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时期的介绍

古典音乐时期的介绍,第1张

巴洛克时期:

JS巴赫,代表作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强烈推荐)、马太受难曲等

亨德尔,代表作《皇家烟火音乐》、《弥赛亚》等

古典主义时期:

海顿,代表作作品很多而且都很经典,比较有名的比如惊愕交响曲之类

莫扎特,代表作钢协no9,13,17,20,21、交响曲no40,41、安魂曲等

贝多芬(有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代表作九首交响曲等

浪漫主义时期:

舒伯特,代表作交响曲no8,9、鳟鱼五重奏,死神与少女等

舒曼,代表作不太好说,a小调钢协算是比较有名的吧

肖邦,代表作钢协no1,2、叙事曲no1,2,4、奏鸣曲no2,3等

李斯特,代表作钢协no1,2、死之舞、浮士德交响曲等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钢协no1、小协no1、天鹅湖、胡桃夹子、交响曲no4,5,6等

瓦格纳,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罗恩格林等

门德尔松,代表作仲夏夜之梦等

韦伯,代表作钢协no1,2等

车尔尼,代表作a小调钢协等(= =)

斯美塔那,代表作我的祖国

布鲁克纳,代表作交响曲no7,8,9

勃拉姆斯,代表作交响曲no1,2、钢协no2,a小调小协等

德沃夏克,代表作交响曲no1,6,9等

拉赫玛尼诺夫,代表作钢协no2,3等

剩下的诸如比才、埃尔加、霍尔斯特、帕格尼尼之类查伪基百科吧暂时只能想到那么多了

顺便丢张图

文革期间,因为译制片较少,且集中在当时与我们有友好关系的几个国家,因此,那个时期引进的国外**,会在观众中诱发出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特别观感。

在陈河的小说《黑白**里的城市》中写道:“《多瑙河之波》的热潮还没过,又一部阿尔巴尼亚** 《宁死不屈》上演了。由于这个**有女主角米拉换药时露出胸罩的镜头,**院继续每天爆满……”

从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间引进的国外影片所引发的特有的观众观影兴趣。

其实,《宁死不屈》在观众中烙印下的强烈印象不仅仅局限于此,崔永元曾经说过,《宁死不屈》是他童年时印象最深的一部**,而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回忆她童年的偶像时说:“70年代,我喜欢过阿尔巴尼亚一个**演员,他在**《宁死不屈》中扮演游击队员……”

《宁死不屈》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个时代引起如此深广的反响?

注意一下《宁死不屈》公映的时间。影片1967年拍摄,1968年在阿尔巴尼亚公映,1969年就引进中国,当年公映。

据记载,它是文革期间第一部引进的外国影片。在三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国外译制片投放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宁死不屈》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其新鲜感与冲击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观影狂潮。

这其中,当然有部分观众对影片里的部分镜头投入了特别的注意,但实际上,我们今天看一下《宁死不屈》里当时的所谓暴露镜头,其实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没有什么香艳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陈述的事实,也不够准确,因为那个换药的女游击队员,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学生的名字。

而据《**传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个换药的女游击队员,却导致了这部**于1973年在阿尔巴尼亚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这个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个导演,被认为思想意识存有问题,牵连到这个女演员,导致了**禁映。

而中国的观众并没有受到这部**在本土噩运的影响,依然对这部**一往情深。

当然,1973年之后,这部**,在中国也有淡出的趋势,它与文革早期的记忆纠缠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记忆深刻。

崔永元生于1963年,陈丹燕生于1958年,而另一个作家铁凝在她的小说《永远有多远》中也记录了文中的“我”对《宁死不屈》的迷恋,他们基本可以视着同一代人,决定了他们对《宁死不屈》有着相似的记忆与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来看《宁死不屈》,会觉得这个**恰恰印证了文革期间对阿尔巴尼亚**的评价,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说《宁死不屈》的叙事存有某种问题,它在现在发生时的情节中,插入九段回忆,把故事的连贯性分割得支离破碎,最后**只能看到断断续续的局部细节,却没有一个统贯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击队员受伤后一直住在米拉的家里,她是如何来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与家里新来的一个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围绕着吉它,而开始了他们的熟识,但是这个男青年后来哪里去了?

米拉被捕之后,地下组织暗杀了叛徒,接下来,却是导致德军下令枪杀米拉她们两个人,前后的逻辑关系给人的感觉,是地下组织的暴力行动,才导致了德国人的疯狂报复。

既然**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没有讲清楚,但**又为何能引发巨大的轰动?

从某种意义上,如果一部**过度追求内在的逻辑关联与巧立名目的内在关系,虽然能够给人以烧脑的分析乐趣,但是**过后,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反而难以给人留下印象。

而一个内容简单的**,却因为它的镜头的单一、缓慢,反而给人以强烈的瞬间冲击力。

加上当时《宁死不屈》放映的时候,国内的外国影片较少,很多观众看了一遍还要再看一遍,而观看**的环境,很多都是在乡间地头的露天场所,所以那种简陋环境下银幕上提供的断片式场景,十分容易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后衔接,片断的影像就具有强烈的刺激力与冲击力,这应该是《宁死不屈》这样的一个被中国观众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畴里的**,能够给人以强烈印象的原因。

《宁死不屈》里的女游击队员,在当时的中国引发巨大的关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与当时的中国青年在兴趣爱好、衣饰着装与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与同理心的缘故。

影片里呈现的 社会 形态,受到得天独厚的长期的欧风劲吹,远比同时代正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国 社会 来得更具有现代性。在那个 社会 生态下活跃着的青年,更能获得建国后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国青年的认同。

这也是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里的游击队员生活,能够给中国观众带来更为新颖的观感的原因。

综合当时观看**的观众的反映,我们大致可以看到**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几点,这种印象渗入到当时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个人记忆与文化情境中,从长远来看,甚至可以说影响到比一代人更为绵长久远的精神领域。

这种影响具体是:

这就是我们在本文开头部分提到的那种惊鸿一瞥的女性身着内衣的镜头。

而这种文革期间的特有的观影惊诧,可以说分布在当时的几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国内公映的译制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访时,就对**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达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说,他年幼时,“头脑中还没有漂亮的概念,记得我看李铁梅的时候都还没有,直到看《宁死不屈》,这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的**,说的是游击队战士被纳粹抓住了,但她们还是很乐观地弹吉它唱歌,她们穿连衣裙,领口开得很低,我觉得那里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宁死不屈》里的漂亮,实际上是一种青春的活泼气息,其实女主角看上去并不娇艳,与今日锥子脸刻意营造的惊艳之美,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现,却很接地气。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单纯的眼睛的闪动,都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觉,所以当米拉与战友最后走向绞刑架的时候,才反衬出扼杀如此强健的生命力的残酷,**传输出的是一种对青春与生命的礼赞,才让暴行来得如此黑暗与凶残。

很多回忆都提到从这部**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这一乐器,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吉它的风行一时,很多人都认为与这部**的推波助澜有着深切的关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带着回音的旋律,似乎能够让人产生共鸣。而影片里的德国军官,也试图用吉它来瓦解年轻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里弹奏的是一种勇往直前、无视生死的心灵自白,德国军官意图用吉它所弹奏的美的韵律,在女革命者的坚强意志面前,毫无作用。

可以说,吉它在**里述说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会让人追求更博大的善与真。

作家铁凝在小说《永远有多远》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衬衣带来的视觉魅力:“当我看完一部阿尔巴尼亚影片《宁死不屈》之后,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个宁死不屈的女游击队员米拉长得一样,我唯一的根据是米拉被捕时身穿一件小格子衬衣,而我也有一件蓝白小格子衬衣。”

《宁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镇的日常生活面貌时,表现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当时的中国人,对巧克力大多数并没有什么明晰的认识。

在余斌的随笔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记载:“《宁死不屈》大约是我们看到的第一部阿尔巴尼亚**,就是在这部片子里,头一次听说一种叫作‘巧克力’的糖。……我们谁都没吃过,没见过,据说中国最早生产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里没卖的……”

**里的调侃语句: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而且永远有理,成为当时民众口里的调侃语句。

影片里德国军官打台球的场面,也使中国观众觉得新鲜。

之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全国遍地开花的台球室,虽然不能说与这个**的诱导有关,但不能不说这一大众性的 娱乐 项目的影像记忆还是不可小觑它的现实影响。

女游击队员拿着手枪在屋顶一边奔逃一边射击,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迥异于我们战争片的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战争场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应受伤的女游击队员时,两个女性相互调侃,体现了青春的美好,也显现出一种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国**里的人物对话太过沉重,缺乏这种风轻云淡、涉笔成趣的幽默感。这种风格,很容易获得当时拥有了相当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国观众的共鸣。

**里德国军官牵着一条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势,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残酷与凶险。

但**引发的副效果却是引起中国观众对养狗的兴趣。

11、高领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击队员穿着高领羊毛衫也引起了观众的特别关注。在徐约维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书中写道:“最初对高领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时期,那时看阿尔巴尼亚**《宁死不屈》里面的男主角经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领羊毛衫,黯黯的颜色反衬着生命的年轻、激情之中又渗透着一种高贵的气质。这对于一个从事革命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分外迷人。”

《宁死不屈》在中国引起的反响,还包括配音者赋予了人物以一种新鲜的气质,给米拉配音的是刘广宁,她的特有的带有回音的细听起来掺着一点嗲味的声音,给角色增添了一种可爱的气质,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人物维度。

可以说,《宁死不屈》在进入中国之后,被时代、配音者、观众添置了原片没有的新鲜的内涵,说它是一部外国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国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嬗变过程,与中国当时的时代风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胶着在一起,使它带着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或许就是它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部相貌平平的**,但在那个特殊的放映区间,却能够产生那么大轰动的原因。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春天的秘密》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的特征,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尝试简单的描述春天特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难点:

丰富词汇,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春天,对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钢琴曲《多瑙河之波》磁带、《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收录机。

3、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4、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春天多美啊,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幼儿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老师带来了春天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春天会有哪些秘密

3、提问:谁听到了我带来的秘密(幼儿讲述)是什么秘密

4、讨论:春天美吗美在哪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

二、欣赏诗歌感受理解

(一)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欣赏后老师提问:春天在哪里都是谁告诉你的

(二)播放录音,幼儿第二次完整欣赏;欣赏后老师提问:它们是怎样告诉你们春天的秘密的

(三)分段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分段朗诵,逐段引导幼儿学说诗歌中优美的语句,并逐步出示投影让幼儿观察。

(1)欣赏第一段,理解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怎么样了(冰融化了)河水是怎样流的(淅沥淅沥)说了什么话怎么说的为什么要小声(因为是秘密)我们一起来学学。

(2)欣赏第二段,春天来了,理解柳树发芽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垂柳有什么变化(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春天还有什么也是嫩绿色的春风一吹,垂柳在微风中会怎么样(轻轻地飘扬)老师当春风,你们当垂柳好吗(师生边朗诵边表演)(3)欣赏第三段,春天来了,桃花开放。

桃花是怎样告诉我们春天的秘密的(红花脸,抿着小嘴)怎样说的(微笑着说)师生一起学抿嘴微笑的样子。

(4)欣赏第四段,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来了,谁飞来了刚才诗歌里怎么描述燕子的(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怎么叫的(啁啾啁啾地叫着)也是怎样说的(小声地)我们一边学燕子,一边学说:春天来了,春天在这儿。

(5)欣赏第五段,春天来了,麦苗发芽了。

春天来了,麦苗是什么颜色的(绿油油的)麦苗从什么地方怎么往上钻的(使劲地从泥土里往上钻)我们一起学学看。

(6)欣赏第二段,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忙着播种。

春天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播种)拖拉机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轰隆轰隆)拖拉机也是小声地说得吗怎么说的(嚷)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也在干活,它很兴奋,急着想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很多人,因为声音很大,我们叫"嚷"(幼儿学念)

三、分组操作表现表达

1、在大一班里,还有许多春天的'秘密,你们找一找、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

(1)听配乐诗《春天的秘密》:仔细倾听,并操作,轻声跟念,并将自己想到的优美句子编进诗歌里,幼教师记录下来。

(2)模仿诗歌中动作,并将自己想到的优美动作编进诗歌里,教师拍照记录下来。

(3)仿编《春天的秘密》: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动、植物、风景等材料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大胆仿编,教师提示每一段都有的重复句子不编。

(4)绘画《春天的秘密》:使用绘画材料,运用观察和想象创造性地画出春天的不同秘密。

(5)表演《春天的秘密》:选择头饰、服饰等,进行对诗歌中的角色和场景的创编表演。

四、展示分享参与评价

1、与同伴合作进行展示、体验、操作的分享。

2、与同伴自评、互评诗歌欣赏活动的发现、喜悦。

五、扩展延伸

1、春天还有很多秘密,在哪里想一想,找一找。把春天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同伴和老师。

2、跟随《春天在哪里》音乐表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万物都有了性的变化,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的叶子绿了,桃花儿红了,春天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这些都吸引了幼儿的目光。结合当前春天的季节,我开展了本节活动《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能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续编诗歌,学习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拍了许多相关的照片,并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绘制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将诗歌内容的一课件的形式一张一张展现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更快的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为续编诗歌的环节做了铺垫。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幼儿对春天的景象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大胆地对自己知道知识进行描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活动的时间把控不够好,但幼儿在最后的续编环节,表现得非常投入,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向隽殊

向隽殊(1925年4月7日-2016年12月12日),著名**演员、**配音艺术家,祖籍四川,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喜读诗文擅长书法的父亲,以他那古朴正直的家风和广征博引的家教,给幼年的向隽殊良好的熏陶。

向隽殊是中国老一辈配音艺术家,北京**制片厂演员。上学期间演过话剧,从影后主要从事**配音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入华北大学三部戏剧科学习,不久成为长春**制片厂演员,1986年调北京**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在长春**译制厂这块**译制事业的园地里默默地耕耘着。

2016年12月12日,新中国**配音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一代配音大师向隽殊在家中辞世,享年91岁。

中文名:向隽殊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5年4月7日(农历3月15日)

逝世日期:2016年12月12日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俄国问题、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

主要成就:第28届中国**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个人简介

1925年生于四川省巫山县。1949年从华北大学三部戏剧科结业分配到东影译制片任配音演员。先后为《俄国问题》、《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真正的人》、《流浪者》、《一仆二主》、《静静的顿河》、《复活》、《忠诚》、《战争与和平》、《人证》、《舞台生涯》等400余部外国影片配音,并因此荣获第一届中国**金鸡奖特别奖。还曾在《虎穴追踪》、《大小伙子》、《暗礁》等多部影片中饰演了重要角色,并为多部国产影片女主角配音。还曾参加多台话剧的演出。

向隽殊是我国老一辈配音艺术家,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在长春**译制厂这块**译制事业的园地里默默地耕耘着。她的声音融温柔娇媚端庄善良于一体,《卖花姑娘》中的花妮、《复活》中的玛丝洛娃、《蝴蝶梦》中的德温特太太、《人证》中的八杉恭子、《女奴》中的伊佐拉、《流浪者》中的丽达、《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古兰丹姆、《无名英雄》中的顺姬、《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南江村的妇女》、《摘苹果的时候》、《鲜花在盛开的村庄》、《春香传》。著名配音演员向隽殊为《无名英雄》的女主人公顺姬的配音不仅是她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创作,而且也成为许多观众个人成长史中的一段重要的记忆。她的配音绝妙地表现了顺姬内敛的气质和蕴藉含蓄的情感,那种在人生的逆境和抉择中闪烁出的人性的光辉,那种为了信仰而付出一切的坚定和执着。第20届金鸡百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

声音角色

“爸爸,以前我曾经给您写过一封信,今天我又给您写这封信来打扰您,可这是我最后的一封信了,”

不论是在广播里,还是在电视屏幕上,抑或是在银幕上,每当人们听到著名配音演员向隽殊朗诵《永恒的爱情》中的女主角罗西的这封信时,都能感动得落泪。而向隽殊自己也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位银幕后的艺术家,从一九四九年到长春**制片厂,参加了我国第二部翻译片《俄罗斯问题》的配音工作开始,度过了三十一年的配音艺术生涯,担任了二百多部翻译影片的女主角或重要角色的配音工作,塑造了众多的年轻、温柔、美好的妇女形象,如《前夜》和《忠诚》中的女主人公,《流浪者》中的丽达、《卖花姑娘》中的花妮、《复活》中的玛丝洛娃、《蝴蝶梦》中的丽蓓卡、《舞台生涯》中的特莱萨、《永恒的爱情》中的罗西等,都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记忆。正象钢琴家熟悉了琴键、小提琴手熟悉弓弦一样,向隽殊也熟悉了自己的声带,知道运用哪一个部位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她技巧纯熟,游刃有余。

我问向隽殊同志:“是不是仅仅凭着纯熟地运用发音技巧就能配好音呢?”她摇摇头,然后笑着说:“这还不够。配音演员是根据原片进行再创造的。要准确地体现原片中人物的气质、性格、精神面貌,就必须探索人物,把人物的思想脉络摸清楚,这样才能使声音和角色的形象统一起来。”接着向隽殊同志举了两个具体例子。在**《卖花姑娘》中,花妮看到瞎妹妹站在门口等她时说了一句话:“顺姬,你怎么又出来了!妈妈不是还病着吗!”这句话虽然短,如果对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不准确,可能会强调“你怎么又出来了!”变成对妹妹的呵斥,但是花妮和妹妹风雨同舟相依为命,对母亲生病忧心如焚。所以这句台词要体现既心疼妹妹,有挂念母亲,表达骨肉深情。同样,在《永恒的爱情》中,女主角罗西和男主角哈迈德一开始相遇时,虽然导演处理成喜剧,但罗西的内心是严肃的,她对哈迈德很反感。当哈迈德说:“对不起**,我的车停下来了。”罗西说:“不是车,是你让它停下来的!”这句话不能说得矫揉造作,如果说话娇滴滴的,会变成轻佻,这样就损害了女主角的形象。向隽殊把这句台词处理得很严肃,表明罗西不是一个轻浮的姑娘。向隽殊把自己读台词形象地比喻为“嚼碎了,咽下去,再吐出来。”

在三十一年的配音实践中,向隽殊配音的译制片《舞台生涯》和《永恒的爱情》,连续两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这次在杭州举行的“中国**金鸡奖”评比中,为表彰向隽殊多年来对译制片的贡献及其出色的配音艺术,特授予她特别奖。

人生经历

成长

向隽殊八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先是带着他们兄妹三人颠沛流离,后来生计实难维持,只得拆散一家骨肉,分别将孩子更换姓氏送给他人。年仅十岁的向隽殊便远离故土,被哈尔滨一徐姓人家收做养女。生离死别的哀痛使她过早地成熟了。她的性格虽然趋于内向,却锻炼得坚韧。就学期间,她奋发上进自强不息,以第一名的名次考取哈尔滨市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市私立贝满女子中学。

1941年,向隽殊刚满十六岁,养母令其成亲,这与她渴望自立不做寄生者的愿望是相违背的,她要求解除婚约,养母不允,她只好脱离开徐家,又恢复原来的姓氏。1943年,她就读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音乐系。在校期间,参加过话剧《群莺乱飞》的公演,受到观众好评;又应古城剧社之邀,在话剧《歌衫泪痕》中扮演女主角,显露出了她的艺术表演才能。

北平解放了,向隽殊由于少年时代的坎坷遭遇和多少年来流离失所的生活,使她对党有着说不尽的感情。她于1949年5月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华北大学文艺部戏剧科学习。九月份结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制片厂(长影前身),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译制影片的配音演员。从此,她和译制组的同志一起,切磋琢磨,开拓这项新兴的艺术事业,为增进同各国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教育

1943年就读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音乐系。

1949年入华北大学文艺部戏剧科学习。

名字

向隽殊,这是一个非常别致的名字,谈起自己名字的来历,向隽殊说,我父亲是一个老学究,给我起名字时他煞费了一番苦心,我的名字念起来并不是很上口,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都曾把我的名字念错,但有很多人却很喜欢我的名字,认为这个名字“音俗字不俗”。当记者告诉向隽殊有些材料介绍她时说她的原名叫“徐佩华”,对此向隽殊苦笑着说:这真是一场误会,编材料的人应该找我来核实一下,因为我父亲过世得早,我曾过继给别人,那家人给我改名为“徐佩华”,但几年以后我就把名字改过来了,我的原名就叫“向隽殊”。

生平事迹

三十多年来,她参加过近三百部影片的配音工作。观众熟悉的《复活》中的玛丝洛娃、《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尼亚、《没有说完的故事》中的女医生、《法吉玛》中的法吉玛、《没落之家》中的大**、《忠诚》中的艾明娜、《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卖花姑娘》中的花妮、《音乐家波隆贝斯库》中的贝尔塔、《舞台生涯》中的黛丽、《人证》中的八杉恭子、《春香传》中的春香、《蝴蝶梦》中的德文特夫人、《永恒的爱情》中的罗西、《独立与死亡》中的多米迪丽亚等,都是由她配音的。此外,她还为《满意不满意》、《冰山上的来客》、《冰雪金达莱》、《保密局的枪声》、《排球之花》、《杜十娘》等许多部国产故事片中的女主角配音。

向隽殊嗓音优美甜润,吐字清晰准确,语调变化自如。她在配音中,能够充分发挥语言的可塑性、动作性,用声音表现出不同国度、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来。经她配音的人物,既有天真活泼的少女,又有利欲熏心的贵妇人;既有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又有资产阶级的娇**;她忽而是名门闺秀,忽而是贫家妇女;忽而是勇敢的叛逆者,忽而是懦弱的牺牲品。她的声音,可以稚嫩得充满奶味,也可以刚劲得如金石迸击;有时象涓涓清泉在岩石间叮咚流淌,有时象狂风在山野中呼啸;有时象月下箫管如诉如泣,有时象高山飞瀑激越昂扬。形形色色的人物,她都能运用变幻多端的声音,准确地、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艺术生涯

声音

她在为《复活》中的女主角玛丝洛娃配音时,通过反复观看影片,阅读、分析剧本和托尔斯泰的原著,对玛丝洛娃善良、单纯的本性和她命运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以及她在这三个不同阶段中思想、感情、心理、性格的变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化为自己的感情,由衷地发出角色的声音。在表现少女时代的玛丝洛娃(卡秋莎)时,向隽殊怀着对角色深深怜爱的感情,运用甜润中带有脆美、爽快中略具羞涩、如同莺啼燕啭般的声音,表现了玛丝洛娃少女时代的天真、纯洁和对生活、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当玛丝洛娃沦落为妓女之后,向隽殊一方面运用比较混浊、沙哑并带有几分轻佻的声音,表现出一个酗酒过度、空虚颓废、玩世不恭的烟花女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怀着深深的同情,用愤懑的声调,表现了玛丝洛娃对屈辱的反抗。当虚伪的法律宣判玛丝洛娃有罪时,她发出了“我没有罪”的呼喊。向隽殊为这句台词配音时,加重语势和力度,几乎是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呼喊的。声音撕心裂肺,撼人心弦,交织着血和泪,有力地表现了一个真知未泯的烟花女对命运的反抗。当玛丝洛娃受到革命者的影响,从堕落中觉醒过来后,向隽殊又运用了凄凉悲哀、然而却饱含信念的声音,表现了心灵留下伤痕的玛丝洛娃的心境和觉醒后的精神气质。正是由于向隽殊对玛丝洛娃有了准确、深刻的理解,并将自己置于角色的感情之中,因此才能把玛丝洛娃的形象层次分明、细致入微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她为玛丝洛娃的配音,无论是配音构思的完整性和配音造型的典型化程度,还是声音技巧运用的完美,都称得上是**配音艺术中的杰作。

多方面的艺术实践,长期的银幕后的劳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是她在配音艺术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她平时勤于学习,熟读了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每当接到配音任务后,总是反复地看剧本,读原著,查资料,分析影片的主题和人物特征,熟悉该国的民族习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为塑造角色奠定了生活基础。她对每段台词,都要经过反复琢磨,寻找感情的尺度,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到角色中去。她在为《人证》中的八杉恭子朗读的“草帽诗”配音时,事前反反复复地体验八杉恭子读这首诗时痛苦、悲伤、自责的心境,每读一遍,眼里都噙着泪水,声音逐渐变得哽咽,直到无声地哭泣起来。她为了配好《卖花姑娘》中花妮的声音,在练习时不知哭了多少遍,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感情之中。有天晚上在家里,孩子被她的哭声惊醒了,慌恐地抱住妈妈问发生了什么事,她流着眼泪对孩子说:“妈妈在练戏呢!”

角色

向隽殊的艺术才能是多方面的。她在**《虎穴追踪》里扮演过工商局长的妻子,在《暗礁》里扮演过王校长。她参加过许多话剧的演出,五十年代她在《雷雨》中扮演的繁漪、六十年代在《钗头凤》中扮演的唐蕙仙和在《青年一代》中扮演的夏倩如、七十年代在《姜花开了的时候》中扮演的夏楠娟,都曾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她还在电台为听众播讲过《晋阳秋》、《刘胡兰》、《旋风》等小说,参加过《羊脂球》、《森林虎啸》、《肖红》、《捕鳄者》等几十部广播剧的录制。她还在电视台为《无名英雄》、《羊泉镇》等许多部外国电视片中的女主角配过音。

“无名英雄”

六十年代周总理视察长影厂,并观看了译制片配音工作的情形,他说:“你们的工作是光荣的,你们是无名英雄。”在当天举行的联欢会上,许多女演员都争着与周总理跳舞,性格腼腆的向隽殊一直躲在后面,没想到亲切的周总理径直来到她的面前邀请她跳舞。向隽殊告诉周总理自己的名字,周总理笑着说:我早就知道了。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一直深深感动着向隽殊,而他对配音演员冠予的“无名英雄”的称号也一直激励着她。

个人评价

她具有高度的驾驭、控制声音的技巧,能够按照原片对角色的要求,熟练自如地对声音进行化装,让声音闪出角色个性的光彩,实现了汉语配音与银幕形象美妙的融合。她为《流浪者》中的丽达配音,声音温文尔雅,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体现了丽达做为一个富家出身的女律师的身份;她为《没落之家》中的大**配音,声音低沉、尖酸、刻薄,表现了资本家女儿的狂妄和冷漠;她为《蝴蝶梦》中的德文特夫人配音,语气纯真又时含颤栗,表现了德文特夫人自尊又自卑、愤懑又柔弱的复杂性格;她为《人证》中的八杉恭子配音,语调哀伤压抑,不时夹入泣音,刻画了她色厉内荏、悲悔交集的心理状态;她为《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尼亚配音,语气泼辣大胆,强硬粗俗,把一个哥萨克妇女豪爽、桀骜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在年近五十的时候,为《卖花姑娘》中年龄只有十几岁的花妮配音,声音清脆、稚嫩、充满活力,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形象;她为《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配音,从童年一直配到成年,她突破了在同一部影片中人物年龄跨度大、感情跌宕多、音域变化宽等难关,将声音的运用同银幕形象的成长吻合到几乎是天衣无缝的程度观众说:“人物,在她的声音中复活了。”

向隽殊在配音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除了她的天赋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她注重对角色作深刻、精确的理解,充分掌握角色的身份、年龄、气质、感情、性格等诸方面的特点。她认为,语言可以化装,但感情却不容矫饰。如果只单纯追求声音美,而不注重角色的感情,就会使声音变得苍白无力,没有艺术生命。只有确凿无误、深刻地理解角色,捕捉到角色内心感情变化的脉搏,掌握住角色思想感情的层次,努力使自己的感情和角色融为一体,才能凭借声音艺术,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丰满的艺术形象。

获奖记录

个人荣誉

向隽殊在译制片配音工作中,用自己勤劳的汗水,为党和人民作出了贡献。

党和人民也给了她应得的荣誉。由她担任女主角配音的《舞台生涯》、《永恒的爱情》,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译制片奖。1981年5月,在中国**金鸡奖第一届评奖会上,她被授予特别奖。评选委员会的评语是:“为表彰译制片演员向隽殊同志多年来对译制片的贡献及其出色的配音艺术,特授予特别奖。”

先后为《俄罗斯问题》、《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真正的人》、《乡村医生》、《安娜萨宝》、《走向生活》、《流浪者》、《车祸》、《华沙美人鱼》、《一仆二主》、《祖国的召唤》、《静静的顿河》、《寡妇》、《人生》、《火热的心》、《多瑙河之波》、《复活》、《忠诚》、《战争与和平》、《神秘的黄玫瑰》、《人证》、《舞台生涯》、《永恒的爱情》、《寅次郎的故事》、《疯狂的贵族》、《爱情故事》等300多部外国影片配音。并以此获得过“政府奖”和第一届中国**“金鸡奖”特别奖。并且担任过译制片《复杂的情感》的配音导演,在多家电台的“**录音剪辑”节目中担任解说。此外,在《虎穴追踪》、《大小伙子》、《暗礁》、《伐木人》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为国产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冰雪金达莱》、《甜女》、《杜十娘》、《谁是第三者》及国产电视剧《西施》、《杨家将》等配音。是当代影坛上多产的协会理事、中国**表演艺术学会理事、世界**学会会员。

80年代末,向隽殊全家迁到北京定居。年过六旬的向隽殊宝刀不老,继续为译制片担任译制导演和配音工作。有一次她为电视剧《石人圈》中的一位老妇人角色配音,当时很多人都对她能否胜任怀有疑问,但向隽殊以深厚的功力折服了同行和观众。她对气息的控制和台词的处理所达到的完美高度,令与她一同配音的后辈们深深叹服,他们由衷地称赞说:向老师,您的配音艺术太成功了。九十年代初期,向隽殊因为身体原因不再继续从事配音工作。

向隽殊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她说:“获得特别奖,只是个新起点。”她在配音艺术的道路上,正在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向新的高峰攀登。

2011年,荣获金鸡百花**节“终身成就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5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