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症状是什么?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症状是什么?,第1张

约见于50%以上的患者,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各种形式的神经病和精神病,如神经官能症,癫痫,脑器质性病变,脊髓和周围神经病变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是首发症状,但更常见于病程中或晚期,有人称此为狼疮脑病或神经精神型红斑狼疮。

(1)癫痫: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病变之一,发生率为15%,儿童患者更高。癫痫发作成为SLE最危险的急症之一,其发作绝大多数为大发作,少数可为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通常对抗癫痫治疗反应良好,但很难完全控制症状,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其发作阈值。

(2)头痛:约占10%,可表现为波动性头痛、周期性偏头痛,多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皮损等,与病情活动有关。

(3)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约见于15%的患者,表现为脑血管病变,其中以偏瘫失语者略多,其他有轻瘫性横贯性脊髓炎、截瘫、假性脑瘤、小脑和锥体外系或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舞蹈症、脑神经麻痹、无菌性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周围神经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视野盲点等。

(4)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各种感觉和运动障碍,尤以下肢明显的感觉运动障碍,四肢呈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麻木疼痛,有时为紧束性疼痛或刺痛。少数病例表现为肢体发作性抽搐,伴有轻度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多为一过性,经治疗后,随病情缓解可自行消失。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继发于血管炎,伴随神经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化。

(5)多动症:表现为舞蹈症,可呈全身性或半身性,常为首发症状,可反复发作。

(6)颅内高压症或无菌性脑膜炎:前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后者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7)精神失常:常见于大多数病例,可以是SLE的首发症状,但多数在病情加剧时才出现。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是抑郁状态。另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样表现,可能与脑血管炎、脑器质性损害有关。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常遗留有痴呆、人格障碍、智力低下。以呆滞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起初表现为表情淡漠、少言、逐渐出现失眠、直视、表情呆滞、动作迟缓、记忆力差、不识亲友、生活不能自理等。以兴奋为主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多梦、情绪高涨、表情轻松、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哭笑无常甚至打人骂人。激素治疗伴随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多梦、兴奋、多语、焦虑、易激动、继之可出现幻觉、情感障碍、哭闹、乱语、打闹、拒绝治疗等。

其他精神障碍一般出现于病情活动期、病危期和晚期,多伴有脑器质性病变。

情感节目主持人王芳36岁那年得了支气管扩张需要住院治疗,后来由于工作繁忙确认为良性肿瘤患者,并手术切除。

王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天秤座

出生地:内蒙古包头市

出生日期:10月23日

职    业:主持人、节目制作人、畅销书作家、第一训练营创始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我是爱情科代表

性别:女

籍贯:内蒙古

生肖:兔

扩展资料

2011年,出版了第二本书《一个孕妇三个帮》。

2012年,王芳制作并主持了湖北卫视《大王小王》、内蒙古卫视《马兰花开》。

2015年5月,王芳被聘为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爱心大使。

2017年3月,策划并主持了天津卫视大型电视访谈节目《你看谁来了》。

2018年5月,《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出版,总结了关于情商的9字箴言,“管住嘴,迈开腿,别后悔”。

获奖记录:

1、《选择》:2009年度北京同间段所有栏目收视率第1名

2、《谁在说》:2009年度北京同时间段所有栏目收视率第1名

3、《快乐生活一点通》金牌主持,在同类节目中,收视率名列前茅

4、我是爱情科代表,其新浪情感博客日点击率过10万

-王芳

李克富 || 家是一条船 -

作业:(1)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想象表象,以及社会感染(情绪激荡);(2)研修生及“爱的艺术班”的学员可尝试练习视觉化技术!

第一节:表象

一、表象的概述

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面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表象曾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在(J。LOKE)等人认为表象是思考的元素,19世纪英国心理学家、测量学家高尔顿(F。GALTON)就对表象进行了测量研究。但是,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认为表象是毫无功能上的意义,是感觉中的幽灵,故而将其排斥在科学研究之外。所以,关于表象的科学研究一时陷入了停顿状态。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表象作为人们信息加工、贮存的基本方式才又受到重视,表象研究也成为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表象是由人脑中刺激痕迹的再现所引起的,它以知觉提供的材料为基础,但又不只是知觉的翻版和重复,是知觉痕迹经信息加工后的产特,表象作为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贮存,还可以被加工和编码,那种认为表象只不过是一种轻重知觉,是知觉痕迹的再作用,与知觉相比仅仅只是强度更低一些而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由于表象的出现不须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它对人类的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象具有如下特征:

(一)直观性

表象和感觉、知觉一样具有直观形象性,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感性反映,但它所反映的通常只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表象没有感知所得的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例如,游览过北京天坛的人们虽然对天坛有很清晰的映象,但这种映象总不如正在观看天坛时的知觉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正是由于表象不能反映事物的全部特征,而且不稳定、比较模糊,它所反映的一些主要特征就显得突出和直观。

(二)概括性

表象往生育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而不是某一次感知的个别特点。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需要借助于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表象比知觉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它是以多次知觉为基础经信息加工而产生的概括形象。

表象具有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概括性是不同的。表象是形象的概括,所概括的既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有非本质属性,而语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已弃其非本质属性。因此,表象往往被看成感知到思维过程的中间环节。

二、表象的种类

(一)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根据创造性程度,表象可以划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想象表象是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来的新形象。这两种表象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绝对地加以分开。亚里十多德说过:“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同一部分,一切可想象的东西在本质上就是记忆的东西”。只有从记忆表象中提取素材,想象才能得以进行,同时,房屋有象在某种程度上为想象形象所补充,与想象形象相结合。

(二)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

根据表象开成的主要感知通道,又可将其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视觉表象是比较鲜明、最常发生的表象形式。由于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各种表象形式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侧重。一般而言,画家具有较发达的视觉表象,音乐家的听觉表象较发达,而体操运动员的动觉表象较为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表象形式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如钢琴演奏既需要听觉表象,又需要动觉表象;完成体操动作既需要动觉表象,又需要听觉表象。

(三)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表象可划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对某一具体事物(如六和塔)的表象称为个别表象;对于某一类事物(始宝塔)的表象称为一般表象。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有着密切联系,个别表象是一般表象的基础和核心,而一般表象具有更高的概括性。

(四)遗觉象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象。遗觉象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几乎与感知形象一样鲜明和生动,似乎是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的状态。这种特殊的表象形式是心理学家颜许(E。R。IAENSCH)首先发现的。遗觉象是部分学龄儿童所特有的,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退。据研究,儿童中有40~70%的人有遗觉象,在11~12岁时最明显。有些儿童的遗觉象能保持半分钟。他们背诵课文就像看着课文朗读一样,准确无误;在一幅现拿掉后,仍然能在原处看到那幅画的十分清晰的图像。通常,较为多见的遗觉象是视觉表象,但一些研究也发现了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和味觉遗觉象等。

四、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表象的直观性来看,表象和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来看,表象又和思维相似,但它既不是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乎期间的中间环节。表象打破了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概括化。运用表象训练能更好地挖掘潜能,发展智力。例如,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利用表象训练提高幼儿园儿童的加减法计算能力。开始时,儿童只能按实物计算;后来,研究者将实物遮起来,要儿童想着那里的实物计算(即用表象计算)。经过这种训练,儿童能较快地掌握口算和心算。体操和游泳运动员也常常用表象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

表象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活动前在头脑中形成,“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是人类心理活动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画家、作家、工程师、运动员、发明家、军事指挥员的各种实践活动,都要求具有鲜明、稳定、完整的表象。

第二节: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就是想象表象,想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以直观形式呈现人们头脑中的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REPRESENTATION),而不是言语符号。在想象过程中,表象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些新形象既可以是主体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新形象。如读过《阿房宫赋》后人们在头脑中浮现出的阿房宫现象,发明家设计出新机器前头脑中构思的机器形象,人们头脑中出现的神州中的妖魔鬼怪形象,等等,都是想象的产物。

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其实,任何想象都是不是凭空产生的,构成新形象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可能无中生有。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优美的音乐,天生的盲人也想象不出奏的美景。鲁退先生曾记录过一位盲诗人的谈话:“在缅甸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里、树上都有昆虫的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旱时夹着蛇鸣‘嘶嘶’”。了里行间充满了听觉形象,视觉形象则十分匮乏。这说明,想象无论新颖甚至离奇到什么程度,构成新表象的材料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梦也是一种想象,梦中出现的形象有时显得十分新奇甚至荒唐,但组成梦境的“素材”仍然是感知过的事物。

可见,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来自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组合过程,也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二、想象的种类

“想象是一种意向性的反映,它在某种程度上超脱现实,因此,可有意地或在无意间发生”。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将想象分为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

(一)不随意想象

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如天空中变化的浮云,时而似人头,时而似奔马,时而似城楼,……各种想象形象不自觉地浮现着,转化着。另外,当人们长久地进行机械、枯燥的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如冗长的会议、长久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某种想象形象就可能不经意地浮现在眼前。这些都是不随意想象。由于不随意想象不需要人作意志努力,出现也很突然,往往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梦是不随意想象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我们将在第四节中作进一步的阐述。

(二)随意想象

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这种想象活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们在想象过程中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

根据创造程度的不同,随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也是随意想象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这些想象活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都是意识活动的形式。我们将在下一节就这三种形式进行专题讨论。

三、想象的生理机制

1937年生理学家加可布逊(C。JACOBSON)对猴作延缓反应实验的结果提示:额叶的一些神经回路将一些有关物体位置的视觉信息组成一种内部表象。即额叶与一种“当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客观存在百又看不见时也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有关。另外,在额叶和顶叶的亚区之间还有很多类似的通路。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即使是在信息加工的最高层次中也具有与表象相关的脑结构。

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大脑皮层里留下了许多痕迹,并在痕迹之间建立了暂时的神经联系,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人们的经验越多,这种暂时神经联系越丰富。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是经常不断地变化、补充和修改着的,旧的联系重新配合构成新的联系。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就是想象的生理机制。

词对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重新组合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支配作用。虽然想象的形式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是形象的,但想象的形象是在皮层言语机能的相应区域上形成的。想象的出现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

现代科学表明,下丘脑——边缘系统与大脑皮层共同参与了想象的过程。如果下丘脑——边缘系统损伤,人可能产生特殊的心理错乱,他的行为不再受大脑支配,不能拟定简单的行动计划,不能预见行动的后果,想象的主要作用也受到破坏。

四、想象与实践

想象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人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新的需要,这促使人们去改变客观现实,创造新的事物。想象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劳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需要的活动。目的性、计划性是劳动的重要特征。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在劳动前对劳动的结果作出预见,产生“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在劳动过程中,想象对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另外,想象还具有代替作用和补充作用,它使人们的思维、情感交流实在直接感知和操作的限制,进行学习和创新。

想象不仅在实践中发展,同时想象的正确性也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关于这一点,我们下一节对幻想的阐述中有进一步的说明。

五、想象的意义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再造想象的发避孕药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想象力贫乏的人,思维是机械而偏狭的,不可能有很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对想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想象和其它心理过程有着有机的联系。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甚至感知活动都有深刻的联系。想象与记忆活动交织在一起,记忆表象是想象的素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被想象补充着,与想象结合着。想象参与思维过程,任何一种思维过程尤其是形象思维都离不开想象的参与。想象在人的情感生活中也有重大意义。想象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也是想象的内容之一。想象不仅可以引起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也可能成为深刻而牢固的情感产生的源泉。想象可成为人的意志行为和社会实践的内部推动力。

总之,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在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体系中,在创造活动中,在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切形式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想象对人个性的发展、人的特点的形成与生活道路的抉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都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随意想象的三种形式。

一、再造想象

(一)什么是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就在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必须以别人的描述和提示为前进,再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差。值得注意的是,再造想象不是别人想象的简单重现,而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来的。如技术工人根据平面的图纸,生产出立体的产品。由于个体之间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的差异,每个人再造出来的形象各不相同。例如,我们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舯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所描述的形象时,每个人再造出来的形象各不相同,都按各自的方式来构成新形象。可见,再造想象中也有创造性的成分。

再造想象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接受间接经验时,概念停留在机械识记水平上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了与概念相应的形象,主体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概念只有作为事物原形的信息,代替物时才有实在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图表、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和生动的语言,有利于想象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

再造想象对人格的塑也有重要作用。再造想象是榜样言行的内化过程的一种形式。儿童听了故事或看了**或连环画后,往往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想象自己亲手身体验这些行为。这种想象甚至能指导他们的行为。如影片《少林寺》放映后,街上会出现一些模仿影视人物的小“十三棍僧”。所以,在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中,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唤起学生正确的再造想象,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二)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

1、要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再造想象由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所引起,如果言语不能引发表象,想象活动将难以进行。想象活动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要形成正确的想象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条件,表象愈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愈丰富;再造想象不仅对已有表象的数量有较高的要求,对表象的质量和种类也有很高的要求。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愈生动、准确。

二、创造想象

(一)什么是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预定目的,通过言语符号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文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设计人员的创新伤口都是创造想象的产物。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系。创造活动由于有了创造想象的参与,才能结合以往的经验,根据预定的目的和计划将概念和形象、具体和抽象、现实与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构画出劳动的最终或中间产品的立体表象模型。没有创造想象,技术发明、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一切创造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

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学生的作文、绘画、解题和实习等创造活动中正确运用启发教学法,创造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

1、创造动机

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需求。这种需求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创造动机是创造想象的动力。

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没有相应的表象储备,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很难顺利进行。创造想象有将相关表象的某些因素重新组合排列成新形象的“凑合式想象”,如狮身人面像;有将几种表象融合成新形象的“融合式想象”,如《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的形象是托尔斯泰融合其妻子、妻妹两人的形象创造的;有“改换式想象”即改变旧表象创造新表象;有“夸张式想象”,即对现实中的形象作夸张处理,“飞流直下三千尺”;有抽取某些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典型式想象”,如鲁迅笔下的阿Q是旧社会农村流氓无产者的典型形象。这些创造想象的形式都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3、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受思维的调节。思维活动由一定的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作家在写作前要考虑文章的主题、人物、事物等,如果不假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活生生的令人信服的形象来。

4、灵感

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灵感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这时,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为活跃。因此,在产生灵感时人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使久思不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常常伴随着无法形容的喜悦。例如,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在验证王冠是否由纯金制成的问题时,一次入浴中忽然有悟,起来在街上狂呼“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即发现了关于比重的阿基米德定律)简直达到了狂喜的程度。这是成功的喜悦,胜利的喜悦。

唯心论者将灵感看作是神灵的感应。其实,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的长期酝酿促成的。它是一朵长期积累后偶尔得之的思想火花,“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创造者长期形成的创造飞惯有利于灵感的出现。另外,灵感的突然产生而瞬间即逝,若不注意捕捉就会失之交臂。

视觉化技术

神经语言程序学(NLP)认为,据心理学研究,人类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神经元用于储存资料(记忆),神经元储存资料的方法非常独特而高效,并非一个神经元存储一个完整的记忆或其中固定的一部分,而是把记忆拆分成不能再细小的基本构成元素,即经验元素,例如视觉上的光亮度、直线或曲线、颜色等,听觉上的来源方向、距离、清晰度、高低调等,以及感觉上的范围、强度、温度、压力等。

每一项记忆,都只是将有关的构成元素组合成一个网络,不同的记忆便有不同的网络,而构成元素则基本不变。负责记忆的神经元,根据其构成元素的性质,分别归入内视觉(视觉表象)、内听觉(听觉表象)和内感觉(触觉表象、运动表象等表象)等三个内感官管理。NLP认为,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构成记忆的经验元素,改变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

NLP经验元素改变的技巧和步骤如下:

(1)准备: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并处于放松的状态;

(2)寻找自己的主要经验元素(记忆表象):闭上眼睛,通过回忆或想象,让自己回到产生恐惧的活动现场;注意一下自己看到什么(内视觉),听到什么(内听觉),或者感觉到什么(内感觉),哪个方面的资料特别丰富,那便是主要经验元素所在;

(3)构建心像(想象表象):如果是内视觉的经验元素,想象把所见景象移至电视机的屏幕上;如果是内听觉(外来声音)的,就想象把这个声音是从一个音箱里发出来的;如果是内听觉(自言自语)的,就把它想象成是另一个自己在与自己对话;如果是内感觉的,则把它想象成一件有大小、轻重、颜色的物品;

(4)经验元素改变(想象表象):逐一将心像的远近、动静、颜色和轻重等方面调整到令自己感觉最舒服的状态,例如把电视机往左、往右、往上、居中或往下推,把电视机放在自己感到最舒服的那个位置上,然后再调整其它元素;针对每一点的改变,都应注意一下内心情绪感受有否改善;

5)结束(想象表象):消除心像,如想象让电视机越变越小,然后坠海消失等,形成新的记忆表象。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5dcba44453a

1早期表现两性均发病,男女之比为1∶7~10,发病年龄为2~80岁,以20~40岁多见。多数病人最后都有多脏器损害,但在早期可仅有1个脏器受累的表现,同时伴有自身抗体(尤其是抗核抗体,简称ANA)阳性的实验室发现,这可对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线索。因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起病方式多变,可几个脏器同时起病,也可相继出现几个脏器受损的表现。多数都有一定的起病诱因(感染、日晒、情绪受刺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发热、疲劳、体重减轻、关节炎(痛)。较常见的早期表现为皮损、多发性浆膜炎、肾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液异常及消化道症状等。

2系统性表现

(1)发热:85%以上的病人于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度发热,有的可长期持续发热而无其他症状及明显的实验室发现,但多伴有ANA阳性。发热多见于急性起病者,部分病人高热与继发感染有关,尤其多见于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病人,但多数病人发热为本病的固有特征。

(2)关节肌肉症状:有关节痛者占90%以上,常为先发症状,且常与皮损、发热和其他内脏损害同时发生。典型的特征为发作性对称性关节痛、肿胀,常累及手指的远端小关节、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也可累及其他关节。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比,本病关节炎发作仅持续数天,可自行消退,间隔数天到数月后又可再度复发。发作消退后,不伴有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及关节畸形。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5%~10%发生股骨头或肱骨头坏死。

约半数病人于病情恶化期可出现肌痛和肌无力,尤其上、下肢近端明显。在梳头和爬楼梯时可出现肌无力,其发生与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有关。约10%病例可发生多发性肌炎。

(3)皮肤损害:80%的病例可出现皮肤损害,以皮疹为最常见,亦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皮疹表现多种多样,有红斑、丘疹、毛囊丘疹、水疱、血疱、大疱、结节、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瘀血斑、渗液、糜烂、结痂、坏疽、溃疡、萎缩等,可为其中之一种或几种同时或先后发生,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典型皮损为发生在面部的蝶形红斑,对称性分布于双侧面颊和鼻梁,边缘清楚,为略微隆起的浸润性红斑(图3)。初起为丹毒样或晒斑样,以后逐渐变为暗红色,有时红斑可出现水疱和痂皮,继之出现粘着性鳞屑、毛囊角质栓和毛细血管扩张。(图4,5,6)。

皮疹在光照后加重,可在1~2周之后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后多形成瘢痕和发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和萎缩。有时皮疹可累及下颏、双耳、头皮和颈部。皮疹复发常发生于病情恶化期。20%~30%的病人对日光过敏,表现为暴晒日光后,皮肤暴露部位(面部和前臂伸侧)可发生皮疹,偶尔出现全身性荨麻疹或大疱样皮损,可伴有瘙痒感或灼痛感。光过敏严重时可诱发皮外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四肢皮疹也有很大的特异性,常在指(趾)尖出现特征性红斑性肿胀和毛细血管扩张。大小鱼际、指(趾)甲沟、肘、膝及其他部位(多受压)可出现持久性红斑。甲床及甲周也可发生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皮疹波及头皮时,可引起皮肤附属器持久性丧失,而成为不可逆性脱发。炎症消退后,多留下不定形的低色素性瘢痕。脱发为本病常见的皮损,多发生于病情活动期,可表现为弥漫性脱发,也可表现为斑点性脱发。除典型的皮疹和脱发外,尚可在病程不同时期出现某些非特异性持久性或一过性皮损,包括瘀斑和紫癜,系由血管炎和血小板减少所致。此外,尚可出现大疱性皮疹,肢体远端溃疡和坏疽,也可发生面部水肿、反复发作性荨麻疹及全身弥漫性色素沉着等。(四肢皮损变化如图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有的病人在病情活动期可出现黏膜损害,表现为黏膜溃疡,尤多见于上腭和鼻中隔,也可发生于阴道和喉黏膜。也可表现为齿龈炎、黏膜出血、糜烂和出血斑片。少数病例可发生黑棘皮症或皮肤钙质沉着。个别病人也可发生皮肤深部及皮下脂膜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疼痛性皮下结节,皮肤肿胀或有红斑,愈合后留有凹陷性瘢痕形成。10%~15%的病例早期可有雷诺现象。但较硬皮病出现者为轻。偶尔可出现红斑性肢痛症,表现为阵发性肢端皮肤温度升高和灼烧性疼痛。

其他非特异性皮损为风团、网状青斑、多形性红斑样改变、眶周和面部水肿等(图23)。

(4)血液学:几乎所有病人在病程中都可出现血液学改变,其中以贫血为最常见,这与微血管病变、铁的利用障碍、慢性肾脏病变等因素有关。约10%病人可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伴有脾大,以致被误诊为脾功能亢进。虽然本病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率较低,但显示这种特征的直接Coomb试验阳性率高达65%以上。该试验阳性而又无溶血表现者,其红细胞表面常覆有C3或C3裂解产物。有溶血表现者,其红细胞膜既覆有C3又覆有IgG,有时也可仅覆以IgG,这种抗体属温性抗体。此外,本病的冷凝集素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本病的另一个血液学异常为输血反应的发生率高,且反应程度也较严重,往往对本病可造成不可逆转性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临床工作者必须对此高度警惕。另外,形成次要血型抗原的抗体也明显升高。个别病人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白细胞减少也是本病常见的血液学表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减少,后者中的T细胞和B细胞均可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与病情活动有关。本病对感染的反应性不良,即使继发严重感染,白细胞也无明显升高。本病白细胞减少是由于体内存在抗白细胞抗体而导致白细胞溶解破坏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另外原因是骨髓生成障碍,系血清中存在抑制骨髓细胞形成因子所致。白细胞除在量的方面有减少外,尚有质的异常,表现为吞噬功能降低及产生白细胞趋化因子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与体内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有关。抗淋巴细胞抗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细胞毒性补体依赖性IgM抗体,在4℃具有活性;后一类抗体可使淋巴细胞在体内破坏。

约15%病例有血小板减少,可为早期表现,引起严重的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道出血,偶尔发生颅内出血。这种改变是由于体内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循环的免疫复合物使血小板半衰期缩短,也是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不仅有量的减少,而且还有质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凝聚异常。这种缺损常引起皮肤紫癜。

约10%病例体内存在循环的抗凝物质,此类患者很像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它可加重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倾向,并可使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5)肾脏病变:最为常见。对本病进行常规肾活检显示,几乎都有肾损害,仅半数病例有临床症状。狼疮肾脏病变主要为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病人的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肾功能早期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肾功能亦逐渐恶化。晚期可出现尿毒症。尿液镜检时,在高倍镜下每视野红细胞和白细胞数大于5个,提示有肾小球肾炎;如果中段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持续大于5,则提示为活动性损害,若尿中经常有少量蛋白则更是如此。尿中其他成分也可相继出现,开始可有透明管型、细颗粒管型,继而出现粗颗粒管型、白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狼疮肾炎可发展为肾病综合征,出现渐进性水肿,从下肢开始,并可累及疏松组织如眼睑等。重者可发生胸腔积液、腹水,血浆总蛋白低于35g/L,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尿蛋白排出量每天在3g以上,血胆固醇高于78mmol/L,蛋白电泳示α2β球蛋白升高,而γ球蛋白在蛋白尿显著时降低。狼疮肾病综合征常见于膜型肾小球肾炎、弥漫性增殖型肾小球肾炎,偶见于局灶性增殖型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是狼疮肾炎的特征表现,由各种类型的肾脏病变所引起。一旦出现高血压,则意味着肾脏的病变在恶化,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于控制SLE的病程起重要作用。

本病也可发生肾小管损害,中度以上的肾小球病变伴有间质性肾炎,可引起肾小管酸中毒,但通常较轻。个别病例以肾小管酸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肾小管受损主要由于免疫复合物沉淀于肾小球间质所致。肾盂肾炎也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它可加重肾实质的病变,加重病情。肾脏病变最终引起功能不全,是本病的死亡原因之一。

(6)心血管系统症状:系疾病本身及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所致。心脏损害见于2/3以上的病人,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以心包炎为最常见。慢性心包病变有心包纤维增厚,可无临床症状或症状很轻,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痛。少数病人心脏听诊时可闻及一过性心包摩擦音。急性心包炎常有心包积液,并可引起心包填塞症状。

2%~8%病人有冠状动脉病变,系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冠状动脉引起局部血管炎,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所引起的高脂血症、肾性高血压长期加重心脏负荷等因素引起。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损害及心力衰竭等。

心肌炎较心包炎少见,但也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可为全心炎的一部分,并容易波及心脏传导系统。本病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心衰时用洋地黄治疗无反应,且容易中毒,应用激素则反应良好。

狼疮性心内膜炎常累及二尖瓣叶、腱索及主动脉瓣造成相应的心瓣膜病变,以瓣膜反流为主。临床上极易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或主动脉瓣病变,或者联合瓣膜病变)。心脏外科对瓣膜病变矫正后,心衰症状可暂时缓解,但数月或数年后心衰症状更加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对此心血管外科工作者必须提前仔细鉴别心脏瓣膜病变的病因,并权衡手术利弊。

部分病人早期可有肢端痉挛、血栓性静脉炎和闭塞性脉管炎。个别病例尚可发生急进性冠状动脉瘤,既可为血管壁内型,也可为血管壁外型。此外与血管炎、激素诱发高血脂、肾性高血压有关,因而本病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也是本病的另一死亡原因。

(7)呼吸系统:见于50%~70%的病人,胸膜、肺实质和肺血管均可受累,其中以胸膜炎为最常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还可累及纵隔胸膜。肺实质病变有几种非特异性改变,即毛细支气管扩张、肺泡隔斑点性缺损、全肺局灶性小泡性肺气肿、慢性肺间质纤维化。最常见的肺功能障碍为气体弥散功能下降,肺活量下降。狼疮性肺炎多累及肺的1叶或数叶,呈一过性肺小片状浸润,常于数天后消失,并具有多部位、游走性复发的特征。本病肺炎最严重的症状为持续性肺泡型浸润,通常可累及双下肺野,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重度呼吸困难、呼吸过速、缺氧、发绀,此种肺部病变的病死率极高。少数病例发生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

缓进性呼吸困难,呼吸过速和缺氧,病程长者可引起肺动脉高压。

由于毛细血管漏出和弥漫性肺血管炎,故偶尔可引起严重的肺泡出血和肺水肿,其症状类似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此种病人多在短期内死亡。

(8)消化系统:可发生于半数以上的病例,表现为腹痛,尤以狼疮危象为明显,常误诊为急腹症。可伴有腹水,且常反复发作。胃肠道血管炎是本病非特异症状,多为一过性。少数病人可发生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食管运动障碍。肝大是本病的一种常见体征。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变,这种改变与疾病本身的性质、药物中毒有关。狼疮性肝炎经治疗后肝功能可很快恢复正常,药物所致者停药后肝功能即恢复正常。肝大者常伴有脾大。少数病人可出现腮腺肿大,易误诊为腮腺炎。还可发生舍格伦综合征。

(9)神经系统症状约见于50%以上的病人,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各种形式的神经病和精神病,如神经官能症,癫痫,脑器质性病变,脊髓和周围神经病变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是首发症状,但更常见于病程中或晚期,有人称此为狼疮脑病或神经精神型红斑狼疮。

①癫痫: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病变之一,发生率为15%,儿童患者更高。癫痫发作成为SLE最危险的急症之一,其发作绝大多数为大发作,少数可为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通常对抗癫痫治疗反应良好,但很难完全控制症状,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其发作阈值。

②头痛:约占10%,可表现为波动性头痛、周期性偏头痛,多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皮损等,与病情活动有关。

③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约见于15%的病人,表现为脑血管病变,其中以偏瘫失语者略多,其他有轻瘫性横贯性脊髓炎、截瘫、假性脑瘤、小脑和锥体外系或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舞蹈症、脑神经麻痹、无菌性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周围神经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视野盲点等。

④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各种感觉和运动障碍,尤以下肢明显的感觉运动障碍,四肢呈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麻木疼痛,有时为紧束性疼痛或刺痛。少数病例表现为肢体发作性抽搐,伴有轻度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多为一过性,经治疗后,随病情缓解可自行消失。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继发于血管炎,伴随神经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化。

⑤多动症:表现为舞蹈症,可呈全身性或半身性,常为首发症状,可反复发作。

⑥颅内高压症或无菌性脑膜炎:前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后者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⑦精神失常:常见于大多数病例,可以是SLE的首发症状,但多数在病情加剧时才出现。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是抑郁状态。另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样表现,可能与脑血管炎、脑器质性损害有关。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常遗留有痴呆、人格障碍、智力低下。以呆滞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起初表现为表情淡漠、少言、逐渐出现失眠、直视、表情呆滞、动作迟缓、记忆力差、不识亲友、生活不能自理等。以兴奋为主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多梦、情绪高涨、表情轻松、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哭笑无常、甚至打人骂人。激素治疗伴随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多梦、兴奋、多语、焦虑、易激动、继之可出现幻觉、情感障碍、哭闹、乱语、打闹、拒绝治疗等。其他精神障碍一般出现于病情活动期、病危期和晚期,多伴有脑器质性病变。

(10)五官症状:多表现有眼部症状,以眼底改变为主,其特征为视网膜有白色渗出,出血,水肿,视盘水肿,小动脉变细,边界有清楚的棉花状渗出物,内含细胞样体。还可发生结膜炎、浅表性巩膜炎。个别病例表现为顽固性牙痛、牙周脓肿。

(11)淋巴结:本病常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以腋窝处淋巴结肿大为明显,其次为颈部,偶尔可发生全身淋巴结肿大。内脏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肺门、纵隔和支气管分叉处,后者可引起肺中叶综合征。

(12)狼疮危象:系本病的一种恶化表现。其表现为高热,全身极度衰竭和疲乏,严重头痛和腹痛,常有胸痛。还可有各系统的严重损害如心肌炎、心力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癫痫发作、精神病和昏迷,伴发局部感染或败血症等。如肾脏受累,肾功衰竭可导致死亡。

3重叠综合征本病除与其他风湿病重叠外(参见重叠综合征),尚可与其他非结缔组织病性自身免疫病重叠,这类疾病包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炎、恶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胃炎等。

临床表现典型,尤其出现典型的皮损,并有多系统损害的特征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有关免疫学检查,一般容易作出诊断。在无皮损或早期仅有某个器官系统受累时,极易误诊。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多数病例缺乏绝对性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并无可证实的病因,因此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其中最困难的是有些病人在缓解期或病程某个阶段可无任何临床和实验室特异发现,抗核抗体测定也为阴性。

1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1)颧部红斑:遍及颧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的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2)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旧病灶可有皮肤萎缩性瘢痕。

(3)光敏感: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4)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5)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侵犯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有渗液。

(6)浆膜炎:

①胸膜炎:胸痛、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渗液。

②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渗液。

(7)肾脏病变: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性管型。

(8)神经系统异常:

①抽搐:非药物性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临时性电解质紊乱所致。

②精神病:非上述情况所致。

(9)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

一、细胞治疗的历史沿革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等创立细胞学说。

1912年德国医生将细胞第一次用于治疗“小儿胸腺机能减退和甲状机能低下”。1930年瑞士的代保罗·尼汉斯(Daul Niehans, 1882-1971年)成为细胞治疗皮肤年轻化的著名医师,被誉为“细胞治疗之父”。

1950年,医学家将骨髓细胞移植到遭受致死剂量辐射的动物,发现能够挽救生命,重建骨髓造血免疫系统。 1960年,人类开始真正认识和了解人和哺乳动物干细胞。

1967年,多纳尔–托马斯完成第一例骨髓移植,后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1980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1984年,美国国家肿瘤中心率先将细胞免疫治疗正式列入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大模式。20世纪90年代,世界第一个脐血干细胞库按AABB标准在美国创建。

2000年,日本把以细胞工程为核心技术的再生医疗列为“千年世纪工程”之一,当年投资108亿日元;同年,全世界有1062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 。

二、药疹历史沿革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见的有碘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类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等。一般来说,药疹多在治疗开始后7~10天经过致敏而出现。

但如果以前曾接受过同样药物或同类结构的药物治疗,则可于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出现。药疹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除固定型药疹具有特征性表现外,多数药疹不易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同样症状相区别,必须根据病史及发展过程加以综合分析而做出判断。

在临床上,对骤然发生于治疗过程中的全身性、对称型分布的皮疹要有警觉,询问用药史,特别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以及隐蔽形式出现的药物过敏。熟知各种类型的药物过敏特点,排除类似的内科和皮肤科疾病。

一般药疹的颜色较鲜艳,痒感重。通常药疹在停用致敏药物后很快好转和消退。

在临床上用药后发生药疹,停药后消失及再用时复发的药物史很有诊断意义。现代的免疫试验法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嗜碱性粒细胞脱粒试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白细胞组胺试验等,能协助我们了解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免疫关系,并无实用的诊断价值。

三、郁证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先秦时期,对自然及人体内出现的一切积聚、蓄积、失畅现 象概谓之“郁”。

《内经》将“郁”的概念引入,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滞塞郁结所引起的人体变化进行了一 系列论述,并把情志因素看作是引起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 如《灵枢。

本神》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 《素问。

举痛 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 矣”。治疗上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方法。

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根据五运失常太过提出:“木郁达 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其中尤以 “木郁达之”更具临床实际意义。 后世医家对郁证颇多发明,如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百合病、妇人脏躁、妇人咽中 如有炙脔、奔豚气等病证的证候表现有较详细的描述,并提出治疗方药。隋。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

结气候》中 说:“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 行,故结于内”,指出忧思能导致气机郁结。 金元时代,开始比较明确地把郁证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论述。

如元。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中已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强调了气血的郁滞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并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 六郁之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著名方剂,丰富了中医学对 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内容。

明。虞抟《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 作为病名,以《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及《丹溪心法》为主要依据,但所论还是广义的郁。此后的医家逐渐地把情志所引起的 郁作为郁证的主要内容,如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说: “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病变多端”,明确指出 郁证的病因是七情不舒,并深刻认识到郁久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 明。

张景岳则将五气之郁称为因病而郁,将情志所致的郁,称为因郁而病。在情志之郁中,他着重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 三种郁证的证治。

至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所载的医案均属情志之郁,治则涉及舒肝理气、苦辛通降、平肝息 风、清心泻火、健脾和胃、活血通络、化痰涤饮、益气养阴,并 提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确为不刊之论。

王清任则阐发了郁证血瘀的病机,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 中说:“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 血瘀”,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郁证作出了贡献。

四、世界精神病学会的历史沿革是什么

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于1950年开始,作为对精神病学世界大会组织的协会,必须认识世界的范围内的事件和健康发展的情况领域。

随后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全人类的巨大冲击,但共同的眼光,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创始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心理健康的舞台上,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公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六次修订版第一次专门讨论包括精神,psychoneurotic和人格障碍以及几年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作的一节第一版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精神疾病。

第一届世界大会开幕精神病学在索邦大学,巴黎,1950年大剧场正是在两个世界精神病学代表大会发表了,在巴黎举行的1950年和1957年在苏黎世,国际社会认识到,精神领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经历着激进的概念框架和前所未有的变化,实践模式。关于大脑运作的知识,扩大边境的心理治疗方法的扩展,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的社会文化因素的认识,了解药物的出现疾病和求助的行为,都是促成这些变化。

之间在该段期间的事件过程中,许多后果是人们认为的经验知识超过了旧的或新理论的重要,而且这种知识必须迅速地将其在全世界所有的精神科医生,以促进专业能力的共享。这同时表明了对精神疾病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定义达成一致,以及为在其中积累新的知识和所治疗的可能性将被应用于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文化环境的需要。

这一切,使医生无法发挥任何闭门孤立的。他们不能再限制在国家边界内的信息来源也无法跟上坚持从严典范思想的新发展。

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于1961年正式成立,标志着迈向国际值的职业身份,一个鼓舞人心的努力,尊重多样性,并用它有效地达到目标的统一行动中。 由同一屋檐下的所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渊源精神科医生,对不同学派,不同的利益分歧的领域和思想倾向,渴望的WPA建立在追求知识的增加,专业人士团结在全球前迁就外地和更大容量的护理精神病人。

WPA的继续协议,这在一开始,突出的编制和执行的精神病学世界大会以及它的区域会议。 同时,一个关键因素,确保次连续性湿法磷酸的活力和生产力之间的世界大会,一直是科学部门的设立。

这些都是成熟的国际锚地其丰富的学术机构,以及周到的贡献越来越多的研究,合格的专题讨论会,并有相当影响的立场文件。通过对精神病学政治虐待的投诉多年的 下,WPA大会一贯大会制定的道德准则精神的实践,包括1977年夏威夷宣言,其修订1983年在维也纳,以及最近,1996年的马德里宣言,扩大了1999。

后者是对精神病学的现状,广受好评的反应,包括制定准则的具体情况。湿法磷酸的合作以及与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以保障精神patientsThrough人权及其常设委员会关于伦理和有关精神病学滥用审查,它将继续在这一领域的工作,使基本逾其道义上的承诺。

最近,特别是自1990年以来的WPA也付出了更多,更系统地注意协调,常常教育活动与世界卫生组织。教育计划已在各方面发展的技术领域的精神病专家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的目的,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发展中国家。

细心的世界政治和社会变化,已将在过去十年中几乎所有的东欧精神的社会。 跨洲类似的努力已导致在我们的计算倍,千年,112个会员协会从96个不同国家的开始,以及7个国际附属协会。

对WPA的组织结构一直在演变,以适应其日益增长的责任。手册的程序方面已制定,补充我们的章程和法律,提高我们的运作效率和透明度。

世界各地18个地区纬向打算赋与力量的代表与WPA的理事机构和它们更充分地在体制,秘书处各方面参与的会员协会的互动,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多语种的工作人员,是在所有优先沟通水平,作为一个工具,反映了机构的肯定。 随着多元化教育,会议,出版物和科学节活动,在协商一致的报表的编制工作,最近成为WPA的大量工作的组成部分。

面临的挑战仍然巨大,今后的任务艰巨。我们保证似乎是培育其基础的精神新的活力,灵感的医生谁认识到有必要整合各土地在一个大公致力于促进组织最高级别的社会遗留下来的科学精神,人文和精神病护理伦理世界各地。

五、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

1958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技工学校

1981年,更名为山东省医疗器械技工学校

1984年,更名为山东省医药工业学校

1999年,更名为山东省医药学校

2005年4月27日经山东省人民 批准,升建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鲁政字[2005]115号),为全日制国办高等职业学院;

2005年5月13日在国家教育部备案(教发函[2005]71号),成为山东省当年在教育部备案的唯一一所国办高等职业学院

六、简述路透社的历史沿革

1849年,出身德国卡塞尔的保罗·朱利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开始用信鸽在德国阿

路透时代广场

亨与比利时布鲁塞尔之间传递股价,一年之后,由于新的电报线完工,讯息改由电报传送,同时路透也利用新开通的柏林–阿亨电报线在这两个城市之间传递讯息。

1851年10月,路透在英国成立海底电报线办公室,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签下一纸合约,提供欧洲大陆的股市行情,以换取获得英国股市资讯的权利。同年11月,英国多佛与法国加莱之间的海底电缆铺设完成,路透便藉由海底电缆提供英国股市的数据给法国巴黎的交易员。

路透的知名度逐渐提升,特别是在1865年首先于欧洲报导亚伯拉罕·林肯被刺杀的新闻之后。路透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逐渐增加,包含全球的一般和财经新闻,并于1923年开创使用无线电于国际间传播新闻的先例。路透本人在1857年加入英国国籍。今日,路透在全球94个国家,200个城市设有营运处及197所新闻分社,提供19种语言的新闻,几乎所有主要的新闻媒体都有订阅路透的新闻。

1980年代路透开始快速成长,开拓产品范围。1984年,路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那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公开上市公司。并展开一系列的并购,包括1985年的Visnews(后改名为路透电视)、1986年的Insti、1994年的TIBCO(后改为Teknekron)和Quotron。

1995年,路透成立温室基金,对美国境内甫成立的科技公司进行小额投资。路透并持有1999年7月在那斯达克首次公开上市的TIBCO软件和2001年5月同样在那斯达克首次公开上市的Insti的多数股份。2001年10月,路透完成其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买下Bridge资讯系统的多数资产。2007年5月15日,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和路透集团发表声明,就合并事宜达成一致。路透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路透股票可获得3525英镑现金和016股汤姆森股票。

七、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坐落于有着“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自贡市中心。起源于1908年由加拿大教会创建的仁济医院,1955年更名为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由医院作为业主单位承建的自贡市传染病医院正式运行。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我院已成为集预防、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为首批吸纳为中国500所大型医院成员、卫生部批准的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救援中心网络成员、卫生部脑卒中基地医院、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及质控试点单位涉外医疗单位、国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四川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自贡市公共卫生应急医院。

八、马里亚纳群岛的历史沿革

大约在3000年前,一群在大海中漂流的独木舟船员发现了马里亚纳群岛(包括关岛)。根据语言的相似性,人们断定这些船员来自于印度-马来西亚地区。

岛上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最好的例证就是拉提文化(Latte Culture)(拉提石被认为是商会上层人物房屋的基石)。拉提石复杂的开采以及堆砌(一些拉提石重达数吨,并且要从几公里之外的采石场运到房屋建造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复杂而又繁荣的社会体系。直到1521年,麦哲伦登上关岛,拉提石遗址已经废弃多时,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些遗址的由来。

麦哲伦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强行登陆,短暂逗留后离去。这些岛屿后来被命名为Islas de los Ladrones (小偷之岛),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668年,那一年第一位西班牙传教士Fr Sanvitores在关岛建立了第一个欧洲殖民地。

西班牙人对关岛的统治导致了他们和岛上居民长达几十年的冲突。据说,在欧洲人发现关岛之初,岛上居民有5万名,而到了1720年底,岛上居民只剩下1500-2000名。

这些幸存的岛上居民,就是我们所说的“查莫洛人”,他们和西班牙的戍卫部队通婚,繁衍后代。而西班牙的部队里不仅有西班牙人,还有墨西哥人、塔加路族人。这些幸存者后来成为了狂热的天主教徒,在战争期间,他们全数迁往关岛。

在 十九世纪早期,一小群卡若兰人被允许在塞班岛上安家落户,这就是后来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二支土著居民的祖先。

在1898年的西班牙和美国战争之后,西班牙向德国出售了除了关岛以外(关岛已被美国占领)的所有岛屿。虽然岛上的德国官员从来没有超过20人,但是他们引进了农业科学以及西方的土地所有权观念。

由于欧洲本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1914年日本人从德国人手中夺取了这些岛屿。日本向岛上输入了数以万计的居民(仅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就有2万人),这些日本人主要从事商业捕鱼和甘蔗种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些岛屿成为了太平洋战场的军事要冲,而美国和日本军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上发生了最为血腥的数场战斗。

1945年8月,美国B29轰炸机从天宁岛上升空,发射了二战中唯一的核武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美国海军驻扎在岛上,充当管理者。之后,这些岛屿成为美国的“太平洋岛屿托管领土 (Trust Terri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

根据领土托管协议以及美国统治的原则,这些岛屿逐渐重新获得自治权,而北马里亚纳群岛通过1975年的全民投票而选择加入了美国这个政治大家庭。而自1947年就被当作一整个地区而被美国领土托管的其它岛屿分裂成为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密克罗西尼亚联邦以及帕劳共和国。

1521年为西班牙航行的葡萄牙航海者麦哲伦发现马里亚纳群岛后,欧洲人就经常登陆此地。至1668年西班牙人才开始在此殖民,当时耶稣会传教士把名称由贼群岛(Ladrones Islands)改为马里亚纳群岛,以纪念当时为西班牙摄政的奥地利人马里亚纳。之后,耶稣会教士开始强使本地查莫罗人(Chamorro)皈依天主教。

1898年美西战争后,关岛割让给美国,1899年北马里亚纳群岛则卖给德国。

1914年北马里亚纳群岛遭日本占领,1919年由国际联盟托交日本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国夺取,准备用作进攻日本的基地,但未曾使用。

1947年该群岛为联合国授与美国托管地的一部分,1978年经岛民选择成为自治共和政体,1986年解除托管地身分而获正式独立地位。美国承认北马里亚纳获得美国联邦地位,居民获得美国公民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758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