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凉》(韩偓)诗句译文赏析

《已凉》(韩偓)诗句译文赏析,第1张

已凉

韩偓

系列:唐诗三百首

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注解

1、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

译文

门外是碧绿的阑干,门上绣帘低垂;

狸红色的屏风,描画著曲折的花枝。

大床铺着八尺龙须草席,锦被缎褥;

天色正当转凉,却还未到寒冷之时!

赏析

这是写景寓情诗,诗人通过对一间华丽精致的金闺绣户和一年中最舒适的「已凉未寒之时」的描绘,点染了在深闺绣阁中的主人公,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布景种种,不仅写出了卧室的华贵气派,还增添了绮靡的氛围,并点明这是在一年中「已凉未寒之时」,便把主人公一种闺情绮思推到极点。故蘅塘退士批曰:「此亦通首布景,并不露情思,而情愈深远。」此论确有见地。

 《醉著》为韩偓的写景小诗,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构图明晰,设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饱含诗意的水墨画卷。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醉着》韩偓唐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着

 韩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

 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着无人唤,

 过午醒来雪满船。

 韩偓诗鉴赏

 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冬日》)、“入意云山输画匠”(《格卑》)。诗人善于让手中的诗笔变为画笔,在诗中展现画意,让生动的形象打动读者的心灵。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

 诗中点到的景物不多,只有“江”、“天”、“村”、“桑柘”和“烟”,但它们却恰到好处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映带,构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画面。又犹如一幅长卷,把万里清江及其两岸的景色都一一再现在读者面前。这当中,也巧妙地嵌入一叶渔舟在江中移动的情景,显得轻松自然,悠然神远。还有“万里”、“一村”的有意重复出现,不仅使诗句读起来流利畅达,在声情上也造成轻轻的跳跃感,宛如小舟在水中轻轻飘扬,顺流而下,与诗情画意十分合拍。至于后两句中的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在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炼的语言,用最节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更加耐人玩味的是,作者也在为自己的心情写照。这两幅画的前后组合,在短暂的时间联系和强烈的对比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在情绪。从最末一句“过午”二字看来,这首诗在时间上只写了半天,上午还是清江万里,风光明丽,而中午却降下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来,风云变幻如此之快,真有些出人意外。这是单指自然风云吗?联系作者生活的晚唐和五代初期的情况看,那正是沧海桑田,朝野混乱之际,形势瞬息万变,这当中显然包含着作者对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深沉感叹。然而,对这剧烈变化的政治风云持什么态度呢?作者又巧妙地从渔翁形象中作了暗示。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多么安闲自在,无忧无虑!直至寒气逼得冻醒了,他看着满船积雪,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诗中流露的情绪虽然令人惊讶,但主要仍是平静、安详,处之泰然,这是多么超脱的态度!作者写此诗而以《醉着》为题,也暗中透露了这个消息。当然,其中也多少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独感,甚至有“一切皆空”的意味,似乎暗示着作者处境的艰难和心情的悲凉,这在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也是自然之理。从两幅画的联系和对比中,可以启人遐思,发人深省。

 这首诗纯用白描,语言平易,但却景物鲜明,画意很浓。文字虽然很短,却高度凝炼,寓意深长,真叫人含咀不尽。

韩偓(842~923) 中国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10岁即席赋诗。龙纪元年(889)始登进士第,一度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回朝后拜左拾遗,迁左谏议大夫。后因忤触权臣朱温,贬濮州司马,于是弃官南下,这期间,唐王朝曾两次诏命还朝复职,皆不应。此人在中有。

赏析的,我不敢乱评,读过之后写一下我认为的赏析:诗人年轻时遇到过的佳人,佳人的一颦一笑还在心头,两人私定终身,秦楼:解释一下,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光阴流逝,约定相见时候佳人却没来。失落的心情牵绕在心头。遥想她夜深之后不喜欢点香,遥想她不开心时候喜欢用玉簪挠挠头发。可怜如樱花般的容颜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老去,头发也如那梨花点点斑白,青春啊,回想起来让人愁断肠

仅作抛砖引玉,希望楼主喜欢

夜深/寒食夜

 唐代: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译文

  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

 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注释

 恻(cè):凄恻。这里作者含主观感彩来写对天气冷暖的感受。翦翦(jiǎn):指春风尖利,砭人肌肤,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小梅飘雪杏花红”句:仲春之际,梅花已谢,纷纷飘落,而桃杏花却刚刚盛开。一作“杏花飘雪小桃红”。

 斜搭秋千索:据《古今艺术图》等资料记载,当时北方寒食节,有女子荡秋千为戏的习俗。斜搭:指秋千索斜挂在木架上

  创作背景

 据作者《香奁集》记载,诗人在往岁的寒食节,曾与一位女子有过一段情缘,但后来彼此分开了。在《寒食日重游李氏园这首怀旧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亭有怀》说得更加明显,这首诗显然是因怀念那位阔别三千里的情人而作。

  赏析

 “恻恻轻寒翦翦风。”首句从寒食节的气候写起。“恻恻”,是形容轻寒的气候呈现凄切之感;“翦翦”,是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这句正点寒食节“乍暖还寒”的特点,借轻寒的微风,渲染一种凄迷黯淡,但又并不十分沉重的气氛。“恻恻”、“翦翦”两个叠字,声音轻细,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

 “小梅飘雪杏花红。”次句仍点时令,但转从花的开落角度写。梅花已经开过,正飘散着雪白的花瓣,杏花却开得正鲜艳。这句色彩的对比鲜明,画出寒食节明丽的春光,与上句的色调恰成对照。如果说上句多少透露出因怀人而产生的凄迷孤寂之感,那么这句则与记忆中的温馨亲切的往事不无关系。《寒食夜有寄》说:“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可以证明梅、杏与往昔情缘的关系。夜间是看不见“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景象的,这正可以进一步证明这句所写的并非眼前实景,而是记忆中的景象。一、二两句的含义则是:身上感受到恻恻轻寒和丝丝寒风,闻到梅花和杏花的香味,于是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来临了,又是“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时节了。

 正因为前两句在写景中已经暗暗渗透怀人的感情,因此第三句便直接联想起与这段情缘有关的情事。“夜深斜搭秋千索”,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写诗人夜间看到附近园子里有一座秋千架,秋千索斜斜地搭在架上。实际上诗人的这段情缘即与寒食节荡秋千的习俗有关。《开元天宝遗事》说,天宝年间,“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可见秋千之戏为寒食节特有的文娱体育活动,且以女子戏者为多。据《香奁集》记载推断,诗人与他所恋的情人,正是在寒食节的秋千架旁结下一段情缘。因此,夜间瞥见秋千架的暗影,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当年的情事。

 往事如烟,现在对方“阔别三千里”,踪迹杳然,不可复寻。在怀旧的怅惘中,诗人透过朦胧的夜色向秋千架的方向望去,只见楼阁的暗影正隐现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这景色,将诗人思而不见的空虚怅惘和黯然伤魂,进一步烘托出来。

 这首怀旧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亭有怀》说得更加明显,这首诗显然是因怀念那位阔别三千里的情人而作。

 

六言三首原文:

春楼处子倾城,金陵狎客多情。朝云暮雨会合,罗袜绣被逢迎。华山梧桐相覆,蛮江豆蔻连生。幽欢不尽告别,秋河怅望平明。一灯前雨落夜,三月尽草青时。半寒半暖正好,花开花谢相思。惆怅空教梦见,懊恼多成酒悲。红袖不干谁会,揉损联娟澹眉。此间青草更远,不唯空绕汀洲。那里朝日才出,还应先照西楼。忆泪因成恨泪,梦游常续心游。桃源洞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 诗词作品: 六言三首 诗词作者: 唐代 韩偓

残春旅舍原文: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残春旅舍翻译及注释

翻译 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借写诗杆情因悟禅语止,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注释 1残春:指的是春天将去,春花凋残,故称残春。2宿雨晴:指一夜宿雨,清晨放晴。3恍然:忽然。咸京:指唐都城长安。4柳絮行:指柳絮随风飘飞。5诗魔:佛家禅理认为作诗是文字「魔障」。归净域:指归到那洁净的地方。净域,亦称「净土」,佛语,指无浊无垢之地。6酒冲:用酒来冲击。愁阵:愁苦如重重敌阵。出奇兵:借酒浇愁,如同出奇兵破阵一样。7两梁:冠名。《 唐诗 鼓吹》的注释中说汉代「秩千石,冠两梁」。尘埃污:指沾上尘埃,暗指投敌变节。拂拭:掸灰擦尘。8朝簪:指戴朝帽时所用的头簪。待眼明:等待大唐复兴。

残春旅舍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当时 唐朝 已亡,旨在行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开笔处写出了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再加上诗人他乡为客,提于旅馆之中,于是使诗人忆起阔别久远的帝京——长安。一提起长安,自然使诗人想起被昭宗信任,作翰林学士时的得意情形,又自然的想到为朱全忠排挤,使他落魄异乡。这难言的种种味道,一时涌上心头。「忆咸京」三字,成为全篇枢纽,领起以下三联。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著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却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唐衰飒的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正由于此,在诗人笔下,即使是摇落的秋天,这长安的晨昏与草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

 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地,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有无限的悲苦,说不尽的怨恨,客中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用诗来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几番的思考终未写成。诗人只好以「禅伏诗魔归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这恰恰表现了诗人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有这样的心绪必不能写出诗来。诗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真如同一重重愁阵一样,横亘胸中。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酒,只能使人得到一时的陶醉,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产生了信心和希望:「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诗也好,酒也好,都不能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幸起往日在朝时的官帽,悟出了一条真理,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言外之意是决不作异姓之臣,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到这他不愁了,他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著朝替,他心中暗暗地表示:一定要耐心的等待,一直等到大唐复兴,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闻一多说: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这首诗没有直抒悲凉之思,但他深深眷顾的往日温馨,实已成为今日悲凉的衬托。

 全诗感情起伏动荡,由悲忧到镇定,从中看出诗人的气节。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来照应全篇,结构严谨,脉络清楚。

诗词作品: 残春旅舍 诗词作者: 唐代 韩偓 诗词归类: 回忆、长安、爱国

清人吴乔云:“明人以集中无体不备,汗牛充栋者为大家。愚则不然,观于其志,不惟子美为大家,韩偓《惜花》诗,即大家也。”(《围炉诗话》卷一)为何韩偓以一首《惜花》诗即能称大家?吴乔所谓“观于其志”,又是指何而言?韩诗如下:“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字面上句句都是惜花之意,但后人都认为别有寄托,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自咏怀抱。如清人朱三锡云:“此篇句句是写惜花,句句是写自惜意,读之可为泪下。”(《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二,抒发亡国之恨。持此说者最众,比如清人吴闿生云:“此伤唐亡之旨,韩公多有此意。”(《韩翰林集》)吴汝纶则云:“亡国之恨也。”(《唐宋诗举要》引)今人刘学锴先生则认为它“称得上是一首唐王朝的挽歌”(《唐诗选注评鉴》)。这种评价符合事实吗?

韩偓是唐末大臣,唐昭宗对之极为倚重。在朱温即将篡唐的危难时刻,韩偓始终忠于朝廷,因此被贬荒远之地。唐朝既亡,韩偓义不仕梁,入闽隐居。据南宋刘克庄《跋韩致光帖》,在朱温篡唐八年之后,韩偓仍然书唐故官而不用梁之年号,真乃唐末凤毛麟角的忠节之士。正因如此,后人解读《惜花》诗时,往往将它与唐末史实直接联系,例如吴乔云:“余读韩致尧《惜花》诗结联,知朱温将篡而作,乃以时事考之,无一不合。起语云‘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是题面。又曰‘眼随片片沿流去’,言君民之东迁也。‘恨满枝枝被雨淋’,言诸王之见杀也。‘总得苔遮犹慰意’,言李克用、王师范之勤王也。‘若教泥污更伤心’,言韩建之为贼臣弱帝室也。‘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意显然矣。此诗使子美见之,亦当心服。”(《围炉诗话》卷一)姚范对此评极为推重:“看唐诗当须作此想,方有入处。”(《援鹑堂笔记》卷四四)陈沆的解读也基本相同:“此伤朱温将篡唐而作。次联言君民之东迁,诸王之见害也。三联望李克用之勤王,痛韩建之逆主也。结末沉痛,意更显然。”(《诗比兴笺》卷四)今人吴在庆在《韩偓集系年校注》卷二中系此诗于后梁乾化五年(915),此时韩偓身在闽地南安,上距唐亡已有八年,故吴认为:“此诗乃作于唐亡后多年,非唐将亡时诗,以唐将亡时情事比附解释诗句,恐未必符合。”可惜此诗系年并无确据,据此反驳吴乔之解读亦显无力。笔者也不认同吴乔之解读,因为如果每句皆指某项史实,那么此诗究竟作于何年?今检朱温逼迫朝廷东迁洛阳并弑昭宗,事在天祐元年(904)。朱温使蒋玄晖尽杀昭宗诸子德王等九人,事在天祐二年(905)。至于李克用之勤王,如指其在黄巢进犯长安时率军赴难,则事在中和二年(881);如指其在昭宗遇弑后令三军缟素,临终时遗命务灭朱温,则事在天祐元年(904)及五年(908)。王师范之奉诏进攻朱温军,事在天复元年(901)。韩建在华州行在所杀通王等诸王十一人,事在乾宁四年(897)。除了李克用之勤王难以确定年代以外,其余史实皆发生在天祐二年(905)以前。如韩诗全篇皆紧扣史实,则末联乃指唐室将亡而未亡,故必作于天祐五年(907)朱温篡唐之前。这样,此诗必作于天祐二年至天祐五年之间,也即唐朝的末代皇帝昭宣帝时期。韩偓于此时作诗惜花,并暗讽时事,为何所及之时事忽前忽后,时序混乱?且如韩建杀诸王早于蒋玄晖杀诸王八年,为何在韩诗中的时序先后颠倒?而且同样是指诸王被杀,为何叙德王等被杀用叙述语气,而叙较早发生之通王等被杀却用假设语气?可见吴乔之解读其实是穿凿附会,故扞格难通。

且从艺术上看,吴乔之解读也绝不可取。若依此解,则韩诗除了首联以外句句皆实指某事,全篇则浑如哑谜,这是对比兴手法的极大曲解。韩偓诗风,以“词致婉丽”为最大特征,宋人陈政敏和薛季宣皆持此论(分见《遁斋闲览》与《浪语集》卷三〇《香奁集叙》)。韩偓要在咏物诗中暗寓亡国之恨,岂会如此直截浅露!

那么,韩偓《惜花》诗还能“称得上是一首唐王朝的挽歌”吗?能!我们先从咏物的角度来细读此诗。古代咏物诗的主流,是咏物中需有寄托,在对物象的描写中需有情感的投射。早在南朝,刘勰就指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又云:“写物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到了唐代,杜甫的咏物诗树立了咏物寄情的典范,正如清人乔忆所言:“咏物诗齐梁及初唐为一格,众唐人为一格,老杜自为一格。……当分别观之以尽其变,而奉老杜为宗。大率老杜着题诸诗并感物兴怀,即小喻大,何尝刻意肖题,却自然移他处不得。”(《剑溪说诗》)韩偓生于唐末,作诗咏物当然会继承杜甫的传统。况且韩偓的姨丈李商隐即是咏物诗大家,其咏物之作大多深情委宛,寄托遥深。韩偓年方十岁即以送别诗蒙李商隐之赏识,日后李商隐有诗追忆云:“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之一)李商隐的诗风会对韩偓产生一定影响,乃情理中事。所以韩偓的咏物诗也与李商隐诗一样具有寄托遥深的特点,这首《惜花》诗即是一例。试看李商隐《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诚如清人姚培谦所评:“此因落花而发身世之感也。天下无不散之客,又岂有不落之花!至客散时,乃得谛视此落花情状。三四,花落之在客者。五句,花落之在地者。六句,花落之犹在树者。……人生世间,心为形役,流浪生死,何以异此。只落得有情人一点眼泪耳。”(《李商隐诗歌集解》引)何焯评曰:“致光《惜花》七字意度亦出于此。”(同上)此评极具手眼。李诗虽然寄托着身世之感,但在字面上则句句皆是写落花。韩诗“意度亦出于此”,当然也是别有寄托,但字面上则句句皆是写惜花。首联开门见山,叙述枝头残花之情状。“皱白”者,枯萎皱缩之白花也。“腻红”者,细腻鲜丽之红花也。白花即将脱离高枝,故离情悲切。红花暂时无恙,然亦深愁盛况难久,故沉寂无语。不同品种的花卉,开花落花都是有早有晚,但是花期短促则是普遍规律。所以在诗人眼中,“皱白”也好,“腻红”也好,都是转瞬即逝、值得哀悼的美好事物。此联的写法颇为新奇,诗人并未说自己如何怜惜残花,而是说将落未落的花朵在枝头自哀自怜。这样的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生气,堪称传神之笔。次联转从诗人的角度来观花:水流花谢,诗人的眼光随着片片落花流向远方。雨淋残花,诗人的心中愁恨堆积。颔联将情思转到飘坠地下的落花:落花随风飘荡,不由自主。如果落处有青苔遮掩,总算是个洁净的去处,诗人还能得到一丝慰藉。假如落在污泥浊水之中,诗人就更加伤痛难忍了。这两联前者实写,后者虚拟,虚实相应,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惜花、悼花的百转愁肠。末联写落花既尽,春天已逝,诗人无可奈何,只得以酒浇愁。明日重到此地,映在池塘中就只有一片绿阴了!

诗人惜花,多因花期短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容易消逝。刘禹锡诗云:“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吴融诗云:“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情》)前者实为哀悼少女早逝,后者干脆以“情”为题。杜甫在乾元元年(758)春季在曲江池边看到落花成阵,不由得连声惊叹:“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曲江》)清人蒋金玉评曰:“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杜诗镜铨》卷四)为何如此?因为此时大唐王朝中兴无望,诗人自己也前途渺茫,满腹愁绪,乃借落花一吐为快。如果说前人的落花诗多抒哀惋之情,那么韩偓的《惜花》诗简直是悲不自胜。如非心怀深哀巨痛,何以致此?对韩偓而言,还有什么比唐朝衰亡更加悲伤之事?所以吴汝伦一针见血地指出:“亡国之恨也!”我们不必将此诗句句落实到唐末史实,诗人的比兴手法是从整体着眼的,他对亡国之恨的抒写也是从整体落笔的。惟其如此,此诗在千古的落花诗中卓然挺出,因为它确实是情深意长的“一首唐王朝的挽歌”。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韩偓入闽后在闽南作有《此翁》诗(本文所引韩偓诗文及其作年均据吴在庆《韩偓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下容不再注明),云:

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严光一唾垂紫,何胤三遗大带红。金劲任从千口铄,玉寒曾试几炉烘。唯应鬼眼兼天眼,窥见行藏信此翁。

据胡震亨《唐音统签》所录韩偓集本诗题下小注“庚午桃林场作”,知此诗作于后梁开平四年(910)。桃林场在今福建永春,唐时则属于南安县。

要解读韩偓此诗,有必要先大致了解诗人作此诗前所经历的八年流寓生涯。韩偓在唐朝廷中曾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但因朱全忠之嫉恨而于天复三年(903)春被贬为濮州司马。不久后他弃官流寓湖南等地,终于在天祐三年(906)经由江西抚州、南城来福州寓居。又约在开平二年(908)冬,他又自福州移居沙县,而其离开沙县往尤溪抵桃林场隐居则在开平四年春间。韩偓这一首诗就作于这一段流寓不定的生涯后。

韩偓入闽后的某些诗作因读者不清楚其创作缘由,以及诗作采用借典说事明志等喻托手法,加上使用某些罕见的语词,因此其诗意往往显得隐晦,不易一下子捉摸透。《此翁》就是这样的一首诗作,因此要真正读懂这首诗,有必要对其中某些诗句和语词进行解读与说明。

这首诗的首联“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两句,是全诗唯一最明确的抒心述志之句,它有若宣言直接昭告“高阁群公”:一,我完全没有做官的心思;二,请“高阁群公”们千万不要疑忌我。这里的“高阁群公”从韩偓此时避地闽王王审知辖下的闽国来说,应是指王审知幕府的僚佐群公们。故岑仲勉先生在《唐集质疑·韩偓南依记》中即谓“考偓初至福州,后乃之泉,观《此翁》诗有‘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等语,知审知左右忌之者甚众”(见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一书)。《韩偓简谱》亦谓“《此翁》七律诗有‘高阁群公莫忌侬’句,殆王审知参佐有忌之者”(见孙克宽《诗文述评》一书)。又从韩偓“侬心不在宦名中”的表白可意会到“高阁群公”所“忌”乃诗人之入仕。如果说首联已经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心志与希冀,那么以下的诗句就显得颇为隐晦了,其意旨被隐藏在多个典故与罕见的语词之中,因此欲明这些诗句之所指,必须逐一解读这些隐晦的诗句。

先解释“严光一唾垂紫”句。“垂紫”,指朝中贵官。,古代帽带的下垂部分。《礼记·内则》:“冠缨。”孔颖达疏:“结缨颔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晋潘岳《西征赋》:“飞翠,拖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紫,指紫服,贵官朝服。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紫服、金鱼之赐,其尚矣。”《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鱼朝恩)见帝曰:‘臣之子位下,愿得金紫,在班列上。’帝未答,有司已奉紫服于前,令徽拜谢。”又严光乃汉代著名隐者,其拒绝入仕而乐于隐逸是颇为传颂人口的。据《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光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韩偓在这里用了严光唾弃高官之招而乐于隐居的故事,其意旨乃借此典故表明自己之趣尚与心志,也就是自己已经如严光似的决意隐居而厌恶入仕高官了。

再释“何胤三遗大带红”句。何胤是南朝齐时人,曾任中书令。他常怀止足之心,尝辞官归隐。后又两次拒绝征召,隐居而终。《南史·何尚之》附《何胤传》载:“胤字子季,出继叔父旷,故更字胤。……及郁林嗣位,胤为后族,甚见亲待。为中书令,领临海、巴陵王师。胤虽贵显,常怀止足。建武初,已筑室郊外,恒与学徒游处其内。至是遂卖园宅欲入东。未及发,闻谢朏罢吴兴郡不还,胤恐后之,乃拜表解职,不待报辄去。……胤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邪山云门寺。……永元中,征为太常、太子詹事,并不就。梁武帝霸朝建,引为军谋祭酒,并与书诏,不至。及帝践阼,诏为特进、光禄大夫,遣领军司马王杲之以手敕谕意,并征谢朏。……及杲之从谢朏所还,问胤以出期。胤知朏已 ,答杲之曰:‘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斗米不尽,何容复有宦情?’杲之失色不能答。”大带红,指古时高官所用红色绶带。诗人用何胤三辞高官之故事,其用意与上句相似,也用以表明自己现在已经毫无仕宦之意,即使蒙征召也绝不入仕,也就是“侬心不在宦名中”之意。除此之外,诗人尚有以何胤以及严光之“旧典”,隐含自己之“新典”之意。这一“新典”即是他在贬官入闽前后曾有两次招复故官而坚辞之之事,用自己的经历让“高阁群公”相信自己所言非虚。这也就是天祐二年(905),唐哀帝曾招他复故官,然而他拒绝了。时有《病中初闻复官二首》,其二中云:“又挂朝衣一自惊,始知天意重推诚。……宦途崄终难测,稳泊渔舟隐姓名。”又有《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驻泊两月忽得商马杨迢员外书贺余复除戎曹依旧承旨还缄后因书四十字》诗,中云“紫泥虚宠奖,白发已渔樵。事往凄凉在,时危志气销。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以明志。又天祐四年(907)初,诗人已经在福州,时又有第二次再招复故官之命。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四三《经籍》载此事云:“石林叶氏曰:韩偓传自贬濮州司马后……其再召为学士,在天祐二年。……其后又有丁卯年正月《闻再除戎曹依前充职诗》,末句云‘岂独鸱夷解归去,五湖鱼艇且糟’,天祐四年也。是尝两召皆辞。”韩偓的这两次拒绝复故官之招是时人特别是王审知幕府中人多知道的,因此前面诗句中所隐含的“新典”,也起到用自己的经历证实自己心志之作用。

又说“金劲任从千口铄,玉寒曾试几炉烘”两句。“金劲”,此处以金子之坚固、坚硬以喻人。“千口铄”,即众口铄金之意。《国语·周语下》:“众口铄金。”韦昭注:“铄,消也,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消也。”“玉寒”,玉之冰寒。此处用以比喻节操之清白坚贞。“曾试几炉烘”,谓良玉曾历经烧炼。那么诗人这两句之咏又有何用意呢?其实同上面那两句一样,这两句也是用以展现诗题“此翁”之为人的,即用以比喻自己节操之清白坚贞,这是历经过多次的谗毁磨难淬炼所考验过的。事实也是如此,《新唐书·韩偓传》即载有如下数事:“李彦弼见帝倨甚,帝不平,偓请逐之,赦其党许自新,则狂谋自破,帝不用。(李)彦弼谮偓及(令狐)涣漏禁省语,不可与图政,帝怒曰:卿有官属,日夕议事,奈何不欲我见学士邪?’”又“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偓当草制,上言:‘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伤孝子心。今中书事,一相可办。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缞而召可也。何必使出峨冠庙堂,入泣血柩侧,毁瘠则废务,勤恪则忘哀,此非人情可处也。’学士使马从皓逼偓求草,偓曰:‘腕可断,麻不可草!’从皓曰:‘君求死邪?’偓曰:‘吾职内署,可默默乎?’明日,百官至,而麻不出,宦侍合噪。(李)茂贞入见帝曰:‘命宰相而学士不草麻,非反邪?’艴然出。姚洎闻曰:‘使我当直,亦继以死。’既而帝畏茂贞,卒诏贻范还相,洎代草麻。自是宦党怒偓甚。从皓让偓曰:‘南司轻北司甚,君乃崔胤、王溥所荐,今日北司虽杀之可也。两军枢密,以君周岁无奉入,吾等议救接,君知之乎?’”又“(朱)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曰:‘侍宴无辄立,二公将以我为知礼。’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全忠见帝,斥偓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全忠至中书,欲召偓杀之。郑元规曰:‘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韩偓的这些过往遭遇磨难,想必也是王审知幕府群僚有所知闻的,故诗人以此让“高阁群公”明白,自己这如金似玉之操守风范是顶得住任何疑忌谗毁的。

末尾“唯应鬼眼兼天眼,窥见行藏信此翁”这两句,是说只有具有“鬼眼兼天眼”的人,才能相信“此翁”之“行藏”。这里的“此翁”即诗人自谓,亦用以扣紧诗题。所谓“行藏”,指出处或行止。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那么“鬼眼兼天眼”者又是如何样人呢?所谓的“鬼眼”,即谓能窥见隐秘的鬼神之眼。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神宗)翌日喻执政曰:‘杜常第四人及第,却一双鬼眼,可提举农田水利。’太祖常谓陶谷一双鬼眼。”“天眼”,乃佛教所说五眼之一,又称天趣眼。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大智度论》卷五:“于眼,得 四大造清浄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无不能照。”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云:“大士天眼所照,预睹未来。”因此这两句的言外之意在于感叹“高阁群公”之所以疑忌误解我,乃是缺乏洞察幽微、明辨是非的犀利眼光。

韩偓入闽后先到福州,后迁居沙县,又经尤溪到桃林场,可谓越来越远离闽王王审知幕府所在地福州。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早就下定的“宦途崄终难测,稳泊渔舟隐姓名”的政治誓言。他此诗之“侬心不在宦名中”是合乎事实的由衷之言,故他到桃林场之后即赋《卜隐》诗,中云“屏迹还应减是非……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苎作衣”。那么在他迁居桃林场隐居一年多后,他为何有此高调的《此翁》诗之作,并要明确地对“高阁群翁”宣称“侬心不在宦名中”呢?显然原因在于《此翁》诗首句即表明的“高阁群公”在疑“忌”他。疑忌什么呢?即担心他“在宦名中”,也就是说担心他入仕闽王幕府。那么“高阁群公”为何有此之“忌”?它是否毫无由来的空穴来风呢?考察韩偓来闽后的有关诗文以及有关典籍,我们可以捉摸到“高阁群公”之“忌”也是事出有因的,尽管诗人已经无心再仕了。

我们知道韩偓是在遭到朱全忠嫉恨,由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被贬官后避地来闽的。又据《十国春秋·黄滔传》:“梁时强藩多僭位称帝,太祖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中州名士避地来闽,若韩偓、李洵数十辈,悉主于滔。”可知韩偓来闽又得到了闽王审知幕府节度判官黄滔的援引,并获得了王审知的“眷私”(韩偓《手简十一贴·第六贴》)。王审知当然知道韩偓在唐王朝受唐昭宗器重以及他高尚的人品才具,故礼遇并曾有意热心延聘他入幕。这从韩偓作于开平三年正月的《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为闽相急脚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一诗即可参透。其实在更早的开平元年(907)王审知就有意延聘诗人,其时诗人也已经遭到“高阁群公”的猜忌了,这可以从是年诗人以下两首诗的某些诗句探索而知。其《息虑》云:“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道向危时见,官因乱世休。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又《味道》云:“如含瓦砾竟何功,痴黠相兼似得中。心系是非徒怅望,事须光景旋虚空。升沉不定都如梦,毁誉无恒却要聋。弋者甚多应扼腕,任他闲处指冥鸿。”这两首诗中“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毁誉无恒却要聋。弋者甚多应扼腕,任他闲处指冥鸿”等句值得推敲细味。《息虑》诗之要旨乃“息虑”,即谓我如今已止息入世求功名之杂虑,以获得出处行藏之自由。末二句谓如今尚有人以辅佐国事相称许,然而乃是不深知者之意,他哪里知道我而今已是“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之人矣!《味道》乃诗人历经人生患难,流寓入闽后回顾人生,体味为人处世之道所作。其中第六句乃葛洪《抱朴子·自叙》所谓“毁誉皆置于不闻”意。末两句则是诗人所面对之险恶处境与态度,意为可悲叹者乃心存谋害捕杀的人实在太多了,然而只要如冥鸿般隐逸高飞,他又能奈我何呢!这些诗句实际上是说王审知以及如黄滔般的友人对他颇为称许,并想延聘我入幕以辅佐国事;但却有人因此对我疑忌谗毁,他们都是不深知我已是“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之人了(关于这两首诗与王审知欲延聘韩偓,遭到“高阁群公”忌毁之情事,笔者已有《韩偓与闽国王审知及其幕僚关系探赜》一文论述之,此容不展开详论)!试想韩偓曾是唐昭宗所宠重的重臣,如今如肯为闽国所用,礼贤下士的王审知必定尊崇重用,以高位礼聘之。这对于那些自保地位而嫉贤妒能的“高阁群公”来说必然引起疑忌不安,因此也就“忌”“毁”起诗人来。这一种情形不仅在开平元年即如此,更何况又经历了开平三年诗人欲远离福建往江西,却“为闽相急脚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的事件(此事件反映了王审知器重韩偓,极力挽留他,乃至再次有意延聘他入幕的事实)。这就是“高阁群公”之所以要“忌侬”之所在。诗人对于这忌毁是清楚的,故他在咏《此翁》诗同年又有《闲居》诗“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以明志告人。这就是韩偓此时要高调咏唱《此翁》诗的内中缘由。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927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