、难回故乡的境遇,表明坚持人格操守的决心。诗写得沉郁、厚重,很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病橘》,借橘病歉收讽谏统治者不要以口腹残民: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所宜。
纷然不适口,岂止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所作,是一首讽刺统治者以口腹残民的作品,希望唐肃宗能停止贡橘之事。
前十二句叙述病橘歉收情状。说蜀地产橘,但因病虫灾害,“结实小”而“酸涩”,且剖之尽蠹虫,所以诗人以为“虽多亦奚为”。“亦奚为”,又有什么用。首句中的“少生意”,语意双关,既说橘病,更像民困。“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两句,明代学者王嗣奭谓这两句“偏于无知之物,写出一段性情来”(《杜臆》),杜甫常常以人情来体会物情,所以无知的景物,往往也显得有情,其中无疑渗透着诗人对民困的同情之心。“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玄冬”,即冬天。玄,黑色。古人以黑色配冬,故冬神也叫“黑帝”、“玄冥”。清代学者浦起龙注:“死叶别枝,穷而离散;霜雪回风,又迫以刑威,比意如此,而其文则隐指贡橘也。”(《读杜心解》)诗中用比喻极写贡橘遭病虫肆虐的惨状。
后十二句借橘病以慨时事。“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蓬莱殿”,汉代宫殿名,唐代有蓬莱宫,在长安,即大明宫。“潇湘姿”,即指柑橘。潇湘二水在今湖南境内,以产柑橘称著。据《太真外传》记载,开元末年,江陵进贡柑橘,玄宗种十株于蓬莱宫,天宝十年秋结实,玄宗命赐群臣。“尝闻”二句即指此事。这里,诗人认为眼前四川既因橘病而连年歉收,朝廷里帝王的玉馔(即玉食)已失去了光辉。何况正值战乱之秋,也应当是皇帝减膳的时候了。(“减膳”,封建时代,如果碰到大灾大乱,皇帝便来一个“减膳”,表示他的关怀和忧虑,其实,是骗人的把戏。)如今橘病,也许正是天意使然。然而皇帝不察,反而责怪地方官员进贡不力。浦起龙谓“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是“一诗之眼”(《读杜心解》),是有见地的。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催贡柑橘、残害小民的情形,读者却可以从“愁”中想象其情状。
诗人为了指出应该停止贡橘,不要再以口腹疲民,接着以“忆昔”四句引汉代献荔枝故事,借古喻今,巧妙地用历史的教训对统治者的劳民进行谴责。东汉和帝时,为了从南海进贡荔枝,曾五里十里密设驿站,快马奔驰,尘土飞扬,急如兵火,致使人倒马翻,尸骨成堆。杨贵妃生于四川,好吃荔枝,玄宗亦曾飞马取之,每年飞驰以进,到长安,味不变。末四句是借记忆犹新的往事来作警告,但不正面说穿,转觉意味深长。
清代诗评家仇兆鳌说:“此借橘以慨时事。病橘不供,适当减膳之时,疑是天意使然。但恐责有司而疲民力,故引献荔事为证。节节推开,意多曲折。”(《杜诗详注》)此评甚是。
浓浓的家乡情。
1、红橘,表达作者浓浓的家乡情,深深的自豪感。
2、《家乡的红橘》正是透过小小的红橘,表达作者浓浓的家乡情,深深的自豪感。真正体现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一篇很有价值的习作例文。
「法国画家Braqueg认为线条是表现情绪与个性最丰富的语言」(吴长鹏,民88,p6)。所以,从幼儿绘画的线条可以看出幼儿的个性、情绪发展与情绪的象征(吴长鹏,民88;郑明进,民76;张明慧,民90;朱静芬,民92﹚。
常画直线的幼儿比较精明、干练、沉着、稳重,做游戏时较具领导能力,对朋友重感情及情趣;若女孩子常画直线,则带有男性的心理倾向。曲线则代表幼儿具有温和、柔顺、内向的特质;若男孩子常画曲线,则带有女性的心理倾向。水平线代表幼儿具有和平、安全及稳定感,和同侪们容易相处的融洽。而垂直线代表幼儿具有积极、肯定、明快的情绪与性格。常画粗线的幼儿个性比较强,有拓落之感,并且容易冲动,常有欺侮同学的行为。画细线代表幼儿比较柔顺、轻巧、胆怯及害羞。而又短又直的短线画的多,曲线出现的少,锐利的角度出现较多,代表幼儿具攻击性。
所以,依照线条所画的强度,可以将幼儿的情绪与个性现象做分类。缺乏安全感、胆小而自我压抑的幼儿,几乎是画不出清晰的线条。相反地,能够画出强而有力的线条或在画纸上刻出痕迹者,则具有攻击性。均衡发展的幼儿绘画,出现清晰且干净整齐的线条。
(二)色彩与幼儿情绪个性
色彩可以显示心理健康状态,因为幼儿会把情绪和情感表现于绘画中。幼儿绘画的色彩是个性、情感与情感的代号,幼儿绘画的形象是思想的密码(苏振明,1999)。幼儿使用色彩时蕴含了情感,更可以从幼儿的用色观察幼儿当时的心理状态、个性和情绪表达。幼儿用色彩表示情绪,是内在生活的投射;幼儿使用色彩和语言一样,是一种发表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在幼儿绘画里,可以依据绘画中的色彩判断幼儿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他们的心情,使幼儿的心理与情绪能够保持平衡。
从选用色彩的种类、色彩的明暗度、曲线和直线的构成,也可以了解幼儿作画时的情绪与个性﹙郑明进,民75﹚,如心情愉快、活泼时所用的色彩丰富,且倾向于明朗的色调﹙**、粉红色、红色、黄绿色﹚。在忧郁、烦闷、不安时,则倾向于暗调色彩之使用﹙黑色、自色、暗绿、灰色﹚,并使用在画面上的颜色也较少。经常使用暖色系﹙红色、橙色、**﹚则是表现自由、爱情的满足、自我中心、同情、依赖他人、协力、调和的,其表示幼儿是幸福快乐,家庭生活环境是良好的。常使用冷色系﹙绿色、青色、蓝色、茶色、黑色﹚是表现压抑、不适合、理性、意志、自私、反抗性的,幼儿在情感与情绪生活上需要加以疏导。
张淑媛(民90)认为幼儿对色彩的使用,大多反应其对物体的主观情感,所以色彩的运用具有深层的心理与情绪意义。故个性开朗、生活经验丰富、社会适应良好的幼儿,在情绪表达时,其主要的色彩是使用红、黄、橘、白色。个性内向、与人相处困难的幼儿,其主要的色彩使用为蓝、绿、紫、黑。
(三)造形与幼儿情绪个性
根据幼儿绘画的造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绪象征:
1、树木造形
(1) 画出根部的树木
幼儿在画树木时,如果把根部画出来,根据统计画出根部的幼儿,幼儿园占15﹪,小学低年级占40﹪。假如他把根部画的特别大,或是对根部特别关心时,可以查看是否受童话书的图案或亲眼看到栽种树木的情形而影响。假如都不是则象征体力、体能比别人差的那种劣等感的表示。
(2)有花和果实的树木
当女孩对母亲的化妆品感到兴趣,男生发现自己的身体与女生不同时,会有这些树木出现。但是也有幼儿是在果园或公园中看到这种树木,受此影响而画的,就不同了。
(3)只画「树干」和「树枝」没有叶子的树木
幼儿画树木只有26﹪会画上树叶,因此不画树叶的多半是情绪安定的幼儿,他能控制情感,并且有礼貌。但是有些退却嫌过分细腻和胆小。故树木画很大,表示男性的性格,个性活泼开朗、蹦蹦跳跳。树干画的很细长,则表示幼儿欠缺活力,是和蔼的幼儿。
2、手的造形
(1)手的向上与向下
观察一张幼儿绘画上的人物,他的手臂是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的幼儿。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神经质的幼儿;也有可能是畏缩、受欺负、不易交到朋友的幼儿所画。
(2)手放在背后
这种幼儿容易和别人妥协,很有礼貌,但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日子一久,容易失去自己的个性。
(3)不画手
幼儿四、五岁的时候,不画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时期的幼儿,还未确立自我,因此没有把手画出来。而一般的幼儿之中,过分温顺、听从,不加反抗的幼儿也不会画手。
22、幼儿绘画与亲子关系
许多研究显示从幼儿绘画中可以了解幼儿内心的家人关系与情感表达,因为如同上述孩子的创作表达是一种象征符号意义的语言,在讨论的过程中,为人父母或教师可以获得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Buxbaum,1949),发展出亲子间「一种新的密码沟通的语言」(Ginott,1965)。以下是在幼儿绘画中常见的象征亲子关系的语言:
(一)、双亲
1、大小
幼儿对父母的爱,是以接触的多寡来决定。爱他关心他比较多的人,在画面上就被画的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接触母亲的机会比父亲多,因此在画面上被画的比较大,以母亲占多数。
2、位置
注意孩子对双亲在画面上的安排,也能看出这个家庭谁是主宰者。孩子常把自己画在双亲之间。若被画在左边的人,表示是这个家庭发号施令决定事情的人。
(二)、太阳
1、有光芒的太阳
太阳在幼儿心目中,是「明朗」、「快乐」的象征。若画面上出现电灯、日光灯、电炉等光体的描绘和描绘太阳是一样的,表示孩子是在求得父母给他快乐生活的欲望。双亲若是离婚,或双亲之间吵的很凶时,孩子们的画面上则会出现许多的太阳和电灯。
2、拟人化的太阳
如果幼儿在五、六岁画出的太阳是有眉毛、眼睛、嘴巴,则表示这个孩子是智力极高的孩子,懂得取悦父母。不过,受到童话故事书影响的幼儿,也会画出这种太阳。
3、黑色的太阳
幼儿们如果画出黑色的太阳,表示他的家庭生活有不安,或表示他对家庭生活表示不满。如果在黑色太阳之外,再加上很长的光芒,这是表示有一件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的象征。
(三)烟囱
在房子屋顶上画烟囱,这是希望获得别人关心的表示。双亲外出工作的孩子,多有此种表现,渴望多一些父母的关爱。
(四)楼梯
在画面上把楼梯画的特别大,特别长的幼儿,是意味孩子不想回家,对现有的家不满,希望搬到理想的房子里住,也显示亲子关系有待强化。
三、成人如何参与幼儿绘画
根据上述可以知道,幼儿绘画是了解幼儿内心世界与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是父母、教保人员以及对幼儿工作的专业人员的重要课题,对成人而言最基本的要能:
(一)提供幼儿绘画活动的机会。
(二)营造幼儿自由愉快的绘画气份与环境。
以使幼儿在自由愉快的情绪中,宣泄情绪、满足其好动的天性,进而充满自信与自尊,发表自我的想象与创造。
至于与幼儿讨论作品时,也是父母与教师们,提供情绪楷模的学习机会的时候,所以应该特别留意:
(三)透过幼儿最常使用的表达:父母、教师示范情绪时,宜透过幼儿最常使用的外在行为表现、语言的表达,借着彼此表达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与师生互动关系,也让孩子学习成人的情绪经验。
(四)对孩子情绪经验予以尊重与了解:父母及教师可以透过语言的接纳,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对孩子的情绪经验加以尊重与了解,而且让孩子了解你的感觉,让孩子知道父母、教师也了解他们的感觉。辨识和描述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能力,实有助于幼儿沟通的效能。
如果是在教保活动中,也要注意:
(一)鼓励孩子感受他人的情绪:情绪可以让幼儿从教保活动中学习到同一件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对别人的感觉更敏锐,以增进观点取替的概念。
(二)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及有效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此时教师也应鼓励幼儿运用情绪词汇,适宜的表达自己,透过情绪词汇正确的理解他人的感觉;而此种表达自己的讯息和接受他人的讯息,是社会认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透过课程活动的设计,增进幼儿社会认知的能力,帮助幼儿表达和描述自己的情绪,以及有效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万圣节橘子画法具体如下:
先画出橘子的圆形轮廓,在橘子的左上方画出叶子的轮廓,叶子的形状是椭圆形的,两头尖尖的,在叶子的右边画两个小圆作为橘子的柄,在叶子里面画出叶子脉络。
最后给叶子和柄涂成绿色,橘子涂成橘**,一个简单又好看的橘子就画好啦!先画出橘子的圆形轮廓,在橘子的左上方画出叶子的轮廓,叶子的形状是椭圆形的,两头尖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