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出自北宋晏殊的《鹊踏枝》(又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风流词人柳三变的《凤栖梧》(又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王国维(1877年—1927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1901年赴日本留学。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靠不住的王国维的外表也总是严肃冷峻的。他与人交往,除了谈学问或正事,很少闲聊,更不会对人讲应酬话。如果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是假的,就会说“靠不住的”,而请他看的人无论怎么说这个古器色泽如何古雅,清绿的如何莹彻,文字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着录,并将这些提供给他做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会说:“靠不住的。”他不附和,也不驳难。
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王国维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主动跟学生谈话。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钻进自己的书房研究学术。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不管是求教或是辩论,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有当时东南大学的学生特意赴京求教,就住在王先生家里。在他看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不应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他都有问必答。在他执教清华的两年中,不知道有多少学子领受了他的恩泽。
在讲课之时,王国维遇到某些问题常以“这个问题我不懂”一语带过。语言学家王力当年曾师从王国维,起初不理解为什么先生常说“我不懂”,后来悟出,这正是先生治学严谨的表现。王力在清 学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王国维讲《诗经》。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又很精辟新颖,为王力闻所未闻,他深感受益。但是,当碰到某些问题时,王国维却常以“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了过去,有时一节课下来,竟说了几个“我不懂”。起初王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么常说“我不懂”呢?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实,王国维先生说的“不懂”并非真的不懂,课后有学生问及他说“不懂”的地方,他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之所以在课堂说“不懂”,一是出于立言的谨慎,他认为他的见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做结论;二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尚未定论的问题。王力对王国维这种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十分敬佩。
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
宁静无悔的选择,似乎在追求着什么,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那内心深处的一种恬然吧!
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才思敏捷梁启超十岁那年,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阔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教子甚严的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筵席上,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声色暗示儿子一番。为活跃气氛,父亲便当众对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副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小启超不知父亲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小启超听后恍然大悟,但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彩不已。
爱国救国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真诚宽容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笃信科学
梁启超终生笃信科学,他为西医辩护,便是为科学辩护。“我们不能因为现代人科学知识还幼稚,便根本怀疑到科学这样东西。……诊病应该用这种严密的检查,不能像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这是毫无比较的余地的。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生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这是我发表这篇短文章的微意。”
私下里,梁启超先生对家人说过,“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也曾说过“手术是协和孟浪错误了”,但面对公众舆论,他还是发表了上述为协和、为西医、为科学辩护的文章。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后再次住进协和医院,最后在该院病逝。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梁启超先生这样,因自己的“病”与“死”,留给后人许多感慨,许多敬仰。
王国维死后,陈寅恪在他的碑上题词写到: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王国维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学着,更可以说它是一名思想家。当时中国就社会社会动荡,思想动荡,什么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作为有思想的学者,他们就更容易感慨时局。他的自尽,我认为是从内心中不能适应社会太大的变化而发生的。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情况,有热情,有爱国情怀,有思想的人就更容易有矛盾心理。现实动乱,思想混乱的社会,看什么什么不入眼,看啥啥纠结。
现在的社会也是出于一种思想混乱时期,什么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都冲了进来。你看到别人做错了事,尽管你心里认为这样不对,你也没有一种语言来反驳他,因为他有他的道理,你有你的道理,结果是,道理太多,造成了社会混乱。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了。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这是王国维在评论晚唐五代的词人之中非常有见解的一句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词在产生之初是文人真正娱乐的产物。唐代和五代的词大都描写男女间的爱情或闺怨等,词的描写范畴比较小。
而南唐后主李煜在后期的词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扩大了词的范畴。
李煜以后,受他的影响,一些词人开始用词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或其他感情。后来更发展出了豪放词等,抒发爱国之情等。
含义如下:
含义:它表达了王国维他自己以清朝遗老自居,而且至死不肯剪辫,誓死效忠清王朝有关。与屈原投江引得万千百姓投粽,不枉屈原爱国忧民之心不同,王国维最终选择沉湖,只为溥仪一人,虽然就情感上来说,难免孤苦伶仃了。
但无奈,清王朝早已抛弃了它的子民,王国维执意选择维护所谓他心中的“正统”,虽然一生忠介,却未免过于迂腐,这或许就是他一生的悲剧之源。
《人间词话》特点介绍:
《人间词话》之五: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李璟,字伯玉,南唐中主,其子就是南唐后主李煜,词风格清新,笔法蕴藉,长于抒情。王国维评价其词,来源于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哀众芳之芜秽”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之句,而美人香草向来被用作比喻君子的高洁品行。
这首词是李璟的得意之作,我们前面说过,王国维比较喜欢冯延巳,而冯有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两位有个历史小趣事,不知真假。李璟曾拿冯的名句开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回答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冯的这句奉承之句可谓是说到李璟的心坎里了。
对于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死因说法,有很多的版本。有的说是被他的老师兼亲家罗振玉逼债而死。有的说他无法接受民族文化的溃败绝望而死。还有的说他接受众多的思想导致他思想消极悲观,精神痛苦无法自拔而死。还有的说法是为清朝而殉。
在众多的说法中,为清朝而选择投水自尽的说法明显比较靠谱一些。因为在他死后,各种迹象都说明,他虽然想报国,但是自己只是一介书生,却无能为力,内心痛苦,最后只有选择投水自尽。
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是我国在现代史和近代史转折时期的一位非常有声誉的国学大师和著名学者。他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等学术方面为我国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他曾经深得溥仪厚爱,在北京南书房工作。要知道在南书房工作的人都是学问渊博的著名人物,他却有幸进入南书房工作,因此对溥仪一直忠心耿耿。
王国维为什么要选择投水自尽?
在前面其实已经为大家简单讲过了,国学大师王国维选择投水自尽的原因在传说中有很多个版本,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他以死殉清这个说法。王国维对清朝忠心耿耿,冯玉祥因为发动政变,把溥仪赶出宫去,让对清朝忠心耿耿的王国维感觉受到了羞辱,羞愤交加,以死来表明自己的爱国之心。尽管王国维的死以殉清最具有说服力,但依然只是人们的推测。他的死因终究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王国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以后,留下了众多的难解之谜。从他的遗书中也难以看出到底是因何而死?家人对他的死也是讳莫如初,因此就有了许多有关于他死因的版本。
王国维之死,是一个世纪的谜语,但总觉得他是为“忧心”而死。他找到叔本华做他的精神引领,而从叔本华那里领会到的悲观主义恰好促成骤然赴死的决心。“人生问题,往复胸臆”,度量王国维的一生,寻觅于哲理,探求于史学,往复于“人生”。他在探索史学上做出现代少有人与之比肩的大贡献,问题在于,他的死是不是说明他往复于“人生”的途中,寻寻觅觅,终而冻馁于野,无得归所?
其实,王国维也不仅是为“忧心”而死,他的遗言就是明证:“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反顾”。他死的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世变”。如梁启超所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他也是为“文化”而死。凡是一种旧文化消逝,总有为此旧文化徇死的人。王国维属于这样的“前朝忠臣”。陈寅恪等人为王国维的骤逝,也由衷发出自己的感慨。如此复见王国维之死也并非忧一己之心。王国维死时也是很从容的,据颐和园园丁云,“先生约上午十点钟左右进园”,“初在石舫前兀座,久之,复步入鱼藻轩中,吸纸烟”。一个对自己的精神意义世界寻觅无着的人,会如此安详地从容他界吗?
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 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 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为“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 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回答者:天之翔云 - 秀才 二级 11-5 18:17
--------------------------------------------------------------------------------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50% (0)
其他回答 共 2 条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他衣袋中有一封给家人的遗书,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
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致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遗书是前一天写下的。前一天清华研究所已放暑假,师生于工字厅开惜别会,王国维亦参加,与人作别如平时,因此他是从容赴死的。
其老友陈寅恪先生对其自沉有殊解:“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事颇多不能解,因而有是非之论。寅恪以为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
王国维为一代治学巨匠,其所遗《人间词话》被奉为文学批评之圭臬。
王国维为何自杀
1927年6月2日上午,中国20世纪杰出的学术大师王国维,正值其学术生涯巅峰之际,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弃世。消息甫传,顿使海内外学界同深哀悼。人们在痛惜他“中道而废”之时,更竞相揣度其不明不白自沉的原因。70余年来,猜测、推论,诸见纷陈而时有新见,又因各执一隅而难以定论,遂成20世纪中国文化界一大“公案”。
王国维自沉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处于激荡变革之际。1924年,冯玉祥兵临北京,逊帝溥仪被逐出宫。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后,北洋系统的冯玉祥、阎锡山先后易帜。北洋政府分崩离析,京畿之地草木皆兵。此时,王国维任教的清华校园也失去往日宁静。
据当年的当事人回忆,其时王国维虽然日常言行无异常时,但言及时局,辄神色黯然,有“避乱移居之思”。而当时,他生活与精神上的依托者罗振玉已携眷东渡,梁启超养疴津门。生性孤僻的王国维与他人少有交往,唯与清华研究院主任吴宓过从颇密。6月2日早晨,王国维忽然找到吴宓,说有事将外出,需借用5元钱。接钱后就出校门雇人力车急行而去。到了下午,家人找到吴宓处,说他没留片言出门至今未回。吴宓便着人四处寻觅,后从车夫处得知一长者去了颐和园,众人便到颐和园,也是遍寻不得。后来又从管理员处得知,有一长者曾在排云殿鱼藻轩字走廊徘徊多时。大家又寻踪找去,只见一地烟蒂,却不见人影。忽见稍远一点地方水中似有人影,有人就下水探寻,果然触到一人体,头没于湖底泥中,而后背衣衫还未完全浸透——正是已死多时的王国维。
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为“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郭汾阳(光明日报1999315)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
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至老,王国维也没有剪掉作为时代象征的辫子。
1913年起转治经史之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先后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
1923年春,当时溥仪小朝廷要选海内硕学之士,王国维经升允推荐,到北京充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五品)。
次年冬天,冯玉祥“逼宫”事件发生,王国维结束了“南书房行走”的工作。胡适、顾颉刚等人邀约他出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仅任教授;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时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颤栗和遗憾,也给后人留下了难解之谜。
当时的一些清朝遗老把王国维比作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清史稿》还为他立了个“忠义传”。一向苛以誉人的鲁迅先生认为“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热风·不懂的音译》)。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
参考资料:
回答者:lmasdf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5 18:18
--------------------------------------------------------------------------------
王国维早年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学习外语,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后来却又被其利用,激愤之下,不肯偷生!
1922年在溥仪的紫禁城小朝延内当五品官“南书房行走”,并得到了“食五品俸”,“赐紫禁城骑马”的封赏。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由于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思想极其郁闷,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个人恩怨,“国家”存亡,圣人亦难免于俗世,死因大概如是,请各位方家指教!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他博学多才,既擅长写诗,又通晓音律,还精通绘画、书法。王维的诗现存四百多首,他前期的诗富于进取精神,讥讽权贵纨绔,反映边塞生活,书写游侠意气,多表现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后期由于张九龄被贬,王维对现实感到失望,加之中年丧妻和深受佛道影响,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并致力于山水田园诗写作。其诗将诗情、画意、禅趣、和谐韵律有机地熔为一炉,意境寂静幽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寂静幽清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即意境。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无论是描绘秀山丽水,还是摹写茂林修竹、村舍农事,都营构了一个远离尘嚣、空明洁净、物我神会的艺术境界,犹如世外桃源,空寂、幽静。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黄昏美景。一场秋雨后,秋山幽净,清爽宜人。皎洁的月光播洒在清新、青翠的松林间,清泉在光滑洁净的溪石上缓缓流淌。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男女。全诗融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的生活美于一体,意境清新、幽静、恬淡、优美,读来心旷神怡,令人神往。
王维山水田园诗寂静幽清的意境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他中年丧妻未再娶,生活上清苦孤寂,张九龄罢相,政治上失去依傍而进退两难,对仕途感到厌倦,惟有将心神寄托于山水林泉。“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王维擅长极其传神地描摹山水田园状貌,并与他闲适的生活、恬静的心境有机地契合,达到物我合一。如《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描写新晴野外的秀美景色。雨过天晴,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极目所视,没有一丝尘垢,显得特别明净清新。遥遥望见一座小山村的门楼紧靠着溪流的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银白的溪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这俨然是一幅层次分明、美妙绝伦的图画,意境清幽秀丽,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王维受母亲影响从小信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因而其意境构建还源于他精通佛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往往显现幽寂冷清的意境,蕴含着清净、静谧、深远的禅意。正如朱光潜所说:“(王维等三人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
王维山水诗中常用“空”、“静”、“闲”、“清”、“寂”等字眼来显露禅意。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傍晚时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幽静。“空山”又“不见人”,这是何等空寂清冷!而这正是诗人要体现的大自然空静之美;后用空山人语、林中夕照衬托幽静,展现寂静幽清的意境。《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意境“清幽绝俗”(《岘佣说诗》),诗人意在表现“深林”的寂静,以琴声和啸声来衬托,大有“鸟鸣山更幽”之趣,这里远离尘世“人不知”,只有清风明月幽篁相伴,这是何等的清寂!《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传达出随遇而安的自然和谐、深得物我两忘的禅趣。《辛夷坞》“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花在幽静的山谷里自开自落、悠然自得。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寂世界,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胡应麟在《诗薮》中说,《辛夷坞》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二 独具匠心的技巧
1 “诗中有画”
王维善于用画家的眼光观察世界,能自觉不自觉地将线条、色彩等绘画技法转用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读他的诗,如展开一幅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画轴。《河岳英灵集》赞王维“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苏轼誉之为“诗中有画”。这些都精辟地概括了王维诗歌的特征。“诗中有画”不惟王维独具而冠之,并成为千载定评,是因王维比其他诗人更胜一筹。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都能充分显现这一特点。又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诗人选择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苍翠寒山、缓缓秋水、渡头夕阳、墟里炊烟,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渭川田家》选取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等景象,组成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王维极善于运用色彩调配,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如《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读之如置身阳光明媚的春天,听到了屋上春鸠叽叽喳喳的叫声,看到村边一片片洁白杏花迎春开放。《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绘形绘色,在分别点明桃、柳后着红、绿色,使桃、柳鲜艳醒目,进而渲染,红艳的花瓣上微带隔夜的雨滴,更显柔和鲜嫩;碧绿的柳丝清晨笼罩在白茫茫的雾霭中,更袅娜迷人。这美景让人犹置身于蓬莱仙境,真是妙不可言!《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幅由白石磷峋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绚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2 白描手法
白描主要是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终南山》全诗采用白描手法描绘终南山三幅美景,“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写高峻绵远;“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绘云雾缭绕、变幻莫测;“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述辽阔、众壑形态万千。王维的许多山水诗如《新晴野望》、《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都采用移步换形、一句一景的方式来描摹山水田园,寄托诗人的理想情趣。
3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可使诗的结构更紧凑,形象更鲜明,容量更丰富。如《新晴野望》用“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虚写农事,给原本寂静清丽的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想到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与前面描绘雨过天晴野外的美景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优美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都是典型的以虚间实、虚实相生的杰作。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和静态的描写,两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如《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是写静,“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表面写动,实则巧借绿萍的“开”“合”,反衬萍池的幽静。诗句富有生机活力,全靠这以动写静之功。《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静、视听结合,构成一幅清丽、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显得清新、优美、恬静而又有生气。《青溪》:“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意境美。
三 朴实凝练的语言
1 语言朴实自然,平淡中见神奇
王维极少用生字僻词,在许多朴实的诗句中用一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点化”,生动、新奇,耐人寻味,令人叹为观止。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月光用一“照”字,活现月照松林迷离恍惚的特点,写山泉着一“流”字,活现水石相激飞花溅玉般流淌、�琮和鸣的动态。两动词就使整个诗句妙趣无穷。《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极言景物的单调,“直”表现“烟”的劲拔。横贯大漠的黄河,给人的感受只有“长”,令人伤感的落日因其“圆”又增添几分亲切和苍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2 巧用典故,画龙点睛
其诗在描摹秀丽景色后,往往引用古代故事和化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怀。《青溪》“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暗用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不仅表明诗人喜爱青溪,还表露仕途失意自甘淡泊之情,耐人寻味。《渭川田家》“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意的反用。这些用典都与写景浑然一体,表露诗人眷恋山水、急欲归隐田园的情怀。
3 偶用叠词和修辞,妙趣横生
叠词在诗中虽用得不多,但用得高妙,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栾家濑》)、“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田园乐》)。尤为人称道的是《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描绘了广漠田畴、白鹭盘飞、夏日密林、黄鹂和唱等自然景色,“漠漠”道目力所及都是一片片水田,视野迷蒙苍茫;“阴阴”绘夏季蔚然深秀的辋川密林,两种景象互相映衬、配合,把积雨天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清沈德潜认为:“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字,乃死句也。”(《唐诗别裁》)
王维山水田园诗直接摹写山水的情状,偶尔妙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写得妙趣横生。青苔本是无生命之物,作者用拟人化手法,将它幻化成活泼可爱的孩童,亲昵地依偎到诗人的衣襟上来。这一看似平常实则奇崛的点睛之笔,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
四 和谐独特的韵律
王维通晓音律,“性闲韵律,妙能琵琶”(《集异记》)。其诗均具音韵美,无论外在节拍还是内在韵律,都和谐优美,韵味悠长。王维诗中有一种独特的交替押韵方式,即两联中上联的第一分句与下联的第一分句押韵,上联的第二分句与下联的第二分句押韵,这种押韵方式虽不普遍,但别具一格。如《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前两联“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中“杖”与“响”、“头”与“流”押韵;《冬日游览》前两联:“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中“门”与“林”、“目”与“陆”押韵;《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直”与“骑”、“圆”与“然”押韵。这种交替押韵方式构成回环往复的音响效果,使诗歌极富音韵美。
总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极具艺术魅力,是与他独特的生活感受、多才多艺的素养、匠心独运的艺术表现技巧分不开的,他用生花妙笔营构寂静幽清的意境,显现空寂幽深的禅意,融绘画技法于诗歌创作,“诗中有画”,读其诗犹如置身恬淡幽静的山水之中,加之极具表现力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使其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