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
第一学段要求 “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 、 “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 ;第二学段要求 “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 、 “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 等,这些要求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直观地、整体地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从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来认识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人们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 … 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直观形象。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 “ 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 。 “ 辨认 ” 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表面,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像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实物到图形,从整体到局部的安排,揭示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二学段要求 “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 、 “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 。射线和直线涉及到了无限的概念,与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正方形等相比,在现实中没有 “ 直线 ” 的实物原型,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抽象与想象。认识线段要容易一些,因为现实生活中有 “ 线段 ” 的实物原型。
类似的,学生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也比较困难,可以利用两根铁轨作为实物原型来描述,两根铁轨不相交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事实,都揭示了平行线的本质,但铁轨无法总是笔直的延伸,所以在从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还需要想象,这有助于学生发展抽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二、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
新教材内容编排上增加了 “ 视图和投影、展开与折叠 ” 等内容。
视图和投影,过去小学没有,现在小学数学几何和图形当中,增加了观察物体,
这部分在课标上有两个要求。
第一个学段的要求是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这是辨认。很多教材里面是这样,有的是拿个实物,有的是拿熊猫玩具等,让孩子们从各种角度去看,看的时候,孩子们就发现,不同角度看到的熊猫不一样。
第二个学段的要求能辨认从不同方向,方向是从前面、侧面或者上面来观察,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的形状图,这个形状图实际上就是一个平面图,就是从水平方向对物体所做的一个投影,也就是拍照。
拍照的结果,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视图,但是它的确实现了,把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一个转化的过程,这是过去小学没有的,现在有了,这两个阶段的目标要达到,就为第三学段的正式的视图和投影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折叠”和“展开”,过去教材也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展开图。但是这个做法现在要加强,而且在进行折叠和展开当中,操作过程,必须要通过儿童的想象,这个过程本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这是让孩子们认识到,立体图形的结构和展开图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怎么让他来认识这个对应关系呢?
例如,“正方体展开图”课例。
通过课例可以看到,孩子可以折一折,通过操作找到结果;也可以不折,先想一想,我们提倡先想象,再动手验证,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让学生操作的时候,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首先得想象一下,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然后再通过操作,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而这个过程,学生参与这个想象,包括动手操作,包括把这个过程表现出来,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的这种想象也好,操作也好,实际上进一步理解,我们讲三维和两维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就是你讲的对应关系,是经历了下面过程。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 ,体现了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具体要求,目标是在图形转换中引导学生观察、抽象、想象,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应注重展开与折叠的操作过程,通过想象实现图形之间的转换,让学生记忆展开图的数量或类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认识图形过程中大量的操作性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图形运用也日渐广泛。图形越来越多的替代了以往的文字说明,很多地方开始采用图形这种简洁快速的方式给人们以最快的信息传达。
图形本身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种形式,将它运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种特殊而富有活力的形式传递信息。它作为一种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一种传达信息工具。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信息要进行广泛而直接的传播时,简洁明快的图形比繁琐的文字有优势。图形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人们传递信息,通过视觉的直接反映,传递信息速度要比文字快得多。特别是在一些需要迅速做出反应的时候,图形的优势就更加明显起来。
图形在今天的城市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运用范围主要在以下方面:
1交通引导
交通标识作为一个城市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顺利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交通标识通过高对比度和鲜明易懂的图形来向驾驶人与行人传达城市管理者的管理信息。如直行、转弯、步行等道路指示标识。再如,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停车、自行车走向指示的交通标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形迅速地向人们传递道路行驶的类型和前方道路的情况,通过高色彩的反差让受众很远就可以做出反应。
2商业服务方面
在今天的许多商业活动中也大量地采用了图形的说明信息,图形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和可识性。
如中国银行和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快餐店,通过图形反映24小时的营业方式。如果只有24小时这个数字无法更加生动的传递24小时这个营业时间,在两个案例中都加入了太阳与月亮的图形进去,这样让受众很快地理解了白天与黑夜这个概念。同时麦当劳的海报中通过心型的图案加重体现它的折扣信息,同时加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再如,中国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海报中运用了e字母的变形图形让人们联想到数字网络的快捷性和时尚性。E这个字母是互联网与计算机的表述很容易让人们产生这个联想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在海报中我们在远处只能看到一个e而网上银行的字体已经弱化了,但同样不妨碍我们理解和接受这个广告给我的信息,这就是图形的力量所在。
3人机界面
在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的今天,人和机器的信息交互也显得十分重要。在今天的机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图形的方式来加快人与机器的交流速度。使使用者可以迅速的掌握机器的使用功能。
电器是我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器工业的发展,家用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丰富。人们在购买一个产品回到家中在使用前都是厚厚的一个说明书,给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图形元素大量的使用在人机交互界面中大大改善了这一点。通过图形传递的信息,人们可以依靠本来拥有的生活信息进行联想从而迅速的掌握产品的使用功能。图形的使用是人机界面方面的巨大进步。如洗衣机的洗涤剂与水位关系说明;再如手机的人机界面也大量采用了图形标识。
4产品的功能、特性及使用说明表述
现在商品的外包装上的功能及使用说明表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样图形凭着独特的亲和力和信息传递的直接性也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如洗涤剂外包装上通过形象的图形来强调产品的使用方法和功效,让人们直观理解哪些污渍是可以去除的和不同洗涤方式中的使用量,这样的生动表达方式是使用者可以更快更好的使用产品,加强了产品特性的宣传力度。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产品外部包装上都通过图形来表达产品的运输条件和特性。如不同电器的外包装盒上的图形,通过这些简单图形可以清晰地给运输人员一个信息,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运输方式。这样的图形运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速度和减低了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风险。
5公共指示方面
一个城市必然有许多公共服务功能,在各个方面图形的使用也是非常的多。图形的使用是很多公共信息更加的人性化和亲切化。
城市公共设施常见的图形运用是我们日常城市中常见的图形使用,如男女厕所的区分标识,高压电的危险标识,公用电话的标识,垃圾桶的标识及垃圾分类标识都准确而生动的表述了管理者要传递的信息。公交车站的背景图形表述了这个设施的功能同时还给人们传递了文明乘车的行为准则。如果用文字来说明的表现力就要差了很多。
现代图形设计在形式上日渐符号化。简洁明了的图形受到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喜爱。图形设计和其他设计门类是共通的都是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和功能需求的变化是巨大的,和其他设计门类一样图形设计也要更上这个步伐不断的设计出符合潮流符合功能的新形式图形。
在这个读图的时代,图形符合必然会更加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接受。图形在人们的生活中也会更加广泛的使用。图语时代正在进行。图形除了满足人们对信息传播需求以为,也更加要加入情感化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内容摘要:在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课程设置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本人在教学中也深刻体会到情感在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去努力学习,消极的情感将阻碍学生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因此,在倡导和谐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掘、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学习习惯、融入生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积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认识、欣赏与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设置各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中,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巧用于课堂,用生活问题激活课堂,用已有的数学现实激活学生的思维,就使得数学课堂有了生活之水的滋润,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首先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使学生在生活中与人民币相关的场景历历重现,接着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以前是怎样辨认人民币的?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在交流中,学生的经验得以分享和补充,课堂呈现一种互动的态势,教学活动由此变成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制造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如在教学《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复习了能被2 和5 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来考老师,学生随便提出一些数,老师都能很快的说出能不能被3 整除,这时候学生很好奇“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就说出这些数能不能被3 整除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3、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生的数学情感往往是在教学课堂中被问题情境所激发,从而培养起来的。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问题要问得巧妙,问得引人入胜。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穿插一些趣味性、新奇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会很快伸出两个手指头。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4、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所谓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的一种内部状态。它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者组成的一种互相关联的统一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态度与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价值观及情感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只有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来不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能刻苦认真、谦虚自信、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试做: 1、树立明确的目标 人们常说:有目标像百米赛跑,无目标像沙滩散步。为什么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觉得学习缺乏动力?总是感到不快乐但又找不出原因?这首先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基于此,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意志,是很难强迫操控的。然而,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的调节和控制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节课,如果学生情绪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热情洋溢、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学生只要对数学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就能保持数学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成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能学好数学,人人都能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数学教学要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所以,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学生自信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在学习中能得到成功。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赖以传授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学生人生初期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使他与社会与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他整个的人生。那么,作为老师 应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改变角色 教师应从传统的由教育的主宰者、操纵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励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能动的实践者。如果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为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促使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2、尊重并赏识自己的学生 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更需要教师的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捕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切忌用主观的喜好来判断学生,学会“蹲下来看孩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3、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学困生就象受伤的花朵,更需要老师格外的扶持和关心。如果教师对他们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只能促使受伤的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反而教师如果信任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这句话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影响着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就学习习惯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例如,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教师就要结合教材上的图有意识地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确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又如,笔算教学中设计帮助小动物检查改正错题的活动,可使学生加深对笔算方法认识的同时领悟到“计算时要细心”。再如,放手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评价伙伴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进而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合作交流的习惯等。习惯是长期逐渐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只讲大道理就完事,只能在教学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改步伐,选择最能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重要的是学会了学知识的方法,真正做到是学习的主人。 五、将数学课堂融入生活,认识数学的价值。 课程标准中谈到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生活化的数学。我在数学教学中十分关注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乐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身边的事物,喜欢用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用人民币去商场购物;教学“年、月、日”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年历;教学“认识时间”,我让学生记下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与同伴对照,看谁的时间安排更合理�6�7�6�7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确实是有用的,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并在数学学习中逐步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去亲自感受、体验、领悟。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未来审视今天的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 参考文献: 1、赵德成,《课程 教材 教法》2003 年9 期《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2、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 3、刘忠智,《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人文、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意义,除去它对教育实践的引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我们寻找认识教育的新视角。这个新的视角,实际上已经潜藏在人文、人本的教育思想之中,那就是情感的视角。
教育情感固然可在教育者的精神系统存在,但它现实的显现却一定在教育活动和教育生活之中。在情感的视角,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情感实践。具体而言,教育的起源具有情感特征,它是以积极的价值倾向和生命关怀意识的出场为标志。
教育的过程需要教育情感的支持,教育没有了情爱,就相当于没有了价值倾向和生命关怀意识,也就只剩余可以独立存在的教、训、诲、化这类中性的行为;教育的追求以情感和价值发展为最重,社会借助教育想从个体那里获得适宜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者因从事教育而获得情感和价值上的进步。
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作用与表现手法
图形创意是设计者用独特的表现方法与创意设计图形,来准确表达设计作品的主题内涵,用艺术的手法将语言转变成图形的设计过程。广告设计中视觉中心就是图形创意,它的原则是用来传播信息,并用新颖的表现形式与方式说明信息内容,以独具匠心的画面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给人留下十分深刻印象。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高,对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因而分析探索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应用,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图形创意的含义及特征
1、图形创意的含义
图形是图画记号,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有效视觉形式。创意既是创造新意,寻求新颖,追求独特的意念,主意和构想。
而创意图形是经过设计者创造后,用独特的表现方法与创意设计图形,来准确表达设计作品的主题,用艺术的手法将语言转变成图形的设计过程,并能够体现出创新意识的图形。它的根本原则是传播信息,先导则是创造性思维,以独特创新的方式来传达其信息内容。同时创意图形也是对传统图形的突破,设计者利用多种方法对图形进行创新后,使图形能够呈现出新的含义,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是设计师们智慧的结晶。
2、图形创意的特征
图形是传达给人们信息的一种视觉形式,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内容形象具体化。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创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于其他的二维设计有所不同,它的情感表达需要在某种特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1)准确传达信息是图形设计的核心。图形的视觉表现是围绕图形的设计而传递相应的信息,优秀的设计师会选择合适的角度,用自己的图形创意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从而达到其信息传播的目的,使受众在观赏图形的同时接受图形传递的信息。
(2)具有独特的视觉感受。优秀的设计师会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在准确表达信息的基础上,图形要新奇、与众不同、有个性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加强人们对图形的印象。
(3)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教育、习惯的不同,其对广告设计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设计师在图形创意时就要对目标对象的各种情况进行认真考虑,这样才能适应各种目标对象的心理。才能在庞大的视觉信息中独树一帜。
二、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
平面广告设计的灵魂是图形创意,它在平面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形创意能够十分形象地传达视觉信息,并与艺术思想渗透交流,同时利用新颖的创意图形来传达设计师想要表达的主题内涵,最终形成与消费者有效的沟通[1]。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多数人们对文字性的阅读缺乏一定的耐心,而图形创意简介明了、有效传递信息的特性,增强了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的趣味性,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此外图形创意对加深人们对广告主题的深刻印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形创意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图形创意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经科学研究得知,人由视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为90%以上,所以视觉形象要比其他形式更具有冲击力。而平面广告与电视、网络等不同,它要在二维空间传达信息,因而图形创意与文字相比更加直观,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2)图形创意能直观准确地传达信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承担着吸引人们注意力和准确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并能够与受众产生共鸣。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信息时代,大多数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阅读文字。因而图形创意借自身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与生动性,使人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懂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还能够使人们形成深刻的广告记忆。所以在平面广告中应用图形创意能收获更好的广告效果,同时也实现了其营销的目的。
三、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人们对于一则平面广告得认识,第一是感性认识,而图形是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我们平常所说的图形创意就是图形给人们感性上的刺激愉悦,让人们有了最初最深刻的的印象,因此,平面广告想要引起人们关注的关键点在于充分、巧妙、生动地利用图形。图形要在瞬问抓住人们眼球,其重点在于创意。虽然图形创意前变万化,但它终源于生活,还是有据可循。常见表现方法如下:
1、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是经过设计师大胆想象后而创造出来的,并非凭空产生而来的,是设计师在创造中通过合理的逻辑思维,将两种或多种没有任何表面联系却有内在联系的物体进行组合,创造出的新形象。同构图形要求组合后的新形象要给人以和谐、自然的感觉。它能够让观赏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并且可以表达深刻的内涵。例如安德鲁弗朗科伊斯设计的杂志封面,一个男人和头上一个女人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女人体蜷曲的造型正好构成了男人头部的一个部分,这种结合,不再是普通人体或物体的再现,而是利用了各自物像的共性将两者合二为一,给人亲切、简洁、幽默的感觉。另外陈泓设计的海报作品《人与自然》,画面中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与鲸鱼的尾部以及标志图形三者同构组合,将人、鱼和标志三者结合得天衣无缝。鲸鱼的尾部变成女人体的泳裤和人身体的分界线。标志在中间位置,则成了女人身体的肚脐。这种艺术化的处理,形体上的巧妙结合,既给人优美的造型美感,又让大众产生与自然更亲近的感觉。这些都是同构图形在作品中的表现。
2、共生图形
共生图形是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它通过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利用共用的空间、形、线等设计元素,利用形的相似性进行创造,同一空间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象共同享用,使它们相互依存,使一个形象生动巧妙地融入到另一个形态中,从而成为对方整体中的一部分,构成一个完整体。
在共生图形里,不论是全部共用、局部共用还是仅线条共用,它们都只是设计师们想象、夸张后的新产物。它在平淡中求神奇、不合理中求合理、反常中求正常的方式,给人以独特新奇的感受[2]。例如鲁宾所作的《奇怪的杯子》,图形与底相反相成,杯子的负形形象是两个人脸的侧面像,即两个人脸外形与杯子的造型共用其轮廓线,显示了其创意的美感,传达出万物和谐共融的意识。
3、正负图形
正负图形是指正形与负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借用,形成在一个大图形结构中隐含着两个小图形的一种创意图形。 一般来说,正负图形要由图形和衬托图形的背景两部分组成。其中图形的部分称为“图”,背景的部分称为“地”,把“图”与“地”之间的分界线巧妙地处理,成为两者的共用线,就会产生一种时而为图形,时而为背景的现象,画面里的每个空隙都会说话,这就形成了正负图形。 例如德国设计师德雷维斯基雷克斯设计的作品《安托尼和克雷欧佩特拉》,设计师运用了平面造型空间,将女性和蛇之间用正负形分割,正负形一线两用,体现出了艺术营造的美妙空间。在人们观赏女性柔美的形象时,又能隐约感受到正形中那条游动的蛇,形体的灵动变化随着视觉的移动而不断变换着。
此外,正负形的相互借用,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中国道教中的太极图,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民间俗称“阴阳鱼”,它图式简单、内涵丰富,生动的地表达出了相辅相成、阴阳轮转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3]。
4、矛盾空间图形
在二维空间里运用三维空间的表现形式错误的表现出来的称为矛盾空间。矛盾空间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幻想空间,它具有表现多视点的特性,多数是应用在艺术设计上。它以自身独特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提到矛盾空间不能不提到埃舍尔,他绝对是这个领域的鼻祖,他的作品具有很深的视野。他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他的《凸与凹》、《上和下》等作品,以非常精巧的写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各种出乎意料的结果,至今令人玩味无穷[4]。另外福田繁雄的图形作品在图形设计中巧妙地将图形加以分割,将图形中的空隙变成实体,三维空间变成多维空间。看似两个形象共用一个平面中,又处于两个不同的空间里,福田繁雄创作图形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此。
5、异影图形
异影图形是指一个客观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异常的变化,呈现出与原物不同的对应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异影图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非常巧妙合理地转换影子,简洁明了地表达广告主题。设计师们用影子的语言来丰富人们的视觉,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表现更有意义的意念。例如作品《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性》,作品粗略扫视之下,大众往往以为那只是一只狗写实的影子,但实际上,设计者对影子造型做了变幻。这时,影子的造型成为真正的`中心和隐含意义所在。在图形设计中,设计师根据主题的需对影子进行加工改造,通过影子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内涵。
四、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或整个画面,一些好的图形创意设计可以使受众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通过视觉就能理解和沟通,还可以使人们跨越文化差异、地域限制、语言障碍等进行交流,达到良好的艺术共鸣效果。设计者的作品要想独具特色、脱颖而出,就要巧妙,恰当地应用图形创意。图形创意以它独有的魅力成为广告设计中的视觉中心点,它能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
1、图形创意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前提是准确渗透产品特性和广告理念。推行创意需根据产品的基本广告诉求,同时又巧妙地利用图形创意表达产品信息,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有效引导受众的消费行为。一则优秀的平面广告应将产品诉求与图形创意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图形创意的表达要十分准确,在准确表达产品信息的同时,积极迎合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求。
(2)图形创意的基本要求是追求表达上的简洁。由于平面广告设计只能二维空间里进行,信息的承载量有限,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普遍缺乏阅读耐心。只有采用直观简洁的信息表达方式,才能使受众在短时间内领悟到广告传达的信息与内涵,从而提升广告传播的质量。
(3)图形创意的趣味性是影响平面广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图形创意要满足人们的趣味心理,良好的趣味广告设计大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运用图形创意完成平面广告设计时,应在图形创造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可以将图形形象进行拟人化处理,也可以利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视觉效果,还可以适当地加入卡通形象。这些趣味的图形创意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2、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1)传达鲜明的主题思想。图形创意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和最直观的语言,它以最简洁直观的元素来表达广告设计的主题内涵。
平面广告是通过视觉传播给受众信息的媒介,平面广告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吸引人们的注意,要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平面广告大多是在户外展示的,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才能在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让受众主动观赏、过目不忘。
(2)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广告,并能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取决于作品中应用的图形能否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并引起受众共鸣。那么在图形创意的应用时可以考虑到图形创意的数量和面积。创意图形在作品中使用的数量要少而精。一则广告设计需一两个高而精的图形,图形要生动形象地突出主题,做到以一当十。另外,在作品中恰当合理地应用图形的面积也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大面积的图形在画面中渲染气氛,能使作品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形创意凭其自身生动形象的视觉表现手法,刺激了受众的视觉感受,达到了广告设计传递信息与推广产品的目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我们一直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图形所包围,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势必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设计师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创意图形在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不断学习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遵循图形创意的应用原则,在传达广告诉求的同时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平面广告设计,这也正是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存在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