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思,若有所梦,思之所依,梦之所归”是什么意思?

“若有所思,若有所梦,思之所依,梦之所归”是什么意思?,第1张

如果你有所思恋的的,那你就会梦见它,思恋所倚在的,就是你梦的归处。

同类句子:

情有所系,情有所钟,系之所思,钟之所梦。

人有所思,夜有所梦;思之深切,梦之必真。

你终究会喜欢上别人,牵别人的手,吻别人的唇,入别人的怀,而“你爱我”这三个字,终将会和我没关系。

牵挂,一路蔓延。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因为记得曾经的快乐而满脸的幸福。今生,我要把对你的思念,折叠成纸鹤,载满我最真的爱,放飞于蔚蓝的天空,肆意翱翔。

爱的美好与温馨,可以将人的愁苦化解成为快乐;然而,许久以来,我的愁苦,一直在思念你的漫漫长夜里,这份情感的堆积与沉淀,越积越浓,越沉越厚,越来越增加了我对你无尽的思念。

一场相思一场雨,一段浪漫一段情。漫漫红尘中,蒙蒙烟雨里,何时才能与你十指相扣,朝朝暮暮。岁月在流逝,却无法阻止一颗想你的心。想你,在黎明的清晨;想你,在日落的黄昏。

周德清《正宫塞鸿秋·中吕红绣鞋·中吕满庭芳·中吕满庭芳·中吕阳春曲·越调寨儿令》题解|注释|鉴赏

周德清

周德清(1277—1365),元散曲作家、音韵作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鉴于当时散曲和戏曲格律上的混乱,总结了用字用韵等格式上的规律,于泰定元年(1324)写成《中原音韵》一书,为元曲的创作和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散曲作品很多,现存小令31首,套数3首。《太和正音谱》赞其词曰:“如玉笛横秋。”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①,淮山数点青如靛②,江帆几片痴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③,塞鸿一字来如线④。

题解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这首小令是散曲中的写景名篇。作者在黄昏时分登上浔阳城楼,俯视仰观,美好秋景尽收眼底:长江如练,轻帆似箭,飞泉如电;晚云凝露,圆月似扇,雁阵如线……全曲比喻贴切,形象逼真,音韵铿锵,读来琅琅上口。

注释

①练——洁白柔软的丝绢。

②淮山——泛指长江以北淮河流域的群山。靛(diàn),青蓝色的染料。

③初学扇——月亮渐圆,好似团扇。

④塞鸿——塞外向南飞的雁行。

中吕红绣鞋

郊行

茅店小斜挑草稕①,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②。题诗桃叶渡③,问酒杏花村④。醉归来驴背稳。

题解

周德清有《郊行》三首,分别写春日郊游与秋、冬郊游。本支曲子写春日郊游。在作者笔下,春日郊游,情趣盎然,野外风光更是宜人。有小店酒旗飘飘,有竹篱柴门小犬汪汪,作者自己的活动就是题诗饮酒,醉归骑驴。画面清新自然,生动而富有情致。

注释

①斜挑——斜斜地伸出。草稕(dùn),酒招,悬挂于酒店门首,以作标志。

②汪汪——状狗吠声。

③桃叶渡——在今南京秦淮河口附近。东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王献之临渡桃叶常往渡口相送,后人即名此渡口为桃花渡。此泛指渡口。

④杏花村——在山西。此泛称酒店。

中吕满庭芳

看岳王传

披文握武①,建中兴庙宇②,载青史图书③。功成却被奸臣妒④,正落奸谋。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⑤,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⑥。钱塘路⑦,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题解

本支曲子为作者读《宋史·岳飞传》后有感而作。首笔赞扬岳飞文韬武略的才干及建立的不朽功勋,接下痛斥权奸秦桧的妒贤害能,对高宗赵构仓惶南逃的行为也予以抨击。曲中把对岳飞的悼念与对妥协投降的谴责揉合在一起抒写,感情激烈沉挚,爱憎鲜明,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①披文握武——读史书,掌兵权,即文武全才之意。

②“建中兴”句——意谓岳飞建立了中兴的事业。中兴,由衰而盛,此指南宋当时的良好的抗金局势。庙宇,宗庙社稷,代指国家。

③青史图书——把事迹载入史册。青史,古代以青竹简为书籍,后称史册为青史。

④“功成”句——岳飞于绍兴十年(1140),大破金兵于朱仙镇,还准备一鼓作气渡河北上,奸臣秦桧构陷谋害了岳飞。

⑤闪杀人——抛撇死,害死人。全句意谓,岳飞之死,使得中原人民希望见到宋军北伐的期望落空。旌节,旌旗,指宋军北伐的旗帜。

⑥“误杀人”句——意谓秦桧陷害忠良的行为,也就是耽误了中原南渡的宋天子。銮舆,天子的车驾,代指天子。此应指被掳北上的钦、徽二帝。

⑦“钱塘路”三句——意谓岳飞之冤死,人民的愁怨是无穷无尽的;西湖的风雨,也如人民凭吊岳王的眼泪。钱塘,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中吕满庭芳

误国贼秦桧

官居极品①,欺天误主,贱土轻民。把一场和议为公论②,妒害功臣。通贼虏怀奸诳君③,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④!英雄恨,使飞云幸存⑤,那里有南北二朝分⑥。

题解

秦桧,南宋高宗时宰相,字会之,江宁(今南京市)人。金人虏徽、钦二帝时,秦曾随从至金,后回归南宋,为高宗所宠信。力主和议,反对恢复,并先后诬害杀死岳飞等主战将领。在相位十九年,坏事做尽,作恶多端。

注释

①极品—最高品级。

②“把一场”句——指秦桧把投降和议的主张强加给众人,说成是公论。

③贼虏——指金兵。

④那些儿——哪里有一点儿;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意谓秦桧掌执朝纲之时,没一点儿仁义之心。

⑤飞云——岳飞、岳云父子,均为秦桧冤杀。

⑥南北二朝——南、北两宋或宋、金二朝,均通。

中吕阳春曲

秋思

千山落叶岩岩瘦①,百结柔肠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叶不禁秋②。

题解

这是一首闺怨之作。闺中 晚妆后独倚楼凭栏,她见到了消瘦的落木,片片树叶落下来,如同寸寸愁肠百结;她见到了如眉一样的柳叶,柳叶禁不住肃杀秋风的吹动。闺妇之愁怨就在这写景之中凸现出来。至于她为何发愁,那就是留给读者思索的余地了。

注释

①岩岩瘦——即瘦岩岩,瘦削的样子。

②眉叶不禁秋——似眉毛一样的柳叶也禁受不了秋风的摧残。

越调寨儿令

有所思

燕子来,海棠开。西厢尚愁音信乖①。问柳章台②,采药天台,归去却伤怀。恰嗔人踏破苍苔③,不知他行出瑶阶。见刚刚三寸迹,想窄窄一双鞋。猜,多早晚到书斋④。

题解

这支曲子大约是作者对一段邂逅情事的思忆。他遇到了一位可意的姑娘,但姑娘一去杳无音信,他思念,他希望她能到“书斋”来。但一直到“燕子来,海棠开”还是没有她的消息。惆怅、苦恼,使他“有所思”。情感表达真挚自然,语言清丽流畅,是本曲子的风格特点。

注释

①乖——背离;音信乖,指没有音信。

②“问柳章台”三句——意谓到青楼探询,到天台寻踪,但得到的消息都让人伤怀苦恼。章台,陕西长安有章台宫,战国时秦所建;唐时有章台街,为青楼妓馆聚集地,后即以章台指烟花柳巷。天台,天台山,《幽明录》载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仙女。后以天台喻仙境,刘阮故事喻男女情爱。

③嗔人——让人生气。

④多早晚——什么时候,几时。

《上邪》中表达了诗人不愿受礼教束缚,想要努力追求甜蜜爱情的炽热情感。

《上邪》两汉·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翻译:

上天呀!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

除非高山变平地,滔滔江水干涸断流,凛凛寒冬雷阵阵,炎炎酷暑白雪纷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扩展资料

《上邪》是《铙歌十八曲》之一,属于乐府《鼓吹曲辞》。《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认为应该跟《有所思》合为一篇。《有所思》是考虑决裂,《上邪》则是打定主意后做出更坚定的誓言。《乐府诗鉴赏辞典》认为两者相互独立。

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三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长命无绝衰”五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 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三句虽未进行形象刻画,但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读者面前。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扬,东方须臾高知之。《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and so o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90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