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打错了,应为"作"。另外,我这里还有一版本,不知对否。但我还是喜欢这个版本,抄录如下: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走雷声。唤醒蛰龙起舞,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绵,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作,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水调歌头》有苏词豪迈清雄的特色外,还具隽秀,飘逸空灵。这首中秋佳作,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无俚的茕独情怀。词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并且自为排遣。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险恶的宦海风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 。运用直接描绘的形象范畴,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神州传说融溶一起,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贬谪至黄州。词上阕即地写景,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不免顿生感慨,而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词的收尾“一江还酹江月”浮现于我们眼前的又是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词人!!这些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的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的,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景物 思绪迭相递转,庄中有谐,直中有曲。
苏轼的水调歌明月几时有的节选这首诗描写的是中秋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诗人笔下的聚散离合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的,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让你难忘的诗句,当再一次读起时,是否还有着情感的波动和心灵的律动呢?
诗人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为官多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不盲目顺从他人,他才华横溢,内心宽广,精神高远,他也遭受过别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百般坎坷人生事,让我们走进苏轼,感受寄于天地间的壮哉豪情。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