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飞的电影故事

雁南飞的电影故事,第1张

1939年冬,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某部连长魏得胜在一次激战中负伤被捕。后伺机打死敌班长,逃出敌手,拖着伤重化脓的右腿,沿路乞讨,寻找部队。次年春天,魏得胜在一山沟里偶遇开小差离队的小徐子和淘金老汉齐大爷。为弄到掩护身份的通行证,他暂时留下淘金,在劳动中与齐大爷结成患难之交。

不久,他谢绝齐大爷的好意挽留,重新上路。但由于小徐子的出卖,再落敌手。在日寇的毒刑拷打和假枪毙的恐吓下,他坚贞不屈,又被送下煤井当苦力,饱受摧残。后魏得胜冒险找到一个废井口,率众逃出虎口后,又继续南行。

秋季某日,他晕倒在一条小溪边,被齐大爷之女、善良的寡妇玉贞救回家中。在玉贞的精心照料下,魏得胜逐渐康复。在这段不寻常的日子里,二人建立起真挚的感情。但魏得胜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毅然辞别玉贞,朝着南归大雁的方向继续前进,终于找到了部队。

影片《雁南飞》的导演是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他是苏联第一代著名**艺术家,50年代诗**的倡导者,讲究运用“情绪摄影”的理论,用强烈的情绪色彩来感染观众,在影片总体风格上追求诗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叙事结构。代表作《雁南飞》赢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也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后来的《未寄出的信》和《我是古巴》延续了他抒情式诗化风格。

《雁南飞》的风格就像一首诗,是诗**的典型代表作。因此被人们称为“诗**”。

这部影片拍摄于50年代末苏联文艺环境宽松期间,片中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在拍摄中采用大量升降镜头,远镜极为高超,黎明前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男女主角的恋爱戏极为回肠荡气。

这部**干净,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形态的表述,除了最后一段演讲,全片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等待未婚夫的女人琵琶别抱,又各种思念和想象自己应得的那份“幸福”。

这部**:美丽的长镜头,对光影的细腻处理、水面的倒影以及树林的意象。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雁南飞主要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

表达出门在外,想念家乡,想回家的情感,也可能是表达一个人的志向远大,南飞是为了寻梦。除此之外,大雁是候鸟,秋天时飞往南方去越冬,雁南飞有天气转凉之意。相对而言,大雁朝南方是飞去过冬,南方属热带气候,比北方要暖,食物会比北方充足,大雁属于候鸟,往南飞是去越冬。

大雁南飞注意事项

大雁南飞是在24节气的白露,即在每年的9月7~9日开始。“寒露雁南飞,菊花开”,“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大雁从白露开始到寒露一直往南飞迁。

大雁南飞的飞行的途径一般分为两条,一条路线由我国东北经过黄河、长江流域,到达福建、广东沿海,甚至远达南洋群岛、另一条路线经由我国内蒙古、青海,到达四川、云南,甚至远至缅甸、印度去越冬。第二年,又长途跋涉地飞返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35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